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6琵琶行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作业(六) 琵琶行(并序)‎ 练习1 基础巩固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D.却坐促弦弦转急 转:转为 ‎[解析] B项,年纪大了;C项,走了以后;D项,更,越。‎ ‎[答案] A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②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③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 ‎④琵琶声停欲语迟 迟:迟疑 ‎⑤转轴拨弦三两声 拨:弹拨弦乐的工具 ‎⑥为君翻作《琵琶行》 翻:按曲弦编歌辞 A.②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解析] ①暂:忽然,一下子。⑤拨:调,拨动。‎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解析] A项,(古义)突然出现。(今义)①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②冲出。B项,古今同义,不热闹。C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D项,(古义)以前;(今义)是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一个词。‎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形容词用作动词,畅快 B.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 C.其间旦暮闻何物 旦/暮: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 D.歌以赠之 歌:名词用作动词,作歌 ‎[解析] A项,“快”是形容词作状语,畅快地。‎ 9‎ ‎[答案] A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被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解析] 《长恨歌》《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D.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并受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解析] “相逢何必曾相识”指彼此命运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相知。‎ ‎[答案] 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②失其所与,不知 B.①移船相近邀相见 ②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C.①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D.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 ‎[解析] C项,介词,替。A项,连词,和、同、跟;动词,结交、亲附。B项,副词,互相;代词,你。D项,连词,因此;副词,趁机。‎ ‎[答案] C ‎8.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解析] D项,应为比喻。‎ ‎[答案] D ‎9.名句默写。‎ 9‎ ‎(1)白居易《琵琶行》中,开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同时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3)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少年时弹奏结束后善才的反应、精心妆饰出场后秋娘的反应及五陵年少的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音乐声比作珠子落下;“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明作者流下了很多眼泪。‎ ‎(5)《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声一会儿像黄莺在花底下婉转流畅的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7)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深切感受,余音袅袅,令人拍案叫绝。‎ ‎(8)在《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诉说生活的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全诗的主旨。‎ ‎(9)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写自己的谪居生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他无心欣赏美景、借酒浇愁的生活,以此表现他的悲哀苦闷之情。‎ ‎(10)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3)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 (4)大珠小珠落玉盘 江州司马青衫湿 (5)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6)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7)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8)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9)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10)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0.对下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写了琵琶女弹琵琶的指法,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乐声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乐声形象可感。‎ 9‎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不暇接的感觉,突出音乐嘈杂的特点。‎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乐声的变化,赞叹琵琶女弹奏的乐声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 ‎[解析] 应是此句中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同时显现,用珠落玉盘这一比喻突出音乐的浊重和清脆。‎ ‎[答案] C ‎11.对文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乐声的又一境界。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声暂歇”后的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如水浆溅射、刀枪轰鸣,把“凝结”的暗流推向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乐曲才到高潮,即收拨一划,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 ‎[解析] “广阔的想象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答案] B ‎12.下列选项中,表现画线句子描写的乐曲旋律变化的一项是(  )‎ A.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解析] “水浆迸”“刀枪鸣”“裂帛”说明其旋律激越雄壮,排除B、D两项;由“幽咽泉流”“冰泉冷涩”可看出,其旋律变化为先沉咽,后间歇停顿,排除C项。‎ ‎[答案] A 三、语言表达 ‎1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诗人写两个句子。‎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吟唱了迁谪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陶渊明在误落尘网的悔恨中,守拙园田,用执着守住了孤傲的本性;苏东坡在赤壁陡崖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14.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琵琶行》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只填序号)‎ ‎(1)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枨触天涯迁谪恨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堤建西湖 ②心在苍生 ③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神归东洛 ⑤笔诤时政 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上联:①④ 下联:②③‎ ‎(2)上联:⑤②⑥ 下联:①④③‎ 练习2 能力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两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 职业的研究,这类学者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运用自如;其研究多是“因题为文”,心态上是“完成任务”。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于这一状态,总是被动接受任务,往往________;且过于单一,容易自我重复,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首先“资料见底”,即穷搜冥索,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    ),最后在材料和理论的配置中提出些观点和看法。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久而久之,难免思想贫乏,________。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私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事业的研究则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________,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________,把握全面,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识见远高于同辈,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其佼佼者强强联手,在保留学术个性前提下,构建实力雄厚的团队,秉持核心学术理念,融会诸学,使万流归一。其特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的学理性构建,独创一格,指迷导悟,前贤后彦,学脉绵长,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B.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C.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D.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时代文化搏动的命脉,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解析]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其一,“感受”与“命脉”搭配不当,可将“搏动的时代文化命脉”改为“时代文化命脉之搏动”;其二,“其事业之发达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一面对两面,可在“发达”后加“与否”。A项,第一处语病未修改;C项,第二处语病未修改;D项,修改后搭配不当的问题仍然存在。‎ ‎[答案] B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B.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这是其次 C.其次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 D.其次把材料重新借助一定理论装置、分配、知识化 9‎ ‎[解析] 结合括号前句中的“首先”和后句中的“最后”,按照句式的一致性原则,可知补写句开头为“其次”,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重新”修饰“借助一定理论”,意为再一次借助一定理论,而前文并未提及借助理论,故“重新”不应修饰“借助一定理论”,排除D项。选C。‎ ‎[答案] C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人宰割 言之无文 孜孜不倦 居高临下 B.受制于人 言之无物 孜孜不倦 高屋建瓴 C.任人宰割 言之无物 宵衣旰食 居高临下 D.受制于人 言之无文 宵衣旰食 高屋建瓴 ‎[解析] 任人宰割:任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受制于人:被别人控制。此处是说做研究时较为被动,无任人宰杀欺辱而无法反抗之意,应选“受制于人”。言之无文:说话或写文章没有文采。言之无物:文章或言论内容空洞。根据语境,应选“言之无物”。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宵衣旰食:形容勤于政事。此处形容勤奋治学,应选“孜孜不倦”。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根据语境,应选“高屋建瓴”。‎ ‎[答案] B ‎4.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调离九江不久,就有人在浔阳建亭纪念。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下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情惜别。请你也拟写一副对联,把你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拟写对联时要根据题目的提示,从诗的内容、人物的命运以及诗的主题方面去思考。‎ ‎[答案] 示例一:浔阳江上琵琶语,海角天涯沦落人。‎ 示例二: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 ‎5.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①_______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他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②_______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解析] ①处前后的句子照应“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因此,此处要填“言”“声”,且要说出二者在诗中的作用。②处前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暗示此处要填的内容是情感活动所产生的依据或来源。‎ 9‎ ‎[答案] 示例:①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②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怨愤情绪在琵琶声暂歇之时表现得更充分、更深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圆”,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两句话。范希文即范仲淹,“两字”指“忧乐”二字。《岳阳楼记》中“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 夜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选词造语十分工整。“紫袖红弦”不仅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份,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处境的孤单,也写出了她已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惟妙惟肖。‎ C.第三句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 D.三、四句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全部的美妙。和《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相通之处。‎ ‎[解析] “女子处境的孤单”错,应是旁若无人的意思。‎ ‎[答案] B ‎8.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在描写音乐上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9‎ ‎《琵琶行》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对琵琶乐本身作了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也在最后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侧面烘托了音乐的美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通过演奏者的装束、表情和听众的感受来衬托音乐,没有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 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C.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解析] C项,“诗中的两处‘三五夜’……也是相同的”错。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答案] C ‎10.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作者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作者以己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 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