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玉溪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
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应在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
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
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变形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
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
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
《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
“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
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
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
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
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
谱等都是对生活常形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
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
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
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选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1. 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
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 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
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 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
所发生的改变。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
的“变形”观念。
B. 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
利于戏曲的发展。
C. 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 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
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
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 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
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 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
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 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
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
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 项结合文
本第一节内容“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可知,强加因果。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
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
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
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 B 强加因果,
原文为: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
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 C 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
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知,文中只说艺术家常用
这种形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
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
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结合文本
最后一节内容“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知,文中只说艺术家常用这种形式。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
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 项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错。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
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
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
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A 有时甚
至“变形”就是“常形”,错。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
人。新罗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
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
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
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
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
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
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
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戛而焚。丹召工教
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取其偿;
逃未复者,官府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
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
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
法,诏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
江西,上言为丹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
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
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 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 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 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
卖出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由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 韦丹认为法令废弛就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
认为并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若划归河东管辖。
C. 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
查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 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集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
幼思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逃未复者,官府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答案】4. C 5. D 6. C
7. (1)逃亡没有回来的,官府替他们盖房;贫穷不能盖房的,给予他们钱财。(2)查验差
役告发的事,都不符合实际,韦丹成功治理的情况越发显明。
【解析】
4. :“济”是“救,辅助”的意思 ,“当济以威”应该理解为“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辅助)(此
危局)”
5. 运用排除法,“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是说韦丹不愿多花费国家钱财,精简机构,整
顿吏治;“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是周墀对韦丹的高度评价和褒扬,不符合题目“使民安
居(安定地居住、生活)”这个要求,故排除 ABC 三项。
6. 并不是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内如数补还,应该是
当权的官吏强取粮食,韦丹下令侵吞粮食的“权吏”一月之内如数补还,并非“抄没其家”。
7. 略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皇帝诏令任命他为侍封郎中前往吊唁。
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以
得到出使的费用,这称作“私觌官”韦丹说:“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
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他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有关主管部门拨付给他,
其后就把这种做法写在法令制度中。还未出行,新罗国继位的国君又去世了,韦丹还朝作了
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
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令官吏,不允许把他们抢掠来作为奴隶。开始兴建州械,城墙
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
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
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忽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
局,现在不讨伐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地区就只剩下京地长安和东部洛阳这两京了。”
这得到了宪宗皇帝的赞扬,因而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当初,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
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
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要赢利。有能力建造瓦屋
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因贫穷无力建
瓦屋的百姓,则给予他们钱财。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韦丹又建立了南北两个市场,建
造军营来驻扎军队。年中大旱,韦丹广泛征召百姓做工,给予优厚的工钱,给他们食物。有
一个官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审察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这个官吏能够
自己耗费如此之多的粮食吗?”查抄登记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都是当权的官吏强
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和你们约定
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这些官吏们都叩头谢罪,到了限期没有一个敢违约的。有一
个兵卒违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韦丹没有处死他,把他释放了。他离去后,上诉状告发韦丹
违法,皇帝下诏将韦丹解送官府等候处理。就在此时,韦丹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查验兵
卒告发的罪名,都不符实,韦丹为政的功绩就更加显著了。大和年间,裴谊观察江西,上书
要为韦丹修建祠堂,在石碑上刻下他的功绩,朝廷没有答复。宣宗读《元和实录》,看到韦
丹政绩突出,有一天与宰相谈论道:“元和年间,治理百姓谁是第一?周犀回答说:“我曾任
江西太守,韦丹功绩卓著,恩泽施及八州百姓,死后四十年,无论老幼对他仍思念不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
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 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案】8. 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
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
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微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
“因局方”的句意。
9.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
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
斋住处,无关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解析】
8. 试题分析:次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
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
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有了这两句,上两句句意更加显豁,对“为弦直”、“因
局方”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并非赘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
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9. 试题分析: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
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
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
“弦直”。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
是因其“局方”。“局”即棋盘,方形。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
“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作者在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
后,曾官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他的为官态度正好作“方”、“直”的注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
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
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
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
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荀子·劝学》)
(2)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
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 金就砺则利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凌万顷之茫然 (4). 飘
飘乎如遗世独立 (5). 丰年留客足鸡豚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
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砺”“知”“凌”“豚”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
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
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
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
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
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小说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斯
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翌日傍晚,我
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前往茶站交茶。大叶茶装在竹篓,一元一斤;芽茶装塑料袋里,二十元
一斤。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
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姬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
夫因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
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她丈夫以唱代说,脱口成秀。使人们开心之余,
自己也获得—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
一急之下,将他们家卖到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
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
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工作组长了解到那一情况:愕然,继而肃然。亲自送其丈夫回家,还对当年的阿婆好言
安抚……
我问:“现在她家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
直一个人过活。”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
人……”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不料子诚却说:“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认养她的那位副县长,名面是
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我失语!
子诚说:“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
始替人家采茶,一天也就挣个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
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可……这……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
“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人家她听不进去啊。”
不待我再说什么,子诚接下来的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
他说:“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仍然
省吃俭用,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我心愀然。进而,怆然。
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
元钱。
第二天傍晚,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
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原来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
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
的什么圣地。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
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那一刻我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
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
“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有删改)
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开篇有关茶村的一段景物描写,再现了山区茶村青翠多姿的自然美景,也为徐阿婆
的出场做了铺垫。
B.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写了徐阿婆的肖像、动作及语言,塑造了一位真实可感的
农村老妪的形象。
C. 小说塑造工作组长与副县长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为了表明社会在整体进步的同时,也留
下了许多阴影。
D. 小说中徐阿婆的故事全都通过子诚之口讲述,增加了可信度,同时也便于“我”在与子
诚的对话中抒情。
E. 小说以“清名”为题,一方面是对徐阿婆两次清名情节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也起到了
凸显主题的作用。
12. 徐阿婆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13. 文中多次写到“我失语”,“说不出话来”等,这样写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14. 文中的“我”由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的形象,联想到了“朝圣者”与“独行
侠”。对此,有人认为自然合理,也有人认为矫情做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1. EA 12. ①美丽端庄,气度不俗;②清名至上,自尊自立;③吃苦耐劳,隐忍
顽强。
13. ①表现“我”对徐阿婆的同情、钦佩与敬重;②以“我”的反应,衬托徐阿婆遭际之不
幸、个性之顽强及对清名之重视;③“我”的反应渐次强烈,反映徐阿婆随境遇之蹙迫,其
志弥坚,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14. 观点一:认为自然合理。①徐阿婆对清名的追求,就如朝圣者朝圣时的虔诚与忠实的心
情;②在当今社会徐阿婆对清名的“另类”追求,颇有独行侠“独行”的意味;③联想自然
巧妙,更好地塑造了徐阿婆坚守清名的人物形象。观点二:认为矫情做作。①徐阿婆不过是
山区的一位老妪,如此联想,过分拔高人物;②徐阿婆还钱本身与清名未必相干,这与朝圣
者与独行侠所坚守的理想信念尚有距离;③徐阿婆对清名的坚守有点执拗,如此联想,显得
做作。
【解析】(1)试题分析:B“细腻的笔触”有误;C 工作组长与副县长主要是用以衬托主人公
徐阿婆的;D 徐阿婆这形象完全通过侧面描写。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行为等方面分析,从徐阿婆年轻
时代的回忆以及八十三岁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曾经的美丽,以及年老后依然保持不俗
的气质;她还小米、还钱等行为,说明她的自尊独立,对清明的看重;她年老坚持干活,可
见她的勤劳,命运多舛,经历社会动荡、亲人离去、名誉的“玷污”等种种变故,依然挺直身
板生活,可见她的隐忍顽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试题分析:“我”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剩下的钱,可以看出“我”是一
个尚礼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当“我”听到徐阿婆说人的一生如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时,羞
愧了。结尾处也有“我之羞愧,因我亦如此”,这些地方都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当“我”
听到副县长的所作所为时,一时无语,可见“我”对他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所以说,“我”是一
个正直的人。此题可以从内容和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回答。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对阿婆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人生观点。
要活的挺直与坦荡,而社会上却存在很多不重视清名的现象。作者的观点通过对阿婆的同情
显露出来。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长者季羡林
人们所见到的季老,总是笑眯眯的。他是那种初见之下给人感觉特别慈祥的人。先生的
学问确实很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个性情中人,也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长者。
90 年代,应该说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生活最为悲苦的日子。在这段岁月里,他的几位亲
属,都相继离世,尤其是伴随了他大半个人生的伴侣,还有他最爱的女儿。1993 年,他把
自己的心情真实地记录下来:“老祖和宛如的走,把我的心都带走了。如今,天地虽宽,阳
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二月兰》)但就是在这几年里,他仍旧保
持着平静的心态,一如既往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并没有被孤寂的命运打垮。
他有许多的朋友,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无论大官,还是平民百姓,他都一样对待。
他在平淡的待人接物中,显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显示出人性的高贵。所有认识及接触过季
羡林先生的人,对他的品德和人格无不交口称赞,称他有仁者风范,无己无私,亦慈亦让。
他的仁爱和善意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在日常小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1995 年的一天,85 岁高龄的他同往常一样,照例清晨 4 点起来读书、写作。他把自己
关在书房里,晨读和写作到 6 点多钟。忽然,他发现自己已将房门锁上,而钥匙却在门外的
另一个房间。其实,他只需要给他的哪一位学生或助手打个电话,从外面打开门就行。但季
先生认为时间太早,不便将别人从梦中唤醒。他竟做出了一个壮举:打开窗户,从近两米高
的窗台上奋不顾身地跳下来,创造了一个“85 岁老翁跳窗台”的奇迹。这一件小事,足以
显出季老遇事替他人着想的精神。类似的传说很多,最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件事:有一年
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位从外地来求学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
太累了,就把包裹放在路边。这时正好有一位老人迎面走来,年轻学子看老人衣着简朴,像
是位老工友,年轻学子走上前去说:“您能不能帮我看一下包裹?”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
位年轻学子轻松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履行
着自己的使命。几天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
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张中行先生认为,季羡林先生一生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
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最难能的是朴厚。
季羡林的家虽然房间还算多,但大都成了书库,剩下的几间生活用房,也是陈旧简单,
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都是最简单不过的陈设。而季羡林的布衣粗食,更是让接触过季羡
林先生的人印象深刻。他永远是穿布衣制服,是那种很耐穿的咔叽布料做的,远远看去,就
像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工友,绝不会让人联想到他是有那样大学问和社会地位的著名学者。
自己的生活很简朴,但对家乡却舍得花大笔的钱。他曾经捐款给村里的学校和卫生室,
让学生少交一点学费,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让乡亲们治病时少花一点钱。几十年来,
他一直给村里的小学寄书。非常奇怪的是,季羡林寄的图书都很受小学生们的欢迎:季爷爷
怎么知道他们爱看什么书呢?原来,季老总是带上自己十多岁的孙子孙女一起到书店精心挑
选,让孩子们当参谋。
进入老年的季羡林,丝毫没有把自己当做老年人看待,他的心也越来越年轻了。他尤其
喜欢与年轻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几次国家图书奖评奖期间,他都愿意找年轻人一起吃饭。
工作人员对季羡林也没有生疏感,大家常常在吃饭时互开玩笑,笑语连天。很多人问他有什
么长寿的秘诀,他的答复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他的长寿之道很简单,
就是顺其自然。
静水流深。季老并不是善谈的人,它更多地是用他的笔来书写他的人生感悟。他是在喧
嚣的人生中默默地走着自己的路,走得艰难,但走得坚实。他客观而平静的人生态度,使他
在晚年愈发能够在学术与生活中游刃有余。
(摘自于清《季羡林画传》)
15.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季老对人总是笑眯眯的,虽然朋友很多,但无论地位高下也都一样看待,足见他博大的
胸怀。
B. 85 岁老翁跳窗台、帮北大新生尽职尽责地看管行李这些故事,都表现了季羡林先生拥有
年轻的心态,从不把自己当老年人看待。
C. 为了攒下更多的钱捐给家乡的学校和卫生室,季羡林先生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样的
生活水平与他的身份和地位极不相称。
D. 让自己的孙子孙女帮助自己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季羡林先生可谓用心良苦,这个
细节展现了季老的慈爱之心、善义之举。
E. 本文通过记述季羡林先生一些生活事迹,表现出季羡林先生的高尚人品和客观而平静的
人生态度,展现了一位学问大家的形象。
16. 季老在实际生活中是个“性情中人”,是“很有人情味的长者”,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
简要分析。
17. 张中行先生最赞赏的季羡林的“朴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8. 文中用“静水流深”来评价季老,对这样的评价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认识。
【答案】15. DE 16. ①几位亲属去世,季老尽管保持着平静的心态,但内心却感到无边
的寂寥与凄凉。②对待朋友,无论长幼贵贱,季老都一视同仁。③在一些日常小事中自然流
露出对他人的仁爱和善意,如 85 岁老翁跳窗台、帮北大新生看管行李。
17. ①季老的朴厚,表现在他生活的简朴上。②季老的朴厚,表现在他对家乡人民的真诚的
关心上。③季老的朴厚,表现在他谦和待人,始终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
18. 理解“静水流深”:①人生态度客观平静,学术和生活游刃有余;②职位高,姿态低;
③底蕴丰厚,不肆张扬;④感情深沉,从容淡定;⑤排除喧嚣,潜心钻研;⑥学问精深,为
人低调等。文本内容分析提示:①在几件生活小事中显出慈祥而有人情味的一面;②学问、
地位高,但慈让无私;③在平淡的待人接物、日常小事中显示出人性的高贵;④他历尽磨难,
亲人离世,尽管悲痛,却能保持平静的心态;⑤自己生活俭朴,却一直捐款寄书,显出仁爱
与博大;⑥学术泰斗,却心态年轻、平易近人,与年轻人、工作人员和谐相处等。认识:略。
能针对这种品质进行评价、谈启发或阐述意义即可。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 项,“笑眯眯”不足以表现
“他博大的胸怀”;B 项,“表现了季羡林先生拥有年轻的心态,从不把自己当老年人看待”
的说法错误;C 项,“季羡林先生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的原因不是“为了捐钱”,强加因
果关系。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
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
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查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
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季老在实际生活中是个“性情中人”,
是“很有人情味的长者”,如文本第2 段“他的几位亲属,都相继离世,”“他仍旧保持着平
静的心态,一如既往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并没有被孤寂的命运打垮。”第3 段
“他在平淡的待人接物中,显现出一种博大的胸怀,显示出人性的高贵。”“他有仁者风范,
无己无私,亦慈亦让”。第4 段“创造了一个“85 岁老翁跳窗台”的奇迹”等。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题目问:张中行先生最赞赏的季羡林
的“朴厚”表现在哪些方面,作答时围绕“朴厚”进行信息筛选。从他的生活与品行上考虑,
如他在生活上简朴,他对家乡人民真诚的关心,谦和待人等。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题目要求理解季老的“静水流深”,作答时要扣住
一个方面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从他的平常的生活小事中,从他的工作、做学问中,从他的平
淡的待人接物、人生经历中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针对这种品质进行评价、谈启发或阐述意
义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1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
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
B. 为了让人们体验与世界短跑冠军比赛的感受,这家科技馆独出心裁地设置了与冠军赛跑
的模拟互动平台,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C. 看完电影《虎口脱险》后,大家给小王对号入座,说他就像影片中的那个有才能的音乐
指挥,常常因粗心做出一些有惊无险的事。
D. 在丛飞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
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答案】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本次展览征集了近千幅家庭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家庭生活的瞬间定格,却无不刻有时代
的痕迹,让人过目难忘。
B. 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
数次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C. 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
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D. 为丰富城市生活,市政公司全面规划,修建了三个文化广场,其中一个是将二十多米的
深坑夷为平地而建成的。
【答案】A
【解析】B 语序不当,“临场的无数次竞技”改为“无数次临场竞技”。C“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
为中心”杂糅,删云“围绕”。D 句式杂糅,要么用“将……夷为平地”,要么用“由……建成”。本
句还有用词不当的毛病“深坑”不能“夷为平地”,“夷为平地”指将地面建筑或高起部分铲平。
21. 把下列句自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
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来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
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② 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
除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
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
地理著作。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③①②④ C. ④②③⑤① D. ④②③①⑤
【答案】B
【解析】按总分结构排序。
22. 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
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 10 个字。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 120 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
平洋。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许多蝴
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
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
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
【答案】⑴ 种类繁多的观赏鱼 ⑵ 体色、体形优美 ⑶ 善于伪装确保安全 ⑷ 主食
藻类、海绵珊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材料一共四句话,一句解说了一个方面。涉及到它
的种类、体型特点、保护自己的生物特征、以及食性。从这四个方面去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3. 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
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狂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
容; , ; ,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
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答案】没有牡丹的高贵美丽 可以有小草的平凡普通 没有雄鹰的机警矫健 可以有飞
燕的轻巧灵活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先明确仿写的具体要求,首先是外在的,然后是内在的。
要注意句子间的内在联系,所写前后应是包含的关系。仿写句子还要要注意使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要形成对比,采用“没有……,可以有……”的句式,且要“与开头的一
句构成排比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方法归纳 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
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
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2.对
应已知,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必须
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的短
语类型、词性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9 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
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
不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
句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如本题注意题干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
一句构成排比句”,句式是“没有……,可以有……”。
六、写作
2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即如果
仓库里有充足的钱粮,那么人们就会讲究礼节。人如果能吃饱穿暖,那么就会考虑到什么该
做什么不该做,懂得荣辱廉耻。
对于管仲的观点你怎么看?联系当今现实,作出你自己的解读。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答案】人要有荣辱之心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仓廪实衣食足之后,众皆知荣辱乎?显
然,其不全然也。仓廪实之人继续搜刮粟米,衣食足之人继续聚敛衣帛,最后个个捞的腰缠
万贯,而荣辱心却无处可置。
难道于人来说,知荣辱这门必修课,竟不及如粪土般的身外之物吗?
纵观古今,因权势钱财丢弃荣辱心的例子不胜枚举。南宋小朝廷受金兵压迫,摇摇欲坠,而
主和派却主张媾和来保全明日黄花的地位。明魏忠贤发动叛乱,矫诏纷出,残害忠良,民间
生灵涂炭。而现今社会,拉关系,走后门,接完全成了到达高薪强权职位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荣辱心被金钱权势的私欲吞噬殆尽。人生的着门必修课,就这样被无情的从基本课程中剔除,
留下的全是“拜金主义”、“走后门”、“潜规则”的全然扭曲人性的科目。他们抛弃荣辱心,
堂而皇之的笼络人心,排挤对手,陷害他人,却还自以为是的夸耀自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的“英雄好汉”。
把荣辱出卖,所作所为无非是辱人贱行,其身无非是披着“高尚”的卑鄙之人。如同沉积在
澄澈溪水里的泥沙,看着周围清冽的溪水,便臆断自己也如其般清澈空灵,实则不知自己有
着肮脏丑陋的本质。岂不悲夫?
那么,若为躯体丑陋,其心灵也一样不堪入目吗?
汉代司马迁因李陵案牵连获罪而受到宫刑。同僚觉得他是丑陋的,不再完整的。司马迁自己
也以此为耻。“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
发背沾衣也!”但他更已不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耻。
荣辱心的耻辱感给他以动力,磨灭了恐惧,造就了“千古绝唱”。而对荣耀的追求,光辉了
他的人格魅力。伏地而起,勇于超越,坚持不懈,荣与辱极大地拓展了他内心的美与善,并
由外在的非凡意志集中地体现出来。荣辱并相依存,辱以悲痛勉励人,荣以更高的信仰和理
想推动人。
知荣辱方能高尚,方能窥探内心所缺,拓宽心扉,完善自身,升华自我。范仲淹以忧己之喜
悲为耻,以忧民之多艰为荣,其心之荣辱感由此升腾为国恨民忧,其高尚之心可见一斑。知
荣辱之人,耳聪目明,明辨是非,孰轻孰重于其身易明也。
人之知荣辱,为人生之必修课。荣辱心之于人,亦如水之于游鱼之不可或缺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
知荣辱”,即人要有“知礼节”“知荣辱”。一段时期内由于道德水准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展
现出不太文明的景象。作文时,联系当今现实,选择一个角度,对此作出自己的解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