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0 KB
  • 2021-06-07 发布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 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18月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们如果加深对环境美学概念的理解,准确透彻地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就能达到探究环境美学的目的。‎ B.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都是人所需,二者不矛盾时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C.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协助生态朝着“安居”“乐居”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造就生态文明环境。‎ D.除了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环境质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设问为发端,在论证过程中先立论后分析,明确概念,承转自如,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B.文章首先强调环境的属人性的必要性,继而重申环境的意义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C.文章分别从自然和文明两个维度明确了评价环境的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 D.作者卒章结旨,明确环境美学的要义与方向,相信随着审美视界的扩大,环境审美的内涵必将不断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论述“谋生”“荣生”“乐生”三种生存方式,层层递进,其论述重点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乐生”。‎ B.环境审美的本质是“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物质性愉快”和“精神性愉快”二者得兼,就是“乐居”。‎ C.虽然对于“审美是什么”的问题,美学家们见仁见智,但“审美就是愉快”的结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平安夜的愿望 侯发山 ‎12月24日,儿孙们约好了似的,如小鸟归巢一样从天南海北赶回来,家里一改往日的清静,热闹起来,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这才像个家嘛。老焦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不知道谁说了一嘴,明天是圣诞节,今晚是平安夜。“剩蛋”还有节日?老焦憋住笑,没敢多问,怕他们笑话他没文化。在他们老家,“剩蛋”就是二球,二百五的意思。前年跟小女儿冬去杭州旅游,在岳王庙里,看到“岳母刺字”的铜像后,老焦忍不住说道:“这个丈母娘真狠心!”弄得冬他们几个很没面子,私下没少数落老父亲。 ‎ 接到他们归来的消息,老焦早就备好了丰盛的饭菜。大家一落座,一道道菜便“粉墨登场”了。除了凉菜,都热气腾腾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钻;花红柳绿的,耀人的眼睛。老焦发现,儿孙们几乎不动筷子,却都盯着手机。‎ 老焦忍不住说道:“春,这是你爱吃的红烧鲤鱼。”春是老大。他头也没抬,说:“爸,等会儿,我给老板问候一声。”‎ 老焦看了看老二,说:“夏,这是你爱吃的拔丝山药。”‎ 夏只顾瞄着手机,说:“爸,等会儿,我跟朋友聊着呢。”‎ 老焦看了看大女儿秋,说:“秋,这是你爱吃的炝冬笋。”‎ 秋也没抬头,说:“爸,等会儿,我把这批货发走。”‎ 老焦转脸看了看冬,说:“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冬没吭声,看着手机出了神。‎ ‎“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趁热吃吧。”老焦以为冬没听见,加大了语气。‎ ‎  冬点了点头,说:“爸,等会儿,我给同事说点悄悄话。”‎ ‎  老焦把目光投向孙子小欢:“小欢,这是你爱吃的山鸡丁儿。”‎ ‎  小欢说:“爷爷,等会儿,我正在战斗,不能临阵脱逃。”‎ ‎ 战斗?老焦吓了一跳,旋即明白是网络游戏。他对孙女小喜说:“这是你爱吃的瓜丝儿。”‎ 小喜说:“爷爷,等会儿,我把鬼片看完。”‎ 老焦吆喝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响应。看到有的菜凉了,他就挪动脚步去厨房热菜,一盘又一盘,一趟又一趟。‎ 小欢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说声“我饿了”然后拿起筷子叨菜。老焦趁机又催促吃饭,大家才不情愿地拿起筷子,一边叨菜一边看手机。‎ 小欢一边往嘴里塞鸡丁,一边皱着眉头叫道:“爷爷,您爱吃啥菜啊?”‎ 小喜说:“爷爷最爱吃剩菜!”‎ 一句话,大人们都笑了。看得出,那笑不是十分的自然。春忙转移话题,说:“大家都许个愿吧,圣诞老人会帮大家实现的。”‎ 听说圣诞老人要来,最开心的要数孩子。‎ 小欢说:“我要当班长。’”  小喜说:“我要当班花。”春说:“争取来年当上部门主管。”夏说:“明年赚20万。”秋说:“到美国旅游一次。”冬说:“减肥十斤。”‎ 轮到老焦了。他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犹豫半天,还是没说话。‎ 小欢说:“爷爷,圣诞老人真的会来,去年我睡觉前许愿要个新书包,醒来就发现枕头边有个新书包。”‎ ‎“真的,”小喜点点头,“我许愿要个蝴蝶发卡,第二天就发现书包里有个蝴蝶发卡。”‎ ‎“真的这么灵验?”老焦有点不相信。‎ 春夏秋冬一律憋着笑,忙点了点头——他们想给老人买点礼物,却不知道老人缺少什么。之前他们给老人买了不少东西,除了吃的,好多都没拆封。‎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老焦说:“我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冬说:“爸,您怎么老想着我们呢?不算,说您自己的。”‎ ‎“说您自己的。”其他几个人也随声附和。‎ 老焦这才不好意思地咧嘴一笑,说:“我、我希望自己变成手机。”‎ 手机?在座的都傻乎乎地瞅着老焦。‎ ‎“我要是能变成手机,就能跟你们不离不弃了……”老焦解释道。‎ ‎                                        (摘自《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12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小说开头描写儿孙们回家时热闹的场景,与下文儿孙们不顾老焦的感受、各自玩手机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欲抑先扬,发人深思。‎ B. 老焦不知道圣诞节,不懂得“岳母刺字”的故事,这一情节的描写,凸显了老一辈人没有文化、与年轻人有隔阂的现状。‎ C. 小说细节描写很出色,“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等从正面描写了老焦看到儿孙们归家后的高兴:而“咧嘴一笑”等则表现了老焦对儿孙们各自玩手机的无奈。‎ D. 这篇小说既有形象生动的比喻,又有乡土气息较浓的口语,还有幽默诙谐的语句,语言清新、朴实、自然。‎ ‎5. 这篇小说以“平安夜的愿望”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试做简析。(6分)‎ ‎ ‎ ‎6. 这篇小说以老焦劝儿孙们吃饭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为改革开放迈出了一大步。‎ ‎2018年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开幕。12月14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年12月18日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创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他强调,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摘自《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新华网2018年12月18日)‎ 材料二:‎ 材料三:‎ ‎12月10日至11日,“2018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召开,200余位外国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专家学者、商界领袖热议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会上,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说,中国改革开放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成绩对我们讨论未来40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国韩国局”局长郝福满曾说,正是“中国改革所采取的渐进式、实验式的模式,与东欧和苏联的改革形成鲜明对比”。他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以实验的方式先在少数地区试点,实践成功后再进行推广,成为中国的独特经济改革模式。‎ 面对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全新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因而开始关注中国道路的特色和优势,希望吸取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为不少国家解决现代化的困惑提供了启迪:只有结合本国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材料四:  ‎ 在当前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受到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冲击的情况下,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数以亿计的人口摆脱了贫困,在这一进程中获益的不仅有中国人民,也有其他国家的人民。中国帮助联合国实现了千年发展计划的减贫目标。中国对维护多边主义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要避免国家主义、民族主义。”‎ 联合国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从气候变化、经贸投资,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国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符合2030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我们希望变得繁荣,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共同的愿景,需要一个共同的发展,需要构建共同的繁荣。当今的中国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来保证国际多边主义机构在基于国际秩序的情况下,继续发挥显著作用。”‎ ‎(摘自《世界多国前政要点赞中国改革开放成就》2018年12月13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各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创造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历程的奇迹。‎ B.图1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乡村收入明显落后于城市,城乡发展依然不平衡。‎ C.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瞩目,其渐进式、实验式的独特经济改革模式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D.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符合世界上渴望发展与繁荣的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图2显示2013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稳步增长,其增长金额与幅度都超过了图1所示的改革开放前30年。‎ B.世界各国前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专家学者、商界领袖热议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其中不乏认同肯定与高度评价。‎ C.中国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的基础上,选择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全新发展之路。‎ D.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中国避免了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为维护多边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 ‎9.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伟大成就,请结合材料概括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 ‎  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答其意,止赙物而已。‎ 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 ‎ ‎(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B.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C.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D.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指年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太牢”指祭祀帝王时用羊和猪当祭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 B.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的诏令,谏言受到皇帝好评。‎ C.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 D.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5分)‎ ‎ ‎ ‎(2)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5分)‎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14~15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 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 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 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 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驻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幅巾藜杖北城头”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为其下文描述抒情作了铺垫。‎ B. “两行雁带杜陵秋”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诗人也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 C. “身世安危入倚楼”中,从字面看作者是在感慨自己身世的安危,实则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D. “横槊赋诗非复昔”中,“横槊赋诗”这一典故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有体现,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本诗中指作者当年的军中英姿。‎ ‎15. 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请找出来,并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 ”。‎ ‎(2)《阿房宫赋》用“ ,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能做到“    ,  ”,是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干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B.“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C.“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D.“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                                              华清中学 王梓 ‎                                            2018年4月20日 ‎(1).  改为       (2). 改为  ‎ ‎(3). 改为    (4). 改为 ‎ ‎(5).  改为 ‎ ‎21、仿造下面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奉献他人的美好情怀。‎ ‎[ 材料]‎ 报效    关爱   知恩 老吾老及人之老     报君黄金台上意    吃水不忘挖井人 心念父母    马革裹尸   羊羔跪乳    善待老人    投笔从戎   乌鸟私情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年一度的新闻热词评选,最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观照,以及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关注。某报预测2019年度新闻热词,初步入选的词语有:生态、提薪、网络、人工智能、萨德、边境对峙、价值、和平、污染、等待、金钱、难民。‎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表达你对2019年的理解与期盼,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 ‎1、B(A项表达绝对,探究环境美学,除了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还关涉很多学科,关联人类很多的活动。C项转述错误,原文是“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且“乐居”不属于生态文明环境的范畴。D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 ‎2、C(C项“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错,文章分析了两项指标的具体差别,但没有指明轻重主次。)‎ ‎3、B(B项转述错误,原文表达为“乐居”是指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可以理解为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或“物质兼精神的”几种情况。)‎ ‎4、B    ‎ ‎5、(1)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家人在平安夜许下的愿望。(2)有反讽社会现实的效果,儿孙们的平安夜愿望是为了自己,而老焦的愿望是为了子孙,以“平安夜的愿望”为标题,具有较强的反讽社会现实的效果。(3)使得老焦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 ‎6、(1) 便于塑造人物形象,老焦能清楚地知道儿孙们爱吃的饭菜,表现了老焦心细、疼爱孩子的形象特点;(2)便于推动情节发展,老焦劝子女们吃饭,他们却各自玩手机,这就为下文老焦希望变成手机做了铺垫;(3)便于揭示小说主题,儿孙们只顾玩手机,却忽视与老焦的交流,反映了当下人们亲近手机、远离亲情的社会现象。( 每点2分)‎ ‎7、C(“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表述有误,原文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吸取”。)‎ ‎8、B(A.“幅度都超过了”不对;C.“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是中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基础,而是从中国发展中得到的启示。D.“避免了”表述不当,是“要避免”。)‎ ‎9、(1)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取得巨大发展与进步,使数亿人口脱贫,极大改善r人民的生活。‎ ‎(2)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特别让发展中国家看到希望,获得启示和经验。‎ ‎(3)改革开放使中国有能力在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世界的发展和繁荣,维护多边主义秩序。(每点2分,答满三点6分)‎ ‎10、【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可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根据句子中的主谓语或动宾关系,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以及文言虚词等标志性词语断句。如“魏文帝”“皇后”“陛下”“宗庙”“子孙”,都是称呼性名词,这些地方都要注意;“奈何”,固定句式;“乎”,句末语气词;“者”,助词,表判断,此处要断开。故选A项。‎ ‎11、【答案】D(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D项,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猪)三牲全备为“太牢”。祭祀要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故选D项。‎ ‎12、【答案】C(3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先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项内容理解错误,根据文本,唐高宗“止赙物而已”,可知此项“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内容理解错误。故选C项。‎ ‎13、【参考答案】‎ ‎(1)(5分)先帝服用后,不久就病重了,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 得分点:“饵”,服用;“大渐”,病危、病重;“显戮”,公开杀死;“以为”,认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被动句。‎ ‎(2)(5分)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下诏赏赐的,希望一概(全都)推掉。”‎ 得分点:“诿”,委托;“烦费”,麻烦浪费;“诏赐”,下诏赏赐的(东西);“一罢”,一概(全都)推掉;“之”,代词,代前面下诏赏赐的(东西)。‎ ‎【参考译文】‎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后,不久就病重了,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这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和祥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传位之事就此作罢。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有诏书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 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 ‎14、B ‎ ‎15、 诗眼是“愁”。首联描述自己拄杖伫立在北城头,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引发了愁绪;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北雁南归,对国土之忧愁涌上心头;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忧愁满怀;尾联追忆“横槊赋诗”,感慨壮志难酬之悲,愁味悠长。‎ ‎16、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 ‎17、B(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  ‎ ‎18、D(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的先后顺序。)‎ ‎19、A(题目中的句子共有两处错误,第一,“第一款”是顺序,“国内”表领属,领属在前;第二,“综合”修饰“利用”。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20、 ①鄙人→本人;②大作→作品;③惠赠→随寄;④你校→贵校; ⑤垂怜→垂青/垂爱。‎ ‎21、答案:(示例)‎ 投笔从戎,马革裹尸,报君黄金台上意,这是报效祖国的美好情怀。‎ 心念父母,善待老人,老吾老及人之老,这是关爱老人的美好情怀。‎ 乌鸟私情,羊羔跪乳,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是知恩图报的美好情怀。‎ ‎22、写作指导:‎ 这个作文题目给的词语比较庞杂,在提示处给了“理解与期盼”及“你的看法”的暗示,所以可以从现实和未来两个角度思考,选取立意点。如选择“金钱”“网络”“生态”,可以表达对社会生活中混乱现象的忧心,对整顿网络秩序、正确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期盼;如选择“和平”“难民”“等待”,可以从对和平的期盼、难民问题等角度入手,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体现自己的抱负与担当;如选择“网络”“人工智能”“价值”,可以从科技与网络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角度去反思人的自我价值;如选择“萨德”“难民”“边境对峙”,可以从珍惜和平、居安思危等角度思考。也可选跨界词语,如“人工智能”“难民”,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完全可以设想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人类会不会沦为机器体制下的“难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