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7-2018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六校协作体高二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现代文阅读 在率先掌握铜冶炼技术之后,华夏民族逐渐发展出闪烁着民族文化精神和鲜明美学特质的金属艺术。‎ 金属艺术熔炼着民族历史。《左传》记述,夏朝君主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刻以各州形胜之地和奇异之物,以一鼎象征一州,于是九州定鼎成为夏王问鼎天下的标志。金属艺术凝聚着技术进步。汉代长信宫灯不仅外观精美雅致,更是一件科学性、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艺术作品:灯壁可开合转向,以调节灯光的强弱和方向;灯烟经执灯宫女铜像右臂进入中空的体内,再进入盛水的灯座中,避免污染空气。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令人叹为观止。金属艺术也承载着文化交流。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交融的物证。汉代丝绸之路带来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加工技术,与中原的技法交流融合,在唐代达到新的高度。得益于精湛的锤揲技法,银壶上骏马的细节才能表现清晰,口鼻眼的轮廓、躯干的肌肉线条都历历可见,形象呼之欲出。而皮囊形的壶身,显然是借鉴了游牧民族的器物形制。能工巧匠们萃取了各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国宝级艺术珍品。‎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工艺技巧日趋精湛,作品更加注重装饰性,强调复杂的手工技法,艺术风格越来越华丽繁复。加之金属属于贵重材质,特别是黄金和白银是古代稀有的材料,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金属艺术品,更是华美珍贵的质料与精致繁复的技艺的结晶,具有市场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科技的飞速进步、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使得各类金属制品进入寻常百姓家,通信的发达和国际交往的频繁使得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流碰撞,追求简洁、几何化的现代审美风格逐渐风靡。而对于传统手工艺价值的反思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兴起,当代金属艺术在手工艺与机械工艺的碰撞之下应运而生。‎ 当代金属艺术一方面重视体现传统手工艺的审美价值,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对非完美的宽容、对过程的展示和对感性的释放;另一方面不断汲取机械工艺的优长,将新材料、新技术引入金属艺术创作,使金属艺术创作的材质从传统拓展到各类合金乃至综合材料,金属艺术工艺从传统发展到先进机械工艺乃至3D打印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代金属艺术上承民族传统工艺的精神,下启独立审美表达、先进工艺技术与国际融合创新的未来。‎ ‎(节选自王晓昕《熔古铸今话金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启命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鼎,于是一鼎象征九州就成为夏王统治天下的标志。‎ B. 汉代长信宫灯外观精美雅致,它的制作工艺和独特艺术构思至今仍然无法企及。‎ C.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萃取各个民族的艺术精华,它属于我国国宝级艺术珍品。‎ D. 古代只有用金银等加工制成的艺术品,才算质料华美珍贵与技艺精致繁复的结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阐明了金属艺术发展意义,即熔炼民族历史、凝聚技术进步与承载文化交流。‎ B. 文章概括了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特征,指出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当代金属艺术的诞生。‎ C. 当代金属艺术具有既体现传统工艺价值又汲取机械工艺优长的两大特征,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D. 文章先举例论证,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最后进一步地论述当代金属艺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率先掌握了铜冶炼技术,成为华夏民族发展出独特的金属艺术的源头。‎ B. 如果没有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融合,唐代金属艺术就很难达到新的高度。‎ C. 我国古代金属艺术追求作品装饰与技法复杂精湛,所以风格愈趋华丽繁复。‎ D. 当代金属艺术创作只因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所以其发展突破了传统限制。‎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偷换概念,用“一鼎象征九州”偷换了原文“以一鼎象征一州,九州定鼎”;B项,曲解文意,原文“令人叹为观止”曲解为“至今仍然无法企及”;D项,改变范围,原文“用金银等”缩小为“只有用金银”。‎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错在“继而对比论述古今金属艺术”,论述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特点与论述当代金属艺术产生的原因,不构成对比关系。‎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错在“只因”缩小范围,突破传统的原因不仅仅是“引入新材料与新技术”。‎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孤 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快变了!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那一刻,我很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 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孩子,不要跑了。”女特务声音很温柔,“走,到屋里去说话。”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救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孤儿”。‎ B. 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D. 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 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6. 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B 5. ①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②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③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这样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不断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 ‎6. ①(情节上)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偷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②(人物上)烘托人物精神世界的富足,表现人物的美德,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主旨上)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解析】‎ ‎4.‎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开头,BD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错,应是反映小朋友们的幼稚无知,也为后面“我”对他们态度的转变埋下伏笔。‎ ‎5. 试题分析:这是要掉分析文章的细节的作用的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然后分析表现人物的心理,然后分析各自的作用,最后总体分析作用,从内容看,第一次是因为人的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第二次是因为被人关怀的感动与知错后的愧疚。第三次是因为即将分离的眷念与不舍。作用从情节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内容观看,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结尾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注意从结构、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作答,从结构看与前面写他们的到来和“我”偷书”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结构更严谨;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表现人物的美德,丰富了人物形象;从主旨的角度看,表现了他们对“我”的期盼,对知识、精神生活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点睛: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 材料三:‎ 年份 省级馆 市级馆 县级馆 合计 财政拨款/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 ‎/万元 财政拨款 ‎/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 ‎/万元 财政拨款 ‎/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财政拨款 ‎/万元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2010年 ‎1780.1‎ ‎300.0‎ ‎2692.0‎ ‎641.0‎ ‎5253.4‎ ‎453.2‎ ‎9725.5‎ ‎1394.2‎ ‎2011年 ‎2004.1‎ ‎500.0‎ ‎3863.7‎ ‎377.0‎ ‎5329.4‎ ‎575.3‎ ‎11197.2‎ ‎1452.3‎ ‎2012年 ‎3102.0‎ ‎500.0‎ ‎5646.6‎ ‎467.0‎ ‎7433.5‎ ‎648.2‎ ‎16182.1‎ ‎1651.2‎ ‎2013年 ‎4462.9‎ ‎700.0‎ ‎5656.1‎ ‎544.6‎ ‎8628.7‎ ‎803.9‎ ‎18747.7‎ ‎2048.5‎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薏阅读空间》)‎ ‎7. 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B. 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低于美国,人均到馆次数也低于美国。‎ C. 由材料三可知,2010-2013年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都在逐年增加。‎ D. 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可知,各级政府都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拨款最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于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所以在网上迅速“爆红”。‎ B. 河南许昌公共图书馆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滨海新区图书馆历史悠久庄严肃穆,但都很受欢迎。‎ C. “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服务设施,都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D. 许昌玻璃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阅读,实现了阅读“零门槛”,让书香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9.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 ‎【答案】7. C 8. C ‎ ‎9. ①政府方面:一方面加大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专项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标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降低阅读的门槛,提升软件实力。②民众方面: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共同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都在逐年增加”错,省市购书款并非逐年增加。‎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网上迅速“爆红”的原因错,原文为“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B项,结合材料一内容“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分析可知,“历史悠久庄严肃穆”错;D项,结合材料四内容分析,“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错,过于绝对。‎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要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些努力”,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和图表的内容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步瀛,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鋐。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闳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散馆,改兵部主事,再擢至武选司郎中。‎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B.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C.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D. 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即避讳名字,指对君主、尊长避开不直称。文中是作者指称死后的尊长陈步瀛,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 季,排行次序之一,表示排在最后的。伯、仲、叔、季,是先秦古人确立的兄弟长幼之序的说法,《论语》《仪礼》均有记载。陈步瀛是家中的小儿子。‎ C. 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特地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 D. 服阕,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古代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时间越长越表明守丧当事人对已故人的崇敬,和不忍对方离去的心情,三年为最长服丧期。‎ ‎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步瀛不善经营。陈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这一辈,他考上了文学科,由于乐善好施,他家的财物全都散尽了。‎ B. 陈步瀛行事果决。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C. 陈步瀛善于用兵。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运筹帷幄,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立的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被皇上赐予花翎。‎ D. 陈步瀛生活节俭。他不但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在陈州的时候,他全家还曾以稷谷粗粮为饭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2)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 ‎【答案】10. B 11. C 12. A ‎ ‎13. (1)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 ‎(2)(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上“知兵”是“懂得用兵”的意思,不要断开;“馈”是“给养”的意思,名词,作“筹”的宾语,后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会试第一名称“会元”。“鼎元”是殿试第一,即“状元”的别称。‎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不善经营”于文无据。其中“至公考为文学”中的“公考”,意为“陈公的父亲”;“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为文学”,是“致力于文学”的意思。‎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坦白和易:襟怀坦白,平易近人;虽:即使;矜容厉气: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然:但是;能否:是否有才能;进退:偏义复合词,提拔官职;当:符合;于:对于;岁时:一年四季;所在:所住的。‎ 参考译文:‎ 陈公,讳名步瀛。陈氏家族早年居住在歙县,陈步瀛的曾祖父陈时宾迁居江宁,于是就成了江宁人。祖父陈应陛。父亲陈士鋐。家里先前经商,到了陈步瀛父亲,致力于文学,喜欢施舍周济他人,钱财都用尽了,生了四个儿子,陈步瀛是老四。陈步瀛长大后,家里更加贫困,他精勤奋勉地做学问,在文章方面很杰出,考中了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的第一名,被选为庶吉士。(他在庶常馆考试后)散馆(为官),改任兵部主事,又提拔至(兵部)武选司(担任)郎中。‎ 乾隆五十年,江淮发生大饥荒,米价每升达到了五六十钱,暴民聚众抢夺粮食。陈步瀛走遍了所管辖的地方,颁布皇上的诏令,督促官吏赈济、抚恤灾民,防卫、抓捕盗贼,保全了疲惫贫困的百姓。从夏天忙到秋末,安徽渐渐得以安定,但陈步瀛却因为过度劳累生了病。后来,又被皇上提拔为贵州巡抚,到达驻地后,旧病发作去世,死时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享年六十岁。‎ 陈公为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即使对待下属官吏,也没有骄矜的面容和严厉的神色;但是能(仔细)审察(部下)是否有才能,提拔官职一定符合他们的才能。安徽布政司的官署吏员都是江宁人,陈公对待他们有恩德情谊,却从不因此扰乱公法。陈公自身把节俭简陋当作生活的准则,他在陈州的时候,曾经全家吃稷谷(粗粮)。但他对于家庭亲戚和故交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一年四季馈赠慰问从不间断,他所住的官家宿舍,前来借住的人常常住满。年少时善于写文章,喜欢读书,到年老了还孜孜不倦。继承他学业的弟子有很多成材的,秦中丞承恩与陈步瀛是同榜进士,又是同一年做的巡抚,人们把这件事当作美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走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 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了 “有日”“江阔”“浪生”的景象,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 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 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15. 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答案】14. B 15. 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得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解析】‎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 ‎15.‎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抒情方式的题目,要求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注意从即事抒情和用典的手法,“忽得南来鲤”,“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恐有音书作急烹” 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点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抒情方式,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还有借助特殊的方式抒情如用典、对比、细节描写等,答题时根据具体的诗歌具体的分析。‎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离骚》中表现屈原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中,以“_______,______ 。”两句,点明“送”的主题,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___”。‎ ‎【答案】 (1). (1)怨灵修之浩荡兮, (2). 终不察夫民心 (3). (2)无为在歧路 (4). 儿女共沾巾 (5). (3)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歧”“胥”“仓皇”的写法。‎ ‎17. 填在下面横线上的一句话,恰当的一项是 在任何时候,有整段的时间静静地坐在书斋里,读书,写作,都是不很坏的生活吧。然而,伏案手不释卷地坐久了,写久了,又特别地想出门去散散步或旅行,或短足,或远游,脚蹬一双旅游鞋,身穿一套亮丽、鲜明的轻便服装,满目晴空,__________________,全身会感到特别的轻松与舒畅。‎ A. 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看天、听鸟,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 B. 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 C. 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看天、听鸟 D. 看天、听鸟,漫步湖滨、草地或林间小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选填衔接句的题目,D项的开头语“看天”与括号前的“满目晴空”连接紧密,且此项按从上到下、先分后总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因此选D。‎ ‎1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玉器厂展品室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 ‎②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 ‎④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 A.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B.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C.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应接不暇 D. 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答案】D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B. 野外探险具有极大的风险,仅有“人定胜天”和“大无畏”的精神显然不够,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 C. 自从《朗读者》开播以来,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D.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为推动共同发展开出中国良方,向世界释放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全球化”与“频繁”搭配不当;B项,结构混乱,“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句式杂糅;C项,表意不明,“许多”与“等”语意重复,且“许多”修饰的对象有歧义。‎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还要有专业的安全保障和对自然规律的充分认知为基础”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20. 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一则短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中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刮目相看,今日分别,谨祝教祺!‎ ‎【答案】示例:‎ ‎ ①“建树”词义太重,用词不当,应改为“提高”。‎ ‎ ②“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应改为“考上大学”。‎ ‎ ③“慧眼识金”自称“金”,用语不得体,应改为“不放弃”(意思对即可)。‎ ‎ ④“超凡入圣”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过于夸张,应改为“超越别人”。‎ ‎⑤“刮目相看”不得体,改为“非常敬重”。‎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要求修改短信的内容,重点是用语不当,“建树”“超凡入圣”词义太重“卫冕”; “金”谦敬失当;“刮目相看”不得体,改为“非常敬重”。‎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答案】示例 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涉及到内容、句式、修辞、衔接,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仿写时,每句的核心是“道出了……的真谛”。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可以确定要表达的“真谛”的内容,将相关的内容和“真谛”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合含,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梦想不是“空想”‎ 有了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了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拼搏的勇气在风浪前却步;‎ 有了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远行的信念在苦闷中消沉。‎ 那只梦想着东游泰山、南下长江的蜗牛,却感慨生命的短暂,什么也不去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可笑哉、可叹哉。或许以蜗牛之力,是不可能登顶泰山之巅,南临长江之滨,但梦想需要追逐,需要奋斗,不付出行动的梦想只能是一种空想。可想而知,那只蜗牛是在无尽的苦闷中死去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如同那只“空想”的蜗牛,感慨时光短暂,如白驹过隙,他们不再去拼搏,不再去奋斗,只知道“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让光阴似水,匆匆流过。等到他们恍然醒悟,已垂垂暮年,回望过去,是一片茫然;放眼现在,却已无可奈何。蹉跎了一辈子,什么也没留下,只有悔恨的泪溢满眼眶。‎ 雄伟的万里长城并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是几代人的梦、几代人的结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悠悠的羌管声至今仍在长城上空萦绕,每一个台阶都浸染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血液。踏上万里长城,似乎可以感受到古代那些人雄浑而有力的脉搏。那是在向我们宣誓,要想成就宏伟,必须敢于挑战梦想。如今,万里长城仍旧存在,铸造者已扬尘天地间,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我们的心中长存。‎ 如今的楼兰古城、敦煌还存在,风沙早已掩埋了玄奘那西行的脚印,但历史让我我们对这段历史格外清晰。远方的呼唤吸引着他那坚定不移的步伐,尽管远方的路途多么遥远,前面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危险,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他没有把西天取经作为“空想”,沉浸在自己的梦中,而是当做生命的一段旅途。他成功了,也一定会成功,因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去阻止一个人去追逐梦想。‎ ‎ 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的服务中去。”诚然,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个人的生命显得非常渺小,但能泛起多大的涟漪取决于我们自己。在一生中,我们可以做的事很多,可以追逐我们的梦想,让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伸,让它绽放绚丽的光辉。‎ 登上泰山之巅,可以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 东临长江之滨,可以感受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浩瀚。‎ 不要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一旦你停下,再大的梦想也不可能实现。去寻找吧,寻找人生的意义,只要你肯相信,肯追寻,就会有奇迹!‎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要对故事的结果进行分析,蜗牛最后死了,但死本身并不可悲;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由此可以立意为“做比想更重要,心动不如行动”“做好小事,就是大事”“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固步自封”“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正确认识、定位自己”。行文时可以从材料的分析入手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展开论述,论事注意结合当先的重点,如“结合当下的‘核心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注意既要看到差距,又要行动起来,让文章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 点睛: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 ‎)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