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限时练(六)实用类文本阅读(乡村振兴之路·移动支付时代)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彻底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联动。一方面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带动农村发展,引导公共与社会资源向农村投入与聚集;另一方面对标城市补齐农村短板,在诸如绿色发展、生态环境、宜居程度等领域焕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吸引力。
实现乡村振兴,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城乡融合发展要立足乡村自身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乡村特色、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发展路径,让乡村平等地汲取城市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乡村广阔的沃土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乡,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力量源泉。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文化深度交融,推动城市“新传统”与乡村“老传统”和谐交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正向作用,引领乡村发展走向全面繁荣兴盛。
(摘编自林志鹏、刘伟《城乡融合发展,实现
乡村振兴》,《光明日报》2018年6月1日)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乡村社会正在经历极其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原有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某些成分,已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工作努力的方向,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强有力的党建加强乡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整合乡村各个群体的力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第三,严厉打击乡村黑恶势力,维护好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建设平安乡村。第四,建立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第五,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摘编自张翼《乡村振兴重在治理有效》,《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3日)
材料三: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无害化厕所正在普及,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乡村,正行驶在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上。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再到特色乡村的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最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让广袤乡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活力。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这些农民自己创造的新事物,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目前,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如何防止村级组织行政化,提高村规民约认同度,让乡村人气更旺,都需要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实现乡村善治,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以村规民约、新乡贤、家规家训等方式,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激情,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为希望的田野绘就收获的金色。
(摘编自朱磊《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人民日报》2019年3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民富方能国家盛。上述三则材料都表现了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视。
B.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弥补城乡差距,建成小康社会。
C.从乡村治理的角度看,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保障作用,凝聚群体力量,又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以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环境。
D.大包干吃大锅饭、发展乡镇企业和特色乡村、实行土地流转、组建资金互助组等农民创造的新事物有助于汇聚乡村振兴的合力。
解析:结合材料三,农民创造的新事物不包括吃大锅饭。
答案: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树立“城乡等值”“共存共荣”“共建共享”的新理念,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B.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从社会治理角度进行强有力的制度建设。
C.城乡融合发展主要是对标城市输出物资援建乡村,引导公共与社会资源向农村投入与聚集,补齐农村短板,带动农村发展。
D.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农民必须强化农村发展的主体意识,承担起这一伟大使命。
解析:据材料一,城乡融合发展强调的不是资金投入的问题,而是要在乡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向前推进。
答案:C
3.以上三则材料共同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应该注重发挥哪一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阐释这一方面时,这三则材料又各有什么侧重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答:
答案:第一问:这三则材料都认为,应该注重发挥乡村文化的重要作用。
第二问:①材料一强调要在立足乡村自身文化传统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让乡村汲取城市资源;②材料二侧重在乡村治理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以移风易俗;③材料三侧重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58.8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0%。截止到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102.1万亿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爆发,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速度加快。
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
及增长情况
材料二:自2004年推出支付宝以来,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几乎步步领先,并迅速确立了难以撼动的老大哥地位。而腾讯虽然直到2013年才正式上线微信支付,却步步紧逼,不断缩小市场份额上的差距,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迄今为止,微信已经积累了超过10亿人次活跃用户,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胜利的天平似乎正朝着腾讯倾斜。
2018年12月13日,支付宝发布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将刷脸支付的成本降低了80%,这意味着刷脸支付真正具备了大规模普及的前提条件。短短的三个月后,我们就已经在不少便利店和生活超市看到它的身影。
现在,压力重新回到了腾讯这边。一方面,微信支付需要继续发挥社交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他们也亟须趁“蜻蜓”立足未稳,推出一款正面对标“蜻蜓”的产品,抵御其攻势。
(摘编自雷锋网)
材料三: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城市中国跳过信用卡走向无现金社会》的报道称,在中国城市餐馆,如果用餐者埋单,他们更有可能拿出手机,而不是钱包。《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对1
5
000名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说,他们在过去3个月中使用了移动支付平台,城市规模、年龄群体或收入水平对人们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影响不大。这反映了移动支付平台的迅速扩张,中国由此正在变成一个无现金的社会。现在,各种移动平台正试图超越扫一下二维码进行零售交易的阶段,向消费金融扩张。然而,事情进展并不完全顺利。中国网络金融服务的扩张导致许多贷款未受到足够监管,还造成了明目张胆的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尤其几大国有银行,也在积极保护自己的领地。如果这些网络银行获得成功,那么中国的监管机构和传统银行都需要适应新形势。
(摘编自《英媒:移动支付普及,中国跳过信用卡
走向无现金社会》)
材料四: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国内支付进入银行卡支付时代;不久,随着互联网技术成熟,非银行支付快速崛起。而近些年来,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推动下,移动支付迅速发展起来。2014年,支付宝通过“双十一”,在拓展线上场景的同时,开始进入线下支付场景;而微信支付通过“微信红包”一夜走红,与支付宝形成非银行支付“双寡头”格局。
与此同时,支付产业竞争趋于激烈,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体验良好、支付便捷、服务丰富的移动入口。作为银行业联手打造的全新移动端统一入口——中国银联云闪付APP汇聚全面的移动支付功能与权益优惠,自2017年12月11日发布以来,不到一年时间用户已经突破1亿。在为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云闪付APP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
当然,中国银联和银行能否在移动支付领域立足和发展,不能仅看有没有提供一个行业统一入口的移动支付产品,更要看是否可以集行业之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中国银联以云闪付产品推广和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各类场景支付服务的覆盖面与渗透率,真正从产品的开发、优惠的提供、商业的推广等角度出发,在创新和用户体验上下功夫,是支付产业深化金融创新应用、推动零售支付回归便民本源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移动支付时代,中国银联能否崛起》)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图表,2017到2020年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远低于2014到2016年间的增长速度,但交易规模逐年提高的趋势始终未变。
B.阿里和腾讯在移动支付领域竞争异常激烈,腾讯微信支付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挑战阿里支付宝的老大哥地位,是因为微信具有的社交功能。
C.中国各种移动平台尝试放弃零售交易,进军消费金融,但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传统银行对于自身利益的保护,都影响到事情的进展。
D.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反映在支付方式的变迁上:银行卡支付取代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取代非银行支付。
解析:B项“后来居上”并非事实,“是因为微信具有的社交功能”太过绝对;C项“尝试放弃零售交易”不对,“超越”并非“放弃”;D项“取代”不对,旧的支付方式还留存。
5
答案: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情况相关数据,其中有些是基于以往对未来市场的估计,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相关市场投资的借鉴。
B.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双寡头”,两者都感受到来自对手的压力,并通过开发新手段、应用新产品来巩固和争夺市场优势地位。
C.《金融时报》调查显示,人们是否使用移动支付平台,与他们的地域、年龄或收入状况联系不大,但数据只限于城市,并不能说明中国移动支付的整体现状。
D.不同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移动支付并非中国银联和银行擅长的领域,但借助云闪付APP这一移动入口,他们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市场崛起。
解析:“优质、全面的服务”才是中国银联和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市场崛起的更主要的条件。
答案:D
6.根据以上材料,多角度归纳概括中国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的原因。
答:
答案:①硬件和技术的支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爆发。②企业的相互竞争和提高: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中国银联的竞争,促进了新的产品和手段的开发应用。③消费者的态度:从移动支付中获得的优质服务和良好体验,使得消费者积极接纳移动支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