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论述类文本阅读2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节 题文比对 识破设题陷阱 ‎——建立思维模板,传授应试技能 课时1 识破命题人的10大设题陷阱——明确高考怎么考 ‎(对应学生用书第4页)‎ 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10种类型:‎ 命题陷阱1 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 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边练边悟]‎ ‎1.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全国卷Ⅲ T1-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原文信息: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比对分析:通过比对发现,选项以偏概全。原文中“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综合甄选”等句子说明乡村记忆要有选择地保留,并非要求“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命题陷阱2 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也可能相反,将“已然”说成“未然”,将“必然”说成“或然”。 ‎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边练边悟]‎ ‎2.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 (2013·全国卷ⅡT2-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原文信息: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比对分析:由原文“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知,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选项混淆了时间。‎ 命题陷阱3 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判定技巧] 要判断“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 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更要格外关注出现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 ‎[边练边悟]‎ ‎3.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5·天津卷 T6-D)“求价意志”是“社会世界”的实质,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 原文信息:如果说“社会世界”是按照人的意志来运行的话,那么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而是“求价意志”,即追求“价值”的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价值”要素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分水岭。 ‎ 比对分析:混淆是非。原文中说“这个意志的实质不是……而是‘求价意志’”“其他的意志都是这种意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的实质都是“求价意志”,都是人类所追求的,原文是肯定的。选项“求真意志、求权意志、求爱意志并非社会世界中的人类追求”,是否定的。‎ 命题陷阱4 偷换概念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判定技巧] 要判断“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边练边悟]‎ ‎4.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5·全国卷ⅠT1-A) 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比对分析:原文说“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而选项中表述为“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将“信用形式”的新特点偷换为“宋代金融”的新特点,意思发生明显变化,与原文不符。‎ 命题陷阱5 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技巧] 要判断“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注意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要”“从而”等。注意选项的因果关系在原文中是否存在。‎ ‎[边练边悟]‎ ‎5.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天津卷T7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立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原文信息: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比对分析:强加因果。由原文可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立的”,选项强加因果。‎ 命题陷阱6 曲解文意 选项中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或说法,造成一字、一词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判定技巧] 仔细比对原文,充分理解文意。要特别注意揣摩概念与概念、事物与事物、事理与事理之间的关系,看选项是否有意混淆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是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等等。‎ ‎[边练边悟]‎ ‎6.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全国卷ⅢT3-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原文信息: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比对分析: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游子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但可以说明故乡已经留住并呵护了乡村记忆。‎ 命题陷阱7 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人表述成彼人,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比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判定技巧] 要判断“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陈述对象。要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因为“冠”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的观点是××××”这样的句子时,应注意是否有此类情况。另外,还要留心文中代词的指代。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具体内容。‎ ‎[边练边悟]‎ ‎7.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5·天津卷T6-B)“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原文信息:“社会世界”是在“自然世界”基础上建构的整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躯体、语言、规范、组织、机构、活动,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是社会价值规范而不是其他那些社会事实或事件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比对分析: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样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 命题陷阱8 武断绝对 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分寸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一概而论,即用同样的说法表述两种或多种事物。 ‎ ‎[判定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内容,逐句比对,关注表程度、情态、范围、分寸、条件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等词语。‎ ‎[边练边悟]‎ ‎8.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全国卷Ⅲ T1-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原文信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比对分析:夸大事实。选项中“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 命题陷阱9 无中生有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判定技巧] 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边练边悟]‎ ‎9.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全国卷ⅢT2-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原文信息: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比对分析:通过比对可知,选项中“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原文说“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列举了甄选的一些途径,并没有说明甄选标准。‎ 命题陷阱10 文外设题 ‎ 选项的内容在文中没有出现,但选项想印证的观点在文章内。这类题有两个特点:(1)选项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2)选项本身与考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考生具有亲切感和现实感,同时又与文本观点紧密结合。‎ ‎[判定技巧] 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首先要把握文本观点;同时,要注意区分作者观点与他人观点。作者常常会列出若干人的观点加以辨析,要注意区辨哪些观点是他人的,哪些是作者的。其次,要把握选项所陈述现象或事件背后隐含的观点。再次,将原文论证观点的论据与选项进行比对,看选项是否与原文论据是同类,因为选项实则是文本外的论据。‎ ‎[边练边悟]‎ ‎10.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分析该选项表述是否正确。‎ 选项:(2017·山东卷T8-D) 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原文信息: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比对分析:选项“此时主体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这一说法与“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相悖。‎ 怎样定位信息源——先切片,找对应 课时2 寻区间,找对应,定答案——明晓考题如何做 ‎(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 为保证比对的精准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段 (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个片段,个别的以一个重要的短语为一个片段),再依据切片中的关键词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区间,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或信息,看相关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 在实际比对过程中,可以运用“切片直接比对分析法”或“切片压缩比对分析法”来解答。具体如下:‎ 方法 适用情况及使用说明 切片直 接比对 分析法 适用情况:选项切片后,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 使用说明:将选项逐一与分散在原文各个段落的对应词语、句子所在的区间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段,看相关片段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具体比对时要借助后面讲到的“比对词语、比对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准确判定选项是否出现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等失误。 ‎ 切片压 缩比对 分析法 适用情况:选项概括性强,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词句,须先压缩概括原文,才能比对。‎ 使用说明:先压缩概括原文各语段内容,再与切片后的选项片段比对。具体步骤:第一步,各语段之内,从论点和论据、句间关系等角度进行句与句比较,筛选出重要语句;第二步,重要语句内,词与词比较,把握重要词语;第三步,综合这些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提炼出主旨性的重要信息,再将重要信息与选项片段的信息比对,辨别选项正误。‎ ‎[示例1](2017·全国卷Ⅱ T1-B)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原文信息: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 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 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比对分析:‎ 先切片 找对应 ‎ 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 与原文直接比对:这一切片可以直接与原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比对,意思是吻合的。(实则比对句子关系)‎ 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压缩概括原文后比对:原文没有直接对应的语句,需要结合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该句可以压缩概括为“中国传统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的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时尚”,与选项切片后的语句不相吻合。(实则比对依据和结论)‎ 综合结论:选项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边练边悟]‎ ‎ 请阅读[示例1]语段,填写下表,体会“切片找对应”法的具体运用。‎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选项 先切片,找对应 结论 A项 ‎ 切片“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与原文第一段“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比对,通过比对可知,切片的内容正确;切片“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可由原文第一段“_________”一句概括得出。‎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_______。‎ C项 切片“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与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比对可知,选项把“________”转述为“明代社会”,属于扩大范围;切片“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属“偷换概念”,是“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反映了明代中国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_______。‎ D项 切片“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与最后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比对可知,切片的内容符合文意。切片“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与最后一段“……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对比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________,把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 此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_______。‎ ‎【答案】 A项: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 一致C项: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 明初 不一致 D项: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强加因果 不一致 怎样准确比对——先宏观,再微观 ‎ 将选项“切片”“对应”后,就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比对。宏观是从文章整体方面比对依据和结论;微观是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句子关系。上面的“切片找对应”中已暗含了这几种比对方式,下面进一步详解。‎ 一、宏观比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些概括性强的选项往往与文本的论点和论据有关联,需要先概括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然后比对论点和论据,看论据是否证明论点、论证关系是否准确,再进行推断,从而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高考题中的表现有以下两种类型:‎ 设误类型一:互换位置 选项特征: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论点与论据互换。‎ 思考趋向:张冠李戴 因果混乱 解题技巧:比对选项句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设误类型二:论点和论据不对应或论证关系不准确 选项特征:(1)选项中的论点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选项所说的论据在原文中却找不到。(2)选项中的论据在原文中能找到,但是无法得出选项中的论点。(3)选项中的论点是多种论据推断出来的,但是选项只有其中一种论据。(4)选项中的论据可造成多种结果,但是选项中的论点却只有一个。(5)选项中的论证层次不符合原文层次。‎ 思考趋向: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论点与论据不对应 论证关系分析不当 解题技巧:(注意)(1)比对选项中的论点是否有依据。(2)根据这类选项的不同特征,需要逐一理清论点或论据,有的论点或论据会在不同的段落,需要逐一寻找并概括,然后再进行推断。当然要注意“无中生有”和“文外设题”的区别(在本专题第二节课时1“识破命题人的10大设题陷阱”中已经讲过)。 (3)理清全文的论证思路。‎ ‎[示例2](2017·全国卷ⅡT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原文信息:(见示例1)‎ 比对分析:选项A侧重考查论证方法及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与原文“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比对可知,该段论证了青花瓷的发展和中外交往的繁盛有关。‎ 选项B是对第二段论证思路的分析,与文中“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等句比对可知,该项表述符合文意。‎ 选项C是对第三段论证思路的分析,侧重考查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与第三段“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比对可知,该项表述符合文意。‎ 选项D是对全文思路的分析。符合文意。‎ ‎[边练边悟]‎ 从论点、论据关系的角度分析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打“√”或“×”)并说明理由。‎ ‎1.选项:(2018·长春模拟T2-B)‎ 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 原文信息: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选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论证了草书的危害”错,应是论证了书法脱离儒家思想的危害。‎ ‎2.选项:(2018·成都模拟 T2-D)作者引用“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为了证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备现实价值的观点。(  )‎ 原文信息:当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明显的重义轻利、重私德轻公德等弊端,我们不能因今天精神匮乏就盲目推崇儒家思想。毕竟我们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物质文明,可这些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观念明显不合时宜。因此,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选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作者通过对“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否定,来说明儒家思想中重义轻利的观念不能满足我们发展强大物质文明的需求,但无法证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备现实价值”。‎ 二、微观比对关键词和句子关系 ‎(一)比对选项与原文的关键词 需要比对的关键词有以下几类:‎ 比对词语 常见关键词 设误陷阱 范围、程度、频率词 全部、都、全、人人、所有;一些、部分;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十分,更、极其;较、比较,可能、似乎;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以偏概全 武断绝对 时态词 已经、将、将要、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尚未、之前、之后、必将等 混淆时态 指代词 之、其、此、这、它、那等 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 是非词 一定、必定、的确、出现、有、没有、每、无、无非、拒绝、杜绝、禁止、防止、否则、不同等 混淆是非 ‎[示例3](2015·安徽卷T2-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关注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关注政治秩序。‎ 原文信息: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比对分析: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就“孟子”“荀子”和“新儒家”各自的关注点作叙述,只是说“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是儒家的共同特点,选项中的“都”和“只”,以偏概全了。‎ ‎[边练边悟]‎ 比对分析,然后判断下列选项正误。‎ ‎3.选项: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已具有竖、横、斜、叉等三十多种基本笔画。‎ 原文信息:这些符号绝大多数是陶器烧制以前刻上去的,有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刻上去的。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有一百多个。这些刻画符号,笔画简单,形状规则,共有三十多种,竖、横、斜、叉均有。这些符号在当时表示着某种意思,已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比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等方法有了进步。‎ 比对分析:“共有三十多种”是指“刻画符号”,而非指“竖、横、斜、叉”等基本笔画。选项错误,属于张冠李戴。‎ ‎4.选项:(2014·全国卷ⅡT1-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原文信息: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比对分析:原文是“相关”官员,没有说“主使官员”,选项范围变小了;同时,原文是“处罚”,选项变为“追究”,程度变轻了。选项错误,属于以偏概全。‎ ‎5.选项:(2013·江西卷T‎9‎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原文信息: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比对分析:选项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而原文说的只是“现在”的不太肯定的看法,并非全盘否定“曾经”流行的看法。选项错误,属于混淆是非。‎ ‎(二)比对句子关系 有些选项不是变换了部分词语,而是改变了语句关系,这就需要考生根据选项前后句陈述的关系,去原文中寻找依据。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中分句间与原文语句分句间的关系的差异,就是看选项句子关系与原文句子关系是否一致。‎ 比对句子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命题人常在以下关系上设误:‎ 关系类型 ‎ 设误方式 ‎ 设误陷阱 ‎ 关注重点 因果 关系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 因果 混乱 注意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的位置;注意有无因果关系;注意关注“因为”“由于”“因而”“所以”等关键词运用得恰当与否。‎ 假设 关系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混淆时态、混淆是非、曲解文意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如果、若等。 ‎ 条件 关系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成了必要条件,或把必要条件换成了充分条件。 ‎ 混淆是非、曲解文意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就……,只有……才……等。‎ 递进 关系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使句子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仅)……而且(并且)……‎ 等。 ‎ 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曲解文意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键词:一……一……,不是……而是……(表并列);或:虽然……但是……等。 ‎ ‎[示例4](2016·山东卷T6-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原文信息: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比对分析:原文“格律限制不太严格”与“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三者都是古体诗的特点,三者是并列关系,选项变成了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并不是“篇幅可长可短……”的原因,另外,原文中是说古体诗“格律限制不太严格”,而非“并不严格”。‎ ‎[边练边悟]‎ 请比对下列选项和原文中句子间的关系,判断选项正误(打“√”或“×”)并说明理由。‎ ‎6.选项:(2016·浙江卷T8-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 原文信息: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选项曲解文意。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7.选项:(2014·湖北卷T6-D)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 原文信息: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由原文信息不能得出选项所说的这一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附论述类阅读两道教师备选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创造”,文化繁荣的基石 范 周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仍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创新成本高盗版成本低、创新收益低盗版收益高的利益怪圈,打击了文化原创者的自信,也助长了抄袭盗版者的嚣张气焰;原创力不够,产业链不健全,致使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 激发文化创造力,‎ 需要以深层次改革为动力。从国家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来看,一旦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文化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等,都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会更加直接地提出文化生产关系适应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从创新中找出路,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的时代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激活创造力的前置条件。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管向多种方式管转变。推进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将为创造力的释放提供“催化剂”和“保护伞”。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解放生产力,释放文化发展活力。‎ 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人才是文化不断创新与永续发展的“永动机”,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社会资本在文化原创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文化内容的研发与制作、生产、传播及衍生开发的环节有效链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敢为人先、执着求索的创新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发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当创造力真的成为一种财产,并像其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时,创造力才能成为生产力。因而,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价值杠杆,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大胆创造,强化创新创造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的高端地位,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打开全民创新的闸门。全民文化创造力的充分释放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才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当前,以“众筹模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创新,已经凸显出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筹模式”和传统项目融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投资方是大众,决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这一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激发社会力量的创新方式,正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 B.在经济转型时代,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调整思路,努力从创新中寻找出路,才能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C.营造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就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真正让市场来主导文化发展方向。‎ D.只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就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 B [A项,强加因果,“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和“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是并列关系,没有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原文“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管向多种方式管转变”,并非就是“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也不表明“真正让市场来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项,条件关系理解不当,“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是“创造力不断迸发”的唯一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列举了我国当前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的原因,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观点,即如何激发我国文化的创造力。‎ B.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激发文化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这三个角度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C.文章第三段是围绕本段第一句话来论证的,作者从尊重人才、保护创造力谈起,‎ 得出“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的论点。‎ D.作者用比较“众筹模式”与传统项目融资的不同,论证了“众筹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融资方面的巨大优点。‎ D [D项,比较“众筹模式”与传统项目融资的不同,并不是论证其在融资方面的优点,而是为了论证其在激发文化创造力方面的巨大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彻底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推动国家经济转型,才能激发文化创造力。‎ B.推进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和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释放文化创造力。‎ C.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D.“众筹模式”凸显出了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力量,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 A [A项,夸大程度,原文“文化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并不就是“彻底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条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 岳双喜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社会关系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被银行重视。 ‎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 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地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金融行业由于没有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受到互联网金融不断蚕食,即将被时代抛弃。‎ B.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C.传统的商业银行应紧跟潮流,借助网络实现操作业务平台的扩展,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的同时,还可开设银行微信公众号。‎ D.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 C [A项,原文中只是一种假设,传统金融行业虽然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蚕食,但并非真的即将被时代抛弃。B项,根据原文“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是普惠信贷,而非传统金融。D项,“可以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所有难点问题”说法太绝对,与文章本意不一致。]‎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2两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无论对互联网金融还是对传统金融都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B.文章第3段,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论证了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优势,论证了传统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兼容的必要性。‎ D.文章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了传统金融存在的弱点,是为了阐明现代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美好前景。‎ B [B项,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的差距,并不是为了论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而是为了论证传统金融的弱点和不足。]‎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但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 D. 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A [根据原文“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A项颠倒顺序,应先建立社会诚信资本,然后才会有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