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0 KB
  • 2021-06-08 发布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直接答到试题指定的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语言基础与运用(7小题,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百舸(gě) 颓圮(pǐ) 彳亍(chì chù) 青荇(xìng)‎ B. 方遒(qiù) 漫溯(shuò) 瞋目(chēn) 浪遏(è)‎ C. 戮力(lú) 长篙(gāo) 弄堂(nòng) 寂寥(liáo)‎ D. 深邃(suì) 彷徨(báng) 喋血(dié) 噩耗(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B项,方遒(qiù)——qiú;漫溯(shuò)——sù C项,戮力(lú)——lù,弄堂(nòng)——lòng;‎ D项,彷徨(báng)——páng。‎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廖廓 融合 笙萧 招摇 B. 沉浮 挥斥 寂寞 开垦 C. 凶涌 干躁 喧闹 屋檐 D. 枯槁 河胖 疲惫 凌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项,廖廓——寥廓,笙萧——笙箫;‎ C项,凶涌——汹涌,干躁——干燥;‎ D项,河胖——河畔。‎ 故选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2) 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3) 经过世代的筛选,——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A. 居然 常常 留传 B. 居然 往往 流传 C. 竟然 往往 流传 D. 竟然 常常 留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竟然”:副词,表示出乎意料;“居然”:副词,竟然,表示出乎预料;二者用法不同:“竟然”的语气较轻一些,用于主语后,不用于主语前“居然”的语气较重,可用于主语后。这里讲中外的杀人者,宜选用语气更重的“居然”。‎ ‎“常常”和“往往”的区别:1、规律不同,“往往”表示某种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用来说明有一定规律性的事情。例如:每逢假日,学校往往会举办舞会。‎ ‎“常常”着重在表示动作经常重复,但不一定有规律性。例如:小张近来常常去游泳。2、情况限制不同,用“往往”的时候,句子中要说明重复岀现这种情况的其他情况、条件和结果。例如: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观光,往往要一睹万里长城的风采。“常常”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动作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例如:今年夏天常常下雨。3‎ ‎、使用时态不同,“常常”可以用于未曾发生的事情,如“欢迎常常来玩”,而“往往”不能这样用。这里指艺术家经常给小狗事物,不是规律性的,只是说明重复出现的行为,不受其他情况、条件的限制,用“常常”。‎ ‎“流传”和“留传”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传”字,但一个是“留”传,一个是“流”传。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传”的范围不同。“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的由前往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的由此及彼。所以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流传千古”,也可以说“焦裕禄的事迹流传全国”,前者是时间的传承,后者是空间的扩散。而“留传”只能是纵向的,它只能传下去,而不能传开来。以上面的例句来说,一首小诗由网上传开去,理应用“流传”而不是“留传”。第二,“传”的态度不同。“流传”侧重的是一种自然形态,是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而“留传”则多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是当事人刻意要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并传递下去。比如,“这个青花瓷碗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原文“经过世代的筛选”可知用“留传”。‎ B项,“往往”使用错误,应用“常常”;“流传”使用错误,应用“留传”,故B错误;‎ C项,“竟然”使用错误,应用“居然”;“往往”使用错误,应用“常常”;“流传”使用错误,应用“留传”,故C错误;‎ D项,“竟然”使用错误,应用“居然”,故D错误。‎ 故选A。‎ ‎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联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B. 9月初一则“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让乌达煤田成为关注焦点。但记者发现采坑底部裸露的煤层已自燃,正络绎不绝地释放着二氧化硫。‎ C. 日本我行我素地开采石油,与别国签订合作协议,明目张胆抢劫我南海财富,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加上美国一系列挑衅性的军演,更让中国有志之士义愤填膺。‎ D. 艾青对他的养母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B项,“络绎不绝”多指人、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使用对象有误。应改为“源源不断”。A项,“星辉斑斓”指星光灿烂的样子。C项,“义愤填膺”指胸中充满义愤。D项,“刻骨铭心”指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B.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服务。‎ C. 巨能体饮平衡饮料作为竞赛指定饮料将为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保持身体良好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D. 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这次再版的长篇小说的作者都是很有名气的”,这里强调的是作者,应改为如《白鹿原》的陈忠实、《平凡的世界》的路遥。C项“将”与“了”矛盾。“将”是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了”是已变为现实,要删去“了”或“将”。D项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可以在“恐怖分子的猖獗,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与“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中加上“只有这样”‎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①④⑤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准确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从后文“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可知作者将语文比作了“童话”,因为童话是富有想象力的一种文学样式,故填②“天真无邪的童话”;小说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取胜,所以“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而散文主要是写景状物,抒情言志,所以第三空填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戏剧的唱念做打,强调的是“字正腔圆”,所以第四空填①“是跌宕起伏的戏”;而诗歌含蓄蕴藉,强调“意象、意境”,独抒性灵,故最后一空填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故选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B. 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C.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D.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写了许多杂文,后来编成《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野草》等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野草》等集子”中《野草》不是杂文集,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 故选D。‎ 二、古诗文部分(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8. 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 樊哙侧其盾以(之)撞 C. 则与(之)斗卮酒 D. 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9. 下面对选文内容所作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是指樊哙面向东而立。‎ B. “客何为者”一句是“客为何者”的宾语前置形式。‎ C. 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王,并予以斥责。到此,《鸿门宴》一文情节发展到了最高潮,紧张气氛到达了极点。‎ D. 樊哙在鸿门宴上说的话,其实只是对前文中刘邦对项王说的一番话的重复和补充,只不过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 ‎10. 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在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中起的作用是(  )‎ A. 使刘邦一方变劣势为优势 B. 使刘邦一方摆脱了被动的处境 C. 使项王决定放弃杀害刘邦的念头 D. 使项、刘双方的斗争更加扑朔迷离 ‎【答案】8. D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省略句等。本题是对省略句的考查,A、B、C三项中补出的“之”分别作动词“止”、介词“以”、动词“与”的宾语,而D项中“为”(认为)的宾语是“大王不取”,其间不应加“之”。‎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A项,“面向东而立”错,“披帷西向立”是指披着披风向西站立。‎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筛选答题区间,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作答。本题要求分析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在鸿门宴上对刘、项双方的斗争中起到什么作用,可联系全文事件发展脉络及情节间的关系作推断确认。鸿门宴开始的时候,刘邦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外交上处于被动,随时有性命之虞,但随着张良献策,樊哙闯帐,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为项羽所赏识,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于是刘邦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为以后的楚汉相争打下了基础。所以B项最合适,A项中的“变劣势为优势”分析不准。‎ 故选B。‎ ‎【点睛】对于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 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11. 下列每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敢以烦执事 阙秦以利晋 B. 既东封郑 郑既知亡矣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 何厌之有 君之所知也 ‎1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B. 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 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13. 翻译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11. B 12. D ‎ ‎13. (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2)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 ‎(3)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介词,用、拿;目的连词,来。‎ B项,都是副词,已经。‎ C项,疑问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 D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D项,“说”,结合“与郑人盟”分析,“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第一句得分点: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东道主:古今异义词,此处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词,此处指“出使的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共:通假字,通“供”,提供、供给;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第二句得分点: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原语序为“有何厌”,“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厌”同“餍”,满足。第三句得分点:既:已经;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封:前一个是名词作动词,把……作为边境,后一个是名词,边界;肆:扩张;阙:侵损、削减;焉:疑问代词,哪里。‎ ‎【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答题技巧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得分点翻译出来。‎ ‎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少改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参考译文:‎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三、古诗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1)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或:这首诗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要抓住诗句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特点。要通过抓住表示暮春时节特征的词语进行概括,如“红树”“青山日欲斜”“草色绿无涯”写出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春光烂漫的景象。‎ ‎(2)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这首诗前两句重在写景,描写了一副青山红树,萋萋碧草的鲜艳斑斓,多姿多彩的春景图,写景主要是为了抒情,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后两句重在抒情,“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天已暮,春将归,然而多情的游客却不管这些,依旧踏着落花,来往于丰乐亭前,欣赏这暮春的美景,说明游人兴致很高,现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依依不舍的感情。‎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四、诗文填空(8分)‎ ‎15.根据课文填空。‎ ‎①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____________,丁香一样的忧愁 。(《雨巷》)‎ ‎③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 ,_________ ,何辞为? (《鸿门宴》)‎ ‎⑤真的猛士,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答案】 (1).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 丁香一样的芬芳 (3).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如今人方为刀俎 (6). 我为鱼肉 (7).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8).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峥嵘”“稠”“漫溯”“斑斓”“俎”“淋漓”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四 完成各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6.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 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 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 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 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 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17. “闲读梧桐”,①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什么? (不超过10个字)‎ ‎②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什么?‎ ‎18. 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CE 17. ⑴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 ‎⑵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 ‎18. (1). ‎ 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 (2). 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的“寂寞”另有含义。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 B项,“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错,没有“母爱的细腻”,更与主题无干。‎ D项,“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错,没有赞颂“从容豁达”。‎ 故选CE。‎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是对物象特征的考查,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自然段可结合第二段“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概括;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自然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课结合“而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来概括。‎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文章大部分笔墨都是对梧桐的描写,只在第三段“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和第七段的结尾写到外祖父,“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这是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结合下句“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再结合文章上文对外祖父的描写回答。相同点②见第3、4自然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文化大革命”)]‎ ‎【点睛】‎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 “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对比等。‎ 六、语言表达(19—21题共18分)‎ ‎19.采用下列句子中“当XXX说……,我懂得了……”的句式,造两个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不超过30字。(书籍不得选择《大卫•科波菲尔》)‎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 。 ,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答案】①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人应具有反抗精神;②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这个题目除了看清题干中的“当XXX说……,我懂得了……”的句式要求外,还要注意句子前后的照应。前面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后面说:“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因此,造句的内容也应当在人的精神、灵魂和有关生命的感悟方面。要注意要运用书中的名言,而且不要张冠李戴。‎ ‎【点睛】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0.在第七届军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一的骄人成绩。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答案】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句式的能力。本题是对拟写对联的考查,其实它考察的内容是句子仿写,并不神秘。我们根据句子仿写的有关解答技巧和对联的一些特殊要求即可作答。本题是一种情境式对联拟写题,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本题的情景是“在第七届军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一的骄人成绩”,写对联时要重点突出这次取得的好成绩和成绩带来的影响。‎ ‎21.课外名著阅读鉴赏。请叙述《大卫•科波菲尔》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 ‎【答案】《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1‎ 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他和母亲横加虐待。母亲不久去世,科波菲尔沦为孤儿,他找到了姨婆,在她的监护下开始新的生活。世事变迁,亲情友爱令人欢欣,风波和伤痛予人磨练,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作家,并与至亲爱人幸福地结合。‎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2‎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3‎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辟果提先生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汉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后父家。然而后父不但常常责打他,甚至剥夺了母亲对他关怀和爱抚的权利。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拜访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艾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贝西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米考伯,米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与此同时,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蒂福兹。艾米丽为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故事梗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知其情节结构,熟悉其表达技巧等。本题要求叙述《大卫•科波菲尔》中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注意关键词“一个”“感动”的限制,考生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情节,筛选一个让你感动的情节,然后整理答案即可。‎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记叙文。要求文面整洁。‎ ‎【答案】例文 长大的感觉真好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题记 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回首走过的日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充实也有失落。虽然童年的乐园令我留恋,但我还是希望再长大一些。“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我要采撷智慧的浪花,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与憧憬中,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富有意义。 ‎ ‎“长大的感觉真好!”在我的成长档案里,我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材料类命题作文,对于材料类命题作文,我们在审题立意时,既要注重题目也不能忽视材料,题目固然重要,比材料更直观,但这里的材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材料往往隐藏或暗示着写作的方向。‎ 作文题目是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写出精彩的佳作,认真审题是关键。本次作文题目是“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其中暗含的内容有:(1)题目中规定了要叙述的是“长大”的内容,“长大”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留下了生活足迹,意味着一次次的成长经历。生活足迹不只是一点,而是一连串的。如写成记叙文,所叙述的事就不止一个,应以二三事为宜。(2)“感觉”即获得的人生经验,懂得的道理,因此在叙事以后,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3)写作的重点应落在“好”或“恼”上。文章的开头结尾可用抒情或议论语句表达。(4)文章不仅要反映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要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 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链接现实生活,选取独特视角,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倾诉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选材化大为小。“长大”一词,表明了写作的范围必须是成长中的事与人、情与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痛苦与欢乐、挫折与希望、失败与成功,其中蕴含着生活的滋味、人生的滋味。选材时,要从身边的生活素材出发,把这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当作取材的切入口,捕捉喜、怒、哀、乐中一刹那的感悟,要注意以小见大,写出真情实感,发掘出深刻的立意。 ‎ 记述成长故事。可记述生活中的成长经历,如写因身高、体型等变化带来的青春烦恼,写阳光雨露的呵护让我们感到的温暖和甜蜜,写亲人之间的误会、友情路上的波折、同学交往的友爱、师生之间的温情等。可写自我成长的个性体验,还可以抒发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心声。写作时要文笔生动,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将故事和人物展现出来,使文章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 抒发独到感悟。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在文中运用夹叙夹议或卒章显志的手法,点明成长的普遍意义,如可以选取关爱、进取、诚信、伤害、挫折、心事等题材,反映一代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还可以把视角转移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如呼唤公平、渴望独立、关注他人等,无疑会吸引读者眼球。也可以写成散文、书信、日记体、答记者问等形式,抒发成长感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成长,并给读者以人生的启迪。‎ 结构示例:‎ 本次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如围绕着“长大的感觉真好”来写作,正文先引用名言或优美的句子赞美长大的感觉,表达“长大的感觉真好”;然后从“长大让我很自信”“长大让我很自立”“长大让我很自强”“长大让我很自豪”四个角度,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长大的感觉真好”;最后可再次强调“长大的感觉真好”,结束全文。‎ 素材积累:‎ ‎1.不要拒绝长大,也不要刻意长大,成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一直做那个甜美单纯的小女生,但是也不要自以为已经成熟到可以忽略感情,这叫自残。成长不一定是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如果你不懂接受,它可能会将你变成难看的大鸭子。‎ ‎2.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以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 ‎3.加了糖的柠檬汁,甜中带酸,酸中略甜,似乎也像是成长中的成功与失败。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过程永远是艰辛的。没有勤奋地学习和钻研,人的一生就不会有成功。一张张奖状,便是我努力了,并成功了的最好证明。其实我认为,成功、失败,都是一样的,最后都是喜悦,都是甜。‎ ‎4.我该是长大了,在朋友的双眸中我已找不着曾今的天真;我是长大了,我已成为一名孤独的侠客,我把最伤心的最痛苦的记忆埋在心底,用带锁的本子掩盖起来,等待夕阳尽落时再来重温,哭泣已完全没有意义,眼泪只是代表懦弱;我完全长大了,我不再佩服自己有着伟大的志向,前面尚有很长的苦难的历程,我想我已能每走一步都思考着下一步。‎ ‎5.童年的笑藏着彩虹,秋千和玩偶占满心中,越过田野快快奔向天空,就像风活的那么自由。长大以后我们才懂,生命的苦乐还有更多,睁开双眼渐渐看清世界,发现我早已拥有太多。在岁月的记录下,我从不懂事的娃娃长大了,在人生中,教育风的吹拂下,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往事,似乎每一件事情都印证了我的成长,成长记事中,有我最开心的,有我最难忘的,还有我最刻骨铭心的 ‎【点睛】怎样写好一篇命题作文?‎ 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找准题意。要审读以下内容:1、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是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要对构成题目的所有词语作一番推敲,审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词,抓住“题眼”。2、如果在题前或题后有提示语或引导语,一定要高度重视,看能否帮助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或帮助拓宽选材空间。3、题目下面的要求通常是对该文在形式、内容、字数等方面做具体的规定,所以一定要看清要求。‎ 其次,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做到“舍大取小,以小见大”。要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曾打动多自己心灵的材料,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以情服人,收到震撼读者心灵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选取“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写出新意。‎ 再次,构思要精巧,别具匠心。要以最佳的形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既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又表现出个性的特点。‎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