- 131.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题型二 主观题
戏剧主观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戏剧语言、戏剧冲突、人物形象、主旨情感等。
一、鉴赏潜台词的方法
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潜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从而引发某种深层的心理交锋,形成剧本内在的戏剧性。
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掘出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1.抓关键词
周朴园向鲁侍萍打听当年的梅小姐: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潜台词:鲁侍萍在答话中—连用了三个“不”:不是小姐、也不贤惠、不大规矩。言外之意是:她明明是女佣的女儿,你却说她是小姐;她明明与东家少爷有染,你却说她很规矩;你这样美化当年的侍萍不正是为了美化你自己,使自己不失身份吗?鲁侍萍揭穿梅小姐的身份,既是对周朴园虚荣和虚伪的讽刺,也饱含着对自身屈辱的辛酸。
潜台词:两个“忽然”。“忽然地投水死了”:意思是说不知道为什么投水死的。难道他真的不知道梅小姐是怎么死的吗?他当然知道。“忽然”一词,多么轻松,推卸责任,掩饰罪责,非常虚伪。
“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当一个纯情少女将青春与爱情、灵与肉都献给了自己所爱的人时,换来的却是对方的始乱终弃。周朴园屈从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以牺牲侍萍一生的幸福为代价,可见他是多么冷酷、自私!“忽然”
一词掩饰不住鲁侍萍心中无限的悲愤、辛酸。
2.抓关键句
(1)前后反复句
周: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你的女儿?
鲁: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那你走错屋子了。
……
鲁:哦。——老爷没有事了?
鲁: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好,你先下去吧。
鲁: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
潜台词(第一句):当鲁侍萍无意中走进周家客厅,见到那些熟悉的摆设和她先前的照片,就知道自己走进了一个是非之地。按理说,她应该立刻离开才是,然而她的脚竟像着了魔似的挪不动了。她对周朴园抱有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她想看看这个曾经与她相爱过,又将她无情抛弃,使她遭受了三十年人生屈辱的人还能认出她吗?又会怎样对待她呢?更何况,她多么想见见那个令她朝思暮想的大儿子萍儿呀。因此她决不能就此与周朴园擦肩而过。所以当周朴园以“这间屋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为由对她下了逐客令,她看似随口应答,其实是没话找话,不想离开。于是,戏继续演下去。在这里潜台词不仅暗示了人物的心灵律动,而且十分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潜台词(第二句):周朴园和眼前的“下人”几轮交锋,得到的结果却是梅小姐不仅活着,而且就在“此地”。因此,他心神不宁、心烦意乱,急于想打发掉眼前这个奇怪的“下人”。于是他不耐烦地二下逐客令。此时鲁侍萍的内心五味杂陈:怨恨、失望、不满、莫名的幻想与渴望,呼之欲出。眼看就将与之失之交臂,鲁侍萍只得再次无话找话。
(2)双关句
周朴园和鲁大海谈判时,鲁侍萍目睹了他们父子相斗、兄弟相残的情形:
鲁:(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
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萍:你是谁? ,
鲁: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潜台词:第一句:当鲁侍萍目睹他们父子相斗、兄弟相残的情景,心都碎了,她多么想说你是我朝思暮想的萍儿,你怎么能对自己的亲兄弟出手相向?然而她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为了她儿子的身份地位,也为了她对周朴园的承诺。于是她利用谐音双关,将“萍”字转化成了另一个“凭”字,然后心痛欲裂地喊出了那样的句子。“我万万没有想到你竟然动手打了自己的弟弟,你这个没人性的东西!”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失望和愤恨。
面对周萍“你是谁”的责问,侍萍多想说出我是你的母亲啊,然而她不能,她强压着内心的悲愤与伤痛,将话语巧妙地掩饰过去。面对此情此景,她的心碎了。如果说先前她对周朴园还抱着一丝幻想,那么此刻她完全清醒,她的幻想全然破灭。所以她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正直、善良、刚强的鲁侍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理智清醒。
(3)话题突转句
周: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周: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
潜台词:第一句中,周朴园为什么突然把话题转到鲁贵身上?潜台词是“你不能告诉鲁贵实情”。他其实怕鲁侍萍把真相告诉了鲁贵,一方面有损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又怕鲁贵的敲诈,自己不把话挑明,怕再激起鲁侍萍的愤慨,鲁侍萍说了“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后,周朴园才长舒了一口气“那双方面都好”。
第二句的潜台词实际是你见周萍时不要太冲动,不要说出真相来,即使说出真相周萍也不会相信的。这是在提醒鲁侍萍,但话不能说得太直白。
(4)话题相同表达各异的句子
比如文中周朴园对鲁侍萍身份的四次追问
①周:(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你——你贵姓?
鲁:我姓鲁。
②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③周:(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④周:(徐徐起立)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潜台词:第1次: 鲁侍萍关窗的动作让周朴园觉得很奇怪,勾起了他的思绪:这个人的动作、神态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似乎很像很久以前的某个人呢。出于好奇,自然发问。而且,从“贵姓”的“贵”字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一个下人,周朴园也还保持着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
第2次:周朴园原本以为再也没人知道他的那些丑事,没想到眼前的鲁侍萍对三十年前那件“出名”的事一清二楚,她的话句句戳中了周朴园的痛处,使得周朴园的内心难免起了警觉。当他抬起头来再次追问侍萍的身份时自然就少了先前的矜持,直接发问“你姓什么?”先前的“贵”字也不见了。
第3次:投水的母子居然被人救活了,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他们母子现在的情形鲁侍萍也了如指掌。周朴园再也坐不住了,他条件反射似的突然站起来,脱口而出:“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些?除了惊恐不安,先前的矜持与礼貌荡然无存。
第4次:当鲁侍萍终于说出只有周鲁二人才知道的生活细节——袖襟上烧破的窟窿,补绣的梅花和“萍”字,周朴园虽然在理智上不得不承认眼前的鲁侍萍就是那个“死去”的梅小姐,然而在感情上仍然无法接受。所以他惊恐万分、语无伦次,似乎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太担心自己的家庭、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一个人在突如其来的事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他的人性最自然最本真的流露。
综观周鲁相认的全过程,联系上下语境,我们可以看到,周朴园从对死去的侍萍的温情怀念,到对活着的侍萍的惊恐不安,再到对眼前的鲁侍萍的严厉责问,直到以一纸支票快速打发了结,语言表层的冻土逐层融化,戏剧冲突层层撕开,隐藏在人物灵魂深处的污垢层层裸露:一个自私、虚伪、冷酷、无情的周朴园昭然若揭。
正是这些韵味无穷的潜台词,展示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自身内心紧张激烈、令人窒息的矛盾冲突,从而深刻地揭示出人性自身的矛盾与弱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矛盾与复杂。
二、把握戏剧冲突
(一)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
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成有声有色的冲突,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在最后爆发时是格外强烈的。如《雷雨》中所有的人物都卷入了戏剧冲突,虽然未动刀枪,但人物之间的交锋却是惊心动魄的,最后矛盾达到一定程度终于爆发。
高度集中:戏剧要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必须巧妙地把事件和人物集中组织在一起,使戏剧冲突鲜明突出。如《雷雨》中30年来两代人的矛盾纠葛,集中在几个小时内展开,剧中场景凝聚在周家客厅和鲁家两处,犹如两军对垒。
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扣人心弦、波澜起伏,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曲折多变:戏剧冲突往往曲折复杂,变化多姿。
(二)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在追求各自目标过程中所发生的斗争,它不能用抽象的意念去表现。这些形态主要有三种:
1.人与人的冲突:即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这是戏剧冲突的本质。意志冲突,是指人物间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交织成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如《雷雨》中董事长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的冲突。
性格冲突,是指人物间对待事物的态度,追求的理想,采取手段的不同所引起的冲突。人物性格越典型就越容易引起冲突。如《茶馆》,正是由精明善良的王利发,耿介正直的常四爷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相互撞击中引起冲突,意志冲突和性格冲突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戏剧中,不能截然分开。
2.人物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往往使人物陷于不易摆脱的境地。
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是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的。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
《茶馆》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三)戏剧冲突的不同类型
剧作情节结构不同,往往呈现出不同类型。
单一型:这类戏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不变,一贯到底,在一次次交锋中,冲突越来越激烈,最后发生爆发。如蘩漪与周萍的冲突贯穿《雷雨》全剧。
主次型:全剧有一主要冲突,但这一冲突并非每场都出现,有时出现的是次要冲突。如《西厢记》中的主要冲突是自由婚姻和封建婚姻的冲突。但实际上全剧中老夫人的戏并不多。
多样型:一些剧作由于没有贯穿到底的完整而集中的戏剧情节,各场多由一系列人物的生活片断组成,它在众多人物的生活场景中,展示一个个分散的冲突,这些冲突统一于共同的主题之下。如《茶馆》没有贯穿到底的情节,三幕表示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这三部分中各有不同的冲突,但各种冲突又都统一于葬送旧时代这一主题之下。
【典例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智斗(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 好说好说。
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 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
[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 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 (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注】 京剧《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同时也在观察阿庆嫂。
D.胡传魁是个草根出身的司令,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也很得体,把自己的恩惠轻轻带过,而且还特意半开玩笑地说“后怕”。
解析 C项,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仅是寒暄应付,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
答案 C
★2.结合文意,赏析下面唱词的语言特色正确的一项是( )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
B.运用对偶、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点出了自己与客人的关系,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C.运用夸张、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D.运用对偶、象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充满了作者的寓意。
解析 赏析语言,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用词、内容等角度进行赏析。仔细阅读要赏析语言特色的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这几句唱词是阿庆嫂针对刁德一怀疑自己和新四军来往所作的回答,点明自己和客人的关系,自己开茶馆,开门做生意,是来自己这里的都是客人,自己都笑脸相迎,走了不考虑他是什么人。人一走,茶就凉,就像自己曾经救过胡司令的命,可是胡司令的手下现在却来怀疑自己。在句式上主要运用整句,句式非常整齐,修辞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对偶、比喻、借代几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唱出了自己开茶馆的特点。故选B。
答案 B
3.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答案 (1)“上下打量”这个细节表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
(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
4.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寻对手言谈中的漏洞;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
[解题思维]
第一步:赏戏剧冲突
这是胡传魁和阿庆嫂再相逢后的对白。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胡传魁此时还在计划到底是跟日本人合作还是继续打着抗日的旗号,但即使是面对救命恩人,毕竟是在公众场合,也不好多说,于是用一句“买卖兴隆”就轻轻带过,阿庆嫂也不好再问。
阿庆嫂的公开身份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是个生意人,生意人是要懂得做生意地方的规矩的,所以阿庆嫂被介绍之后,对刁德一说的这几句话很得体。头一句点明自己是个外乡人(所以本地人刁德一不会认识她),第二句是典型的生意人的场面话,既拜了码头,也向刁德一表明她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对他知根知底。
老谋深算,既不会太热情,也不会太爱理不理,所以简单地两句“好说”,算是搭腔,同时也在观察阿庆嫂。
面对“自己是否抗日”的两难问题,阿庆嫂机智地选择了一个突破口——江湖义气,回避了“抗日”这个问题。把刁德一言语里的“因为抗日——所以舍己救人”
变成了“因为江湖义气,所以舍己救人”,抗日的事就一个字也不提,连“舍己救人”也轻轻带过。大讲江湖义气,同时因为自己是开茶馆的底层身份,还特意用了风雨均沾人之常情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表明自己的动机只是纯粹的攀附权贵,并非跟抗日相关联。同时还顺便给胡传魁戴了一顶高帽,给自己“攀附权贵”做个注脚。
刁德一马上抓住阿庆嫂言语中的“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一说,步步紧逼,因为当地的新四军来往很频繁(“久在沙家浜”),阿庆嫂不可能不知道新四军的来往。相比忠义救国军,新四军的实力当然更为强大,更像是一棵大树,而阿庆嫂要“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话,也显然是要找新四军来靠一靠的。
第二步:赏潜台词
对初次见面的刁德一,阿庆嫂很客气,先说“烟不好”,传统的中国式谦虚,然后加一个“请”字;而胡传魁是老熟人了,不用太客套,又要在刁德一面前有意地展现一下自己和胡司令的关系,所以语调很高,同时用很熟络的语气。
刁德一开口试探阿庆嫂,说话绵里藏针。一开始的两句,是承接刚才胡传魁对阿庆嫂的介绍,接着胡传魁对阿庆嫂的感谢,吹捧一下阿庆嫂,中间的两句是继续给阿庆嫂戴高帽,灌迷魂汤,最后的两句是自己的真实问话的目的:既然阿庆嫂能这么舍己救人不慌张,那想必是支持抗日的进步人士。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在称赞,但在敌我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显然阿庆嫂是不可能直陈其事的。
阿庆嫂再次滴水不漏地应对了刁德一的刁难:我既然是个开茶馆的,来的都是客,我第一不知道客人的身份,第二我也不关心客人的身份,这两层话就把刁德一的所有刁难都挡回去了。谁来喝茶都是喝,喝完了就走人,我也不关心客人走了以后怎么样,人一走,茶就凉。给刁德一传递的信息是:当地有新四军,但阿庆嫂是不关心的,也没有去主动认识,当然也谈不上“背靠大树好乘凉”。
主观题
(20分钟 26分)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话剧《茶馆(节选)》,完成1~2题。(10分)
王利发 别再瞎扯,干活儿去!嘿!
王淑芬 早晚不是累死,就得叫炮轰死,我看透了!(慢慢地往后边走)
王利发 (温和了些)拴子的妈,甭害怕,开过多少回炮,一回也没打死咱们,北京城是宝地!
王淑芬 心哪,老跳到嗓子眼里,宝地!我给三爷拿菜钱去。(下)
(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
难 民 掌柜的,行行好,可怜可怜吧!
王利发 走吧,我这儿不打发,还没开张!
难 民 可怜可怜吧!我们都是逃难的!
王利发 别耽误工夫!我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上)
巡 警 走!滚!快着!
(难民散去)
王利发 怎样啊?六爷!又打得紧吗?
巡 警 紧!紧得厉害!仗打得不紧,怎能够有这么多难民呢!上面交派下来,你出八十斤大饼,十二点交齐!城里的兵带着干粮,才能出去打仗啊!
王利发 您圣明,我这儿现在光包后面的伙食,不再卖饭,也还没开张,别说八十斤大饼,一斤也交不出啊!
巡 警 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
(要走)
王利发 您等等!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这您知道!开张以后,还得多麻烦您呢!得啦,您买包茶叶喝吧!(递钞票)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巡 警 (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三五个大兵,军装破烂,都背着枪,闯进门口)
巡 警 老总们,我这儿正查户口呢,这儿还没开张!
大 兵 屌!
巡 警 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王利发 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递钞票给巡警)
巡 警 (转递给兵们)得啦,老总们多原谅,他实在没法招待诸位!
大 兵 屌!谁要钞票?要现大洋!
王利发 老总们,让我哪儿找现大洋去呢?
大 兵 屌!揍他个小舅子!
巡 警 快!再添点!
王利发 (掏)老总们,我要是还有一块,请把房子烧了!(递钞票)
大 兵 屌!(接钱下,顺手拿走两块新桌布)
巡 警 得,我给你挡住了一场大祸!他们不走呀,你就全完,连一个茶碗也剩不下!
王利发 我永远忘不了您这点好处!
巡 警 可是为这点功劳,你不得另有份意思吗?
王利发 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巡 警 我干不过你!明天见,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下)
王利发 您慢走!(看巡警走去,跺脚)他妈的!打仗,打仗!今天打,明天打,老打,打他妈的什么呢?
1.从难民、巡警、大兵三个方面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4分)
解析 解答此题时,先要找出难民、巡警、大兵的行为,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后指出当时的治安状况。
答案 本段通过难民的央告,巡警的勒索,大兵的蛮横,反映了由于军阀混战造成社会不安的状况。
2.简要分析巡警这个人物形象。(6分)
答:
解析 可根据巡警对难民、对王利发、对大兵等不同的态度总结,分析出其性格的多面性。
答案 首先表现出他凶狠,他一句“滚!”难民自动散去;其次他狡猾贪婪,他借势两次勒索王利发,打发不了大兵,便主动帮大兵要钱。
题组二 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16分)
第五幕
第二场 城堡中的厅堂(节选)
(内军队自远处行进及鸣炮声)
哈姆莱特 这是哪儿来的战场上的声音?
奥斯里克 年轻的福丁布拉斯【注】从波兰奏凯班师,这是他对英国来的钦使所发的礼炮。
哈姆莱特 啊!我死了,霍拉旭;猛烈的毒药已经克服了我的精神,我不能活着听见英国来的消息。可是我可以预言福丁布拉斯将被推戴为王,他已经得到我这临死之人的同意;你可以把这儿所发生的一切事实告诉他。此外仅余沉默而已。(死。)
霍拉旭 一颗高贵的心现在碎裂了!晚安,亲爱的王子,愿成群的天使们用歌唱抚慰你安息!——为什么鼓声越来越近了?(内军队行进声。)
(福丁布拉斯、英国使臣及余人等上。)
福丁布拉斯 这一场比赛在什么地方举行?
霍拉旭 你们要看些什么?要是你们想知道一些惊人的惨事,那么不用再到别处去找了。
福丁布拉斯 好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啊,骄傲的死神!你用这样残忍的手腕,一下子杀死了这许多王裔贵胄,在你的永久的幽窟里,将要有一席多么丰美的盛筵!
使臣甲 这一个景象太惨了。我们从英国奉命来此,本来是要回复这儿的王上,告诉他我们已经遵从他的命令,把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两人处死;不幸我们来迟了一步,那应该听我们说话的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们还希望从谁的嘴里得到一声感谢呢?
霍拉旭 即使他能够向你们开口说话,他也不会感谢你们;他从来不曾命令你们把他们处死。可是既然你们都来得这样凑巧,有的刚从波兰回来,有的刚从英国到来,恰好看见这一幕流血的惨剧,那么请你们叫人把这几具尸体抬起来放在高台上面,让大家可以看见,让我向那懵无所知的世人报告这些事情的发生经过;你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一切我都可以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
福丁布拉斯 让我们赶快听你说;所有最尊贵的人,都叫他们一起来吧。我在这一个国内本来也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现在国中无主,正是我要求这一个权利的机会;可是我虽然准备接受我的幸运,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哀。
霍拉旭
关于那一点,我受死者的嘱托,也有一句话要说,他的意见是可以影响许多人的;可是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我还是先把这一切解释明白了,免得引起更多的不幸、阴谋和错误来。
福丁布拉斯 让四个将士把哈姆莱特像一个军人似的抬到台上,因为要是他能够践登王位,一定会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的;为了表示对他的悲悼,我们要用军乐和战地的仪式,向他致敬。把这些尸体一起抬起来。这一种情形在战场上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在宫廷之内,却是非常的变故。去,叫兵士放起炮来。
(奏丧礼进行曲,众舁尸同下。内鸣炮。)
【注】 福丁布拉斯:挪威王子。此时为争夺一小块土地率兵与波兰作战刚刚归来。
3.下列有关《哈姆莱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哈姆莱特》一剧展示的冲突主要是围绕哈姆莱特与国王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进行的。
B.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C.戏剧让哈姆莱特的好友霍拉旭贯串戏剧的始终,见证哈姆莱特的一切行事与思想,有线索作用。
D.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充分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解析 C项,“霍拉旭”不是线索。
答案 C
4.“使臣甲”的出现是不是多余?为什么?(3分)
答:
解析 使臣甲在戏剧中是一个无名之人,只有这一句台词,但从戏剧结构完整的角度看,这个人物具有与前文照应的作用,应视为不多余。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 不多余。戏剧借使臣甲之口,说出了这次比剑结果的悲惨,同时与上文哈姆莱特偷换国书的故事照应。
5.节选的这段文字紧接课文戏剧的结尾部分,哈姆莱特在临死之际为什么要求好友霍拉旭“此外仅余沉默而已”?(4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戏剧潜台词的理解,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关心,结合《哈姆莱特》一剧创作时的英国“王位继承权”问题政治斗争的尖锐性可知。
答案
哈姆莱特和国王克劳狄斯虽然已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但是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和贵族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这是哈姆莱特对好友的告诫和关心。
6.福丁布拉斯这一角色在《哈姆莱特》一剧中着墨不多,为什么在戏剧的结尾让他再次出现?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解析 从整个剧本来看,福丁布拉斯是与哈姆莱特相比较而出现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为父复仇的形象,让他来为哈姆莱特作评价更合理;《哈姆莱特》一剧虽然让主人公走进了命运的旋涡而死,但是让同样面对不可知命运的福丁布拉斯代表主人公接受了报偿,让福丁布拉斯继位,也说明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答案 福丁布拉斯虽然不是主要人物,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他的话为哈姆莱特盖棺论定最为合适;同时也完结剧本,使人物各有其归宿,让福丁布拉斯继承王位,暗示了哈姆莱特的胜利。
相关文档
-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2021-06-0782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710页
-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学案2021-06-0713页
-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学案2021-06-0610页
-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2021-06-0510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2021-06-059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2021-06-034页
-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2021-06-0316页
- 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教2021-06-0310页
- 中考戏剧阅读题分析2021-05-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