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三校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儒家所关心的“情”始终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情理合一的。需要强调的是,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给人们带来的最新启示在于:在人性结构当中,“情”到底会扮演何种角色?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但“仁”究竟是怎么来的?在孔子那里起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而孔子则释礼归仁。但孔子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每个人要“依仁”而行。另一个则是仁的“巫史传统”之源头,“巫” 被理性化为“礼”,而礼乐当中仍包蕴巫的感性要素。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始基,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基座。所以,从“巫”到“礼”再到“仁”,更不用说“乐”本身,皆含深情。
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也是一种“理”化之情,在儒学那里,情理始终是合一的。情理结构的生理根基并不是源自单纯生理的食色情欲,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但这种情感又是被社会化的,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意即每个人从己出发,所要达仁,仁就会来。孔子重在先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所谓“仁道不远,行之即是”。这样一来,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仁自然而然就会来。而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便是“性相近也”,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所以,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就来临,仁与人才合体为一。孔子的“成己之学”,心理动力就在于“欲仁”,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仁并不是从“先验结构”中来的,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是高蹈于虚处的,而仁则是实实在在就在“践履”当中的。这种中西差异的根本在于,西方哲学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恰恰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智慧之途。仁就来自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理,这是孔子儒学的大智慧。
在儒家看来,“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所谓“始”,就是“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此处之“情”,不仅是人类普遍源发的情状,而且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谓“终”,则为“孔颜乐处”,这是人性结构的境界追求。所以说,儒家情感哲学的“执两用中”就在于:从现实出发上是“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
(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这才是当今儒家创造性转化出来的当代智慧之一。
(摘自2015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作者刘悦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的“情理结构”来自孔子的仁学,其源头一是将外在的“礼”归于内在的“仁”,二是仁的
“巫史传统”。
B.“巫”“礼”“仁”“乐”皆含深情,巫传统不仅可以被视为天人合一的基座,也可以被看作人与仁相交通的始基。
C.孔子之“仁”是一种合“礼”之情、“理”化之情,这种情感又被社会化,是通过人文教化与濡化而成的。
D.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是孔子“成己之学”的心理动力,而欲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情感动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情理结构”中的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融为一体,因而使儒家“情理结构”的情感哲学不会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
B.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外在的礼乐,孔子则强调释礼归仁,更希望“人者仁也”,也就是要每个人“依仁”而行。
C.儒学“情理结构”始终维持情理合一,其生理根基是源自一种自然而然生发的、向善而生成的深层情感。
D.孔子认为先要有求仁、达仁之心之志,进而付诸践行,使所欲、所求与所行达至合一,这样仁自然而然就会来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人皆有感通而近似的仁之心,而此心就是有“情”的,亦是可以感同身受的,这“性相近也” 是仁之所以能来的前提。
B.西方哲学追求的是一种虚幻,走的是理性主义的道路,而中国哲学由于重情而另辟一条无须外求于纯理的智慧之途。
C.回归到人类情感的角度,儒家哲学告诉人们,在人性结构中,“情”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始一终的,既是发端又是终端。
D.儒家情感哲学具体表述为“执两用中”,意思是说从现实出发上讲究“道始于情”,在生存境界上追求“孔颜乐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斯基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夫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大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夫斯基当然是豪不犹豫地向前搀扶。
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斯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 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 月
20 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发。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5.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尽管这样, 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 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 年 7 月 28 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 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 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 1942 到 1943 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 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 1948 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 年 8 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38.8 公斤。1948 年 8 月 12 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 6 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实地考察,还专门写文章。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B.朱自清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C.朱自清教学认真,做事原则性强。他的选修课只有王瑶一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
D.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直接表现其高尚气节:这些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4分)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 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友人对其外貌的回忆,从一个侧面烘托出朱自清备尝艰辛、极其贫困的生活。
D.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E.朱自清退回配购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势低头, 可见其“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节操。
9.文章题目是“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可以说朱先生的人格因“生不逢时”而显得更加完美。请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分析。(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友文奸黠悍鸷,因伪造致富,乃分遣恶少四五十人,为吏于有司..,伺有欲告之者,辄先事戕之,前后杀人甚众,夺人妻女十一人为妾。民罹.其害,衔冤不敢诉者十余年。兴祖至官,曰:“此害不除,何以牧民!”即张榜禁伪造者,且立赏募民首告。俄有告者至,佯以不实斥去;又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友文自至官,为之营救,兴祖命并执之。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逮捕其党二百余人,悉置之法。民害既去,政声籍.甚。升南阳知府,改建德路同知;俱未任。
至正八年,特旨迁为道州路总管,行至城外,撞贼已迫其后,相去仅十余里。时湖南副使哈剌帖木儿屯兵城外,闻贼至,以乏军需,欲退兵,兴祖闻,即夜诣.说留之。哈剌帖木儿曰:“明日得钞五十锭、桐盾五百,乃可破贼。”兴祖许之。明日甫入城视事,即以恩信劝谕盐商贷钞五千锭,且取郡楼旧桐板为盾,日中皆备。哈刺帖木儿得钞盾大喜,遂留,为御贼计。贼闻新总管至,一日具五百盾,以为大军且至,中夕遁去。永明县洞瑶..屡窃发为民害,兴祖以手榜谕之。皆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 三年不入境。春旱,虫食麦苗,兴祖为文祷之,大雨三日,虫死而麦稔。已而罢兴作,赈贫乏,轻徭薄
敛,郡中大治。宪司考课..,以道州为最。以年老致仕,终于家。
(选自《元史·良吏传》)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民罹.其害: 害怕
B. 有告获伪造二人并赃者、乃鞠之,款.承: 数目较大的钱
C. 政声籍.甚: 通假字,通“藉”,凭借
D. 即夜诣.说留之: 下命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B.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有司”不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 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 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林兴祖任职铅山州时,严厉打击制造伪钞的恶势力,他设计逮捕了吴友文及其同党,并将他们绳之以法,除去民害。
B. 林兴祖任道州路总管时,通过动员城中盐商和就地取材的办法,备齐了抵御贼兵的军费和军需,这让贼人闻风而逃。
C. 永明县的少数民族听说林兴祖廉洁爱民,看见了林兴祖亲自写的劝谕的榜文,因此多年都没有犯错。
D. 春天大旱,又闹虫灾,林兴祖就写文章,向上天祈祷,最后下了三天大雨,虫子死了,农业也获得了丰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铅山素多造伪钞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莫不行使。(5分)
(2) 须臾,来诉友文者百余人,择其重罪一二事鞠之:狱立具。(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 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4.下列对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上片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主要是为了与后文再次离别形成对比,表现了阔别之久远,离别之伤感。
B.诗人没有料到短暂相聚后又要再次分离,上片中“谁知”、“还与”的搭配,表达了他不得不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内心的悲伤。
C.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友人久守边城的艰辛以及思归的急切之情。
D.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以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表达出对友人的勉励和期许。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E.“横槊看诗成”与《赤壁赋》中的“横槊赋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场景虽然不同,但都赞扬了他们的文韬武略。
15.清人有言:“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6分)
(三)名句名言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
(2)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①古代君王很多自以为圣哲,常固执己见、师心自用....,遂致臣下多曲意逢迎,不敢进言。
②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③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⑥《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中科院研究员邓李才领导的由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星团中的“寄生星族”,在恒星星族的形成模式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B.近年来,历史剧逐渐摆脱了泛娱乐化倾向,以强烈的现实感引起观众的心灵共鸣,发挥着普及历史知识、传递历史意识、开发历史智慧的文化责任。
C.社会整体科学素养低,轻则会为一些“伪概念”“伪科学”的流行和泛滥提供温床,重则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判断力、科技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强弱。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12月三校联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D.考古学家们在位于西安的秦汉栎阳城遗址内不仅首次出土了清晰的“栎阳”陶文,而且“商鞅变法”的发生地——“秦都”栎阳也首次被确认发现。
19. 下列毕业赠言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高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量子物理学和广义相对论似乎都以相同的精确度准确描述了宇宙及其组成,但关键的问题是,量子
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说并不兼容。一般而言,①
,比如星星、星系乃至整个
宇宙等;而用量子理论来阐述非常小尺度的物体,②
。但为了全面而彻底地理解整
个宇宙,以及知道微小的新生宇宙为何会变得如此庞大,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6分)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根据材料要求作文。(60分)
2017年9月11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收了一位呼吸和心跳骤停、昏迷不醒的肺栓塞患者,情况非常危急,医生急忙按照常规剪掉患者衣裤紧急抢救,经过急救医生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然而患者的父亲几天后带着警察找到院方索要“失物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并丢弃了衣裤,导致其口袋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要求医院赔偿。最终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集体拼凑赔偿给家属1000元。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针对上述材料,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可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三校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答案
1.B(表述有误,应将“基座”与“始基”调换位置。见第2段)
2.A(强加因果,应为“儒家情感哲学从未走向唯情论或泛情论,动物性的欲与社会性的理被交融为一,这就是所谓的“情理结构”。”见第1段)
3.D(“道始于情”“孔颜乐处”只能界说“执两”,“用中”应为度的把握。见第5段)
4.C解析 A项,在开篇部分可以找到理解,“如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在文中无法找到依据从而推论不正确。B项,原文第五段“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得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是因为觉得已经胜利了,不是因为自己最喜爱的曲子。D项,回到原文找信息“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所以说是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这只是一个方面。
5.①照应题目,以美好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渲染宁静而压抑的氛围;③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以情感人,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思考;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到3点即可给5分)
6.①他热爱音乐,如果不是战争,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②他满怀爱心,他喜欢听孩子们在教堂唱歌的感觉,男孩绊倒时他毫不犹豫地去搀扶;③他勇于自我牺牲,甘愿为保护反抗入侵的“孩子”而接受军法处置。(每点2分,共6分)
7.D “直接表现其高尚气节”错误,引用名人对传主的评价应该是“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
8.CE A.“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由原文第4段可知,增加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D.可能是“豁达”,也可能是出于无奈,但没有“乐观”。(每个选项2分,共4分)
9.朱自清“生不逢时”,处境困窘但毫不妥协,这更能体现他人格的完美。①他虽清贫,但写作时仍然注重质量,每天最多写500字,这更能显出他的认真严谨。②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改名“自清”以自励,取字“佩弦”以自警,这更能显出他的洁身自好。③物价飞涨,生活艰难,但为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他第一个在声明上签字,这更能显出他的无畏和勇气。④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但他仍嘱咐妻子拒绝美援,这更表现出他的坚定气节。(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即可给5分)
10、C 解析:A、遭受,受到。此处错误;B、缓慢,慢慢地。此处错误;D、前往,到某地去。此处错误。C处的“籍甚”“籍”通“藉”意为“借之而益甚”。
11、 A。解析:“至正”并非“庙号”,而是年号,惠宗才是庙号。
12、 C。解析:原文中的“犯”是“侵犯,冒犯”的意思。
13、 (5分)(1)答案:铅山州一向有许多造假钞的人,吴友文是这些横行不法的人中的首领,远到江淮、燕蓟等地,没有不敢伪造钱币。(“素”“魁”“行使”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5分)(2)答案:不一会儿,来控诉吴友文的有一百多人,(兴祖)选择了其中罪行重的一两件事审问他,案卷立刻写出。(“诉”“鞠”“具”各1分,句意2分,共5分。)附文言文译文: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考取进士,被授于承事郎、同时主持黄岩州的事务,三次晋升而执掌铅山州的事务。铅山州一向有许多造假钞的人,吴友文是这些横行不法的人中的首领,远到江淮、燕蓟等地,没有不敢伪造钱币。吴友文狡诈、蛮横、凶狠,由于伪造假币而致富,于是分别派遣四五十名品行恶劣的年轻人,到有关部门去做差役,窥探(如果)有人想要告他们的状,就先役使人杀掉他,前后杀人很多,又抢夺别人的妻女十一人做妾。百姓遭受他们的祸害,含冤而不敢申诉达十多年。兴祖到任,说:“这些祸害不铲除,何以治理百姓!”立即张榜告示禁止伪造钱币,并且立即嘉赏征求出面告发的百姓。不久就有一个告发的人到,(兴祖)假装用不符合实情的理由斥责他离去;又有人告发并抓获了两个伪造钱币的人和赃物,(兴祖)就审问他们,他们慢慢认罪了。吴友文亲自到官府来,营救他们,兴祖命令逮捕了他。不一会儿,来控诉吴友文的有一百多人,(兴祖)选择了其中罪行重的一两件事审问他,案卷立刻写出。逮捕了他的同党二百多人,全部给予法办。百姓的祸害剪除之后,(兴祖的)政治声誉借此大振。升任南阳知府,改任建德路知府,都投有到任。
至治八年,特别降旨升官为道州路总管,走到城外,碰见敌人已逼近他的后面,相距仅二十里。当时湖南的副使哈喇铁木儿驻军在城外,听说敌人到了,因为缺乏军需物资,想要撤兵,兴租听说后,就在夜里到蓟(哈喇铁木儿)那里劝说他留下。哈喇帖木儿说:“第二天能得到五千锭钱钞、五百副桐木盾牌,才可以打败敌人。”兴祖答应了也。第二天,兴祖一进城办公,就用恩德和信用劝说盐商,借到五千锭钱钞。并且拿来城楼上的旧桐木板做盾牌,中午的时候全齐备了。哈喇铁木儿得到钱钞盾牌后非常高兴,就留了下来,筹划抵御敌人。敌人听说新总管到了,一天置备五百副盾牌,以为大军就要到来,半夜逃走了。永明县的洞瑶人(作乱),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百姓的灾难,兴祖亲自写榜文劝说他们。(洞瑶人)都说:“林总管廉洁而爱民,不可以冒犯。”三年没有入境。春天发生旱灾,虫子吃麦苗,兴祖写文章祈祷上苍,人雨下了三天,虫子死了麦子成熟了。不久又停止兴建土木的工程,赈济贫穷的人,减轻徭役和税收,郡里非常太平。宪司考核,认为道州最好。因为年岁大辞去官职,终老在家。
14.A C(A.“形成对比”错,应理解为为抒写别情作铺垫 C.表现了热爱雄壮的边塞生活,及写诗赞美的豪情)(选对一个给3分,全部选对给5分)
15.上片回忆往事是虚,杯酒相倾是实(1分),虚实结合,包含了对往昔欢乐团聚的怀念,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下片虚写,运用想象手法(1分),想象使君到任后的生活和心境,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勉励友人在边塞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的情意。(2分)
16.(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l7.D (①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使用正确。②“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合语境。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④“期期艾艾”形容口吃。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⑤“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正事,后指空谈大道理。与语境不合。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
18.A 解析:B.“发挥着……文化责任”搭配不当,应改为“担负起了……文化责任”。C.“社会整体科学素养低”与“影响一个社会的判断力、科技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强弱”一面对两面,应去掉“的强弱”。D.语序不当,应改为“而且也首次确认发现了‘商鞅变法’的发生地——‘秦都’栎阳”。
19. 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 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在这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B选项说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毕业赠言中,不是很得体。)
20. ①用相对论来描述非常大(宏观)的物体;②比如分子、原子、粒子等;③就需要两个理论一起工作才行。(答对一句1分,答对两句给3分,全对给5分)
21.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③自身家庭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答对一处3分,答对两处6分。)
1
22. 一、作文分析:
理解同情医生批判家属的角度:
(1) 抢救过程中剪坏衣服的程序是绝对没错的,救命与时间赛跑。命重要还是财物重要?当然是命重要!不愿这个事件对医生产生负面效应,以后抢救病人时缩手缩脚,在剪不剪衣物上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一致声援医生,谴责患者家属(在紧迫状况下,医生有紧急处置且不受追究的权利,为救人剪破衣服,争取最短的抢救时间,符合医疗惯例,也符合人之常情。)
医生表示,急救就是与时间赛跑,特别是呼吸心跳都暂停的患者,往往一分钟就能决定生死,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插上抢救设备,剪掉贴身衣物是常见情景。
家属不在身边,医院对被抢救患者的财物有保管责任,但医院往往也有苦衷。国内大部分医院急诊科的就医环境不佳,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常常拥挤在狭小的空间内,即便是一些省级的大医院也面临如此窘境。急诊科突发情况很常见,很难进行严格的管理,偶尔丢失物品也是情有可原的。
从抢救的紧迫性看,主张对衣物赔偿是一种苛求。在急诊科,抢救生命是分秒必争的。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最佳黄金抢救时间是4到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即使生还也将成为植物人。
(2) 急救后索赔事件,引发了一场有关道德的讨论和围观
治病救人反被要求赔偿有点像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让治病救人的医生情何以堪。(家属的要求过分,医院、医生不应该赔偿,“于情于理不该在救人成功后恩将仇报”。 没有感恩之心,尽显冷漠,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本质。此举让参与抢救的医生“心寒”。)
(3) 思考医生的救人和自保问题,制度对医生权益的保障问题。
进一步思考医生在救人和自保面前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甚至拓展引出“好人险”的思考,当然医生与一般社会上的救人还不同)尽职尽责治病救人,还要受这样的委屈,简直就是对所有医生尊严的践踏!医院应该出来维护医生。
联想到:为什么医院有时候不签字就是不给做手术,即使很紧急的情况下。 万一手术做完了,家属不承认,然后倒打一耙:谁让你抢救病人了,你经过我们同意了吗? 然后医药费不拿不说,再让医院赔点钱。
理解家属对医院管理质疑的角度:
(1) 感恩与索赔不矛盾,更何况要求赔偿衣物其实并不过份。。
前来索赔的患者父亲,在接受媒体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非常感激医院的救治行为,如今10多万元的医药费,就算借钱也要交给医院。但一码归一码,医院没有把患者的财物交给家属,这种失误就应该赔偿。
(2) 要求赔偿财物,是合法合理的。
“如果只是要求赔偿财物,是合法合理的,但是不合情,这也是引起关注的原因。”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长青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家属索赔合法却不合情。患者有没有必要提出索赔呢?从感情上说,这件事很容易让人接受不了。一般人走到这一步,通常就是自认倒霉,捡回了一条命,劫后庆生感激还来不及呢,还去纠缠什么呢?哪家医院哪个医生也不会喜欢这种主儿,特别是 “霸王”惯了的单位。但是从法理上看,这位患者家属没有不当的地方,他主张索赔,是正当诉求的部分,一点也不荒唐。用当事人李先生的话说,索赔这些钱并不是漫天要价,根据遗失财物的估算价值,完全是合理的。他最初的目的并非是让医院赔衣裳钱,只是觉得即便是剪坏的衣裳也应该帮家属保存好。就像公安干警为了追捕就可以滥杀无辜吗?为了破案就可以任意私进民宅吗?所以说,这个要求其实并不过份。
(3)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也有网友认为医生未经家属同意擅自扔掉衣物,导致患者财物损失,理应赔偿。医院在治病救人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事后医院称剪衣抢救无过错 会吸取教训把细节做好。医院有责任,他的责任不在于剪破衣服救人,而在于患者财物的损失,医院不应该把患者的衣服事后不检查,当垃圾处理掉了,这一点医院也承认了过错,答应赔偿。
2
“在处理患者剪破的衣物以及随身物品的方式上,医护人员确实也存在疏忽。”赵剡说,一般情况下,抢救时剪掉的衣服,按照医院制度必须先由医护人员清理,将衣物内夹带的财物拿出来交给家属,再将破损衣物丢弃。但这次抢救情况危急,医护人员非常紧张,救治成功后情绪激 动,忘记检查而是直接当做垃圾处理,确实存在失误。医院会吸取教训,今后更加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更加注意诊疗过程中的细节,力争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医院没有权利擅自丢弃。抢救室有监控,如果医护人员在监控下把衣物交给患者家属,还有可指责的地方吗?
事发后,网上流传一张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制定的《剪破衣服知情同意书》,其中提到:“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医院尽可能保护患者自身的财产,但有时不能事先征得您的同意的情况下将依据救治工作的需要,剪破患者衣物、配饰,如造成的损失,我院将不承担任何赔偿”。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已经就此同意书辟谣,称并未在就医流程中增加这一环节。
然而,的确有医院、医生考虑此类协议书的签订。
国际标准对“安全”这一指标规定得很细,要求医院对安全要有具体的流程来管理。“医院在非急救的状态下,制定好紧急、急救的情况下保护患者财物安全的流程,就不需要在争分夺秒抢救时,还要专门花时间精力去处理这件事。
二、评分标准一类文:能围绕此事,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表达流畅,书写整齐,48分以上;二类文:基本能就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较为明确的观点,语言表达基本流畅,书写较好,42—47分;三类文:提及了事件本身,但是有明显地偏移迹象,观点模糊,书写一般,36—41分;四类文:完全不顾题目要求,脱离材料作文,完全套作,36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