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 ,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下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 里吐露光辉。
A. 心无挂碍 光明莹洁 静默 B. 忘乎所以 玲珑剔透 静默
C. 心无挂碍 玲珑剔透 平静 D. 忘乎所以 光明莹洁 平静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心无挂碍: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根据语境“在于空诸一切”“和世务暂时绝缘”,此处所说的是静照的起点,因此应填“心无挂碍”;第二处,光明莹洁:光亮透明,晶莹而光洁。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是说静观万象的特点,因此应该用“光明莹洁”。第三处,此处空格说的是各个生命在静照中的状态,静默:寂静,没有声音。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根据语境“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吐露光辉”,应选“静默”。故选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生产景泰蓝的北京工艺美术厂以背负4000多万元债务、资不抵债等四项“罪名”被法院裁定破产。据悉,导致这家老字号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人才断档引起的。
B.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应是一个以文化带旅游、以旅游促文化的过程,因此,旅游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合理利用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C. 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辞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D. 两会代表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主要原因是由人才断档引起的”句式杂糅,应为“主要原因是人才断档”或“是由人才断档引起的”。B项,“丰富”和“品位”搭配不当,应改为“不断丰富和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C项,“呈现”后缺宾语,应在“生词僻字”后面加“弊端”。故选D。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获悉伯父身体抱恙,甚为惦念,望您安心养病,敬祝痊安。
B. 在高二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全体高二班主任正在商讨有关“花式跑操”的事情。
C. 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D. 欣闻兄台喜得麟儿。衷心祝愿贵公子健康聪明,茁壮成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能力。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文体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本题B项,“商讨”一般用于一些大的议题,用在讨论“‘花式跑操’的事情”语境中属于大词小用。故选B。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C. 非我也,岁也 D.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解答此题要对例句和选项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C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故选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等。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诗经》也被称为《诗》《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赋、比、兴。
C. 《老人与海》的圣地亚哥虽然没有保住大马林鱼,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在他身上呈现出有一种不屈不挠、坚定顽强,身处逆境而不气馁的坚强性格。圣地亚哥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
D. 张辽游说关羽时,关羽要约法三章,曹操同意了他的三个条件。曹操厚待关羽,并送他美女、金银和赤兔马,但都被关羽拒绝了。在袁绍出兵攻打许都时,关羽连斩颜良、文丑二将。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题干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此题,要对选项一一辨析,D项,“曹操厚待关羽,并送他美女、金银和赤兔马,但都被关羽拒绝了”错,应是关羽拒绝了美女与金银,但没有拒绝赤兔马。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学过的文章的作者、出处,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还有各国重要的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故选D。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担当, 。 , , , 。 ,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如果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⑤①②④⑥③ B. ②④⑥⑤①③
C. ②⑤①④⑥③ D. ⑤①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可结合着具体语境及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也可用排除法。③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相对,故②句放前,排除A项;④⑥分别与⑤①照应,④前的“故”,可断定“④⑥”放“⑤①”后,排除B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阅读漫画“坏了一锅汤”,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因为一件事而毁坏整体。
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物都有其局限性。
C.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认识的角度并不相同。
D. 人言可畏,它可以让好的东西彻底毁坏。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针对漫画“重神似”“善夸张”“常暗示”的特点。我们在看漫画时,一要“悟神韵”——领悟漫画中人、悟的特征、品质等;二要“重细节”——特别是一些看似可有可无的的地方;三要“善联想”——有画面内容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事、现象等。本题需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传闻”,它掉在一锅汤里;并联系漫画的题目“坏了一锅汤”,就可以准确做出解读:传闻十分可怕,它可以毁掉美好的东西。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发而视之 发:发现
B. 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 干:求取
C. 而师法于千万世 师:效法
D. 于是就而学之 就:靠近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叙写了旧本韩文获得的经过,从时文与韩文的盛衰演变,也反映出古文运动的产生及其发展。
B. 杨、刘为代表的作品成为天下学者追逐的“时文”,道出了科举制度对当时文风的深刻影响。
C. 欧阳修十七岁应州试,被主考官黜退,认识到如果想获取禄位,就要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向来的志愿。
D. 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
(2)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谬尤多。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1.本文叙写了作者读韩文的三个阶段,试作简要概括。
【答案】
8. A
9. C
10. (1)于是对当时人不谈韩愈文感到奇怪,但是自己也没有空闲学习,只是时时独自在我心里挂念。(2)昌黎先生文集本来是从蜀地印行的,文字刻画比现在流行的版本要精致多了,可是脱字错误的地方格外多。(3)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11. 起初阅读虽限于年幼和理解不深,但已感到深厚雄博;之后的阅读一方面感叹学者当以韩文为目标,另一方面也感叹求得仕途之后要好好学习韩文;最后,感到韩愈文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解析】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发而视之”的意思是“打开它来看”,所以“发”的意思是“打开”。故选A。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欧阳修十七岁应州试,被主考官黜退,认识到如果想获取禄位”错,原文第二段说“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意思是“自己正在考进士谋求禄位来奉养母亲,如果获取了禄位,之后应该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向来的志愿。”,由此可知,此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故选C。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因”,于是;“怪”,意动用法,以……为怪或感到奇怪;“道”,谈论、说;“暇”,空闲;“徒”,只是;“念”,挂念。(2)中的“出于蜀”,状语后置句,即“于蜀出”,从蜀地印行;“本”,本来;“精”,精致;“今世俗本”, 在流行的版本;“尤”,格外。(3)中的“疾”,痛恨、讨厌;“舍”,舍弃、回避;“欲之”,想要那样;“为之辞”,找托辞,找借口。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题目是“本文叙写了作者读韩文的三个阶段,试作简要概括。”,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仔细阅读,抓住题眼“作者读韩文的三个阶段”,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概括。例如第一段“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可知作者起初阅读虽限于年幼和理解不深,但已感到深厚雄博。再如第二段“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可见作者之后的阅读一方面感叹学者当以韩文为目标,另一方面也感叹求得仕途之后要好好学习韩文。还有从文章后面四段的内容,可见作者感觉到韩愈文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我年少时家住汉东,汉东地处偏僻闭塞没有什么求学的人,我家里又贫穷没有藏书。(只有)州郡南边有一大户人家姓李,他的儿子李尧辅很好学。我儿时常常到他家游玩,看见墙壁间有个破筐藏着旧书,我打开它来看,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文字有遗漏颠倒没有次序,于是向李家求借这部书回去。阅读它们,感到其中文辞深远厚重雄浑博大,但是我因年纪还小,不能穷究它的意义,只是感到它境界开阔浩大无边,令人喜爱。
这时天下人学习的是杨亿、刘筠的“西昆体”,号称时尚文章,擅长这种文体的能够考中科举,博取名声,在世人面前夸耀,不曾有人提起韩愈的文章。我也正在考进士,把考试的诗赋作为主要的文章来写。十七岁应州试,被主考官黜退。于是取出所藏的韩愈文章重新阅读,感叹道:学写文章的人应当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于是对当时人不谈韩愈文深感奇怪,但是自己也没有空闲学习韩愈的文章,只是时时独自挂念在心里。认为自己正在考进士谋求禄位来奉养母亲,如果获取了禄位,应该好好在韩愈的文章上下工夫,来实现我向来的志愿。
过了七年,我进士及第,在洛阳做官。当时尹师鲁这些人都还在,于是我们就一起写作古文。就拿出所收藏的《昌黎集》来修补连缀它,又向别人家索取所拥有的旧版本来校对审定。那以后天下求学的人也渐渐地趋向于写作古文,韩愈的文章就流行于世,到今天大概有三十多年了,求学的人非韩愈不学了,可以说是盛事了啊!
啊!圣人之道本来有施行很远却在眼前被限止,也有过去被忽视而在今天被看重的现象。不仅仅是世俗的喜欢或厌恶它让它这样的,也有它理当如此的方面。所以孔子、孟子会惶恐不安于一时,却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韩愈的文章,被埋没不被人看重达二百年之久,但到今天被普遍重视。这又不只是喜好或厌恶所能决定的,也许是它时间久了意义更显明,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失,虽然暂时被埋没,但最终会永远光耀下去,那圣人之道也是这样。
我起初得到韩愈的文章,是在它们被埋没被废弃的时候,我本来知道它们不能足够用来追逐时代所喜好的以求取权势和好处,在这时去亲近它学习它,那么我的所作所为,难道是用来急于博取名誉和势利的吗?也只是久已有志于此罢了!所以我做官晋进时不会为之高兴;降退时也不会为之惧怕,大概是我的志向先已定下了,而学习韩愈也使我理应如此。
昌黎先生文集本来是从蜀地印行的,文字刻画比现在流行的版本要精致多了,但脱字错误的地方很多。三十年来,只要听说别人有较好的版本,我一定会求取来校正我收藏的版本。文集最后册数不够,现在不再补充,是慎重对待增添文集内容的缘故。我家里藏书上万卷,只有《昌黎先生集》是旧有的东西。啊!韩愈的文章、学说,是万代共敬仰,天下共同传诵并享有的。我对于这本集子,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
评卷人
得分
三、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简要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选取了两个最能表明季节特征的事物“黄菊”和“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紧扣诗题;采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通过秋风深情回忆去年和诗人作别今又回到诗人身边,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
(2)对秋风去而复还,表达了欣喜之情;秋风依旧人衰老,有年华老去的惆怅;秋风唤起了诗人的激情,结尾直抒胸臆,抒发了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豪情。
【解析】
【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审题,明确题目考的是什么,题干是“简要赏析首联的表达效果。”,这是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属于暗考,题目明确了考查范围是首联。然后仔细阅读首联,理解内容,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最后从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去回答即可。解答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要抓住意象、情语来答题。从首联可知诗人对秋风去而复还的欣喜之情;颔联“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诗人说: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这前一句是正面点出“始闻秋风”,后一句是写由此而生发的感慨:秋风依旧人衰老,有年华老去的惆怅;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诗人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豪情。
【点睛】
表达技巧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可分为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结构形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对鉴赏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对各种表达技巧进行系统归纳整理,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这类题型的答题模式一般为先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手法,再答出该手法的作用。
评卷人
得分
四、句子默写
13.补写出下列空白处的诗句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氓》)
(3)皇览揆余初度兮, 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7)知人者智,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8)民可使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答案】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夙兴夜寐 肇锡余以嘉名 扪参历井仰胁息 凝绝不通声暂歇 暮霭沉沉楚天阔 自知者明 不可使知之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涂、饿莩、夙、寐、肇锡、扪、胁息、凝绝、暮霭、知。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买彩票
老舍
①在我们那村里,抓会赌彩是自古有之。航空奖券,自然的,大受欢迎。头彩五十万,听听! 二姐发起集股合作,首先拿出大洋二角。我自己先算了一卦,上吉,于是拿了四角。和二姐算计了好大半天,原来还短着九元四才够买一张的。我和她分头去宣传,五十万,五十万,五十个人分,每人还落一万,二角钱弄一万!举村若狂,连狗都听熟了“五十万”,凡是说“五十万”的,哪怕是生人,也立刻摇尾而不上前一口把腿咬住了。闹了整一个星期,十元算是凑齐;我是最大的股员。三姥姥才拿了五分,和四姨五姨共同凑了一股;她们还立了一本账簿。
②上哪里去买呢!还得算卦。二姐不信任我的诸葛金钱课,花了五大枚请王瞎子占了个马前神课……利东北。城里有四家代售处;利成记在城之东北;决议,到利成记去买。可是,利成是四家买卖中最小的一号,只卖卷烟煤油,万一把十元拐去,或是卖假券呢!又送了王瞎子五大枚,重新另占。西北也行,他说;不但是行,他细掐过手指,还比东北好呢!西北是恒样记,大买卖,二姐出阁时的缎子红被还是那儿买的呢。
③谁去买?又是个问题。按说我是头号股员,我应当跑一趟。可是我是属牛的,今年是鸡年,总得找属鸡的,还得是男性,女性丧气。只有李家小三是鸡年生的,平日那些属鸡的好像都变了,找不着一个。小三自己去太不放心啊,于是决定另派二员金命的男人妥为保护。挑了吉日,三位进城买票。
④票买来了,谁拿着呢?我们村里的合作事业有个特点,谁也不信任谁。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还是交给了三姥姥。年高虽不见得必有德,可是到底手脚不利落,不至私自逃跑。
⑤直到开彩那天,大家谁也没睡好觉。
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不,不买房子,还是作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天上的星星,河边的水泡,都看着像洋钱。清晨的鸟鸣,夜半的虫声,都说着“五十万”。偶尔睡着,手按在胸上,梦见一堆现洋压在身上;连气也出不得!特意买了一副骨牌,为是随时打卦。打了坏卦,不算,另打;于是打的都是好卦,财是发准了。
⑥开奖了。报上登出前五彩,没有我们背熟了的那一号。房子铺子……随着汗全走了。等六彩七彩吧,头五奖没有,难道还不中个小六彩?又算了一卦,上吉;六彩是五百,弄几块做件夏布大衫也不坏。于是一边等着六彩七彩的揭露,一边重读前五彩的号数,替得奖的人们想着怎么花用的方法,未免有些羡妒,所以想着想着便想到得奖人的乐极生悲,也许被钱烧死;自己没得也好;自然自己得奖也不见得就烧死。无论怎说,心中有点发堵。
⑦六彩七彩也登出来了,还是没咱们的事,这才想起对尾子,连尾子都和我们开玩笑,我们的是个“三”,大奖的偏偏是个“二”。没办法!
⑧二姐和我是发起人呀!三姥姥向我们俩要索她的五分。没法不赔她。赔了她,别人的二角也无意虚掷。二姐这两天生病,她就是有这个本事,心里一想就会生病。剩下我自己打发大家的二角。打发完了,二姐的病也好了,我呢,昨天夜里睡得很清甜。
(载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论语》第二十四期)
14.赏析第5段中画线语句。
15.结合全文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16.本文除了“买彩票”的过程之外,还有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请指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
17.论者认为这个故事“平铺直叙”但又“曲折生动”,你怎么理解这种评论?
【答案】
14. 用心理描写手法,自问自答,具体、细致地描述“我”对奖金用处的遐想; “想了半夜”“又是半夜”强调想得细致、入迷,充分展现“我”兴奋得整夜无眠的状态和可笑的形象,体现“我”对奖金的渴望。
15. 迷信于算卦、一心希望发财、总是自欺欺人、还算忠厚有责任心。
16. 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为“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经历了“举村若狂”的激动到谋划如何花钱的兴奋和兑奖的紧张、羡妒再到最后的释然放下。 “我们”心理的变化发展,充分展示“买彩票”“激动人心”的力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更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奖金引诱下的各种失态、荒唐行为背后的贪婪本性乃至人性的暂时丧失。
17.
“平铺直叙”,指全文按买彩票流程的时间顺序按部就班进行,故事讲得有条不紊; “生动曲折”指的是每个环节都内容充实而有变化,描写形象,刻画细致,比如集资要经过“整一个星期”、买彩票商号的变化等,都十分精彩。使得文本更富有张力,妙趣横生,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该类型题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题干要求“赏析第5段中画线语句。”,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等等。然后在文中找到画线句子进行分析,“以我自己说,得了头彩——还能不是我们得吗?!——就分两万,这两万怎么花?买处小房,好,房的地点、样式怎么布置,想了半夜。不,不买房子,还是作买卖好,于是铺子的地点、形式、种类,怎么赚钱,赚了钱以后怎样发展,又是半夜。”,“想了半夜”一句提示考生画线句子使用了心理描写,具体、细致地描述“我”对奖金用处的遐想;从“想了半夜”“又是半夜”足见想得细致、入迷,充分展现“我”兴奋得整夜无眠的状态和可笑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我”对奖金的渴望。
15.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全文概括‘我’的形象特点。”,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对于人物形象的赏析要听其言观其行。从文章前四段,要买彩票、上哪里买彩票都要算卦,足见我迷信;还有派谁去买,什么日子去买,买来彩票给谁拿着都要算计挑选都可表现我迷信于算卦。在从我的心理描写可见我一心希望发财、总是自欺欺人。从我对整个买彩票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可概括出还算忠厚有责任心。本题只要概括出性格特点即可。
16.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除了‘买彩票’的过程之外,还有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请指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题目要求找出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解答此题,首先要按照行文顺序归纳和概括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情节,抓住描述我们的相关语句、词语,如举村若狂、用心筹划、兴奋、担心、嫉妒、发堵、放下等展现“我们”的心理变化,可知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为“我们”的心理变化过程。至于线索的作用,则从其对情节的塑造、形象的刻画、主题的揭示几方面来回答即可。
17.试题分析:题干是“论者认为这个故事‘平铺直叙’但又‘曲折生动’,你怎么理解这种评论?”,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关键词“这个故事”指买彩票这个故事;“平铺直叙”指全文按买彩票流程的时间顺序按部就班进行;
“生动曲折”指的是买彩票每个环节都内容充实而有变化。至于谈对这种评论的理解,则要按照文章的情节发展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情节来理解,比如全文紧紧围绕买彩票流程的时间顺序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买彩票的每一个环节都内容充实而有变化,描写形象,刻画细致,如集资要经过“整一个星期”、买彩票商号的变化等,都十分精彩。这样写使得文章更富有张力,妙趣横生,增强小说的艺术魅力。
【点睛】
文学作品语言考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考查,即理解句意。这个考点是着重在语言的思想性层面的,是对诸如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矛盾句、哲理句等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句外意义的分析概括。二是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即鉴赏语言。这个考点重在考查对语言的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对语言的表达技巧、修辞、写作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练习。
人生贵在行胸臆
周国平
在明末文坛上,袁中郎和他的两位兄弟是开一代新风的人物。袁中郎评其弟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他要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经有过一个依照真性情生活的时代,那便是童年。孩子是天真烂漫,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儿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利害和规矩暂时还都不在他眼里。随着年龄增长,染世渐深,俗虑和束缚愈来愈多,原本纯真的孩子才被改造成了俗物。
那么,能否逃脱这个命运呢?很难,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凡童心不灭的人,必定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
所谓彻悟,就是要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名利场上那班人不但没有想明白,只怕连想也不肯想。袁中郎责问得好:“天下皆知生死,然未有一人信生之必死者……趋名骛利,唯曰不足,头白面焦,如虑铜铁之不坚,信有死者,当如是耶?”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那颗以享受生命为最大快乐的童心就这样丢失得无影无踪了。
事情是明摆着的:一个人如果真正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他会觉得,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牺牲了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实在是很愚蠢的。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他就会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他的真性情赢得了适当的空间。而一个人只要依照真性情生活,就自然会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用中郎的话说,这叫做:“退得一步,即为稳实,多少受用。”
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中郎引惠开的话说:“人生不得行胸臆,纵年百岁犹为夭。”就是这个意思。
18.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19.试解释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20.结合文意,简述你对“人生贵在行胸臆”的理解。
【答案】
18.①首先,通过读袁中郎全集写出袁中郎就是依照自己真性情生活的人,从而引出论题。②接着,阐述原本纯真的孩子失去真性情的原因。③再接着,指出只有想明白了生之必死的道理才能保持真性情。④最后借中郎引惠开的话总结观点:人生贵在行胸臆。(每点1分,答全四点给6分)
19.①纯真的童心脆弱易失。②世俗利害和规矩力量强大。③人应该懂得“生之必死”的道理。(每点2分)
20.①行胸臆就是活出真性情,活出自己的本色。②可以远离俗虑和束缚。③名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终身的驰逐中,会变得头白面焦,心力交瘁。④人生有许多出于自然的享受,其快乐远非虚名浮利可比。(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8.本文论述思路明晰,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思路一路论述下来。首先提出“依照自己的真性情生活,活出自己的本色来”的中心论点。其次探究纯真的孩子被改造成俗物的原因,即“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最后指出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人才能保持真性情。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人的天性是脆弱的,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童年的消逝,倘若没有一种成年人的智慧及时来补救,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失掉童心。”这句话包含这样几种意思,其一,“人的天性是脆弱的”。其二,“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外在的环境必然会影响人脆弱的天性。其三,要保持天性,不失掉童心,就需要成年人的智慧,即“把生死的道理想明白”的智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本文提出的“人生贵在行胸臆”的观点,大意理解就是人要懂得自在生活,不要为外界环境所影响,不要被名利束缚,要活出自己的真性情。去享受人生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等。和世俗的竞争拉开距离,借此为保存真性情赢得适当的空间。依照真性情生活,努力去享受生命本身的种种快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评卷人
得分
六、命题作文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
请以“人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答案】人性
在这个高度发达和充斥人类对利益歇斯底里的呐喊的世界,物欲的洪流似乎可以将任何一样事物泯灭和扼杀:传统、礼教、良知、道德甚至是灵魂。然而,也同样是在这个世界,同样上演着让我们心灵颤动、思想震撼的一幕幕……
“当——”一声清脆的撞击,一枚硬币落在了一个已经看不出颜色的破旧的罐子里。在哥特式建筑的中央,从衣衫褴褛的乞丐混浊的瞳子里映出了一个清晰的身影,尘土似乎掩盖了这张历经风雨的如雕像般的面孔上的皱纹,但感激之情却更加清晰地从瞳子里流露,微微翕动的双唇祝福着好心人:“神与你同在,好心人!”远处的教堂的钟声琅琅响起,簌簌的雪花震落下来,轻轻地,融化在这片欧罗巴的天空。
在被炙热的太阳烘烤下的土地上,一群瘦弱的人伫立着,望向远方。嘿嘿的眸子里笼罩着饥荒、干旱、疾病、恐惧的阴影。炎炎的烈日好像要将一切的生机扼杀。这群人渴求着对他们的生命至关重要的食物和水。而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这比他们更贫瘠的土地上等待救援。终于,地平线上响起了阵阵轰鸣,装载援救物资的车队终于赶来了!人们挥起了黝黑而瘦弱的双臂,舞动在这人类起源的古老土地上,无望的眼光中终于有了跳动的希望。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还有那美丽的古巴比伦王国,似乎将美丽定格在了那遥远的过去。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硝烟和战争的疮痍,辛勤的人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隆隆的炮声和喷着火舍的枪口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更夺走了他们的幸福。巴格达的儿童那噙泪的双眸写满了失去双亲的悲痛;费卢杰医院里充斥着对战争无奈的呻吟;巴士拉的幸存者在废墟中找寻着亲人的尸体,他们却已是天人永隔。这哀怨的眼神,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祈求着死者的灵魂能够获得安宁。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反战人士正高举着旗帜,抗议这不义之战。给饱受战火折磨的苦难的人们心里带去一丝慰籍。
每当我们看到身旁的人正遭遇着不幸,承受着不该承受的痛苦,我们心中至真至善的情感就会触动,让我们坚定的站到弱者的一边,用我们人性里不受玷污的爱去呼唤和平,安宁和幸福。世界有爱才转动,有爱,就会有希望!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杆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本题材料是说人性呈现的主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其中包括“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几个板块。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想想这个专题几篇文章的主题,在自己的写作中能有所体现。不一定必须要写出这样深刻的主旨,只要语言表述恰当,叙述完整、精当,平时的情感也能展现人性的美丽来。考生作文凡能围绕“人性”立意行文,皆属符合题意。作文时,考生可从热爱祖国、关系集体、乐于助人、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等角度入手,也可以从勇于奉献、正直敬业、忠厚勤劳、富有爱心、谦和善良、孝敬长者、同情弱者等角度入手,也可谈反弹琵琶,竭尽所能面对困境,灾难面前不退缩、永远进取等。参考立意:关注人性的真、善、美,不能被人性(假象,虚伪)所迷惑;要保住人性的光辉。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阅读的意义。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