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卷·2019届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 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的追求。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神话大多数是口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之一。  ‎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进的精神。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为了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巴金先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 ‎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在鲧禹治水的故事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埋,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的行为类似于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鲧死后集其精力生下禹,禹秉承父志,最终使得洪水消退,万物重生。这体现的更是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信念。上古神话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与脉络,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 恩斯特•卡西尔曾说,“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由它的历史确定的,相反,它的历史是由它的神话决定的。”这里,恩斯特•卡西尔十分肯定了神话对于民族历史的影响。同样,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也能看到上古神话的影响。毋庸置疑,上古神话故事在历史进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原始神话中,人类从何而来?包容人类和万物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原始先民们思考过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它对于今天愈发迷茫愈发找不到归宿的人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不屈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的威力,幻想通过神力战而胜之,正是神话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神话中所表现的这些人类的先祖与大自然积极抗争的生动场景,至今仍能给人们一定程度的力和美的享受,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意义的一种表现。 ‎ 人不应当因为有了更加科学的思维而抛弃上古神话。上古神话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是历史的,是有价值的。就如一个成年人不能够否认自己的童年的价值一样。如果武断地否定上古神话,岂不是和吃饼的大汉一样觉得只有最后一块饼有价值而前面吃的都没有价值?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适时地回头看看历史的东西,经历时间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必然会发出金子般的光芒。现在的人们太过盲目,追求了半生却发现迷失了方向。一个牢固的精神根基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强大的根基,人生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机。而一旦缺失这样的根基,人就会枯萎,以致迷失在滚滚人流中不知所以。  ‎ 通过研究上古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因为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起着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它们都曾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只要秉承这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精神品质,一个崇尚道德、境界高远的华夏民族将会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它是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和周围世界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泉之一。      ‎ B.神话是人民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是最为质朴的记录。     ‎ C.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一种伟大的斗争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一种民族英雄勇于担当民族责任的精神写照。  ‎ D.神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原因就是神话所表现的积极向上的斗争精神的场景,至今仍给人带来力和美的感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上古神话想象大胆奇特、色彩浪漫瑰丽,其非凡的文学魅力使得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不竭的源泉。‎ B.上古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与大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些故事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       ‎ C.上古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发展的源泉和脉络,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上古神话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魂。   ‎ D.上古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以及所起的巨大精神力量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神话中不具有悲剧情怀的是(    ) ‎ A.盘古开天                  B.神农尝百草      ‎ C.仓颉造字                  D.刑天舞干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 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4.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但也不排除受到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 B.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不想被人知道他为日本人诊治的事情。‎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5.小说的开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6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阎肃: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他是一位可敬可爱、朝气蓬勃的“顽童”,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是一枚“不起眼”的军中绿花,也是文艺界和人民“打成一片”的天使;他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也曾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他是一位词作大家、一级编剧,是文艺战线的一棵“常青树”“不老松”,他的人格魅力和火一样的热情,至今仍在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勇向前。‎ ‎  阎肃同志的一生,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参与策划100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100余项。几乎以一己之力把江姐搬上歌剧舞台,一曲《红梅赞》一时传遍大江南北,让《江姐》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在61岁的高龄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给所有的观众上了一堂撼人心魄的生动党课。他创造的《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雾里看花》《梦水乡》等歌曲,至今仍广为流传……‎ ‎  细品阎肃同志创作的一系列文艺作品,那些汩汩流淌在时空的旋律里,始终不缺少一颗滚烫的心、一种为国抒怀的情、为民放歌的魂。他的作品,总是能沿着时代的烙印剪接出华丽的色彩,也灌注着一位军人所独有的对国家的浓情厚意。报效祖国、放歌时代、思索人生,一部部文艺作品就像一曲曲时代的号角,把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深沉思考揉进了每一个音符和歌词里,让民族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华彩乐章在豪迈的进行曲中激情流淌。‎ ‎  2014年在京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阎肃同志在发言时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就是这种肝胆、这种魂魄教会我跟着走、往前行,我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正是这种别样的“风花雪月”,这种颂英烈、咏家园、唱时代的军人情怀,铸就了他一路豪歌向天涯的人生之路。他就像一株迎风傲雪的红梅,雪岭冰霜之间绽放出夺人的光彩;也像一段斑驳的城墙,挺起岁月的胸膛向人们展现沧桑的力量。‎ ‎  阎肃最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部队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无论酷暑寒冬、无论风霜雨雪,入伍60多年,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军营,始终与战士们血肉相连。走进基层、深入基层、和基层的官兵打成一片,他用“百姓习俗、社会风尚、民族魂魄、生活素养”不断去贴近基层、发现故事,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豁达的胸襟、开阔的气象、和谐的身心,让我们见证了一位“胸有大业、腹有诗书、肩有担当、术有专攻”文艺工作者的楷模。‎ ‎  刘云山同志说:“阎肃同志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在壮阔的时代大潮中把个人融入时代的主旋律,阎肃用对党无限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和高尚的情操去工作,去为时代放歌。‎ ‎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一批又一批像阎肃同志一样的文艺工作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不断赓续薪火、再造经典,才能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阎肃在创作的《红梅赞》中曾写过这样一句歌词:“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全部奉献给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他应该是无限欣慰的了。用忠诚去燃烧生命,用灵魂去点燃光明,用旋律去传递信仰,阎肃同志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用自 己灿烂的生命,把自己的人生谱写成了一曲浩气永存的时代长歌。‎ ‎  相关链接:①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产生什么样的行为。1946年,那是一个“追求进步就是民心所向”的年代,阎肃考取南开中学。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五四以来的新诗、老舍的戏剧、巴金的小说,最令他心驰神往的是红色延安传来的先进思潮。用阎肃自己的话来说,那时“我对共产党最朴素的心理就有了”。(郭超、刘小兵《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②在阎肃的生命源泉中,中华传统文化是一汪深邃的清泉。与阎肃有长期合作的中央电视台副总编朱彤介绍,阎肃作品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应该出于他的自觉追求,是在深入研究和长期思考之后外化出来的一种风格。他的作品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叠加。‎ ‎(黄子娟《时代歌者的追梦人生》)‎ ‎7.本文作为一篇人物通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3分)‎ A.在内容组织上,个人经历记叙简单,偏重介绍人物创作的艺术价值和高尚追求。‎ B.在行文技巧上,多借用别人评价和阎肃的原话来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可信性)‎ C.在语言表达上,富有文采,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文学性强。‎ D.在表达方式上,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突出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意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4分)‎ A.开头运用排比句式来增强表达的气势,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不同角度概括出阎肃在艺术上取得的突出成就,高度赞扬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如火热情的巨大影响。‎ B.阎肃创作的《红梅赞》让歌剧《江姐》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他也通过“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的歌词表达出自己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奉献精神。‎ C.阎肃说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军人情怀让他无论酷暑寒冬、风霜雨雪,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军营。‎ D.材料通过对阎肃创作的众多作品的艺术评价以及对他一生传奇经历的回顾,高度赞扬了阎肃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精神追求,表现了阎肃这位时代歌者的非凡人生。‎ E.阎肃创作的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叠加,能够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促进民族的复兴。‎ ‎9.阎肃在文艺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5分)‎ ‎⑵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5分)‎ (二) 古代诗歌鉴赏(10分)‎ ‎ 野望 ‎ 唐 杜甫 ‎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 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 ‎ 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 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 注:(1)此诗作于大历四年,作者行船于湘中一带。(2)三苗:古代南方部落民族。‎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A.“行行”有作者乘舟不停地前行之意,同时也暗示了湘中一带水途漫长。‎ ‎ B.“五岭”“三苗”写出了空间之广,“云山”“风壤”写出了南方的环境风貌。‎ ‎ C.颈联上句是说江边的野树覆盖了宽阔的江面,“侵”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D.作者在写景时,既有概括,又有细描,颈联由远及近地对江边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 E.诗歌前三联紧扣标题“野望”来写,写所见之景,尾联则在此基础上抒情。‎ ‎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⑴《归去来兮辞》中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两句是“               ,                ”。‎ ‎⑵庄子在《逍遥游》表达“风聚集的力量不雄厚,它承载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的意思的句子是“              ,             ”。‎ ‎(3)《滕王阁序》中,构成一幅色彩艳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画面的一句是“             , ‎ ‎ 秋水共长天一色”。‎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郭靖宇曾执导《铁梨花》《红娘子》《我的娜塔莎》等多部重磅女性题材作品,收获广泛好评。儿女情长和英雄侠义在他的江湖梦里应接不暇。‎ ‎②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怒目而视;对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③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一些地区重振旗鼓。‎ ‎④他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老师,不苟言笑,一旦有人走神,他就严厉批评,我们都怕他。不过他懂得知识真多,我们又都很佩服他。‎ ‎⑤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出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穿云裂石,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 ‎⑥为避免县令家死死纠缠,清仪一怒上了锦石岩尼姑庵,拜住持慧觉为师作了尼姑,从此青灯伴佛,心如止水。‎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辞赋不仅具有诗之抒情的功能,而且具有文章之记叙的功能,因此北宋文人大多借助辞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B.《张衡传》记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赞扬了张衡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 C.参加世界杯预选赛的国脚们十分清楚,一场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D.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受益分成的结果。‎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① 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 这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中国自近代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主张学习西方 ③ 必须全盘照搬,文化发展上也是如此。直至今天, ④ 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其实, ⑤ 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 ⑥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A 为何 可能 / 或 只有 并且 ‎ B 为何 原来 就 还 / 只有 C 之所以 也许 要 / 只要 并 ‎ D 为什么 因为 就 仍 只有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才罢。   ①  ‎ 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   ②     ,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读书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的,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   ③    ,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考查的。‎ ‎2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节日期间“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过节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长辈给晚辈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行为?请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不低于50字。‎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0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在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在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阅读,而普通候机区的人多在玩手机。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呢,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答案D ‎【解析】D项,判断绝对,原文“这或许就是神话至今仍具有某种积极的现实 意义的一种表现”。‎ ‎2.答案B ‎【解析】A项,使得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不竭的源泉并非文学魅力;C项,“因此,上古神话是民族精神文化之魂”错;D项它们都曾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并非直接影响。‎ ‎3.答案C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答案D ‎【解析】D项错,文中没有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 ‎5.答案①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了小说时局混乱、紧张危险的氛围;‎ ‎②塑造人物形象,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 ‎③设置伏笔,通过写白忠孝的软弱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每点2分,共6分)‎ ‎6.答案“医心”有两层含义:‎ ‎(1)医者的心。①作为医者,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②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分析: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日武装救治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3分)‎ ‎(2)医治人心。①医生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是职业需要;②医者更高的境界是医病的同时,能医治人心、疗救世人之精神。‎ 分析: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3分)(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7.D 不是说明,是抒情 ‎8.答EC ‎【解析】A项概括不全面,不仅有“突出成就”,还有阎肃的为人和职业等。B项“他也通过‘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的歌词表达出自己为时代、为人民而歌的奉献精神”不符原文,原文中作者借阎肃的这句话来赞颂阎肃的奉献精神。阎肃是通过这句话是来表现像江姐这样的共产党员为国为党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项“对他一生经历的概括回顾”说法不恰当,原文没有涉及他一生经历。‎ ‎9.①爱党爱国爱民,执着艺术创作;(2分)②扎根基层生活,把握时代脉搏;(2分)③传承民族文化,广泛吸取知识。(2分)(有其他答案合理的酌情给分,如答“有坚定信念”或“有奉献精神”或“不畏艰难”等意思合理的给1分。注意把握答题角度,从阎肃个人的精神追求和他艺术作品的特点来组织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C ‎11.D【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会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 ‎12.C【解析】理解错误。李陵投降后,四百多人逃回塞内。‎ ‎13.⑴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大意1分,“复”“虏”“不利”“去”各1分)‎ ‎⑵(李陵)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大意1分,“提”“ 抑”“转斗”“虽”各1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答案】14. CD C项拟人有误,“侵”覆盖之意。D项“颈联由远及近”错误,颈联只是对近处景物的描绘。‎ ‎15.(1)对时光流逝、年华空老的伤感,作者的感情主要通过尾联表现出来的,“扁舟空老去”是说时光流逝,自己已经老去,“空”表现出一种无奈和伤感;(2)于国无补、壮志难酬的无奈和遗憾,“无补圣明朝”是说作者想要报国而不能,透露出一种于国无补的遗憾。(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 16(5分)‎ ‎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3)落霞与孤鹜齐飞(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答案 C ‎ ‎【解析】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应改为“俯拾皆是”。怒目而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重振旗鼓,比喻失败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应该为“死灰复燃”。色厉内荏,形容人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不合语境。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心如止水,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18.A【解析】B.成分残缺,在“追求真理”后加“的精神”;C.递进关系颠倒,“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应改为“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尊严,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D.句式杂糅,可删去“因为”或“的结果”。‎ ‎19.D【解析】解答本题,应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比较加以筛选、排除。第①②处,“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是因果关系,语气肯定,而A、C项用猜测的语气词“可能”“也许”,故可排除。第⑤⑥处,“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是“我们做好今天的事业”的首要条件,故可排除B项。答案为D。‎ ‎20. 共6分答案 ①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 ②然而有些书是研究某种学问时必须细读的 ③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每点三分)‎ ‎21.共4分 答案 示例一:我觉得很好。①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快乐;②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③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解析】(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字数酌情扣分)‎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①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②冷了亲情,“抢红包”成了年青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③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解析】(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字数酌情扣分)‎ ‎ 四、作文。(60分)‎ ‎ 22【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生活感悟类的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立意:(1)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学习与创新。(2)人不能总是满足于现状,要有追求完美、追求更高境界的欲望。(3)人要有进取心,志存高远。‎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五千精兵,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安请求说:“我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才、剑客,可用力掐住老虎,射箭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 ‎ 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出击,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令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两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能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候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出李陵的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让军队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到山下,单于的军队挡住了他们的退路,单于兵顺着山势滚下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前行。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如今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或许还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啊!”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的危难。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搏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深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