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37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中国古典诗学里的钟声 刘士林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等。在这些诗句中,“钟声”以其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构成中国古典诗学一个饶有兴味的审美意象。‎ 钟声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文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黑格尔说:“塔楼上的钟塔是专门为宗教仪式而设的,因为钟声特别适合于基督教的礼拜,这种依稀隐约的庄严的声响,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缥缈、崇高、严静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 ‎ 在中国,情况则有不同。在有关记载中,钟声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的钟声,这种宗教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另一类是与古代庆典活动相关的钟声,多用来表达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钟鼓乐之”。后来这类钟声又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如王勃《滕王阁序》的“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随着这层意义的出现,钟声也就逐渐具有了审美属性。‎ 但这些都还不全是古典诗学中那种发人深省、令人超升、使人有所领悟的“钟声”意象。它的生成还有一个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钟声昭示着时间。‎ 无论中西,钟声都与时间有特殊的关系,或者说,钟声常给时间一种特殊的内涵。在西方,《圣经》中就常用“丧钟”一词提示尘世的虚幻。在基督教的生命观里,钟声能提醒人类:生命的短暂和上帝的永恒。钟声的这层时间含义实质上包含了两种意义:一是表示日常生活时间,如早钟、晚钟;二是表示带宗教色彩的时间,如丧钟,我们可称之为“精神时间”。钟声的这两种意义,在中国古代也有昭示,但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成分。‎ 在中国文化里,钟鸣常与桑榆之年等特定意象连用,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领悟。尤其在佛教东渡,带给中国传统思想以“空”的观念后,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从而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探视内心和领悟生存的象征。钟声作为一种信号,它展示出生命在时光中消耗、磨损的程度,从心灵深处提醒人们:夕阳西下或早晨到来,旧的结束或新的开始,以及“我们向何处去”或“何处是归宿”等。钟声又常与年华已逝、风尘碌碌的惆怅心情联系在一起,其缥缈而又严静的音律也最易把精疲力竭的生灵,引入宗教的虚幻精神境界。‎ 在西方,对“钟声”意象最为关注和凝神思考的当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他晚年一直思考用“诗”去追寻在现代社会中“隐去”的上帝。他认为,对诗来说,重要的是“说出”(蕴含)“精神能量”。这蕴含的精神能量,被他比喻为“沉寂的钟声”。他要求诗人用这“钟声”去寻回上帝和神性事物,让人们通过诗,聆听到内心深处“沉寂的钟声”,最终完成向上帝皈依的历史旅程。‎ 中国人真正悟出这“沉寂的钟声”的悠长意味的,则应首推唐代诗佛王维。诗如:‎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这些可以说是古典诗学中“钟声”意象的最佳表现。它充满了一种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它具有那种令人大悟的“精神能量”。与海德格尔“沉寂的钟声”不同的是,它不是召唤人们皈依上帝,而是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回归自然。如唐人于良史云:“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钟声借助它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宗教情感,往往能一举将人从现实世界引入虚幻王国。这对那些在实现世界中遭受挫折、困顿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如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钟声”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而成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欧洲,钟声有一种传递宗教意味的作用。‎ B.中国“钟声”的审美属性在宗教属性之后产生和发展的。‎ C.在真正悟出“沉寂的钟声”的意味这方面,西方要早于中国。‎ D.“钟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失去部分佛教内容,成为了审美意象。‎ ‎2.下列诗句中的“钟声”,与“精神时间”无关的一项是( ) (3分)‎ A.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B.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C.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D.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3.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西方作品中的“钟声”,自始至终传递的是一种宗教的情感,引导人们皈依上帝。‎ B.中国古典作品中的“钟声”,传递的是宗教情感,引导人们回归世界本原,回归自然。‎ C.中国古典作品中“钟声”,常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感觉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将在现实世界中遭受挫折的人引入宗教虚幻的精神境界里。‎ D.中国诗人也可借助“钟声”,表达真正经心灵领悟、体验到的空寂。‎ ‎【答案】‎ ‎1.C ‎2.B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A.第二段说“在欧洲,钟声所传达的……宗教意味,是自始至终贯穿下来的”。B.钟声最早是用于宗教祭祀的,其审美属性是后来逐渐形成的。C.文中仅指出“中国人真正悟出……首推唐代诗佛王唯”,究竟中、西方谁更早,文中并未提及,错误属于无中生有。D.原文“已失去原始宗教内容,也部分失去佛教内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B项,这是用以表示喜庆的钟声;其他三项,从行文可知,是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或超越,都与“精神时间”的内涵有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B项,中国古典作品中的“钟声”,虽然也传递宗教情感,但它引导人们回归世界本原,回归自然;另外,它还常用来表达喜庆的气氛和作为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是岁也,大将军(指卫青)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单于怒,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择选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效此意,其为将如此。‎ ‎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4.下面对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以传闻。‎ B.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以传闻。‎ C.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以传闻。‎ D.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以传闻。‎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单于,是匈奴对其首领的专称。匈奴称呼单于的皇后为阏氏。‎ B.谥号只是皇帝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给予的一个中肯的称号。‎ C.除,意思为任命授职,往往表达除去旧职授予新职之意。‎ D.“太史公曰”在《史记》中一般在一篇文章的后面,表达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的儿子,受到皇帝的赏识,在十八岁时,做了皇帝的侍中。 B.霍去病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卫青奉汉武帝之命,拨给他壮勇之兵,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率八百骑兵追击敌军数百里,为了个人私利,杀俘敌人很多。‎ C.霍去病为人寡言少语,敢作敢为。天子曾想教他兵法,他却说:“打仗只看战略如何    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人的兵法。 ”‎ D.霍去病死后,皇帝很悲痛,为他建立的坟墓,外形就像祁连山。他的儿子霍嬗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他的后代断绝了,他的封国也就被废除了。‎ ‎7.翻译 ‎ (1) 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5分)‎ ‎ (2)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5分)‎ ‎【答案】‎ ‎4.D ‎5.B ‎6.B ‎7.‎ ‎(1)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2)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 ‎【解析】‎ ‎4.‎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或宾语。文意为:这时,大行李息率兵在黄河岸边筑城,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就命令传车急驰而归,向皇帝报告。本题注意:得浑邪王“使”做“得”的宾语,所以在“使”后断。‎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B谥号是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都可以有的称号。此类题注意积累。‎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6.‎ 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B项,是甩开大军几百里,不是追击敌人大军几百里。其次也不是为了个人私利,杀俘敌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1)居,居守;数,屡次;为„„所,被。(2)尝、责、尊重、称。‎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大将 军卫青姐姐的儿子霍去病十八岁,受到武帝宠爱,当了皇帝的侍中。霍去病善于骑马射箭,两次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奉皇上之命,拨给他一些壮勇的战士,任命他为剽姚校尉。他同八百名轻捷勇敢的骑兵,径直抛开大军几百里,寻找有利的机会攻杀敌人,结果他们所斩杀的敌兵数量超过了他们的损失。 ‎ 这年秋天,匈奴单于因为身处西方的浑邪王屡次被骠骑将军率领的汉军打败,损失几万人而大怒,想召来浑邪王,把他杀死。因此浑邪王和休屠王等想投降汉朝,就先派人到边境迎住汉人。这时,大行李息率兵在黄河岸边筑城,见到浑邪王的使者,立即就命令传车急驰而归,向皇帝报告。皇上听过汇报后,怕浑邪王用诈降的办法偷袭边境,于是就命令骠骑将军领兵前去迎接浑邪王和休屠王。骠骑将军已经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部队相互远望着。浑邪王的副将们看到汉朝军队,多数不想投降,有好多人逃遁而去。骠骑将军霍去病就打马跑到敌营,同浑邪王相见,杀了想逃走的八千人,于是命浑邪王一个人乘着传车,先到皇帝的行在所,然后由他领着浑邪王的全部军队渡过黄河,投降者有几万人,号称十万。他们到达长安后,天子用来赏赐的钱就有几十万。划定一万户封浑邪王为漯阴侯。‎ 骠骑将军为人寡言少语,不泄露别人说的话,有气魄,敢做敢为。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只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代兵法。“武帝为他修盖府第,让骠骑将军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 ‎ 从此以后,武帝更加重用和喜爱骠骑将军霍去病。但是,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因而不知体恤士卒。他出兵打仗时,天子派遣太官赠送他几十车食物,待他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的人饿得站不起来,而骠骑将军还在画定球场,踢球游戏。他做的事多半如此。 ‎ ‎ 骠骑将军自元狩四年(前119)出击匈奴以后三年,即元狩六年(前117)就去世了。武帝对他的死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给他命名谥号,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称他为景桓侯。霍去病的儿子嬗接替了冠军侯的爵位。霍嬗年令小,表字叫子侯,皇上喜爱他,希望长大后任命他为将军。过了六年,即元封元年,霍嬗死去,皇上封赐他哀侯的谥号。他没有儿子,因而后代断绝了,封国被废除。‎ 太史公说: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极尊贵,而全国的贤士大夫却不称赞他,希望将军能够努力去效法古代那些招选贤才的名将”大将军拒绝说:“从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下人常常切齿痛恨。那亲近安抚士大夫,招揽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是国君的权力。大臣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工作,何必参与招选贤才呢?”骠骑将军也效法这种想法,当将军的都是这样的。‎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 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他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8.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 遑遑”二词的妙处?(5分)‎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 【答案】‎ ‎8.(1)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1分)“送送”意为“送了一程又一程”,描绘出送别友人的画面,表达了彼此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2分)“遑遑”意为“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2分)‎ ‎9.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2分)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途悲凉。颔联和颈联使用工稳的对仗句式,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联结合题意,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4分)‎ ‎ 【解析】‎ ‎8.‎ 试题分析:“送送”、“ 遑遑”是叠词,结合叠词的效果作答。音节上,具有音韵美。内容上,送送”表达了彼此难舍难分的深厚情谊。 “遑遑”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 试题分析:诗歌的情感类试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作答,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 津”,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悲凉”“凄断”“漂泊,苦辛。”直抒胸臆, 揭示了友人和自己艰难的人生命运。“梦中人”表达双方的离别之苦。‎ ‎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以云鸟自喻,表达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厌倦而还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本题是理解性默写,注意对语境的理解。注意易错字:(1)岫(2)潦,暮(3)陨首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将所选的大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25分)‎ 葬石记 韦名 ‎ 老李头一生只打过一次仗,在一个遍布雨花石的山头上打了一次惨烈无比的仗。那一仗回来,老李头左裤袋里装了大小不一的20块雨花石,右裤袋也有16块。‎ ‎ 几十块雨花石中,有扁圆、椭圆、鼓圆、鸭蛋圆,形状各异;有桃红、柳绿、杏黄、青紫,五彩斑斓。这些雨花石伴随着老李头走过辉煌的几十年。老李头带着这些雨花石,一次次去演讲,感动了无数的人。‎ ‎“一个山东兵,大大咧咧地攻上山头来。我斜靠着一颗松柏树,举枪瞄准他的大脑袋……”老李头从左裤袋里掏出一块圆圆鼓鼓紫罗兰色的雨花石,“枪响人倒,这个山东兵立马见阎王去了……”‎ ‎“矮个子湖南兵,往山上攻了几次,都被打回去后,想从侧面偷袭……”一块扁平的桃红雨花石被老李头拍到桌子上,“我掉转了枪口,屏住呼吸,看着他慢慢上来……近了,近了,近得不能再近了,我扣动了扳机……”‎ 左裤袋里20块雨花石一一被老李头摆到了讲演的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毙的敌人。台下,热血沸腾。‎ ‎“这个是敌人的探子,贼眉贼眼的,趁我们歇息,偷偷出来打探情况。我发现时,探子正往山下跑……”老李头从右裤袋掏出一块三角形的黄褐色雨花石,“说时迟,那时快,我举起了枪。可惜了,那一枪只击中他的左肩。我再次举枪时,埋伏着的敌人向我反击了……让他捡回一条狗命!”【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总攻开始了,我们像猛虎下山,一个正在逃窜的敌人被赶上了,我二话没说,冲上去就是一枪托。”老李头从右裤袋里掏出一块色彩斑驳陆离的雨花石,“一枪托下去,敌人在地下打滚。顾不了结束他了,我们一路冲下山……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右裤袋里16块雨花石也一一被老李头讲演过后摆在桌子上。一块雨花石代表一个被老李头击伤的敌人。台下,掌声雷动。‎ 多年后,请老李头作演讲报告的越来越少了。但老李头每天仍然把雨花石分装在两个裤袋里,到处走。石头把草绿色的军装撑得鼓鼓的,老李头一有空就把雨花石掏出来,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数。然后自言自语,这是战斗英雄老李头不作演讲报告的生活全部。‎ 生活虽然单调,老李头却幸福无比。就是在中风最严重的日子里,老李头讲话异常艰难,也每天看雨花石,数雨花石,一脸满足。‎ 老张头从台湾回来,专程到干休院找老李头。两个老头相见,抱头痛哭——老李头和老张头是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老李头大老张头三岁,老李头参加革命后,两人就失去联系。解放后,老李头到处查找老张头的下落,无果。‎ ‎“你参加革命走后,我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我那一批被抓壮丁的,有二十多人,都是穷苦人家。苦啊!一路上跑了两个,一个被抓回来打断了腿,其他糊里糊涂上了战场,最后只剩下两个活着到了台湾……”老张头老泪纵横。‎ 老张头走后,老李头很长一段时间不看不数雨花石。后来,他把雨花石从裤袋里掏出来,堆在了房间的角落里。‎ 大病了一场,老李头出院后,行动不利索了,每天靠着干休院的北墙晒太阳。看着落叶飘飞,老李头眼角潮湿。“回……回……房间。”老李头让护士推他回房间。在房间角落里,看着两小堆雨花石布满蜘蛛网,一只细小的蜘蛛还在辛勤地织网,“装……装……起……来!”‎ 护士好不容易才弄明老李头要把房间里的这两小堆雨花石装回裤袋:“首长,您装这些石头干吗?”‎ ‎“埋……埋了……”老李头示意护士推他出房间,“生……生命……”‎ 在干休院南边的一杂草丛里,老李头让护士扶他坐到草地上,用手一丝不苟地刨开两个深深的土坑。老李头哆嗦着手先从左裤袋里一块块掏出雨花石,然后异常庄重地放进坑里,填土,压实……完了,又把右裤袋的雨花石掏出,放进另一个土坑……‎ 两个裤袋的雨花石分别放进了土坑,埋成了两个小土堆。做完了这一切,老李头呆呆坐着一动不动,泪流满面:“生……生命……”‎ 夜晚,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场雪。早上雪停,干休院银装素裹,阳光把两个雪白的土堆照得异常耀眼。‎ 老李头随着冬天的第一场雪走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对比是本文的突出特色,作品对老李头人性复苏的赞美正是通过作品内容的前后对比表现出 ‎ 来的。‎ B.老李头之所以葬石,是因为他从老张头那里得知被他打死的所谓“敌人”都是被抓壮丁的穷 ‎ 人。‎ C.该篇作品情节曲折,故事复杂,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给人留下深刻的 ‎ 印象。‎ D.作品写老李头的精彩演讲及台下的热烈反应,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战争存在着大致相同的 ‎ 观点。‎ E.文章开头描写雨花石,一是为了突出老李头战绩的辉煌,为后文作铺垫;二是为了引起读者 ‎ 的阅读兴趣。‎ ‎(2)小说中的老李头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大量引用了老李头演讲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 ‎(4)有人认为:故事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就是老张头的突然出现。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请结合作品情节、人物和主旨等方面的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案】‎ ‎ (1)D给3分,E给2分,答C给1分。‎ ‎ (2)①勇敢无畏,有荣誉感②作为战斗英雄,有自豪感③有情有义,敬畏生命,通过反思对战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每点2分。‎ ‎ (3)①真实再现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战绩,凸显了人物性格;②和后文他葬石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物思想的巨大变化;③大量的演讲内容表明他为自己的战场表现自豪,他对战争的认识正是当时大多数人对战争的认识,如此安排更加突出了后面他思想转变的难能可贵。每点2分。‎ ‎ (4)示例一:赞成。老张头的出现带来的首先是老李头思想上的巨大变化,老李头作为胜利的战斗英雄,心理上由自豪转为悲悯与敬畏战场上逝去的生命;其次是情节的逆转,从此那些石头再也不能给老李头带来幸福感了;最后是作品主旨的深化,作品由对战斗英雄的歌颂转为对战争的反思,突出敬畏生命、反思战争的主旨。示例二:不赞成。让故事发生变化的十老李头,老李头本人的反省意识是内因,是其心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正是老李头本身的某些特质,使得他在遇到儿时伙伴老张头时百感交集,老张头的讲述才能令他发生战争,由此故事情节逆转,作品的主题也得以深化。‎ ‎【解析】‎ ‎(1)‎ 试题分析:A.不涉及人性复苏。B被抓壮丁的都是穷人,以偏概全。C.文章情节并不曲折。‎ 考点: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阅读文中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关注文中对人物进行品评的句子,从各个角度分析人物性格,从而概括人物形象。注意,答案语言要简练,条理要清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作答此题,首先要分析老李头演讲的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反映了老李头什么样的心理,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其次要联系全文,分析它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要分点写出答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作答探究类试题,要注意具体全面地分析理解全文,在理解作品内容、主旨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与分析,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观点是对文本内容的有创意的解读,而阐述观点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用文中内容来佐证观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25分)‎ 百年椒子 映月泉清 李乃清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 这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 ‎ 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对于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她体贴关爱,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她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一生。钱钟书的母亲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 钱钟书对她也恋慕至极,将《写在人生边上》“赠予季康”。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在两人“仝存”的样书上,钱又写下浪漫痴语:“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对于从小嗣出的钱钟书而言,这份博大的“三位一体”的情感中或许还包含着一份母性关怀。有一次,杨绛要捐掉她为钱钟书织的一件毛衣,钱抱住不放,说:“慈母手中线。”‎ ‎ 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最纯净的婚姻,钱钟书曾如是总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丁伟志回忆道:“钱先生当时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每个菜都是杨先生亲自给他做,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先生一根一根剔掉的。”‎ ‎ “哎呀,后来不得了了!钱先生在北京医院,女儿钱瑗在西郊,杨先生这么大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毫无思想准备,我想她一定受不了,这个打击太大了啊!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 今年2月23日,张佩芬突然接到杨绛一个电话。‎ ‎ “因为她只懂英文和法文,不通德语,偶尔也会找我帮忙,她把字母念出来,我记下来查,查好后我给她回信,她收到后第二天马上就电话回我道谢。”‎ ‎ 据张佩芬回忆,杨绛所寻德语共18个字母,一口气读完,好似一个拗口的游戏,倘若加以分割,便是3个独立的单词-:给予,赠与了,已经离开了。‎ 注] ① 钱钟书,字默存.(节选自《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17 期,有删改)‎ ‎ (1)下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称“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是对杨绛甘愿隐藏起自己的光芒,默默奉献的情怀给予了正面肯定。‎ B.文章结尾“给予了,赠与了,已经离开了”,言简意丰,隐含着丰富的人生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C.杨绛的“不要紧”伴随钱钟书一生,是因为对钱钟书的体贴关爱。‎ D.对于钱瑗和钱钟书的先后离世,杨绛举重若轻,是因为她在他们生前乃至病中已经尽了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责任,所以了无遗憾。‎ E.钱钟书卧病期间,杨绛力求“夫在前,妻在后”,所以尽量保养自己,不愿错了次序,体现了其“夫唱妇随”的传统美德。‎ ‎(2)标题内蕴丰富,谈对标题的理解(6分)‎ ‎(3)杨绛对钱钟书的“默存”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 有人说杨绛只是“钱钟书背后的女人”,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8分)‎ ‎【答案】‎ ‎ (1)D给3分,E给2分;C给1分 ‎ (2)题目运用比喻手法,(1分 ) 将善良贤惠的杨绛比作清泉,映照着钱钟书这轮明月;(2分)这是杨绛先生作出的高度评价。(1分)题目饱含作者对于杨绛先生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之情。(2分)‎ ‎ (3)①甘于牺牲自己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②体贴关爱丈夫,担下生活的担子,使丈夫能专心治学。③尽心照顾病榻上的丈夫,为照顾丈夫保养自己。④丈夫去世后,整理丈夫的笔记和手稿,保存丈夫的学术遗物。(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 (4)不只是“钱钟书背后的女人”(观点1分)。因为杨绛先生坚强自立,拥有着独立而丰富的人格内涵。(1分)①她有着独当一面的生活能力;②她自己也翻译和写作并有突出成就;③亲人的相继离去,都不曾把她压垮,依旧平静生活。所以把杨绛说成钱钟书背后的女人是有失公允的。(理由每点2分)‎ ‎(3)‎ 试题分析:解题时要关注全文,找到答题区域及相关信息, “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对于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她体贴关爱,揽下生活里的一切担子”,“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物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再把以上信息整合,概括,分条作答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要结合文本内容。如“杨绛的一生,为默存而‘默存’,甘于牺牲自己的才学、时间、精力,成就钱钟书的治学和创作”就可作为“赞成”的论据。而杨先生在钱钟书和女儿去世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作为“不赞成”的论据。‎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知识运用(20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刚刚播出的电视剧《毛岸英》情节真实感人,它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毛泽东、毛岸英父子之【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间的那种浓浓的乌鸟私情和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中秋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一时间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欣欣向荣,人们以此来表 达对我 ‎ 国这一传统节日的庆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乌鸟私情:比喻人的孝心;B.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C.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D.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欣欣向荣是指事业,不是指活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案件,判决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同案不同判”的怪现象把法律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 ‎ C.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D.在这次大选中,不仅民主党无法在这类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过度批评布什,而且在这些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立场还成了对手攻击的靶子。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将“把”改为“让”或“使”。C.否定词误用“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D关联词位置不当。因为是同一个主语,关联词“不仅”应放在主语之后。‎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陶潜和阮籍在魏晋时代分别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境界: , ; ‎ ‎ , 。 。应该说,不是建安七子,不是何晏、王弼,不是刘琨郭璞,不是二王、颜、谢,而是他们两个人,才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优秀代表。‎ ‎①他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②慷慨任气 ‎ ‎③一是忧愤无端 ‎ ‎④ 冲淡平和 ‎ ‎⑤一是超然事外 ‎ A. ‎②③④⑤① B.④⑤②③①C.①③②⑤④D.⑤④③②① ‎ ‎【答案】D ‎【解析】注意上文,要先说陶潜的艺术境界,再说阮籍。所以⑤在首句位置,④承接⑤,③②是说明阮籍的艺术境界的。①是结句,总说两人。答案为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16.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材料,完成后面两题。(5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 ‎ 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 ‎ 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①根据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即:‎ ‎   ‎ ‎②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 ‎ ‎ ‎【答案】①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②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或识记)效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先要仔细读图表,研究表中数据的关系,进而得出理论性的结论,理清尝试回忆的时间和背诵效果间的关系。启示即由此得出,尝试回忆的时间要增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补写出流水与树根的对话(说答内容各限一句话)。(6分)‎ 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 流水讽刺树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根谦和地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 ‎【答案】流水:你永远处在黑暗中,瞧你丑陋的样子,只知道喝我的汁液,你一无是处。树根:是啊,我匍匐地下,默默地汲取,是为了春天变得更加美丽。‎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特别留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比如“流水”说话的特点是“讽刺”,“树根”说话的特点是“谦和”,最后的结果是“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六、写作(本大题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而最易忽略的是身边的风景,风景可以是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可以是感人的生活场景,也可以是历史人文风貌。‎ 请以“身边的风景”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身边的风景 ‎ 一个人独自走在寂静的小路上。 ‎ ‎  远离世俗的喧嚣,远离人间的浮华,远离一切一切虚伪的假面,去寻找属于自己真实的风景——那样的一份宁静。 ‎ 不经意间发现,下雨了。如细针般的雨丝飘飘悠悠从天空洒下,带着一缕泥土的气息,混合在了我周围的空气中,那样轻柔的飞舞,给我一种别样的心情。让我和雨点一起浅唱低吟吧,让欢乐飘荡在我心中。是啊,雨告诉我:伤心的时候想想它吧,让清爽的雨洗刷去我们心中的阴霾,让快乐驻留在心间。 ‎ 起风了,去听,去感受竹叶的轻诉,去轻抚溪流的颤动,让全身的细胞跳起舞,尽情享受风滑过我的耳边,钻进我的脖颈所带来的美妙触觉。让风变成幸福,流溢在我的口袋,让你即使是在寂寥的秋天,也会感到温暖如春。 ‎ 苦闷的时候去看海,去感受海的广博,去倾听海的长啸,让心灵冲断束缚的枷锁,自由地奔流跳跃,让海水沐浴全身,洗去所有的不堪回首…… ‎ 尘世中有太多太多的喜怒、太多太多的悲欢、太多太多的痛苦与哀愁。而我,不能也不敢笑傲这面临的林林总总。可是,当我投身到周围风景的那一刻,我清楚感觉到:我变得如此强大,能够坦然面对一切。这身边的风景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那巨大的魔力能包容一切! ‎ 所以,得意的时候,去淋淋雨吧!让那股桀骜不驯如雨点般汇入江流,不留一丝踪影;痛苦的时候去想想风吧,让那伤痕如风影般,洒脱地飞过,成为过往云烟,化为嘴角一笑;不平的时候去看看海吧,让海的宽广包容你的心,把名利得失通通投进深渊,让海浪吞没,而我们却升的很高很高……心如弦鸣,悠悠扬扬,飘飘荡荡。 ‎ 身边的风景告诉我:拥有一种心如止水的心境吧,让原本纯洁的心灵不会沾染一星尘埃。     走在寂静的小路上,心情已经迥然不同。这时,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中得道高僧的禅语——  “你如果心静了,心如涅盘,你就不会听到外面的风声物语。‎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