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0 KB
  • 2021-06-08 发布

安徽省肥东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肥东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长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请在答题卷规定位置注明班级、考号和姓名;‎ ‎3.请将所做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交卷时,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 、 现代文阅读(6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9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对潦倒困厄的古代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C.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主观上它已经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扁舟”意象,从始至终蕴含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浓浓的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2.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范蠡、李白和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 C.“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D.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而隐居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B.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扁舟”这一意象,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D.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2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记者 3 月 31 日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员是在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国大洋 46 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业中获此发现的。根据对沉积物现场元素测试数据、浅地层和多波束测量资料综合分析,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了面积约 150 万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这是国际上首次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发现大范围富稀土沉积,为在该区域深入开展深海稀土资源调查和相关环境研究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经过科学家前期研究,我国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初步划分出了 4 个富稀土成矿带,提出了全球 12 个深海稀土资源潜在富集调查区,并对全球海底稀土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估。目前,我国在深海稀土资源的调查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之列。‎ ‎(摘编自《我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 材料二:‎ 中国一直无法自主决定稀土的产量、出口额与价格。从 1990 年到 2005 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近 10 倍,但平均价格几乎缩水六成以重要的军工原料碳酸饰为例,2012 年 7‎ ‎ 月包头碳酸稀土价格为6.8万元/吨,而2013年7月其价格下跌至2.7万元/吨,跌幅达到60%,可见中国对价格的调拉成效微弱。由于世界高尖端经济与军事工业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出口因而每当中国试图调控价格或削减出口量时,其他利益攸关国往往联合反对并威胁报复,致使中国不得不在权衡后做出妥协。加之中国国内出口商不计环境成本无序出口相互恶性竞争国内稀土产业整合困难。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内外交困,导致定价权旁落。尽管中国积极采取稀土出口配额管理,但实质上无法阻止国内稀土资源大量外流,反而引起稀土走私现象。至今,中国稀土贸易仍处困境之中,贸易劣势仍未得到改善。‎ ‎(摘编自李宏《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中国稀土产业的经济外交策略》)‎ 材料三:‎ 主持人:徐光宪院士在七十年代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做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这一理论在今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严纯华:首先,从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时代选今,从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认识元素本身的发展来说,稀土家族是最后一个被关注的元素家族;其次,过去几十年间,几乎每隔 5 至 10 年稀土科技都有重大的发现和技术突破,这些发现和突破不仅促进了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再次,稀土与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能源、环境和信息等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目前稀土采选冶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挑战,也是我们的研究机遇。从稀土研究本身来讲,人类发现稀土至今已有 200 多年,但真正系统地开展稀土本征性质研究也不过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很多理论 和技术问题都有待解决。‎ 过去 30 年,因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发达国家依赖中国价廉物美的稀土产品,形成了稀土资源开采和分离方面的人才和技术断层目前中国在稀土采选冶技术上具有优势,支撑了全球 95 以上的需求量,但是在稀土的高、精、尖和特殊用途的材料方面,中国还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距离,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既有优势,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加快稀土研究的步伐,在稀土资源高效、绿色利用和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方面做出更具价值的探索和成果。‎ ‎(摘编自《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领跑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严纯华先生访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科考队在东南太平洋的深海盆地内初步划分出面积 150 万左右平方公里的富稀土沉积区,之后提出了全球 12 个深海稀土资源潜在富集调查区。‎ B. 在稀土的产量、出口额与价格方面,中国一直无法自主决定,有的稀土价格曾在一年之间跌幅达六成,可以看出中国对价格的调控成效微弱。‎ C.‎ ‎ 在众多元素家族之中,稀土家族虽然是最后一个受到关注的,但是过去几十年间稀土科技有重大发现和技术突破,深深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D. 发达国家在稀土资源开采和分离上存在人才和技术断层,与它们对中国稀土产品的依赖有关,这印证了中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地介绍了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国大洋 46 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业中所取得的最新成就。‎ B. 国内出口商在稀土出口上的恶性竞争,以及稀土利益攸国的联合反对与威胁报复,使得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内外交困,导致稀土定价权旁落。‎ C. 解决稀土在采选冶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推翻近五十年前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以便真正系统地开展稀土本征性质研究。‎ D. 为缩小在稀土高、精、尖和特殊用途的材料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科学家应加快研究步伐,在核心技术方面做出更具价值的探索和成果。‎ ‎6. 发展国内稀土产业,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又似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着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说,“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 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 “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忽然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睬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支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B.看到装满烟斗的玻璃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嘱,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D.唐先生的一幅画被定为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8.小说中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9.请梳理小说的情节,简析情节安排的妙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9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3 分)‎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婴:绕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薄:迫近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通“悯”,怜悯 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鲜:少,此处为“无”的意思 ‎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臣以供养无主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D.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文章开头介绍家庭的基本状况,从情感上打动皇帝。作者很小的时候父母去世,自己依靠祖母抚养才长大成人,现在祖母有病,所以不能离开。‎ B.第二段写了朝廷和皇帝对李密的特殊提拔。主要表现为举孝廉,特下诏书拜郎中,授予太子洗马等。‎ C.第三段写朝廷以孝治天下,对年老有功德的旧臣给予特殊的照顾,自己的状况特殊,更应得到朝廷的照顾。‎ D.作者列举了自己在伪朝做官的事实,说明自己本来就想做官,并不在乎个人的名节,不应朝廷的征召,只是祖母病重,没有别的非分之想。‎ ‎13.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9 9 分)‎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这首诗是公元 766 年(大历元年)冬作者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吐蕃入侵。李白、高适等人均先后去世。‎ ‎②卧龙跃马: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凭借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左思《蜀赋》:“公孙跃马而称帝。”‎ ‎③漫:任凭,听任。‎ ‎14.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军中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15.这首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两句,与《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都是律诗的颔联,而且写到了江水和夜景。它们在意境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 同之处?试作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 1 1 分,共 6 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 , ”。‎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 , ”。‎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 名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0 20 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中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巨大,每年治理的面积只是 。‎ ‎②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前主席庞德表示,这份报告揭露的仅仅是俄罗斯田径界禁药问题 的 。‎ ‎③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只不过是整个宇宙的 ,银河系处于一个超大规模的“超星系团”中。‎ A.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冰山一角 B.沧海一粟 冰山一角 九牛一毛 C.冰山一角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D.九牛一毛 冰山一角 沧海一粟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 A.《人民日报》推出“创新升级中国制造”专栏,向世界展现中国制造业品牌在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创新,也为制造业做大做强品牌提供借鉴。‎ B.给学区房降温,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缩小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和理念的差距。‎ C.近年来,为保护候鸟,不少地区通过退耕还林还湿、改善湿地水质等措施,优化候鸟的生存环境,为人与候鸟和谐相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D.据介绍,此项改革受益面很广泛,全国 240 多万家餐饮食业、1400 多万从业人员将从中受益,企业将减轻应付“办证”的经济成本和时间。‎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20.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阅读的载体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的内容。电子阅读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获得文字太方便、太快捷的时代,然而人们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所以, ① ,就像吃零食一样。现在,我们从微信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② ‎ ‎ ?即便一个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个“知识分子”缺乏自己的思考。就像零食只是食物的一种,即便一个人每天吃各种零食,他的营养肯定还是不全面的。今天,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去了解不必要的信息,可能就会让我们变成 ③ 。‎ ‎21.某校邀请著名历史学者李教授做讲座,下面一段文字是学校主持人开场介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 5 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老李是我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是很有知识的学者,现已出版多部学术专著。能够叫他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做讲座,是大伙的荣幸。期待他的精彩讲座,也希望在座全体高二的能有所收获。‎ 四、写作(0 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周日,儿子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他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是的,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可是,孩子,你真的确定要一直给别人鼓掌,而自己不需要掌声吗?”我问。‎ 儿子和母亲的对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完成写作任务,表达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9——0 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参考 答案 ‎1.D(最早的扁舟不具备悲凉或超脱韵味)‎ ‎2.B(“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3.C(文中说“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4.A(A 项“之后”错误,原文是“据介绍,经过科学家前期研究……”。)‎ ‎5.C(C 项“推翻近五十年前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属于无中生有。)‎ ‎6.①从资源上看,要加强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加快寻找富稀土成矿带;②从技术上看,要提升稀土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水平,发展高端应用的核心技术;③从贸易上看,要整合国内稀土产业,借助经济外交策略,走岀稀土贸易困境。(每点 2 分。如有其他回答,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7. A( B 项对老范的语言描写作用分析有误,“无知、傻气”表述错误。C 项“表现了他们父子信守承诺”说法不够确切。D 项“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的说法于文无据。)‎ ‎8.有才华,热爱艺术,在绘画、雕刻方面都很有造诣;温良、和善、懂得感恩;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情意。(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拾真情。‎ 妙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情节、妙处各 3 分,意思对即可)‎ ‎10.C(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11.B(A 以:介词,因为 B 于:第一个于放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译为比,第二个于表动作的对象,译为向 C: 则:连词,表示转折。但是,可是。D 结构助词,的)‎ ‎12.A 母亲没有去世。‎ ‎13.(1)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没依靠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内、外、茕茕、吊、句意通顺各 1 分)‎ ‎(2)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则、笃、苟、告诉、句意通顺各 1 分)‎ ‎14.A(B 项,“霁”指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色放晴。(“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天涯”是作者所处之地。C 项,“五更”不是“五遍”,是接近天明的意思。)(“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D 项,“人事”是亲朋的存亡情况,“音书”是消息和书信。消息和书信断绝,只好任凭寂寞孤独。‎ ‎15.(示例)相似之处:“三峡”、“星河”、“平野“大江”都是辽阔、浩荡的意象,这两联都营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 不同之处:“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从“五更”到“三峡”,时空结合,将眼前之景与心中忧国伤时之感、身世凄凉之情合而为二。(以哀景写哀情)‎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自然景物之间相互映衬,以辽阔和原野、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以乐景写哀情)‎ ‎(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各 3 分,言之成理即可。)‎ ‎16.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3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 D(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冰山一角: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 ‎18. C(A 成分残缺,“展现”缺宾语,可在“推进创新”后面加“方面的成绩”。B 结构混乱,“关键在于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改为“关键在于教育公平”或“教育公平起决定作用”。D 搭配不当,“减轻……成本和时间”不搭配,可以把“减轻”改为“减少”)‎ ‎19.A(应是“分别开创我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 ‎20. ①阅读经常是碎片化的 ‎②一个人有必要知道那么多信息吗 ‎③知道最多而思考最少的人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 ①“老李”改为李教授 ‎②“很有知识”改为学识渊博 ‎③“叫”改为邀请 ‎④“大伙”改为我校 ‎⑤“高二的”改为高二的同学。‎ ‎22.参考立意:①英雄诚可贵,平凡价更高。②不甘平凡,赢得掌声,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