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不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和深度应用。数据已经成为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新生产要素。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是信息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数据之所以能创造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它能提高经济运行体系中原有要素的价值转化效率,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数据本身就能产生新的价值。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及业态创新本质上就是基于数据信息的价值创造。但数据创造价值的功能并不能直接实现。数据要素也不能直接参与价值分配,而是要经过数据创造、加工并传输给数据要素使用者后,才能创造价值、参与价值分配。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能否掌握数据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生产要素,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体系最完备、制造业规模最大、信息化基础设施领先的国家,每年创造出巨量的数据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一些国际数据公司和数据存储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025年.全球将有近30%的新增数据资源来自中国。我国也是数据利用强国。2018年底,我国有10家企业名列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30强榜单,在信息产业部分领城实现着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也应认识到,虽然我国数据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但数据要素在创造价值并参与价值分配方面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技术短板。比如,数据资源开放程度有限,大量数据资源处于“休眠”状态;信息产业和数据应用部分环节、领城还存在被“卡脖子”风险;数据应用不,广泛、应用程度不深,数据价值衡量缺乏统一标准;等等。这些体制机制障碍和技术短板,严重影响了数据要素参与价值创造的效率和价值分配的公平性。
尽快消除这些体制机制障碍、补齐技术短板。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放思想,既不能因担忧信息泄露而拒绝数据资源开放和交易。也不能把信息社会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都简单地归答于数据资源的使用。而是要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协调机制,加快实现数据共享,打破数据孤岛,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稳步向社会开放。二是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市千兆网络和IPV6规模部署,推动5G示范工程和规模化应用,加快行业专用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及相关标准的统一、推广,不断扩大数据创造和采集规模。三是加快数据资源确权立法,加强数据产权保护,打击数据盗用等违法行为,建设线上线下数据市场,促进数据产权交易;研究和执行合理的数据使用规则,夯实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制度基础。四是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在鼓励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和交易的同时,严厉打击数据信息的非法收集、储存和交易。五是完善数据创新链、产业链,大力支持数据信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基础统计分析、风险感知和预测等竞争力偏弱的领域。六是加快推进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改革,使其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华就业、创业;同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引才、用才配套措施。
(摘编自史丹、邓洲《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否掌握数据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生产要素,决定企业、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低。
B.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每年创造出巨量的数据资源,拥有全球新增数据资源的近30%。
C.数据只有经过了数据创造、加工,并传输给数据要素使用者,才能参与价值分配。
D.大量数据资源还处于“休眠”状态,所以需要将数据资源全部开放,实现人人共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逐层递进。
B.第三段用数字证明了我国数据资源的优势,并指出了数据资源使用方面的问题。
C.最后一段指出尽快消除数据体制机制障碍、补齐技术短板的具体措施及必要性。
D.文章论证兼顾我国数据成果与短板,有对成就的肯定,也有对问题的深入剖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决了数据要素在创造价值参与价值分配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技术短板问题,才能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
B.不断扩大数据创造和采集规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广泛、深入应用数据,制定完善统一的数据价值衡量标准。
C.在基础统计分析、风险感知和预测等领域我国的竞争力偏弱,需要不断完善数据创新链、产业链,支持数据信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D.要促进数据要素有效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就要在教育、人才方面加大投资,要加快推进学校教育,完善引才、用才配套措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突袭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分餐制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一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的专家指出,虽然合餐没有直接加速疫情的蔓延,但很多感染者是通过聚餐这类密切接触感染的,合餐等传统饮食习惯是疫情流行的幕后“推手”。
更值得关注的是,合餐与一些消化道类的疾病关系密切。而这些消化道类的疾病,也是卫生领域的专家一直以来不停地呼吁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的主要原因。
许多卫生领域的专家指出,相当多的食源性疾病传播与合餐时的唾液交融、交叉感染脱不了干系。
比如幽门螺杆菌,这是一些胃病的诱因。相关统计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使得胃癌成为了一种常见病,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于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同胞接近70万人。
(摘编自《推广分餐制促进餐饮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可行吗?》)
材料二:
你家目前有使用公筷公勺、分餐的习惯吗?
你对家庭实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的评价是?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不少专家认为,推广分餐制不是权宜之计,更需借助消费者疫情期间关注“舌尖上的安全”的契机,大力推动社会转变就餐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
目前,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明确推出各种条例和标准,推行分餐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分开的餐具和食物,避免了经口、唾液传播疾病,可减少交叉感染机会。研究显示,分餐制使相关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
相反,合餐制可能传播多种疾病。比如我们熟知的幽门螺旋杆菌,就常常通过餐具进行传播。
山东舜和酒店集团董事长任兴本认为,一直以来,分餐制偶被提及却没有形成风气,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标准的固化和制度约束,很多餐厅实行分餐制都是“凭感觉”,效果并不理想。中餐的特点可能掣肘分餐制的推行。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气,讲究摆盘美观,给人视觉享受,这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显然,如何在推行分餐制基础上,兼顾菜品的盘式呈现,不破坏中餐的美感,是餐饮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饭店协会曾提出餐饮企业实行分餐制,但这些年推行效果一直不佳,其中一个原因是餐饮企业积极性不高,分餐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盘、筷勺,对于高档酒楼而言还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增加了企业成本。”韩明如是说。
另外,国人根深蒂固的合餐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韩明认为,民众对分餐制接受度普遍不高,觉得使用公筷麻烦又生分,这种传统观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在专家看来,推广分餐制更需借助此次契机,转变就餐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认为,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是推行分餐制和公筷公勺的关键。“我们要做大众的健康教育,学生的教育实际上是最关键的。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习惯,并列为教学课程设计里面的一个部分。然后‘小手牵大手’,学生回家后会要求大人也这样来做。”傅华如是表示。
对许多餐饮企业来说,分餐制不仅意味着服务升级和理念升级,还意味着新的机遇。
(摘编自《推广分餐制 立规矩更要转观念》)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胃癌成为一种常见病,世界上半数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现于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同胞接近70万人,罪魁祸首就是合餐。
B.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对家庭推行公筷公勺制、分餐制持正面态度,部分人担忧使用公筷公勺、分餐会影响就餐时的气氛。
C.关于当前家庭使用公筷公勺、分餐的习惯,六成左右的受访者表示无论是疫情前还是处于疫情时期,家中均没有这一习惯。
D.对于餐饮业来说,实行分餐需要占用更多的碗盘、筷勺,甚至更多的服务人员,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所以推行的积极性不高。
6.根据材料内容,说说如何有效推广分餐制。(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
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刺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五米面馍。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担成了一把碎渣子。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边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青天大老爷!快救救我上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什么事?什么事?”
老汉连哭常说:“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
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束,绝望地望着他。
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他哽咽着,狠狠搬着队长的肩膀,说:“快去盘粮食!”队长愚蠢地嗫嚅说:“公社和大队领导不让给他们分粮,我……”
“混蛋!”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把扎住队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稿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根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雏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子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月,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反正不管怎祥,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田福军原来还准备在后子头公社呆几天,想再到公路沿线跑几个大队。但县革委会的吉普车突然到这里来接他。因为中央一位老首长来黄原视察工作,这位老首长又是原西县人,过几天就要回县上来,地区要求原西县全力做好接待工作。冯世宽接到通知后,立即派车接所有在外面的常委们回城,商量如何接这位老首长。
田福军虽然坐在了飞驰的吉普车里,但他的思想还在后子头公社。通过这次匆匆的调查,使他认识到“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农村贫困的局面依然故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他想:战备粮里拿出来的那点吃完了怎么办?还不是要继续饿肚子?
回到县里的当天晚上,福军在自己家里吃完饭,心情依然不好。他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就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室的阁椅里,久久地盯着窗户纸发愣。一张张面黄饥瘦的脸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痛苦地埋下头,用手指头神经质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不一会,他看见白发黑发在桌面上落了一层。
【注】育流: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队长家里破旧阴暗的土窑、烂炕席片、没衣服穿的面带恐惧的孩了、粗陋不堪的食物,这些都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当地白姓的穷困生活状况。
B.“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表现了田福军因糠团子粗糙而难以下咽的情状,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善于捕捉人物行为的细微之处。
C.“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议”,“闯进”这个动词贴切地写出了老汉行为的快速和鲁莽,让读者体会到老汉内心想见到干部解决饥饿问题的焦急。
D.老汉一家因儿子做了盲流而被公社和大队克扣口粮,这表现了某些干部工作作风武断,不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问题,不关心白姓疾苦。
8.文中叙述了老汉一家的生活状况,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这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6 分)
9.请结合文学内容,分析田福军的干部形象。(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木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宄成10-13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B.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C.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D.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古代男子15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15岁左右的年纪。
C.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
D.“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几种情况。“左迁”指降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B.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
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B.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C.颔联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直接描绘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D.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的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15.从颈联和尾联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打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怀清酒祭月的语句: , 。
(2)《中庸》有云:“行远自弥,登尚自卑。”荀子《劝学》也说:“ , 。”两者都是以行路为喻,阐释积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
(3)《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秦时,先用“ ”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 ”来赞叹,一个“悄”字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感情的涌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的第五个“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航天日的设立,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这是对几代航天人不懈追求航天梦的 和致敬。5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东方红”奏响太空到“北斗”指路、“天宫”览胜、“墨子”传信、“嫦娥”问月,再到“天问一号”遥指火星,我国航天员 ,让航天科技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创造奇迹。从科研院所到试验基地,从荒凉戈壁到浩瀚海洋,到处留下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创业的足迹,孕育形成的伟大航天精神已经深深 进中国人血脉。
中国航天何以取得如此成就?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之言令人深思:“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确实,航天事业能够取得成就的今天,源于独特的优势制度,也源于航天人把无数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密码,也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大力_____“航天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历史业绩,谱写新时代奋斗者的壮丽篇章。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奖励 不负众望 熔化 弘扬
B.褒奖 不孚众望 熔化 发扬
C.褒奖 不负众望 熔铸 弘扬
D.奖励 不孚众望 熔铸 发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航天事业能够取得成就的今天,源于独特的制度优势,也源于航天人把个人无数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B.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源于独特的制度优势,也源于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C.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源于独特的优势制度,也源于航天人把无数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D).航天事业能够取得成就的今天,源于独特的优势制度,也源于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
19.下列句子是航天员送给青少年的寄语,最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千年梦圆于今朗,大火箭飞冲九霄。
B.只有壮志献蓝天,投身航天美梦圆。
C.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航空梦”添彩!
D.深邃天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20.下列是一些古装剧中的台词,每句中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 分)
①来客祝贺朋友女儿出嫁时说:“小女不错,嫁个好人家呀。”
②雷横一边接过晁盖送的银子一边说:“多谢大哥,我就笑纳了。”
③“今日府上一叙,未见乃弟风采,甚是遗憾。”
④出门送客,说了一句:“款待不周,还望海涵”
⑤“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生活的压力,学习的困难困扰着我们每个人,这样,人就应该有永不畏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勇敢地挑战,就会获得最终的成功,而成功就在于谁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努力。自强者都能成功,“不自强者”一定不能成功。既然理想的种子已经撒下,那么在汗水的浇灌和心血的培养下,我们将得到一定的收获。历史上所有的成功者,都经历了种种非人的磨难。人惟有自忧自喜,不断自强,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意义和充满活力的人生。
①勇敢地挑战不一定就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钱学森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李兰娟说:“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爱国史,一代代中华儿女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歌。时至今日,虽然大多数中华儿女血脉里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基因,却也有些年轻人夸夸其谈,仅靠一个键盘爱国;有些人只想做主播、网红,坐拥千万粉丝;还有些人育目媚外,志在移民;甚至有些人拒唱国歌,一心“去中国化”……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针对“今天,我们怎样爱国”这个问题,结合你的生涯规划,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决定企业、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说法绝对,原文是衡量的重要因素。
B项,“拥有全球新增数据资源的近30%”只是发展趋势的推测。D项,“实现人人共享”
理解错误,在鼓励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和交易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2.【答案】C
【解析】最后一段没有指出尽快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补齐技术短板的必要性。.
3.【答案】B
【解析】“广泛、深入应用数据,制定完善统--的数据价值衡量标准”不是“不断扩大数
据创造和采集规模”的前提条件。
4.【答案】B
“疾病”缺少限制成分,原文是“避免了经口、唾液传播疾病”
5.【答案】A
“罪魁祸首就是合餐”过于武断。材料一的三、四段所说的内容,只是专家的一种推测,
合餐只是导致中国胃癌高发的可能的原因之一。
6.【答案】①政府部门立规推广,对分餐制推出各种标准和条例,借疫情契机加强引导②民众改变观念,打造餐桌新文明。③餐饮企业升级服务和理念,考虑在推行分餐制的基础上,兼顾菜品的完整性和美感④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然后“小手牵大手”。(每点两分,任答三点即可)
7.【答案】B
“田福军因糠团子粗糙而难以下咽的情状”错误,田福军是因为内心悲痛,所以才觉得喉
咙像堵住了一样。
8.【答案】①展现社会环境,表现了老汉一家生活极其贫困,濒于饿死边缘的状况,以小见大,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北方农村仍然贫困落后的残酷局面 ② 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老汉一家濒于死亡的情景,直接推动了田福军不顾禁令,要动用战备粮救济百姓的行为 ③ 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老汉一家人被饥饿折磨的痛苦可怜相、田福军的同情难过相、其他干部的愚昧胆小相,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答出1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 田福军做事细致,善于观察,能够和百姓共艰苦。他从黄馍上粘的黑东西上发现了糠团子就不再吃黄馍,而是吃起更为难吃的糠团子。②田福军有强烈的责任感,他同情百姓,为百姓的贫困生活感到痛苦,为村干部的无能感到愤怒 。③
田福军勇于担当爱民如子,为了让百姓活下去,他冒着犯错误的风险动用战备粮。④田福军善于思考,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他明白战备粮只能解一时之困。(1点2分,答出3点即可)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1)(5分)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子”,儿子;“以”因为;“行”品行;3点1点1分,句意顺畅2分)
(2)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明年”第二年;“屡”多次;“不之省”宾语前置,;“省”,察看,意译为理睬,4点1点1分,句意顺畅1分)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刚成年。令孤楚因为他少年有才,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遇到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849)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文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
14.【答案】C 应为“间接描绘”
15.【答案】诗人早年像孟博一样有“澄清天下之志”,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2
分);晚年羡慕黄初平“至500岁而有童子之色”,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2
分);就产生了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归隐之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壮志难酬的愤激
和无奈(2分,答超脱之意可给1分)。
16.【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①“小女”改为“令爱”;②“笑纳”改为“收下”;③“乃弟”改为“令弟”;④“款待”改为“招待”;⑤“家父”改为“令尊”。
21.【答案】②自强者未必都能成功,不自强者未必一定不能成功。
③历史上所有的成功者不一定都经历了种种非人的磨难。
【解析】“只要勇敢地挑战,就会获得最终的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勇敢地挑战和获
得最终的成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勇敢地挑战不一定就会获得最终的成功;同理,“自强
者都能成功,不自强者一定不能成功”的说法过于绝对,成功与否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其中还有运气的成分,自强与成功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历史上所有的成功者,都经历了
种种非人的磨难”的说法过于绝对,成功者不一定都经历过非人的磨难,成功者与经历种
种非人的磨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