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屯溪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的阶段,便在个体自身内部完成了“孝”的内化,但这只是抽象地完成。儒家“孝”伦理的意义与价值,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完成,而是“外化为他物”。这种现实外化就是“得”,就是使儒家“孝”伦理能够更有效地干预现实社会生活。“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但“得”的实现与获取也不能偏离伦理的逻辑。‎ 在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互相投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逻辑结构。‎ 第一,“得”必须有“德”。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孝行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孝子不乏其人,这种认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嘉奖:在物质上能够获得上层的封赏,比如对孝子实行赦免赋税的优惠等;在精神上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孝子们被旌表门闾、载入史书,其而能够因为孝行被选入官。反之,如果有不孝者,则被除名削爵,永世不得续用。‎ ‎ 第二,“德”必然能“得”。舜因何能贵为天子,因为舜是大孝之人,德行高远。而且这种大德能使老百姓受益,自然就会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大德之人必然会“得”。“德”不以“得”为目的,但“德”却必然有“得”的报答。父子是血亲相连的天伦关系,如果孝敬双亲是为了赢得孝子的美名和求得功利,则损害了亲亲之情,使人失去最基本的情感依托。所以,“得”并非最终目的,只是在进行价值预设时,人们确信孝子必然会得到好的归宿。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德”并非为了“得”;但在客观效果上,“德”却必然“得”。‎ ‎ 第三,有“德”就是“得”。孝的根本是对父母的血缘情感的真实流露,而不是出于机心和利益,那种对自然本真的背离会导致孝的矫揉造作。特别是汉代以来,越来越多外在的物质利益附加在孝上面,使孝越来越远离人性的自然。而孝本该是为人子女良善本性的流露和自然天性的表达,有父母可以供养就是福气,就是大“得”。孝是道德的始源,是源自人的真性情。这种发自内心的亲爱父母之情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和追思,是儒家“孝”伦理深刻的情感基础。人们为了孝敬父母而孝敬父母,不掺杂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 ‎ 由“德”至“得”的逻辑运行过程解决的是孝德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得失问题,也即儒家“孝”伦理的现实外化过程。由此,儒家“孝”伦理逐步形成由现实的亲子血缘关系出发,最后又回归现实生活的逻辑运行路径。‎ ‎ (王健崭《儒家“孝”伦理的逻辑运行路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必须有“德”是指孝子具有孝行,能够获得社会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嘉奖。‎ ‎ B. 儒家“孝”伦理中,“得”是伦理观念下的生活世界,直接指向现实社会生活。‎ ‎ C.“孝”源于对父母的真实情感,不能有外在的功利目的,这是儒家伦理所推崇的。‎ ‎ D.“德”与“得”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都是儒家“孝”伦理的现实外化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对比、举例、比喻等方法,论证了儒家“孝”伦理的逻辑运行路径。‎ ‎ B.文帝从三个方面充分论证了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的相互映射关系。‎ ‎ C.文章从人性的角度论证“孝”的本质,论证视角较为独特,将论证推向了深处。‎ ‎ D.文章以孝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失问题为前提,论证了推行“孝”伦理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德的完满要求我们学会用不偏离伦理的方式去获得现实生活中的正当利益。‎ ‎ B.“得”是“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终极目的,但必须运用合“德”的方式去“得”。‎ ‎ C.舜不为“得”而行孝德,但客观上却能“得”,可见“德”必然有“得”的报答。‎ D.要真正落实儒家“孝”伦理,就要注重“得”,更要强化“德”,二者缺一不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 武侠小说是娱乐的,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一般的娱乐品,而是一种有思想的娱乐品。如金庸自己所说:“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金庸将武侠写出新经典,这说明,题材、类型是限制不了作家的,真正杰出的作家、有文化素养的作家完全可以在某种固定的题材里写出了不起的作品来。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因为面向大众、形式通俗,就自降格调。通俗不等于庸俗,更不等于媚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作家之大者,未尝不如此。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写作,真正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百姓,端正立场,负责任、有见识,对时代和现实不回避,这一点我们应该向金庸学习。 ‎ ‎(摘编自《金庸作品的魅力和文学养分 思想淬炼与境界提升》人民日报2018年11月06日)‎ 材料二:‎ 注:1、此处小说指14部长篇武侠小说; 2、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2月 下图数据来源:《关于“文学阅读与当代生活”的问卷调查》‎ ‎ 材料三:‎ ‎“今天看金庸的小说,如同当年的《水浒传》,基本看来还是通俗的作品,但是逐渐,时间会把它经典化。”陈洪认为,通俗文学经过经典化之后,尤其是像金庸作品这样的登峰造极之作,是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绕不过去的现场,“随着经典化,更加显示出价值。现在写文学史,不可避免要写到金庸了”。‎ 陈洪认为,金庸小说的高度、可读性和内涵,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圆融的知识涵盖、厚重的历史感、对传统血脉的继承,“金庸的作品是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的成功范例”。陈洪提到,“庄禅”与“孔孟”是金庸塑造“武侠英雄”之理想人格的两个重要思想资源。“庄禅意识”是如何体现的?陈洪总结,在价值追求上,这些人物不仅蔑视俗世的富贵,而且对江湖的荣誉、权力也没有兴趣;在行为方式上,大多不拘小节,不顾毁誉,率性而为;在情感状态上,往往看似游戏人生,实则内心肝肠如火,一往情深。“孔孟”的思想因子,也深深埋藏在金庸塑造的一个个灵魂中。陈洪指出,“见义不为,无勇也。”金庸小说中处处体现“义”字。‎ 伟大,是陈洪给金庸作品的评价。“因为金庸,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因子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激活再生。以他的文学的生花妙笔,活生生的形象、抓人的情节,激活再生的成功典范”。‎ ‎(摘自陈洪《寻找金庸小说的传统文化风骨》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9日)‎ 材料四:‎ 在空间距离最近的香港读者眼中,金庸先生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世界第一健笔”。‎ ‎《明报》之所以能在香港报纸中独树一帜,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还与他的社评分不开。“我必须要写好社评后才能放心吃饭”。金庸有意识地让社论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国际形势和重大新闻更是金庸社评的主要话题。1964年,金庸在一篇题为《世界粮食分配不均》的社评中谈到粮食安全,“纵然有一半以上人口从事耕作,拉丁美洲仍然有数百万人陷于饥馑;非洲方面,每一个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只够他本人及家庭成员吃”。他以日本作示范,认为其农业制度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 除了对国计民生的关切,面对复杂变幻的时局,金庸也总是强调人民性。“凡是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赞扬之,有害于国家和老百姓者,我们反对之。”因此《明报》得到市民群体的广泛支持。 ‎ ‎(摘编自《环球人物》杂志2018年11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金庸的作品产生在香港这样的商业环境中,但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非特想象神奇、故事迷人,而且格调高雅、思想深邃。‎ ‎ B.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但金庸小说不是一般的通俗小说,体现在金庸可以在固定的题材里写出有思想的娱乐品。‎ ‎ C.金庸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用“庄禅”意识与“孔孟”思想塑造“武侠英雄”的理想人格,因此被陈洪评价为“伟大”。‎ ‎ D.《明报》得到市民群体的广泛支持,是因为金庸社评总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表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二图表显示,占比27%的原因——精妙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说明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金庸小说也不例外。‎ ‎ B.材料二图表显示的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的原因,可以印证材料三中陈洪认为金庸小说经典化的观点。‎ C.材料二图表显示,17.1%的被调查者喜欢金庸小说是因为:崇拜武功高强的英雄。此处英雄的内涵与材料三陈洪所认为的“武侠英雄”的内涵不尽相同。‎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阐释了金庸小说作为通俗作品的独特价值,材料一突出其思想价值,材料三强调其对传统血脉的继承。‎ 6. 材料一评价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家之大者,未尝不如此。”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作家金庸“为国为民”的表现。(6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信封上的大头菜 马犇 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解放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淮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自己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身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当年,站在巷口,就能闻到大头菜那极为特殊的香气。‎ 那些年,因为贫困,大头菜被广泛食用。虽然条件艰苦,但淮城人一直乐观,他们尝试着“细做”大头菜,且将腌制大头菜的卤留下来,像传家宝一样传下去,到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卤仍在缸里。用老卤腌制大头菜成了当地的习俗。‎ 旧时岁月,老卤大头菜不仅让单调的饮食多了些滋味,还给困窘的生活提了鲜。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卤大头菜并没消失,它成了淮城人的情结。再后来,它在外地也红火起来。淮城有民谚:“大头菜不是菜,出门人往外带。”淮剧《补缸调》更为直白:“河北闻名大头菜,招来宁沪大客商。肩挑车运到码头,货到南边用船装。远销南京和上海,还有扬州和镇江。河北地方腌切户,家家都有腌菜缸。”‎ ‎《补缸调》里的河北,即河下古镇北边的河北村。代写冯家正住在河北村,当年,哥俩餐餐都离不开自家的大头菜。‎ ‎ 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一个冬日,梁二拿来台湾亲戚的回信,代写冯照例读给梁二听,除了梁家的信,还有张宣纸,几列隽秀的毛笔字,上书——近日,几位淮城籍友人相聚,席间,谈及家乡的大头菜,梁君便拿出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信封背面钤着大头菜的印。梁君说淮城有个代写摊,所代写的来台的信皆有此印。“大头菜·冯”,代写摊莫非恰是吾弟所设吧,今借梁君的信,附上通联。含泪盼复。‎ 代写冯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笨方法竟能找到哥哥。代写冯替梁二写完信,即给哥哥写信,一口气写了十多页。自此,哥俩频繁通信。‎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哥哥回乡,五十年了,哥俩终于重聚家乡。代写冯做了很多家乡菜,还特意放了碟老卤大头菜。令代写冯意想不到的是,哥哥从包里拿出一个从未开封的小坛。这是当年离淮时,母亲塞给他的。‎ ‎ 哥俩夹起大头菜,老泪纵横。‎ ‎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篇交代了代写行当的出摊位置、所需用具、代写内容等,既向读者介绍了这一传统行当,又为引出小说主人公代写冯作了铺垫。‎ ‎ B.小说插叙了淮城籍国民党军官在蒋介石兵败台湾前带走亲友的情节,说明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也解释了代写冯选择代写的原因。‎ C.“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交代了代写冯在别人的信封上写“大头菜·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 D.小说引用有关大头菜的谚语和淮剧内容,说明大头菜是淮城人家家户户生活的必备之物,语言通俗直白,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地方色彩。‎ ‎8. 请概括代写冯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 “大头菜”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 ‎“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①。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令。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 (《晋书·王珣传》,有删节)‎ ‎ 【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为凭信。‎ C.太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指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力行政官。‎ ‎ D.晏驾,晏,迟;驾,皇帝的车驾。晏驾原来指宫车迟出,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青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王珣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如椽大笔交予他,他以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珣之梦果应验。‎ C.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5分)‎ ‎ (2)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 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 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 蟠木宁争桃李春?‎ ‎ 随分自安心自断, 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弯曲的树。‎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 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 ”,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 ”也不会再变直了。‎ ‎(2)杜甫《登高》中,“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而“ ”则点明自己备尝国难家愁之苦,白发日多。‎ ‎(3)白居易的《 琵琶行》中“____________” 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_________” 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洒衣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世纪之交以来的近二十年间,由于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引起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而《朗读者》坚定不移进行本土原创,打造出了中国电视的独特品牌,走出了中国电视节目奉土化自主创新的成功道路。‎ 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不呈现为一种线性状态——从开始径直走向结束,而是呈现为一种循环状态——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 。但是很多电视人却习惯用一种机械进化论的思维去面对创新,经常会有电视人慨叹每隔三五年就是一代,一些年长的电视人甚至宣称自己已经不会做电视了,理由是他们熟悉的某种电视节目模式已经做到头了,而他们也已经是“ ”了。近年来,( ),特别是在新兴媒体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很多关于“电视将死”的呼声 ‎ ‎。在这样令人困惑的氛围中,《朗读者》不信邪、不懈怠,坚持进行新探索,将已有的多种元素进行新的配置,从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全新模式,有力地回击了那些宣称电视节目终结、电视将死的声音,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困境中看到了 的前景。‎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使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 B. 由于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导致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下降。‎ C. 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将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下降。‎ D. 由于中国电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板的热潮,造成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中国电视行业创新自主能力明显下降。‎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复杂生存环境出现,电视行业陷入困境 B. 面临复杂生存环境,电视行业举步维艰 C. 复杂生存环境出现使电视行业停滞不前 D. 电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生存环境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革故鼎新 束手无策 甚嚣尘上 峰回路转 B. 推陈出新 束手无策 满城风雨 柳暗花明 C. 革故鼎新 走投无路 满城风雨 峰回路转 D. 推陈出新 走投无路 甚嚣尘上 柳暗花明 ‎20、下面这封信是著名画家张先生参加赵先生夫妇的乔迁之宴后,给赵先生夫妇写的感谢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赵兄赵嫂:‎ 鄙人有幸拜访贵府,实乃叨教。华堂新成,蓬荜生辉。弄瓦之庆,可喜可贺。小弟欣闻新居皆由赵兄亲自设计,让人感觉不得了!小弟不才,特献上墨宝一幅,笔法拙劣,犹望赵兄赵嫂笑纳。‎ ‎ 弟××‎ ‎ 2018年11月10日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 ‎ 品行 作风 选择 ‎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1: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材料2:多年前,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材料3:记者采访《小偷家族》中老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对于年轻人,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她回答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致正值青春的我们”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结合第一段可知,由“德”至“得”是儒家“孝”伦理的现实外化过程,由“得”至“德”是儒家“孝”伦理的内化过程。所以,D选项表述有误)‎ ‎2.A(文章主要论证了儒家“孝”伦理的逻辑运行路径,采用了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但没有采用比喻的论证方法)‎ ‎3.C(A选项,原文“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可见,要求我们学会用不偏离伦理的方式去获得复杂现实生活中的正当利益是道德的本质。B选项,结合第一段可知,“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结合第三段可知,“得”并非最终目的。因此,“得”并非是“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终极目的。D选项,从全文来看,“得”与“德”同等重要,都是落实儒家“孝”伦理的路径。所以,ABD选项表述有误)‎ ‎4.C原文信息:“因为金庸,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优良的因子在现代文化的背景下,激活再生。”‎ ‎5.B原文信息:“今天看金庸的小说,如同当年的《水浒传》,基本看来还是通俗的作品,但是逐渐,时间会把它经典化。” 其一:我们可以说事情的发展印证了某种预见。金 庸小说经典化是未来的趋势,而不是现状。2012年调查的原因不能去印证在它之后的观点。其二:金庸小说经典化“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圆融的知识涵盖、厚重的历史感、对传统血脉的继承”,而2012年调查的六个原因大多为金庸小说通俗的方面。‎ ‎6.(1)武侠小说创作方面:‎ 通俗而不媚俗,面向大众,立场端正,负责任、有见 识,创作出有思想的作品。‎ ‚在现代文化背景下,把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融入小说创作。‎ ‎(2)撰写社评方面: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总是强调人民性。‎ ‎(评分标准:从两大方面分3个小点概括,每点2分)‎ ‎7.C(“从侧面表现了新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文中无此意。)‎ ‎8.有智慧。老家街巷的地址更名数次,哥哥的地址一无所知,代写冯利用替别人代写家信时在信封上留下独特标志的方式,寻找哥哥。‎ ‚重亲情。代写冯六岁时哥哥被舅舅带去台湾,他一直在寻找哥哥。‎ ƒ有耐心(坚持不懈)。代写冯干了十多年,代写的寄往台湾的信有数百封。‎ ④做事有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 ⑤谦和有礼。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 ‎(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联系文本分析1分,答出三点即可。)‎ ‎9.“大头菜”是小说的线索。代写冯借“大头菜”标志寻亲,兄弟俩因大头菜得以相见。小说围绕“大头菜”行文,有利于展开故事情节,让情节前后呼应,使小说结构清晰。‎ ‎ ‚“大头菜”是主人公感情的载体,是兄弟联系的纽带。以“大头菜”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代写冯有智慧、重亲情的形象。‎ ‎ ƒ“大头菜”是亲情、乡情的象征。以“大头菜”为中心表达了亲情难断,故土难舍的主题思想。(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联系文本分析1分。)‎ ‎10.B(“而发”应该属于前句,“今便先事而发”是一个整体,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窃发”属于后句,“窃发于京辇”是一个整体,意为“私白发兵至京城”。综合以上分析,故答案选B)‎ ‎11. D(晏驾,旧为帝王驾崩的隐讳说法)‎ ‎12. C(“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原文“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意为“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所以王献之是理解和支持的)‎ ‎13.(1)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答出“经略”“竞”“委”意各1分,句意2分)‎ ‎ (2)皇帝非常(向来)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答出“雅”“以”“见……于”意各1分,句意2分)‎ ‎ 参考译文:‎ ‎ 王珣,字元琳,是琅琊临沂人。二十岁时与陈郡人谢玄共为桓温的属吏,一起被桓温敬重。桓温曾对他们说:“谢掾在四十岁时,一定拥有使臣所执的旄节。王掾应当作身居高位的青年人。都是难得的人才。”‎ 王珣转任主簿。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文臣武将数万人,王珣全都能认识他们的面孔。王珣跟随桓温征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珣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猜忌而产生了嫌隙。太傅谢安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两个家族结成冤家。当时的人为了迎合谢安的意旨,于是外任王珣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就职。任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十分信赖他。转任王珣为辅国将军、吴国内史,王珣在郡中受到士人庶族的爱戴。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皇帝非常(向来)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王国宝向会稽王谄媚,而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考虑到自己辞世后诸人必定会产生仇怨,因而派遣王恭、郗恢出京担任一方之长,而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大笔,梦醒后,他对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手笔之事。”不久,孝武帝去世,哀册谥议等所有文章,都由王珣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握实权,谋议废黜旧臣。王恭赴帝陵谒墓,想杀掉王国宝,王珣制止说:“王国宝虽然终将酿成祸乱,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如果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不是好的计谋。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至京城,调动军队惊动百姓,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王国宝如果顽固不改,罪恶遍布天下,这之后我们顺应时人的愿望而除掉他,无须忧虑不会成功。”王恭便打消了原来的想法。隆安四年,王珣因病解职。一年多后,死去,当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王珣神情开朗聪颖,精通经史,具有公私都有所寄望的风流之美。时势艰难,他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迫于嫌隙诽谤,没有充分发挥才用。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在东都听说谢安逝世,就出都城,到了族弟王献之处,说:“我想去为谢安哭灵。”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于是王珣径直去为谢安哭灵且十分悲痛。法护,是王珣的小字。‎ ‎14. A “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15.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 ‚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 ƒ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试题分析:本诗已经明确意在“自咏”,首句“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白居易认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颔联“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诗人认为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可看出其乐观知足。颈联“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桃李”可以在春天争辉,但没有蟠木果实,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不“羡”不“争”。尾联“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可见诗人淡泊随性、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16.(1)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2)风急天高猿啸哀,艰难苦恨繁霜鬓 (3) 梦啼妆泪红阑干,江州司马青衫湿。‎ ‎17. C A项,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使中国电视自主原创节目被挤压至角落”搭配不当;“创新自主能力”语序不当。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残缺。D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由于”,造成主语残缺;“创新自主能力”语序不当。故选C。‎ ‎ 18. D。根据后文“电视将死的呼声”可知,陈述对象是“电视行业”,特征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生存环境”。‎ ‎ 19. D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传)。文段中是“中国电视节目”“不断有新的内容与形式加入”,用“推陈出新”。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束手无策:形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文中对应的是“他们熟悉的某种电视节目模式已经做到头了”,用“走投无路”。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文中是“呼声”,用“甚嚣尘上”。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文中是“让中国的电视节目在困境中看到前景”,用“柳暗花明”。故选D。‎ 20、 ‎①“叨教”改为“叨扰”;②“蓬荜生辉”改为“美轮美奂”;③“弄瓦之庆”改为“乔迁之喜”;④“感觉不得了”改为“望尘莫及”;⑤“墨宝”改“拙笔”。‎ ‎21.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 ‎22.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