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0 KB
  • 2021-06-08 发布

山东省莱芜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莱芜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 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规定区域。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之外或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 ‎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试卷第15页,总15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 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 ‎(摘编自《辽宁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 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 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 试卷第15页,总15页 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 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 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 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 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 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余光中等人探索了新诗音乐性,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 B.李山认为新诗创作没有必要讲究格律,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 C.于坚认为对新诗的误解、忽略,表明新诗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处境开始变好。‎ D.材料三认为,对诗人进行评价不应该抹去时代背景,否则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余光中的《乡愁》借助叠词和数量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 B.材料一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为例,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音乐性的特点。‎ C.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 D.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业界对新诗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争论可能还要持续下去。‎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 A.中国古典诗歌处于高峰期后的“熟透”阶段,现代新诗处于生长期,二者不可比。‎ B.中国古典诗歌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现代新诗具有了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 C.与西方现代诗歌相比,中国新诗的发展时间短,虽有学习借鉴,依然不够成熟。‎ D.新诗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挖掘自身的元素,逐渐走向了自洽的生长。‎ ‎4.材料三是从哪几个角度分析“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这一问题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试卷第15页,总15页 ‎5.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60分)‎ ‎(一)文言文课内阅读.(16分,每小题1分)‎ ‎6.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因击沛公于坐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⑦皆为龙虎,成五采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秋毫不敢有所近 ‎ A.①③⑥⑦⑨   B.②④⑤⑦⑩ C.②④⑥⑧⑩ D.①③⑤⑧⑨‎ ‎7.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公为我献之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C.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何辞为 ‎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孰能无惑(谁)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却,竟然)‎ B.彼童子之师(那些)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士大夫之族 (类、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害羞)‎ ‎9.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A .其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 试卷第15页,总15页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 D. 夜缒而出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1.下列各句中,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马之千里者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举) 弃甲曳兵而走(拖着)‎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护) 河内凶(有战乱)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陈述)‎ ‎ D.序八州而朝同列( 排列座次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宽厚而爱人 B.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以致天下之士      ②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 ‎ ④流血漂橹 ⑤乃也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⑦以愚黔首      ⑧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B.①⑤/②④⑥⑦/③/⑧ C.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C.自以为关中之固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1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试卷第15页,总15页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18.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 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19.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吾从而师之 ‎ ‎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20.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B.郡县: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C.宗庙:供奉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只要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设宗庙。‎ D.筑:中国古代传统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起源于楚地,其声悲亢而激越,在先秦时广为流传。‎ ‎2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五更,指平旦,是寅时,相当于现在的3点至5点。‎ C.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鸿门宴》即如此。‎ D.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二)文言文课外阅读(共20分)‎ 试卷第15页,总15页 廉希宪字善甫。幼魁伟,举止异凡儿。岁甲寅,世祖以京兆分地命希宪为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暇日从名儒若许衡、姚枢辈谘访治道,首请用衡提举京兆学校,教育人材,为根本计。国制,为士者无隶奴籍,京兆多豪强,废令不行。希宪至,悉令著籍为儒。‎ 至元元年,丁母忧,率亲族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则呕血,不能起,寝卧草土,庐于墓傍。宰执以忧制未定,欲极力起之,相与诣庐,闻号痛声,竟不忍言。未几,有诏夺情起复,希宪虽不敢违旨,然出则素服从事,入必縗絰。及丧父,亦如之。‎ 奸臣阿合马专总财赋,会其党相攻击,帝命中书推覆,众畏其权,莫敢问。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帝谕希宪曰:“吏废法而贪,民失业而逃,工不给用,财不赡费,先朝患此久矣。自卿等为相,朕无此忧。”对曰:“陛下圣犹尧、舜,臣等未能以皋陶、稷、契之道,赞辅治化,以致太平,怀愧多矣。今日小治,未足多也。”因论及魏征,对曰:“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 方士请炼大丹,敕中书给所需,希宪具以秦、汉故事奏,且曰尧、舜得寿,不因大丹也。”帝曰:“然。”遂却之。时方尊礼国师,帝命希宪受戒,对曰:“臣受孔子戒矣。”帝曰:“孔子亦有戒耶?”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孔子之戒,如是而已。”‎ 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选自《元史·廉希宪传》,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B.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答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C.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差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D.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羌戎/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 ‎23.下列对文中的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寅,干支之一。古代把天干、地支按照顺序相配,以六十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用来纪年,被称为干支纪年法。‎ B.庐,古人在家人或亲戚死后,为守丧而在墓旁构筑居住的屋舍。文中廉希宪“庐于墓傍”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孝敬。‎ C.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 试卷第15页,总15页 D.受戒,指佛教信徒通过一定的宗教仪式接受戒律,或受训诫。皇帝命令廉希宪受戒,但是遭到他的婉言谢绝。‎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廉希宪重视教育,坚信儒学。他首请任用名儒许衡掌管京兆地区的学校,把培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改隶属奴籍土人的身份为儒籍,坚守孔子的忠孝观念。‎ B廉希宪孝心深厚,忠孝两全。父母去世时,他遵循古代丧礼,每次痛哭就呕血,不能起身;在被夺情之后,他虽然不敢违抗旨意,但仍然为母服丧。‎ C.廉希宪敢于谏言,规劝皇帝。借助谈论魏征的时机,他向皇帝举荐忠正贤良之臣;当皇帝让中书省提供方士炼丹所需的东西时,他上书劝谏,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廉希宪深谋远虑,心系国家。他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在太子派侍臣问疾之时,向太子传递治国之道,提出治国在于用人,主张启发圣意,除去奸臣群小。‎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希宪穷治其事,以状闻,杖阿合马,罢所领归有司。‎ ‎(2)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 ‎26.廉希宪不仅尊崇儒学,多有政绩,而且在品德修养上也堪称封建时代士大夫的典范。请简要概括他品格方面的特点。(3分)‎ ‎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此诗作于潭州(今长沙),诗人时任潭州刺史。上都,指都城长安。‎ ‎2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首联写战乱平定后,裴侍御来潭州公干,现在要回去了。‎ 试卷第15页,总15页 B.颔联写裴侍御一路所经之地,沿途风景优美,洞庭与武陵水陆并举。‎ C.“离魂”指分离的愁绪,尾联将送行化实为虚,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D.这是一首送别诗,用语平淡,但诗味浓郁,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 ‎28.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是后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6分)‎ ‎(四)名篇名旬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赤壁赋》中写客人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桑叶之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5)《师说》中的“ , ”与《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似的。‎ ‎(6)《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8)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的原因的句子: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刘的茶摊,是一个撑起来的简易木架子。茶,有的用塑料袋装着,有的用罐子盛着,有的散在几个小竹簸箕里。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老刘给我指了指他的家。出家门,没多远,就是茶林;沿溪行,又没多远,就到茶摊。这样的日子很简单,但侍弄那么多株茶树,也够他忙的。‎ 试卷第15页,总15页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和老刘在微信上聊天。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原来,他连接视频,是想让我看看“茶壶”——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3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D.看过石砲沟几十年,这里的山形是没有变化的——峰巅隆起,沟谷下沉,绵延起伏。四十多年前是这样子,四十多年后依旧如此。‎ ‎3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特点。(4分)‎ ‎3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茶,分别用塑料袋、罐子、小竹簸箕装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钟芳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在网上引起了热评。在部分网友看来,考古是个冷门专业,毕业后很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她完全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后悔。”钟芳蓉说,“确定自己的兴趣并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让我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力量。”‎ 这件事在某中学学生中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5页,总15页 语文试题答案 ‎1. D 2. D 3. B ‎ ‎4. 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③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 ‎ ‎5. 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发展时间短,尚不成熟。‎ ‎6.D 解析:①“距”通“拒”,“内”通“纳”;②“坐”通“座”;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⑦“采”通“彩”;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7.C 解析:C项,两个“因”均为副词,趁机。A项,①句中的“乃”为副词,于是,就;②句中的“乃”为副词,才。B项,①句中的“之”为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②句中的“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D项,①句中的“为”是介词,替;②句中的“为”是句末语气词,呢。‎ ‎8.D 解析: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感到羞耻 ‎9.B .( B 和例句都是人称代词,他们; A ,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大概; C,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 D,助词,无实义 ‎10.C. 若:如果 ‎11.D宾语前置句 ‎12 .B吝惜 凶:年成不好 ‎13. B控制 14.B 名作状/使动/形作名/名作动 15. C 认为 16.A 试卷第15页,总15页 ‎【解析】 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7.  C 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为“利 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18.  A【解析】 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19.A ‎20. C解析 “只要有条件,任何人都可以设宗庙”不当,庶人不准设庙。‎ ‎21.答案 D ‎22.C【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先断开易断处,然后结合文意断开难断处。如“诸王贵藩分布左右”句子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尤号难治”的意思是号称特别难治理,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讲求民病”和“抑强扶弱”的主语都是“希宪”,故两者之间应该断开。‎ ‎23.B【解题思路】“在家人或亲戚死后”错误,庐指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守丧”多为父母,而非亲戚 ‎24.C【解题思路】由原文中的“忠臣良臣,何代无之,顾人主用不用尔”可知,廉希宪是说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忠正贤良的臣子,只是君主任用不任用他们罢了,他并未举荐任何人。‎ ‎25.(1)廉希宪彻底查办这件事情,把情况陈述出来使皇帝知道,(皇帝)杖责阿合马,免去他所兼任的职务并(将其)归属负责该事务的官员。‎ ‎(2)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付上天。我非常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权,众多小人逢迎依附,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真正的)大病啊。‎ ‎【评分标准】(1)关键词“穷治”“以状闻”“领”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委”“专政”“阿附”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6.【参考答案】①忠诚为国,善理政事,能够直言进谏;②富有孝心,为父母丁忧,极尽孝道:③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敢于严惩不法权贵。(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廉希宪宇善甫。幼年时身材高大健壮,举止与一般儿童不一样。甲寅年,世祖因为京兆地区分封土地命希宪担任宣抚使。京兆地区控制陇蜀一带,诸王权贵的封地分布在附近,百姓中混有羌族人、戎族人,号称特别难治理。廉希宪学习探求民众疾苦,压制豪强,帮扶贫弱。闲暇的时候向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征询治国之道,首先请求皇帝任用许衡掌管京兆地区的学校,培育人才,作为(治国的)根本大计。国家规定,士人不隶属奴籍,京兆地区有很多强横而有权势的人,(他们)废弃了这个法令没有实施。廉希宪到来后,命令(把这些士人的身份)全部登记为儒籍。‎ 至元元年,遭逢母亲丧事,(廉希宪)带领亲族行古代的丧礼,天滴水不进,每次痛哭就吐血,不能起身,在草土上睡觉,在墓旁建造屋舍(居住)。宰执之臣因为丁忧制度没有确定,极力想要举用他,一同来到(墓旁的)小屋,听到他号啕痛哭的声音,最终不忍心说。不久,皇帝下令让廉希宪恢复官职,廉希宪虽然不敢违抗旨意,然而出门就身穿素服办事,回家之后就一定穿上丧服。等到父亲去世时,他也是这样。 ‎ 试卷第15页,总15页 ‎ 奸臣阿合马独揽财政赋税(的权力),适逢他的同党互相攻击,皇帝命令中书省重新审问(此事),众人畏惧阿合马的权势,不敢过问。廉希宪彻底查办这件事情,把情况陈述出来使皇帝知道,(皇帝)杖責阿合马,免去他所兼任的职务并(将其)归属负责该事务的官员。皇帝告诉廉希宪:“官员废弃法律而贪污,百姓失去职业而逃亡,工匠不能满足使用,财政不能供给财用,先朝对这种情况忧心很久了。自从你们做丞相,朕就没有这种担忧了。”廉希宪回答说:“陛下像尧、舜样圣明,臣等没能用皋陶、稷、契的学说,辅佐您治理国家、教化人民,以达到天下太平,心中多有惭愧。现在略有政绩,不值得称赞。”皇帝顺着谈论到魏征,廉希宪回答说:“忠正贤良的臣子,哪一个朝代没有呢,不过是君主任用不任用他们罢了。”‎ 方士请求炼丹药,皇帝敕令中书省提供所需的东西,廉希宪详细地把秦、汉旧事上奏给(皇帝),并且说:“尧、舜得以长寿,不是因为丹药。”皇帝说:“对。”于是停止了炼丹。当时正尊崇礼待国师,皇帝命令廉希宪接受佛教戒律,廉希宪回答说:“臣已经接受孔子的戒律了。”皇帝说:“孔子也有戒律吗?”廉希宪回答说:“做臣子的应当忠诚,做儿女的应当孝顺,孔子的戒律,就像这些罢了。”‎ 至元十六年春,(皇帝)赏给廉希宪一万贯钱钞,下诏(让他)重新进入中书省,廉希宪说自己病得很重。皇太子派遣侍臣探问疾病,趁机询问治国之道,廉希宪说:“统治天下在于用人,任用有道德的人国家就会安定太平,任用人格卑鄱的人国家就会混乱。臣的病虽然严重,(但是我)把命交付上天。我非常担心的是,大奸之人独揽政权,众多小人逢迎依附,耽误国家,危害百姓,这是(真正的)大病啊。殿下应当启发圣意,赶快为皇帝除去奸臣群小。”‎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廉希宪去世,享年五十岁。大德八年,追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为魏国公,谥号文正。‎ ‎27.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着重渲染了离别的凄然和伤感”错,全诗只有最后一联渲染了离别的伤感,“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写行船的轻快,可见离愁与伤感并不是全诗主旨。‎ 故选D。‎ ‎28.①炼字独特。两个动词“随”和“趁”,特别传神,“随”是跟从,读者似乎感觉到水的流动;“趁”是追逐,读者似乎感觉到路上山花在风中摇曳。②使用了拟人手法。把“江月”和“山花”拟人化,“江月”和“山花”仿佛有了人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灵动。③前后照应。“江月随人影”照应颔联的“舟移”,“山花趁马蹄”照应“路出”,构思巧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赏析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表达效果及情感等角度进行。答题前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 试卷第15页,总15页 本题要求赏析颈联“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整体分析,这两句诗构思巧妙,因为这两句分别照应前面的“舟移”和“路出”,体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随”“趁”,把“江月”和“山花”拟人化,赋予了“江月”和“山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炼字的角度看,颈联中的四个意象用“随”和“趁”两个动词连缀,别具匠心,意味丰富;“随”和“趁”字有动态感,能让人感觉到江水的流动,山花的摇曳。‎ ‎【点睛】‎ 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29.(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30.D ‎31.①使用对称句,句式工整;②文白结合,“沿溪行”有文言色彩,“又没多远”口语色彩突出;③语气上轻松幽默;④使用短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⑤流水句,轻快流利。‎ ‎32.①原文用排比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②原文句子文学色彩更鲜明,更符合整个文段语境;③原文从多个角度铺排,气势更盛;④原文句意更清晰。‎ ‎33.例文:‎ 做自己喜欢的事 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钟芳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评。我认为,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是因为她喜欢考古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值得鼓励的。‎ 人活在这世上,不光是为别人而活,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活,做最真实的自己。但丁曾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的,人生在世,有时候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喜欢做,就要坚守,不要动摇。‎ 听说过一个故事:两个老朋友在公园里散步,一个是州长,一个是亿万富翁。州长向老朋友抱怨说他被政务搅得心烦意乱,经常失眠,并慨叹当初要是他当作家的理想不被生活改变,该有多好。而亿万富翁则向老朋友诉说金钱使他失去了自由,并对当年一个人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晚霞翻飞的惬意念念不忘。这时,他们看到大哲学家罗尔带着孙女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愉快场景,异口同声道:“他们真幸福!”于是,州长和亿万富翁走上前求教罗尔:“幸福是如何获得的?”罗尔看了看他们说:“做你喜欢做的事!”说完,又放起了他的风筝。‎ 试卷第15页,总15页 在这多彩的世界里,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弹自己拿手的乐器,烹饪美味可口的饭菜以及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我们可以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去和大自然拥抱,去公园走走,欣赏美丽的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会很自由,很放松,完全不受他人限制,爱干什么就做什么,开心做自己。所以,钟芳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就认为,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这个道理简单质朴,却又一针见血——如果不喜欢,又怎么可能有前行的动力?考古专业“钱景”也许不让人看好,但是考古专业是钟芳蓉喜欢的,因为金钱的利诱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又有何快乐而言呢?‎ 哲学家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感兴趣什么就去尝试,去做,去实施。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快乐。所以,我支持钟芳蓉选择自己喜欢的考古专业.‎ 试卷第15页,总15页 试卷第16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