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64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三峡名校联盟 02020 级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新诗以中华文化为依托,在外来诗歌的影响下出生和成长。臧棣曾评价新诗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
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是其百年发
展及未来所需关注的。
新诗是在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但是无论其间的反叛还是背向,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
全独立起来的。早期新文学的推手胡适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他自身仍承认有向宋诗学习
的诗作,除他之外,还有许多诗人的诗作皆有古典诗的影子,如废名、朱湘、戴望舒、卞之琳、林庚……
中国新诗无论如何发展,都是在中华文化土地上生根发芽,汲取了古典诗歌精华,这一事实是不可否定的,
也是不可忽视的。
追溯历史可见,早期新诗的发展离不开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的推动,他们的学识和视野都经过国
外教育的熏陶而得到了极大拓展。西方诗潮在中国的大力宣扬和广泛传播,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
歌,更有诗歌发展态势的必然趋向。留美归来的胡适对诗歌的构想无疑受到英美意象派的影响,以自己的
《尝试集》率先为白话新诗铺路;深受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的冰心也推出自己“爱”的代表诗
集《繁星》《春水》,为新诗注入新鲜血液。20 世纪 30 年代现代派诗人艾青、卞之琳等人主要受法国象征派
诗歌观念的影响;40 年代九叶诗派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较大;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朦胧诗与西方现代派
的关系也很密切;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依然和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影响是新诗自身发展的一大动力,然而也很可能带来视野的局限,对
这两者应如何结合和接受所呈现的迷思是新诗一直在摸索与调适的。新诗在古典诗歌的土壤中接受阳光雨
露变革旧诗,结合西方诗艺追求新理念,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生,而两者在古今中外文化间的融合和失真
状态,是其不断追求中所一直呈现的迷思。朱光潜曾指出:“我们的新诗运动正在开始,我们必须郑重谨慎,
不能让它流产。当前有两大问题须特别研究,一是固有传统究竟有几分可以沿袭,一是外来影响究竟有几
分可以接收。”在不同的时期、文化、社会环境中,新诗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龙泉明也曾说:“新诗对传统
与西方的选取,在各个时期,各个诗派与当今诗人那里,常常是有条件的,有其选择重点的。”
接受古今中外的诗歌影响是新诗百年来的重要标识,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如何
对待这标识所体现的交融迷思却仍在摸索中,这一自身特点将有待于诗歌的自身呈现和不断拷问,也有待
于在今后的诗歌发展中得到更多的领悟与解释。(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C.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试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题。
B.二、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第四段中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大力贬低文言旧诗,提倡白话新诗,但透过他的诗作还是能让人看
到宋诗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
冰心的影响。
C.不同诗歌流派、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各不
相同。
D.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对新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知会越来越
丰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分)
材料一:共享经济有助于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过去产业模式更新滞后的阶段,经济增速下
降,出现了供给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市场提供的产品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
的问题,库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状况的解决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
优化产能,注重需求方的需求,提升合理的供给能力。
共享经济的出现带动了资源的再分配,使得部分资源得以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其参与成
本低,平台参与度广,发展迅速,对传统商业市场造成了冲击,削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以滴滴快
车与出租车相比为例,滴滴快车的司机税收政策不明确,收费低,接单多。而传统的出租车因为投入多、
运营成本高、打车费用高而逐渐失去市场占有力。这自然会引起传统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不满,出
租车司机抵制“专车”司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我国还未对共享经济颁布明确的责任追究、税收监管等相关
的法律法规。目前,共享经济大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资质认证门槛较低,交易平台很难提供足
够的安全保障。一旦出现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厘清真正的责任人。(摘编自《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及
治理对策》)
材料二:
【注】E:表预测。(摘编自《2018—2019 中国共享经济行业全景研究报告》)
材料三:在行业成熟度比较高的共享模式中,一些现象偏离了“通过激活社会存量资源来创新经济发
展”的初衷。名曰共享经济,其实是资本市场的包装,往往多于盈利模式的创新;个性化服务的提升,也
可能多于社会公共成本的节省。比如,最初的网约车,说好了是利用空闲私家车和空余座位减轻交通压力,
结果却催生了不少专职网约车司机。到底是提升了资源利用率,还是增加了通行压力,这笔账并不那么好
算。如今的共享汽车,也是走了类似的模式,更多是通过增量服务释放了潜在需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共享经济光谱中的不同价值增量。倘若共享成色更浓一些,比
如对顺风车、拼车、合租等优化闲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应该以宽容发展的原则,创造适应新业态发展的宽
松环境,扶持它们形成站得住脚的盈利模式。而偏向提升服务水准的共享模式,则要相应提升精细化管理
水平,审慎研究行业准入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处理好其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最终在平衡中把握机
遇、化解冲击。
通过共享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人类文明一贯的追求。共享经济真正的活力,不仅来自于互联
网技术或者将社会潜在资源激活的商业模式,更源于对社会真实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应。采取市场化
的手段,也应警惕纯粹的逐利彻底压倒实现社会价值增量这个目标。抵御住资本套利的诱惑,致力于价值
的共赢,共享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摘编刘天亮《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价值增量》)
材料四:共享单车、共享医疗、共享充电宝、共享厨房、共享衣橱、共享雨伞……距离被称为“共享
经济元年”的 2015 年已过去了 4 年,中国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成为互联网
经济的新蓝海。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外媒注意到,中国共享经济正在转型中稳步
发展。西班牙媒体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
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西班牙《发展报》称,除了共享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
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的共享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
“共享经济”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国热潮”。美国“福布斯新闻网”对此发表评论称,中国企业带来
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掀起一股新潮流,美国企业也在争相模仿。从“共享经济”的传播中,我们能看
到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市场,引领全球的新经济潮流。
中国服装和自行车会员制服务随着共享经济发展不断增长。《日本经济新闻》9 月 3 日刊文称,中国广
泛覆盖的快递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们愿意分享更多的物品,以会员制服务为基础的业
务在中国正不断获得增长。中国共享经济正从音乐、主流媒体视频推广至有形消费品,比如服装、自行车、
化妆品、鲜花等。(摘编自《共享经济告别“野蛮生长”》)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共享经济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大意义,而其他的经济模式则难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共享经济虽对我国民众的生活有着积极影响,但目前都通过网络手段进行认证,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
一些问题。
C.从材料二可看到,我国互联网共享经济市场行业规模虽不断扩大,但其增长率自 2013 年开始一直呈现下
滑趋势。
D.当下,我国共享经济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并且还在进一步拓展,引起了世界的高度关注。
5.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共享经济平台本身没有基于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固定成本支出,其成本来源于共享经济平台维护等相关
支出,属于轻资产运营。”
B.“共享短租本质上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性价比以及更佳的居住体验,并使房东的闲置房源得以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内涵。”
C.“共享经济低成本、低消耗等特点,成为共享经济规模扩大的必然条件,因此共享经济一定会成为未来
的主流。”
D.“共享经济的内涵是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的过程。去中介化是供需双方不再依附传统商业组织,再中介
化是供需双方依附共享经济平台。”
6.材料四中,世界各国媒体分别从哪些角度对我国的共享经济进行了报道?本篇报道综合各国媒体视角的
目的何在?请简要概括。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分)
暮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
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
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
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
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啦、刺啦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
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
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
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
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
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形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
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
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
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
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
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
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
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
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
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
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
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
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
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以
及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
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
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
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
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
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
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出现两次,既照应了题目,又为下面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她”认为自己即使脸上长的雀斑,也不会影响自己的青春感,表明“她”虽然处于人生的暮年,但依
然乐观自信。
C.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
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
D.“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
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8.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
是书,得吾心矣。”
熙宁二年,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轼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
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
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
其表语,并媒薛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
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
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郡有宿贼尹遇等,数劫杀人,又杀捕盗吏兵。朝廷以名捕不获,被杀家复惧其害,匿不敢言。轼召汝
阴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与母诀
而后行。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为直
方赏不从。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
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一
时文人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未、陈师道,举世未之识,轼待之如朋俦,未尝以师资自予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为
直方赏/不从
B.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
为直方赏/不从
C.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
为直方赏/不从
D.乃缉知盗所/分捕其党与/手戟刺遇/获之/朝廷以小不应格/推赏不及/轼请以己之年劳/当改朝散郎阶/为
直方赏/不从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 比:等到
B.知.湖州 知:担任知州
C.朝廷以小不应.格 应:应该
D.又减价粜.常平米 粜:买粮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聪颖,十岁时在母亲教导下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的故事,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能精通
经史,每天能写几千字文章。
B.苏轼用诗作讽刺对百姓不利的政事,被御史安上诽谤皇帝的罪名,将被定死罪时,宋神宗怜惜他,让他
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向朝廷请求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来纾缓
灾情;建造治病场、集贮钱粮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词,
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能禽此,当力言于朝,乞行优赏;不获,亦以不职奏免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芙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
于
此得名。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
人愁。
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
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
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
15.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反诘,表达自己伟
岸倜傥及傲视权贵的精神风度。
(3)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小题,15分)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一般说来,(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
以后,
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
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
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
文《曹刿论战》,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
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这些名篇,都是古今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
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_________________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
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
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
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_________________,跟它的篇幅也有关。不过此书也有缺点,但
终究_________________,一经问世,数百年来便让人爱不释手。(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有删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传诵 但 流传 瑕不掩瑜 B.传诵 因为 留传 瑕瑜互见
C.传颂 但 留传 瑕瑜互见 D.传颂 因为 流传 瑕不掩瑜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文章的选本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B.这个文章的选本丰富多彩,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比较高的
C.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比较高的
D.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B.布鞋,松软的乡村黄土小道,星星月光……当我悄然绕过一个又一个屋檐,不会有人知道我心中的惬意。
C.燕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开花,
六瓣头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
D.拉什迪在《撒旦诗篇》中写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英国……国人的麻烦是,他们的历……历……历史发
生在别处,所以他们不……不……不明白这历史的含意。”
20.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和累计死亡人数都双双位居全球首位。②美国各州都进入“重大灾难状态”
之中。③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特朗普及其团队虽仍不时“甩锅”,但终究不得不正视“抗疫是一场艰难持
久战”。④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应对疫情这件攸关亿万人性命的大事。⑤在这种情形下,集中精力认真防疫,
淡化“甩锅意识”和侥幸心理,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遏制疫情蔓延,减少伤亡和损失,并为最终找到彻底
战胜疫情的方法,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1)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1.请根据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概括“复兴号”的核心优势,每空不超过 10 个字。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已然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2017 年 9 月 21 日,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 350 公里时速运营,可以在 4 小时 30 分钟内跑完从北京到上
海的 1200 公里,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特别注重运行的安全性,远程
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速度,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此外,“复兴
号”的噪声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乘客可以在安静的车厢里享受 WIFI 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
模式还能为旅客提供不同的光线环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0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日举办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 岁高龄的袁隆平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
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语流利,袁隆平俄语也不差,还会拉小提琴、跳
踢踏舞……网友纷纷点赞道:原来你是这样的袁隆平。
在致辞中,袁隆平表示自己正致力于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并非常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短缺
的问题。为了更多地与国际友人沟通,能够更好地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勤于练习荚语。
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科研中的袁隆平,依旧会遵循自己的爱好,空闲时练习小提琴,他不光是一名水稻
专家,更是一个不断学习,永远不知疲倦的人……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理解错误。从原
文“在中西文化冲突中不断拓展的一个新的审美空间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及后文“两者结合从而指向重
生”可知,新诗并非简单地将两者之间融合在一起就形成的,选项曲解文意。
B项,“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分析错误,原文“在本质上是不可能将两者完全独立起来的”。选项
混淆是非。
C 项,“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分析错误,原
文“这背后既有被迫推动的命运之歌”指的是时代命运,而不是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选项偷换概
念。
故选 D。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 项,“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理解错误。这两则新诗理论主要是解决如何对待这种迷思
的问题,而非其成因。
故选 C。
3.A 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A项,“但透过他的诗作还是能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胡适承认有向宋诗学习的诗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故选 A。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 项,“而其他的经济形式则难以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文无据。根据“共享经济有助于深化我国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蓝海”等话
语可知,共享经济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重大意义,但文章并没有表明其他的经济模式则难以促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项,“都通过……”表意绝对。原文说“目前,共享经济大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注意是“大都
是通过……”。
C项,“但其增长率自 2013 年开始一直呈现下滑趋势”错。材料二的柱状图显示,2013 年到 2014 年的增长
率呈上升趋势。
故选 D。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三的论点是“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价值增量”,比较四个选项,“使用户能享受到高性价比以及更佳的
居住体验,并使房东的闲置房源得以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共享经济的内涵”与文中“共享经济应追求社会
价值增量”的观点可以形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A项,对“共享经济平台”的运营方式做简单解说。
C项,设想共享经济的未来趋势。
D项,对共享经济的内涵做简单解说。故选 B。
6.①西班牙媒体报道了我国民众选择共享经济模式及我国企业研发新的共享服务情况;美国媒体报道了我
国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及美国企业模仿的情况;日本媒体从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及共享经济的
发展趋势方面报道。②利用各国报道,从世界视角看中国的共享经济,让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共享经济目前
的状况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西班牙媒体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
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西班牙《发展报》称,除了共享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汽车
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国人又开发出其他的共享服务,如篮球、手机充电宝和雨伞等”可知,西班牙媒体报
道了我国民众选择共享经济模式及我国企业研发新的共享服务的情况。
由原文“美国‘福布斯新闻网’对此发表评论称,中国企业带来的‘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掀起一股新潮流,
美国企业也在争相模仿。从‘共享经济’的传播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市场,引领全球的
新经济潮流”可知,美国媒体报道了我国共享经济引领世界潮流及美国企业模仿的情况。
由原文“《日本经济新闻》2019 年 9 月 3日刊文称,中国广泛覆盖的快递网络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
动了人们愿意分享更多的物品的转变,以会员制服务为基础的业务在中国正不断获得增长。中国共享经济
正从音乐,流媒体视频推广至有形消费品,比如服装、自行车,化妆品,鲜花等”可知,日本媒体从我国
共享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及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报道。
根据以上界各国媒体对我国共享经济进行报道的相关内容,分析他们报道的不同角度,再结合原文“中国
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美国企业也在争相模仿”“我们能看到中国企业有能力进入新市
世场,引领全球的新经济潮流”,可以分析出目的:利用各国报道,从世界视角看中国的共享经济,让读者
全面了解我国共享经济的现状以及在世界中的地位。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
B 项,“表明‘她’虽然处于人生的暮年,但依然乐观自信”分析错误,从“她有些自嘲地暗想……至于下
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可以看出,这是主人公的自嘲,可见她此时并不自信。
故选 B。
8.(1)丰富了“妈”这一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2)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
后的反差形成戏剧性效果;(3)“老头”是“妈”的情节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能震撼读者,引人深思。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特定情节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找出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她”开始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认为是一位老头,“老头的
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
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
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当年轻人喊“妈”时,她误以为是喊自己,认为年轻人认错人,等
到看到年轻人走到“老头”面前时,她才知道“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
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通过这些内容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
同时这一情节设置了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而且“老头”是“妈”
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9.(1)“暮鼓”即“暮色中的鼓声”,寓意着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催人振奋。
(2)“暮鼓”具有象征意义:①烘托出打工母亲的性格,即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②揭示了文
中的“她”从“暮鼓”声中得到心灵的启示,感悟到人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生活态度。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鉴赏能力。
题干探究的是“‘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的意蕴”,“意蕴”指所包含的意思,一般从表面意开始,思考其深
层意、比喻意、象征意等。“暮鼓”,本义是指“暮色中的鼓声”,“暮”说明临近结束,而“鼓”又给人坚
强有力的感觉,催人奋进;从文中来看,与“暮”相关的有“她”,有农民工的母亲,从农民工母亲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人到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从“她”身上,我们看到“她”从农民工母亲的身上、从
会所传出的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态度。
10.D 11.B 12.C
13.(1)王安石大怒,让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
(2)你能捉到这个人,我会尽力对朝廷说,请求从优行赏;捉不到,也以不称职奏请免去你。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手戟刺遇”,“遇”指的是尹遇,作“刺”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 AB;“推赏不及”,“不及”是
“推赏”的补语,不能断开,排除 C。
本句译文:最终探知盗匪的地点,分头捕捉他的同党,亲手用戟刺尹遇,捉住了他。朝廷认为李直方官小
不合条件,行赏未到李直方。苏轼请求把自己的年资劳绩,应改为朝散郎官阶,移作李直方的赏赐,朝廷
不许。
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言词语的的能力。
D项,“又减价粜常平米”是“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的意思,“粜”是“卖出粮食”。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C 项,“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来纾缓灾情”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
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分析可知,应当是苏轼向朝廷请求,朝廷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
关键点:
(1)“滋”,增添,加多,此处有非常的意思;“论奏”,指官吏上奏,论述自己意见;“穷治”,彻底查办;
(2)“禽”,通“擒”,捉拿;“当力言于朝”,状语后置句;“不职”,不称职。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
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
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
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熙宁二年,王安石执政,向来厌恶苏轼的议论和自己不同,任命他做判官告院。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
神宗用独断专行来处理事务,因此在考试进士策问时出题,以“晋武帝平吴因独断而成功,苻坚进攻东晋
因独断而灭亡,齐桓公专任管仲而成就霸业,燕哙专任子之而失败,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作为题目。王
安石大怒,让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
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
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
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
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
剂,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
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
疫病。
州中有多年的盗匪尹遇等人,多次劫掠杀人,又杀死捕盗官兵。朝廷因指名缉捕不到,被害的人家又
怕他们害人,隐瞒了不敢说。苏轼召来汝阴尉李直方说:“你能捉到这个人,我会尽力对朝廷说,请求从优
行赏;捉不到,也以不称职奏请免去你。”李直方的母亲且年老,他和母亲诀别然后出发。最终探知盗匪的
地点,分头捕捉他的同党,亲手用戟刺尹遇,捉住了他。朝廷认为李直方官小不合条件,行赏未到李直方。
苏轼请求把自己的年资劳绩,应改为朝散郎官阶,移作李直方的赏赐,朝廷不许。那以后吏部因为苏轼应
当升迁,以符合他的考核,苏轼说已经答应给了李直方,朝廷又不答复。
苏轼和弟弟苏辙,师从他们的父亲苏洵学习写文章,从来得之于天资。(苏轼)曾经自己说:“写文章如
同行云流水,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格式,仅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即使是嬉笑怒骂的
话,都可以写成文章诵读。他的文体博大丰富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见。当时文人
如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陈师道,还不被世人所知,苏轼对待他们都如朋友一样,从来不曾以老
师的资历自居。
14.(3 分)D
【解析】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语言含蓄隽永,
婉转缠绵”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
15.(6 分)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
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漂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
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
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
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每点 2 分,若有其他答题角度,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7.A 18.D 19.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的能力。
“传诵”流传诵读。“传颂”传扬歌颂。第一处空强调的是“古今流传”之意,因此选择“传诵”。
“但”只,仅;可是,不过,表转折关系。“因为”表示原因或理由。“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和“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是转折关系,因此第二个空选择“但”。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既强调了传播的时间也强调了传播的空间。“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世,只强调
了传播的时间。而第三个空前为“广泛”,说明既强调传播的时间也强调了传播的空间,因此选择“流传”。
“瑕不掩瑜”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
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根据原文“此书也有缺点,但终
究”说明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因此第四空应该选择“瑕不掩瑜”。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关注到补写地方的前后句的内容,要和上下文紧密联系。
根据“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
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说
明强调的是选入的文章,主语应为“文章”。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说明先论证的是思想性。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说明后论述的是
文学性。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省略号)的能力。
做题时,要先对标点符号(省略号)的用法有基本的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
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
原文“《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
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省略号的作用为列举的省略。
A项,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
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
C项,表示引文的省略。
D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
故选 B。
20.【答案】(1)将①句中“都”和“双双”删去任意一个;(2)将②句中的“之中”删去;(3)在③句的
末尾添加“的现实”或“这一现实”;(4)在④句的末尾添加“上”;(5)将⑤句中“淡化‘甩锅意识’和
侥幸心理”改为“淡化‘甩锅意识’,摒弃侥幸心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第①句中的“都”和“双双”成分赘余,删去其中任意一个;第②句“进入……状态之中”成分赘余,应
该删去末尾的“之中”;第③句成分残缺,缺“正视”的宾语,应该在该句末尾添加“的现实”或“这一现
实”;第④句成分残缺,应该在改句末尾添加“上”;第⑤句中“淡化‘甩锅意识’和侥幸心理”交叉搭配
不当,应该将此部分改为“淡化‘甩锅意识’,摒弃侥幸心理”。
21(1).①商业运行速度最快(2).②安全保障设施先进(3).③乘车体验良好舒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
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
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
最后注意精炼语言。“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说明“复兴号”商业运行速度最快;
“一旦出现异常,监控系统会在紧急情况下自动使列车减速”,说明“复兴号”安全保障设施先进;“噪声
控制做到了全世界同行业最高水平”“享受 WiFi 全覆盖”“多种照明控制模式”,说明乘车体验舒适良好。
22.【审题】作文题中所供材料是有关袁隆平先生的事迹。材料中展现了袁隆平先生知性、儒雅、博学、多
才、勤奋、远志、力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可以说,袁隆平先生应是当代青年学
子学习、借鉴的楷模。本题具有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立意空间开阔,可写性强。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
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
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
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
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
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
参考立意:人生因科研而充实,生命因艺术而润泽;锲而不舍,业精于勤,让青春焕彩;热爱学习,既博
且专,持之以恒,成就辉煌;学海无涯,青春不止等。
相关文档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73页
- 福建省三校协作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715页
-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2021-06-078页
-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2021-06-055页
- 重庆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513页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59页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赣州教育发展2021-06-0414页
- 重庆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2021-06-043页
- 河北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2021-06-0313页
-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高一上学期122021-06-02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