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00 KB
  • 2021-06-08 发布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石家庄市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9月考试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分数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是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 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 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 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 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 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来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这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是比控球的灵巧性。‎ C. 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为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 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 B. 杜甫的《清明》诗和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且这两种习俗在唐朝都已很盛行。‎ C.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不仅表现在上层流行,还表现在有专业的踢球艺人,更表现在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和组织了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 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新诗的“变”与“常”‎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4、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 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只要重新认识这些“常”就能让新诗振衰起弊。‎ C.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的精神,是审美精神。‎ D. 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 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C. 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过程。‎ D. 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6.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 ‎ 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B.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我们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C. 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 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东坡突围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这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摘自余秋雨《黄州突围》,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语言具有典雅蕴藉的特点,在语言独特的张力中,寄托了作者对苏轼的高度赞美之情,同时也对苏轼的遭遇表示同情。‎ B.文章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议、抒结合,为读者营造特定的情境,表达自己的认识。叙事富有客观性,议论具有独到性,抒情富有深挚性。‎ C.选文提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突出并引出苏东坡“黄州生活的凄苦”,为后文解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的观点张本。‎ D.“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是说苏轼处境凄苦,在黄州没有人理解他,但孤独的内心也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E.苏东坡突围,他突破的是官场的黑暗,精神的孤独,性格的不完善。‎ ‎8.“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真正的自己”?‎ ‎9.原文中引用苏东坡书信与作品,有何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左右欲兵之 士兵 假舆马者 凭借 B. 扶而去之 使……离开 而绝江河 断绝 C. 伯夷叔齐耻之 以……为耻 无贵无贱 没有 D. 我安适归矣 往,到 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怨是用希 用心一也 B. 盍往归焉 风雨兴焉 C. 不知其非矣 其皆出于此乎 D.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句读之不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 武王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死。‎ C.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竟落得饿死的下场,也许他们心里没有怨恨,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了吗?司马迁在记叙先贤的事迹时也提出了疑问。‎ D. 作者认为世俗浑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成为了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成为了清高之人。‎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 ‎14、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三)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5.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 “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 “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抒发了词人欢快愉悦之情。‎ D. “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衬托自己的高远志向,以物衬人。‎ E. 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16.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登上凌云山山顶,遥望江水从苍茫中迤逦而来又奔流不息地融入苍茫的远方,真有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 ‎②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产智能手机纷纷登堂入室,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联想等品牌手机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③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惟妙惟肖,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④陈老先生为了填补国内民俗学研究的空白,不顾年老体弱,亲临第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其精神令人感佩。‎ ‎⑤夏夜的郊外风儿轻抚,虫声唧唧,但陶醉于美景,尤其是行走于瓜田李下之时,特别要注意草中的毒蛇。‎ ‎⑥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于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评定,不得借机收取相关参评企业的任何费用,以及开展其他与评定有关的盈利性活动。‎ B. 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C. ‎ 当前家庭教育有淡化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课外辅导班占据了孩子太多时间,留给家庭教育的时间严重不足所造成的。‎ D.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19.下面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 B.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太牢”。古人又把猪叫“太牢”,羊叫“少牢”。‎ C.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D. 古代经常用“适”“归”来指女子出嫁,用“归宁”指出嫁后的女子回娘家省亲,同时“归宁”还可以指男子归省父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①____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就是礼。守礼一项,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特别需要研究。一方面,礼的特点是②____。今日的中国和世界,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在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③____。由此造成礼的严重缺失,带来了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 ‎21.仿照下列例句(选自《宁古塔》),再写两个句子。‎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22.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5岁的朱阿姨因为抱不动掉到床下躺在地上的瘫痪老伴,看着通讯录里的独女,凌晨两点多抱着老伴默默流泪。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又因为异地医保无法结算,她迟迟不愿随女儿去成都。67岁的陈阿姨做了胃溃疡穿孔手术躺在病床上却为了不让在美国的儿子担心骗他说在厨房擦瓷砖。82岁的刘叔躲过了日军轰炸机、挨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却在晚年被孤独牢牢捕获,只想吃饭的时候对面有个人。‎ 近日,一则关于空巢老人的报道让许多人泪目,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养老话题的热议。“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D ‎3.A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扩大对象范围。“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表述不当,原文是“冬天供应太学馒头”,不包括国子监现代文阅读答案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文章现代文阅读答案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混淆范围。‎ ‎2.试题分析: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根据常识我们也应知道《水浒》的内容明显不是写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D曲解文意。‎ ‎3.试题分析: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可见“扫墓活动” 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混淆范围。‎ ‎4.B ‎5.C ‎6.B ‎【解析】‎ ‎4.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只要重新认识这些‘常’就能让新诗振衰起弊”太绝对,原文“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6.【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创作过程”错误,应为“创作状态”。 【小题3】【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 项,“作者认为”错误,原文是“在一些论者那里”;C项“彰显了”应为“取决于”;D项,“就一定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无中生有或太绝对化。‎ ‎7.BD ‎8.“奇迹”指的是苏轼经过寂寞和凄苦的磨砺,带给人们文学艺术创造上的惊喜,为后人创作出千古流传的著名的“三赤”(《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真正的自己”是一个历经磨砺和反省,精神归于清纯和空灵、淡泊和静定,生活归于自然和原始,艺术才华获得升华的“新我”。‎ ‎9.增加可信度,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语言更加典雅,富有文采 ‎10.D ‎11.A ‎12.A ‎13. ‎ ‎(1)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14.‎ ‎15. BE ‎16.①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江南秋景图。蒙蒙的雨幕中,村落鱼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中袅袅升起。水天相接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作者用明丽的秋景反衬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惆怅和抑郁不平之情。‎ ‎【解析】‎ ‎15.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错在“运用比喻的手法”,应为“拟人”手法。C项,错在“抒发了词人欢快愉悦之情”,抒发的应是“寂寥孤寂"之情。D项,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词人仕途失意和孤独寂寞。故本题选B项和E项。‎ ‎16.试题分析:题干是“词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准确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明丽的江南秋景图,起句描写了细雨绵绵阴云沉坠的景象,而在阴雨天气中,江南景色依然如人们传唱中般秀美。但即使是这样的美景也不能消除作者心中的抑郁,在他眼中,连云雨都带着忧愁暗恨。接下来写具体的水乡景象,水边的村落与贩卖鱼虾的市集中,一缕缕炊烟袅袅上升,而随着这一道孤烟,作者的孤独与忧愁也在心中升起。他远望着天边飞过的大雁,它们都成群结队,而作者自己却形单影只。在此刻的凝视中,他这生的往事都在心中翻涌,该诗中作者用明丽的秋景反衬自己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惆怅和抑郁不平之情。回答画面提分三步走:一是用一句简明的话整体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其中要答出画面描写的时间、地点及特点;而是要用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描绘画面;三是回答出该意境的营造对诗人表达情感的作用。‎ ‎17.C ‎【解析】‎ 试题分析:①“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②“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④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⑤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⑥海阔天空: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18.D ‎【解析】‎ A主语残缺,去掉“对于”;B主谓搭配不当,删除“问题”或将“成熟”改为“解决”;C“其主要原因是……所造成的”句式杂糅 点睛:做该题时,要关注是否有容易出现语病的一些标志,比如,介词开头的句子要留心后一分句是否有主语;谓语词由“是”充当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搭配是否恰当;主谓宾任何一个位置由并列短语充当时要考虑是否存在搭配不当;句中出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要关注主语是一个还是两个,主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前后分句语序是否恰当;出现两面词时考虑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语意重复;出现了固定结构,可能是结构混乱;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可能是偷换主语,造成主语省略不当;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使用代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修饰成分多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当句中出现一些可以作几种意思理解的多义词或多义短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歧义的毛病。‎ ‎19.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识记常见的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B项,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少牢”。古人又把猪叫“少牢”,羊叫“太牢”。故本题选B项。‎ ‎20. ①情感精神(思想情感或情感意识)②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③守礼的传统遭到极大破坏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既要与“行为举止”相对,又要与下文的“内在的感”一致,故填写“情感精神”、“思想情感”或“情感 ‎ 意识”等都可以;②处根据下文“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既然是“特点”,语言要简练,答案不宜过长;③处根据上文“否定”“批判”影响,和下文“造成严重缺失”的语境,只要填写出表示“礼教传统渐渐丧失”或“礼教文化遭到破坏”的意思就可以了。意思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仿写的基本要求是神似和形似。这段话仿写关键点是“却”转折句式。‎ 点睛:仿写句子: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题中对句式和修辞手法就有了明确要求。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①审句式,定结构。仿句句式要与例句相同,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单句、复句,常式句、变式句等。结构上,哪些词不能变,哪些词可以变,哪些词必须变,一定要清楚。阅读例句,不仅要分析句子的大结构,还要分析句内的小结构。②审语境,定内容。审读时应该“瞻前顾后”,确定文段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分析各句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各句)仿写内容。③用联想,定写作对象。仿句题形式为仿,关键在想,重难点就是要学会运用相关联想,有时也运用类比联想、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 ‎22.‎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属于材料作文,认真阅读材料。这道材料作文所述中心是“空巢老人如何才能不空心”,行文抓住关键词“空巢老人”“不空心”从自身、社会政策角度展开论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