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的耳朵顺了?
人类历史上最短的自传只有三十七个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这是孔子一生的自我描述。但我要减掉一个“耳”字(六十而顺),因为这个字不但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而且与孔子生平的事迹也毫不相干。
首先,“耳”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过四次,两次当语助词,没有意思,如“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汝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还有一次明指耳朵,“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耳朵里面充满了音乐的旋律;第四次就是“六十而耳顺”了。由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各阶段来看,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他在《论语》中反复声明的题材,唯独对“耳顺”却无一语提及。
再看孔子六十岁前后所做的事,跟耳朵没有任何关系。他从五十五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到处奔波。当时很多人用“知其不可而为之”形容他。为什么明知道理想不能实现,还要去做呢?因为要顺天命。
孔子有次到卫边境的一个小地方,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官位呢?天下混乱很久了,上天要以你们的老师作为教化百姓的木铎(金口木舌的一种铃铛,声音钝,代表宣传教化)。也就是说代表教化百姓正是孔子的天命。孔子在匡遇险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上天如果不让我们的文化消失,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在宋,司马桓魋要杀他,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是我德行的来源,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这正是他基于知天命、畏天命,而表现的顺天命。因此,“六十而顺”是在顺天命,跟耳朵完全无关。如果这些还不能证明的话,看原文,每一句“而”字后面都是一个动词: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六十而”后面又为何多出一个耳朵呢?实在令人费解。
- 19 -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提到“耳顺”两个字。孟子特别喜欢学孔子,如果耳顺是孔子六十岁的境界,孟子没有理由不去研究发扬。但孟子只说顺天命,易传里面也同样提到顺天命。顺天命的观念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这些。前面讲得很清楚,五十而知天命,后面就要顺天命,顺着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朱熹用心良苦,认为耳顺是“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是把孔子当成圣人。但孔子断然不会认为自己在六十岁就抵达了圣人的境界。他由“志于学”着手,所学是礼,故“三十而立”是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所以不惑。然后,下学而上达,对个人命运及使命得到透彻的体认,是谓“知天命”。接着,六十而顺天命,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天下百姓。到了七十岁,达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代表他与天命合二为一。因此,孔子这一生,无论怎么解释,“耳顺”都令人费解。所以真相可能是:“耳”是多出来的字。
1. 下列关于“耳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耳顺”的“耳”其实是多余的字,这个字在整段话的文脉上说不通,和孔子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关系。
B. “耳”在《论语》中共出现四次:两次当语气助词,一次作“耳朵”理解,还有就是这里的“耳顺”。
C. 孔子自述生平的其他阶段,如“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论语》中反复出现,但孔子却没有在其他地方提到过“耳顺”。
D. 孔子六十岁左右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因为“耳顺”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提及,所以所做之事与耳朵并没有任何关系。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理想不能实现,也要尽力去做,这是因为要顺应天命。
B. 卫国的封疆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天下混乱,上天要让孔子来教化百姓,这是孔子顺应的天命。
C. 在古代,“顺”是下对上,譬如顺父母,顺国君,顺长辈。“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种“顺”,意味着顺应五十岁所知的天命。
D. 孔子两次遇险时仍然对自己是在奉行天命充满信心,认为人们不能对我怎么样,因为自己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所以“顺”是顺天命,跟耳朵无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志于学、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的“而”后面连接的是动词,可是“六十而”后面加的却是名词“耳”,这让人困惑。
- 19 -
B. 《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些早期的儒家经典中并没有出现过“耳顺”的说法,倒是都提到过“顺天命”。
C. 朱熹用心良苦,他对“耳顺”的理解是将孔子当做圣人,这是一家之见,但孔子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在六十岁就能成为圣人。
D. 孔子“志于学”,学礼;“三十而立”立于礼,立身处世与人交往;四十岁明白人间应行事之理;五十岁“知天命”领悟到个人命运及使命;到六十就顺应天命,希望得君行道,安定百姓。
【答案】1. D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到文本找到对应的相关信息,仔细梳理其中的表述、阐释、判断、推理,不难锁定选项。D:“因为‘耳顺’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提及,所以所做之事与耳朵并没有任何关系”强加因果。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2. 试题分析: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考生要多注意关于时间的表述。C:“‘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种‘顺’”理解失当,原文是“后面就要顺天命”,指的是五十岁以后会“知天命”。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都提到过”范围扩大,原文是“但孟子只说顺天命,易传里面也同样提到顺天命”。找到原文信息,一一对应、筛选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叔父王允诛董卓,卓将李傕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淩及兄晨,时年皆少,逾城得脱,亡命归乡里。淩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淩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后从曹休征吴,休失利,淩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州
- 19 -
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正始初,为征东大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二年,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淩率诸军逆讨。与贼争塘,力战连日,贼退走。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是时,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淩、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与彪相问往来。淩又遣舍人诣洛阳语子广。广言:“废立大事,勿为祸先。”其十一月,愚复遣式诣彪,未还,会愚病死。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淩阴谋滋甚,遣将军扬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①。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淩,先下赦淩罪,又为书喻淩,大军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军到丘头,淩面缚水次。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淩,慰劳之,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淩至项,饮药死。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淩传》)
【注释】①司马宣王:指司马懿。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B.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C.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D. 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州/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孝廉:从汉朝开始实行的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B. 假节:假有借的意思,节指符节。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当这个臣子临时任务完成后,这个节将会被收回。
C. 迁:移动,搬换,转变,古代是可指变动官职。如“左迁”指调动和晋升,“迁谪”指流放、放逐等。
D. 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史、掾吏等。
- 19 -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淩的叔父诛杀了董卓,被人复仇,王淩和兄长得以逃脱。后来王淩举孝廉做了发干长,不久又成为中山太守,因为有治理的政绩,被太祖征召为丞相掾属。
B. 王淩骁勇善战,讨伐孙权时,乘着大风斩杀敌首。和曹休征伐吴军时,也奋力突围,救出曹休。正始初年以征东大将军的身份率军击退吴国大将全琮。
C. 王淩赏罚分明,得军民欢心。在担任豫州刺史时,旌表先贤后人,广求人才。
D. 王淩密谋造反,与外甥令狐愚一同谋废齐王而另立楚王曹彪。其子王广劝他慎重。事情泄露,司马懿将兵走水路讨伐王淩,王淩知回天乏术,于是投降,不久后服药自杀。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
(2)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
【答案】4. C 5. C 6. B
7. (1)王淩外甥令狐愚因为才能成为兖州刺史,舅舅和外甥二人一同统领军队,独占淮南重地。王淩便被升迁为司空。
(2)嘉平三年春天,吴国贼寇堵塞涂水,王淩想要趁此发兵,大肆整顿军队,发表书征讨敌军,朝廷的诏书都不听从。
【解析】
4. 试题分析:按照语句大意断句,先是“临江”,动作,然后时间、天气;下面一句分清主语是人是船,再理清分封的官职。这道题稍有难度,主要是“临江/夜大风”和“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可能让考生难以决断。平时训练的时候按句意、结构等划分,多关注文言句法特殊结构。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左迁”也指贬谪。只要想起《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是白居易贬官,很快就能锁定答案。这类文言常识需要平时多积累。
6.
- 19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做题时可圈点出人物的官职变迁及其时间、政绩,以免张冠李戴或时间不符。B击退全琮是在正始“二年”。
7. 试题分析:翻译时考生可先根据分数圈出可能的得分点,再结合前后文一一落实。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以,因为。为,动词,成为,担任。典,统领,掌管。专,独占,独自掌握。(2)塞,堵塞,阻塞。发,发兵,或行动。严,整饬,整顿。表,发表书。
参考译文: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叔父王允诛杀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为董卓报仇,进入长安谋杀王允,全杀掉他家人。王淩和兄长王晨,当时年纪都小,翻过城墙能够逃脱,亡命天涯后来回到乡里。王淩被推举为孝廉,成为发干长,不久后升迁为中山太守。所在的地方有治理政绩,太祖征召他为丞相掾属。
文帝登基,拜王淩为散骑常侍。出京担任兖州刺史,和张辽等人到广陵征讨孙权。到江边,夜里刮起大风,吴将吕范等人的船只漂到北岸,王淩和众位将领迎击,追捕斩杀敌首,获取敌军舟船,有功劳,被封为宜城亭侯,加封建武将军,转任到青州。当时海滨趁着国家丧乱过后,法度都没有修整。王淩颁布政令,施行教化,赏善罚恶,很有法度,百姓都称许他,赞不绝口。后来跟从曹休征伐吴国,曹休失利,王淩奋力作战突出重围,曹休才得以免除灾难。仍然迁徙为扬州、豫州刺史,都很得军民的欢心。才到豫州的时候,旌表先贤的后人,寻求还没有显达的士子们,各有条款,意味深长。正始初年,成为征东大将军,借符节督查扬州的众多军事。正始二年,吴国大将全琮率数万士兵入侵芍陂,王淩率军队迎击征讨。和贼兵争堤岸,奋力作战多日,敌军退逃。晋封为南乡侯,食邑是一千三百五十户,升迁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 19 -
在当时,王淩的外甥令狐愚因为才能成为兖州刺史,舅甥二人一共掌管军队,独占淮南重地,王淩便升迁为司空。王淩和令狐愚密谋计议,说齐王不能担当上天之位,楚王曹彪年长而有才能,想要迎立曹彪在许昌建都。嘉平元年九月,令狐愚派遣部将张式和曹彪相互往来。王淩又派遣舍人到洛阳去把事情告诉儿子王广。王广说:“废立君主的大事,不要为此引来祸端。”这年十一月,令狐愚又派遣张氏去见曹彪,还没回来,恰逢令狐愚病死。嘉平三年春天,吴兵堵塞涂水,王淩想要趁此发兵,大肆整顿军队,发表书征讨敌军,朝廷的诏书都不听从。王淩的阴谋更深,派遣将军扬弘把废立君主的事情告诉兖州刺史黄华,黄华和扬弘联名把这件事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带领军队从水路讨伐王淩。先下诏赦免王淩的罪过,又写信晓谕王淩,大军袭击到百尺这里逼近王淩。王淩自知大势已去,于是一个人乘船出来迎接司马懿,派遣属将王彧去谢罪。司马懿的军队到丘头,王淩在水边被当面捆绑。司马懿承诏书派遣主簿解掉捆绑的绳子,反穿衣服,看到王淩,慰劳他,派六百步骑兵送还到京都。王淩走到项这个地方,服药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②,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③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秦韬玉:晚唐诗人,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公元882年(中和二年),得准敕及第,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诗以七律见长。有《投知小录》三卷。②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服饰。③苦恨:甚恨。
8. 诗人是怎样刻画贫女的?贫女又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作简要分析。
9. 这是一首比兴意义明显,颇为后人传诵的诗歌。试分析诗人借“贫女”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8. 作者模拟贫女口吻刻画人物。首联写家境悲苦,可见贫女纯朴忧伤。第二联通过反问,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三联里贫女有一双巧手,却不与人斗艳,自尊自足。尾联年年刺绣,个人亲事却勿忘,刻画出贫女忧郁神伤的形象。
9. 良媒不问蓬门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谁爱风流高格调”和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为他人作嫁衣裳”写出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解析】
8. 试题分析: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首句的独白从姑娘们的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嫁衣,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凸显了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
- 19 -
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题是刻画出贫女忧郁神伤的形象。
9. 试题分析:题目中已经提到诗人借“贫女”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相比于上题而言,考生答题的针对性更强。诗人把贫女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此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在大自然面前,自身如同蜉蝣、粟米一般渺小。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当年寄奴风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早晚明亮变化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寄蜉蝣于天地, (2). 渺沧海之一粟 (3). (2)金戈铁马, (4). 气吞万里如虎 (5). (3)若夫日出而云霏开, (6). 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沧”“暝”。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耳神
何一飞
- 19 -
县公安局户政科科长陈卫国有个绰号叫陈聋子,给他取这个绰号的不是别人,是他的叔叔。
这之前,陈卫国有一个警察系统都知道的绰号——耳神。陈卫国当上警察不久,刑侦队得到消息,一个潜逃多时的重要嫌犯已偷偷回家。但当他们深夜悄悄赶到嫌犯家,却见大门被一把大牛头锁紧紧锁着。难道嫌犯得到消息又跑掉了?正在大家疑惑时,陈卫国肯定地说,嫌犯没跑,就躲藏在家。刑侦大队长问他为什么这么肯定,他说我听到了房内人走动的声音。但其他队员都说没有听见。也许这是陈卫国紧张所致,这种情况在潜伏和秘密抓捕嫌疑人时曾经发生过,刚进警察机关的人办案时尤其容易产生这种错觉。
看着手电光下充满自信的陈卫国,队长命令大家破门而入,一间间房子搜过,没见着嫌犯。最后搜到二楼最左边的房子,房内没人,只有一个平常用来装稻谷有半人高的空木桶。队长让人打开木桶,果然抓到了嫌犯。这一下,大家都服了陈卫国,说他是耳神。后来有人给做了测试,陈卫国的耳朵异常灵敏,听力惊人。
陈卫国的叔叔给他取聋子绰号的时候,陈卫国已是刑侦大队的副队长。叔叔的小儿子跟人争执,把人打伤,被抓进了看守所,被打的人经过法医鉴定是轻伤。叔叔要陈卫国帮忙找法医把鉴定改成轻微伤。叔叔说了很久,最后问陈卫国:你都听清了吧?陈卫国说叔啊,我一句都没有听见。叔叔很是气愤,当场把陈卫国家的客厅噼哩哗啦给砸了,走的时候还骂个不休:你是个聋子,是个无情无义的聋子,陈家没有你这样的人。局长知道这事后,对陈卫国说:卫国啊,你聋得好。
谁也没想到有耳神之称的陈卫国真的成了聋子。
水镇瓷器店王老板的女儿,跟岭脚镇一男的谈上了朋友。谈了一阵后发现男的是黑社会吃刀口饭的人,女孩就跟他断了往来。男的三番五次带人带刀来王老板家要人,王老板一家惹不起,就偷偷把女儿送到别处,又赔了一万块钱,以为这事就这样了了。
- 19 -
腊月二十八,王老板的女儿回家过春节;二十九下午,男的提着个包包来了,要女孩跟他一起回岭脚镇。女孩不肯,男的就凶悍地说不跟我走,我炸死你,叫你死也是我的人。说着一把拉开包包,里面全是雷管炸药。一家人吃了一惊,手忙脚乱地往外跑,可女孩没跑出来,于是赶忙报了警。已是水镇公安分局局长的陈卫国立刻带人赶过来时,男的已点燃了导火索,导火索约六公分长,嘶嘶作响。情势危急,陈卫国三步并两步急奔上去,叫围观的人和王老板家人赶快离远点,自己却冲了进去。男的正嚣张着,左手拿炸药包,右手抓住女孩要同归于尽。陈卫国上前一个飞踢踹中男的右手,男的一疼松开右手,女孩乘机逃了出来。陈卫国还要抢炸药包时,已来不及了,“轰”的一声,炸药爆了。男的当场炸死,陈卫国经省里的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只是从此成了左瘸子,两只耳朵也被炸聋了,成了真正的聋子。
陈卫国伤愈后不能在一线了,局里把他任命为户政科科长。社区七十多岁的吴老爹要办低保,可户口簿早就掉了。陈卫国知道后对吴老爹说,吴爹你年纪大不要跑来跑去,我来给你补办。
这天晚饭后,陈卫国就带上刚办下来的户口簿慢慢瘸着去了吴老爹家,陪他说了一阵子话,回家时已是夜深人静时分。在经过刚封顶的云鹤大厦时,他隐约听到楼上有女子的哭泣求救声,停住脚步却又没有了,他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但警察的职业敏感性促使他不由自主地走向工地。好不容易爬上五楼并没有发现什么,陈卫国细细想想就往六楼去了。最后他在六楼发现了情况,三个年轻男子正在威胁一个女孩。陈卫国给110报警后,表明身份后冲了过去,一番搏斗后,跑掉两名歹徒,另一名歹徒被死死按住了,不过陈卫国也被尖刀刺中脾脏大出血,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他也报销了。
人们都很奇怪,陈卫国不是耳朵聋了吗?他怎么听得见女孩的求救声呢?
还是公安局长说透了。局长在给陈卫国的记功会上说,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警察任何时候都不会聋!也永远不会聋!局长还对陈卫国说你是真正的耳神。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着明显的赞叹褒扬意味。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写人,叔叔要陈卫国把法医的鉴定结果改一下,陈卫国说一句都没有听到,叔叔就砸了他家,可以看出,叔叔是一个恼羞成怒、粗鲁计较的人。
C.陈卫国的耳朵在救王老板的女儿时被炸聋了,但在给吴老爹送户口本回来的路上,又恢复了一些听觉,听到了女子的哭泣求救声,循声救出女孩,惩治了坏人。
D.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以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选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事例展开,如“耳神”绰号的由来,“耳聋”的原因等;并将人物置于种种复杂情境(如和叔叔的矛盾,救王老板女儿时的险境)中来展现人物形象。
(2)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陈卫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公安局长说陈卫国是“真正的耳神”,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AE
(2) 小说以陈卫国耳神——耳聋——耳神(或关于耳朵的绰号变化)为线索;使得情节发展前后照应,跌宕有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
- 19 -
①听力灵敏过人,办案能力强:初次办案就听出房间里有人。②大公无私,不徇私情:没有答应叔叔改法医鉴定的事。③古道热肠,积极热心:主动帮助老人补办户口簿。
(4) ①内容上,公安局长赞扬陈卫国肩负着警察责任和使命,即使耳朵聋了,仍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是当之无愧的“耳神”。②结构上,与题目的“耳神”遥相呼应。③情感表达上,再一次表达对爱护人民的尽职警察的崇高敬意与由衷赞叹。
【解析】试题分析:
(1)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B说“叔叔是一个恼羞成怒、粗鲁计较的人”不恰当;C“又恢复了一些听觉”,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D没有神态描写。B项和C项很容易排除,D项中涉及到的描写手法较多,需要考生结合文本一一排查。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2)本题考查的是小说的线索作用,对小说线索的语言组织可能是一个小难点。小说先说陈卫国被称为“聋子”,再转而交代其“耳神”的由来,再说及为何“耳聋”,到重得“耳神”称号,有一定的倒叙成分。这样安排既使得情节跌宕,也能充分展现人物性格。
(3)分析人物形象,先概括出人物性格特征,再结合文本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本题抓住人物性格中三个比较鲜明的点展开即可。需要结合事例简单分析。根据理解可以作答为,①听力灵敏过人,办案能力强:初次办案就听出房间里有人。②大公无私,不徇私情:没有答应叔叔改法医鉴定的事。③古道热肠,积极热心:主动帮助老人补办户口簿。
(4)这是对主要任务的点评,可先从文本内容入手,分析为何会有这样的赞誉;再从文章的结构安排、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方面展开分析。此类题作答是抓住相关抓手,再结合文本,不难理出头绪。一般说来,可从以下方面作答:内容、结构、 情感、主题、手法等。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严复的“危言”
陆其国
- 19 -
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他于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赴英国留学,开始接触西方自然和科学学说。
据严复长子所著《侯官严先生年谱》记载,严复因受甲午战败刺激,于1895年开始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从而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词为国人所知。严复回国后,面对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国土被列强瓜分、民族尊严丧失殆尽、灾难频仍的危局,他坚决反对顽固保守思想,积极倡导变法维新,进行政治改良宣传。他在天津与人创办《国闻报》,撰写政论文章,还翻译和宣传西方学者有关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和学说,整整影响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给他们以思想启蒙,为他们提供了与封建旧学作斗争的思想武器。
这时候的严复纠结于中国之患,一心思索中国何以会处于危局的原因。在《与张元济书》中,严复总结出,中国之患在于愚、贫、弱;三者中,“尤以瘉愚为最急”。所谓“瘉愚”,即治理及脱离愚昧。而要做到这一点,根本在于发展教育,开启民智。“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这句话后来成为严复的名言。名言亦是“危言”,此“危言”非危言耸听之危言,而是危言危行、危言正色之危言。此危者,正也,即讲正直的话。严复在这句“危言”中,道出的即是对当时中国教育现状的忧思。显然,教育发展得怎么样、成败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解决“愚”这一症结。
- 19 -
严复在愚、贫、弱三者中,认为“尤以瘉愚为最急”,应该说是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虽说愚、贫、弱皆直指人的秉性与情状,但“愚”的指向更关系到人的头脑及精神本质,揭示着一些人的麻木、愚昧,及无知的下意识。他告诉人们,贫可以通过改变而致富;弱可以通过改变而为强,只是有个前提,那就是祛愚。愚而不自知,这才是真正可怕的。愚不祛,便不知贫、弱为何,或者即使处于贫、弱之境,也会麻木于贫、弱而无意改变,也就无从“瘉愚”。这也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自号“新民子”的梁启超办《新民丛报》,其用心即在改造愚昧、落后、保守的国民性,使中华民族成为“新民”,他坚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再来看严复开出的祛愚药方:发展教育,开启民智。由于严复不仅揭橥了当时“中国之患”的症结,还提供了开启解决这一症结的“钥匙”,后来被誉为“南开之父”的教育家张伯苓,就毅然接过了这把“钥匙”。张伯苓在谈起办南开学校的目的时说,“窃以为我中华民族之大病,约有五端:首曰‘愚’。千余年来,国人深中八股文之余毒,民性保守,不求进步。又教育不普及,人民多愚昧无知,缺乏科学知识,充满迷信观念;次曰‘弱’。重文轻武,民族志气消沉。三曰‘贫’。科学不兴,灾荒迭见,生产力弱,生计艰难。加以政治腐败,贪污流行,民生经济,濒于破产”。张伯苓所指“五端”,前三端与严复指陈的“中国之患”三者不谋而合。后二端一为“散”,一为“私”。前者是他有感于“整个中华民族有如一盘散沙,而不悟‘聚者力强,散者力弱’、‘分则易折,合则难摧’之理”;后者是他有感于国人多自私心,少公德心;鼠目寸光,“其流弊所及,遂至民族思想缺乏,国家观念薄弱”,有鉴于此,“故追随严范孙先生,倡导教育救国,创办南开学校”。
无论是严复所发“危言”,抑或张伯苓所陈“五端”,殊途同归的是,他们的目的皆“为培养救国建国人才,以雪国耻,以图自强。”(张伯苓语)明乎此,也就明白,今天我们重温严复的“危言”,应该仍然不失其意义。
(选自《杂文月刊》2015年第2期)
相关链接:
①严复(1853~1921),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初名传初,后易名宗光,字又陵,又字几道,别号尊疑、尺盦等。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严复毕生最大的贡献,是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他还提出信、达、雅三条翻译准则,至今仍为致力译事者所尊崇,引为楷模。
(摘自《辞海》)
②在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态度上,一方面,他竭力批判以原教旨的方式来对待儒家的古训,他对于“学术之非,至于灭种”的守旧的儒家“原教旨主义”的批判,可以说是力透纸背。另一方面,这并没有使他走向激进的反传统主义。相反,他始终主张从儒学传统中寻求凝聚“国性”的资源。
(摘自萧功秦《严复:一个被长期“误读”的思想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由于甲午战争的爆发,严复决定于1895年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从而使国人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词。
B.严复回国后,与人创办《国闻报》,撰写文章,翻译著作,宣传西方学说,积极倡导变法维新,进行政治改良宣传。
C.严复总结说,中国的忧患在于愚、贫、弱,只要“瘉愚”做到了,就能开启民智,摆脱眼下的困境。而教育的发展、成败,关系到能否解决“愚”。
D.严复的“尤以瘉愚为最急”,找到了问题症结,并由此开出发展教育,开启民智的祛愚药方,这也催生出张伯苓“五端”思想。
- 19 -
E.无论严复的“危言”还是张伯苓的“五端”,都是想要培养救国建国的人才来雪耻自强,这也是现在我们重温严复“危言”的意义所在。
(2)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为救亡图存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严复的“危言”和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你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是否可行?试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BE
(2) ①1895年开始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国人所知。②创办《国闻报》,撰写政论文章,翻译和宣传西方著作和学说。③思索中国何以会处于危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 ①“危言”指的是严复的“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②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教育,开启民智。
(4) 可行。“发展教育,开启民智”是立足于中国当时的民众思想现实,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严复全面反思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表现,深入剖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主张,有助于改变国民现状。
或:仅靠教育并不现实。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国土被瓜分、民族尊严丧失殆尽,除了要唤醒民众,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很多改变。比如上层统治者能否以国为重,抛弃一己之私;社会各界能否团结一致,精诚合作,救亡图存等。光靠教育来自强自治,太过艰难。
【解析】试题分析:
(1)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从文本中找到对应语句一一排查,不难锁定答案。A“由于甲午战争的爆发”错,原文是“严复因受甲午战败刺激”;C“只要”太过绝对;D“这也催生出张伯苓‘五端’思想”错,原文中这两种思想是同时存在的。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本题侧重是对文本内容的考查,考生只要对应文本理解即可。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筛选类试题,考生根据文本内容一一梳理,从不同方面分析严复所做的努力。根据题干和文本内容的理解可以有如下的梳理: 1895年开始翻译赫胥黎《天演论》,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国人所知;
- 19 -
创办《国闻报》,撰写政论文章,翻译和宣传西方著作和学说;思索中国何以会处于危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梳理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先认真审题,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梳理“危言”所指的内容:“危言”指的是严复的“民智不开,不变亡,即变亦亡。”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发展教育,开启民智。
..................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今,既然我已经把这些似乎痛苦和不堪的经历写出来,就说明我已经鼓足了足够的勇气来承受这一切——包括人们的____ _,窃窃私议。
②相比这些连自己出生何地,父母是谁的孤儿们来说,我们都是幸福的。至少我们对自己的对自己的_____ _一清二楚,不存在类似的“寻根”痛苦,不要费心地想去揭开如迷雾般的身世之谜。
③在高考中,一些地区每年的高考录取比例相比较而言远高于其他地区,这导致有些低录取地区的考生便_____ _,费尽心思来取得高考录取概率低地区的户籍。
A. 颠倒黑白 来龙去脉 巧发奇中
B. 颠倒黑白 前因后果 暗度陈仓
C. 蜚短流长 前因后果 巧发奇中
D. 蜚短流长 来龙去脉 暗度陈仓
【答案】D
- 19 -
【解析】试题分析: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前因后果: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来龙去脉:原是过去风水先生的说法,认为山势如龙,从头到尾都有血脉连贯。现在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巧发奇中:发,射箭,比喻发言。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后能为事实所证实。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结合语境容易作出判断。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紫阳街道新安村的120盏路灯已经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为该村群众晚上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该便民举措受到该村群众一致好评。
B. 主席的亲切慰问,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们倍感自豪和鼓舞。
C. 中学语文教育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对于考场作文中“酷毙了”“呆萌范”等新词酷词能否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D. 台风苏迪罗挟带的惊人的雨量8月10日重创安徽省的霍山县,导致当地暴雨成灾,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毁坏,书记镇长双双殉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成分残缺,可在第二分句的前面加“使”。C表意不明,“能否”“会不会”是两面,而“否定的”到底否定的是什么,不清楚。D语序不当,应为“挟带惊人雨量的台风苏迪罗”。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
, , , , , 。当时民间艺术与文人艺术尚未分化,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
①它由于以简化的轮廓为形象,就使粗犷的气势不受束缚而更带有非写实的浪漫风味。
②但它根本不同于后世文人浪漫艺术的“写意”。
③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
④它是因为气势与古拙的结合,充满了整体性的运动、力量感而具有浪漫风貌的,并不同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
⑤这也似乎“笨拙”。
- 19 -
⑥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⑤⑥①④
C. ③⑤②①⑥④ D. ③⑤⑥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抓住代词的指代关系,以及关联词引领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例如本题前文说的是满副什么画面,所以不难判断以③作为首句,然后再注意①②句子的先后顺序即可判断出答案选D。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代的学校没有如现代学校般严格的学制,亦没有①_____ 。在科举制度没有形成的隋唐以前,官学一般只是定期举行考试,②________,不中者亦可留校继续学习,下次再考。隋唐以后,官学虽然开始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年限作出了一定限制,使少部分监生可以在学满一定年限后直接候补为官,然而对大部分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才是他们进入官场的必经之途。因此,③______,他们才算是真正“毕业”。
【答案】 (1). ①固定的“毕业”期限 (2). ②考中者授予官职 (3). ③直到科举取中之时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从“严格的学制”和“亦没有”可看出,第一句是将古代学校与现代学校作比照,再结合后文“定期举行考试”等,可推断出①句大致内容。再根据“不中者”推断出②句内容;整合前面信息,可推出③句内容。
17. 下面是青岛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会徽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 19 -
【答案】会徽取“青”的拼音首字母大写“Q”的形状,整体呈活跃欢乐、健康向上的人形,舒展大方;又似盛开的青岛市花——耐冬花,蕴含人文精神风采和文化底蕴,体现休闲体育的特点,传递休闲体育的欢乐氛围。
18.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两个人都拿到了一筐子葡萄。在这样炎热的夏天,葡萄并不易于保存。于是甲拿到葡萄后先把已经快要变质的葡萄吃掉,这样这一筐葡萄就可以吃很多天。而乙拿到葡萄后,立刻挑选出其中快要腐坏的葡萄扔掉,然后拿起新鲜饱满的葡萄大快朵颐。
如果你有这么一筐葡萄,你将选择怎样的吃法?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乐观的生活态度
卢梭曾说:“感谢生活给我的一切不幸。”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你的人生就是甜的。
莫言,在看到他辉煌的一刻,有没有想过他自己也曾被批为得奖赔率最高者,虽然在无尽的否认下,他也没有放弃自己,“闭关淡然写作”,现在我们才得以通晓他,我想如果用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这也就是告诉我们的人生常八九不如意,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而生活本身也如此,但我们可以用一颗完美无瑕的心态也就是乐观的生活态度完成它,当拿到甜的会庆幸它是甜的。
- 19 -
相比之下,刘伟,独臂钢琴师,在他的弹奏下,我又体验到另一番的“甜”,或许是上帝对他的偏爱,让这个个饱满的苹果被上帝多咬了一口,他深知这一点,也感恩生活。困难只是暂时的,知道那么一天,在金色大教堂下的历史性一刻,他淡淡的微笑征服了一切。在他超凡的技艺下,乐观便是他成功的催化剂。
乐观是一件感恩万物的生活态度,我们双眼是平行的,你在看见缺点下凭什么忽略优点。对待生活,你又凭什么只带着悲观?让我们来乐观对待生活吧!
或许我们不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不会如咖啡那般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但我们可以是一杯简单的茶,茶是淡的,一杯在手,上下沉浮,近乎透明,那种感觉的愉悦,也并非笔墨可以形容的。喝上这么口茶吧,它不仅是乐观的代词,更是无尽的快乐。
或许我们周围环境不那么优美宁静,但是试想在沙漠里,两个求生的人在一杯仅存的半杯水下的一番话。其一说:“只有半杯水了,死定了。”其二说:“真幸运,居然还有半杯水。”我们应该明白,适应环境,不抱怨,从自身着手来改变,若本着一颗积极的心,那你的世界会不美?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那人世间最美的生活态度——乐观。
【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如何吃葡萄,材料中有这样的分歧:先吃新鲜的,还是先吃快腐坏的。如何立意,需要考生联系现实,发现相应的寓意。一种理解是:每天都挑好葡萄的人,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好的;每天都挑坏葡萄的人,是悲观主义者,虽然他可以吃到更多的葡萄,但是他每吃一颗都是剩下葡萄中最坏的。另一种理解是:每天都挑最好的葡萄的人,他们是悲观的,因为他们只有美好的回忆;每天都挑最坏的葡萄的人,他们是乐观的,因为他们还有希望。当然,如果不管好坏,拿起来就吃,也不失随性自在。
如果好的葡萄指的是生活中的美好与愉快,坏的葡萄指生活中的遗憾与痛苦,考生也可围绕此思考如何对待生活中苦与乐的问题进行立意构思作文。
点睛:本题目难度适中。考生需要抓住材料的象征意。可以将这一筐葡萄理解成生活,生活中有苦有甜,有美好有遗憾;吃,可以理解为接受或享受;到底要怎样对待生活,这则材料希望考生能对此作出自己的思考的。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