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压轴卷 语文 10页

  • 75.00 KB
  • 2021-06-07 发布

北京市高考压轴卷 语文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北京市高考压轴卷 语文 (满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 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可以 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 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 对附属的地位。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因此,在建设之 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 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 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在结 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在构造方面,围墙建 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 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 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 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 或基础梁。围墙的高度一般以 2 到 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 1.5 米 左右。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围墙的柱距不 应大于 4 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当然,区别于上面种种传统的实体围墙,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利用植物生长来构建墙体 以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的“绿色围墙”。这种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不但占地 面积少,省料省工,而且在绿化美化市容市貌、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方面效果 显著,颇受人们欢迎,也成为了一种相当时尚的城市风景。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围墙都属于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有重要的作用 发挥。但是,不顾市容、不分情况和功能要求而多建、乱建围墙,必定要挤掉基建材料,耗 用人力,浪费投资,甚至衍生出一些让人痛心的城市顽疾,这也是需要现代社会的人们给予 足够关注的重要方面。 (取 材于高云舫、宋淑运相关文章) 1.“材料一”第一段文字中,黑体字词语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 分)( ) A.也 B.增加 C.品相 D.不论 2.根据“材料一”,对“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 A.要考虑围墙的附属地位 B.要考虑建筑所在环境的要求 C.要考虑围墙的多重功用 D.要考虑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 3.对“材料一”中下列词语加点部分所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A.因用制宜(“用”的意思是“运用”) B.夯筑(“夯”是一个会意字) C.生机盎然(“盎”用部首查字时查“皿”部) D.衍生(“衍”的读音是 yǎn) 4.“材料一”中说,“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总体来说,对这种创作有些什么要求? 请根据“材料一”作简要概括。(3 分)( ) 材料二 试想一下,没有围墙会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造成哪些影响?有人会说,那可不 行,如果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理?陌生人随意进出又怎么办?社区内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 空间又如何保证业主的正当权益?应该说,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应,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 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 事实上,城市建筑到底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1977 年,一群城市规 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马丘比丘宪章》, 重点批判了城市建设中那种立足于《雅典宪章》精神而“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 元”的作法。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在事实上逐渐以其 取代了形成于 1933 年的《雅典宪章》。 建设带围墙的封闭式空间,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 立的单元”的作法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世界范围,不设围墙的住宅或单位,还真 不是什么新事物。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比如纽约,或者东京,一幢幢大楼都是直接朝着 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大堂里;那些有围墙的,通常是敏感特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建筑。 假如说,城市中各处都是围墙簇拥的建筑,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出现一片片封闭空间,仿佛 一个个围出来的“孤岛”,这就极有可能让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孤岛”制造出的“隔 绝”,还会对街区之间活力的增强形成一定阻碍;另外,如果城市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之类 的围墙圈占,各自封闭的楼盘就会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降低城市 道路网络的密度,也就必然造成土地等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会给日益紧张的城市发展带 来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去重视单元的区分与独立,围墙是建筑设施中最直接的辅助内容。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实体围墙总长达 500 多万千米,可绕地球 125 圈;这些围墙占地总面积 1100 多平方千米,如果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甚至达到 3350 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包括某些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城市中,恐怕都难以看到如此“壮观” 的围墙! 其实,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在宜宾市一个叫做“莱茵河畔”的 “开放式社区”里,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部后退至单 元门口。在那里,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行人面对的俨然就是巴黎或纽约的一处处街 景。在那里,物业管理不仅没有削弱,其效果甚至帮助社区荣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 称号,以至于这一楼盘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好的楼盘,成为当地颇有口碑的一处风景。 当然,就算是真要推倒围墙,别说是在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 中国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特别是那些美丽的花园和社区专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其 存在的真实法理依据。围绕着法理与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还需要一番争论。但是,社会 毕竟在发展和进步,文明社会不应该让人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可以期待的是,我们虽然还 不能像有些地区那样自由出入市政厅,但至少越来越接近了;那些还把自己圈在围墙里的相 关部门,也应该会逐步把安防体系后退到大楼入口。这就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相关章节 中所写的一样:“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取 材于刘德科、肖和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围墙在中国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 B.围墙带来的安全感中国人更看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C.围墙显示出业主才有的一些权益 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 6.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文字,概括围墙在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3 分)( ) 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要不要围墙的认识上也会产生出一些变化。 B.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协会坚决取缔围墙的态度。 C.围墙对社区的包围越严密,社区活力的形成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支持与引导。 D.中国过去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思想,更靠近形成于 1933 年的《雅典宪章》。 8.在“围墙的建设”这一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认识是一致的?请结 合两个材料作概括。(6 分)( )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共 24) 说京师翠微山 [清]龚自珍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不居正北, 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 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 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芳腴。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 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山之盩①有泉,曰龙泉, 澄澄然渟其间,其甃②之也中矩。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松之下、泉之上为僧 庐焉,名之曰龙泉寺。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野矣。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 之言也。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迉③焉,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 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 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注]①盩(zhōu):山的幽深处。②甃(zhòu):用砖砌。③迉(qǐ辶+只):弯曲,绕 道而行,这里为曲折隐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构其半,胪.其趾 胪:陈列 B.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 怼:骄傲 C.其甃之也中.矩 中: 合于,符合 D.其言.清和 言:言辞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杂 华 靡 靡 芳 腴 膏 腴 之 地 B. 亦 有 文 采 也 文采斐然 C.不则野矣 稗官野史 D.殆不知天地为何 物 丧失殆尽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B.隐者之所居也 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 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C.僧寺八九架其上 D.其甃之也中矩 澄澄然渟其间 翠微之松古之直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 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B.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 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C.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 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D.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 /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开篇就把目光对准了翠微山,说它因山体小而仰慕那些高山,是适合隐士居住的 佳境。 B.作者评价翠微山“不敢绝高”“不为枕障”“不敢远京师”,这都很符合士大夫的形象特 点。 C.文章说翠微山的龙泉寺藏经,以礼拜藏经,表示礼拜由文字组成的佛,不然就显得粗 俗无教了。 D.作者用“说”的方式、拟人的手法,把一座无知无觉的山峰,写得富有人情味,是游 记散文的独创。 13. 文章看似在描绘翠微山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人文景观,表面处处说山,实际处处 拟人,赋予它一种人格特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赋予了翠微山哪些“人情”味?(5 分) 14.“松”是古代文学作品常见的素材,文章第 6 段和下面的材料都写到了“松”,请阅 读材料,完成文后问题(6 分)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 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 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 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 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 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①根据描写内容,请为此段文字选出最恰当的标题。(2 分)( ) A.金鸡峰记 B.三松赋 C.松风阁记 D.听松阁记 ②请指出《说京师翠微山》和链接材料对“松”的描写有怎样的不同。(4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6—19 题。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 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 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 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 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此 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qí,倾斜。 16.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 已逐渐被人们淡忘。 B.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 江山已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 做法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前线却无力扭转战局,心 中充满失望与忧愤。 17. 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 立业的渴望,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两项是(4 分)( ) A.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 • 韩愈 《湘中》) B.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 • 张泌 《寄人》) C.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宋 • 刘克庄《满 江红》) D.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宋 • 陆游 《长歌行》) E.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 •吴激《人 月圆》) 18. 下阕中“铁骑千群都灭”一句,有人理解为“敌人的军队已被消灭”,也有人理解为 “我军已被敌人打败”。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3 分) 19.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 任选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 分) 20.“酹江月”这个词牌,是_____________(填词牌名)的别称,与胡世将同时代的许多 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过与他类似的感情,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 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凭谁问,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 分)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1—26 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6 - 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 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 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 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 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 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 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 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 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 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 翔浅底,乌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 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 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 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 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 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 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竞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 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 1938 年 8 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 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 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 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 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 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7 - 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 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 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 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 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荼亭中, 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 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 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 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 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 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 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 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 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 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 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 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 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链接材料】 春晖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前身为 1908 年创办的春晖学堂。早期的春晖中 学,首开浙江中学界男女同校之先河;荟萃了一大批名师,夏丐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 恺等先后在此执教。学校推行新教育,传播新文化,“一洗从来之积弊”,赢得了“北南开, 南春晖”的美誉。 21.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 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B.“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汉乐府《江南曲》有“莲 叶何田田”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用过这个词。 C.文中引用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句,出自相传为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大风 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广为流传。 D.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 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 “刚毅坚卓”的精神风貌。 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 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 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8 - 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23.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 加以赏析。(6 分) 24.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 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 分) 25.根据文章,回答(1)(2)题。(6 分) (1)从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看,“校训”应具备哪些基本特点?(3 分) (2)根据下面链接材料,为创建之初的春晖中学拟一则不少于 4 字的校训。(3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6.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 ①春天已经来临,请写一段文字,描写在某一时刻你所面对的春景。 ②某校将约请知名校友木辛先生,于 2016 年 4 月 11 日在学校交流中心做主题讲座。请 你为讲座选定一个主题,以学生会的名义撰写一段有吸引力的海报语。 ③有人激励青年人说: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与此同时,影视明星 艰辛成名之后的身价飙升,成为了激励青年人的素材。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激励?写一段议论 性文字,谈一谈你的看法。 27.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 700 字。 ①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 35 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 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 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 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 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②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给孙悟空增添了无穷威力。在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用它降 妖除怪,扫平了重重阻碍。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有形的或无形的“金箍棒”?它是 什么?它曾给你带来过怎样的经历与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一、(24 分) 1.(2 分)C 2.(2 分)D 3.(2 分)A 4.(3 分)①实用性 ②艺术性 ③省投资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点 1 分。 5.(3 分)D 6.(3 分)①影响区域发展 ②降低城市活力 ③浪费土地资源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点 1 分。 7.(3 分)B 8.(6 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有无应该视实际需要 ②存废应该有利于环境建设 ③存废应该有利于减少浪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9 -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点 2 分。 二、8.B(3 分) 9.D(3 分) 10.C(3 分) 11.B(3 分) 12.A(3 分) 13. 谦和:不是最高,不敢最高,不敢疏远,不为主峰,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 善解人意:寺庙分别建在山脚、山腰和山顶,有休息之所,近人情。 有独立意识:耻附西山。 随俗:名字亦俗亦雅, 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包容,不争: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5 分,答出 1 点得 2 分,答出 2 点 得 4 分,答出 3 点得 5 分) 14.①C(2 分) ②《说京师翠微山》侧重写松的精神气韵,意在突出松的庄严、古老、正直;而链接材 料则侧重写了松风和松涛的声音,突出松的高尚与清纯。(4 分) 参考译文: 翠微山,在朝廷上有记载,有声誉,人们很容易发现它小而喜欢它,也往往感慨它的高 而仰慕它,它是隐士居住的地方。山高大约六、七里,在靠近京城的山中,翠微山算是高的, 不是最高,不敢最高,因为俯临京城。它不在京城的正北面,在西北面,像是京城的一把伞、 一顶车盖,不像枕头和屏障,那么重要。距离阜成门三十五里,不敢远离京师。 有八九座寺庙分别建筑在翠微山山顶、山腰和山脚,使人们攀登时有台阶可走,有休息 的地方喘口气。它并非独立高险,难于攀登,是那样的近人情。 翠微山与香山静宜园,既相互连络,又不很紧密,既不碰触,又不背离。不因为名不列 于享有盛誉的“三山”而心怀怨恨。翠微山与西山似乎分离,又似乎连为一体,它不愿意成 为主峰,又以依附在西山脚下为耻。 翠微山上的草木有长江以东的玉兰,有苹婆,有高大的松柏,各种鲜花随风摇曳,芳香 华美。山上的石头都黝黑光润,并有花纹。命名为翠微,既典雅又合乎世俗口味,不以偏僻 俭朴而名一生志向。山的最高处是宝珠洞,山脚下有三山庵。三山庵有什么?有三块巨石并 排耸立。山的幽深处有泉,叫“龙泉”,清亮透明的山泉停滞于人们砌成的方方正正的水池中。 泉上有四棵松,松皮呈白色,都有百尺高。松下泉上有一座寺庙,名为龙泉寺。名与京师宣 武城南面的寺庙相同,它并不回避这样的相同。 龙泉寺藏经,礼拜藏经,以示礼拜由文字组成的佛,不然就属于粗俗了。寺外有刻石, 言辞清雅中和,是康熙朝文人歌功颂德的褒语。翠微山八九座寺,为何要特别说龙泉?龙泉 所处曲折隐秘。其余的寺庙都是地位显露,无所隐避,倘若没有龙泉,就不能成为隐士的隐 居胜地。 我绝对忘不了龙泉寺。忘不了龙泉寺,尤其忘不了那四棵松。过去我曾经游览苏州的邓 尉山,山上有四棵古松,松树形态下卧,而神态却是飞扬的,白昼之中四棵松神情极富生气, 如风雨雷霆;四松之荫可遮蔽千亩。一生所见的松树最独特最难忘的就是这八棵松。邓尉山 的松树舒展,翠微山的松树庄重;邓尉山的松树是古时的隐逸高蹈之士,翠微山的松树犹如 古代守正不阿之士;邓尉山的松树,性格狂放不羁,天地都敢藐视;翠微山的松树,性格正 直坚定,天地赖以支柱,缺少不得。 注释:[1]京师:清王朝首都,今北京市。翠微山:在北京市西北约三十里。[2]籍:书 册,此指登记注册。[3]闻(wèn):名誉、名声。[4]枕障:枕头和屏风。[5]胪(lú):陈列。 趾:山脚。[6]孤巉(chán):独立高险。[7]静宜园:香山寺故址。乾隆十年(1745)秋重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0 - 后改名静宜园。[8]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怼(duì):怨恨。[9]西山:在北京市西 北郊。[10]苹婆:亦称凤眼果,常绿乔木。[11]靡靡:草伏相依的样子。芬腴:众多丰满。 [12]离立:并立。[13]盩(zhōu):山的曲折处。[14]渟:水停不动。[15]甃:此处指砌砖的 水泥。中矩:合乎尺度。[16]礼:礼拜。文佛:佛经是文字组成的佛。[17][辶只](qì):弯 曲。[18]形偃:形态下卧。[19]古之逸:像古代隐逸之士。 三、16. (3 分)A 17.(4 分)BD 18(4 分)答案示例一:应为敌人已被消灭。作者的意思是在外带兵的将领有谁呢?能够 击败敌军。表现出对良将的思慕,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答案示例二:应是我军已被敌人打败。作者写在外统兵的将领能有谁呢?回忆以往,我军 被敌人打败,表现出对以往作战不利的惨痛回忆,更表现出对良将的渴望与期盼。 19.(4 分)答案示例一:“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写出边塞军情紧张,敌人兵临城下大战 一触即发的紧张场景,暗示作者此时面对紧张局势内心的焦急,与下文“赢得头如雪”的无 奈形成了对比。 答案示例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写出了古迹毁塌湮没,勾勒出一幅苍凉的景色。暗 指英雄人物及他们的豪情业绩一去不复返,表达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追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和失 望之情。 20.(4 分)①念奴娇②镜中衰鬓已先斑③廉颇老矣④尚能饭否 四、 21.(3 分)D 22.(3 分)D 23.(6 分)《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1 分),借对蒙自南湖风光 的欣赏和赞美(1 分),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1 分),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1 分)。意思对即可。 24. (6 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 活(2 分);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 积极抗日救国(4 分)。 25.(6 分)(1)语言简洁(1 分),体现学校精神或办学理念(1 分),对师生有激励引导 作用(1 分)。(2)符合“校训”在内容、形式方面的要求及春晖中学的办学理念即可(3 分)。 五、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