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第十八课 罗汉大爷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生平。
2.体会作者对文中罗汉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3.在阅读中解决字词;把握文中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作品《红高粱》的内容及所反映当时日本铁蹄下人民的生活
现实与反抗意识。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莫言,1956 年出生,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小学五年级辍学后,回乡务农近十年。
1976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 年开始创作,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5 年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国作家》 1985 年第 2 期)轰动文坛。1986 年毕业于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代表作还有《金发婴儿》《红高粱》等。先后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透
明的红萝卜》《爆炸》《红高粱家族》等,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丰乳肥臀》
等。其中《红高粱》获 1985—1986 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早期作品注重表现细腻独特
的生命体验,描写童年记忆的乡村世界,达到了自然与感觉的奇妙和谐。1985 到 1986 年前后,
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开始文体实验,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
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1987 年后又进入
新的探索期。激情勃发,画面五彩斑斓,语言无节制、夸诞等还是他不变的风格。
2.了解背景
《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
上也可以说这部小说讲述的其实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家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某种寄托。
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
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
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愈加变得浓烈感人,其
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作家把民间作为理想的生存状态。民间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所
在,民间是生机盎然热情奔放的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淳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
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的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生活,却发现这种状
态只是过去时态的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这不能不令他
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进步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这里显然引入了一种与政治
- 2 -
意识形态及知识分子传统都全然无关的历史评判尺度:站在民间的立场上来看历史发展与社
会现实境况,便暴露出某种生气流散与自由状态受到限制的趋向。而在《红高粱》中,这种
遗憾与感慨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曾经存在过的民间自在状态的理想化与赞美,从而使其呈现出
了更为灿烂夺目的迷人色彩。
3.丰富视野
(1)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安排情节。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
路旁边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述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
日武装(国民党系统)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
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
(2)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莫言的作品中充满着幻象,这种
幻象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这种美学效果的产生,依赖于作家运用童话、寓言的手法,
把幻象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精确地表现出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
这也构成了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沉滞、压抑,另一方面则
是欢乐、激情、狂喜、抗争”的独特的叙事风格。《红高粱》中奶奶弥留之际的幻象描写精彩
之极,在蓝天、白云、红高粱的交相辉映下,“一群雪白的野鸽子”飞临奶奶的身边,“用
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作者用三个大段落的诗一般的语
言,从天上到地下,从近景到远景,从现时到童年……来抒写这一诗境般的幻象,空间和时
间以及描写视角的不断转换,使得作品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较为准确地表现出奶奶那种执
着顽强的生命意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充分表现出奶奶和“几百个衣衫褴褛的乡
亲们”红高粱般的民族气节与生存意识。倘使把鸽子作为一种象征物,那么对自由的渴望便
与奶奶一生的追求相契合。这种童话寓言式的象征描写模式恰恰又增强了整个作品诗意的感
染力。
4.名句欣赏
(1)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东洋鬼子魂
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女中魁首戴凤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
能前……
点评:这首描述打死鬼子少将的墨河伏击战的民歌,新鲜而活泼,带有浓郁的高密东北
乡地方色彩,且含有不规则的押韵,俗雅结合。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使莫言的作品
带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 3 -
(2)奶奶在罗汉大爷的血头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又一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
疯疯癫癫地跳起来。奶奶的模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点评: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奶奶的机智与勇敢,正与小说中奶奶性格中的狂放不羁
相映衬。这是一个充满血腥与危险的场面,但是作者描写的时候却是那样冷静,冷静中带着
欣赏,仿佛在观看艺术表演。而奶奶不也正是历史舞台上最美的演员吗?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铁耙.( pá ) 作.( zuō )坊.( fɑnɡ )
楸.( qiū )树 倔.( jué )强.( jiànɡ )
疯癫.( diān ) 愕.( è )然
碌.( liù )碡.( zhou ) 踉.( liànɡ )跄.( qiànɡ )
恍.( huǎnɡ )惚.( hū ) 血痂.( jiā )
痉.( jìnɡ )挛.( luán ) 潺.( chán )潺
累赘.( zhuì ) 粗犷.( ɡuǎnɡ )
2.解释词语
(1)粗犷: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
(2)树碑立传: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加以颂扬,现在比喻通过某种
途径树立人的威信,抬高个人声望(含贬义)。
(3)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4)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5)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6)忘恩负义:忘掉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本文用什么样的手法开头?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倒叙手法。好处:借用老太太的口吻重新回顾那段如火的历史,一是增强故事的真
实性、可信度;二是制造悬念,等待英雄们出场,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
2.课文中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课文中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
- 4 -
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是有些无聊的闲笔,其实是为下文埋伏笔的。随后作者写到
县志,写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3.小说的文本和县志(也是作者虚构的),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种“事
实”让读者评判,有什么目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
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
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
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
4.文中多处写到“火苗”,反复写“火苗”到底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火苗”实际是暗示罗汉大爷的一种心理,一种思想,就是反抗的思想。
第一处:“这时,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也在他空白的脑子里缓缓地亮起来。”这“紫红
色的火苗”暗示出无端被打激起了罗汉大爷反抗的念头。
第二处:“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他脑子里燃着,一直没有熄灭。”表现出罗
汉大爷反抗的念头一直没有停止过。
第三处:“只有那簇紫红的火苗子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他的双耳里嗡嗡地响。”这句
暗示出罗汉大爷反抗的念头愈来愈强烈。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1.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过程的叙述,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但为了自己的自由安
宁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尊严,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农民形象,讴歌了他粗野不羁的生命力
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精神。
2.这篇课文是通过怎样的情节来塑造罗汉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
这篇课文一开头,作者就把视角拉到现在,用倒叙的办法,追溯那段不平常的历史。作
者对老太太的山东快书和杜撰的县志的记载,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等待着英雄们的
出场。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传说,罗汉大爷也是读者期待中的一个英雄。
但是,当读者跟随着作者的文字来到几十年前,才发现作者好像是故意和读者开了一个
小小的玩笑。没有想象中的传奇和浪漫,作者用了少见的冷静笔触,为读者展示了残酷的现
实。罗汉大爷几乎没有怎么反抗,就被日本鬼子和伪军带到了工地上。面对监工的藤条和充
满霉气的米饭,罗汉大爷只有忍受的份儿。罗汉大爷只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正是日本鬼
- 5 -
子毁掉了他安宁而自由的生活,而后来的反抗也正是为了重新夺回这种生活。因此,罗汉大
爷“跑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惦记着十几里外的村子里,属于他的那个酒香扑鼻的院落”。
后来罗汉大爷又落到日本鬼子的手里,但这次他没有屈服,他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罗汉大爷
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3.这篇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虽然这篇选文相对全篇而言,要写得更为冷静、严酷,叙事和对话的成分也多一些,但
在语言上仍然保持了饱满、富于感性和冲击力的特色。写罗汉大爷在烈日和藤条下劳动的场
景,会让读者感到“切肤之痛”,仿佛这些也同样在折磨着读者一般。更为精彩的是写罗汉
大爷夜里逃跑成功来到河堤上的情景,“清冷的掺杂着高粱汁液的自由空气进入他的鼻孔、
肺叶、肠胃”,重获自由的感觉仿佛已然渗入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让读者也感到无比的
真切。因为自由不是别的,首先是身体的自由。
小说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但也大量使用口语、方言词汇、文言词汇、城市流行语以及某
些社会科学的专业术语,使得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4.罗汉大爷逃生后,为什么又回去拉骡子?为什么最后又铲倒骡子?
这两头黑骡子是东家的,平时由他负责照看,忠诚东家的罗汉大爷在听到骡子的叫声后,
不由自主地跑回去,想把骡子牵回来还给东家。
当罗汉大爷想去解救自己的患难“伙伴”时,却遭到骡子的狠踢。这让罗汉大爷感到愤
怒,他骂道:“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爬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
狗杂种!”这时的骡子在罗汉大爷眼里,与汉奸、伪军、监工无异,难怪他要用铁锹铲倒骡
子。
(三)针对性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坚持稳中求进的核心是稳政策、稳预期,“稳”是基石,“进”是目标,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
②演员甄子丹凭借电影《笑太极》出道,因《叶问》这部电影而声名鹊起....,被圈内人士
誉为新一代的“功夫之王”。
③一架载有巴西足球队员的飞机在哥伦比亚坠毁,几十人遇难,噩耗传来,不少家属在
电视机旁就已长歌当哭....。
④学术不端行为有个人的投机原因,而一些学校和科研团体也是急功近利....,默许甚至鼓
励科研人员不择手段。
⑤内地的援藏干部表示,我们一定会对藏区人民鼎力相助....,让藏族同胞早日脱贫,圆满
完成这次的援藏任务。
⑥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安土重迁....,居住
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 6 -
A.④⑤⑥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 ①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使用正确。②
声名鹊起:形容名声迅速提高。使用正确。③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
抒发胸中的悲愤。望文生义。④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使用正确。⑤鼎力
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对象用错。⑥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A.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对全球是重要贡献,
而且对中国也有利。
B.张老师本着以少教多学、提高质量为原则,在课堂上首次运用“读写导学”教学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中华大地正在
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
D.教育部表示,将 8 年抗战改为 14 年抗战,是为了实现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
利 70 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应是“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对全球也是重要贡献”。B 项,
句式杂糅,将“本着……的原则”与“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删去“本
着”,或删去“以”并将“为”改为“的”。D 项,搭配不当,“实现”与“精神”不搭配,
可将“实现”改为“落实”。
3.李红因家庭经济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的招生老师考察李红时
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上师范院校,你是怕高考落榜呢,还是碍于学校老师的
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呢?”李红应选下边哪一句话回答,才既得体又
诚实。( D )
A.凭我的成绩,考大学应没问题。至于职业,我认为都有其优越的一面。
B.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能被保送上大学是值得骄傲的,我应尊重学校给我的这份光荣。
C.关于保送我上师范大学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D.都不是,是因为我家庭比较困难,反复权衡,我还是读师范院校合适。
【解析】 A 项“凭我的成绩,考大学应没问题”过于自大;B 项“我应尊重学校给我
的这份光荣”不诚实;C 项“学校征求过我意见”不得体。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C )
A.当哈姆雷特回到王城时,从英国回来的雷欧提斯正在为不幸夭亡的妹妹奥菲利亚举行
葬礼。国王克劳狄斯、王后乔特鲁德和所有重要的朝臣都到了。
B.《家》描写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形象:高老太爷专制且顽固;觉新厚道而软弱;觉慧血
- 7 -
气方刚,敢爱敢恨;鸣凤心灵纯洁,性情刚烈。
C.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将狂人恐惧、多疑等“迫害妄想型”的精神病特征描写得鲜
明突出,通过这样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D.棒球明星狄马吉奥是《老人与海》中未出场的人物,但他鼓舞了老人在力量悬殊的情
况下,击退鲨鱼,展现硬汉精神。
E.欧也妮曾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后又将母亲遗产给了父亲。她渴望亲情,但父
亲对她极其冷漠;她渴望爱情,但查理的归来并没使欧也妮重获幸福。
【解析】 A 项,雷欧提斯是从法国回来;C 项,《狂人日记》是小说,不是纪实类的作
品。故选 AC。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A.我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后来先后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话本小说、
传奇小说和章回演义小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顶峰时期。
B.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是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名著,与《大学》《中庸》《孟子》
合称“四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C.《阿 Q 正传》选自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作者继承我国文学的传统,采用“传”
的形式结构全篇,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D.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
以及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都是 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
【解析】 唐代出现的“传奇小说”在宋元时才出现的“话本小说”之前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8 题。
①为了为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
就是这场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我们村里一个 92 岁的老太
太对我说:“东北乡,人万千,阵势列在墨河边。余司令,阵前站,一举手炮声连环。东洋
鬼子魂儿散,纷纷落在地平川。女中魁首戴凤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
鬼子不能前……”老太婆头顶秃得像一个陶罐,面孔都朽了,干手上凸着一条条丝瓜瓤子一
样的筋。她是 1939 年 8 月中秋节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那时她因脚上生疮跑不动,被丈夫塞
进地瓜窖子里藏起来,天凑地巧活了下来。老太婆所唱快板中的戴凤莲,就是我奶奶的大号。
听到这里,我兴奋异常。这说明,用铁耙挡住鬼子汽车退路的计谋竟是我奶奶这个女流想出
来的。我奶奶也应该是抗日的先锋,民族的英雄。
②日本鬼子带着伪军到我们村里抓民伕拉骡马时,我父亲还在睡觉。他是被烧酒作坊那
边的吵闹声惊醒的。奶奶拉着父亲的手,颠着两只笋尖般的小脚,跑到烧酒作坊院里去。当
时,我家烧酒作坊院子里,摆着十几口大瓮,瓮里满装着优质白酒,酒香飘遍全村。两个穿
黄衣的日本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院子里站着。两个穿黑衣的中国人肩背着枪,正要解拴
在楸树上的两头大黑骡子。罗汉大爷一次一次地扑向那个解缰绳的小个子伪军,但一次一次
- 8 -
地都被那个大个子伪军用枪筒子戳退。初夏天气,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
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
罗汉大爷说:“弟兄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大个子伪军说:“老畜生,滚到一边去。”
罗汉大爷说:“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
伪军说:“再吵嚷就毙了你个小舅子!”
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
奶奶和我父亲一进院,罗汉大爷就说:“他们要拉咱的骡子。”
奶奶说:“先生,我们是良民。”
日本兵眯着眼睛对奶奶笑。
小个子伪军把骡子解开,用力牵扯,骡子倔强地高昂着头,死死不肯移步。大个子伪军
上去用枪戳骡子的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了伪军一脸。
大个子伪军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老混蛋,你来牵,牵到工地上
去。”
罗汉大爷蹲在地上,一气不吭。
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在罗汉大爷眼前晃着,鬼子说:“呜哩哇啦哑啦哩呜!”罗汉大爷
看着在眼前乱晃的贼亮的刺刀,一屁股坐在地上。鬼子兵把枪往前一送,锋快的刺刀下刃在
罗汉大爷光溜溜的头皮上豁开了一条白口子。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
去吧。”
一个鬼子慢慢向奶奶面前靠。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
漆黑发亮,笑的时候,嘴唇上翻,露出一只黄牙。奶奶跌跌撞撞地往罗汉大爷身后退。罗汉
大爷头上的白口子里流出了血,满头挂色。两个日本兵笑着靠上来。奶奶在罗汉大爷的血头
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又一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疯疯癫癫地跳起来。奶奶的
模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日本兵愕然止步。小个子伪军说:“太君,这个女人,大大的疯了
的有。”
鬼子兵咕噜着,对着我奶奶的头上开了一枪。奶奶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大个子伪军把罗汉大爷用枪逼起来。罗汉大爷从小个子伪军手里接过骡子缰绳。骡子昂
着头,腿抖着,跟着罗汉大爷走出院子。街上乱纷纷跑着骡马牛羊。
奶奶没疯。鬼子和伪军刚一出院,奶奶就揭开一只瓮的木盖子,在平静如镜面的高粱烧
酒里,看到一张骇人的血脸。父亲看到泪水在奶奶腮上流过,就变红了。奶奶用烧酒洗了脸,
把一瓮酒都洗红了。
6.下面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B )
A.铁耙 民夫 袒露 B.疯癫 生疮 愤怒
C.魁首 作坊 竹伊 D.楸树 锷然 跌撞
- 9 -
【解析】 A.夫—伕,C.伊—笋,D.锷—愕。
7.比较①②两部分内容,两部分都是写奶奶,但在写法上各有不同,试分析。
【答案】 !!!第①部分写奶奶是侧面描写,第②部分是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直接
写奶奶。###
8.这两部分表现了奶奶怎样的特点?
【答案】 !!!长得美丽,有智谋,临危不惧,泼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