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四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呼兰一中阿城二中宾县三中尚志五中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后,“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具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 B. 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为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慕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 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常为故乡的象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 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许浑因此睹物伤怀,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 B.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 C. 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写出了大量咏柳的诗篇,可见柳这一具有丰富情感意蕴的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为杨柳”,不合文意,根据原文“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以及“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可知,杨柳就是柳树,这里并非称呼错误,“虽误把柳称为杨柳”中“误把”用词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错误,从文中来看,没有按照时间顺序。C项,“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错,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文章说服力。D项,“家中庭院植有柳树”错误,文章第六段说的是“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并没有说许浑家中庭院就种植柳树,选项把两处内容糅合到一处。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错误,选项无依据,依据原文只是提到了给后人理解诗句制造了困扰。B项,“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错误,选项表述错误,文中说的是“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可见不能作为证据不是因为传说的真实性。C 项,“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写出了大量咏柳的诗篇,可见柳这一具有丰富情感意蕴的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表述错误,“可见”表示得出结论,本选项前后逻辑关系不成立,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未来7年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购买敏感产品。‎ ‎2018年4月19日,针对中兴被美国“封杀”的问题,商务部表示,中方密切关注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声明,称在相关调查尚未结束之前,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执意对公司施以最严厉的制裁,对中兴通讯来说极不公平,“不能接受!”‎ ‎2018年5月,中兴通讯公告称,受拒绝令影响,本公司主要经营活动已无法进行。‎ ‎(摘编自“网易”“新浪”“凤凰网”)‎ 材料二:‎ 芯片贸易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的最大“黑洞”。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最近几年集成电路进口额均超过2000亿美元,甚至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2017年,这一数额达到了2601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逆差达到最高值的1932.6亿美元。‎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表示,危机肯定会刺激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想依靠国产芯片帮助中兴渡过危机确实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芯片行业的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而且有些必要的学费恐怕也是绕不过去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比如SG开始这几年,国内芯片恐怕还是要靠国际市场供应。‎ ‎(摘编自《“芯痛”背后国产芯片征途漫漫,“中国芯”短板何在》,2018.4.19《新京报》)‎ 材料三:‎ 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重大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 当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掣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 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 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都能从容应对。‎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回顾历史,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方的技术封锁而选择自我封闭。在持续深入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坚定如初,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中国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 中国科技当自强,靠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在充分认清与强国差距的同时,我们要对自身的成绩和发展潜力有充分认识,更要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4.21,有改动)‎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相关调查尚未有结论的情况下,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对中兴通讯施以严厉制裁,对此,中兴公司认为极不公平,难以接受。‎ B. 中兴只凭国产芯片的力量来渡过危机并不现实。有人表示,危机会刺激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但芯片依赖国际市场供应的局面暂时不会改变。‎ C.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令人惊讶,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D. 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重大科技进展,大都如此。‎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可见,芯片贸易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逆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的高科技企业要时时警醒。‎ B. 2018年4月至5月发生的“中兴事件”,表明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发展就会受到掣肘。‎ C. 中国有意愿融入世界,正加快追赶世界前沿科技的步伐,在持续深入的开放中,中国会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包括在科技领域实现共同进步。‎ D. 我们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既要认清与强国的差距,也要对自身成绩和发展潜力充分认识,满怀信心,从而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6. 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针对不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 ‎6. ①优势:发展速度快,成就突出;立足自身,富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大。②不足:部分领域发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③措施:自力更生,坚持不懈;深入研发,厚植创新土壤;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已经实现‘并跑’乃至‘领跑’”说法错误,原文是“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而非选项所说的所有领域。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这类题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推理错误,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超过石油进口额,并无法得出得出“芯片贸易在中美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着巨大逆差”的结论。故选A。‎ ‎【6题详解】‎ 题干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针对不足,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是什么,属于考查学生筛选信息能力。信息筛选点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一个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通读选文,可以确定本题的答题区域在材料三,仔细阅读材料三,根据材料三中“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不断追赶的态势愈发突出,在不少领域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探月工程、可燃冰开采等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成就足够令人自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以及中国日益迸发出来的科技创新潜力,值得充分肯定”“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自强不息的结果”‎ 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中国科技发展的优势是发展速度快,成就突出;立足自身,富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大。根据在材料三中筛选出的“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釜底抽薪’。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的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在芯片、发动机等很多方面,我们需要下定决心,咬紧牙关,攻坚克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等信息,可以概括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是部分领域发展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根据在材料三中筛选出的“美国商务部日前对中国中兴通讯公司采取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促使科技界和更多企业以更长远眼光,谋求更自主、自强的发展”“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念兹在兹的信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我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方的技术封锁而选择自我封闭。在持续深入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会加强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其中自然也包括科技领域的共同进步”等信息以及第一问概括出的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之处,可以分析概括出针对不足指出,中国应该采取自力更生,坚持不懈;深入研发,厚植创新土壤;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等措施发展科技。‎ ‎【点睛】信息筛选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几种在文段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属于局部信息筛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刁爷 许福元 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 李乡长家娶儿媳妇,请来了鼎鼎大名的王师傅,号称厨子王,领衔做莱。又请来刁爷,担任厨师水平的评委主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厨子王心里直打小鼓,小声问知客:“刁爷有何反应?”知客向厨子王附耳说道:“每道菜,刁爷都尝了,不过还没吱声。”‎ 厨子王还是有点儿不放心,对知客说:“烦你问问刁爷,是不是可以上汤了?”‎ 知客来到刁爷面前说:“刁爷,能上汤了吗?”‎ 刁爷只吐出两个字:“上吧。”‎ 厨子王闻听大喜,忙让“油盘”上汤。‎ 知客手中高举着东家赏的红包,边走边喊:“东家赏厨子汤钱,一千块!”‎ 厨子王手拿红包,来到刁爷的酒桌前致谢:“谢谢,谢谢。”又言辞恳切地对刁爷一桌人说:“刁爷,您务必再点几个菜,我再给您上四个飞碟。”‎ 刁爷见厨子王诚心实意,便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 一盘拍黄瓜端上来,积青叠翠。厨子王忙请刁爷:“您老尝尝。”‎ 刁爷只拿眼睛一瞄,说:“拍黄瓜讲究放葱、姜、蒜,你放对了吗?”‎ ‎“放了放了,都放了,您看——”厨子王忙指着那盘拍黄瓜。刁爷这时沉下脸:“我说的是葱、姜、蒜的形和量,葱要葱花,姜要姜丝,蒜要蒜泥。至于量呢,葱是四成,姜是一成,蒜是五成。你看看你这盘,成何比例?”‎ 厨子王的脸一下子像红布一样,赶紧指着那盘炒绿豆芽:“您老尝尝这盘。”‎ 刁爷这时一笑,一摆手,说:“我不用尝。这个炒绿豆芽,是先放的醋,对不?先放的醋,就先闻到‘醋味,如果后放的醋,只有吃到嘴里才有醋味。再说,炒锅你用的是薄铁锅,应该用厚铁锅。用厚铁锅炒,小灶子火上再泼一勺子油,叫爆炒,这样炒出的绿豆芽没有生豆浆味,还站得住条。”说毕,刁爷又找补一句:“你看,这盘绿豆芽倒针了吧,一吃,准熟腾味儿,不会是脆生生的。”‎ 刁爷的一番话,把大伙儿都说愣了。厨子王也服了,忙说:“您再尝尝这盘香椿摊鸡蛋:”“你呀你呀!”刁爷马上给厨子王纠正,“这是外行话,那叫摊黄菜!”刁爷手一指,“你用的不是香椿,是菜椿,这要是香椿,打鼻儿香,一丈以外就能闻出来。”‎ 最后,刁爷点评那盘熟扒五花离骨肉:“这盘五花肉,是用刀从骨头上剔下来的。这道菜的规矩是用木槌。一点儿一点儿砸下来。”‎ 这回,厨子王真是彻底地心服口服,心里那点儿傲气,一下子荡然无存,才知道自己学的那点儿手艺,不过九牛一毛。试想,刁爷还没用到舌头,已经是入木三分,要是他把那二十四道菜一一点评,自己脸面更要丢尽。人啊,真别小看了他人,世上有高人呀有高人!想到此,厨子王忙从兜里掏出那一千元红包,交到知客手上:“这场酒席,我们确实没有做好,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刁爷却从知客手中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辛辛苦苦,烟熏火燎,这是东家一点儿心意。你们的大路菜,做得不错。我只是挑你们飞碟的毛病,也不一定都对。”‎ 厨子王知道刁爷在替他们打圆场,便动情地说:“您看,原来我等只是久闻您的大名,今天算有幸当面领教了。我们虽非亲友。但您是老前辈,请受晚生一拜。”刁爷忙托住了厨子王的手臂:“千万别这样,别这样,咱人不亲,刀把还亲呢!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 ‎ ‎(有删改)‎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刁爷其实不姓刁,只是以其舌头‘刁’而出名,他的舌头是如何‘刁’的呢”,为叙事设定切入点,还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形象,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也不缺乏鲜活的细节,人物之间相互映衬也使个性更加鲜明。‎ C. 小说中写刁爷在酒席即将结束时,“点了平平常常的四个菜”,其实,刁爷是有预谋的,他想让厨子王难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 D. 小说情节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思想意蕴却丰富深刻,它告诉读者,同行之间要相互扶持,对待晚辈要坦诚相见 ‎8. 那个一千块的“红包”,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推动情节发展。厨子王厨艺在得到刁爷肯定之后,东家赏“红包”,引出厨子王拿着“红包”谢刁爷,刁爷点菜、评菜等精彩情节。‎ ‎②表现人物性格、心理。东家送“红包”,众人喷啧称赞,从侧面表现厨子王厨艺高明;厨子王辞“红包”,表现他对刁爷的点评心悦诚服;刁爷“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表现刁爷对厨子王的理解与照顾等。 ‎ ‎9.‎ ‎ ①厨艺精湛。对厨子王的拍黄瓜、炒绿豆芽、香椿摊黄菜、熟扒五花离骨肉的点评,充分表现出他对配料、选材等烹饪技艺的熟悉程度,表明他是一位厨艺精湛的优秀厨师。②待人坦诚。点评厨子王的四个菜,以诚相待,说的都是真实情况,没有虚假之处,其实也是对其厨艺的指教。③体谅别人。体谅厨子王的辛苦劳动,反对“同行是冤家”的旧观念,主张同行要互相关照。‎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刁爷是有预谋的,他想让厨子王难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错,刁爷是“见厨子王诚心实意”才借此机会点评他的菜,指导他的厨艺,并无预谋,也无恶意。故选C。‎ ‎【8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小说中物象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分析该物象在情节上的作用,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表现人物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那个一千块的“红包”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分析,小说中,这个一千块钱的“红包”是东家赏的,因为厨子王的厨艺在得到刁爷的肯定。这个“红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后面厨子王拿着“红包”谢刁爷,然后请刁爷点菜、又评菜等一系列的情节。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东家送“红包”,也就意味着对厨子王手艺的肯定,从侧面表现厨子王厨艺高超。刁爷对厨子王做的四道菜只看了一眼就点评之后,厨子王辞“红包”,可看出他对刁爷的点评心服口服,表明厨子王的为人很厚道实在。而刁爷“拿过红包,转手按在厨子王手里”又能表现刁爷对厨子王的理解与照顾等。从后面他说“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可分析理解出来。‎ ‎【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本题要求全文简要分析分析刁爷这一人物形象。小说中,刁爷对鼎鼎大名领衔做莱的厨子王所做的四道菜,只看了一眼就做出精彩的点评,让厨子王心服口服,可见他厨艺精湛。对厨子王的四个菜,真实点评,实事求是,同时也是间接教了厨子王的厨艺。表明他为人坦诚。最后,厨子王在刁爷的点评之下,自觉羞愧,退回红包,刁爷将红包按回厨子王手中,说“你们辛辛苦苦,烟熏火燎,这是东家一点儿心意”“你我都是厨子,同行不能成冤家,要互相抬着走”,表明他体谅别人。‎ ‎【点睛】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可以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来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事母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兄友弟悌,多士推之。居母丧,柴毁骨立,殆不胜丧。服阕,拜吏部郎中。‎ 禄山陷两都,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节选自《旧唐书•王维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B.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C.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D.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在唐朝,司马这个官职的职务就是协助当地的刺史办事,但是更多的只是个虚名而已,没有任何职权。‎ B. 服阕:古代居丧时穿丧服。古代官员如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C. 行在,也称行在所。既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D. 豪右,是指豪门大族。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写王维在辋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对佛教的虔诚和生活的简朴,充分体现了王维的淡泊性情。‎ B. 王维被安禄山挟持,事后差点被定罪,好在他写了一首《凝碧诗》,加上其弟为他赎罪,才没有被定罪。‎ C. 王维不仅五言诗写得特别好,书画方面尽管还有缺陷,但成就也很高,不是一般绘画的人所能企及的。‎ D. 王维与其弟王缙关系非常好,且都是博学多才之人,不仅受到许多士人的推荐,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待之如师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授太子中允。‎ ‎(2)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答案】10. D 11. B 12. D ‎ ‎13. (1)恰好王缙请求削免自己的刑部侍郎官职来为兄长赎罪,于是特别赦免他,任命他任太子中允。‎ ‎(2)王维兄弟都信仰佛教,平时经常吃蔬菜,不吃荤血,到晚年更是终年吃素,不穿华美衣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蓝田别墅”房屋名,为名词,作“得”的宾语,其后断句,排除A、C;“于…下”为固定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句子翻译为:得到宋之间蓝田别墅,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服阕:古代居丧时穿丧服”,解释错误。“阕”作为动词时,意思是“停止”;“服阕”,意思是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项,“就连豪门大族也视其兄弟为座上宾,待之如师友”不合文意,原文为“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是“宁王、薛王待他如同师友”,不是所有的豪门大族。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会:恰好,适逢;削:削免;宥:赦免,宽恕。(2)奉:信奉,相信;居:平时;茹,吃;衣:穿。‎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王维,字摩诘,是太原祁县人。父名处廉,官位终于汾州司马,家迁到蒲,於是成为河东人。王维在开元九年考中进士。奉养其母崔氏以孝见称。和弟王缙都有俊才,在博学多艺上也齐名。兄弟友好,为士人们推崇。历任右拾遣、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居母丧,因哀痛毁伤得骨瘦如柴,几乎不能胜任服丧.丧满除服,拜授吏部郎中。‎ ‎ 安禄山攻陷两都,王维被抓住。他吃药使自己下痢,诈称哑了。安禄山平素怜爱他,派人把他接到洛阳,拘禁在普施寺,强迫他接受伪官。安禄山在凝碧宫宴会他的徒众,乐工都是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王维听了很悲伤,暗中作诗说:“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裏.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后,陷没在叛贼中的官分三等定罪。王维因为《凝碧诗》传闻到皇帝驻跸之地,肃宗称赏他,恰好王缙请求削免自己的刑部侍郎官职来赎兄罪,于是特别赦免他,则授他任太子中允。‎ ‎ 王维以诗名著称于开元、天宝年间,兄弟在两都做官,凡是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恭迎他,宁王、薛王待他如同师友,王维尤其擅长五言诗.书画更是极其神妙,笔迹措思,和造化相参,而创立画意经营圆绘,就有所不足,至於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於天机,不是一般绘画的所能企及了。‎ ‎ 王维兄弟都信佛,平时经常吃蔬菜,不吃荤血,到晚年长斋,不穿华美的衣服.得到宋之间蓝田别墅,在辋口,以辋水周绕房舍,修建竹洲花坞,和道友裴迪泛舟往来,弹琴赋诗,歌咏整天。在京师时每天给十几位僧人施斋饭,以玄谈为乐。斋中没有别的,只有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专心惮诵.妻去世后不再娶,三十年独居一室,完全屏除尘世之累。乾元二年七月去世。临终之际,因为王缙在凤翔,忽然索笔作辞别王缙的书信,又给平生亲友作告别书几幅,大都是勉励朋友信佛修心的意思,扔下笔便去世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牺牲:古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蟠木:弯曲的树。随分:依据本性。‎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 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 C. “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 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5. 本诗意“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答案】14. A 15. 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坚守本心:作者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项,“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说法错误。首联“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故选A。‎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如本题,结合诗句内容及诗人白居易的个人经历分析,首联主要为了表明作者的观点,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生活困窘”。‎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作答时明确诗歌的题材、诗歌的主要内容及由此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诗已经明确意在“自咏”,首句“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白居易认为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颔联“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诗人认为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可看出其乐观知足。颈联“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桃李”可以在春天争辉,但没有蟠木果实,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不“羡”不“争”。尾联“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可见诗人淡泊随性、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 ________。” ‎ ‎(2)在《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以:“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3)李白《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 ‎【答案】 (1). 哀吾生之须臾 (2). 羡长江之无穷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欲渡黄河冰塞川 (6). 将登太行雪满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语境提示:(1)中“人生短暂,自然永恒”对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中“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对应“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中“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对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点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________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之中。‎ 前不久,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可谓是__ _。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别人的孩子都开始挣钱了,我的孩子再不开始就__ 了。”可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璀璨夺目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可以说是___。‎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只会让孩子的人生演变成一出悲剧。‎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五花八门 百里挑一 望其项背 冬扇夏炉 B. 层出不穷 寥若晨星 望其项背 徒劳无益 C. 层出不穷 百里挑一 望尘莫及 冬扇夏炉 D. 五花八门 寥若晨星 望尘莫及 徒劳无益 ‎18.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C. 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把科学家、文学家当做榜样的孩子只占两成 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把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 B. 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 C. 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 D. 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培养,不惜以孩子的童年为代价,沉醉于“制造童星”的虚幻之中 ‎【答案】17. D 18. B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适用排除法,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成语的积累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比如:重点分析成语的关键词;注意词语的适用对象;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洁,防止出现语意重复。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根据第一处空白前后语境,此处强调的是活动的多,应该用“五花八门”,据此可排除BC。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寥若晨星: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人物或事物十分稀少。根据第二处空白前后语境可知,此处强调的是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比较少,应该用“寥若晨星”,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高考命题辨析病句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根据类型的特征去排除错误选项。分析划线病句可知语病有两处:一是结构混乱,“根据……”和“……表明”保留一个表达方式即可,“把……作为”和“以……为”保留一个即可;二是不合逻辑,“将近七成多”不成立,有“将近”就不能再加“多”,可以表述为“将近七成”或“七成多”。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ACD排除,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一般要考虑六个一致:陈述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陈述逻辑一致、语言风格一致、陈述句式一致、内容衔接一致。题干选取的句子在语段中一般起着过渡性作用,因此在解答过程中要多考虑前后照应关系。根据空白处前文内容,“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在考虑选项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对象的一致性,那么空白处的句子主语应该是“家长”,考虑到逻辑的一致性,那么陈述的顺序照应关系,应该是“空想”“虚声”,对应选项内容应该是“虚幻”在前,故排除AD,考虑语段内容的衔接,要注意后文“只会让孩子的人生演变成一出悲剧”,那么应该把选项中的“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的培养”放在最后,故选B。‎ ‎20.下面是一封自荐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书。我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鄙人的专业技术水平;我乐观开朗,能够很好地搞好人际关系。在众多招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信心十足。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有成,明天会更好!‎ ‎【答案】示例:①“垂询”改为“审阅”; ②“鄙人”改为“个人”; ③“搞好”改为“处理”; ④“招聘”改为“应聘”; ⑤“(事业)有成”改为“蒸蒸日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此题:垂询: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不符合审阅自荐书的语境。鄙人属于谦敬失当。搞好属于口语化用于书面表达。招聘属于主客颠倒。事业有成属于词语用错了对象。‎ ‎2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欢庆佳节之际,中国人喜欢草拟对联来渲染节日氛围,表达喜悦心境。请把下面八句话分别组合成适应中秋节和元宵节的两副对联,要求上下联的组合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答案只填序号。‎ ‎①欢歌笑靥 ②十分相思百分念 ③三秋桂子 ④万户当门观瑞雪 ‎ ‎⑤千重山远 ⑥一轮明月两地心 ⑦玉树银花 ⑧千家把酒赏花灯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宵节: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⑤②③⑥ (2). ⑦④①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也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注意本题对联要表现中秋节和元宵节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按内容要求把备选短语分为两类,中秋节的风俗为赏月,在外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元宵节的风俗是赏花灯;根据节令,可以判断“三秋桂子”为中秋节,“玉树银花”为元宵节,“欢歌笑靥”“玉树银花”为元宵节热闹的情景;再按照句式结构“四字句+七字句”的形式整理答案;注意上下联对应位置词性一致,上下联的尾字要遵循仄入平出的原则。‎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了很多催人奋进的话语,值得新时代青年人学习反思,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行百里者半九十”。‎ 对于这些话语,你有怎样的体验、感悟?请以其中一句或两句为基础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让坚持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了很多催人奋进的话语,值得新时代青年人学习反思,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行百里者半九十”。习主席的谆谆告诫我们应谨记在心,三个层面中,奋斗、积累诚然不可或缺,但我认为“坚持”更重要,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要让坚持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 如果没有坚持,人生就是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如果没有坚持,人生就像折翅的苍鹰,跌跌撞撞,失去平衡;如果没有坚持,人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悠悠,无依无靠。‎ 苍蝇因不能坚持,而飞回了垃圾堆,蜜蜂因坚持工作,而被大加赞赏,人生因坚持而绽放美丽。‎ 国民宝宝王宝强 影视红星王宝强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从“傻根”到“许三多”再到“顺溜”一次次倾心的演绎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以及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人在囧途》《一个人的武林》《道士下山》《唐人街探案》……片约不断,角色不止。2016年,人生又有了突破,执导了个人电影处女作《大闹天竺》。‎ 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他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自从习武以后,每天坚持锻炼,学成之后,情势也并非乐观。就在跑龙套的几年间,他经历了磨难,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坚持每天3个镘头,坚持早出晚归,坚持在那寒冷的冬天,坚持在那严热的酷暑。‎ 王宝强因坚持他的梦想,而绽放他明星的色彩。‎ 萌萌大白孙杨 中国国家游泳队队长孙杨,是很多世界游泳纪录的保持者,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男子自由泳个人单项金牌数居世界第一。2015年,孙杨成为继菲尔普斯之后历史上第二位蝉联世锦赛MVP的男子游泳运动员。他是中国男子游泳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奥运冠军,唯一一位连续在两届奥运会摘金的中国游泳运动员。中国男子游泳在世界大赛上至今共获15枚金牌,孙杨独揽。大白杨的金牌会让你数到手软,你若问这些成绩靠什么取得,可以概括为六个字:有天赋,愿吃苦,乐坚持。‎ 在2017年的世锦赛上,孙杨连续作战再次获得冠军,并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赛后身体到达极限的他瘫倒在泳池边,甚至再无力气回到更衣室。‎ 但他仍然说自己会尽量坚持下去。“我坚持,看看身体,因为后面还有接力,4x100特别看重,去尝试下吧,对我来说都是挑战。‎ 孙杨因坚持而备受瞩目,绽放全能的色彩。‎ ‎ 没有阳光,哪有花儿的笑脸?没有雨露,哪有嫩芽舒展的惬意?没有坚持,哪有蜜蜂的备受赞赏?没有坚持哪有你收获时的硕果累累。‎ 当代青年,肩负历史的使命,既要奋斗,又要积累,更重要的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坚持绽放出迷人的色彩,让美丽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解析】‎ ‎【详解】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要求从给出的三个句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九层之台,始于累土”“行百里者半九十”中选取其中的一两句形成自己的立意,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首先要明确各句的意思,第一句强调“奋斗”,第二句强调“积累”,第三句强调“坚持始终”,这三句都可以任意的组合,因为做任何事情,这三点都很重要,单独的谈其中的一句也可以。行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逐层的论述,论述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因为题干中有“值得新时代青年人学习反思”“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受”的要求。‎ 立意:‎ ‎1.幸福来自奋斗、勤奋、拼搏。‎ ‎2.成功需要积累、脚踏实地。‎ ‎3.成功(做事)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素材:‎ ‎1.“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鲁迅的这句名言带给了我深刻的启迪:成功源自于积累。‎ 杰克·伦敦依靠自修与点滴的积累才促使他成为一个大文豪,恰恰印证了“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的这句古训名言,正是因为杰克·伦敦不断地积累才让他走向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让他走向了成功。‎ ‎2.“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一条最原始的谚语,但却铸就了几代人的成功.看来量的积累可以取得质的飞跃,试问,纵观古今,文坛之名士,哪一个不是依其积累才走向的成功?‎ 莫泊桑,曾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这都要归功于他不断地积累,每天,他都很早地出去采集素材,他将这一天所见到有趣的事,感人的事都记录了下来,并将其一一整理运用在文中,使他的文章更生动,这样如此大的成就,皆因是积累一切琐碎细微的事物才走向的成功,由此可见,成功在于积累。‎ ‎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这是句耐人寻味的千古良训。‎ ‎4. 当青春的你在奋斗中失去毅力,失去信心时,不妨看看面前含苞待放的花儿,要知道,午夜花未眠。即使像依米小花一样用数年的艰辛只换取一回的绽放,它也从未停止过奋斗。只要绚丽地开过,奋斗过努力过,就会有收获和结果。凌晨四点海棠花仍未眠,而青春的你起床开始奋斗了吗?‎ ‎5. 奋斗是春日荒野里幼芽破土的倔强;奋斗是仲夏烈日下秧苗茁壮的成长;奋斗是深秋果园中累累硕果的收成;奋斗是隆冬山脚下寒梅孤傲的绽放。奋斗是一种情感的慰藉,心灵的寄托,是人生的落脚处。因为奋斗,生命才充满激情,成功之路才满溢风景。‎ ‎6. 俞敏洪坦言,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考过全班前20名。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由于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过老师的鼓励,只是靠不懈的付出坚持到了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却又只有55分,并因总分不高而落榜。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最终,付出辛苦的汗水,“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被北大录取。俞敏洪的高考实战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付出汗水,并为之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7. ‎ 以著名的壁画《最后的晚餐》享誉全球的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为世界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作。达•芬奇伟大成就的取得只因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付出了无尽的汗水。在长达3年创作《最后的晚餐》的过程中,达•芬奇历尽了千辛万苦,为了创造出十二门徒有个性的头像,他需在整个米兰寻找合适的面孔。为准确刻画犹大这个人物,他要到各种场合观察罪犯、流氓和赌徒,反复揣摸他们的心态、神态和形态,并画了大量的速写,直到找出他满意的形象,最终使这幅画取得空前的成功。达•芬奇的人生因付出汗水并痴心不改地坚持而熠熠闪光。‎ 行文结构:‎ 一篇议论文的经典布局或谋篇模式:‎ 首先,拟一个隐含观点的题目,如本题“让坚持绽放出迷人的色彩”。‎ 其次,写一个简洁明了的开头段,引述材料,亮明观点。‎ 然后,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1)先来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指出“坚持的重要性”;‎ ‎(2)接着阐述“为什么要坚持”,由物及人,论证说理,分析“坚持”对人的影响。‎ ‎(3)阐述哪些人靠坚持取得了成功,得到了幸福 ,以小标题的形式详写的新颖典型的事例,如王宝强和孙杨靠坚持取得成功的事例,也要有总领或总结的议论性文字,谨记,画龙还要点睛。‎ ‎(4)联系自身以及现实生活,结合当代青年和“中国梦”,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结尾部分应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明确或升华深化观点,使用祈使句或者呼告修辞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点睛】写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紧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内容、主要观点等必须紧扣材料,不能与材料无关,但也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就决定了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写作基础。‎ 材料作文的材料较多地来自历史事实或现实生活,它们往往反映了现实的某个方面、某些问题,所以材料作文中,论点的提炼一定要有现实意义。材料中的观点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现实的学习、生活或工作,所以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客观现实,力求写出的文章具有现实意义。‎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