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0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2017-03)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二语文科试卷 命题者:黄卿毅 审核者:黄燕紫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角神 ‎ 中国古典方形木构建筑檐下四角,或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往往设置力士、神兽负重的形象,谓之“角神”或“扛坐神”。角神姿态多作奋力托举状,有双臂并举者,有以肩扛顶者,仿佛千钧之重集于一身。它既有支撑屋宇或台座结构的作用,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具象写实构件之一,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殊有意趣。‎ ‎ 角神表现千钧之力聚集于四隅的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四柱支起屋顶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正所谓“四隅之阿,四柱复屋”。同时,角神的产生又与中国古典神话不无关系。《全后汉文》言:“四岳阿鲧,绩用不成。”“岳阿”即四极之山,战国铜镜多有四山的形象,可能描绘了四山对天盖的支撑。又如临淄齐墓出土漆盘与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图形的四角都绘有四颗树,当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对角隅支撑物的特别关注,是促成建筑“角神”出现的重要因素。‎ ‎ 较早的角神实例见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陵出土的器物中,将器脚设计为神人、神兽托举造型。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钱瓦当上描绘了当时屋宇的简化图形,屋檐下有一托举屋盖的人形,双臂上举,可谓建筑角神的直接实例。由此可知,作为承重功能的艺术化表达,神兽或力士形象的角神已出现在战国建筑之上。另外,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彼时人尚席居,室中铺筵席以坐,为避免滑动,席的四角往往以重物压住,今谓之“席镇”。‎ 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亦设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形象。汉末三国时期,建筑角隅设置神兽的做法可见于南京上坊、安徽当涂两处东吴大墓。南北朝时期表现“托举”‎ 功能的力士、神兽造型也有若干实例留存至今。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石棺床床脚部雕刻有力士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北朝石椁则以浮雕形式表现了屋形石椁四角侍立的武士,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却表现了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镇守意义,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 隋唐时期,角神逐渐定型为力士形象,其实例首推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宋辽以降,木构建筑角神存留的实例逐渐增多。宋金以降角神仍流行于山陕一带的庙宇建筑中,并且出现了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有以角神骑坐于昂上者,形象多为裸身力士,宋青莲寺正殿与藏经阁即属此类。青莲寺角神已为泥塑,头顶与角梁接触面积减小,淡化承重受力之感。明清时期的神像台座或陵墓棺床,形制以束莲居多,扛坐神韵使用已不普遍。然而在古风犹存的晋东南一带,仍继续存在着优秀的扛坐神作品。‎ ‎(选自《力擎桁梧辨角神》,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角神的位置是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四角、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形象是力士、神兽等,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 B.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用四根柱子支起屋顶,这个特点体现在角神设计上就是角神聚集于建筑屋檐下的四角。‎ ‎ C.汉代人比较崇尚的是铺席而坐,他们为了避免席的滑动,就会在四角压以重物,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 ‎ D.明清时期,角神虽然已不多见,但也并没有绝迹,比如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在建筑或神佛造像中仍然使用角神的形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角神是建筑或造像中承重功能的艺术表达,作用是支撑屋字或台座,姿态多是托举状态,有用双臂的,也有肩膀扛顶的。‎ ‎ B.古代建筑上角神与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角有山或树的支撑关系密切,他们对角隅支撑物的关注促成了建筑物中角神的出现。‎ ‎ C.战国时我国已经出现了角神,其直接证据就是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瓦当,图像中有屋檐下托举屋盖的双臂上举的人形。‎ ‎ D.现存国家博物馆中的一件北朝石椁上的浮雕武士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但还具有镇守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认为比较早的角神实例不是在建筑上的,而是在出土于洛阳的东周天子陵的器物上,其器脚有神人、神兽托举器物的设计。‎ ‎ 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如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也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 ‎ C.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能够证明隋唐时期角神的形象特征,宋金以来山陕一带的角神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 ‎ D.文章以角神发展为线索,按照朝代先后解说角神的起源、变化等,并用现存建筑、造像和文字记载、出土文物等佐证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叶嘉莹:一生与诗词相恋 ‎ 近日,92岁高龄的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中获颁2015-2016年度“终身成就奖”。此前数十年间,她身挟满腹诗书,走遍中国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父母便教她背诵诗词。而她的伯父叶廷又,是一位有很深古典文化修养的中医。在伯父的引导下,深居大院的叶嘉莹常常把院子里的草木作为对象,吟诗作词。1941年,叶嘉莹高中毕业,进入辅仁大学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在辅仁大学,叶嘉莹遇见了她铭记一生的恩师顾随。顾随古典文化功底极为深厚,他对诗歌的讲授令叶嘉莹如痴如醉。师生二人常常诗词唱和,被师友传为佳话。顾随曾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随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但他希望叶嘉莹不仅要继承自己的衣钵,更要“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①”。‎ ‎ 如果顾随泉下有知,最高兴的肯定是叶嘉莹果然如他所期望那般做到了“别有开发”和“能自建树”。师徒二人在诗词世界里研读的轨迹,也有相似之处。顾随是受蔡元培之命学习西洋文学,得益匪浅;而叶嘉莹则在机缘巧合下,前往北美访问交流,在此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叶嘉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的传统词学理论有不少暗合之处,便逐渐尝试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诠释学、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来诠释中国的古典诗词。这种将中西理论融合的研究策略很快为叶嘉莹的诗词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以西方文学理论解析古典小词,成为叶嘉莹治学的重要特点。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院长陈洪评价叶嘉莹说:“融合中西以推进词学研究,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 ‎ ‎ ‎ 在海外教书时,叶嘉莹常常感慨,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在翻译成英文后就要逊色不少。而用英文授课,也让她常常有不能阐尽其意之感。1979年,凭借一封寄给国家教育部的言真意切的信,叶嘉莹终于可以回国教书。从那年起,叶嘉莹便犹如候鸟一般,按照时令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 她自认,这一辈子,她完成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当年顾随的课堂上,她埋首苦记,犹如录音机一般一字不差地把顾随的讲课“录”了下来,并在几十年后整理出版。另一件事,就是她去海外以后,托人把台湾大学教授戴静山先生的古近体诗歌吟诵录了下来,并最终在内地推广吟诵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 这是她留给人们的两把钥匙。有了它们,人们要去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去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传统的吟诵之美,尽可以循迹而得。如今,她也在打造自己的钥匙。她教书70年,留下来的讲课、讲演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学生们正在帮助她整理成书。等到出版之日,喜爱诗词的人们又将迎来一场精神盛宴。‎ 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面的美好、高洁的精神,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她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牵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节选自《东西南北·看人物(上半月)》2016年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 我很不喜欢 “才女”这两个字,有人说过我是穿裙子的“士”。我身体是女性,但是我的品格是士大夫的“士”,就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节选自《叶嘉莹:我是穿裙子的中国“士”》,有删改)‎ ‎ 【注】①马祖道一是禅宗洪州宗的祖师,师承南岳怀让禅师。‎ ‎4.下列对作品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叶嘉莹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为讲授古典诗词奔波于大洋两岸,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 B.叶嘉莹诗书满腹,离不开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幼年时期就开始吟诗作词,后又得遇名师指点。‎ ‎ C.叶嘉莹治学极有特点,她借鉴西方的文学理论来推进中国词学研究,这在海内外是独一无二的。‎ ‎ D.叶嘉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讲解,她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翻译成英文后会逊色不少。‎ ‎ E.叶嘉莹成为诗词研究大家,得益于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熏陶,年轻时埋头苦读,教书时不断积淀。‎ ‎5.下列对传主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贯中西。她在北美访问交流期间,系统学习西方文学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 ‎ B.诗词研究自成一派。她师承名家,对诗词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中西,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 C.注重人才培养。她出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来鼓励年轻人。‎ ‎ D.个性鲜明。她身为女性,饱读诗书,却不喜欢人家称呼她“才女”,喜欢人送的雅号“穿裙子的士”。‎ ‎6.作为一代大家的叶嘉莹,对诗词研究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4分)‎ ‎(三)文学文本阅读(14分)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7-9题。 ‎ 大地 毕飞宇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 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⑥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⑦ 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⑧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⑨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全文始终以乡下少年为视角,展现了作者对大地的敬畏、感激、热爱与怀念等复杂感情。‎ B.第(1)段以村庄的渺小反衬出平原大地的广阔、无垠,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作铺垫。‎ C.第(4)段连用三个“一棵一棵”,反复强化出庄稼人插秧劳作是一种缓慢、持久而艰辛过程。‎ D.第(4)(5)两段中作者用“悲壮”、“悲欢”等词语寄寓了对庄稼人在大地上悲苦境遇的哀伤。‎ E.第(8)段引用福楼拜作品中的言论,意在强调作家肩负着表现大自然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2分)‎ ‎(2)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2分)‎ ‎9.这是一篇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散文,试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探究本文的抒情特色。(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畋,字乐道。进士及第。庆历三年,湖南徭人唐和等劫掠州县,擢殿中丞,专治盗贼事。乃募才勇,深入峒讨击。然南方久不识兵,士卒多畏慑。及战孤浆峒,前军衄,大兵悉溃,畋踣岩下,藉浅草得不死。卒厉众平六峒,以功,迁太常博士。未几,坐部将胡元战死,降知太平州。岁余,贼益肆。帝遣御史按视,还言:“畋尝战山下,人乐为用,今欲殄贼,非畋不可。”乃授荆湖南路兵马钤辖。贼闻畋至,皆恐畏,逾岭南遁。又诏往韶、连等州招安之。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蛮平,愿还旧官,改知随州。召还,复起居舍人,入为三司户部副使,迁吏部员外郎。奉使契丹,以曾伯祖业尝陷虏,辞不行。河北旧以土绢给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易以他州绢。畋既同书奏闻,外议籍籍,又密陈其不可。久之,擢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言:“愿择宗室之贤者,使侍膳禁中,为宗庙计。”旧制,内侍十年一迁官。枢密院以为侥幸,乃更定岁数倍之。畋言:“宜如文武官僚例,增其岁考。”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议者谓畋以士人比阉寺为失。畋出于将家,折节喜学问,为士大夫所称。初,山下讨蛮,家问至,即焚之,与士卒同甘苦,故屡破诸峒。及用之岭南,以无功斥,名称遂衰。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特赐黄金二百两。‎ ‎ (节选自《宋史·杨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 B.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 C.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 D.性情介谨/畏每奏事必发封/数四而后上之/自奉甚约为郡/待客/虽监司/菜果数器而已/及卒家/无余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居舍人,官职名,隋炀帝时始置,属于内史省,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宫禁。‎ ‎ C.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 ‎ D.岁考,古代每三年对官吏政绩的考核,除四书五经、五言六韵外,晚清还有策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畋剿贼有功,官职升迁。庆历三年,杨畋担任殿中丞,亲自率领士卒深入峒地讨伐盗贼,虽经挫折,最终平定了六峒,因战功卓著升为太常博士。‎ ‎ B.杨畋善听意见,顾全大局。三司使张方平不用土绢做军装的事,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但因为朝廷外部的议论,他又秘密地上奏陈述不能做的原因。‎ ‎ C.杨畋敢于直言,遭受非议。杨畋上书对宦官升迁之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当时有人议论说杨畋把宦官和朝中文武大臣相提并论是有失礼节的行为。‎ ‎ D.杨畋带兵有方,屡败贼寇。杨畋讨伐蛮人时,能够与士卒同甘共苦,如果有家里的来信,就随即烧掉不看,以免影响自己和军心,所以多次打败贼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约贼使出峒,授田为民,而转运使欲授以官与赀,纳质使还。(5分)‎ ‎ ‎ ‎(2)遂诏南班以上仍旧制,无劳而尝坐罪徒者,即倍其年。(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15.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 (1)《观沧海》中,曹操以“ ”和“洪波涌起”两句,直接描写海水的动态,显示出大海的辽阔与雄壮。‎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从高、低两个角度描写了秋风卷走茅草,以致很难弄回茅草的两句是“ , ”。‎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归京使臣已经冒着大雪离去,但送行的人们直到“ , ”,还是不肯回营。‎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围墙虽然很高、很厚,但这丝毫掩盖不了这个大家庭内部喷薄欲出的矛盾。‎ ‎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7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进行磋商,大家都乐观其成。‎ ‎ ③申雪、赵宏博自信满满地表示,已经为明天的自由滑雪比赛做好了准备,刚刚夺得了国际滑联短节目冠军,正好及锋而试。‎ ‎ ④近年来,该县不断改进干部监督方式方法,通过加强日常教育、明确监督重点、完善工作协作机制等,不绝如缕地提升干部监督工作效力。‎ ‎ ⑤乾隆在下江南的途中,看到一些贫困的百姓不能自给,便慷慨施舍。走一路,银子撒一路,因此在百姓的眼里,皇帝成了过路财神。‎ ‎ ⑥提要钩玄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运用时要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 ‎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民生改善的认识正在从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提升为美化环境、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等更高更多的获得感。‎ ‎ B.教育部推出《小学图书馆基本配备书目》,是为了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成为儿童阅读的合格守门人为目的,让他们从众多的图书中找到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 ‎ C.近年来,该市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通过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给扶持、贷款低息或免息等措施,激励农民工返乡人才大显身手。‎ ‎ D.中西部地区基层条件较为艰苦,为增强这些地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中西部地区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19.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中国人是最擅长以吃来表达纪念的, ① 许多节日都与特定的食物结下不解之缘, ② 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 ③ 最个人化的节日——过生日, ④ 吃一碗长寿面。中国人是最有口福的民族.中国的烹调举世闻名, ⑤ 中国人 ⑥ 敢于将饮食上升到文化的境界,并以本民族得天独厚的饮食文化为骄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比如 ‎/‎ 都要 凡 都 B 所以 譬如 甚至 也要 只有 才 C 因为 ‎/‎ 另一方面 也要 ‎/‎ 都 D 所以 不管是 还是 都要 只要 就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5个字。(5分)‎ ‎ 很多人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 ① 。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是意象,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所以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 ② 。但并不是情景交融的艺术作品就有意境,意境除了有意象一般的规定性外,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那就是“境’’要突破时间上和空间上有限的“象”,体现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因此,二者相较: ③ ,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 ‎21‎ ‎.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 “卡地亚”、“赛纳维”、“罗托鲁拉小镇”“卡布奇诺”“普罗旺斯”、“地中海”、“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地名并非位于大洋彼岸,而就在我们身边。当前我国城市的新街道和新兴建筑,特别偏爱“洋名称”,其结果是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为此,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名洋化现象的泛滥给与了批评。友们也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地名承载着古老文化,记载着古代的地理人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的根,绝不能被洋化。”有人说:“放着本国、本民族的名称不用,乱用一些外国的名字,这是崇洋媚外。”也有人说:“这不算什么,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何必抱残守缺呢。”也有人说……‎ 对于地名洋化,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二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C(“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错误,文中说“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意思是角神与“坐镇”在趣味上是相通的,但角神并不是起源于“坐镇”。)‎ ‎2.D(“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错误,原文有“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意思是虽然浮雕武士游离于建筑结构外,但也具有角神的意蕴,即也具有角神的特点。)‎ ‎3.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错误,角神在不同朝代的形状、位置有所不同,但功能没有变化,即使是宋代的青莲寺,也只是说“淡化承重受力之感”,但也有承重的功能,至少还有审美功能。)‎ ‎4. C D(5分,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解析】C选项错在“这是独一无二的”。原文中陈洪评价叶嘉莹,说的是“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并不是“独一无二”的。D项错在“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文中并无此意。‎ ‎5. A(3分)‎ ‎【解析】叶嘉莹是否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文中并没有直言。‎ ‎6.(4分)‎ ‎①理论研究上,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在诗词研究上有所创新。‎ ‎②培养人才上,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推动诗词研究。‎ ‎③继承推广上,整理出版了恩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托人录下并推广戴静山教授的古典诗词吟诵。‎ ‎④学术成果上,留下了丰富的讲课、讲演录音资料,正在整理成书。‎ ‎(答对一点得一分,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7.(4分)AD(A“全文始终以乡下少年为视角”表述错误;D“寄寓了对庄稼人在大地上悲苦境遇的哀伤”理解不准确,应是寄寓了庄稼人对土地的热爱和敬畏)‎ ‎8.(4分)(1)平原的大可以使人极目远望,抵达视野的极限,但平原的大也使人体验到无尽劳作的艰辛。表现了“我”对大地又爱又恨的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2)鹅黄是新秧苗的颜色,鹅黄布满我老家的大地,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壮观的景象,鹅黄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作的艰辛。(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1)全文语言既简洁又繁复,具有寓冷静于热烈中的抒情效果。(2分)(2)多处运用反复手法,层层强化大地的博大、永恒以及庄稼人对大地无尽而辛勤的付出,感情浓烈。(2分)(3)精心选取了农民、土地、自然这些对象作为描写的载体,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对亲人、对大地由衷的崇敬、热爱、感激、怀念等复杂情感。(2分)‎ ‎10.B ‎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10分)(1)(5分)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5分)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考中进士。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 于是委任荆湖南路兵马钤辖。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当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它地方的绢。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奏说:“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杨畋说:“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 ‎14.AC(A项,“儒雅谦恭”有误;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点2分)‎ ‎16.(1)水何澹澹 ‎(2)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7.C(解析:①喷薄欲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对象错误。②乐观其成:乐于看到事情成功。 使用正确。③及锋而试:趁士气高涨时使用军队;或: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使用正确。④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使用错误。⑤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却没有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人。 使用错误。⑥提要钩玄:从全书中或全文中提取要点。 使用正确。)‎ ‎18.D(A项搭配不当,“更高……获得感”不搭配。B项句式杂糅。“为了以……为目的”糅合两种句式,“为了”“以……为目的”保留一个。C项不合逻辑,“贷款低息或免息”属于“经济上扶持”,二者不能并列。)‎ ‎19.B(解析:第一空表结果,所以用“所以”,排出A、C两项。第二、三空是表递进,是列举的递进,所以第二空列举用“比如”“譬如”都可以,排除D项,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是B 项。)‎ ‎20.(5分)示例:①其实二者并不相同 ②都要情景交融 ③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大意吻合即可。)‎ ‎(思路点拨:第一处,横线前的句子指出很多人的错误,横线处当是对错误看法的矫正,同时具有领起全段的作用,可以填“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作答;第二处,横线前的“所以”之前说到“意象”和“情景交融”,“所以”之后说到“都要创造意象”,故横线处应当是“都要情景交融”;第三处,是对上文的小结,后有“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故应当是“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 ‎21.(6分)‎ 示例一:材料收集后,要进行筛选(选择或取舍)和整理。材料的选择(取)要适切题目,要(并)注重特色;材料的整理,主要是整合同类并且删去冗繁的部分。‎ 示例二:材料收集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再做整理,整合同类材料,并将其中冗繁的部分删掉。 ‎ ‎(内容完整,给1分;归属得当,给1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22题目解析 ‎  材料有明显的立意倾向,但又留给考生一定的自主空间。根据“新兴建筑偏爱洋名”“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及多家权威媒体的批评可知,主流意识对“地名洋化”持否定态度。当然也不是强迫考生必须达成“统一共识”,这势必会束缚了学生健康、合理、多角度的思考,况且对“地名洋化”都持否定意见也未必符合生活实际。故既可赞同主流意识,否定“地名洋化”;也可独出机杼,赞同“地名洋化”。‎ ‎  参考立意 ‎  (一)不赞同地名洋化 ‎  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冲击。‎ ‎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  ……‎ ‎  (二)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 ‎  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崇。‎ ‎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  ……‎ ‎  (三)赞同地名洋化 ‎  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  ……‎ 范文示例:‎ 传统可以千吟,故土不宜洋名 ‎  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中,还映射在日常生活里。纵使是在国内城市,也能实现“一日穿行于罗托鲁拉小镇,漫步在普罗旺斯,游走于卡布奇诺”的幻想。‎ ‎  对于故土冠以洋名泛滥的现象,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  这不是一次旧酒换新瓶的简单调换,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攻守战。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标号,一种地域特色的凝结,在一截岁月的见证下凝固成一份记忆的符号。它目睹了这片地域的兴衰成败,承载了周遭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斗转星移中坚守着文化的沉重。它不再是一个为划分区域而标定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 ‎  然而,当凭着“与时俱进,国际接轨”的底气撕开这个城市的血肉,大张旗鼓地贴上了洋名标签时,简单粗暴的无知糟蹋了文化的传承、地域的记忆、人们的情感时,一切还显得那么合乎情理,无关紧要吗?‎ ‎  传统的丢失,大抵源于自信的不足。或许有人以“抱残守缺”为说辞指责我们态度保守,但你们认为的“残缺”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文化里,那是你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臆想,真实的“残缺”‎ 根固在你们的卑屈里。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是更近于对文化底蕴的坚定和自信,我们支持国际交流文化交融,但绝不会妄自菲薄地动摇传统的根基。古朴典雅的宽窄巷子,诗意盎然的浣花溪,亦真亦幻的神仙树,古韵悠悠的黄龙溪,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千载岁月留给我们的礼物?‎ ‎  洋名的泛滥,大抵是出于人们的急功近利。向往普罗旺斯的浪漫,却无法复制那一片花海,便自以为是地取巧,直接套用地名,妄图以此提升格调品味。殊不知,这是消费情调的土方子,没有架构出预料的浪漫,徒添几分滑稽效果。再者洋名里蕴含的外邦文化诚然会让人感叹,但是缺少了那份感同身受的文化共识,它便无力引起情感的共鸣。感叹只会挑起一时的猎奇,终逃不过冗长的时间。没有传统的支撑,它只会被消磨成尘埃,灰飞烟灭于某日。‎ ‎  传统可以千次吟唱,故土实在不宜洋名。洋名的泛滥的确应该适可而止了,我们也应该把欣赏投注在旧地名中,挖掘出隐匿于记忆中的美丽,感悟文化的洗礼,千万次轻吟那个名字,不再是饶舌矫情的洋名。‎ 南安一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高二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C(“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错误,文中说“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意思是角神与“坐镇”在趣味上是相通的,但角神并不是起源于“坐镇”。)‎ ‎2.D(“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错误,原文有“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意思是虽然浮雕武士游离于建筑结构外,但也具有角神的意蕴,即也具有角神的特点。)‎ ‎3.B(“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错误,角神在不同朝代的形状、位置有所不同,但功能没有变化,即使是宋代的青莲寺,也只是说“淡化承重受力之感”,但也有承重的功能,至少还有审美功能。)‎ ‎4. C D(5分,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解析】C选项错在“这是独一无二的”。原文中陈洪评价叶嘉莹,说的是“‎ 卓有成效者,海内外自是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并不是“独一无二”的。D项错在“她反对将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文”,文中并无此意。‎ ‎5. A(3分)‎ ‎【解析】叶嘉莹是否系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理论,文中并没有直言。‎ ‎6.(4分)‎ ‎①理论研究上,引入西方文学理论,在诗词研究上有所创新。‎ ‎②培养人才上,设立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奖掖后学,推动诗词研究。‎ ‎③继承推广上,整理出版了恩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托人录下并推广戴静山教授的古典诗词吟诵。‎ ‎④学术成果上,留下了丰富的讲课、讲演录音资料,正在整理成书。‎ ‎(答对一点得一分,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7.(4分)AD(A“全文始终以乡下少年为视角”表述错误;D“寄寓了对庄稼人在大地上悲苦境遇的哀伤”理解不准确,应是寄寓了庄稼人对土地的热爱和敬畏)‎ ‎8.(4分)(1)平原的大可以使人极目远望,抵达视野的极限,但平原的大也使人体验到无尽劳作的艰辛。表现了“我”对大地又爱又恨的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2)鹅黄是新秧苗的颜色,鹅黄布满我老家的大地,构成了一幅辽阔而壮观的景象,鹅黄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作的艰辛。(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1)全文语言既简洁又繁复,具有寓冷静于热烈中的抒情效果。(2分)(2)多处运用反复手法,层层强化大地的博大、永恒以及庄稼人对大地无尽而辛勤的付出,感情浓烈。(2分)(3)精心选取了农民、土地、自然这些对象作为描写的载体,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对亲人、对大地由衷的崇敬、热爱、感激、怀念等复杂情感。(2分)‎ ‎10.B ‎ ‎11.D(岁考,是指每年对官吏的考核。)‎ ‎12.B(“杨畋本来是报请皇帝认可的”错误,原文有“畋既同书奏闻”,意思是杨畋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不是说同意张方平的做法。)‎ ‎13.(10分)(1)(5分)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做农民,但转运使却要给予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大意2分,重点词“授”、“赀”、“纳”各1分。)‎ ‎(2)(5分)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大意2分,重点词“旧制”、“坐”、“倍”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杨畋,字乐道。考中进士。庆历三年,湖南瑶族人唐和等人抢掠州县,杨畋升任殿中丞,专门负责捕捉盗贼。他招募勇士,深入峒地追击。但是,南方人长时间没有打过仗,士兵大多胆小害怕。等到在孤浆峒作战时,因为前军失败,大军全部溃败,杨畋就跳到岩石下,有幸凭借浅草遮掩才没有死亡。最后,督责士兵平定六峒,因功劳升任太常博士。没有多久,因为部将胡元战死,降职任太平州知州。一年后,盗贼更加猖獗。皇帝派遣御史前往巡视,回来说:“杨畋曾在山下与贼寇作战,众人都乐意接受他的使用,现在要歼灭贼寇,非杨畋不可。”于是委任荆湖南路兵马钤辖。盗贼听说杨畋到了,都很恐慌,都越过岭南逃走。又诏令杨畋前往韶、连等州招安他们。杨畋于是与盗贼约定让他们出峒,拨给他们土地耕种,让他们当农民,但转运使却要授给他们官职和钱财,让他们派出人质后就将他们全部放回。南方贼寇平定后,杨畋希望官复原职,改任为随州知州。召回朝廷,再任起居舍人,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奉命出使契丹,因为曾伯祖杨业曾被契丹所害,推辞前往。河北以前用土绢置办军装,三司使张方平换用其它地方的绢。杨畋本来已经一同签署奏章上报,朝外议论纷纷,杨畋又秘密上奏陈述这样做不行。很久以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奏说:“希望挑选宗室中的贤者,让他在宫中侍奉皇上用膳,以便将来立为皇储。”按照原来的制度,内侍十年升一级官职。枢密院认为太快,就改为二十年升一级官职。杨畋说:“应该像文武官员那样,增加每年的考核。”于是诏令南班以上仍按照旧有制度十年一升,没有功劳而因罪受罚的,延长一倍年限。评论者认为杨畋以士人比宦官不妥。杨畋出身将门,改变志向喜爱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当初,在山下征讨南方贼寇时,家信到,便立即烧掉,与士兵同甘共苦,所以能够多次打败各峒贼兵。等到任职岭南,因无功被降职,声誉降低。性情谨慎清直,每次上奏朝廷,一定都打开奏章的封套多次后才呈送。生活很节俭,在州接待客人,即使是监司到来,也不过是几样菜蔬果品而已。去世时,家里没有积蓄,朝廷特意赏赐给二百两黄金。‎ ‎14.AC(A项,“儒雅谦恭”有误;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 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每点2分)‎ ‎16.(1)水何澹澹 ‎(2)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7.C(解析:①喷薄欲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对象错误。②乐观其成:乐于看到事情成功。 使用正确。③及锋而试:趁士气高涨时使用军队;或: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使用正确。④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使用错误。⑤过路财神:比喻暂时经手大量钱财却没有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人。 使用错误。⑥提要钩玄:从全书中或全文中提取要点。 使用正确。)‎ ‎18.D(A项搭配不当,“更高……获得感”不搭配。B项句式杂糅。“为了以……为目的”糅合两种句式,“为了”“以……为目的”保留一个。C项不合逻辑,“贷款低息或免息”属于“经济上扶持”,二者不能并列。)‎ ‎19.B(解析:第一空表结果,所以用“所以”,排出A、C两项。第二、三空是表递进,是列举的递进,所以第二空列举用“比如”“譬如”都可以,排除D项,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是B项。)‎ ‎20.(5分)示例:①其实二者并不相同 ②都要情景交融 ③意境的内涵要大于意象。(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大意吻合即可。)‎ ‎(思路点拨:第一处,横线前的句子指出很多人的错误,横线处当是对错误看法的矫正,同时具有领起全段的作用,可以填“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作答;第二处,横线前的“所以”之前说到“意象”和“情景交融”,“所以”之后说到“都要创造意象”,故横线处应当是“都要情景交融”;第三处,是对上文的小结,后有“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故应当是“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 ‎21.(6分)‎ 示例一:材料收集后,要进行筛选(选择或取舍)和整理。材料的选择(取)要适切题目,要(并)注重特色;材料的整理,主要是整合同类并且删去冗繁的部分。‎ 示例二:材料收集后,需按照取舍标准选择材料,材料选择不仅要适切题目,而且要注重特色;材料选择好后,再做整理,整合同类材料,并将其中冗繁的部分删掉。 ‎ ‎(内容完整,给1分;归属得当,给1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22题目解析 ‎  材料有明显的立意倾向,但又留给考生一定的自主空间。根据“新兴建筑偏爱洋名”“古老传统地名的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的弱化”及多家权威媒体的批评可知,主流意识对“地名洋化”持否定态度。当然也不是强迫考生必须达成“统一共识”,这势必会束缚了学生健康、合理、多角度的思考,况且对“地名洋化”都持否定意见也未必符合生活实际。故既可赞同主流意识,否定“地名洋化”;也可独出机杼,赞同“地名洋化”。‎ ‎  参考立意 ‎  (一)不赞同地名洋化 ‎  1.地名洋化对传统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冲击。‎ ‎  2.地名洋化冲击传统,隔绝记忆,可导致文化的断层。‎ ‎  3.失去自我,丧失民族特色。‎ ‎  4.淆乱文化特色,扭曲价值取向,可能造成民族传统文化被侵略。‎ ‎  5.制造生活混乱,不利民生。‎ ‎  ……‎ ‎  (二)地名洋化应适当(有条件地赞同地名洋化)‎ ‎  1.重要地名不能洋化,无关紧要的地名洋化无妨。‎ ‎  2.拿出自信,适度吸收,化洋为中。‎ ‎  3.洋化也要规范,不能唯洋是崇。‎ ‎  4.洋化可以,但要提防文化侵略。‎ ‎  ……‎ ‎  (三)赞同地名洋化 ‎  1.洋为中用,“拿来”无妨。‎ ‎  2.打开心结,地名洋化正可丰富中华文化。‎ ‎  3.与世界接轨,中外相融,中外共荣。‎ ‎  4.开阔视野,为世界一体化做准备。‎ ‎  ……‎ 范文示例:‎ 传统可以千吟,故土不宜洋名 ‎  国家发展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水平中,还映射在日常生活里。纵使是在国内城市,也能实现“一日穿行于罗托鲁拉小镇,漫步在普罗旺斯,游走于卡布奇诺”的幻想。‎ ‎  对于故土冠以洋名泛滥的现象,我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  这不是一次旧酒换新瓶的简单调换,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攻守战。一个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标号,一种地域特色的凝结,在一截岁月的见证下凝固成一份记忆的符号。它目睹了这片地域的兴衰成败,承载了周遭人们的喜怒哀乐,在斗转星移中坚守着文化的沉重。它不再是一个为划分区域而标定的符号,而成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积淀。‎ ‎  然而,当凭着“与时俱进,国际接轨”的底气撕开这个城市的血肉,大张旗鼓地贴上了洋名标签时,简单粗暴的无知糟蹋了文化的传承、地域的记忆、人们的情感时,一切还显得那么合乎情理,无关紧要吗?‎ ‎  传统的丢失,大抵源于自信的不足。或许有人以“抱残守缺”为说辞指责我们态度保守,但你们认为的“残缺”从未发生在我们的文化里,那是你们“崇洋媚外”的思想,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臆想,真实的“残缺”根固在你们的卑屈里。对传统文化的固守,是更近于对文化底蕴的坚定和自信,我们支持国际交流文化交融,但绝不会妄自菲薄地动摇传统的根基。古朴典雅的宽窄巷子,诗意盎然的浣花溪,亦真亦幻的神仙树,古韵悠悠的黄龙溪,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千载岁月留给我们的礼物?‎ ‎  洋名的泛滥,大抵是出于人们的急功近利。向往普罗旺斯的浪漫,却无法复制那一片花海,便自以为是地取巧,直接套用地名,妄图以此提升格调品味。殊不知,这是消费情调的土方子,没有架构出预料的浪漫,徒添几分滑稽效果。再者洋名里蕴含的外邦文化诚然会让人感叹,但是缺少了那份感同身受的文化共识,它便无力引起情感的共鸣。感叹只会挑起一时的猎奇,终逃不过冗长的时间。没有传统的支撑,它只会被消磨成尘埃,灰飞烟灭于某日。‎ ‎  传统可以千次吟唱,故土实在不宜洋名。洋名的泛滥的确应该适可而止了,我们也应该把欣赏投注在旧地名中,挖掘出隐匿于记忆中的美丽,感悟文化的洗礼,千万次轻吟那个名字,不再是饶舌矫情的洋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