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鸡泽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 高二语文试题 ‎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些小伴侣是旁观者或是同戏的伙伴,他把他们也不过当作玩具一样,借以实现自己的幻想罢了。他扮店主,他弟弟扮主顾时,他弟弟就只是主顾而不复是他弟弟,如果他弟弟不在时,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他心里却若无其事地仍然继续玩他的。从此可知游戏的动机中很少有社会的成分。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但是那就不是纯粹的为游戏而游戏了。   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就不能不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则除“表现”之外还要“传达”。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也能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得安顿,所以他才把它表现出来,传达给旁人。传达欲是同情心的表现。人是社会的动物,到能看出自我和社会的分别和关联时,总想把自我的活动扩张为社会的活动。同情心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它是为群的,因为它要分享旁人的苦乐;它也是为我的,因为它要把自我伸张到社会一样大。   因为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冲动的要素却恰在社会性,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作品的目的就在把所表现的意象和情趣留传给旁人看。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说:“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游戏只要过剩精力已发泄,或是本能已得到暂时的练习,便算是达到目的。艺术的作用却不仅在造作的活动,凡是真正艺术的表现都必有一件东西做了出来,可以流传下去。”儿童在沙滩上堆砂为屋,随堆起,随推倒,既已即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往往用慈母保护婴儿的热爱去珍护它。这个分别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和游戏都要在实际生活的紧迫中发生自由活动,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于是把意象加以客观化,成为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所谓“表现”,不过纯粹的游戏缺乏社会性,而艺术则有社会性,它的要务不仅在“表现”而尤在“传达”。艺术冲动是由游戏冲动发展出来的,不过艺术的活动却在游戏的活动之上下过进一步的功夫。游戏杂用金砾,无所取择;艺术则要从砂中炼出纯金来。 (选自《朱光潜美学文集•文艺心理学》,上海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儿童游戏躲在成人的背后是怕旁人看见,儿童只图自己高兴,就算达到目的,没有要拿游戏来让旁人欣赏的想法,不必要有美丑的分别。 B.儿童与同年的小伴侣玩,他把小伴侣不过只是看作猫狗、玩具一样,借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幻想,每个人仍然只顾到自己。 C.儿童游戏的动机中社会成分较少,之后随着儿童年龄增长,游戏中或多或少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不过这已经不是游戏了。 D.艺术家非要把见到一种意境或感到一种情趣传达给旁人,是因为他一定要使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或感到这种情趣,心里才踏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儿童游戏有独自性,抓住一个玩具,一个人可玩上很久,不觉得困倦;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精神集中,幻想浓密,兴致勃勃。 B.儿童在游戏中假扮店主,如果他的弟弟假扮主顾,那么他的弟弟就不再是他弟弟,倘若他弟弟不在,他也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 C.儿童个人高兴时认为鸟兽草木器皿等甚至是人也与自己一样高兴,因此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自然也就没有。 D.传达欲是同情心的一种表现,同情心既是为群的也是为我的,因为同情心要分享旁人的痛苦与快乐,要把自我伸张得很大很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作者认为:游戏不必有欣赏者,艺术的创造要先有欣赏;游戏只是表现意象,艺术还要“传达”;游戏不必有作品,艺术必须有作品。 B.罕恩在《艺术的起源》里告诉人们,游戏和艺术造成另一个世界,所不同的是游戏只是消遣,达到目的即可,而艺术则要有东西流传。 C.艺术和游戏都是为着享受幻想世界的情趣和创造幻想世界的快慰,有所谓“表现”,不过艺术有社会性,它的任务主要在“传达”。 D.游戏离不开艺术,且关系紧密,艺术冲动是从游戏冲动中发展而来的,只不过游戏杂,不加选择,艺术却像从砂中提炼出的纯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盛开在屋顶的莲花 葛俊康   听父亲说,奶奶生前喜欢种莲,并且还是种莲的高手。每年奶奶都要在家门前的河汊道里种上一大片的莲藕。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每天早晨,奶奶总要站在莲花旁边,一脸慈祥地看着在河里划船的父亲。   父亲十八岁那年,从爷爷手中接过船桨,成了村里唯一的摆渡艄公。父亲除了摆渡,没事时,就按奶奶的吩咐,帮人们运这运那,特别是洪水来的时候。   父亲说,那年的洪水,来得特别突然,也来得特别猛。半夜里父亲听到奶奶的喊声,忙跑出门去看,洪水已经冲进了街道。   ‎ 父亲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奶奶喊:“赶紧叫醒大家搬到山上去。”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奶奶就和父亲分头边喊边敲人家的门。    洪水越来越大,奔腾着,蹿进了院里。   父亲回来后,马上开始手忙脚乱地往山坡上搬东西。这时,奶奶忽然想起了生产队堆放在河边晒场上的稻谷还没收拾,那可是全村人的口粮啊!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粮食显得特别珍贵,奶奶忙叫父亲去找他的船,然后到晒场去运粮食,还要他边跑边喊人。   父亲赶到晒场,把船靠过去,闻讯赶来的青壮年一下就围了过来。几千斤稻谷少量已经装袋,大多还堆在地上,大家七手八脚,装袋的装袋,装船的装船,劲大的直接扛上麻袋往山坡上跑。洪水越来越大,父亲的心里挂念着奶奶,运完一船后,就直接把船划回了家里。   这时,洪水已经淹没了柴楼。奶奶已被逼到了房顶上,看见父亲,忙问:“运完了吗?”父亲说:“还没!我想先把你送上山。”   奶奶厉声对父亲说:“瞎胡闹,赶紧回去!运完了再来,我没事!”   父亲望着奶奶,不敢吭声,只好又把船划了回去。   晒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着,有人抱怨父亲咋现在才来,一袋袋稻谷装好,运到山坡前,卸下,背上山坡;返回,再装。洪水还在上涨,但平稳了些。   马上就运完了,这是最后一船,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胀鼓鼓的稻谷,父亲开始动起了心思。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金贵啊!他看看左右没人,就把船停了下来,从船上找出一截绳子,把一袋稻谷拦腰捆好,绑在船舷外的挂钩上,麻袋浸在水中,只有一小节绳子露在外面,即使是白天,不仔细看也看不出,何况这闹洪水的三更半夜呢?   船靠岸了,人们很快就把稻谷搬完了,父亲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才想起了奶奶,赶紧划着船往家赶。但由于一边吊着稻谷,船倾斜得厉害,走得也很慢。   父亲回到家,洪水即将浸过房顶,但奶奶还静静地坐在屋顶上,像安祥的观音。父亲赶紧跳上房顶去扶奶奶上船,这时船一下子倾斜得几乎要翻了。   奶奶愣住了,问父亲:“船咋了?下面挂着啥东西?”   洪水还在上涨,父亲没时间跟奶奶解释,催促她赶紧上船,但奶奶似乎猜出了七八分,盯着父亲不放。父亲只好说出了实情。   奶奶立刻急了:“你咋能这么干?我刚才还寻思,经了这场大水,后季的庄稼眼看没了指望,全村人就指着这点粮食活命呢,这要是谁动了歪心眼,偷偷地王自己家里背,那咱村非有饿死的不可。没想到我儿子就这么干!”   父亲惭愧得低头不语,只是一个劲地催奶奶上船。   奶奶用严厉的口气说:“今天你不送回去,我就不走了!”   说完,奶奶挣脱父亲的手,盘腿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屋顶上。   父亲答应奶奶一定把粮食送回,要奶奶先上船,但生气的奶奶执意不肯:“你不送回粮食,我哪有脸见人?”父亲无奈,只好调转船头去送粮食。这时天已放亮,父亲回头看时,洪水顺着房檐流过,端坐的奶奶像一朵盛开在屋顶的圣洁的莲花。   突然,轰隆一声,房架垮了,屋顶上的奶奶掉进了洪水里。父亲大喊一声,手忙脚乱地把船又划了回去。船边的稻谷浸了水,坠得船怎么也划不动。父亲赶到时,奶奶已不见了踪影。 ‎ ‎  父亲哭喊着,不停地划,不停地寻找。   洪水无情地涌动着,往下游狂奔而去……   从此,奶奶那莲花般圣洁的形象,就一直开在了父亲的心里。‎ ‎4、下列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小说第一段写奶奶喜欢莲花,每年在门前河汊里种满莲花,还写到奶奶种的莲花开得最艳,意在强调奶奶勤劳,心灵手巧。 B.父亲划着船到达晒场时,许多人已经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忙着搬运粮食,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高尚的情操。 C.父亲在运生产队粮食时,放心不下奶奶,这显示出父亲对奶奶的孝敬,这种情感令父亲不敢违抗奶奶让他送回粮食的命令。 D.父亲将一袋稻谷吊在船侧,致使船走起来很慢,不仅不能及时赶回家,也不能及时将粮食送回集体,这是奶奶遇难的根本原因。‎ ‎5、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奶奶”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6、小说以“开在屋顶的莲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8年1月8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尊敬的患者/家属: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竟然只有3名。否则即便有人染病,也断不至全科“停摆”,可见压垮医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负荷工作带来的身心俱疲。而其背后,则是“儿科医生荒”的不争现实。‎ 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生数仅为0.57人,农村为0.47人,而按照《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每千人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已直逼十万大关。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儿科医生将更显紧缺,“补缺”更不易。据统计,全国医学院校每年仅能培养1800余名儿科医生,但就在这本就不足的“后备军”中,还不乏有人“临阵退缩”,更别说近年来屡有辞职的儿科医生。‎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 毋庸讳言,“儿科医生荒”早就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比较清楚:一是儿科医生的培养有缺口,二是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有缺陷。我国的医学院校自1999年起,儿科专业停招,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仅仅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存在。虽然在2016年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开始合作恢复儿科本科招生,但儿科停招18年造成的儿科医生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医务界常常用“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来描述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据了解,目前在各综合性医院中,儿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在专科医院,高负荷的工作节奏则令儿科医生们频生去意。以此次来势凶猛的流感疫情为例,2017年12‎ 月,天津市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4l%,急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68%。与之相应,全市儿科门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42%,儿科急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36%。超负荷应诊让许多儿科医生叫苦不迭。除了工作的高强度,更让儿科医生纠结的是不得不经常忍受无端的指责,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执业风险是近年来儿科医生不断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2018年1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材料四:‎ 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除了千方百计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外,还要完善分级诊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此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哭闹,就抱着去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因常识和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和医生产生矛盾。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开通多渠道咨询热线,指导家长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工人日报》)‎ ‎7、下列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儿科医师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的人数偏低,这种状况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 B. 目前需要增加近十万名儿科医生,才能完成国家相关战略计划,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暂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C. 高风险、高强度、压力大、待遇低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儿科医生不断流失,这一现状的改 变需要多方位的调整。 D. 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以及“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还有可能加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儿科停诊通知”说起,引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荒”这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B. 材料二指出了“儿科医生荒”两大成因:一是培养机制有问题,造成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二是职业环境有缺陷,造成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C. 关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环境缺陷,材料二先将其概括为“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三个方面,然后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D.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具有因果关系: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达到70%,这使得他们两年内完全没有辞职计划的还不到50%。‎ ‎9、材料中说“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材料看,目前可以开出哪些“药方”?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 汉将班超少子勇。勇字宜僚,少有父风。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   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请出兵匈奴,报索班之耻,因复取西域。邓太后召勇诣朝堂会议。勇上议曰:昔孝武皇帝患匈奴强盛,兼总百蛮,以逼障塞。于是开通西域,离其党与,及至永平,莫不内属。会间者羌乱,西域复绝,北虏遂遣责诸国,备其逋租,高其价值,严以期会。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夫要功荒外,万无一成,若兵连祸结,悔无及已。况今府藏未充,师无后继,是示弱于远夷,暴短于海内,臣愚以为不可许也。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强鄯善、于窴心胆,北押匈奴,东近敦煌。如此诚便。”于是从勇议。    延光二年夏,复以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明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绥。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勇因发其兵步骑万余人到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于伊和谷,收得前部五千余人,于是前部始复开通。还,屯田柳中。   四年秋,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永建元年,更立后部故王子加特奴为王。勇又使别校诛斩东且弥王,亦更立其种人为王,于是车师六国悉平。后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 B.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 C.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 ‎/ D.前所以时有叛者/皆由牧养失宜/还为其害故也/今曹宗徒耻于前负/欲报雪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未度当时之宜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西域,这一称呼始于汉代,指玉门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B.太后,即皇太后,对帝王母亲的尊称,中国历史上不是所有皇帝生母都会成为太后。 C.匈奴,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曾建立国家,其首领被称为可汗。 D.屯田;朝廷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民屯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______(3分) A.班勇出身名门,与其兄供戍边。班勇是大将班超的小儿子,年轻时就有父亲的风度,曾和他的哥哥一同从 敦煌出兵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归来。 B.班勇讨论出兵,考虑事体用全。他在讨论时,既回顾历史上曾经出兵的情况,又分析眼下曹宗的立功想法,还指出汉朝的府库、后续兵力等情形。 C.班勇为官受奖,维护一方通畅。延光年間在楼兰,班勇因鄯善归附汉朝而受到朝廷嘉奖,调集军队在伊和谷赶走匈奴伊蠡王,前部重又开始通畅。 D.班勇平定西域,深有勇气谋略。班勇曾派遣西域长史带领五百人屯驻楼兰,曾率军打敗后部王军就,还另立听命于汉朝的当地人为王,将车师六国都平定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5分)‎ ‎②而龟兹王白英犹自疑未下,勇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5分)‎ (二) ‎、诗歌鉴赏 暑热思风 ‎ 王令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3分) A.首联紧扣标题从暑热入笔,写作者遭受赤热之苦,希望清风为自己和天下人驱除暑热,寄情深远。 B.第三句寄望于风能带来降雨,让百姓免遭旱灾,隐含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统治者不作为的愤慨。 C.“放天高”一语双关,既写出风吹云散后天空的高阔,又喻示时运清平,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 D.尾联写无边无际的江海如果借助风的威力来兴起雄波巨澜,就能为世人送来清凉,可谓想象奇特。‎ ‎15、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 ‎ (1)《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一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2)如果你的好朋友陷于游戏之中不可自拔,你会用《伶官传序》中“ , ”两句来劝告他。‎ ‎(3)《六国论》开篇以“ , ”两个否定句,加强对“弊在赂秦”的肯定。‎ 三、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7月下旬,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 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7.下列在文中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B.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C.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给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D.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给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D.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19.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 B. 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 C. 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 D. 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 ‎20、下面是五类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句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5分)‎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5)近日闻尊夫妇喜添千金,弄璋之喜,明珠入拿,增辉彩悦,衷心祝愿贵千金聪明灵秀。‎ ‎(祝贺词)‎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1.心理学中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倒U曲线”,下图就是表现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倒U曲线”,请根据下图写出关于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两条结论并给出一条建议。(6分)‎ ‎(1)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 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最近一期《国家宝藏》推介了春秋时代青铜器“云纹铜禁”,它既无范痕又无垫片痕迹,精关绝伦,其工艺就是以铸造精密著称的“失蜡法”,主要用于铸造祭祀等礼器。‎ ‎(2)抗战时驻昆明的美国飞虎队机械师奥斯汀偶然发现,附近村里工匠用失蜡法铸造出精美的庙宇大钟,他了解原理后研制出了新的发动机涡轮叶片,解决了叶片易损的难题。回国后奥斯汀对失蜡法的原料、工艺方法等加以改进,名为“奥斯汀熔模铸造法”,1955年注册了国际专利,并成为了现代精密铸造工业的标准。‎ ‎(3)大型客机“C919”发动机的关键部分涡轮叶片,便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公司以现代技术结合“失蜡法”研制成功的。‎ 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中的任意两则或者三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月考语文答案 ‎1、C、曲解文意,“游戏中或多或少会逐渐杂入一些社会的成分”错误,原文第一段只说“年龄渐长,游戏中或许逐渐杂入社会的成分”。 2、B、任意嫁接错误,“倘若他弟弟不在”,原文第一段说“他也可以拿傀儡做主顾”;“他会若无其事地继续玩他的”原因是“他玩得高兴时,他的伴侣头撞痛了在号啕大哭”。 3、D、“游戏离不开艺术”不符合作者的观点,从题干的后面分析可以看出,应该是“艺术离不开游戏”。‎ ‎4、C 解析: A项,开篇写莲花主要目的是与后文形成呼应,展现奶奶高贵纯洁的灵魂。B项,高尚情操固然不能说没有,但不全是,大家要保住活命粮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D项,奶奶遇难固然跟船走得慢有关,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父亲”的私心,使得奶奶无颜面对乡亲,拒绝上船。 5、①奶奶是一位慈祥而严厉的母亲,她总是慈祥地望着干活的父亲,但孩子犯了错误,却决不宽容。②奶奶是个倔强、正直、刚强的人,虽然面临危险,但儿子不用行动改正错误,就坚决不让步。③奶奶热心善良,品德高尚。总是把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放在首位,洪水来时,她一家家叫醒村民;自家东西还没有收拾,让自己的儿子先搬村里的粮食。④奶奶品质高洁,珍惜名誉。喜欢莲花,把名誉看得比生命重要,因儿子私自占有集体的东西而感到无脸见人。(答对1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5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①莲花开在屋顶违反常规,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构思方面); ②“开在屋顶的莲花”是比喻端坐在屋顶上的奶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这一画面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美化了人物,概括了主题;(人物和主题方面) ③屋顶是小说高潮发生的地点,也是主人公牺牲的地方,以此为题提示了小说的线索(情节方面)(答出一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7、D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错,根据材料二图2,两年内34%的儿科医生有辞职计划,但并不等于他们一定辞职。故选D。 ‎ ‎8、A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B.“职业环境有缺陷”与“医患关系口益紧张”强加因果;C.材料二没有对“低待遇”这一点作详细说明;D.“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达到70%”以偏概全,材料三图1显示,感受到“儿童用药短缺”这项困难的未达到70%。故选A。‎ ‎9、①改革医学人才培养机制,扩大儿科医生培养规模;②完善分级医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儿科医生人身安全和职业尊严;④改善儿科医生工作环境,降低儿科医生劳动强度;⑤提高儿科医生工资待遇,增强儿科医生职业吸引力;⑥加强医疗科普宣传,指导家长理性就医。(答出4点即可给满分) 10、B “徒耻于前负”是状语后置,即“徒于前负耻”,“徒”指只是。可排除A项。“报雪”的对象是“匈奴”,“而不寻出兵故事”是汉朝廷,不是匈奴。可排除C项。“出兵故事”是“不寻“的谓语,两者之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 11、C 匈奴的首领叫“单于”。 ‎ ‎12、D “班勇曾派遣西域长史带领五百人屯驻楼兰”错,原文中是班勇在邓太后请来议论出兵时所说,无“班勇曾派遗…“的事实。 13、①过去的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现在应该恢复它,重新设置护西域的副校尉,居住在敦煌,就如同永元年间旧例一样。 ②可是龟兹王白英还在犹豫疑惑未下决断,班勇用汉室的恩威、信义开导他,白英就率领姑墨、温宿自己绑着自己到班勇这里来投降。 ①旧,过去;第一个复,恢复;故事,旧例。②犹,犹豫;开,开导;以,率领;诣,到。‎ 参考译文: 汉朝大将班超小儿子叫班勇。班勇,字宜僚。年轻时就有父亲(班超〕的大将風度。永初元年(公元107 年),西域反叛(汉朝),朝廷派班勇做军司马。班勇和哥哥班雄一起从敦煌出兵,迎接都护和西域甲兵回来。于是撤销都护。后来西域有十多年完全没有汉朝的官吏。 元初六年(公元119年),敦煌太守曹宗请求朝廷出兵攻击匈奴,替索班报仇雪耻,趁机收复西域。邓太后召班勇到朝堂聚会商议。班勇上奏议道从:“前孝武皇帝担心匈奴强盛,将成为众多蛮族的统帅,来逼进我们边疆。在这种情况下开通西域,分散他们的同党之人。到了永元年间,(西城那地方)没有不归附内地的。后来碰到羌人作乱,西域又断绝与汉的交往,北匈奴于是就派给各国债务,防备他们逃避租税,加高他们租税的价格,严格按照日期召会他们。前段时期之所以有反叛事情发生,都是由于管理失当,还反被它损害的缘故。现在曹宗只是为从前的失敗感到耻辱,想报复匈奴洗雪耻辱,却不查一查历史上出兵的先例,没有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凡想在荒远之外寻求立功,一万个之中没有一个成功的,如果兵火灾祸连续不断,后悔就来不及了。何况现在(汉朝)府库空虚,军队没有后续兵力,这是向远方的夷狄显示自己的弱点,向国内暴露自己的短处,臣认为不能同意。过去的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现在应该恢复它,重新设置护西域的副校尉,居住在敦煌,就如同永元年间旧例一样。又应派西城长史统率五百人驻在楼兰,西边挡住焉耆、龟兹大路,南边可增强鄯善、于寘的胆量,北面抵御匈奴,东边靠近敦煌。像这样就十分便利。”于是朝廷听从班勇的建议。 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夏天,(朝廷)又派班勇做西域长史,率领兵士五百人驻扎在柳中。第二年正月,班勇到了楼兰,因为鄯善归附汉朝,朝廷特加班勇三绶(以示奖励).可是龟兹王白英还在犹豫疑惑未下决断,班勇用汉室的恩威、信义开导他,白英就率领姑墨、温宿,自己绑着自己到班勇这里来投降。班勇于是调集他的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到车师前王都城,在伊和谷赶走了匈奴伊蠡王,俘获前部五千多人,于是前部重又开始通畅。回来,在柳中屯田。 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秋天,班勇调集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兵和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军队攻打后部王军就,把他们打得大败。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另立后部故王子加特奴做王。班勇又派另一将校斩杀了东且弥王,也另立了他的同种族人为王,从此车师六国都平定了。后来(班勇)老死在家里。‎ ‎14、B “隐含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对统治者不作为的愤慨”属无中生有。该句句意为:希望风能卷雨,使年岁不致成为旱年而使人民遭受旱灾。此句仅表达对干旱带来的灾害的痛心与希望天降甘霖的愿望。‎ ‎15、①心忧天下、济世救民之情。作者身受暑热,渴望风能带来降雨,使百姓免受旱灾。②渴望社会清平之情。作者希望风吹云散,天空清明,寄寓了对海清河晏的盼望。③对趋炎附 势者的劝诫之意。作者不愿意风助虎啸,暗喻有能力者不要助纣为虐。④对卑弱者的怜悯之情。作者希望风助“鸿毛”免去远行劳苦,表现了对弱者的同情。‎ ‎16、(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非兵不利,战不善 ‎17.B ‎18.C ‎19.A ‎【解析】‎ ‎17题中,考生要注意前后句的暗示与限制,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可排除A、C。后一句中,”赋予……内涵“为固定搭配,可排除D项,故选B项。‎ ‎18题中例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语病问题在于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导致句子缺少主语。A与B结构混乱。前面的句子没结束,缺少谓语,后面又是一个句子。并且A选项“将”字与前一句“五年来”时态矛盾。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并且D项“将”字与前一句“五年来”时态矛盾。故选C项。‎ ‎19、试题分析:本题中,“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第一处,是修饰“战略构想”,是定语,主要强调高度,故选“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用于将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第二处,比较语境,句中说“国内相关省市也是”,这是形容做事之前的振奋状态,故选“摩拳擦掌”。“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第三处,根据使用对象,选“初露雏形”。“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第四处,根据语境,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故选A项。‎ ‎20、答案:‎ ‎(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2)谦敬不得体,可将“尊称”改为“称呼”。‎ ‎(3)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4)将“48元”改为“若干”‎ ‎(5)将“弄璋之喜”改为“弄瓦之庆”。‎ ‎21、结论一:当压力过小或压力过大时,业绩表现较差。 结论二:适度的压力能提升工作绩效。/压力水平适度时能达到绩效高峰。 建议:为了提升工作业绩,进行压力管理十分必要。‎ ‎22.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 要求根据材料和要求作文,所提供的三则材料均需要理解并明确每则材料的重心,再选出两则或三则材料,根据它们在立意上的内在逻辑,确定出一个中心立意。抓位每则材料的关键词语,合并同类项,两则相结合得出一个观点。第一则材料主要介绍“失蜡法”工艺精湛,其精品“云纹铜禁”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象征。第二则材料主要介绍美国人借鉴中国的失蜡法并加以改进发动机蜗轮叶片,在继承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取得卓越的成就。特殊处在于美国人命名并申请了专利,使之成为国际标准。第三则材料主要介绍中国大型运输机“C919”的发动机蜗轮叶片的制造成功,便是源自现代工业先进技术与中国传统经验两者的结合。第一则与第二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从奥斯汀的角度来看)吸收或借鉴外来文化精华,有利于发展自我;(从中国工艺的精品失蜡法被美国人申请专利来看)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防止流失等。第一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从失蜡法在“云纹铜禁”与“飞机涡轮叶片”的制造中的作用来看)精湛的传统技艺能创造出古今辉煌的文明;(从失蜡法的作品由礼器到国之重器的转变来看)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在发展创造中才能焕发生机;(从前后中国对失蜡法工艺的传承来看)重视对文化传统的精华的继承,能使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第二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念有:(从两方对失蜡法的改造运用并各自研制出新的产品来看)要使自己有所发展或创造,就必须善于吸收或借鉴中外文化遗产的精华;(从村里工匠用失蜡法继续制造出祭祀礼器和中国用之制造涡轮叶片来看)全盘继承会导致停滞不前而难以发展,真正的继承是吸收传统的精华,去除糟粕,从而有所创造。第一则、第二则与第三则相结合,可以得出的观点有: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行文时注意明确观点,把所选的材料集中到一个中心上来,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