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考点四 小说的语言与文体特征
《考试说明》对于“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大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文中
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小说的特征主要指小说的虚构性、选材组材的特点和表现
手法的灵活多样。对小说文体特征的考查近两年是热点。
设题角度一 理解词语含义和句子含意
|相关知识|
理解重要词义、句意,首先要理解其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其
语境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的临时意义;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言外之意”,如反
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表层
含义
用词
特点
感情色彩、语体
色彩上的搭配
感情色彩 是褒还是贬,是否鲜明
语体色彩 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
叠词、关联词、
动词、形容词、
副词的使用
运用叠词
精练的动词、形容词
准确的副词、关联词
造句
特点
句式
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
整散句的搭配
长短句的使用
修辞手法 九种修辞手法的判断与运用
深层
含义
语境
含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
体内容
比喻
意义
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
题的关键
象征
意义
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意、所在语段前后
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全文内容和思想的把握来确定其象征意
义
|方法思路|
1.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
- 2 -
这类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意思,而是特定语境中容易发生
偏差的含义。注意比喻义、象征义、语境义,即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便消失的含
义。
2.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
(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
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
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
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
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
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
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
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
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子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
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
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3.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对词语和句子含意的理解,一要解释其表层义,即字典上的意义;二要解释
其深层含意,即在语境中的含意,结合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示例|
【例 1】 理解词语含义
(2017 年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
- 3 -
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
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
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
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
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
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
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
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
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
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
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
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
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
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
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
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
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
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
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
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
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
- 4 -
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的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
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
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
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
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
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
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
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
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
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
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
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
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
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
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
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
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
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
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
- 5 -
(2)陌生的气息: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干要求理解文中加点的“陌生的光”和“陌生的气息”的含义,关
键点是“光”和“气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陌生”。
第二步:找角度
1.陌生的光
(微指导)“陌生的光”的字面义是:“陌生”,是平常很少有的,不经常出现
的。“光”,这里是指母亲的目光。
(勤动手)“陌生的光”的语境义是:这个词语出现在文章第一段,是“我”把
一条鱼给了母亲之后,母亲眼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光。从第二段描写内容可知,
平时的“我”满村子乱蹿,经常挨打或挨训,母亲的目光一定是不满的、责备的;
而 这 次 回 家 , 却 带 给 母 亲 一 条 巴 掌 大 的 鱼 , 母 亲 的 目 光 一 定 是
的。
惊奇的、赞赏的、欣慰
2.陌生的气息
(微指导)“陌生的气息”的字面义是:“陌生”,是平常很少有的,不经常出
现的。“气息”,气氛,表现出来的情况。
(微指导)“陌生的气息”的语境义是:从第四段中,“他没吃过鱼”“隐隐约
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从第五段中,可以看出小
说围绕着一条鱼,写家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前后对比发现平日家庭气氛的苦涩沉
闷。
[组织答案]
[答案] (1)与平时的不满责备不同,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
(2)与平时家庭气氛的苦涩沉闷不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例 2】 理解语句含意
(2016 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锄
李 锐
- 6 -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
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
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
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
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
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
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
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
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
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
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
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
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
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
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
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
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
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
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
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 7 -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
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
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
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
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
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
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
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
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
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
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
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
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
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
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
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
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
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
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
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干说这句话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即要理解这句话在塑造人物形象
方面的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即这句话揭
示了小说怎样的主旨。
- 8 -
第二步:找角度
1.理解人物角度
(微指导)“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是六安爷的温和与固执,是其坚守农业
传统的体现,表现了其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他是在抓住最后的机会与土地告别,
表现了失去土地的隐痛。
(勤动手)这是主人公六安爷在文中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过瘾”是理解的重点,指的是
在土地上劳作的幸福,暗示这种劳作将要消失。
2.理解主旨角度
(微指导)从在文中的位置看,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过三次,贯穿小说的整个情
节,是小说主旨的反映。
( 勤 动 手 ) 小 说 的 主 旨 一 是 反 映 出 劳 动 者 对 土 地 的 深 情 , 二
是 ;而六安爷锄地的“瘾”也恰恰
体现了这些。
反映出劳动者在即将失去土地时的痛,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给他们带
来的生存处境的变化。
[组织答案]
[答案] 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
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
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
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
人深思。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比赛一大清早就开始,直到仅剩一只
- 9 -
胜出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才宣告结束。每个斗风筝的人都有助手,帮忙收放风筝线。
我的助手是哈桑。
若有风筝被割断,真正的乐趣就开始了。这时,该追风筝的人出动,那些孩
子追逐那个在随风飘扬的风筝,在临近的街区奔走,直到它盘旋着跌落在田里,
或者掉进某家的院子里,或挂在树上,或停在屋顶上。
对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
那是无上的荣耀,人们会将其挂在壁炉架之下,供客人欢欣赞叹。每当满天风筝
消失得只剩下最后两只,每个追风筝的人都厉兵秣马,准备摘取此项大奖。他们
会朝向那个他们预计风筝跌落的地方,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脖子抬起,眼睛眯
着,斗志昂扬。当最后一只风筝被割断,立即一片骚动。
我记得有个阴暗的冬日,哈桑和我追着一只风筝。我跟着他,穿过各处街区,
跳过水沟,侧身跑过那些狭窄的街道。我比他大一岁,但哈桑跑得比我快,我落
在后面。
“哈桑,等等我。”我气喘吁吁地大喊,有些恼怒。
他转过身,挥挥手:“这边!”说完就冲进另外一个拐角处。我抬头一看,那
个方向与风筝跌落的方向恰好相反。
“我们追不到它了!我们跑错路了!”我高声叫道。
“相信我!”我听见他在前面说。
我看到我们最终停在一条车辙纵横的泥土路上。路边有块田地,夏天会种满
莴苣;路的另外一边有成排的酸樱桃树。只见哈桑盘起双腿,坐在其中一棵树下,
吃着手里的一捧桑椹干。
“我们在这干吗呢?”我上气不接下气,胃里翻江倒海,简直要吐出来。
他微笑:“在我这边坐下,阿米尔少爷。”
我在他旁边颓然倒下,躺在一层薄薄的雪花上,喘着气。“你在浪费时间。它
朝另外一边飞去了,你没看到吗?”
哈桑往嘴里扔了一颗桑椹:“它飞过来了。”我呼吸艰难,而他一点都不累。
“你怎么知道?”我问。
“我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朝我转过身,有些汗珠从他额头流下来,“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
- 10 -
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
“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愤的表情说。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他疑惑地看了我一眼:“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我说。我知道自己这样很残忍,好像以
前我总是拿那些他不懂的字眼来戏弄他,但取笑哈桑有点好玩——虽然是病态的
好玩,跟我们折磨昆虫的游戏有点相似。不过现在,他是蚂蚁,而拿着放大镜的
人是我。他久久看着我的脸。我们坐在那儿,两个男孩,坐在一棵酸樱桃树下,
突然间我们看着,认真地看着对方。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他终于说,眼睛直看着我。我垂下眼光,时至今
日,我发现自己很难直视像哈桑这样的人,这种把说出的每个字都当真的人。
“不过我怀疑,”他补充说,“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就这样,轮到他考验我了。如果我继续戏弄他,考验他的忠诚,那么他会戏弄我,
考验我的正直。
要是我没有开始这场对话就好了!我勉强露出一个笑脸,“别傻了,哈桑,你
知道我不会的。”
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我知道。”他说。这就是那些一诺
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
“风筝来了。”哈桑说,指向天空,他站起身来,朝左边走了几步。我抬头,
望见风筝正朝我们一头扎下来。我听见脚步声,叫喊声,一群追风筝的人正闹哄
哄向这边跑来。但他们只是白费时间。因为哈桑脸带微笑,张开双手,站在那儿
等着风筝。
(节选自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有删改)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不过现在,他是蚂蚁,而拿着放大镜的人是我。
(2)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不过现在,他是蚂蚁,而
拿着放大镜的人是我”这句话运用的是比喻修辞,这是小说中“我”对哈桑的想
法,结合前面语境可知,这句话体现了“我”与生俱来的身份上的优越感,以及
对哈桑戏弄的意味。“这就是那些一诺千金的人的作风,以为别人也和他们一样。”
- 11 -
这句话是小说中“我”的内心想法,根据前面“我”与哈桑有关忠诚与正直的对
话,以及“哈桑报我以微笑,不过他并非强颜欢笑”的表现,可以看出,这句话
表明“我”认识到哈桑是忠心而又真诚善良的人,也体现了“我”内心的愧疚之
情。
答案:(1)“我”对哈桑的问话,就像折磨昆虫的游戏一样。“我”有种身份
上的优越感,对哈桑有戏弄的意味。
(2)“我”认识到哈桑是忠心而又真诚善良的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内心的
愧疚之情。
设题角度二 品味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
|相关知识|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
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
巧,修辞方面的技巧。二是指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
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语言风格常用术
语和特点如下:
豪放与柔婉
豪放
景象→境界开阔
动词→富有力度
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
抒情→大多激越昂扬
修辞手法→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柔婉
对象→纤巧细致
情感→细腻缠绵
画面→色调柔和
修辞手法→少用排比、夸张、设问
直露
与
含蓄
直露 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
含蓄
表达情意
不直接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多用象征、设问、比喻
- 12 -
质朴
与
华丽
质朴
(平实)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
华丽
(典雅)
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
修辞手法→多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
庄重
与
诙谐
庄重
话题→较为严肃
语言→凝重
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
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诙谐
语气→轻松幽默
修辞→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
简洁
与细腻
简洁 多用短句→语势流畅
细腻 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
|方法思路|
1.品味语言艺术题的三个角度
根据句子(段)内容,判定其语言特色和运用了什么技巧。作答时可以采用“3
角度法”全面赏析语言艺术,具体做法如下: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1)时代特色。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
的时代气息。
(2)地域特色。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
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
(3)语体特色。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 13 -
2.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1)对小说的语言的鉴赏,可采用“手法”(特点)+“效果”(有几种答几点)作
答。
(2)对小说语言风格的鉴赏,可采用“风格特点”+“具体体现”+“分析”
作答。
|解题示例|
【例 1】 赏析语言表达艺术
(2019 年浙江卷,原文《呼兰河传》,见“赏析情节手法”部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
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
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
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
给蒙住了。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赏析”给出了能力要求;“语言特点”指明了鉴赏的对象。
第二步:找角度
(勤动手)注意手法与效果:从手法角度看,作者将黄瓜秧人格化,它们“向前
跑去”“爬上房顶”“彼此招呼着”“成群结队”,富有活力,是运用了
手法;从词语的选用上看,每句都有“了”,
拟人的修辞;反复强调黄瓜秧生长迅速。
(微指导)遣词造句的特点:画线句有长句有短句,语言富于变化,自由灵活。
作者所用语言语调轻快,与作者喜悦的情感相合。
(微指导)关注语境与主题:这段回忆性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童年的天真,也显
示出在作者记忆中美好的人性。
[组织答案]
- 14 -
[答案]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
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秧生长迅速。④
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例 2】 赏析语言风格
(2018 年全国卷Ⅱ,原文《有声电影》,见“挖掘人物心态”部分)小说运用多
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目指明了小说的特点是“语言幽默”,并且还暗示这种幽默是“运
用多种手法取得”的,要求举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分析。特别注意的是三处例子,
手法要不同。
第二步:找角度
(微指导)窜改经典语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一部伦理从何处说
起”,庄谐混搭,幽默风趣。
(微指导)营造喜剧场景: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
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有喜剧色彩。
(勤动手)语言亦庄亦谐:“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
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效果是
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幽默风趣。
(勤动手)打油诗式的排比:“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
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效果是
描写窘态,滑稽可爱。
(勤动手)运用反语、夸张手法:“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
爷”“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效果是
连讽带刺,令人捧腹。
[组织答案]
- 15 -
[答案] 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
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
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
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
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
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
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
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
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
人忍俊不禁。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阵风①
冯骥才
三岔河口那边那块地,各种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无奇不有。码头上
的东西,一半是本地特产,一半是南来北往的船儿捎来的新鲜货;外来的玩意儿
招引当地人,本地的土产招引外来客。于是,走江湖卖艺的都跑到这儿来赚钱吃
饭,吃饭赚钱。可是,要想在这儿立足就不易了。谁知道嘛时候会忽然站出一位
能人高人奇人?把你一脚踢一个跟斗。
民国元年,一位打山东来的摔跤手成了无敌手。那摔跤手个子大赛②面墙,肩
厚似牛臀,臂粗如大腿,光头圆脸冒红光;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
处肉球,再动两下,肉球满身乱滚。这小子拿手的本事是摔跤时两手往对手肩上
一搭,就紧紧抓住,腰一给劲,就把对手端起来。你两脚离地使不上劲,他胳膊
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你再沉再重
也没他劲大。等你折腾够了,他把你往地上一扔,就赛给他玩够的小猫小狗,扔
在一边。据说他这手是从小练的一个怪招:端缸。他爹是烧瓦缸的,开头叫他端
小缸,天天端着缸在院里转;等他端缸赛端鸡笼子,便换大一号的缸,愈换愈大,
直到端起荷花缸赛端木桶,再往里边加水,每十天加一瓢水,等到他端着一缸水
在院里如闲逛,这门天下罕见的功夫就练成了。
- 16 -
别以为这端缸的小子能在三岔河口站住脚。一天,打河北沧州来了一位凶悍
的汉子,这汉子是练铁沙掌的。人挺黑,穿一件夏布褂子,更显黑;乱糟糟连鬓
大胡子,目光凶狠,一看就知不是善茬儿。这人过去谁也没见过,他在山东小子
面前一站,嘛话没说,把夏布褂子脱下往后一扔,露出一身腱子肉赛紫铜,黑红
黑红,亮得出奇,肉怎么能这么亮?可是,端缸的山东小子没把他当回事,出手
往他肩上一搭,跟手一抓,怪事出来了,居然没抓住;再一抓,还是没抓住,这
黑汉子肩上的肉滑不哧溜,赛琉璃瓦,山东小子没遇到过这种肩膀这种肉,唰唰
唰连抓三下,竟赛抓鱼,他忽觉不好——原来这黑汉子半个身子涂了挺厚的一层
油,怪不得这么亮这么滑!可是抓不住对方的肩,端不起来,他的功夫就用不上
了。就在他一惊一怔之间,这汉子双掌疾出,快如闪电,击在他的当胸,他还没
明白过来,只觉胸膛一热,已经坐在五尺开外的地上,耳听围观的人一片叫好。
从这天起,三岔河口这块地,这沧州来的黑汉子是爹。
没想到半个月后就有一位怪人站在他对面。
这人赛个文人,清瘦小老头,穿件光溜溜蛋青色绸袍,一身清气立在那儿,
眼角嘴角带着笑。没等黑汉子开口,他叫身边一个小伙子帮他脱去外边的长袍,
跟着再把这长袍穿上。可再穿上长袍时,他就把两条胳膊套在袖子里面,只叫两
条长长的袖子空空垂在肩膀两边,像两根布条。黑汉子说:“你这叫怎么一个打
法?”
小老头淡淡一笑,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我绝不用手打你。”这口气透着傲
气。
黑汉子说句“承让”,上去呼呼几掌,每掌只要扫上,都叫小老头够呛。可是
黑汉子居然一掌也没打上,全叫小老头躲闪过去。黑汉子运气使力,加快出掌,
可是他出手愈快,小老头躲闪愈灵。一个上攻下击,一个闪转腾挪,围观的人看
得出小老头躲闪的本领更高,尤其是那反转,那腾挪,那扭摆,比戏台上跳舞的
花旦好看。黑汉子打了半天,好像凭空出掌。拳掌这东西,打上了带劲,打不上
泄劲。一会儿黑汉子就累得呼呼喘了。尤其小老头的空袖子,随身飞舞,在黑汉
子的眼里,哗哗的,花花的,渐渐觉得好赛和好几个小老头在打,直到打得他气
短力竭,浑身冒汗,才住手,说了一句:“我服您了。”
看来小老头要在这块地立一阵子,没过十天,又一位高人冒出来了。
谁也没留神,这些天这位高人一直扎在人群里,欣赏着小老头“动口不动手”
- 17 -
的绝技,琢磨其中的诀窍,也找破绽。这人年轻健朗,穿个白布对襟褂,黑布裤,
挽着裤腿,露出的腿肚子像块硬邦邦的圆石头。这种装束的人在三岔河口一带随
处可见——船夫。
这船夫一上来双手拱一拱拳,就开打。小老头照例闪转腾挪,叫这船夫沾不
上自己的边儿。可是谁料这船夫要的正是这双长袖子。他忽地伸手抓住左边的衣
袖,一阵风似绕到小老头身后,再抓住右边的衣袖,飞快地跑到小老头身后,把
两条袖子结个扣儿,这个扣儿是活扣儿,懂眼的人一看便知,这是系船的绳扣儿。
别看是活扣儿,愈使劲挣,扣儿愈死。待这袖子赛绳子扎得死死,小老头可就跟
棍子一样戳在地上。这船夫上去一步蹬上小老头,两脚站在小老头双肩上。小老
头看出不妙,摇肩晃膀,想把这船夫甩下来。一直等到小老头没劲再晃,站老实
了,船夫才跳下来,伸手两下给小老头解开衣袖,转身便走。从此,小老头人影
不见,这船夫也不见再来。这船夫姓甚名谁?哪门哪派?家在何方呢?
渐渐有了传闻,说这人家在北塘,没人知道他练过功夫,只说他是个好船夫,
在白河里来来往往二十年,水性好,身手快,绰号一阵风。有人说前些天在大直
沽那边碰见过他,问他为嘛不在三岔河口地上画个圈,显显身手,多弄点钱。一
阵风说,天津这码头太大,藏龙卧虎,站在那儿不如站在船上更踏实。
(有删节)
【注】 ①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系列小说。②赛,像。
这篇小说在语言上有哪些特色?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语言。对语言特色的鉴赏,要从整篇入手,看作
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如地方特色、口语化色彩,形象有趣等。结合具体的语句简
要分析即可。
答案:①浓郁的天津地方特色:“谁知道嘛时候”“嘛话没说”“个子大赛
面墙”;②形象有趣:“浑身的肌肉一使劲,好比上上下下到处肉球,再动两下,
肉球满身乱滚”“亮得出奇,肉怎么能这么亮?”;③善用修辞:“这黑汉子肩
上的肉滑不哧溜,赛琉璃瓦”“尤其是那反转,那腾挪,那扭摆,比戏台上跳舞
的花旦好看”;④口语化:“把你一脚踢一个跟头”“这沧州来的黑汉子是爹”;
⑤曲艺风格,犹如评书般的语言:“赚钱吃饭,吃饭赚钱”“你两脚离地使不上
劲,他胳膊长你踢不上他,你有再好的跤法也用不上。他呢?端着你一动不动,
你再沉再重也没他劲大”(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使用)。
- 18 -
设题角度三 分析鉴赏小说的文体特征
|相关知识|
鉴赏文体特征的三个角度
1.虚构性。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
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对小说文体特
征的考查,离不开对“虚构”与“写实”这组矛盾统一体的理解。
2.超时空性。小说不受时空限制,灵活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叙事手法
和各种艺术手段,从多个角度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描写,如魔幻现实主义、
意识流小说等。对小说文体特征的考查,离不开对“结构”与“手法”的分析。
3.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小说的表现手法与诗歌、散文一样,也分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说常用的象征手法、讽刺手法、漫画手
法等。
|方法思路|
1.分析鉴赏文体特征的方法
(1)要注意以鉴赏表达技巧为基础。在包括小说情节、人物、构思、手法、环
境、主题风格、背景、读者在内的艺术领域内选择合适的角度作为探究点,不可
遗漏,也不可强加。
(2)要注意以分析艺术效果为中心。明确手法技巧与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主题之间的关系,探究时,把手法技巧与“效果”结合起来,但不可架空分析。
(3)要紧扣文本有理有据分析。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
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
定观点作分析论述。
2.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
这类题目,一般题目中有对文体特征的提示语,答题时抓住提示语在文中找
例证即可。
|解题示例|
【例 1】 历史小说
(2018 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赵一曼女士
- 19 -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
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
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
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
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
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
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
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
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
关系。
1936 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
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 6 月 28 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
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
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
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 20 -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
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
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
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
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
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 20 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
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
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 20 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
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
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
- 21 -
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
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析。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干已经明确了“历史和现实交织穿插”这一特征,因此,答题时首
先要找出哪些内容属于“历史”,哪些内容是“现实”,然后再分析其效果。本
文是一篇历史题材的小说,题材的类型决定了小说的特征。
第二步:找角度
历史
现实
历史
(勤动手)
现实
(微指导)①“我”在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医院查阅有关赵一曼女
士的资料;
②赵一曼女士纪念碑环境幽静,周围种植着松树;
③在珠河县“我”遇到一位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效果
(微指导)①叙事灵活,将历史事件和眼前人事、景物结合,相互印证,
真实,感人;
②拉开时间距离,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意义,使主题更深刻;
③客观的历史叙述和今人的感受结合在一起,更利于表达对烈士的铭
记与敬仰之情,表现烈士精神的当下意义
①赵一曼女士在监狱病房的情况,以及她是如何教育感化护士和卫兵的;
②赵一曼女士逃出监狱后被捕牺牲的情况;
③赵一曼女士写给儿子宁儿的信。
[组织答案]
- 22 -
[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
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
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
更真实。
【例 2】 科幻小说
(2018 年全国卷Ⅲ,原文《微纪元》,见“概括情节”部分)结合本文,谈谈科
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思维流程]
第一步:审题目
(微指导)题干要求谈谈“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其实科学是小说要表现的
主题,幻想只是作者采用的手法。这是科幻小说普遍的特征。
第二步:找角度
(微指导)明确文体特征:用“幻想”的手法表现“科学”。
(勤动手)分析具体体现:“科学”是“幻想”的基础,而“幻想”是
对“科学”的合理设想,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
[组织答案]
[答案] 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
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
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②科幻小
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
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
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对点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只会思考的猴子
徐慧芬
夜里,猴子横竖睡不着,它越想越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不讲理呢!
这个他是它的主人。十多年前,它还是少年的时候,在族群里受了欺负,独
- 23 -
自出走,碰到了孤身的背包客。它和他相互望着,而后背包客摸了摸它的脑袋说,
你好像跟我一样孤独?跟我走好不好?
它似乎听懂了他的话,顺从地来到了他家里,他成了它的主人。主人指着屋
里一条狗对它说,它比你先到,但我会对你们一视同仁的。
主人开始训练猴子学习人类文明。一段时间后,在主人手把手的教授下,猴
子也能像模像样地弹奏几支钢琴曲了。
一次主人喝酒后,竟和它像朋友般坐而论道。主人侃侃而谈:知道吗?你们
猴子与人的差别在哪儿?差别就在于你们所做的事,只是在模仿,是盲从,而不
是创造,创造是需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你们的大脑没有这个元素,所以你们拎
不清,只能是和人长得有点像的猴子了。
那么,我们族里有个孙悟空不是很厉害么?它不是很有思想吗?它能做的事
情不是你们人也不一定能做吗?它怯怯地问。
哦,那仅是个例,个例不能代替普遍,你看现在哪还有孙悟空呢?主人解释。
但是今天我没有盲从,没有拎不清,你却这样对我!
它实在想不通。
今天主人下班回来,坐在钢琴前无精打采地弹了支曲子,它照例在旁仔细聆
听。一曲刚完,狗就跳了过去,舔舔主人的手,这是它为主人喝彩的语言。而它
却按兵不动,主人问它,你今天为啥不鼓掌。它说,你今天弹得心不在焉,有个
地方还弹错了,你不觉得吗?
主人一听脸红了起来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就不能照样鼓鼓掌,让我开心
一下吗?
可是你弹错了,我怎么可以为你鼓掌喝彩呢?
你真是个死脑筋,你就不会顺从我哄我一下吗?
你不是说猴子要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进化为人吗?
主人咆哮起来:你以为当人就那么简单吗?人的复杂程度你远远估计不到!
你拎不清就永远当不了人!
主人从包里拿出一只烧鸡,撕下半只扔给狗,另一半就着一瓶酒胡乱塞进了
自己的嘴里,而后气呼呼地命令猴子:今晚就让你空肚子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猴子实在不知道,主人白天也被他老板批了一顿,骂他拎不清,老板批评主
人的口气和主人批评它的口气差不多。
- 24 -
黑暗中反复回想刚才的情景,猴子开始泪汪汪,开始想念山里的父母和伙伴
们,自己这一走亲人们还不知怎样呢……
或许回去还能找到孙悟空帮忙,猴子决定回归故土。
主意打定,脚下生风,不一会儿猴子就到了花果山。
昔日的花草果木都不见了,正用机器鼓捣挖山的一群男人,见到这只奔来的
猴子,放下手上活,开始议论起来:咦,这兔子都不见的地儿哪来的猴子呀!唉,
说是地下有矿,忙到现在也没挖出啥宝来,快过年了,也不见老板发工钱,干脆
逮住这只猴子煮了,咱哥们补一补……
风把这些话送到猴子耳朵里,猴子叫了一声妈呀,拔腿溜到旁边的石洞里躲
起来。
忽又听到一人说,不是快猴年了吗?咱哥们遇上了真猴子,说不定是好兆头
呢!
听了这番话,猴子想起当年它与主人相逢时,主人也对它说过,猴年遇上了
你,也算咱俩有缘啦!
怕极了饿极了的猴子开始怀念起主人那儿安全而又温饱的好日子,还有主人
教它弹琴念诗的好时光。
相比要吃我肉的家伙来,主人偶尔的不讲道理骂我几句又算什么呢?再说眼
前的故乡已成荒山野岭,我待在这里,只有饿死的份,还是回去吧!
可是回去怎么向主人交代呢?让我动动脑筋思考思考,对了,就说猴年到了,
我回山里想摘几个鲜桃献给你。可寒冬腊月,哪棵树上有鲜果呢!这样的鬼话主
人能信吗?管他呢,说点能哄他开心的谎话总不错。说不定主人听我这么一说,
还会表扬我脑子拎得清,又向人靠近了一步。
想到这里,猴子再次脚下生风,奔向主人家,敲响了门。
(有删改)
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虚构的特点,但又让人觉得它是真实的。结合本文,请
你谈谈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小说的文体特征。答题时注意答出哪些是“实”,哪些
是“虚”,再探究二者的关系,小说中猴子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它是“虚构”的。猴子不可能学会说话,也不可能学会弹琴,更不可能像人一样
学会独立的思考。但是它源于真实的生活,折射着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社会现
- 25 -
象,这是“实”。小说中的“虚”来自生活中的“实”,再反过来借虚说实。
答案:虚构来源于真实,但不等于生活真实,它是一种更深刻的艺术真实。(或:
真实是虚构的支点,虚构则提升了真实。)小说中猴子的生活遭遇不是现实中发生
的事情,它是“虚构”的;但是它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类似的
社会现象诸如社会规则的曲折反映,这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艺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