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7.00 KB
  • 2021-06-08 发布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唐山市2019一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口头传承的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四大特征。跟作家的书面创作、书本传播相比,口头创作和传播是众人共同参与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表演队伍,并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所以,我们说民间文学是一个不断汲取新思想的开放的意义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能够建构社会记忆,成为体现社会记忆的标杆。‎ 一个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人的特别定制,而是产生于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个人只能在集体的、社会的框架内进行回忆。关于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且在个体记忆之中体现自身。”集体记忆的本质是立足当下需要而对过去的回忆。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集体记忆也被哈布瓦赫称作社会记忆。20世纪后期,记忆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学者们不再满足于讨论集体如何决定个体的回忆,转而探讨整个社会如何记忆,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 实际上,社会记忆不仅应当下需要而产生,也承接来自古代的经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记忆,这是保持一个民族的基本特性、维护内部成员相互认同的根基。民族认同及其稳定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一般来说,民族的消亡,不是有形物质的消失,而是在集体、文化层面上的遗忘。因而,维持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对于维系民族的生存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记忆从古代延续到当代,也参与到对当下社会记忆的建构,并呈现出当代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 民间文学被当代社会征用,在新时代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也为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今天追述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们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是通过引用古代神话来表达的。这些神话传说,至今仍被人们所讲述并被赋子新的意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宣传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正当性。这部戏曲的演出反过来影响民间口头讲述,在此后搜集整理的梁祝传说各种文本中,反对包办婚姻、反抗邪恶势力、追求爱情自主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情节。今天我们讨论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征用民间文学故事营造共同的历史氛围,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用历史悠久的传说人物映现出当代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民间文学由口头性引申而来的变异性,让民间文学成为开放的知识系统。正因为如此,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民间文学不断因应当下需要而叙说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能在其中看到古代中国的历史风云,近代中国的屈辱与贫弱,现代中国的革命与胜利,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建设成就。当代民间文学的面貌,就是当代中国社会记忆的面貌。民间文学建构社会记忆的独特价值与贡献应受到更多重视,得到更多研究。‎ ‎(黄景春《民间文学的社会记忆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民间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意义系统,所以每个人都能加入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 B.集体记忆总是根据某种当下观念、利益和要求对过去进行重构,所以集体记忆就是社会记忆。‎ C.文化记忆是-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维护共同的文化记忆,民族就会具有生存的活力。‎ D.民间文学不仅承载跨越世代的文化记忆,也能体现当代社会的精神特质,具有变异性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主体先阐发社会记忆的特点、作用,再对民间文学进行论述,从一般到特殊,思维过程清晰。‎ B.文章引用法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话,用以论证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 C.文章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改编成越剧《梁祝抗婚》的事例,论证了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的特点。‎ D.文章在谈论民间文学如何被社会征用时,既关照到了历史传承,又关照到了新时代的需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记忆研究不但要研究集体记忆对个体记忆的影响,又要探讨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 B.一个民族如果在集体、文化层面上遗忘,那么即使这个民族还存在有形的物质,也已经消亡。‎ C.中国的探月航天器以嫦娥命名使古老的传说发挥新的记忆功能,为新时代做出了新的贡献。‎ D.征用民间文学故事,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互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①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②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必须清醒看到,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尤其还要防止工作松劲懈息、精力转移。承诺了就要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广大扶贫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斗争精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注:①两不愁: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②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03月08日《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方学者提出了“涓滴理论”,认为贫困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这一理论仅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贫困问题,使贫困人口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遏制返贫。关于这些问题,中国开出了“精准扶贫”的“药方”,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有效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精准扶贫还强调“智”“志”双扶,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返贫现象。‎ 疫情为精准扶贫又提出了新的课题,成为影响今年脱贫质量的最大国素。对此,各地各部门必须正视困难,提高脱贫攻坚政策精准性,有针对性地推进扶贫工作,尤其要抓住重点,从解决好外出务工、扶贫产业产销对接、防止农户因疫情政贫返贫等当前最关键的问题抓起。一应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有关地方要抓住当前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时机,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思路,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返程返岗、外出务工。二应及时解决扶贫产业发展难题,尤其是产销衔接难题。当前,各地陆续迎来春耕备耕,应及时组织驻村帮扶干部帮助贫困群众做好种苗、农资供应、扶贫大棚采摘销售等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不受影响。要多渠道把扶贫农特产品及时售出,转化为贫困户手中的“真金白银”。三应做好因疫情致贫或返贫农户的帮扶工作。‎ 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认真分析技情对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目标的具体影响,督促地方将资金和政策向深度贫田地区倾斜、向受疫情影响大的领域和人口倾斜,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 面对疫情,各地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创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节选自《新浪财经》2020 年2月24日《确保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群众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B.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但新冠肺炎疫情给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C.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好农业生产、产品销售遇到的困难,属于产业扶贫内容,其中的多渠道销售包括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方式。‎ D.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精准扶贫”、“智”“志”双扶等措施,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材料二可知,造成贫困有多种因素,主要是客观因素,其次是主观因素,再次是因灾,启示我们扶贫时应全面考虑,因情而异,因人而异。‎ B.根据材料二可知,在造成贫困的具体因素中,因病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因学,所以解决群众的基本医疗、义务教育问题应是扶贫的重要内容。‎ C.中国没有照搬西方的“消滴理论",而是采用更加主动的“精准扶贫”,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丰记使命的情怀。‎ D.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涉及到精准扶贫的主观因素,只有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才能使扶贫取得长久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返贫现象。‎ ‎6.如何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粒儿 冯骥才 粒儿是刘八的闺女。‎ 因说话磕巴,人称刘磕巴,他老婆没了,和闺女粒儿相依为命。他在三岔河口开个小吃铺,只卖一种吃的——嘎巴菜。‎ 粒儿打小眼睛刚看见桌面时,就帮她爹端碗扫地,搬凳挪桌,张罗客人,一直忙到了十九,还在忙。现在忙还为了一件事,为了自己的嫁妆。邻家一位教私塾的郭先生,看粒儿这姑娘好,能干、乖巧又实在,要给儿子娶过来当媳妇。郭先生知道刘八的家境差,不叫刘八花钱,可嫁闺女哪能没有陪嫁?这就得拼力气干活,多赚点钱。‎ 嘎巴菜不过是把煎饼切碎煮了,上边放些佐料,可天津人做小吃很用脑子,东西不贵却好吃解馋。刘八这小吃店虽然连个名号也没有,整天人来人去很少闲着。河边都是船工脚夫,饿了就来要一碗,热热乎乎,连嚼带喝,有滋有味,吃饱便走。‎ 一天,来了两个穿长衫的人,这种小摊小铺很少来这种打扮的客人,衣衫讲究,细皮嫩肉,举手投足都斯文,尤其那略高略瘦的一位,眉清目朗,脸上带笑,还向四边看个不停,看什么都新鲜好奇。瘦高这位,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时而打开,时而合上,檀木扇骨,丝线穗子,一面题诗,一面有画,挺讲究。‎ 两人进了店铺择了靠外的一张桌,柱儿立刻像只小鸟飞至桌前。问他们吃什么吃多少。执扇这人抬眼一看粒儿,眼睛一亮。粒儿是人见人喜欢的姑娘,别看不是大家闺秀,不是金枝玉叶,却清纯得如小花小树,小兔小鸟。看这姑娘的长相,应是地道天津的闺女,惟有弯弯眼角,鼻儿微翘,下巴略尖,透出一点江南模样。人说粒儿她娘是扬州人。‎ 两位客人刚点了吃的,粒儿即刻把嘎巴菜送来。执扇那人问她:‎ ‎“姑娘,我看你这儿人来人去,每人要的东西不同,你都记得一清二楚,不会乱吗?”‎ ‎“我爹说,用心就乱不了。”粒儿说。‎ 执扇人点头说:“这话说得好。”顺口一吃,便说,“你家这嘎巴菜味道特殊,比我上次在城里吃的好得多。”‎ ‎“是我爹做得细心。米浆要熬得稀稠合度,煎饼要烤得只焦不糊,葱花、菜叶、辣椒,都是我爹精选的,你们要吃着哪点不对口,我去跟我爹说。”粒儿说。‎ ‎“难怪你爹,这点小吃还这么用心用力。”‎ ‎“我爹说,东西不贵,口味就更不能差。差了就等于骗人家钱。”‎ 粒儿说完,一笑便去,却叫这执扇人十分感叹。真正的好人原来都在民间。‎ 一会儿两人吃完,执扇人叫同来的人掏出二十个铜子儿码在桌上。粒儿来收碗效钱,一看这么多钱, 是两碗嘎巴菜的十倍,慌忙摇着两只又厚又红的小手,连说不能要。‎ 刘八来了也是摇手不要。他是磕巴,愈急愈想说,就愈说不出话来。执扇人忽问刘八:“我听你叫这闺女粒儿,她大名叫什么?”‎ ‎“我没大名,就叫粒儿。”‎ ‎“粒儿这名字特别,为什么叫粒儿呢?”‎ 粒儿眉头皱起来,似有难言之隐,但对方诚心问,她还是说了出来。原来她娘生地时是难产,肚子没食,身子没劲,眼看要憋死在她娘肚子里。多亏她爹从锅底抠下一些饭粒,塞在她娘嘴里,才把地生出来。完事她娘力尽气绝。她爹感谢那些救她一命的饭粒,便给她取名粒儿。粒儿说到这儿,已哽咽无声,流下眼泪。‎ 执扇人动了性情,便对刘八说:“我喜欢这孩子,收地做干闺女了。以后你们碰到什么难处,自管来找我,你们就去京城找台阶最高的房子,找到台阶最高的房子就找到我了,凭这把扇子就能见到我。”顺手把他手中金贵的扇子递给粒儿。‎ 一年后,粒儿没嫁,还没凑上嫁妆。爷俩再三合计后便去了京城,终于数到一座台阶最高的深宅大院。门口站着不少执枪挎刀的兵弁。守门的官兵收了折扇,问清她在京城的住处,叫她回去听信。‎ 爷俩在小客栈等到第三天晌午,还是没信儿,出门吃饭回来,客栈老板却迎上来问他们在京城惹了嘛事。再一说,原来刚刚来了四个官差寻他们,嘛事没说,可样子挺凶。‎ 爷俩从没惹过官,一听不好,浑身发凉,赶紧退房回津。粒儿姑姑家有个表姐出家在西城外一个小尼姑庵里,四边是水,很是清静,便把粒儿送到那里躲一躲,自己藏身到芦台镇一个远亲家中。‎ 据说一天忽然来一帮官家的人,打鼓敲锣,来到西城外小尼姑庵,在门前竖起梯子给小庙挂匾,木匾青底金字:皇姑庵。‎ 庙门“吱呀"一开,打里边走出一个剃度过的姑子,四十多岁,穿一件素色袈裟,并非粒儿。她说小庙里只她一人。那个叫粒儿的姑娘在这里借宿几天,便被她爹接走。去了哪里,只有天知地知。‎ 从此这小尼姑庵倒有了“皇姑庵”一名。‎ ‎(摘编自《收获》2020 年第1期)‎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介绍了粒儿的身世和从事的职业,交代了故事的缘起和叙述对象,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叙述了粒儿的婚姻情况,-一个穷苦女孩为自己的嫁妆拼命努力展示了粒儿自尊的性格,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 C.客栈老板说官差“嘛事没说,可样子挺凶”,看似平常的一句口语,却暗示了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征。‎ D.小说详细介绍了民间特色小吃“嘎巴菜”,通过吃“嘎巴菜”引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露了统治者的伪善。‎ ‎8.试结合小说概括皇帝能认粒儿做干女儿的原因。(6分)‎ ‎ ‎ ‎9.有人评论这篇小说“充满传奇色彩”,试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6 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曹确,字刚中,河南人。擢进士第,历践中外官,累拜兵部侍郎。懿宗咸通中,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进中书侍郎。‎ 确邃儒术,器识方重,动循法度。时帝薄于德,昵宠优人李可及。可及者,能新声,自度曲,辞调凄折,京师瑜薄少年争幕之,号为“拍弹”。同昌公主丧毕,帝与郭淑妃悼念不已,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家尝娶妇,帝曰:“第去,吾当赐酒。”俄而使者负二银珰与之,皆珠珍也。可及侍恩横甚,人无敢斥,遂擢为威卫将军。确曰:“太宗著令,文武官六百四十三,谓房玄龄曰:‘朕设此待天下贤士。工商杂流,假使技出等夷,正当厚给以财,不可假以官,与贤者比肩立、同坐食也。’文宗欲以乐工尉迟璋为王府率,拾遣窦洵直固争,卒授光州长史。今而位将军,不可。”帝不听。至僖宗立,始贬死。方幸时,惟确屡言之。而神策中尉西门季玄者,亦刚鲠,谓可及曰:“汝以巧佞惑天子,当族灭!”‎ 尝见其受赐,谓曰:“今载以官车,后籍没亦当尔。”‎ 确累加右仆射,判度支事,在相位六年。以出师扞庞勋功,就加太子太师。弟汾,亦进士登第,累官尚书郎、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出为河南尹,迁检校工部尚书、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入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弟兄并列将相之任,人士荣之。‎ 确与毕诚俱以儒术进用,二人俱有雅望,及居相位,廉俭贞苦,君子多之,称为“曹毕”。‎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 B.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 C.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 D.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自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长官的副手。‎ B.太宗,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高祖” ,第二代帝王为“太宗”。‎ C.使者,是指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文中指前者。‎ D.杂流,也作“杂沓”,古代是对士流之外的手艺工人的蔑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曹确科举出身,精通儒术。曹确考中进士后,先后担任朝中和地方的重要官职,他官职提升得很快,这得益于他精通儒家的学说。‎ B.曹确端方持重,遵循法度。李可及音乐才能出众,京师浅薄少年模仿他,皇帝想提拔他,曹确引用太宗朝的规定劝谏,皇帝没有采纳。‎ C.曹确仕途顺利,官居高位。曹确因军功,加封太子太师。他的弟弟曹汾,也任朝内外的要职,因为他们担任过相同的官职,被世人称道。‎ D.曹确清廉节俭,德高望重。曹确一生为官,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他和毕諴都是因为精通儒学被任用,都有清高的名望,受到人们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可及侍恩横甚,人无敢斥,遂擢为威卫将军。(5分)‎ 译文: ‎ ‎(2)尝见其受赐,谓曰:“今载以官车,后藉没亦当尔。”(5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舂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英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①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①商山指“商山四皓”,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唯”写出了诗人的不满与无奈,“冷”写出了清明的特点,表现了诗人谪居之感。‎ B.颌联“闲恨闲愁触处生”,,照应了首联“副使”的闲职,点明了题目中的“独酌”原因。‎ C.尾联用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 D.整首诗言浅情深、意味深长,借特殊的节日、特定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愁。‎ ‎15.颈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师说》中,韩愈对世人说,你们所说的孩子的老师“ , ”,强调自己对“老师”的定义与世人不同。 ‎ ‎(2)《蜀道难》中,作者多次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 ”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 ”写江水在山谷中汹涌激荡,冲击回旋。‎ ‎(3) 《桃花源记》中,“ , ”两句,通过描写老人和小孩们的自得其乐,表现了桃花源人们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为什么古人餐桌上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野味呢?“菇毛饮血” 的时代,人本就是靠以猎取野生动物为食的,当时吃的自然都是野味。另外,古代,一些地方生产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需要以野味弥补蛋白质摄入不足, 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现代科学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食用“野味”的风险一疾病。“埃博拉”病毒在中部非洲大爆发,就是因为当代居民食用了附近森林里的灵长类动物;更不要说17年前 的“野味”——果子狸。纵然果子狸可以煲成汤,但比起“非典型肺炎”的危害,这样的“野味”恐怕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差别 ,食用珍稀野生动物,既不能益寿延年,也不能让人青春永驻。( )。‎ ‎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固然 大名鼎鼎 毕竟 微不足道 B.固然 赫赫有名 况且 微乎其微 C.自然 大名鼎鼎 毕竟 微乎其微 D.自然 赫赫有名 况且 微不足道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古人对“野味”有所推崇,今时之人也理应有所取舍。‎ B.今时之人对于古人极其推崇的“野味”应有所取舍。‎ C.“野味”对于今时之人来说,应当给予唾弃。‎ D.无论古人对“野味”有过怎样的推崇,今时之人,理应有所取舍。‎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以猎取野生动物为食的,吃的当时自然都是野味。‎ B.“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以猎取野生动物为食的,当时吃的自然都是野味。‎ C.“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靠猎取野生动物为生的,当时吃的自然都是野味。‎ D.“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靠猎取野生动物为生的,吃的当时自然都是野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分)‎ 人和动物为什么要睡眠呢? ① :一是能量耗竭假说。觉醒时神经元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转入睡眠状态进行休整;二是神经可塑性假说。觉醒时神经元形成大量新的突触, ② ,睡眠过程中,这些多余的突触会发生退缩。三是免疫防御假说。觉醒状态下机体容易出现免疫反应,产生的细胞因子促进睡眠,使机体远离嘈杂环境、减少伤害性刺激。°每个假说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 ③ 。占人类一生1/3时间的睡眠,很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最终表现为稳定的睡眠周期。‎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 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12月30日透露,该院对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展开详细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铜器、编钟、半两、金带钩、金属俑、钢驽机和玉剑现等。这些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市2019- -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A项,因果颠倒;B项,“就是”绝对,这只是哈布瓦赫的观点,从后文看,“社会记忆”有新的内涵;C项,非充分条件,原文只是“具有重要意义”‎ ‎,还有其他条件)‎ ‎2.C(是对为了论证民间传说可以映现当代价值观)‎ ‎3.B (说法绝对,前面有“一般来说”的限定)‎ ‎4.A (改变程度,原文是“明显提升”“总体解决”)‎ ‎5.B (其次是“因学”,分析错误。“因灾” “缺资金”所占比例大于“因学”,“缺技术”与“因灾”大致相当)‎ ‎6. (6分)‎ ‎①直面疫情,坚定不移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艰苦卓绝地努力。‎ ‎②提高脱贫攻坚政策精准性,重点解决外出务工、扶贫产业产销对接、防止农户因疫情致贫返贫等问题。‎ ‎③创新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好开展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7.D(“揭露了统治者的伪善”,无中生有)‎ ‎8.①粒九江南模样的清纯外貌客人留下好感。‎ ‎②热情、用心、诚信的经营理念让客人赞叹。‎ ‎③粒儿凄苦的身世让客人同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故事情节出乎常理,皇帝吃民间小吃,认底层女孩儿粒儿作干女儿等情节充满传奇色彩。②人物形象极具特点,穷苦的粒儿,磕巴的父亲,微服的皇帝等人物与众不同,具有传奇性。③小说结局出人意料,本可以改变命运的粒儿去向不明,只留下“皇姑庵”的结局让人唏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C (文中应指后者)‎ ‎12.C (“因为他们担任过相同的官职”错)‎ ‎13. (1) 李可及倚仗皇恩很蛮横,没有人敢斥责他,于是被提升为威卫将军。‎ ‎(侍:依仗、凭借;横甚:很蛮横;斥:斥责;擢:提拔。每点1分,句意1分)‎ ‎(2) (西门季玄)曾看到李可及接受赏赐,对他说:“‎ 今用官车装载回去,以后登记没收还得用官车运回来。”(载:装载,以官车: 用官车;籍没:登记没收;尔:如此、用官车运回来。每点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曹确,字刚中,河南人。考中进士科,历任朝中和地方官,多次调升为兵部侍郎。唐懿宗咸通年间,以本官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升任中书侍郎。‎ 曹确精通儒家的学说,度量见识端方持重,举动都遵循法度。当时皇帝道德修养不够,亲近宠爱艺人李可及。李可及,能唱新歌,自己作曲,歌曲的曲调凄恻婉转,京师浅薄少年争相模仿他,号称“拍弹”。同昌公主丧事办完,皇帝与郭淑妃痛心思念不已,李可及给皇帝编写新曲子,叫《叹百年》,教数百人跳舞,都穿着珠翠装饰的盛装,地毯上刻画着鱼龙,计算用缯五千匹,按照曲子填写歌词,悲伤低回,听到的人无不流泪。李可及家曾经有人娶媳妇,皇帝说:“你只管回去,我自当赏赐酒给你。”很快使者抬着二个银珰送给他,里面装的都是珍珠。李可及倚仗皇恩很蛮横,没有人敢斥责他,于是被提升为威卫将军。曹确说:“太宗有明文规定,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三人,还对房玄龄说:‘朕设这些官职礼待天下贤士。工匠商贾等人,即使技艺超出常人,也只能多给财物,不可授予官职,‎ 让他们与贤者并肩而立、同坐而食。’唐文宗想让以乐工尉迟璋担任王府率,拾遗窦洵直据理力争,最后授任光州长史。如今李可及位居将军,不行。”皇帝不听。等到唐僖宗继位,李可及才被贬逐而死。当他受宠幸时,只有曹确屡屡进言。还有神策中尉西门季玄,也刚正,对李可及说:“你阿谀奉承迷惑天子,应判灭族之罪!”曾看到李可及接受赏赐,对他说:“今用官车装载回去,以后登记没收还得用官车运回来。”‎ 曹确多次调升为右朴射,判度支事,在相位上任职六年。以出师攻打庞勋的功绩,加封太子太师。弟弟曹汾,也考中进士,积功升任尚书郎、知制诰,正式拜中书舍人的官职。出京做河南尹,又调为检校工部尚书、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入朝做户部侍郎,判度支。弟兄都担任过将相的官职,人们认为他们很荣耀。‎ 曹确和毕諴都是因为精通儒学被任用,二人都有清高的名望,官居相位,清廉、节俭、坚贞、刻苦,有德行的人称赞他们,称为“曹毕”。‎ ‎14.C(“渴望摆脱官场”理解错误,表达的是诗人官场失意,不得不寄情山水的无奈)‎ ‎15.①拟人。“夸”与“斗”赋予漆燕、黄鹂、柳花、榆荚以人的情态,用词生动新颖,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情趣。②视听结合。春鸟争相鸣叫,柳花、榆荚竞相飞舞,真切描绘出春天的绚烂与美好。(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6.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飞湍瀑流争喧隧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每句1分,共6分)‎ ‎17.答: C (固然,副词。犹诚然、虽然。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自然,表示理所当然,根据语境,用“自然”较为合适。大名鼎鼎,形容名气很大,很有名。赫赫有名,形容声名显赫,通常指人,此处“大名鼎鼎”较为合适。毕竟,意为“终归、终究;况且,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微不足道,是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一提;微乎其微,意思是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18.D (A项“即使……也”表示假设关系,用在此处不合文意;B项“古人极其推崇的”作定语,不能起到强调作用;C项叙述角度与原文不一致,原文以“人”为叙述角度)‎ ‎19.C (A、B项“以猎取野生动物为食”杂糅;A、D语序不当,“吃的”与“当时”互换位置)‎ ‎20.①目前主要有三种假说 ‎②其中有些突触多余 ‎③但也都不全面 ‎(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秦始皇陵出土单体金骆驼等器物,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秦代研究提供重要实物材料。(5分)‎ ‎2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