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课时优案3费孝通乡土中国3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优案3 费孝通《乡土中国》(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多人    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而    。这正说明,(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    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必要指出,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是    地放在那里。保护传统村落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脚踏实地。今天,是时候放慢脚步思考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留住。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转化为方方面面的责任,特别是政府责任。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身不由己: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强调身体的行动。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所以应用“不由自主”。②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多次重复。此处强调为买不到回家的票而睡不着,应用“辗转反侧”。③人所共知:人人知道。路人皆知:带有贬义,指某些人的野心和隐私被大多数人知道。此处“路人皆知”感情色彩不当,宜用“人所共知”。④原封不动: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变动。一成不变:已经形成,永不改变;多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根据“放在那里”的语境,应该用“原封不动”。故选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B.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C.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6‎ D.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第一空,从前文看,叙述角度是人,所以此空所填语句的叙述角度也应是“人”,选“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第二空,从与下文句式“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对应看,应填“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故选C。‎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B.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现状。‎ C.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 D.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扭转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局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二是“改变”与“问题”搭配不当。A项,“改变”与“问题”搭配不当,可把“问题”改成“现状”。C项,“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且“改变”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现状”。D项,“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故选B。‎ 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阅读《乡土中国》中“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章,分析孟子这段话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有哪些异同,造成观点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                       ‎ 答案 (示例)同:(1)费孝通先生与孟子的观点都承认欲望存在的价值;(2)费孝通先生与孟子都认为一味遵从欲望,会出现难以适应生活变化的情况。‎ 异: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的人是遵从着欲望而生活的,孟子则告诫人们要寡欲,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原因:‎费孝通 6‎ 先生的观点是就环境稳定的乡土社会而言,而孟子的话则针对在城市生活并处于权力中枢的士大夫而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就所述内容进行评论。‎ 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作者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 对此,你怎么看?‎ 答:                       ‎ 答案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的欲望的确是受一定文化习惯的影响,属于“文化事实”。“生于斯,长于斯”,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种观点在乡土社会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那种社会形态下,那样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人们会沿袭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但在当今“地球村”的大背景下,人的欲望有很多的共性,这些共性的欲望与文化的关联性就要弱很多。例如,“发展、合作、共赢”这个主题,是全世界的共同欲望,即使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不例外。所以说,文中的观点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辩证看待。‎ 三、有观点认为,根据涂尔干的理论,“机械团结”是指民间文化受合意和传统社会角色的约束,它强调社会身份的不变性,即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不变且稳定的,如同机械内部工作的零件。而“有机团结”是指现代社会秩序受文化上协商的社会联系的约束,其特征是专业化与劳动分工。那么,农村作为礼俗社会更像机械团结,城市作为法理社会也更像有机团结。‎ 请思考,费孝通先生下面的一段话中,是否把“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说反了?请谈谈你的批判性阅读体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ön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 ‎(费孝通《乡土本色》)‎ 答:                       ‎ 答案 用反了。费孝通把“有机团结”错认为礼俗社会,把“机械团结”错认为法理社会。根据涂尔干的理论,“机械团结”是指民间文化受合意和传统社会角色的约束,显然应对应“礼俗社会”。而“有机团结”指的是,现代社会秩序受文化上协商的社会联系的约束,其特征是专业化与劳动分工,显然应对应“法理社会”。‎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新审视乡土中国 在学术上,《乡土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上的贡献是“差序格局”。如同江村的知名度一样,“差序格局”也已成为中国学界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此一概念事关对乡土中国及其文化的核心理解,背后有着深层含义,是专门用来处理基于乡村文化的社会关系的。人和人之间有着一种亲疏远近的关系,就像水波纹一圈圈由内向外、由强及弱地扩展出去,这在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并不是说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就不重要,而是它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还会到处受到排斥。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人们有时会想尽办法避开种种私人情感上的亲疏远近的纠葛,使这种在乡土社会之中最为基本的构建人伦关系的文化特质,被人为地挤压到很有限的私人空间中。但在乡土社会与文化的思考逻辑中,会把这种人和人之间自然生长出来的亲疏远近的关系通过某种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下来,并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甚至礼仪,谁都不能任意违反或破坏。这种关系尽管是制度化的,却不是由制度来赋予的,它是由血缘和地缘自然衍生出来的,因此,更为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风俗”而非“制度”。‎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真正要说明的是,在基于差序关系网络上的中国社会中,处于国家与民间社会之间的地方精英群体,如何发挥作用并通过一种特别意义的沟通和协调,去创造出某一个超越差序性私人关系的公益性空间,从而实现乡村的自治。对于一个基于层层亲属关系以及拟亲属关系构建起来的乡土社会而言,精英群体的成长和自觉显然是乡土社会治理、自我创新与自我维系的根本。费孝通在略早出版的另外一本小书《乡土重建》中对此也有很多的表述;而与历史学家吴晗合编的同一时期出版的《皇权与绅权》一书中,费孝通的几篇文章更是直指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作为中间层的精英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换言之,所有乡村问题都可能是由这个中间层群体被打破或消除而引发的。如果在一个强势的现代国家与弱势的基于私人道德维系的“差序格局”的民间网络之间缺少了一个可以真正沟通的缓冲地带,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那些来自乡村的精英群体再也无法回到乡土社会中去,乡村也因此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创造的能动性,乡土社会的内外循环也因此被终止。‎ 正如费孝通自己所说,“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 从晚清、民国之初直至当今社会,制度的转换以及文化观念上的转型一直在持续进行,70年前费孝通所说的那些现象在今天依旧存在。很难说有什么“新乡土中国”,如果有,那也只是作为传统的习俗与作为现代的制度相互叠加和碰撞,‎ 6‎ 而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化。乡村不论好坏、贫富以及强弱,都不再可能是这些人的家园故土,他们积极地融入大城市,却又在不时偷窥乡村之中完成了对故园乐土的想象与沉迷。一切“返乡体”的书写与描述也都不再可能是一种真实,因为他们从来就未曾真正地生活在那里。即便是有过一些儿时的乡村经验,心灵也经由一种外在化的城市启蒙之后受过挫伤,再难以恢复到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他们因此而成为乡土中国失忆症的患者。这可以说是《乡土中国》一书在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的关键所在,它可以使得我们重新去构建乡土的问题,回味逝去的家园以及种种人情世故。‎ ‎(‎2016年4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村”这个概念,涉及乡土中国及其文化的核心理解,是用来处理乡村文化的社会关系的。‎ B.亲属关系的远近,在农业社会中表现突出,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甚至可以忽略。‎ C.从作者在文中的表述看,作为中间层的精英群体在乡村治理中是起真正沟通的缓冲作用的。‎ D.从文中看,《乡土中国》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人们重新去构建旧有的乡土社会,以这个理念构建新农村。‎ 答案 C 解析 A项,偷换概念。不是“江村”这个概念,而是“差序格局”。B项,“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甚至可以忽略”错,文章首段中间只是说“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D项,“构建旧有的乡土社会,以这个理念构建新农村”错,文章结尾只是说“它可以使得我们重新去构建乡土的问题,回味逝去的家园以及种种人情世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对《皇权与绅权》一书的引述,凸显了精英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B.文章采用比较的方法,表现了“差序格局”的知名度同“江村”齐名。‎ C.作者引述《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是为了突出《乡土中国》内容的概念性。‎ D.文中提到“返乡体”的书写与描述是为了表现其真实性无法与《乡土中国》相比。‎ 答案 B 解析 文中只是说两者广为人知,并没有说“齐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国家,精英群体这个中间阶层被打破了,以至于乡村的治理困难重重,问题层出。‎ B.地方精英群体所起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对于实现乡村的自治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6‎ C.从文中看,《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如《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的内容详细。‎ D.《乡土中国》书中所提的相关体系与其他体系一道,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共同发挥着作用。‎ 答案 A 解析 “以至于乡村的治理困难重重,问题层出”夸大其词,且文中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 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