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宁夏育才中学高一期中考试语文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否严格正确、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精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这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正的。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度,也符合九方皋的相马经验,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处不无小误,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评论傅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类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译作,正如批评家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并非不可用,只是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与细节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节”,因为后者“唯恐因作业更清晰更妤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24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与“内”。
B. 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C. 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
D. 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信、达、雅”的要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 作者在运用举例论证时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 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釆取瑕不掩瑜的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D. 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感觉、体会原作的风格并且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得铢两悉称。
B. 诸多译作因为能将原作品具有的或刚或柔、或动或静、或显或隐的精气神表现出来,所以尽管细节上有些瑕疵,也是不用纠正的。
C. 译作整体之美不一定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所以,文学翻译批评家在批评时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
D. 文学翻译批评家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原有的风味”上,独具只眼,发现其整体之美,如果过于追求细节的完美,就有可能失去创造的活力。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错误,原文“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是为了强调“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而并非不足。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釆取瑕不掩瑜的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顺序颠倒,文章先论证文学翻译应采取瑕不掩瑜的立场,接着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也应如此。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就一定能将原作风格传达得铢两悉称”说法绝对化,原文中指出“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而“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可能的”;
B项,“也是不用纠正的”与原文“不难纠正”意义不同;
C项,“不必关注细节有无瑕疵”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中“当它危及整体的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故选D。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智慧交通的发展,交通运输部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改革的意见》,而智慧交通成为其重要手段,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各种交通问题凸显,发展智慧交通可保障交通安全、缓解拥堵难题、减少交通事故,还可提高车辆及道路的运营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摘编自王贝贝《“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网民短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2018年中国网民长途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频率调查
【注】分数越高代表率越高,满分为5分。
(数据来源于“艾媒咨询”)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同时,随着各地交通系统规模扩大,设备故障点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运营维护单位忙于应付设备故障,维修成本过高。另外,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人、各类交通工具在时间、空间上留下的痕迹信息都会被采集到,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
当前对智慧交通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足。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存在信息泄露、伪造、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而各地还或多或少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维护和再建设成本。
(摘编自姜秀明《浅析智慧交通的未来》)
材料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交通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既可识别车辆特征、交通违法行为等信息,也可实现平面二维的展示,让城市交通参与者变得透明,从而实现了“所见即所现”。通过仿真试验寻求现实交通问题的最优解,获取交通设计方案的评价,为交通规划和整改提供决策辅助。
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摘编自赵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应用与发展趋势》)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交通运输全面改革的征途中,智慧交通发挥的作用无疑会十分巨大,它会带来我国交通现代化一系列的变化。
B. 从材料二中2018年的调査数据来分析,网民们在短途出行中所选择的各类交通方式的频率相差不大,其中轻轨的使用频率最低。
C. 通过技术手段采集人、各类交通工具所留下的痕迹信息没多大价值,还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因此,保存它们,实际意义不大。
D. 人工智能、大数据对智慧交通的应用很重要,如实现“所见即所现”平面二维的展示图景就需依靠人工智能来完成。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之所以对智慧交通的建设十分重视,是因为智慧交通可解决许多交通问题,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B. 从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来看,2018年中国网民在长途出行中最喜欢选择高铁、动车,而选择轮船的频率最低。
C.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交通的建设,地方对智慧交通的理念理解不够,执行起来都是低层次的操作。
D. 向智慧城市的各行业进行延伸,从而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是做好智慧交通自身行业的前提条件。
6. 我国智慧交通发展迅速,但要充分适应社会发展,仍需做出哪些努力,结合材料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D
6. ①对智慧交通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②协调各行业各部门机构,群策群力;③制定统一的标准;④提升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共享;⑤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⑥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C项“没多大价值”错,原文“但这些数据汇聚起来,并不一定产生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信息,也消耗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资源”,不一定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并不等同于产生的信息没价值。同时该选项还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注意选项中过于绝对的说法。要看原文是否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就可以判定为错。D项原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文中并没有说是前提条件,无中生有。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整合、分析能力。首先审题,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本题问的是智慧交通要适应发展应做的努力,材料中智慧交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就是努力的方向,每则材料侧重点不同,再结合关键句子。分别叙述提高的措施即可。如材料三“我国城市智慧交通普遍缺少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
很容易知道提升措施为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智慧交通框架体系。其他依照这个方法很容易得出答案。从“智慧交通的建设运营要各部门群策群力,但现状是各部门都有其各自的业务系统,难以协调一致”可知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协调一致。由“我国智慧交通系统项目的建设先于行业统一标准的推出,许多地区的智慧交通系统自成体系,标准互不统一。”可知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从“目前很多中小城市的智慧交通还是比较低层次的操作,还没有“大交通”的概念,当下所谓的智交通其实只是管控。”我们要立足“大交通”理念,进行全面管理。从材料四“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收集起来的人和交通数据,通过AR实景指挥作战系统将其深化应用。系将所有交通资源和信息集约在一张实景地图上,实现道路交通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可知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的实际运用。从“不过,智慧交通在做好自身行业的同时,还需要横向的延伸,与智慧城市的各行业如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环保等做到相互服务,避免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可知我们要做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安全。
【点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九爷
杨桦
融城郊外枫林村,村前碧水环绕,村后山高林密。九爷的家在村尾那棵高大的枫树下。
九爷是个孤寡老头。但九爷似乎并不孤独。晩上,低矮的泥房里,孤灯残烛。一碗红薯饭,几条煎鱼仔,舀一碗自酿的酒,九爷眯缝着眼,悠悠地喝着。一条瘦瘦的小黄狗蹲在一旁,瞪着圆溜溜的眼睛,伸出舌头,流着口水。小黄狗是九爷的伴儿,酒是九爷的命。
村前良田千亩,却无九爷一亩三分,他靠酿酒卖酒为生。肚子都填不饱的穷人,没有谁舍得用稻米来酿酒。九爷就租两亩山地,种上红薯、木薯,收成除交租和糊口外,就拿来酿酒。量虽然不多,但九爷有办法,大山中有的是各色野果。夏天的杨梅,秋天的酸枣子、野柿子,冬天的野栗子都是酿酒的材料。他时常背着竹篓,带着小黄狗,钻到大山里采野果。回来后,九爷把野果捣碎、燕熟,放凉后撒上秘制的酒饼,倒入凊冽的山泉发酵几日后,就能酿出醇香的酒。
甲申年秋,日本鬼子进犯融城,在城里烧杀抢掠。村人担心鬼子侵扰,纷纷拉牛赶猪,拖儿带女,跑到山上躲了起来。
但九爷不走。晚上,两个侄儿上门劝说,他正喝得兴起,瞪着发红的眼睛说:“怕他个卵,来了请他们喝酒!”
两侄儿知道,他是舍不得满屋的酒,只好摇着头走了。
九月初九的早上,九爷从门前的枫树下扯了一把深绿色的叶子,用石碓捣碎,再用一抉粗布包起,加少许水挤出半碗浓绿的叶汁,放在了灶台上。
中午,九爷装锅酿酒。厨房里水汽弥漫,酒香四溢。从酒井槽流出的热酒,滴滴答答地注入酒坛。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呜哩哇啦”的说话声,小黄狗警觉地抬起头,“嗖”的一声冲出门去,汪汪地狂吠着。
蹲在灶前的九爷像没事般,平静地站起身,伸手在木制酒井上的天锅里搅了搅水,喃喃地说:“又该换水了啰。”便拿走葫芦瓢,把热水舀起,哗哗地泼到灶台后通往屋外的水沟里。
忽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小黄狗惨叫两声便再无音息。像触电般,九爷身子一抖,水瓢“啪”的一声掉到地上。愣了片刻,九爷的目光落在那碗叶汁上,便伸手端了过来,倒入了那坛酒里。九爷刚用碗搅了两下,木门就“哐啷”一声被撞开了,三把晃眼的刺刀一下就伸到了九爷面前。
“哟西!”看见酒,三个鬼子兴奋得手舞足蹈。
九爷不理他们,不慌不忙地拾起水瓢,从水缸里舀起冷水,哗哗地倒进天锅里。水添满后,九爷又舀起一碗酒,坐到地上,从灶中扒出几个煨熟的红薯,抓了个捧在手中,用嘴吹吹,剥去焦皮,咬了一口,再“吱”地喝了口酒,眯缝着眼,一脸陶醉之色。
三个鬼子站立在那里,眼露贪婪之色,凸起的喉结像抽了筋般抖动着。忽然,一个鬼子冲上去,抢过九爷手中的碗,张开臭烘烘的嘴,“咕咚咕咚”,把半碗酒倒进肚里,竖起拇指冲着九爷乱叫。另外两个鬼子瞧见,也一人抓起个碗,抢着从酒坛里舀起了酒。
九爷倚坐在灶台边,冷冷地看着。
黄昏时分,三个鬼子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表情扭曲,肚子胀得像蛤蟆。这时,九爷艰难地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走出房门,弯腰吃力地抱起早已僵硬的小黄狗,然后靠着枫树坐下,慢慢地闭上了双眼。他怀中的小黄狗,此时更像个熟睡的孩子。
秋风乍起,金黄的枫叶像起舞的蝴蝶,悠悠地落在九爷身上。不远处,长着几簇叶子的深绿的藤蔓植物,叫断肠草,剧毒。
(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04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描写了九爷生活的小山村静谧的环境特点,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与日寇进犯使这里变得鸡犬不宁形成对比。
B. 小说开头及中间都交代了枫树之下生长的断肠草,使情节的发展处处有伏笔,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
C. 小说故事简单明了,在叙述故事时不蔓不枝,即使只用不多的笔墨来写日本鬼子,也通过动作细节和神态描写,刻画出其凶神恶煞的形象。
D. 小说选取抗战时期偏僻山村中的普通村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可歌可泣的事迹,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8. 小说中的九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小黄狗是九爷的伴儿,酒是九爷的命”这句话,并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答案】7. B 8. ①热爱生活,贫乏的物质条件、简单的生活就能自得其乐。②酿酒技艺高超,用野果子就能酿出醇香的酒。③勇敢反抗、抗击侵略者,面对日本鬼子的侵略,他不肯同村人一起躲避,而是用毒酒杀死日本鬼子。
9. ①这句话写出了九爷的生活状况:他酿酒卖酒为生,是一个孤寡老人,与小黄狗相依为命。这句话对全文起了串联的作用。②小说情节的发展由小黄狗和酒串联起来,小黄狗与九爷为伴,却被日本鬼子枪杀,九爷要毒死鬼子为小黄狗报仇,九爷杀鬼子的武器就是酒。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小说开头及中间都交代了枫树之下生长的断肠草,使情节的发展处处有伏笔,从而使情节跌宕起伏”错误,小说的开头只是写了九爷家边的枫树,并没有写断肠草,伏笔是使情节紧密相连,并不能达到跌宕起伏的效果。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可以通过结合情节,从直接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也可以结合作者的评价,来推测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和态度,来推测人物的性格。“九爷就租两亩山地,种上红薯、木薯,收成除交租和糊口外……放凉后撒上秘制的酒饼,倒入凊冽的山泉发酵几日后,就能酿出醇香的酒”,突出九爷热爱生活;“他时常背着竹缕,带着小黄狗,钻到大山里采野果。回来后,九爷把野果捣碎、蒸熟,放凉后撒上秘制的酒饼,倒入清冽的山泉发酵几日后,就能酿出醇香的酒”突出九爷有着精湛的手艺;“三个鬼子站立在那里,眼露贪婪之色,凸起的喉结像抽了筋般抖动着……把半碗酒倒进肚里,竖起拇指冲着九爷乱叫。另外两个鬼子瞧见,也一人抓起个碗,抢着从酒坛里舀起了酒”“九爷不走。晚上,两个侄儿上门劝说,他正喝得兴起,瞪着发红的眼睛说:‘怕他个卵,来了请他们喝酒’”,突出九爷勇敢反抗、抗击侵略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小黄狗是九爷的伴,酒是九爷的命”这是对九爷生活状况的一种鲜明的描绘,九爷一生孤独无依无靠,只有与小黄狗一起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孤寡老人的鲜明写照,九爷具有酿酒的技术与本领,他以酿酒卖酒为生,这也是他生活的一种技能。这一句话极其鲜明串联起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情节通过小黄狗和酒进行串联,小黄狗与九爷可以说是相依为伴,相辅相生。小黄狗最终被日本鬼子的杀害,九爷誓死要毒死小日本鬼子为黄狗报仇,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日本鬼子被九爷毒死了,推动小说情节的具体发展,毒死小鬼子的武器就是酒,这里是相互串联的,使得小说内容更为别致,更为鲜明。
【点睛】解答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类试题,要掌握以下三种方法:
1.摘要法。即直接从相关解题素材中摘录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直接揭示人物品质、性格的形容词:一是作者对人物品质、性格的评价的形容词;二是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试题要求分析概括的人物的品质、性格进行评价的形容词。
2.归纳法。即对分散答案素材进行整理、合并。对分散在文章中的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词句,以人物品质、性格的不同侧面为序,进行重新组合。
3.提炼法。即从作品的故事叙述和人物描写中,提炼出人物的品质、性格特点等。从作品的情节、所叙事件里提炼人物性格特点与品质;从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以及细节描写里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谩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曰:“哭者人情,笑者真不可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谐铎》)
【注释】①严分宜: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秦始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B. 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C. 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D. 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11. 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徴之声”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豪迈。
B. 《战国策》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C. “青词”指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D. 定劫:佛教认为当水、火、风三灾出现时,世界将归于毁灭,称为“劫”。被后人借用,指天灾人祸。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
B. 【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 【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 【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而严竟以青词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①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来给荆轲送行。
②而严嵩竟然凭借青词邀宠做了国相,独断专权贻误国事,培植党羽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诈邪恶的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豪杰上报知己”,意思是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上报”的宾语是“知己”,因此在“知己”后断开,排除掉B项和D项;“铜柱一中”,意思是(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句意完整,在“铜柱一中”后断开,排除掉A项。
故选C。
句子翻译:王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变徴之声’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豪迈”错误,变徵是徴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为变徽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分析可知,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悲凉转为激愤”,闻者之情“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冠”,名词活用为动词,戴着;“以”,连词,来;“之”,代词,代指荆轲。
②关键词:“以”,凭借;“作”,担任;“误”,贻误;“植”,培植;“倾”,倾害;“为”,是;“冠”,位居第一。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甲】参考译文: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乙】参考译文:
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有一天,他们一起阅读《荆轲传》。当读到樊於期自杀的时候,严嵩说:“这是一个死板的汉子,对于事情能不能成功已经知道,竟用自己的头颅当作儿戏!”于是放声大笑。王敏斋说:“重义轻生的人为了复仇,即使舍身自杀也不顾惜,他的志节值得敬仰!”于是放声大哭。
又读到太子丹和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送别荆轲时,严嵩又大笑着说:“既然知道(荆轲)一去就不能够回来,竟然还派遣他去执行使命,太子丹真是很愚蠢的。”王敏斋又大声哭着说:“壮士这一趟出使的壮举,令大风萧萧,易水哽咽,击筑高歌的声音历经千年流传下来,至今还令人悲痛啊!”
接着读到秦王的药医用药囊投掷荆轲,荆轲傲慢地坐在地上高声大骂秦王时,严嵩更是笑得不能控制自己,说:“荆轲真是一个缺乏世事阅历的汉子。不赶紧在环绕柱子追赶秦王时杀了他,却只是大骂一番了事。”王敏斋(这时)更是哭得泪水沾湿了衣襟,说:“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
这个时候,哭声和笑声很大而杂乱地充满屋子。一个老和尚仔细听了很久,感叹说:“痛哭的人通人情,而大笑的人的心地真的难以预料。二十年后,他们是否是尽忠的臣子和重义的志士,应该就在其中不会遗漏了。”
后来,王敏斋做了中牟县的县令,政绩很好,影响颇佳。而严嵩竟然凭借青词邀宠做了国相,独断专权贻误国事,培植党羽倾害忠良,是明朝最奸诈邪恶的人。老和尚预先知道这样的结局,却不能挽救,这大概就是佛门里面所说的“定劫”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
李群玉
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
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
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秋天景色写起,寥廓江天,一行北雁,令人生愁,“欲尽秋”三字将伤感基调融于其中。
B. 首联后句将本与自己无关的雁寓于主观情感色彩,“一行”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可触。
C. 颔联叙述了诗人目前的境遇,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两者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D. 尾联以景结情,写作者孤身一人倚江楼,遥望江水的画面:“空”字蕴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思想之情。题目中的“怀关中亲故”和颔联中的“音书寂绝”表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牵挂亲朋。(2)身世蹉跎、时光易逝之悲。颔联的后半句直抒自己“身世蹉跎”。颈联中的“年貌暗随”可以看出诗人青春年华一年一年逝去,其中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3)羁旅他乡的孤独之苦。诗人在楼台之中,观茫茫江水,“秦云外”“江湖晚”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而“风凄日冷”以及“寒空独倚”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苦。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手法,然后将选项与理解进行比对分析。选项C“亲人在楚水头”分析有误,“楚水头”应是诗人辗转漂泊之地,体现的是诗人漂泊之意,而不是亲人所在之地。故答案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主旨能力。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把握住诗歌的题目,本诗题目是“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从题目中“怀关中亲故”不难看出诗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深深的思念。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从“远鸿”“音书寂绝”看出羁旅漂泊异乡的寂寞思乡之情;从“身世蹉跎”看出诗人半生飘零,岁月蹉跎,英雄老去的悲愁慨叹之情;从“年貌暗随黄叶去”看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悲叹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主张,认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两方面论述了“国恒亡”的道理。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 人皆有之 (3). (2)入则无法家拂士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5). (3)斯是陋室 (6). 惟吾德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拂、斯、惟、馨。本题还要注意不要错写漏写虚词。
【点睛】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_______的样板村。余村以_______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民居,共同构成美不胜收的画面。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_______,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_______,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名副其实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脚踏实地
B. 名不虚传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脚踏实地
C. 名不虚传 壮士断腕 络绎不绝 实事求是
D. 名副其实 刮骨疗毒 源源不断 实事求是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 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
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块巨石立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 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 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语境指“余村是……样板村”,“样板村”为“名”,是“千万工程的样板”,而“美丽乡村”为其实,所以填“名副其实”。第二处,“壮士断腕”意指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刮骨疗毒”是指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典故来自《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形容意志坚强的人。此处是表明治理污染的决心,所以填“壮士断腕”。第三处,“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语境为“来此取经的人”,故用“络绎不绝”。第四处,“脚踏实地”意思是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参观者……要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强调做事的态度,故用“脚踏实地”更恰当。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不能承接划线前的主语“余村”,应改为“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这样就可承接主语“余村”;二是结构混乱,“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的休闲旅游产业链。”或“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这样就排除了ABD三项。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核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题目要求补写的是第二段的句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答题。本题还要对选项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逻辑顺序。从照应后文的排列顺序,括号前句子是“村口有一方水塘”,后面最好衔接是B、C两项,可排除AD两项;再注意这句话中的冒号,冒号后面跟着的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前面应接“十个红色大字”,由此判断C项衔接不当。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四个话语情境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五处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
情境一:某同学在春节给老师发来的微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情境二:电台新闻广播稿:春节过后,天价机票让回程游客望而却步,大雾天气又让已经严重“超载”的海南岛陷入了大规模的路面拥堵……滞留游客可望明日离开海岛。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某位中学生代自己家长拟写的请柬: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答案】(1)将情境一中的“垂念”改为“感念”。
(2)将情境二中的“可望”改为“有望”。
(3)将情境三中的“光顾”改成“游览”。
(4)将情境四中的“乔迁新居”改为“搬新家”。
(5)将情境四中的“府上”改为“家中”。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可望”在句中有歧义,可是游客的心愿,也可指客观情况,这里也可改为“盼望”;“光顾”是个敬辞,光是使增光彩的意思,顾义为访问;“乔迁”贺别人迁居或升官之辞;“府上”敬词,称对方的住所或故乡。
21.下面是某地全民阅读活动的标志,请写出除汉字以外的主要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示例:标志主体为一本竖立着的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封底上分别画有窗户和阶梯的图案。其寓意是:书籍是一扇窗户,可以打开眼界;读书是阶梯,通向更远的未来。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打开的书”“窗户”和“阶梯”的图案。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走人。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一个教授告诉学生,你们可以做“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做……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坚持最可贵
坚持不懈使乌龟在赛跑中胜过了兔子;坚韧不屈使荷花在淤泥中绽放出笑脸;持之以恒使铁杵在磨砺中变成了细针。坚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的奇迹。坚持铺成了成功之路,这样的坚持怎能不可贵呢?
还记得初中生涯的最后一次运动会即将来临,为了给它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在心中暗暗下定了要去努力练习八百米的决心。
第一天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来到院子里,在月光的指引下我奔跑在黑夜中。那凉飕飕的风扫过我的脸颊,那冰冷的空气被吸入我的鼻腔和喉咙,它就像一把刀刺得我的喉咙生疼生疼的,可又不得不大口大口地吸入空气来平缓那缺氧的感觉。随着圈数的增加我开始觉得我摆动的双臂和奔跑的双腿已经几乎要麻木了,犹如踩在云端上用不上一点力,终于跨过了终点线,在那一刻我的最后一丝力气好像也被抽空,我呆呆地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
第二天的夜晚来临了,我站在窗边,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昨天那吸入冷风时喉咙的刺痛感以及跑完时那几近窒息的感觉,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母亲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紧紧地盯着我,洞察了我的全部心思。母亲示意我抬头看那夜空中的明月。月亮被乌云给遮盖住了,只透出几丝淡淡的光。我不解地望向母亲,母亲让我继续耐心地观察。只见那月亮的光辉变得越来越亮,就在月亮快要从乌云中露出来时,又有一朵乌云飘了过来将月亮的光辉完全挡住了,并且还挡得严严实实,夜空变得黯淡无光。我惋惜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黑暗开始渐渐变淡,黑暗终被光明代替。母亲终于开口了:“月亮坚持穿过那黑暗的云层为的是将那光亮洒向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所以只有坚持才能迎来象征着希望的光明,这样的坚持是最难能可贵的”。
再次看向天空中那散发着光芒的明月,我毅然地迈出了家门去院子中跑步。月亮的光洒满了整个院子,踏着坚定的步子在风中奔跑着。那无力感又随着我的奔跑而袭来,腿也开始麻木,但是有一个信念告诉我要坚持。我攥紧了手,咬紧了牙根,继续向前,不畏寒冷的风,不畏漆黑的夜。周而复始,日复一日。终于迎来了运动会。我抱着坚定的信念,听着那欢呼声冲过了终点线。
当我站在第二名的领奖台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迎来了属于我的光明。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如月光驱走了重重的乌云,散发出微弱却坚定的光芒指引着我走上那坚持之路。
坚持给我留下了可贵的回忆,让我明白了这可贵的道理,正如母亲说的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是最可贵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能力。这篇作文的任务也很明确: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材料作文最重要的是审题立意,而最佳的立意标准是:紧扣材料主题,切合题意;联系实际,具有时代感;传递阳光、积极的正能量。审题要求:学生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学生要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此题材料有两段话,审题时要搞清楚这两段话表现的基本意思。第一段提倡拼搏、奋不顾身为工作的精神;第二段提示了可以进行多种选择。材料第一段提倡的精神是可以带来成功的结果,颇受社会推崇;其负面效应是过于强调竞争,易使人在竞争中失去自我。如有考虑第三种选择,必须建立在对第一种选择和第二种选择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材料的基本意思来自主确定立意的角度。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实质是回答“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因此,可以从以下三种立意方向作为参考:一是理解“狼性”的含义,可以是拼搏、积极进取、执着奋斗……,可立意为做一个具有“狼性”品格的人;二是理解“羊性”的含义,可以是善良、谦让、淡泊……,可立意为做一个具有“羊性”品格的人;三是两者兼而有之,如拼搏事业,享受生活;对人温柔,对己严厉……可立意为做一个既具有“狼性”又具有“羊性”品格的人。
参考立意:
1.做一个具有“狼性”品格(拼搏、积极进取、执着奋斗、坚持……)人;
2.做一个具有“羊性”品格(善良、谦让、淡泊……)的人;
3.做一个既具有“狼性”又具有“羊性”品格(拼搏事业,享受生活;对人温柔,对己严厉……)的人。
行文结构:开篇用了一组排比句提出“坚持铺成了成功之路,这样的坚持是最可贵的”的观点;接着记叙了要去努力练习八百米,第一天晚上坚持锻炼了很久;接着记叙了第二天晚上不想去练习八百米,但在妈妈以月做喻,“月亮坚持穿过那黑暗的云层为的是将那光亮洒向每一个黑暗的角落,所以只有坚持才能迎来象征着希望的光明,这样的坚持是最难能可贵的”,“我”坚持下来了,最后获得了第二名的佳绩;结尾再次强调年复一年的坚持是最可贵的观点。
素材:
1.因为有了奋斗,我们走出了黑暗。一个双腿残疾的小女孩不能走路,连上学都是爬着去的,当然这样的一个人避免不了会遭到一些同学的冷眼和看不起,但她却无视这些冷漠的目光,一直朝前奋斗着,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从不曾停下自己攀登的脚步。她相信黑暗过后就是光明,阳光总会照耀自己的。是的,她成功了,赢得了无数的荣耀,还成立了一个残疾人歌唱团,她带领着团队走上那耀眼的舞台,光明照耀着她们,幸福属于她们。因为有了奋斗,黑暗已经离她远去。
2.谁说人生要过得平平淡淡?谁说人应该知足常乐?谁说应该让自己平凡一生?谁说我们应该停下前进的脚步?又有谁说……我想说:“人生就应该体现它的价值,应该给自己一片蓝天,应该走向那汹涌澎湃的大海,应该攀登那陡峭高大的山峰。如果让我就这样平淡地走完这一生,我宁愿让人生变得多姿多彩、回味无穷。不管是苦、是累、是喜、是悲,还是有无限的痛,我都甘愿走上这条奋斗拼搏的路,永不回头。”
3.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金银珠宝、妆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是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
4.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善良,却足以让人生变得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愿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愿善良的鲜花开满天下。
【点睛】记叙文写作时可以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