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50 KB
  • 2021-06-08 发布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当今时代,文学发展面临诸多不利或有利条件。‎ 就不利条件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不管我们在感情上是否愿意接受,文学的日趋边缘化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极为复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资讯的日益发达,原先属于文学的天然权利正在逐步丧失。从文学的教育功能来看,社会教化的责任主要由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来承担;从文学描述、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来看,现代媒体早已取代文学,成为无远弗届、无孔不入的信息终端;而从娱乐功能方面来说,文学也已经有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那就是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娱乐和文化工业体系。举例来说,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读小说还是日常生活中首屈一指的文化娱乐和消遣方式,而在今天,我们的业余时间大多为看电视、旅游、玩电子游戏、上互联网等娱乐方式所占据。‎ 虽然文学不像过去那么重要,但我们无需为此感到担忧和悲观。因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从来都是一项既非重要亦非不重要的事业。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之所以会对文学在往昔的辉煌念念不忘,完全是因为文学黄金时代的出现。这里所说的“黄金时代”,指的是从 18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中期差不多两百年的文学发展时期。在这个时间段中,由于现代小说的兴起,文学的声望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然而,这个黄金时代在文学整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也许会有人问,这个黄金时代怎么会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按照伊格尔顿在《英国文学的起源》中的说法,文学之所以会忽然变得重要,首先是源于西方宗教的衰落,其次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人的异化和情感分裂。人们把文学视为治愈资本主义精神危机的良药。而在近代的中国,为了启蒙大众,抵御外侮、挽救危亡,文学的作用和功能也被大大强化了。众所周知,梁启超在《论文学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把小说的作用归结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并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小说不发达,而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亦着眼于对社会的启蒙和疗救。‎ 伴随着文学黄金时代出现的是一系列文学制度、写作机制、文学观念的重新确立。比如说,现代版权法的产生,从根本上规定了作者对作品的所有权,使得文学的商品属性凸显出来,原本无利可图的文学作品可以进入市场流通,文学作者终于可以获得合法和稳定的报酬。这也反过来刺激了写作和文学作品的出版。再比如说,由于大学设立了文学专业,也使得原先处于“业余状态”且多少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文学,成为一门科学。20 世纪的文学理论空前繁荣,精彩纷呈,而文学的科学化始终是其重要内核。‎ 不管怎么说,到了今天,文学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并未衰落,‎ ‎ 它实际上不过是重新回到了常态化的状态之中。如今的社会上,充a斥着“文学已死”一类的 悲叹,对于这种看法,我们无需理会。其实,“文学已死”这类声音,早在 150 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文学在今天依然活得好好的。‎ ‎(摘编自格非等主编的《文学写作》,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黄金时代”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文学是既非重要亦非不重要的事业,黄金时代的出现是个特例。‎ B.曹禺的话剧《雷雨》自发表后,一次次被搬上舞台,是文学处于黄金时代的具体表现。‎ C.一系列文学制度、文学观念等的重新确立,促使了文学“黄金时代”的产生和发展。‎ D.黄金时代已结束,文学重新回到常态,作者认为不必发出“文学已死”一类的悲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开篇即指出了当今时代文学日趋边缘化的事实,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原因。‎ B.文章在论证文学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时,使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C.文章大体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探讨了文学写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发展状况。‎ D.文章引用了伊格尔顿等人的论述,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论证了文学为什么会忽然变得重 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表明在其所处时代文学也是既无所重轻又有一定地位的。‎ B.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以写作启蒙和疗救社会,说明文学的作用和功能在那个时代被大 大强化了。‎ C.现代版权法的产生,刺激了作家写作和文学作品的出版,并带来了 20 世纪的文学理论空前繁荣。‎ D.根据文中伊格尔顿的观点,随着未来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不排除文学再次出现“黄金 时代”的可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 后父的老 刘亮程 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 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老。‎ 我 8 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 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终于又有了庇护。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 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 我 18 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 我已经 50 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 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 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 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 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 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老上了。‎ 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 也是我 18 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 50 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 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后父活到 84 岁,走了。‎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 34 年。‎ 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 12 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 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 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 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里。可是,我们没有让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 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在离县城 70 公里的老沙湾太平渠村,后父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新华文摘》2019 年第 17 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回老家时看到叔叔和其父到年老时都白了头,一脸皱纹,像“兄弟”一样,这样的父子关系就是作者理想的父子关系。‎ B.村里人将提前备好的“老房”摆在院子里,老人也会试躺,可见村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比较重视“老”,对于谈“老”并不排斥。‎ C.很多人家在老人健在时就备好寿材,而直到后父去世时,我也没有给他备寿材,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渲染了后父去世时的凄凉。‎ D.文章写奶奶、父母、后父的“老”,以及老家备老房的习俗,意在告诉读者“老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应该坦然接受”。‎ ‎5.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后父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 分)‎ ‎6.请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 分)‎ 三、文言文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21 分)‎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而幼孩 C.吾与点也 ‎字:疼爱。与:赞成。‎ ‎‎ B.愿无伐善D.以俟君子 ‎伐:夸耀。俟:等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因之以饥馑 B. 为国以礼 C.就有道而.正焉D.摄乎大国之间 ‎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根拳而土易 风乎舞雩 ‎9.下列句子中包含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A.饭疏食,饮水 C.外连衡而斗诸侯 ‎B.且硕茂,早实以蕃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以吾一日长乎尔 C. 故不我若也 ‎‎ B. 理,非吾业也 D.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A.早缫而绪 C. 病偻,隆然伏行 ‎‎ B. 鼓瑟希,铿尔 D. 莫春者,春服既成 ‎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B.冠者,成年人,20 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 20 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指不到 20 岁的人。‎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语录体著作,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D.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柳河东”“柳屯田”,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13.下列各项中,孔子的观点与所给材料中老子的观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A.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B.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D.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四、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7 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 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 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 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 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 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 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 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为政简静,吏人安之。时陈氏与周通 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 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信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子立嗣。‎ ‎(节选自《北史•文苑传》) 14.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 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B.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 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C.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D.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 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康:是今天的南京,又称为秣陵、金陵 、石头城、江宁、建业、建邺、应天、天京等, 被人们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B.孝闵:是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谥号用字有褒、贬、怜的不同,“闵”为贬谥。‎ C.碑志: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为“墓碑”,列于墓道前的称为“神道碑”,入墓穴者称为“墓志”。‎ D.大象:是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帝王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庾信聪敏过人,博学多才。庾信少年时才识卓越,超出常人,身材魁梧,举止恭顺,擅长《左氏春秋传》,梁武帝时,任抄撰学士。‎ B.庾信生性懦弱,临难退缩。“侯景之乱”爆发,简文帝派庾信率领宫中文官武将上千人守朱雀航,侯景兵到,庾信独自一人先行撤退。‎ C.庾信命途多舛,身不由己。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还未完成使命回到梁朝,就赶上西魏率兵南下,一直被迫留在北方,江陵被平定后,再也没能重返江南故乡。‎ D.庾信怀念故乡,忧愁忧思。庾信出仕北朝以后虽然地位尊贵、爵禄丰厚,他还是对故乡念念不忘,用写文章来寄托怀乡之情。‎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5 分)‎ (2) 信为政简静,吏人安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8~19 题。‎ 浪淘沙·秋夜感怀 刘辰翁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词人,宋亡后,矢志不仕。1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叶著秋声”两句写深秋时节,树叶已经落光,虽无秋声,但鬓角的凉意让人难耐。B.“惟有老人心似醉”一句写出作者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希望不用醒来。‎ C.“起舞故无成”使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却又无能为力的情感。‎ D.“此恨难平”中 “恨”字具有深意,对于词人来讲,国家灭亡的痛苦令他难以释怀。‎ ‎19.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了“曹孟德”,这首词的下片也写到了“曹孟德”,两处都借“曹孟德”表情达意,请分析两处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苏轼被贬黄州时多次畅游赤壁“回忆英雄”。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执长矛吟咏的 句子是“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的儒者形象的句子是“ ”。‎ (2)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 的气概,刘义隆却是“ ”的狼狈结局。‎ (3) ‎《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五、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21~23 题。‎ 论文收集网站arXiv 有文本检测功能,该网站在 1991 至 2012 年收集了 75 万篇涉及数学、‎ 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6372 名中国作者中有 688 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 10%‎ 左右。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曾撤销了 43 篇论文,其中 41 篇来自中国。该公司解释,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而这些问题也只是 。尽管抄袭严重,但相应的处罚却是 。在被曝光学术造假后,一些人的名字还堂而皇 之出现在各种高精技术人才的名单内。当没有足够严重的违法成本要承担, 抄袭者就 会 、为所欲为,(‎ ‎)对那些抄袭者类似“什么是脸”的狂妄回复,就应该有一 个干脆利落的强力回击,不仅原作者可以对其进行民事诉讼,中科院等机构也应该对其职务一免到底,其享有的相应政策支持也该应声而止。唯有如此,才能关紧学术不端的旁门,造假者们才会 ,才会明白“什么是脸”有多么可耻。‎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该网站 1991 年至 2012 年收集了 75 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6372 名中国作者中有 688 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 10%。‎ B.该网站在 1991 年至 2012 年收集了 75 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 ‎6372 名中国作者中有 688 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 10%。‎ C.在该网站 1991 年至 2012 年收集的 75 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中,‎ ‎6372 名中国作者中有 688 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 10%左右。‎ D.该网站在 1991 年至 2012 年收集了 75 万篇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领域的论文,6372 名中国作者中有 688 人被标记抄袭,所占比例超过 10%左右。‎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冰山一角 蜻蜓点水 肆无忌惮 黔驴技穷 B.九牛一毛 蜻蜓点水 暴虎冯河 江郎才尽 C.冰山一角 走马观花 暴虎冯河 黔驴技穷 D.九牛一毛 走马观花 肆无忌惮 江郎才尽 ‎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而最终受损害的则是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B.他们损害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 C.而最终受损害的则是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D.而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乃至某个领域的技术发展前景将被损害。‎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题。(4 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 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 六、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①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清]梁章钜 ‎②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都达夫 ‎③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习近平 ‎④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 ‎⑤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 --特莱尔 读了上面五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高二年考试(语文)科 参考答案 ‎1.C(原文“文学制度、文学观念”是伴随着“黄金时代”产生,它们不是“黄金时代”产生的条件)‎ ‎2.B(未使用类比论证)‎ ‎3.C(20世纪文学理论繁荣,文学的科学化是其内核)‎ ‎4.B(A项“理想中的父子关系”属于无中生有;C项“前后形成鲜明对比”错误,前后不构成对比,并且“后父死时凄凉”无中生有;D项“意在告诉读者‘老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应该坦然接受'”错误,文章开头写奶奶、父母、后父的“老”意在告诉读者“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5.①感激之情。后父让我感觉到有庇护,将我们兄弟几个抚养成人。②愧疚之情。未能及时给后父准备好寿材,让他安心变老,也没有为他送终。③怀念之情。回忆与后父生活的过往,表达对后父的追忆和思念。‎ ‎6.主旨句: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理解:①“老”的前提是活到一定的年龄,但是生命无常,人未必都能长寿,比如作者的父亲;②“老”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陪伴,这样在变老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安心,如村里家家都备寿材,后父因为家庭的重担,在50岁时又干起重活累活;③在变老的过程中,人们要担负起对长辈和晚辈的责任,如奶奶和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们要赡养他们,而且在他们面前,我们没有资格说自己老。‎ ‎7.A(字:养育)‎ ‎8.D(A接着/顺应 B用/目的连词,来 C顺承连词/并列连词 D介词,在)‎ ‎9.C(例句中“早”和“蕃”均为使动用法,A饭:名词作动词,B实:名词作动词,蕃:形容词动用C外:名词作状语,斗:使动,D辇:名词作状语)‎ ‎10.C(例句为宾语前置句,A状语后置,B判断句,C宾语前置句,D省略句)‎ ‎11.C(A“而”同“尔”,B“希”通“稀”,D,“莫”通“暮”)‎ ‎12.D(“柳屯田”指柳永)‎ ‎13. B(材料中老子认为“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即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蓬累而行:像飞蓬飘转流徙而行,转停皆不由已。蓬,一种根叶俱细的小草,风吹根断,随风飘转。累,转行的样子。老子的观点即知进还要知退。选项中ACD都是这种观点。A项参考译文: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B 项参考译文:天下有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由天子决定;天下无道,政策的制定或执行由诸侯决定。C项参考译文:信仰坚定,喜爱学习,重视死亡,履行正道。不去危险的国家,离开动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天下不太平就躲藏起来。D项参考译文:蘧伯玉真是一位君子!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 ‎14.A ‎ ‎15.B(“闵”是平谥,不是贬义,表达死者登位后夭折或志向未申)‎ ‎16.B(“庾信独自一人撤退”错,原文“信以众先退”率领众人撤退。“生性懦弱”也于文无据)‎ ‎17.(1)父子都在东宫侍奉太子,出入于宫中,恩宠礼遇没有人能与他们同等优厚。‎ 解析:禁闼,宫中。(1分)莫,没有谁。(1分)比隆,同等优厚或同等兴盛。(1分)与(之),省略句。(1分)句意1分。‎ ‎ (2)庾信治理政事简明清静,官吏百姓感到安适。 ‎ 解析:为政,治理政事。(1分)简静,简明清静,不繁苛。(1分)安,意动用法,感到安适。(1分)句意2分。‎ ‎18.B(“放下了俗世忧愁,借酒沉醉”错,他并没有放下,也没有借酒沉醉)‎ ‎19.(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建功立业的曹孟德为周瑜所困,最终消失在历史深处,作者借此表达了看淡功名利禄的豁达心态;(3分)‎ ‎(2)本词不能忘却曹孟德,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理想,抒发了词人执着于收复故土的宏大抱负。(3分)‎ ‎20. (1)横槊赋诗 羽扇纶巾 (2)气吞万里如虎 赢得仓皇北顾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A (B项杂糅;C项和D项语意重复)‎ ‎22.A (“冰山一角”指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九牛一毛”比喻渺小、轻微,或者很大数量中的极少数。“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走马观花”比喻大致地观察一下,观察不细致、不深入。“肆无忌惮”指任意妄为;“暴虎冯河”指有勇无谋;“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江郎才尽”比喻才情减退)‎ ‎23.C ‎ ‎24答案 颜子 恶衣恶食 ‎【参考译文】‎ ‎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都在《南史》中有传记。‎ ‎ ‎ ‎ 庾信年幼时就才识卓越,聪慧无比,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高大魁梧,举止恭顺,有过人之处。父亲庾肩吾,是太子的侍从,掌管文书。东海人徐摛为太子东宫的护卫军。徐摛的儿子徐陵和庾信都是太子的抄撰学士。父子都侍奉东宫,出入宫中,恩宠没有人能跟他们同样优厚。又因文章都有华美绮丽之风,被当时文坛称为徐庾体。当时后生,竞相模仿,常常刚有文章一出来,都城人们都纷纷传诵。多次升迁做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东魏,文章辞令,被邺下之人广为称道。回来后又做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 侯景之乱时,梁简文帝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千余人扎营朱雀航。等侯景到达时,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陷落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代行制命,授庾信御史中丞。等梁元帝登基即位,调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出使西魏。恰好西魏大军向南方征讨(杀梁元帝),于是被扣留在长安。江陵被平定后,多次升迁做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继位,封庾信临清县子,授官司水下大夫。调出任弘农郡守。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不久又授官洛州刺史。庾信治理政事简明清静,官吏百姓感到安适。当时陈朝与周友好交往,南方北方流散寄居他乡的人,被允许各自回到他们的故国。陈朝于是请求放回王褒及庾信等十数人。北周武帝只是放了王克、殷不害等,庾信及王褒都因被武帝喜爱而不放回。不久征召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一向喜好文学,庾信特别受到恩宠。等到赵、滕各位王侯,跟庾信诚挚交往,就像布衣之交。各位王公碑志多拜托庾信执笔。只有王褒与庾信地位相当,其余文人,没有谁能比得上。‎ ‎ 庾信虽然地位尊贵声名显赫,但常常思念故乡,创作《哀江南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象初年,因病离开自己的职位。隋朝开皇元年逝世。共有文集二十卷。隋文帝悼念他,追赠原来的官职,追加荆州刺史、雍州刺史之职。儿子庾立继承他的爵位。‎ 作文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