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张家口四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4月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是很不全面也不十分准确的。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他强调的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一则说“老子有见于拙,无见于信”,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韩非认为,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要政治经济政策是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
在新道学代表作之一的《淮南子》中,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也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说所谓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消极无为,而是适时而为,依道而循。而“无为而治”,即君无为而臣有为,君执圆道而臣执方道,君臣各守治国的核心之道。在立足“无为”的基础上,肯定儒家仁义、法家法制在治理社会方面的救弊作用。可见《淮南子》在继承老庄道家主旨思想基础上,融合了儒法各家思想,将“无为”由出世引向入世,赋予“无为”以积极有为的新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老庄的无为理论。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人们常把道家无为思想理解为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做,其实这是错误的。
B. 在“无为”思想精神的理解上,庄子学派偏向于消极,而老子学派则是积极的。
C. 庄子学派因为都做到了“忘我”“吾丧我”,从而达到了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
D. 《淮南子》对老庄的思想有继承也有发展,赋予了“无为”积极有为的新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头部分便提出观点,然后作具体分析,承转自如,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B. 文章围绕道家“无为”的议题,分析了历史上不同阶段的思想主张来阐释观点。
C. 文章引用老子、庄子和荀子作品中的文字来解释“无为”内涵,增强了说服力。
D. 作者卒章结旨,在文章的结尾强调观点,同时提出了道家“无为”的真正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老子所谓的无为,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而不是什么也不为。
B.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无为,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臣下的积极和主动性。
C. 汉初黄老之学强调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这些主张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有关。
D. 《淮南子》一书认为“无为”是适时而为,依道而循,君无为而臣有为,君臣各守治国的核心之道。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4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孛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4号成为与嫦娥3号不同的全新航天器,概括起来两者有五大不同。
科学目标方面。嫦娥四号任务均要在月球背面完成,包括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月球背面巡视区浅层结构探测和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探测。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因为没有别的探测器到过月球背面,所以不论是探地形还是探月壤成分,应该都是人类第一次获得一手数据。”
工程目标方面。嫦娥四号任务锁定两个国际首次: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地月L2点中继星对地对月的测控、数传中继。
有效载荷方面。嫦娥四号将降落月球背面,其着陆器携带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等4台有效载荷和1台生物科普载荷,巡视器上共携带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4台有效载荷,并将把8台有效载荷带往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
着陆环境方面。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师吴学英介绍说,嫦娥四号的主着陆区为月球背面靠近南极的冯·卡门撞击坑,这里着陆区面积比嫦娥三号的虹湾地区小许多,因为月球背面山峰林立,大坑套小坑,很难找出再大一些、平坦一些的地方。因此,嫦娥四号着陆器在凸凹不平“巴掌大”的地方软着陆,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通信方式方面。嫦娥四号与地球“飞鸽传书”的通信任务由“鹊桥”中继卫星承担,实施与地面的通信信号“接力”,保障嫦娥四号与地球通信联络。
(摘编自《航天专家:嫦娥四号与嫦娥三号五大不同》,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齐、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普试验载荷罐内。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照片显示,棉花成功发芽。截至试验结束前,未从传回数据中观测到其它生物生长状况。
生物科普试验襄备罐由特殊的铝合金材料制成,直径173毫米,高198.3毫米,内部除了6种生物,还有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气、热控以及两个记录生物生长状态的相机。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于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第一天(1月3日)即加电开机,在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放水指令后,植物种子和果蝇虫卵结束近3个月的休眠状态,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良好,累计工作时间长达212.75.小时,下传照片170多幅。
(摘编自《嫦娥四号生物科普实验载荷中的棉花种子发芽》,北晚新视觉2019年1月15日)
材料三:
美国《福布斯》网站展望称,2019年1月仅月球就会“接待”两批地球来客,它们将开创人类探月历史上的两个“第一”。报道称,1月初,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冯·卡门撞击坑软着陆并展开巡视,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与月球背面“亲密接触”。印度也将展开本国第二次月球探测行动,计划于1月31日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史上首次造访月球南极”。美国《天空和望远镜》杂志网站则透露,包括德国、美国和印度等多国机构冷战期间美苏引领的第一次探月高潮以政治目的为主,因此在1976年之后,这类不惜血本的探月行动一度陷入长期停滞。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于科研目的以及开发月球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推动,各国形成新的探月高潮。月球不但拥有氦-3等丰富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而且还是载人登陆火星的理想中转站,因此欧洲国家、日本、中国、印度等先后都提出本国的月球探测计划。
(摘编自《2019全球航天充满重量级任务环球网》,2019年1月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4号是一种全新的航天器,他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借助于鹊桥中继星传回月背影像图。
B.嫦娥4号生物科普实验在河内搭载的6种生物,截止实验结束时,除棉花成功发芽,未从传回数据中观测到其他生物生长状况。
C.《福布斯》网站称2019年1月,人类将开创探月历史上的两个第一,即:第一次着陆月球背面,第一次造访月球南极。
D.古老神秘的月球背面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可在嫦娥4号探测器登陆之前,人类从未实现月背着陆和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携带8台有效载荷为其精准着陆于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并传回月背影图像提供了保障。
B.通过地月L2中继星地面控制中心开启实验指令,6种生物结束休眠,正式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
C.以政治为目的的第一次探月高潮长期停滞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各国又形成了以科研为目的的探月高潮。
D.随着探月的不断深入,人类将会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载人登陆火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6、嫦娥4号登月成功对中国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寂寞尼玛路
叶广芩
窗外景色单调而无聊,我在颠簸的车里铺开地图,寻找下车地点。我不想随着这一车人到拉萨去,那样太没有意思。我的目光向人迹稀疏处流动,终于停在一个我认为很美丽的点上,那里叫尼玛。
在阿多下车的只有我一个,几个来旅游的大学生惊讶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内心充满着怜悯。我背后夕阳里那些零乱苍茫的远山,那扬起的硕大风尘,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悲壮的气氛。他们朝我热烈地挥手,我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去走我的路。
不远处有小饭铺,只卖拉条子。我问有没有到尼玛的车,有谁说老王的车今天好像要去吉瓦乡,说他要赶过去给丈母娘祝寿,临时加跑一趟。我立即提起包去赶。
老王的车是个体大客,比我来时坐的车还破烂。朝外看,太阳已经向西滑落。天还很亮,街上不见一个行人,几只脏兮兮的狗在风里迈着蹒跚的步子。我把头抵在玻璃上,茫然地看着那陌生的街道发呆……
过了许久,车停了,我无精打采地睁开眼睛。外面天已黑透,头顶繁星闪烁。凉意从窗缝里沁入。老王没像我上车时那样跟上车的要票,门开了,门关了,老王像没看见这个人。
来人在黑暗里摸索,皮袍子发出很大声响,沉重的身体砸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我将身体尽量缩小,向窗口靠拢。隔壁在哼,继而发出鼾声,蓬乱的脑袋朝我的肩上歪过来。我粗暴地用身子扛他,他全不在乎。对面有车开过,借助车灯的瞬息闪烁,我看见了那张俗不可耐的脏脸。这是我千遍万遍看过的、时刻在逃避的脸,这样的脸已经领教得太多太多……
天渐渐发亮,可以看清草梢上满是白霜。这时,皮袍子突然醒来了,站起身使劲抠玻璃。她向我叽里咕噜说了什么,我才听出这是个女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女人。我帮她把窗户打开了。一股冷风呼地灌了进来,让我打了个冷战。皮袍子不怕风,她那蓬乱的头发在风里太阳神一样飘舞,那黝黑的满是皱纹的脸如同锋利的刀,将扑上来的风划破。
老女人探出半个身子,挥手尖叫。声音细而尖,活泼欢快得像个小姑娘。东边的天际出现了淡粉。车上的人们都醒了,加入到她的呼叫之中。一车的人都挤在一边,兴奋地朝外面望,还有人吹口哨。很快,我发现那茫茫的原野上,有个人正骑马向着汽车奔驰而来。
我看清了,那是一匹枣红色的马,那马在东方朝霞的照耀下正如一束霞光,奔腾跳跃,好像从天而降的天神,驾驭着风轻轻掠过地面。司机老王把车停下,眯着眼看越来越近的“一骑红尘”,嘴里喃喃地嘟囔着:四兔,简直就是一只野兔子……
被叫做四兔的骑马人越来越近,越近越真切。不少人已经跑下车,手舞足蹈。车上的老女人仍在挥手尖叫,精神十分饱满。那边的四兔也在向人们打招呼。吆吆喝喝的喊声在空旷的原野向四面八方扩散。
我没见过这样热烈的相见方式,不过是一次简单的路遇,彼此竟显露出如此真挚的欢愉。我想,我为什么不是四兔,我为什么不是车里的任何一个人,我应该真诚地欢迎和被欢迎,这该是不难。
四免骑着马来了,四兔是个军人。
人们围着四兔说话,有汉语有藏语,四兔一律撇着河南腔回答,也没有谁说听不懂。四兔交给老王三封信,让他在吉瓦乡给发了。老王指着我说,让她在尼玛发吧,何必多转乡里那一道手。四兔说也好,就把信给了我。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
四兔好像也再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他是昨晚十一点从哨所出发往这里赶的,从十一点到现在,整整跑了七个小时。七个小时是多少公里,我算不来。我很想和四兔说说话,可四兔有点忙不过来。老王催大伙上车,说再晚了他就赶不上丈母娘的酒宴了。四兔跑到我邻座的窗下,老女人俯下身去,将四兔要的东西递了出去,把脏脸在四兔脸上挨了换,四兔在老女人的耳边叽叽咕咕说了许多。老女人开心地笑了……
我说,四兔,你怎么叫四兔呢?四兔说,俺姓司徒,在这儿就被叫成了四兔,四兔就四兔,大家的理解就是四兔,其实叫啥都一样,顺嘴就中。
四兔骑上马要回去了。汽车继续向西开,四兔打着马往北走,很快就看不见了。
东面脚下的太阳已经喷薄而出,那是大地与苍穹的美丽衔接,万道霞光衬托出高原清晨独有的辉煌,一下变得很美好。我转过脸去看那老女人,不知什么时候她又进入了梦乡,窗外吹进的风,替她梳理着那头蓬乱的发。
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 (有删改)
7、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到“我”对大学生的惊讶、怜悯和热烈报以冷眼,既照应了题目中的“寂寞”,也暗示了“我”沮丧愤激的心情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B.小说景物描写生动,落日笼罩的街道,寒星闪烁的田野,扑面而来的冷风,这些萧瑟的景色与下文清晨的霞光和喷薄而出的太阳形成对比。
C.“四兔”与个体大客的路遇热烈而欢愉,他的乐观随和,以及他“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所表现出的热情豪爽,充满独特魅力。
D.小说主题阳光积极,通过写边防战士四兔送信和众人对他的欢迎表现世间的真情与温暖、生命的乐观与坚强 寂寞尼玛路并不寂寞。
8、小说为“四兔”的出场作了哪些铺垫?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如何理解小说结尾“一时,我忘记了自己是为何而来”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西方用兵,偏校①
有监阵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申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赂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鞠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与枢密使庞籍议省兵,凡汰为民及给半廪者合八万,论者纷然,谓必聚为盗,帝亦疑焉。彦博曰:“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其策讫行,归兵亦无事。丁母忧,英宗即位,起复成德军节度使,三上表乞终丧,许之。初,仁宗之不豫也,彦博与富弼等乞立储嗣。仁宗许焉。彦博既服阕,复以故官判河南,有诏入觐。英宗曰:“朕之立,卿之力也。”彦博竦然对曰:“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圣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闻力之有?”帝曰:“备闻始议,卿于朕有恩。”彦博逊避不敢当。寻除侍中,徙镇淮南、判永兴军,入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臣忝知礼义,不敢紊乱朝著②。”固辞乃止。以太师致仕。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注释】①偏校:地位不高的武官。②朝著:即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此指官阶品级高低秩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B.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C.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D.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又叫做除服,指守丧期满了,除去孝服。
B.除是拜授官位,即除去旧职,授予新的职位。
C.致仕,指交还官职,即古代的正常退休。还有致事、视事、乞骸骨。
D.太师初为三公,后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彦博大胆进谏。他发现将权不专、军法不肃、及时上书,被朝廷采纳。
B.文彦博秉公办案,他奉诏查办黄德和诬陷刘平案,顶住压力,秉公办案。
C.文彦博勇于担当。他独自提议裁减兵员八万,然反对者中,他独揽责任。
D.文彦博功成不居,为人谦逊。英宗继位,他出力甚多,但归功于人,谦逊而不贪功;令他位在宰相陈升之之上,他坚决推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
(2)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
B.“袭”字运用拟人,写出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
C.颔联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D.“贫犹醉”的深沉感叹与杜甫《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分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的句子是“ , ”。
(2)《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概叹的句子是:“ ,
。”
(3)《论语·颜渊》中用“ ”告诉弟子颜渊什么是“仁”,并且进一步阐释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 非礼勿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近年播出的众多电视剧中,露骨的广告植入令人 。电商平台、美容护肤、饮品……众多 的品牌被简单粗暴地植入剧中, 地进入台词、剧情,甚至由于演员之口详细阐述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显得突兀而又别扭。
隐蔽性是植入式广告最大的特点,道具、台词、角色、情节等等,都可以成为载体,唯一不同的是,植入得巧妙还是生硬。巧妙的,观众虽然 ,但还不会影响情节,高明之作还会博人一笑;生硬的、特别过分的,自然引起观众的反感。从某种意义上说,( ),而决定植入式广告优劣的则是出品方的专业程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目不暇接 深入人心 冠冕堂皇 心知肚明
B.应接不暇 耳熟能详 冠冕堂皇 心照不宣
C.目不暇接 耳熟能详 堂而皇之 心知肚明
D.应接不暇 深入人心 堂而皇之 心照不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由演员之口详细介绍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
B.由于演员之口详细说明其功能,不断地打破情节进展
C.由于演员之口详细讲述其功能,不断地打断情节进展
D.经过演员之口详细解说其功能,不断地打破情节进展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观众在最大程度上忍耐监管着植入式广告
B.植入式广告在最大程度上被观众忍耐监管
C.监管着植入式广告的就是观众的最大忍耐程度
D.对植入式广告的最大监管就是观众的忍耐程度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恩师好!时光荏苒,与您分别几年,我甚是想念。您的音容宛在,常入梦来,令我寝食难安。作为您的门墙桃李,深深感谢您高中三年的悉心教诲,对我倾尽绵薄之力,让我不孚众望,考入理想大学。教师节来临,祝恩师身体康健,工作顺意!
(1)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请用一段简明连贯的话转述图表达意思,要求要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10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中庸》)
②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⑤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⑥天下为公。(孙中山)
⑦修身立德是为政之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关于治理国家,诸子百家、各种学派、许多伟人就有很多的论述,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治国理政的学说。读了上面七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9分)
1.(3分)D
A“主张是错误”有误,原文是“很不全面也不十分准确的”。故A错误。
B“老子学派则是积极的”有误。故B错误。
C“庄子学派”是追求“忘我”“吾丧我”,不能说“都做到了”。故C错误。
2.(3分)C C荀子只是评价老子和庄子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并非解释“无为”的内涵。故C错误。
3.(3分)D D混淆概念,“君无为而臣有为,君臣各守治国的核心之道”是指“无为而治”。故D错误。
(二)(12分)
4.(3分)B(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说“截至实验结束前”,可见实验还未结束,该项表述曲解文意。)
5.(3分)C(对应信息在材料三第二段,“以科研为目的”不符合文意,该项表述以偏概全。)
6.(6分)①获得月背地形、土壤的一手数据;②开启了中国生物科普试验新项目;③凸显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每点2分,共6分)
(三)(15分)
7.(3分)C(他“连我是从哪儿来的,姓甚叫甚也没问”并不是热情豪爽的表现。)
8.(6分)以“我”逃避现实生活为四兔的出场作铺垫,反衬四兔热爱生活的特点;(2分)以众人的兴奋期待为四兔的出场蓄势,凸显四兔与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2分)以苍茫原野、绚烂朝霞和奔腾骏马为四兔的出场渲染氛围,烘托四兔矫健俊朗的形象。(2分)
9.(6分)在日出的瞬间,“我”被大自然与人性的光辉照亮心灵,忘记了想去尼玛排遣郁愤的初衷;(2分)路遇让“我”体味到世间的真情与温暖、生命的乐观与坚强;(2分)“我”顿悟到应当怀着真挚的爱融入社会,拥抱生活,才能收获幸福,不再寂寞。(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19分)
10.(3分)C(“氏”不能断开,“敬氏”乃姓敬之意;“以避……讳”是“改”之原因,作“改”的状语,不能断开。)
11.(3分)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乞骸骨是自请退职。)
12.(3分)C(“他独自提议裁减兵员八万”错,是与枢密使庞籍一起商议的;裁减及支付半饷的士兵共八万。)
13.(10分)(1)现在国家财政困难,就是因为兵员过多。假使这些裁撤的兵士要作乱,我死也要把这事平定下去。 (译出大意得1分,“坐:因为”、“冗:人员多”、“脱:如果、假使”、“死:为……死”各1分。)
(2)文彦博是朝廷所敬仰的名臣,令陈升之官位在文彦博之下,来符合朕礼待贤士之意。(译出大意得2分,“位:官位、地位”、“称:符合”、“遇:礼遇、对待”各1分。)
译文: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塘和宋翼祖的名讳而改姓文。文彦博考中进士后,为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并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西部边疆连年交战,军队中若有副将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按照常规,大将应向朝廷请示后才作处理。文彦博说“:这种办法在平居无事之时还可行。但现在连年作战,将领带兵数十万,如果将权不集中,军法不严峻,怎么能成功呢?”宋仁宗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吸取他的意见。当时黄德和诬告刘平投降于辽朝,并用金带贿赂刘平的奴仆,使他附和己说证实刘平投敌。刘平一家二百多人因此而被捆起来投入监狱。宋仁宗命文彦博在河中设法庭进行审理。通过仔细审查,文彦博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黄德和的同党很多,图谋推翻文彦博的审理结论,以至于动员朝廷另派御史来河中办案。文彦博拒不接纳,说:“朝廷忧虑此案办不成功,所以才派你来。现在案情已审出结果,你应该马上回朝廷。倘使此案现有反复,我文彦博宁愿承担责任。”黄德和及刘平的奴仆最后因此而被正法。并同枢密使庞籍商议裁省兵员,总计裁撤为民以及支付原俸禄一半的士兵和将佐共八万人,对这件事,当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些人一定会聚为盗贼,仁宗对此也感到疑虑。文彦博说:“现在公私困竭,就是因为兵员过多。假使这些裁撤的兵士要作乱,我死也要把这事平定下去。”他的谋划终于执行,而裁撤的兵士也没有闹事。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守丧,英宗即位,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文彦博多次上表,请求守完丧,朝廷允许了。当初仁宗身体不好,文彦博与富弼等人请求立太子。仁宗答应了。文彦博守丧礼完毕。官复原职,判河南府,英宗有诏命到朝廷拜见。英宗对他说:“我被立为太子,是你的功劳。”文彦博严肃地回答“:陛下立为太子,承继帝统,是仁宗皇帝的意愿,也是皇太后襄赞之功,臣子没有什么功劳。英宗说:“使先帝有所裁择,以及开始创议,你都对我有恩。”文彦博谦逊地回避,不敢认为有功于英宗。不久即升为侍中,改镇淮南府,判永兴军,入朝廷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神宗熙宁二年,以陈升之为宰相。诏书说:“文彦博是朝廷历朝臣子,令陈升之位在文彦博之下,以符合朕礼贤之意。”文彦博说:“宋朝枢密使职,没有在宰相上面的。臣下对礼义难说全懂,但不敢紊乱朝廷礼法。”坚决推辞才没有使自己位在陈升之之上。以太师职位退休。死时九十二岁。谥号是忠烈。
(二)(9分)
14. (3分)D(D
“贫犹醉”是表现诗人的欢喜,因为当地百姓虽然清贫,却也能因为酒的价格低廉而举杯畅饮。故D错误。)
15.①春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②农忙时节的乡村生活;③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
16.(6分)(1) 盘盘焉 囷囷焉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目不暇接:眼睛来不及看。形容吸引人的事物很多,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原指景物很多,顾不上观赏。后形容太繁忙,应付不过来。此处指广告植入太多,应用“目不暇接”。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讲述出来。深入人心:指思想、理论等广泛地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此处指对品牌的熟悉,应用“耳熟能详”。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掩饰;也形容很气派、很体面。冠冕堂皇:形容庄严、有气派。后多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此处指广告植入不加掩饰,应用“堂而皇之”。心知肚明: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此处的“观众”群体不存在“彼此”,应用“心知肚明”。)
18.(3分)A 19.(3分)D
20、(5分)(1)“音容宛在”改为“音容笑貌”; (2)“寝食难安”改为“难以忘怀”,或去掉“令我寝食难安”; (3)“门墙桃李”改为“学生”;(4)“绵薄之力”改为“全力”; (5)“不孚”改为“不负””(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准确、得体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①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②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③语言有没有歧义;④转述是否得当。“音容宛在”应是形容逝去的人,用于还在世的人身上不合适,改为“音容笑貌”;“寝食难安”形容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都到了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好的地步。用于此处与场景不合,改为“难以忘怀”;“门墙桃李”用来称呼他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学生”;“绵薄之力”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全力”;“不孚”是不能使别人信任自己,与要表达的意思不符,应改为“不负”。)
21.
【答案】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专项复习,复习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四个专题;第二轮综合复习,在做综合练习的同时进行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主要是自主复习和热身训练。
【考点】图文转换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由题干可知,所给图表是“某高中高三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整体规划”图,由图片可知,起点为“高三语言复习”,然后是复习的三个轮次。“第一轮:专题复习阶段”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第二轮:综合复习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综合练习”“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阶段”分为两部分,分别为“自主复习”“热身训练”。考生按照流程图自上而下的顺序表述清楚即可。
故答案为:高三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专项复习,复习古诗文、现代文、语言运用、作文四个专题;第二轮综合复习,在做综合练习的同时进行专项突破;第三轮冲刺,主要是自主复习和热身训练。
【点评】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22、审题立意:
审题:本题为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所给任务明确,即:从所给定的七句话中以其中两到三句为基础,然后确定立意,并进行合理引用。
立意:本材料的立意关键是对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思考。关于如何治国,古往今来有许多能人志士给出了行之有效的经验见解。阅读材料可以从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等多方面参考立意。
1、治国方略:从自我修养到举贤任能,从礼贤下士到体察民情,从关爱百姓到开放包容,都可以成为立意的侧重点。将古代成功的治国方略借鉴到现代治国理政中,能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治国方略。如现代社会的干部任用制度,人才选择办法,民族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都可以谈自己的认识。
2、依法治国:法治社会是人治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体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法治的具体表现。学生可就法治的意义、作用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论证,也可以就我国现阶段“法治”的具体特点加以思考。例如:我国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出发点。
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不排斥“法治”,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撑,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生可以就二者的辩证关系谈自己的认识,也可以侧重某一方面谈重要性。如可以强调法治社会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道德缺失的弊端等。
4、民本思想:民是治国之本,百姓生活安定富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从古至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忽视百姓的利益,否则国家定会衰败、灭亡。学生可就所知事例(古今中外皆可)从正反多角度论证百姓对国家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现代社会便民、利民的政策方略。如今年两会中的“加减法”,就是政府 “听民声、知民意、重民生”的具体措施,学生可以有侧重点的加以思考论证。
本次作文出题目的在于学生要重视课堂学习,要发掘文化经典的现实意义,要做到学以致用;其次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注生活的学习习惯,两耳要闻窗外事,不能一味死读书。这也是近两年作文考试的发展方向。
【附:任何法律都有一定的道德属性。习近平同志指出:“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法律凝结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遵守法律就是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法律都有一定的道德属性。社会主义法治要成为良法善治,自然也要具有道德属性。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它是对实现自由、平等、民主等道德价值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需要以相应的、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作为评价标准;它既是对公共权力的保障,也是对公共权力的限制,具有既保障权力得以有效行使又保障权力不被滥用的政治伦理品质;它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内在地包含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离开道德的法治会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