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9.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昌十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 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 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 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 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 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 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 《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 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视频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凤”的形象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B项不是对“凤”(鸑鷟是“凤属”,是凤的原型)的形象的表述。所以选B。‎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例如本题选项B就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 ‎2.‎ ‎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第二段“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说明“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所以选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例如本题选项A就属于时间范围方面的错误。‎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B项,从第四段“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可知,周武王此举并非“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所以选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例如选项B属于强行推理的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手艺 老罗头从县城回来了。前些日子,他总觉得日子过得不太顺心,像是缺少些什么东西。按理来说,儿子当上了副县长,儿媳妇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一天天好过了,可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呢?‎ 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家里有一个漏水的盆子,他举起盆子,一线阳光透过小孔落在他昏暗的眼睛里,多么熟悉的动作,多么熟悉的感觉啊。老罗头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乐不起来了,他怀念自己的手艺--补锅。晚上,老罗头连夜收拾包袱,他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老家。‎ 终于回到老房子,老物件还在,老罗头简单地收拾一下,中午时分,就在门口架起了火炉,抽起大风箱,清清嗓子大声喊,“补锅啰……补锅啰……”。这两嗓子把隔壁的长河老爷子喊出来了,老爷子一看到老罗头,顿时脸上乐开了花。来到老罗头的小摊前,咣当一声,好家伙,几个盘子,一个水壶,两口铝锅,全撂了下来。老爷子笑着说,老伙计,你不在的这几年,我把家里漏水的锅碗瓢盆都攒起来了,就等着你的大风箱又抽气了。一声老伙计,让老罗头听着心里暖暖的。‎ 老罗头使劲地抽了抽大风箱,火炉伸出长长的舌头,火舌欢快地舔着黑黑的锅底,老罗头将碎的铁锅片放进一只小小的坩埚,再把坩埚埋进火炉中间,等了许久,铁锅片熔化成红通通的铁水,他迅速舀出铁水,倒在一块柔软圆圆的毡子上,晃了几圈,铁水就变成了一粒圆圆的金属球,然后把金属球对准盘子的漏洞,轻轻一挤,用力一压,漏洞瞬间消失了。接下来是进一步验证,用补好的盘子舀上半勺水,高高举起,“看,滴水不漏!”老罗头得意地说。长河老爷子说:“老罗头,几年不见,看来你的手艺还够火候哦!”老罗头拍拍胸脯说:“功夫在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啊!”‎ 老罗头每天从大清早坐到傍晚,路人就像一阵风一样从他眼前飘过。除了长河老爷子和几个老伙计偶尔来陪他说说话以外,几乎没有人在他小摊上停留。当年老罗头的手艺可是个绝活啊,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呢。看着满脸愁容的老罗头,长河老爷子叹了口气说:“现在人家都用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了,那些家用电器五花八门的,哪还用得着我们那个年代的大铁锅啊!哎,也只有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喜欢那股烟火味了。”这番感慨让老罗头心里有了郁结,没两天,竟然病倒了。‎ 这下可把他的儿子急坏了,心想,老头子不跟着自己好好享福,一个人跑回老家瞎折腾,把自己折腾到医院来了。住了几天医院,找不到病因,却也不见好转。 最后,还是长河老爷子说了一句:“你爸这是心病,心病还要心药医啊。”儿子吩咐一声,手下人立刻到镇上各家各户,到废品收购站去搜索,去收购,很快给老罗头找来了活。 听说有人找他补锅,老罗头腾的一下从病床上坐起来,病全好了。一只小火炉,一个大风箱,老罗头的补锅小摊又开张了。‎ 原以为一切恢复平静。没想到有好事者在闲聊中提到,老罗头补的锅都是他儿子高价收购来的。偏偏这些闲聊又被老罗头听到了。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阵急火攻心,老罗彻底倒下了。老罗头临终前,给儿子留下一句话,不要把我放到那些坛子罐子里,要把我放到补好的锅里,那里暖和。‎ ‎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对老罗头补锅的过程描写详实、细腻,这既表明了老罗头技艺的娴熟,又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B. 长河老爷子对时代的感慨让老罗头心中郁结并病倒,可见老罗头执着念旧,无法面对自己手艺将逐渐被淘汰的现状。‎ C. 从当年“多少人想拜师学艺”到如今“几乎没有人停留”,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表明了时代变迁的必然。‎ D. 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们的闲聊而使老罗头一命呜呼,小说主要想借此表达人言可畏的主题。‎ ‎5. 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 ‎6. 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表现儿子的孝顺。②凸显老罗头嗜手艺如生命的形象。③推动了老罗头得知儿子收购铁锅而病好这一情节的发展,同时为老罗头得知真相而倒下埋下伏笔,使文章更有波澜。(意思相近即可) ‎ ‎6. ①凸显人物形象。老罗头是民间手艺人,手艺是他一生的寄托,技艺高超、坚守手艺是老罗头最大的特点。②统领全文(或:以“手艺”为线索),使情节更加集中。小说主要围绕老罗头补锅手艺在时代变迁中受到冷落的现实展开。③暗示主题。小说从补锅“手艺”写起,引发对传统手艺命运的思考。‎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D项,“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本是尽孝,却由于好事者的闲聊,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小说借此表明了人言可畏”错误,“表明了人言可畏”属于臆断,偏离了文章的主旨。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表现儿子的孝顺,老罗头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凸显老罗头对手艺的珍视,他要的是对他手艺的认可和尊重,凸显手艺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 ‎5.‎ ‎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写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联。题干已经告知设题的内容,“儿子收购铁锅为老罗头治病”,从儿子的角度来看,儿子的这一举动表现儿子对父亲的孝顺,凸显孝心,从老罗头的角度来看,用“铁锅”来治病,有人找他补锅,他的病就好了,这表现出老罗头对手艺的珍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为下文老罗头得知事情真相后而急火攻心去世埋下了伏笔,因为老罗头要的是别人对自己手艺的尊重,对自己的认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本题,考查的内容在中间部分,考生可以先分析这一内容对两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即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下文情节的关系。‎ ‎6. 试题分析:题干问都是“小说以‘手艺’命名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针对小说标题设题。首先明确小说的命名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以人物命名,以故事情节命名,以物象命名,以环境命名等。然后把握标题的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答题时,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全文,从环境、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思考。从本文来看,“手艺”指的是老罗头补锅的技艺,往深层考虑,还指传统的技艺,传统的文化;小说中的老罗头是一位补锅的手艺人,他因补锅而而乐,因少人关注他的补锅手艺而生病,因又能补锅而病愈,最后得知事情真相而逝世,可见小说处处围绕“手艺”展开,标题“手艺”统领全文;由补锅的手艺展示老罗头技艺的高超,由老罗头因手艺没有得到重视而生病而病逝凸显老罗头对手艺的坚守,小说标题凸显了人物的形象;“手艺”在文中指的是补锅的手艺,但又不仅仅停留在“补锅手艺”的层面,以“手艺”来命名,就上升到传统手艺的层面,引发对传统手艺在当代命运的思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有关。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给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实情况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人让座,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人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 ‎(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2017年7月6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 图表一:你不让座的理由 图表二:你通常会给哪些人让座 图表三:如果发现真有人需要座位,对于不让座的人,你怎么看 材料三:‎ 越是这种人人自觉、从善如流的时候,也越要防止出现那种过犹不及的“指教心态”——有些人好为人师,常常越俎代庖,“做人情”。‎ 有道是“让座是情分”,上海地铁中的“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时下确存这么一种文明的“陋习”: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常常是用作审判他人。这里,还应该批评一下那个拍照的乘客,且不议随意偷拍传播是否有侵权之嫌,而动辄以曝光威胁他人让座,显然已跟文明修为背道而驰。‎ 真正的文明引导者,一事当前,只会先想到“我能怎么做”,而不是手电筒照别人,习惯性地去指教“你该如何做”。‎ ‎(摘编自《多做“让座主角”,少当“让座指导”》,2017年7月6日光明网)‎ 材料四:‎ 在如何对待公交“让座”这类道德行为时,我们常常没有厘清,乃至有意无意间混淆了“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很明显,“让座”只是一种“道德高线”,而非“法律底线”层面和意义上的行为。只可以在道德上倡导,而不可以在法律上强制,即使“拒不让座”,也并不违反法律。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强求甚至强制他人“让座”,势必不仅侵犯他人“不做什么”的法律自由,而且同时也会无形中矮化贬损“让座”等道德行为原本固有的高尚德行、成色。‎ 作为一种社会美德,“让座”非常值得提倡、追求,但如何去提倡、追求,显然也应以一种充分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进行。要想真正倡导这种美德,更道德的方式方法,显然不是“要求强求他人让座”“指责教训他人不让座”,而是“自己主动让座”“检讨自己何以没让座”。‎ ‎(摘编自《“让座纠纷”混淆了道德高线法律底线》,2017年7月7日红网)‎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让座的原因、对象各不相同,不让座的原因却在自身。‎ B. 大多数民众都有给人让座的经历,同时,选择让座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老人、孕妇等有需要帮助的人。‎ C. 即使真的有人需要座位,大部分人也认为不让座的人也有他的理由,另外认为“他买了票,让不让是他的权利”的也不少。‎ D.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有一小部分人从来没有让座的经历;还有极少数人认为让不让座和自己没有关系,持无所谓的态度。‎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每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而面对抱小孩的妇女不主动让座,材料一的年轻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认同。‎ B.‎ ‎ “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他们所讲的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仅仅是为了审判他人。‎ C. “让座纠纷”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媒体的关注,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利于我们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 D. “让座”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行为,“不让座”也没有触碰到“法律底线”,若强制让座,势必侵犯了他人的法律自由和人生权益。‎ E. 在“让座”纷争中,“要求强求他人让座”“指责教训他人不让座”是导致中国式“让座纠纷”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9. 结合所给材料,谈谈如何解决让座纠纷问题。‎ ‎【答案】7. A 8. CD ‎ ‎9. ①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增加老幼病残孕专座。②从自身做起,多做“让座主角”。③少当“让座指导”,旁观者不可用道德绑架别人。④让与被让者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别人让座,被让者要真心实意去感谢;不让座,也无须计较。‎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不让座除了自己的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对方考虑。‎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材料一中“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可以看出年轻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认同了。B项,以偏概全。材料说中的是“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E项,不是根本原因。‎ ‎9.‎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本题的答题区间在全文,可从存在的问题角度来组织答案。如材料一中有: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有关。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材料三中:有道是“让座是情分”,上海地铁中的“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时下确存这么一种文明的“陋习”: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常常是用作审判他人。真正的文明引导者,一事当前,只会先想到“我能怎么做”,而不是手电筒照别人,习惯性地去指教“你该如何做”。材料四中:要想真正倡导这种美德,更道德的方式方法,显然不是“要求强求他人让座”“指责教训他人不让座”,而是“自己主动让座”“检讨自己何以没让座”。然后摘取关键词句进行整合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而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 诣阕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诲,立下为国杀敌、 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 B. 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 C. 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 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答案】10. D 11. C 12. C ‎ ‎13.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解析】‎ 视频 ‎10. 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 试题分析:C“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而不是简单的长子。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C项错误在于,因果关系不存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第(1)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第(2)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时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关怀教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教诲。他从小聪明出众,刚开始读《诗经》,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在世,一定替国家剿灭叛贼来博取功名!”周围的人都对他的话感到吃惊,认为他志向宏大。长大以后,他的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适逢周朝军队平定淮南,所住的白土村,地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护儿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等镇守广陵。平定陈国的战役,护儿有战功,晋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段。‎ 仁寿初年,调任瀛州刺史,以善政闻名。多次被文帝慰劳勉励。炀帝即位,被征入朝,当地百姓牵车拦路恋恋不舍,连续几天不能出境,到朝廷上书挽留的人,前后有几百人。炀帝对他说:“先前国家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你是名将,如今天下无事,又是良刺史,可以说是兼得其美了。”大业六年,炀帝来到江都,对来护儿说:“衣锦还乡,是古人所看重的,你现在就是啊。”就赐给他缣二千段,以及牛和酒,让他谒拜先人的坟墓,宴请同乡的父老。又叫三品以上的官员一起到他家,畅饮一整天,朝廷上下都很羡慕他。十二年,炀帝出游江都,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希望陛下停留洛阳,休息一段时间。陛下如今去江都,那是我的家乡,我受恩深重,不敢只为自己。”炀帝听后,变色而起,好几天不让护儿进见。后来怒气消解了,才叫人引进,对护儿说:“你心中既然这样,我还有何指望!”护儿于是不敢说话。等到宇文化及谋叛时,对护儿甚为忌恨 。那天早晨将去上朝,被叛贼捉住,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呢?”身边的人说: “现在已经被捉住了。”护儿叹息说:“我是大臣,担负国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被杀害。‎ 护儿重信用,讲交情,淡泊财利,不经营产业。在行军用兵方面,计谋特多,每次阅览兵法,就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所有士兵都愿意为他效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第一联设置一个春残红飞、夜雨初晴的景象,“忆咸京”三字,成为全篇枢纽,领起以下三联。‎ B. 第二联在诗人笔下别开生面,暮春时节,长安的草木也总带着几分伤别的落寞。‎ C.‎ ‎ 第三联写诗人客居馆舍中而感到寂寞,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作者对禅学的敬服。‎ D. 第四联写作者“拭朝簪”“待眼明”,言下之意,是说他决不做异姓之臣,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 E. 全诗感情起伏动荡,由“旅舍”“残春”总起,承“残春”,再承“旅舍”,脉络清楚。‎ ‎15. 试赏析“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中的“抱”“吹”两个字的妙处。‎ ‎【答案】14. BC 15. ①字义上,“抱”是拥抱、抱着的意思;“吹”是用嘴向外吹气的意思。这两个动词为诗增添了动感。②内容上,飞花、柳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的行为却为枝头、水面平添了无穷趣味与几分生机,给人以新奇之感。③修辞上,蜜蜂抱着花蕊随花飞落,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玩,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长安美好的春光。‎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B项,曲解文意,“伤别的落寞”错误,应是“温暖与芳菲”。C项,“作者对禅学的敬服”分析不正确,属无中生有。‎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此题的两个选项分别为手法和情感错误。‎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此题考查炼字。通常可以从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将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赏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角度入手。题干是“赏析“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中的“抱”“吹”两个字的妙处。” 春天将尽,残花纷纷飘落、柳絮在水面浮动,这样的景象在暮春时节比较常见,本无新奇之处。可是作者在这里却巧妙地将这些景物与“蜂”“鱼”联系起来,好像“花须落”“柳絮行”是“蜂抱”“鱼吹”的结果,构思十分新奇。动词“抱”“吹”的选用也非常巧妙,有点出人意料,可仔细品味之却又显得非常自然。蜂“抱”、鱼“吹”使得本来容易让人产生感伤情绪的暮春场景立刻变得鲜活了起来,颇显出几分生机。另外蜜蜂抱着花蕊随花飞落,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玩,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长安美好的春光。‎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 ‎(1)苏轼的《赤壁赋》中,写作者希望与仙人同游,与明月长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传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挟飞仙以遨游 (2). 抱明月而长终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蓬山此去无多路 (5). 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遨”“长”“参”“蓬”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应用 ‎1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你若坚持,定能发光。因为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 ,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所有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②小错误不省思就可能铸成大错,小腐败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腐败,必须明白 的道理,防微杜渐。‎ ‎③3月11日,面对强势外援的四川金强队,辽宁队 ,拿下冠军之路第一场比赛。‎ A. 群轻折轴 集腋成裘 众擎易举 B. 群轻折轴 众擎易举 集腋成裘 C. 集腋成裘 群轻折轴 众擎易举 D. 集腋成裘 众擎易举 群轻折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群轻折轴: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众擎易举: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第一处,后面说“聚沙成塔”,可见此处是说积少成多,应使用“集腋成裘”。第二处,后面说“防微杜渐”,这句话是说小错误会铸成大错,应使用“群轻折轴”。第三处,是说辽宁队齐心协力拿下比赛,应使用“众擎易举”。‎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本题中,“集腋成裘”是积少成多,指好的东西;“群轻折轴”是指错误、坏事;“众擎易举”强调齐心协力。‎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近年来不法分子大量使用他人居民身份证,冒名开立银行账户、转移非法资金的问题,央行开展组织了失效居民身份证信息核查试点工作。‎ B.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博鏊召开,围绕“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这一主题,年会共分成全球化“一带一路”、亚洲的开放、创新和改革再出发四个板块。‎ C. 西安自实施在校大学生“两证落户”新政之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纷纷被吸引,新政实施仅仅三天,就有15000多人落户西安。‎ D. 网络小说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并不具有成熟的判断力,而且由于这个群体相对封闭,小说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不易察觉和公开。‎ ‎【答案】B ‎19. 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中,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 琴音似水 B. 琴音遐想 C. 琴声悠扬 D. 琴声如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语段由“我仿佛看见”引导,后面出现若干的场景,只能用“琴音遐想”,其他三个都不全面。‎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_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___,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案】 (1). 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2).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3).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横线上文确定答案,第一处是总括全文的句子,整个语段是阅读并且分为两类,所以此句应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第二处谈论的是“创造性阅读”,所以应该和前面的“盲从书本知识”对应,填写“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第三处注意前面的“质疑”和后面的“分析根源”填写衔接句“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 视频 ‎21. 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式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进入2018年,90后中最小的满了18岁,00后中最大的也满了18岁。这意味着,从法律角度讲,他们跨入了成人的行列,成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青少年要担当 嘴中言语像那天际流火,在柔软之地烙下深刻的印痕,难以抹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中往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汇成这滚滚浪潮的有不成熟的大人,但更多的,是不成熟的青少年。我想我们都能做到的:褪去幼稚,走向成熟,学会担当。‎ 你问我如何才能成长为有担当,我说要敢于做出正确无愧的选择。屈原怀抱青石纵身于滚滚东流的汨罗江,他的决心定如怀中的青石般坚定,逆着时代洪流而下,沉入另一个深邃浩瀚的世界。这是他的选择,无所谓对错,他无愧的决定在我们心中镌刻下他永不磨灭的天问,镌刻下他“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不是让你定要“苟利国家生死以。”而是站在你的角度,你要做出顺从内心的选择。我们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恪守规章制度,在虚拟网络中也是一样,规矩自在心中,不说我们不该说的,不盲目相信虚假谣言,就是正确的选择,就是做到了有我们的担当。‎ 你又问我如何才能成长为有担当,我想了想,说要有自己生命的海拔。网络上的是是非非这么多,你问我谁才是正确的,我不知道。自诩为权威的人那么多,若各个相信,岂不又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我想,作为青少年,看待问题时,应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吸收他人正确或更加成熟的观点并内化,而不是被同化掉。多少学者为宗李或宗杜费口舌,沈三白之妻芸娘却有独到见解,她说杜所独擅格律谨严,不如李之潇洒落拓,宛如姑射仙子。恰如朱奇志先生所评说不及这闺中小女子论的清爽。不要人云亦云,阮玲玉之死留下“人言可畏”四字,这像漫天黄沙一般的东西,内里空洞形式却骇人。我们要保留清醒的认识,分得清是非,这样,我想,你就是最正确的。不随便攀附别人,不随波逐流,我们有自己生命的海拔,有自己的思想,这就是做到了有我们的担当。‎ 你仍问我如何才能成长为有担当,这一次我沉默了,我不言,只是指了指你,我想你明白的,是了,就是要做好自己,要自好。有时有担当并不一定是要担得起,放得下也是一种担当。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乐于菊之悠然,在那样昏黑的时代,这何尝不是一种担当。他是那个醉心于桃花源的陶渊明,而不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官场小人,他放下了,却也同时担当了起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分不清是非之时就索性退出吧,不能洗涤这潭墨池,也不使它更加污浊。这就是做到了有我们的担当。‎ 当我们褪去了幼稚,走向了成熟,络谣言的滚滚浪潮会被我们肩负起的担当这一强有力的大风吹上海岸,海潮褪去,留下的是片片金黄。‎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中共有两则材料,第一则从法律的角度讲“青年”有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则材料主要从青年的责任的角度讲,青年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综合两则材料看立意的要点应该是“当代青年的责任”。行文时首先通过材料引出论点,然后分层论证,首先可以分析“青年人”从法律的角度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然后分析如何承担,可从心系国家、民族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的角度切入,最后讲如何的落实——做好当下的工作。‎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此题属于相同的话题,注意从“青年应该担当”的角度立意行文。‎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