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 KB
  • 2021-06-07 发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年度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方面,微观史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另一方面,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 作为极其古老的认识活动,史学一直是人类实现自我认知、达致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史学更是在促成民族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蒙元和满清,虽为少数民族所建王朝,但都自觉继承了为前朝修史的文化传统,其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确立本王朝在这一时间体系中的位置。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能长盛不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为庞大的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传统史学在推动群体认同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乔·古尔迪和大卫·阿米蒂奇在《历史学宣言》中呼吁史学家们摆脱微观史学的狭隘局限,为人类思考现在及建设未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正在大数据时代走入史料无限之境的史学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及时的提醒。‎ 大叙事需要宏大的形式和时空,但这两者都非其本质。大叙事之“大”,主要体现在史学家的人文情怀上。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外,更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技术无法染指。作为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的人文学科,史学必须警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导致的工具性话语霸权。唯大情怀者才能驾驭好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书写出真正关注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伟大叙事。‎ ‎(摘编自许兆昌《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大数据时代推动了深远的思维革命,使人类思维不再体现为因果关系。‎ - 27 -‎ B. 大数据将促进微观史学研究的发展,也会使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更趋严重。‎ C. 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都属于史学的范畴。‎ D. 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而是人文情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史学家将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使命、对策等内容。‎ B. 文章运用蒙元和满清为前朝修史的例子,证明了史学是促成群体认同的途径。‎ C. 第二段回溯史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D. 文章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论述了作者的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有突破数据带来的无限之境,才有可能避免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 B. 如果没有司马迁建构的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就没有历代王朝为前朝修史的传统。‎ C. 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之所以成为经典,与他在书中兼记和颂扬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功伟绩有关。‎ D. 大数据时代的史学研究要想避免工具性话语霸权,就必须坚守人文情怀这个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未然变已然,曲解文意。原文是“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说的是“正在推动”,而选项说成了“推动了”。另外,“思维不再体现为因果关系”错,原文说的是“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解放出来。”大数据可以使人的思维突破有限的因果关系。‎ C项,曲解文意,错在“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原文,“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所以,促成文明时代到来并非主观意图,而是客观结果。‎ - 27 -‎ D项,“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而是人文情怀”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垒,技术无法染指。”这就表明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也有学术技能的差别。‎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结合文本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分析可知,没有进行对比手法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B项,于文无据。结合文本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分析可知,难以推出该结论。‎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在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后,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得到了高速增长,规模逐年扩大,学生人群也开始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校园贷遂成为消费金融市场里面的新兴发展市场。自2010年到2015年,全国高校总数基本保持平稳,在3600家左右,而在校学生数量则呈现逐年缓慢增长趋势,在2015年达到2628万,如果按每个学生每年消费5000元估算,校园贷可以达到1300亿的消费市场。‎ 大学生是一个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而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分期贷款消费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了高额一次付清和入不敷出的消费难题。‎ 摘编自《校园贷现状简要分析报告》‎ 材料二:‎ 大贷分期消费金融模式 摘自《互联网消费金融常见模式》)‎ 材料三:‎ ‎“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近日,教育部和相关人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回应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校园网贷”,鼓励正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引发社会关注。‎ - 27 -‎ 前不久,陕西21岁大学生小朱因无法偿还校园贷而跳江自杀,成为这一灰色金融形式酿成的又一悲剧。而每一起因校园贷引发的不幸背后,都事关学子的前程和家庭的命运。“零门槛”“无抵押”“高额度”等宣传遍布陷阱,让大学生一经借贷便深陷其中。这种病态模式和恶劣影响,早已超出金融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各家校园网贷平台野蛮扩张,乱象愈演愈烈。一些平台对代理中介或借款方管理不力,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校园贷沦为“校园害”。这乱象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命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就会最终迷失自我。‎ 摘编自人民日报《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材料四:‎ 高考结束后,又将有一大批新人将走进大学校园,办一张信用卡,会是他们中很多人的选择。而在监管机构严整“网络贷款机构校园贷”的当下,银行在阔别大学生借贷市场数年后再度回到校园。多家银行争相推出学生信用卡,发力学生市场。近年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95.8万人,大学生消费市场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伴随着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增长,在经历了不合规的“校园贷”退出之后,银行“正规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 中行的“中银E贷·校园贷”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试点推出。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的大三学生王磊(化名)说,目前尚未看到中国银行进校园推广,“不仅是我,至少我身边的同学都没听说。”他说,目前对中行的校园贷产品还不了解,如果额度较高、利率较低又很安全,他会使用。“此前我的手机、电脑都是通过分期的方式购买的。”‎ 建行广东省分行的“金蜜峰校园快贷”率先于广东高校试点。不过,多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了解这款产品,也没见到建行进校园推广,身边还没人使用这款产品。‎ ‎(摘编自钱江晚报《各大银行再度发力学生信用卡市场》)‎ ‎4.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通过分析大学生分期消费金融模式可知,大学生分期平台实际上充当的是中介的角色,为大理财平台建立联系。‎ - 27 -‎ B. 大学生分期平台将借款需求以未来应收账款的形式转让给互联网理财平台,由该平台提供具体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进行投资。‎ C. 大学生分期平台将从互联网理财平台处获得的资金用于为大学生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然后由商品、服务提供商给大学生消费者发出商品或提供服务。‎ D. 大学生消费者在收货或者享受服务之后,通过一次还款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将本金以及利息直接返还给投资者,使投资人获得收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分期贷款消费的方式。‎ B. 正规商业银行走进校园办理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因管理比“校园网贷”更加规范而得到了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 C. 材料三与材料四都涉及了网络贷款机构校园贷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非法校园网贷因危害学子被监管部门叫停的内容。‎ D. 材料一与材料四都关注了大学生人效逐年增长以及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旺盛等现象,校园逐渐成为消费金融新兴的发展市场。‎ ‎6. 解决非法校园贷有哪些途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案】4. D 5. D ‎ ‎6. ①政府相关部门方面: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借贷机构的监管,积极整治非法校园贷;②国有银行方面:正规信用卡业务走进校园,帮助更多有需求的大学生解决消费难题;③大学生自身层面:努力学习金融知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将本金以及利息直接返还给投资者”错误,须经过“大学生分期平台”等中间环节。故选D。‎ ‎【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都”以偏概全,原文是“大学生是一个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而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分期贷款消费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了高额一次付清和入不敷出的消费难题”;B项,“普遍”一词错误,材料四“多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了解这款产品,也没见到建行进校园推广,身边还没人使用这款产品”表明了很多学生不了解银行的信贷产品;C项,材料四并没有提到“校园网贷”的危害。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解决非法校园贷有哪些途径?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接说明该如何做的内容,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措施。本题中,①政府相关部门方面: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园贷借贷机构的监管,积极整治非法校园贷,如文中说“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②国有银行方面:正规信用卡业务走进校园,帮助更多有需求的大学生解决消费难题,如“伴随着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增长,在经历了不合规的‘校园贷’退出之后,银行‘正规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③大学生自身层面:努力学习金融知识,加强自我管理能力,“不过,多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在校学生对记者表示,目前还不了解这款产品,也没见到建行进校园推广,身边还没人使用这款产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垕 王剑冰 ‎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做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 - 27 -‎ 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⑥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 ‎⑦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了想象中。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⑧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⑨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啸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 ‎⑩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11)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12)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透,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抔泥土。又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13)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来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 - 27 -‎ ‎(有删改)‎ ‎[注]神垕: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来组织全文,层层铺展,娓娓道来,脉络清晰,文笔细腻,显示出一种诗意典雅的审美风格。‎ B. 第④段表达简洁凝练,“一束束光”一句写出“我”被神垕钧瓷的光彩所震撼,“有一种疼痛”则是对千年瓷器文化凋零的痛惜。‎ C. ⑨⑩两段运用想象、拟人、排比等手法,描绘钧瓷经过摔打灼烧考验后所呈现出的绚烂色彩和生动形态,极写神垕钧瓷之美。‎ D. 第⑧段中所引窑炉门上的对联,既表现了钧瓷烧造的艰辛不易和烧造者的期待与盼望,又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钧瓷的珍贵。‎ ‎8. “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9. 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赏析。‎ ‎【答案】7. B 8. ①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②震撼于窑变的神奇;③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④沉浸于钧瓷之美;⑤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 ‎ ‎9. 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 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 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手法、形象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 B项,“有一种疼痛”并非痛惜千年瓷器文化的凋零,而是作者表达一种感动。‎ 故选B。‎ - 27 -‎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我”的心情从“心神不宁”变得“安宁与沉静”的原因,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致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出瓷的华章”,可以概括出:“我”感受到了钧瓷厚重的历史“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可以概括出:“我”震撼于窑变的神奇。“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可以概括出:“我”体会到钧瓷烧造成功的不易。 “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可以概括出:“我”沉浸于钧瓷之美。“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历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可见,当“我”看到做瓷者的聚精会神的样子,“我”的心情变得“安宁与沉静”。本题由此概括答题要点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语言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干要求赏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语言和意蕴,这是一道散文中赏析语段的题目,一般从艺术手法入手分析,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 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注意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运用等角度分析,先辨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文段中“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该句中将“做瓷”说成“作词”,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该句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势,要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运用反问修辞手法,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文学性。同时把“钧瓷”比喻成“八声甘州、水调歌头、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等不同词牌的“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像宋词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特点。本题据此回答即可。‎ - 27 -‎ ‎【点睛】散文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除监察御史。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西安大疫,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宣德五年,河南旱荒,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免逋赋杂役,流民渐归。雨亦旋降,岁大丰。居三年,召还,授刑部左侍郎。明年,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命抚之,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官军擒九旭,因命二人采木四川,兼饬边务。‎ 英宗即位,进尚书。正统二年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从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储火器为边备,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置不问。事竣还朝,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诏两责之。‎ 岁旱,录上疑狱,且请推行于天下,报可。旋坐决狱不当,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释还职。源在刑部久,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武臣杂犯等罪,予半俸,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六年,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卒。 ‎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八》)‎ ‎10.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B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 27 -‎ C.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D. 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俱起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明清两代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故可以年号称之。‎ B. 抚辑,亦作“ 抚缉 ”,为安抚辑和之意。文中指官员到地方安抚灾民的行为。‎ C. 刑部,是“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D.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此为皇帝照顾魏源有足疾,此两日朝见即可。‎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源心存正义,勤政爱民。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赋税。‎ B. 魏源颇有作为,深得信任。他成功整治大同、宣府等边务,皇帝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 C. 魏源治政有力,却遭弹劾。 治边时,请求换掉不称职的官员,却被谏官以临边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弹劾。‎ D. 魏源断案平缓,崇尚宽和。在刑部任职时,他认为计资的建议过于苛刻,奏请停止,得到皇帝认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以源廉正有为,命为左布政使,俾驰驿之任。‎ ‎(2)得宥,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不言其内乱事,与三司官皆系诏狱 ‎【答案】10. C 11. C 12. D ‎ ‎13. (1)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担任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 ‎(2)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监狱。‎ ‎【解析】‎ ‎【10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今民疫妨农”的意思是现在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句中是说“民”“妨农”是因为“疫”,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要在此句的前后都断开。排除B、D项。“请输钞代两税之半”的意思是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句中“请输钞”是为了“代两税之半”,句意完整,中间不用断开。如果断开句意就成了“我”代替两税的一半,逻辑不通。所以应排除A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军令”为兵部职权范围。‎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D项,“得到皇帝认可”于文无依据,原文为“源以所言深刻,奏寝之”。‎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以”:“认为”;“俾”:“让”;“之”:动词,“到”;“驰驿”:“乘驿马”。第二句关键点:“宥”:“宽恕”;“以”:“因为”;“系”:“(被)拘囚,关进”;“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 27 -‎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魏源,字文渊,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足以维持10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任命他为左布政使,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朝廷商议又起用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雨也降了下来,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魏源被召回朝廷,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命令他前往安抚他们,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官军已抓获夏九旭,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从独石到宣府,增设嘹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这时,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发诏书,责备了他们俩。‎ - 27 -‎ 有一年发生旱灾,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恕,又因为上奏辽王朱贵烚的罪状,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监狱。过了几个月,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说,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上奏停止这一做法。六年,因为脚病,朝廷特命他只须在初一和十五上朝。八年,退休回家,去世。‎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①,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律:万物生长的周期,自然节候的规律。②望春台:即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诗捕捉住早梅的姿态、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加以艺术的加工和描摹,十分生动传神。‎ B. 张诗借“白玉条”“冬雪压枝”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早梅的风貌与气质。‎ C. 齐诗一个“递”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寒风仿佛对早梅充满爱怜;从侧面烘托花香清幽怡人。‎ D. 齐诗尾联语义双关,表面是祝愿梅花明年应时早发,实则是表达出自己意欲大展宏图的愿望。‎ ‎15. 自古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两首咏梅诗,都侧重写一个“早”字。请结合诗句分别分析这两首诗的“早”是如何体现的。‎ - 27 -‎ ‎【答案】14. B 15. 张诗第一句“寒梅”指花开之早,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第三句“不知”紧承上两句对早梅的铺写,用惊叹的口吻表达了对近水梅花早开的惊喜,突出“早”;第四句用一“疑”字,更为传神,似乎诗人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是梅花,而怀疑是不是未融化的冬雪重压枝头,突出“早”,将诗人的惊喜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齐诗首联以对比的手法写梅花不畏严寒早早绽放。万木凋摧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特点,照应了诗题种“早梅”之“早”;颔联“一枝独开” 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B项,“白玉条”只用了比喻,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手法的能力。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题,题干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分别分析这两首诗的“早”是如何体现的。“如何体现”“早”是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回答的。首先要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 张谓的《早梅》,侧重写一个“早”字。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凌寒独开的丰姿,又照应了“寒”字,还在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紧扣“早”字。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抒发了诗人初见桥边梅花近水早发的惊喜之情。因为“不知”才“疑”,因为梅花洁白如玉才“疑是经冬”“未销”的“雪”,这样写来,突出梅花开得真“早”。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 27 -‎ 齐己的《早梅》,首联是说,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催折,梅树汲取地下暖气生机独回。此诗开头就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并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冻欲折”说法略带夸张。然而正是万木凋摧之甚,才更有力的反衬出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同时又照应了诗题“早梅”。颔联是说皑皑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一枝开”是说这一枝先于众梅,悄然早开,表明梅花开于百花之前,突出“早”。如果梅开“数枝”便不能突出一“早”字。颈联是说微风吹拂梅香四溢别有情味,素雅芳洁的姿态令禽鸟惊窥。此联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一个“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的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神态。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越发见于言外。尾联是说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开在众人爱赏的春台。回答本题时,要把两首诗分开来分析,张诗要一句一句分析,齐诗要一联一联分析,在分析时,结合相关诗句,要紧扣“早”字才行。‎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首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此题为比较两首诗写梅开之“早”是如何体现的,这就要在读懂两首诗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诗句和诗句运用的手法来分析,分析要紧扣“早”字。‎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花卿》杜甫)‎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3)《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的《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逼真地展现出了秋风中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5)《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答案】 (1). (1)人间能得几回闻 (2). (2)柴门闻犬吠 (3). (3)何方圜之能周兮, (4). 夫孰异道而相安 (5). (4)秋风萧瑟, (6). 洪波涌起。 (7). (5)于嗟鸠兮, (8). 无食桑葚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吠”“圜”“异道”“萧瑟”“涌”“于嗟”“鸠”“葚”,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舍的幽默 ,他的“幽默大师”称号也由此得来,可他的确有时到了成也幽默、败也幽默的程度。大体来说,( ),那真是一种蕴满了灵性的饱含智慧的俏皮与诙谐,一旦渗入小说,便或多或少消解了作品的张力。幸运的是,当老舍以成熟的悲剧家的姿态把幽默挥洒在小说里,艺术上的拿捏也那么准确到位时,具有文学经典意味的作品——《骆驼祥子》出现了。另外,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到《骆驼祥子》也达到了 的境界。他不无自得地说:“《骆驼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 诚然,对于老舍,对于读者,最为惋惜的是,老舍悄悄于1961年底动笔的《正红旗下》在写了个 的开头之后,便 。其实,老舍在30年代已有了以清末的北京社会为背景,写一部自传性家族小说的构思,立意把它写成满人民族生活的风俗画和清末中国社会历史的写真存照。《正红旗下》用第一人称;故事的叙述与铺陈舒缓、老到;语言纯熟、干净,内蕴十足;人物和结构尚未成型,却已呈现出壮阔、高贵的态势。可是,它终于没能成为老舍积40年文学创作之功的压卷之作,没能为20世纪中国小说再奉献或可成为杰作的一部经典。‎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独树一帜 炉火纯青 汗牛充栋 高屋建瓴 B. 独辟蹊径 登峰造极 鸿篇巨制 束之高阁 C. 独树一帜 炉火纯青 鸿篇巨制 束之高阁 D. 独辟蹊径 登峰造极 汗牛充栋 高屋建瓴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7 -‎ A. 老舍的“喜剧式”幽默用在小说里是成功的 B. 老舍的幽默用在“喜剧式”散文里是成功的 C. 老舍的幽默用在“喜剧式”小说里是成功的 D. 老舍的“喜剧式”幽默用在散文里是成功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20世纪中国小说没能再奉献或可成为杰作的一部经典。‎ B. 没能为20世纪中国小说史再奉献一部或可成为杰作的经典。‎ C. 没能为20世纪中国小说再奉献或可成为杰作的一部经典。‎ D. 20世纪中国小说史没能再奉献一部或可成为杰作的经典。‎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成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成语,然后分析成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成语。‎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语境说的是老舍的幽默自成一家,所以选用“独树一帜”。‎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登峰造极:登上峰顶,达到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语境说的是老舍《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在语言的运用上到达到完美的地步,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所以选用“炉火纯青”。‎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不符文意。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著作。语境是说老舍的《正红旗下》是一部规模宏大的著作,所以选用“鸿篇巨制”。‎ 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语境说的是老舍的《正红旗下》只是写了个开头就没有继续写下去,所以选用“束之高阁”。‎ 故选C。‎ ‎【1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本题,前文有“他的确有时到了成也幽默、败也幽默的程度”,说的是“‘喜剧式’幽默”,后文说“一旦渗入小说,便或多或少消解了作品的张力”,由此可以推出老舍的散文幽默是成功。‎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原句,一是语序不当,定语“一部”应该放在“或可成为杰作”之前。二是搭配不当,不符语意,“奉献”给的是“中国小说史”,而不是“中国小说”。‎ A项,主语应该是“它(《正红旗下》)”,而不是“20世纪中国小说”。语序不当,定语“一部”应该放在“或可成为杰作”之前。‎ C项,搭配不当,不符语意,“奉献”给的是“中国小说史”,而不是“中国小说”。‎ 没能为20世纪中国小说再奉献或可成为杰作的一部经典。语序不当,定语“一部”应该放在“或可成为杰作”之前。‎ D项,主语应该是“它(《正红旗下》)”,而不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 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5个字。‎ - 27 -‎ 美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中国赫然位列世界第一。中国人的劳动参与率达到76%,相比之下,美国只有65%,日本只有58%,而印度劳动参与率低至55%,差不多一半的国民选择待在家里,不出来工作。在另一项调查中显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近70%,一骑绝尘,世界第一。相比之下,印度男人很勤奋,很顾家,劳动参与率达到90%,但印度女人的劳动参与率仅为28%。在年龄层上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5至55岁之间,真正撑起“大半边天”的,是和这个世界厮杀的中国女人们。一位留学中国的老外在知乎上吐槽中国女人的“勤奋”:“你们中国女人就不需要休息的吗?”‎ ‎【答案】中国人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中国女人撑起“大半边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考生要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分析其主要内容;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提取的相关信息,勿重复,严格控制字数不超过25个。这道题可以采用概括层意的方法完成。阅读这则新闻可知,这是一则调查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的新闻,调查显示:一是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显示,“中国赫然位列世界第一。”二是在年龄层上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近70%,一骑绝尘,世界第一。……在年龄层上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5至55岁之间,真正撑起“大半边天”的”。据此提取的重要信息分析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人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中国女人撑起“大半边天”。‎ ‎21.下面是生活中的对话情境,双方共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学生:老师好,我有个问题,请您雅正。‎ 老师:没问题,我不吝回答。‎ 学生:因在家受令尊的影响,我从小喜爱书法。‎ 老师:这很好呀!‎ 学生:现在我想光顾市里举办的书法赛,但不知道参赛流程。‎ 老师:噢,本次参赛流程较为复杂,正好也有几位同学询问这事,我下午将拨冗为你们集中解答。‎ 学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答案】.①“请您雅正”改为“向您请教”。②“不吝”改为“乐意”。③“令尊”改为“家父”。④“光顾”改为“参加”。⑤“拨冗”改为“抽出时间”。‎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并修改语段中表达不得体的地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并进行修改。第一处,“请您雅正”中“雅正”错误,“雅正”是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而此处是学生向老师求教问题,应改为“请教”;第二处,“我不吝回答”中“不吝”错误,“不吝”是客套话,不吝惜(用于征求意见),一般用于对方,此处用于自身,错误,可以改为“乐意”;第三处,“因在家受令尊”中“令尊”错误,“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敬称,此处是说自己的父亲,可以改为“家父”;第四处,“我想光顾”中“光顾”错误,“光顾”是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一般用于对方,此处说自己,不当,可以改为“参加”;第五处,“我下午将拨冗”中“拨冗”错误,“拨冗”是客气话,请对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用于对方,此处说自己,不当,可以改为“抽出时间”。‎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5日,学术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哈佛终身教授Piero Anversa学术造假,31篇文献被撤,此事在科学界引发了强烈“地震”。Piero Anversa是干细胞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在他“成功证明心肌干细胞的存在”后,一跃成为哈佛的终身教授。靠着这一项研究,他在世界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主持了上百个R01项目。在被证伪前,他是绝对的权威,他的科研成果一直被认为是“跨时代的发现”,无数研究者、科研团队、社会经济组织为这个“救世主”添砖加瓦。然而,在无数附和声中,终于有人挺身而出,霍华德休斯研究院的教授Jeffery Molkentin拿出有力论据,证明Piero Anversa的研究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大骗局,“心肌干细胞”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谎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搞学术需要严谨的态度 ‎10月15日,哈佛大学认定其终身教授Piero Anversa 的31篇心肌干细胞相关论文“从一开始就基于欺诈性数据”,一次性将相关论文从各类顶尖期刊上撤稿。而在此之前,Piero Anversa 是心肌干细胞领域绝对的权威,其研究被认为是“跨时代的发现”,整个学术界无出其右,反对其言论的声音更是从未被听到。因此,这场罕见的学术造假一经面世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态度呢?”‎ 我认为:我们搞学术需要严谨的态度。‎ 其实,在Piero Anversa的研究成果面世并发展的十多年间,学术界不是没有过反对的声音,但都被他利用权威压制了下去。直到同为“大佬”的心血管科学领军人Jeffery Molkentin 站出来实名反对,学术界才终于渐渐冲散迷信权威的迷雾,见到Piero Anversa - 27 -‎ 学术造假这一真相。由此可见,权威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大,挑战权威的成功率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对权威的迷信更是学术界根深蒂固的问题。但对于科学来说,迷信权威就等于丧失怀疑精神,而一旦没有怀疑精神,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因此我们不妨把问题细化为:当权威的力量愈发膨胀而怀疑的精神愈发稀缺之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态度呢?若我们肯回望,其实不难发现,我们今日探讨的问题,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比萨斜塔上,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伽利略正以公开试验的方式,向盛名在外的亚里士多德发起重力相关的挑战;罗马天主教廷里,哥白尼哪怕受尽了世人的嘲笑与侮辱、面临着火柱炮烙处死的酷刑,仍坚持自己的“日心说”……‎ 正是无数像伽利略、哥白尼这样的人的坚持,使得人类文明在不走弯路的情况下遇见新的拐点,推动人类不断朝着更加科学美好的方向前进。今天我们需要的学术态度,不正是哥白尼求真求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与坚持真理的精神吗?今天我们需要的科研人才,不正是能在“千夫诺诺”之时做到“作一士之谔谔”,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能在“众人皆醉皆浊”之时做到“我独醒独清”的人吗?‎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拥有这样的科研人才:几年前,陆道培院士自爆“家丑”揭穿弟子学术造假的行为还历历在目。就陆院士揭穿其弟子这一行为,我们还可以说,我们亦拥有这样严谨的学术态度。有了这些科研人才及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做保障,哪怕今日学术造假之势甚嚣尘上,严谨的学术态度也不会让位于荒唐的学术“成果”。‎ 所以,无论将来我们会成为一个赫赫有名科学家,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研究者,我们在学术殿堂的门口仰望这座不朽的建筑,这一刻我们应该告诚自己:学术工作是神圣的,无论处于何种目的何种原因,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求真、求是、求实的原则,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学术不正之风,努力发挥科学道德表率作用,铸就严谨而高尚的学术人格。‎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就属于叙事类作文,材料给的是哈佛终身教授Piero Anversa学术造假事件,这就要求考生要分析这件事的涉及到的学术、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来立意。‎ 具体过程:‎ 材料先说了哈佛终身教授Piero - 27 -‎ ‎ Anversa学术造假一事,然后说他是“绝对的权威”,说他的科研成果一直被认为是“跨时代的发现”。然后又提到无数研究者、科研团队、社会经济组织为他提供资助。最后说在无数附和声中,Jeffery Molkentin教授挺身而出,拿出有力论据,证明Piero Anversa的研究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大骗局,“心肌干细胞”这个概念就是一个“谎言”。根据以上材料的分析,本次作文的立意可以从透过学术造假的表相分析学术造假的根源和危害性,即学术造假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还挫伤诚信者专注学术的积极性。若放任自流,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导致道德沦丧,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也可以反思从事科研的态度,甚至是反思人的品德。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有个人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原因,也有制度约束不够,法律惩戒缺位的原因,更有为了获得名利肆意践踏规则的利益熏心。还可以从Jeffery Molkentin教授角度立意,写揭发学术造假需要科学证据和勇气。‎ ‎【立意】我们需要真实严谨的学术态度;‎ 研究学问来不得弄虚作假;‎ 挑战权威需要勇气;‎ 倡导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 严厉打击学术造假、抄袭剽窃行为;‎ 加强学术学风的道德教育;‎ 绝对的权威本身就是灾难;‎ ‎……‎ ‎【素材】1、2014年1月29日,两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发了全球干细胞学界的关注。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细胞再造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小保方晴子,在论文中她表示发现了一种能更简便培养多能干细胞(STAP)的方法,这预示着未来像更换零件一样简单的器官移植成为可能,一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日本媒体的炒作下,小保方晴子被视为“国宝”,甚至被追捧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日本居里夫人”。但是很快,有科学家指出论文有造假嫌疑,4月1日,调查委员会布论文确实存在数据造假问题。在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论文造假的同时,小保方晴子仍然坚称STAP制取方法真的存在。8月5日,小保方晴子的导师、也是论文的共同作者笹井芳树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自缢身亡。11月30日,STAP验证实验提前结束。12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布声明:“验证未能确认STAP现象,所以验证计划终止。”同一天,小保方晴子辞职,这桩萦绕了2014将近一年的科学丑闻终于尘埃落定。‎ ‎2、2003年2月,当时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的陈进,从美国一家公司买来MOTO-freescale 56800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再加上自己的LOGO,“研制”成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一号”。‎ - 27 -‎ ‎3、只追求一时的功名利禄、鲜花掌声,虚虚实实之间,可能忘了自己的那份初心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只看见外表的光鲜亮丽,没想到那颗心却在渐渐腐烂;只享受人们的追捧,却忘了自己的那份责任,丧失了道德的心,没担起社会和人们纯粹的信任与敬仰,反而造成意想不到、难以挽回的恶果。‎ ‎4、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翟天临在读博四年期间,接戏、广告不断,至少主演了11部戏、参演了7部戏,做了24个代言、录了17个综艺。对此,有学术界人士质疑翟天临“哪有时间搞学术研究?”翟天临在博士期间的一篇论文,经过专业论文网站的查重,涉嫌抄袭黄山学院文学院黄立华教授2006年刊登在《黄山学院学报》的《一个有灵魂深度的人物《<白鹿原>之白孝文论》。翟天临这篇发表在权威核心期刊的论文,全文3000字不到,竟然有19%的内容都和黄立华教授2006年的文章有着高度相似的地方。‎ ‎5、学术道德的重要性,不仅仅应该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培养学术道德,也更应该从大学开始就培养,尤其是在写大学论文的时候,有多少同学都是随意复制粘贴论文及使用造假数据。‎ ‎6、解决学术造假事件的措施:一是在价值观层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在制度层面,要加强制度约束,扎牢制度的笼子,对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的行为严厉打击,绝不姑息。三是在道德层面,要形成抄袭剽窃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用道德的力量净化学术风气。‎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们需要真实严谨的学术态度”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论证真实严谨的学术态度的表现,然后论证真实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科研的重要性。最后结合现实中学术造假事件重申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 27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7 -‎ ‎ ‎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