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厦门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课内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逆流而上追寻伊人的道路艰难而又漫长。‎ ‎(2)《曹刿论战》中,在曹刿看来,根据实情裁决案件是“_____________”,可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流曲折,春花繁密,月洒花树的美景。‎ ‎(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夸张的笔法,写李凭超群的琴技令羸弱的动物振奋起舞。‎ ‎(4)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六国统治者不体恤百姓,搜刮民财,穷奢极侈。‎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虽然赋闲,仍梦见战马飞驰,弓箭震耳离弦的战斗场面。‎ ‎(6)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当年求学时生活清苦,相比于衣着华丽的同学,“_____________”,毫无羡慕之心。‎ ‎【答案】 (1). 溯洄从之 (2). 道阻且长 (3). 忠之属也 (4). 江流宛转绕芳甸 (5). 月照花林皆似霰 (6). 老鱼跳波瘦蛟舞 (7). 剽掠其人 (8). 倚叠如山 (9). 八百里分麾下炙 (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容易写错的字:“溯洄”、“宛转”、“霰”、“剽”、“麾”、“炙”、“缊”、“敝”。‎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B. 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废:搁下 C.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秉:拿着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加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题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 D项,“始速祸焉”中“速”应为动词,招致。“始速祸焉”,意思是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故D错误。‎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为之踌躇满志 异乎三子者之撰 B. 旦视而暮抚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 盖以此得名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其制稍异于前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题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 A项,代词,代指前文成功解剖牛/结构助词,的,不相同,故A错误;‎ B项,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假设,如果,不相同,故B错误;‎ C项,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相同,故C正确;‎ D项,连词,表比较,比的意思/连词,表被动,被,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左传》是为了阐释《春秋》而写的纪传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C. 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D. 苏轼是影响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以诗歌常见题材入词,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B项,“纪传体史书”说法错误,《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故B错误。‎ 故选:B。‎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 《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 《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 《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C项,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故C错误。‎ 故选:C。‎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答案】(1)交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与”,给;“尔”,你;“矢”箭;“其”,语气副词,一定;“乃”,你的;“之”,结构助词,的。(2)中“然”,表转折,可是;“卒”,最终;“困于此”,被动句,被困在这里;第一个“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思;“非战之罪也”,判断句,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三)课内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7.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拟行路难(其四)》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自然现象起兴,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迥异,质朴的诗句中隐含了诗人的平和与淡然。‎ B. 《夜归鹿门歌》中“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写世人回村,诗人夜归鹿门山,在这两种归途的对比中,表露了诗人隐逸自得的志趣。‎ C. 《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生动形象地写了洞庭湖水将吴楚两地一分为二,日月星辰昼夜在湖水之上浮动的雄伟壮丽气象。‎ D. 《苏幕遮》中“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从故乡友人的角度落笔,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A项,“隐含了诗人的平和与淡然”说法错误,水倒在平地上,流向各不相同;人来到世间,贵贱也互有差异。水的流向带有偶然性,但向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人的出现贵贱不等是不可避免的,但谁贵谁贱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诗人在诗的开头就提出这一个比喻,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上不平等现象的愤慨,故A错误。‎ 故选:A。‎ ‎8.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与《书愤》在歌颂诸葛亮、抒发个人感情方面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歌颂功绩:《蜀相》侧重于歌颂诸葛亮的忠诚,以及壮志未酬的寂寥;《书愤》则注重诸葛亮的北伐,特别是出师表中表现出的北伐的强烈愿望。‎ 抒发感情:《蜀相》主要抒发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英雄扼腕的惋惜,以及“三顾频繁”“两朝开济”的忠义;《书愤》则借歌颂诸葛亮上表北伐的业绩来反衬自己不能收复失地的郁闷与悲哀,和对收复沦陷河山的渴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题选取的是课本中的两首诗。解答本题考生考生需要掌握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作者、创作背景等。‎ ‎1、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出师一表真名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抒发个人感情方面: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追慕、敬仰之情。“丞相”:不称“蜀相”,亲切。“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惋惜之情、壮志未酬之感。“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是一个功业未竟的失败的英雄,往往悲剧的英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叹惋之情。“长使”:这二字极大地扩充了感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的所有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壮志未酬的痛苦:(知人论世,关注作者生平以及诗作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在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同时感慨万千,一代蜀相诸葛亮有丰功伟绩,却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只好寓居成都,壮志难酬。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借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心志。‎ B、《书愤》中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书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秋感》)陆游喜欢写诸葛亮的原因: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机之境。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而诸葛亮又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也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吟咏诸葛亮的诗。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二、课外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宗建,字季侯,吴江人,尚书用曾孙也。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武康知县,调繁仁和,有异政,入为御史。时辽事方棘,上疏责备辅臣。无何,沈阳破,宗建责当事大臣益急,因请破格用人,召还熊廷弼。明年广宁失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宗建不平为剖两人罪案颇右廷弼诸庇化贞者乃深疾宗建给事中郭巩者,先以劾廷弼被谪。廷弼败,复官,遂深结忠贤。知忠贤最恶宗建,乃疏诋廷弼,因诋朝廷之荐廷弼者,而宗建与焉。当是时,忠贤势益盛。宗建虑内外合谋,其祸将大,三年二月遂抗疏直攻忠贤。疏入,忠贤益怒。率刘朝等环泣帝前,乞自髡以激帝怒。乃令宗建陈交通实状,将加重谴,宗建回奏益侃直。忠贤议廷杖 之,阁臣力争,乃止,夺俸。会给事中刘弘化、御史方大任等交章助宗建攻忠贤、巩,巩复力诋诸人。诏下诸疏平议,廷臣为两解之。乃严旨切责,夺巩、宗建俸三月。是时,刘朝典内操,遂谋行边。廷臣微闻之,莫敢言。宗建曰:“巩自谓未尝通内,今诚能出片纸遏朝,吾请为洗交结之名。”巩噤不敢发。宗建乃抗疏极诛,历陈三不可、九害,会朝与忠贤有隙,事亦中寝。五年三月,大学士冯铨衔御史张慎言尝论己,属其门生曹钦程诬劾,而以宗建为首。忠贤遂矫诏削籍,下抚按追赃,竟坐纳廷弼贿万三千,毙之狱。忠贤败,诏赠宗建太仆寺卿,官其一子。福王时,追率忠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有删改)‎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年/广宁失/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宗建不平/为剖两人罪案颇右/廷弼诸庇化贞者乃深疾宗建/‎ B. 明年/广宁失/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宗建不平/为剖两人罪案/颇右廷弼/诸庇化贞者乃深疾宗建/‎ C. 明年/广宁失/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宗建不平/为剖两人罪案颇右/廷弼诸庇化贞者乃深疾宗建/‎ D. 明年/广宁失/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宗建不平/为剖两人罪案/颇右廷弼/诸庇化贞者乃深疾宗建/‎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廷杖,指在朝堂殿阶下杖责官员,是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刑罚。‎ B. 内操,指明代皇帝选亲信太监授予甲冑,在宫中操练军事技能。‎ C. 大学士,明代又称内阁大学士,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官。‎ D. 谥,是朝廷根据死去官员生前的功绩,追封爵位官职以表褒扬。‎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宗建治理有方,受到器重。周宗建先任武康知县,后被调任到政务繁剧的仁和县,因政绩突出,被调入朝中担任御史。‎ B. 周宗建忧心战事,力荐人才。沈阳失陷,周宗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主事大臣御边不力,极力请求皇帝破格任用熊廷弼。‎ C. 周宗建忠诚刚直,全力匡谏。周宗建担心魏忠贤将祸害国家,上疏弹劾,皇帝命令魏忠贤交待罪状,并加以严厉惩罚。‎ D. 周宗建遭受诬陷,含冤而死。魏忠贤借有人诬劾周宗建受贿,假传圣旨削夺周宗建官籍,最后将他定罪,杀死于狱中。‎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忠贤最恶宗建,乃疏诋廷弼,因诋朝廷之荐廷弼者,而宗建与焉。‎ ‎(2)宗建乃抗疏极谏,历陈三不可、九害,会朝与忠贤有隙,事亦中寝。‎ ‎【答案】9. D 10. D 11. C ‎ ‎12. (1)得知魏进忠最恨周宗建,于是上疏诋毁熊廷弼,由此进而诋毁朝廷中举荐熊廷弼的人,周宗建是其中之一。‎ ‎(2)周宗建于是上疏极力进谏,一一陈述“三不可”、“九害”。正好刘朝跟魏进忠有矛盾,事情也就中止了。‎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可分六步走:读文段,通文意;标名(代)词,定主宾;看虚词,找位置;明语法,辨句式;依据修辞;对话、引文定句读。本题为选择题,可以找准切入点。如“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是一个整体,很多朝臣庇护辽东巡抚王化贞,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颇右廷弼”意思是很有些袒护熊廷弼,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 A项,“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断句不当,“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颇右/廷弼”断句不当,“颇右廷弼”意思是很有些袒护熊廷弼,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故A错误;‎ B项,“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欲甚熊廷弼罪”断句不当,“廷臣多庇辽东巡抚王化贞”一个整体,很多朝臣庇护辽东巡抚王化贞,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故B错误;‎ C项,“颇右/廷弼”断句不当,“颇右廷弼”意思是很有些袒护熊廷弼,是一个整体,中间不宜断开,在它前后断开,故C错误;‎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D项,“追封爵位官职以表褒扬”错误,“谥”,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并非全是褒扬,应该是或褒或贬,故D错误。‎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以偏概全等。‎ C项,曲解原文,“皇帝命令魏忠贤交待罪状,并加以严厉惩罚”说法错误,原文为“乃令宗建陈交通实状,将加重谴”, 皇帝于是命令周宗建陈述他们相互勾结的实际情形,将加以严厉的谴责,故C错误。‎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恶”,痛恨;“疏”,名词用作动词,上疏;“诋”,“诋毁”;“因”,因此,由此;“与”,参与;“焉”,于之的兼词,在其中。(2)中“抗疏”,上疏;“历”,一一;“会”,正好;“隙”,间隙,引申为矛盾;“中寝”,中止。‎ 译文:‎ 周宗建,字季侯,吴江人,是尚书周用的曾孙。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任命武康知县,调到仁和,有不同凡响的政绩,进入朝中担任御史。这时辽阳战事危急,上疏谴责辅臣。没多久,辽阳失陷,周宗建更加急迫地责备主事大臣,于是请求皇帝破格任用人才,召回熊廷弼。第二年,广宁失守。很多朝臣庇护辽东巡抚王化贞,想加重熊廷弼的罪责。周宗建抱不平,为了辨明二人的罪案,很有些袒护熊廷弼,那些庇护王化贞的人于是憎恨周宗建。给事中郭巩,先是因弹劾熊廷弼被贬职。熊廷弼失败,郭巩恢复官职,于是大力巴结魏进忠。得知魏进忠最恨周宗建,于是上疏诋毁熊廷弼,由此进而诋毁朝廷中举荐熊廷弼的人,周宗建是其中之一。这个时候,魏忠贤势力更加昌盛。周宗建担心他们内外联合,祸害将更大,天启三年(1623)‎ 二月上疏直接攻击魏忠贤。奏疏递入,魏进忠更加恼火,率领刘朝等人环立在皇帝面前哭诉,乞求自己剃去头发受刑,想用这种刑罚来激发皇帝的愤怒,皇帝于是命令周宗建陈述他们相互勾结的实际情形,将加以严厉的谴责,周宗建回奏更加刚毅正直,魏进忠主张处以廷杖的处罚,内阁大臣极力争论,于是只剥夺了他的俸禄,正好给事中刘弘化、御史方大任等人纷纷上疏帮助周宗建攻击魏进忠、郭巩,郭巩再次极力诋毁各人。下诏让廷臣讨论各奏疏,廷臣们的意见分为两派。于是降旨严厉斥责,剥夺郭巩、周宗建三个月的俸禄。这时,刘朝负责操练宫内士兵,于是谋求外任。廷臣听到一点风声,都不敢站出来说话。周宗建说:“郭巩自己说他从没有勾结内廷,现在果真能拿出片言只语制止刘朝,请让我为他洗刷勾结的罪名。”郭巩闭口不说一句话。周宗建于是上疏极力进谏,一一陈述“三不可”、“九害”。正好刘朝跟魏进忠有矛盾,事情也就中止了。天启五年(1625)三月,大学士冯铨怀恨御史张慎言曾议论过他,叫他的门生曹钦程弹劾诬陷张慎言,而以周宗建为首,并且包括了李应升、黄尊素。魏忠贤于是假传圣旨削夺周宗建的官籍,交给抚按追查赃物。最终定罪接受熊廷弼贿赂一万三千两,将他在狱中杀死。魏忠贤失败后,下诏追赠周宗建为太仆寺卿,荫封他的一个儿子做官。南明福王时,追赠谥号忠毅。‎ ‎(二)课外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岑参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①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①亚相:封常清以节度使之职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代地位仅次于宰相,故称其为“亚相”。‎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出征场面,上将手执旄节,战鼓雷动,三军齐呼,渲染出军队浩大的声威。‎ B.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写敌众我寡,敌军来势汹汹,如黑云压城,我军战败,伤亡惨重。‎ C. 七八句写天气奇寒,表现了环境的艰苦,衬托出将士奋不顾身为国纾难的英雄气概。‎ D. 本诗用雄健的笔触,描绘出宏伟壮阔的图景,充满浓郁的边塞气息和浪漫主义激情。‎ ‎14. 本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 本诗写的是白天出征,诗中写景状物都紧紧扣题,并寓含歌颂输扬之意。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全诗充满浪漫并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是以强衬强的手法。所以“用对比手法写敌众我寡”错误;“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所以“我军战败”说法错误,故B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是两首诗的比较,考生要熟悉课本里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答本题考生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选段前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接下来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发了雪中送客的真挚友情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高层次的诗歌鉴赏,应该透过对诗歌字句语词的诠释、结构美感的把握、诗人生平遭际的了解以及诗人心性思想的深刻领悟,直至与诗人的心弦发生生命的共振才能最终完成。而这几个方面可以用“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予以概括。‎ ‎“文学本位”的鉴赏视角是一种深入诗歌内部语境的解读,它以语词涵义的训诂诠释、经史典故的查勘考据为基础,延伸到对诗歌字法、句法、章法的研析和审美。但是古代很多诗评家皆深信一切“评点笺释,皆后人方隅之见”,诗之高妙者实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种不求甚解只求会心的印象式的鉴赏风气直到清代才有根本性的改变。如金圣叹对杜甫诗的评点方法显然迥别于传统的诗评家,十分注意作品文本的形式技巧。他要“分解”唐诗,像庖丁解牛那样,“细读”这个具体文本,通过对诗歌具体语词形式的把握,达到对诗歌整体神韵的体会。可是,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而且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中所说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象外之象”等现象也的确存在。‎ ‎“知人论世”作为诗歌鉴赏的一个视角,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后来历代诗评家大都奉此为圭臬,因此便成为了诗歌鉴赏中最普遍、最传统的一种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采取这种鉴赏视角时,常常会对历史背景材料的分析过于具体,甚至穿凿附会,使得诗歌的鉴赏失去文本应有的艺术美感。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极其生动逼真地把离家日久的游子在返乡途中惴惴不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当“知人论世”的考据和分析,认定这是宋之问从流放地逃亡洛阳途经汉江所作时,读者心中那份美好的情感顿时烟消云散。所以,即便“知人论世”,也不能忽视诗歌文本内在结构的艺术美感。‎ ‎“以意逆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这样方能领会诗歌的本旨。“志”作为诗人当时的“心境”,不仅是作诗的冲动和前提,也是由语言文字凝结在诗中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宋代诗评家以散发着儒家人伦光辉的理想人格来诠释杜诗,得出杜甫“一饭不忘君”的结论。这种对杜诗的解读,显然是以己心忖度、逆料杜甫当时之心境,对杜甫在困厄逆境中,仍然无时不北望朝廷、忠贞不渝之精神的极大肯定和颂扬。但是,这种说法是否有“过分”之嫌呢?杜诗是否处处皆表现“一饭不忘君”的忠君思想呢?人们在运用“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鉴赏诗歌时,先在心中定下一个自己的“意”,而后为了迁就自己这个“意”,不惜削足适履、曲为解说,这难免附会穿凿。所以,“以意逆志”还须回归诗歌文本本身,结合“文学本位”与“知人论世”,有理有据地以己之“意”去体悟诗人凝结在诗歌语词中的“志”。‎ 当然,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但有法可依,总比模糊的感受与盲目的偶合要切实多了。‎ ‎(摘编自朱子辉《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试论诗歌鉴赏的三个视角》)‎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本位”鉴赏,需深入诗歌内部语境解读,以达到对诗歌整体神韵的体会。‎ B. “知人论世”指根据诗人的生平推断诗歌语词的意蕴,进而诠释作品的思想情感。‎ C. “以意逆志”指通过对语词形式的把握逆料诗人当时的心境,以领会诗歌本旨。‎ D. 通过“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视角鉴赏,就能全面欣赏诗作。‎ ‎1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了对诗歌文本的解读不能过于细致,否则会变得机械呆板。‎ B. 文章第三段用《渡汉江》的例子证明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太具体会妨害诗歌的艺术性。‎ C. 文章第四段通过对宋代诗评家解读杜诗的分析,说明“以意逆志”可能会穿凿附会。‎ D. 文章对三种鉴赏视角都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鉴赏诗歌应该更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1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古代诗评发展看,“文学本位”理念的成熟应晚于“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B. 金圣叹对唐诗庖丁解牛式的解读,注重作品的形式技巧,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 C. 鉴赏诗歌时,对作者的生平际遇等历史背景材料的考据与分析,并非越细致就越好。‎ D. 高层次诗歌鉴赏,应综合借鉴不同鉴赏方式,有所取舍,直至与诗人心弦共振。‎ ‎【答案】15. A 16. A 17. B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B项,“‘知人论世’指根据诗人的生平推断诗歌语词的意蕴,进而诠释作品的思想情感”原文说的是“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选项中“思想情感”和“意蕴”搞反了。C项,“‘以意逆志’指通过对语词形式的把握逆料诗人当时的心境”,有误,原文说的是“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和“词语形式的把握”没有关系。D项,由文末“当然,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可知“就能全面欣赏诗作”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划记每段的中心论点,并明确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一般考查论证方法,论据与观点是否一致。‎ A项,“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错误,文章第二段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文章第二段主要是论述“文学本位”的发展。故A错误。‎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项,“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故B错误。‎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 虎 吴新华 自从王香到野三坡的拒马河卧冰求鲤后,孝心感动天地,救了年迈重病的母亲,得了孝子的声名。但野三坡仍是穷山恶水的野三坡,时不时还遭受外来侵略者的烧杀抢掠。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屋漏偏遇连日雨,不少凶残的动物也经常光顾野三坡,其中最凶猛、残忍的动物当属东北虎。大家的日子苦不堪言。‎ 野山寨主沈界线贴出惊人告示,谁能将东北虎打死,愿将爱女沈婵娟嫁给他。打虎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在野三坡的山脉间来回飘荡。沈婵娟是沈界线的唯一爱女,能文能武,长得美若天仙,野三坡的男人做梦都想娶上寨主的千金。可是说到上山打老虎,男人鼓起的那个劲,马上如气球一样瘪了下去。‎ 王香要去野山寨报名,亲戚朋友极力劝说。有人说:“你也是野三坡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出现后果,只会背好色之徒的恶名。”王香说:“我的生死名誉是小,能给野三坡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是我的梦想。”‎ 王香进野山寨大门,直接报了名。沈界线请他在堂厅喝茶,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山寨用过午餐,王香背着行嚢出发了。‎ 王香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到达山腰,小路难进,王香攀着树枝而上,来到一处茅草地,进入一片树林中,见草地上有明显的虎足印。他在林中转了一圈,未见异常,然后在林子中间的一块青石板上躺下歇息。突然,林上的鸟儿“哗哗哗”地起飞,王香翻身下来卧倒在地,闭目倾听,一种悉悉索索的声音由远至近……‎ 王香翻身一滚,躲在一棵大树背后,见一只黄白斑点的老虎大摇大摆走来。老虎身躯较大,肚皮瘪瘦,可能好几天没有吃过东西了,眼睛射出刺人的光芒。王香心里一寒,若打不过它,可就成老虎美美的一餐了。‎ 老虎嗅到人肉味,正向王香的方向过来。王香从树后跳出来,一脚向老虎踢去,老虎慌忙闪过,然后腾空猛扑过来。王香猛地一蹲躲过袭击,然后拿出三支箭,“嗦嗦嗦”向老虎上中下三路射去。老虎如同武林高人一般,左躲右闪,一一化解。‎ 没有射中老虎,却激怒了老虎。老虎张牙舞爪地上蹦下跳起来,猛地腾空扑向王香。王香知道不妙,往左边一跃,抓住树杆,“噌噌噌”地蹿上树梢。老虎用身体撞击树杆,树木不是很粗,摇晃不停,有几次差点把王香震落下来。‎ 王香说:“老虎,你想吃肉,我给你。”突然,王香从腰间掏出斧子,向自己的手臂砍去,手臂霍地掉落下来。老虎摇着尾巴过去,嗅了嗅手臂,晃着脑袋又来撞树木。王香捋了捋臂膀,疑惑地望着老虎。那条砍去的手臂是用猪肉做成,肉里面夹着迷药,老虎怎么不吃啊?‎ 老虎不断地撞击着那棵树。王香在树上摇摇晃晃,好几次差点丟下来。半柱香一过,树木的摇晃幅度更大,如同荡秋千。在摇摆中,王香把握机会,跳向一棵大树,他抓住的树枝突然折断,整个身体坠落。老虎腾空扑过来。王香起身从腰间抽出一张网,向老虎撒去,老虎被罩入网中,拼命挣扎。王香一拉绳子,封住了网口,然后,抡起大斧向老虎砍去,老虎在地上翻滚躲闪。王香再砍去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不要砍啊。”王香向四周看了一遍,没人出现。王香扬起的斧头,正砍下去时,一个声音从老虎嘴里发出来:“你不能杀我。”‎ 王香上前一脚踩住老虎问:“你是什么妖怪?”‎ ‎“我不是妖怪,我是野山寨主沈界线。”‎ 王香抓住老虎的头,用力一拉,一个脑袋露出来,确实是寨主沈界线。‎ 沈界线从网里滚出来,脱下身上的虎皮,整了整外衣,向王香拱拱手说:“王香英雄,老夫自愧不如啊。”‎ 王香扔下斧头,又好笑又好气地问:“你们父女搞什么名堂?”‎ 沈界线说:“女儿提议打虎招亲,我一直不赞成。可是女儿脾气倔,拗不过她。我就经常假装成老虎上山,吓退一些胆小的报名者。对真正上山打虎的英雄却暗中保护。”‎ 王香哈哈大笑,说:“世间竟有如此宠爱女儿的父亲。”‎ 沈界线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王香茫然地望着他。‎ 沈界线说:“打老虎只是一个借口,我女儿的心愿是找到一位赶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王香油然起敬,觉得全身充满活力,脚下生风,飞一样向野山寨奔去……‎ ‎(有删改)‎ ‎1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野三坡的男人梦想娶寨主之女,却畏惧上山打虎,这一情节突出了野三坡老虎的凶猛、残忍,也与后文王香义无反顾上山打虎形成反差。‎ B. 王香打虎的场面描写精彩传神,通过踢脚、射箭、上树、砍臂、撒网、抡斧等动作,写出了打虎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使读者如临其境。‎ C. 小说语言浅近,多用短句和口语;同时俗中见雅,富有诗意和古韵。如沈界线与王香的对话,就兼具方言的生动性和书面语的典雅风格。‎ D. 小说借用了民间故事“二十四孝”中孝子王祥的形象,以及古典小说中的打虎故事,合理想象,大胆虚构,赋予故事以历史感和传奇色彩。‎ ‎19. 沈婵娟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但并未出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 小说以揭示打虎招亲的真实意图和王香奔向野山寨结尾,这样安排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分析。‎ ‎【答案】18. A 19. 本文写沈婵娟时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使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较好地表现了沈婵娟能文能武、美丽、具有民族大义的形象特点。使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 ‎20.‎ ‎ 以揭示打虎招亲的真实意图和王香奔向野山寨结尾,这样陡转的结局瞬间提升了这篇小小说的立意,也让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越发饱满。乱世飘蓬,民族大义总是置于儿女情长之上。照应前文遭受外来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东北虎经常光顾野三坡,野山寨主沈界线贴出惊人告示,谁能将东北虎打死,愿将爱女沈婵娟嫁给他的情节,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厚重的历史感,神秘的传奇色彩。‎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A项,“这一情节突出了野三坡老虎的凶猛、残忍”表述不准确,应该是突出了其他人的胆小,故A错误。‎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本题考生要注意本文写沈婵娟时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应从侧面描写的作用来解答本题。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沈婵娟是沈界线的唯一爱女,能文能武,长得美若天仙,野三坡的男人做梦都想娶上寨主的千金。”一句话就将沈婵娟能文能武、美丽的形象特点交代出来,相比正面描写节省了大量笔墨,使得表达更为简洁精练,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更符合小小说短小精焊的文体特征。“女儿提议打虎招亲,我一直不赞成。可是女儿脾气倔,拗不过她。我就经常假装成老虎上山,吓退一些胆小的报名者。对真正上山打虎的英雄却暗中保护。”、“打老虎只是一个借口,我女儿的心愿是找到一位赶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借父亲之口表现了沈婵娟深具民族大义的特点。本文没有正面描写沈婵娟,但她却作为一条暗线串起了整个故事。打虎的情节因她而起,读者到后面才得知她通过打虎招亲的真正目的,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制造了许多悬念和谜团,使小说更加生动和感人。‎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本题具体考查赏析小说结尾。解答本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作答:①是否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是否使得情节更加完整,使得叙事更加合理。②是否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是否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是否揭示了主题或深化了主旨。④是否使环境更加典型。⑤是否使用了写作手法。⑥是否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主题上,这样陡转的结局瞬间提升了这篇小小说的立意,“打老虎只是一个借口,我女儿的心愿是找到一位赶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乱世飘蓬,民族大义总是置于儿女情长之上。人物形象上,“王香油然起敬,觉得全身充满活力,脚下生风,飞一样向野山寨奔去……”让故事里的王香人物形象越发饱满,表现了他不但孝顺、仁义、为邻里乡亲着想,并且深具民族大义。情节上,“但野三坡仍是穷山恶水的野三坡,时不时还遭受外来侵略者的烧杀抢掠。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屋漏偏遇连日雨,不少凶残的动物也经常光顾野三坡,其中最凶猛、残忍的动物当属东北虎。”照应前文遭受外来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东北虎经常光顾野三坡,野山寨主沈界线贴出惊人告示,谁能将东北虎打死,愿将爱女沈婵娟嫁给他的情节,小说层层剥笋,不断地出现意外,到结尾,谜底才解开,真相才大白于天下,本文不断地给读者惊喜,这样的结局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艺术效果上,增强了厚重的历史感,神秘的传奇色彩。在阅读此篇小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所受的影响,无论从小小说的场面描写还是作品的立意、情节的设置,都有前人的影子。“打老虎只是一个借口,我女儿的心愿是找到一位赶走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作者将小说置于民族侵略的历史背景中,是本文不仅是一篇场面描写精彩的故事,更具厚重的历史感、文学性和韵味。‎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微博上关于“建议改进校服美感,倡议‘一校一款’”的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2.1万人次参与了讨论。“现在的校服各校都是一个样儿,穿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学校的。”“‘一校一款’,重点校学生爱穿,普通校的未必乐意。”“可以改为有点汉服元素的。”……对此,某知名媒体人感慨:“中国社会到了要更精细地关注孩子们、关注他们美的感受的时候了。”‎ 校服,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承载着时代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向晚报民生版块“新时代新校服”专题投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改进校服美感 增强文化自信 最近建议改进校服美感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关于校服的提案,其中提到改进校服美感帮助中小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受到网友广泛好评。‎ 我国的校服一直是年轻人“吐槽”的对象。他们认为校服款式过于宽松,配色单调奇怪,男女同款模糊性别,缺乏基本的美感,让学生看起来毫无年轻人的活力可言。再加上一些校服是限价或学校和地方制衣厂合作的产物,使得其质量良莠不齐。如此一来,中小学生不愿意穿校服,对学校没有集体荣誉感。然而,这种校服款式的传承必定有其道理:易于活动与伸展,冬天能容纳更多保暖衣物,造价低易于负担,还可以让学生专注于学习。正因为如此,这种校服款式也一直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推崇。然而,看似矛盾的两方观点,是否有可以交融之处呢?‎ 外国和中国港台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英美的学生制服源于英国人独特的穿衣风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伦风”,这种制服裁剪整齐,款式利落,配色低调复古,设计具有国家特色。为课外活动和体育课专门设计的运动服则同样注重美感的营造。由于这种制服使得学生看起来精神、挺拔、专业,具有青年人的活力,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英美学生制服为灵感,在设计上加入了民族元素。在实行制服制的中国台湾,大一新生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制服日”,在这天,学生们纷纷穿上高中的制服,拍照纪念,回忆自己的高中生活,集体荣誉感满满。而在东南亚国家和中东一些国家,校服更是反映了气候和强烈的民族特征,在热带的泰国,其校服以纯白色和简单设计而闻名,一些阿拉伯国家也是在民族服装的基础上设计校服。‎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服装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能够应用到校服上的设计更是数不胜数:简洁挺拔的中式立领、便于活动的下摆开叉,花鸟日月等民族图案,蓝白、灰白等经典的配色等。在面料上我们的选择也很多,优雅的丝绸、舒适透气的棉麻。而加上一套简单的运动服,花销并不会增加太多。以女生校服为例,可以帮助女生获得女性优雅端庄的气质,同时可以强化性别认同。其次,当每个人都穿着同样的款式时,人人都美,自然不存在比美影响学习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上升的今天,在文化上增强国民认同感尤其重要。以传统服装为原型,加入流行元素的校服可以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感,每天通过校服与文化积极接触,潜移默化之中塑造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改进校服的过程中必定会碰到一些难题。例如要打造传统服饰,手工方法会比机器制衣的效果好,如何实现量产便成了问题,如何确定校服的价格以适应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如何破除校服产业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一种将校服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推手的思想,就一定能在长时间的不断改进中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学生所喜爱的校服。‎ ‎【解析】‎ ‎【详解】(一)审题: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接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让你有话可说,却又让你无法提前准备到太多的写作材料,更无法“宿构”。这样就避免了套作和模式化写作,回避了猜题押题。解答本题考生需要审材料,材料是关于新时代新校服的话题。“建议改进校服美感,倡议‘一校一款’”的话题引起广泛参与和讨论。对此,某知名媒体人感慨:“中国社会到了要更精细地关注孩子们、关注他们美的感受的时候了。”考生需要注意“改进校服美感”、“更精细关注孩子”、关注美的感受这些关键词。由此考生可以将校服和美育、关注学生个性、德育等联系起来。材料列举了赞成的观点和反对的观点、还有一些改进校服美感的建议,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扩展思路。具体的希望和建议还需要考生自己结合实际思考。注意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向晚报民生版块‘新时代新校服’专题投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考生行文时不能脱离材料,同时要提出希望和建议,不要局限于就校服谈校服,要体现考生的认识和思考。文体最好写议论文。‎ ‎(二)立意:1、美育教育从改变校服开始。2、校园应允许张扬个性。3、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4、方中有圆,论校服的坚守与创新。5、校服中的创新。6、规则与个性。7、美育从校服抓起。‎ ‎(三)素材:1、个人在描述他人的个性时,其自身的个性即暴露无遗。——李区特 ‎2、个人主义是一剂致命的毒药,而个性却是日常生活的食盐。——佚名 ‎3、个性的生活在社会中,好比鱼在水里,时时要求相适应。——翟秋白 ‎4、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代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罗斯福 ‎5、个性和集体融合起来,人会失去个性,相反,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觉醒和完善。——巴比塞 ‎6、个性和魅力是学不会,装不像的。—伯尔 ‎7、个性是一个人的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斯宾塞 ‎8、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黑格尔 ‎9、坏的天性养成不好的习惯。——伊索 ‎10、具有偷闲本领的人则往往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个性。——史蒂文森 ‎11、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也不必悲叹自己的平庸,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松下幸之助 ‎12、我知道的东西谁都可以知道,而我的个性却为我所独有。——歌德 ‎13、要测量一个人真实的个性,只须观察他认为无人发现时的所作所为。——麦考菜 ‎14、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心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千重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罗斯福 ‎15、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柏扬 ‎16、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屠格洛夫 ‎17、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罗兰 ‎18、庄子:楚王许诺将一个楚国的治理大权委派给庄子,请庄子出来做官。庄子说自己不愿意做一只被楚王供奉起来的乌龟,而愿意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的乌龟。庄子不受束缚的个性使得他的思想得以天马行空,扶摇万里;使他的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有人对庄子作了这样经典的比喻:“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其实,庄子的确孤独但不是绝唱。高尚的精神是会辐射和传承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是个性的体现。(寒韩、比尔.盖茨放弃读名校,因为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知道自己有什么,自己更需要什么)其实,不单是人,即使是动物,也有自己的个性。“策之不以其道,鸣之不能通其意“,你就永远得不到千里马。IBM总经理沃森信奉一段名言:野鸭或许能被人服,但是一旦驯服,野鸭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无法海阔天空地去自由飞翔了。‎ ‎(四)写作思路: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佳作。首先引用材料、联系时事引入主题。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谈了校服的利弊。接着以“看似矛盾的两方观点,是否有可以交融之处呢?”的问题引发读者思考,顺势介绍外国和中国港台的成功例子。接着表明自己的建议,即在校服上注入多种文化元素,然后阐明这样做的意义,回扣主题。最后,作者并不回避我们在改进校服的过程中会碰到的一些难题。并对克服这些难题充满了信心。作者认识有深度,思维缜密辩证。‎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