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 高一语文备课组
第I卷 文本基础
一、语言文字运用(1-8题各3分,共24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B.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C. 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D. 他谦虚道:“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A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能用来表示财物丢失。B振振有词:同振振有辞,意思是指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C差强人意:基本上能让人满意,勉强符合人的心意,它的意思是基本肯定的。符合语境。D别无长物:除此之外,空无所有,指物质,非才能。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 红学专家们对谁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
C. 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语序不当导致双语争锋,将“中国人民”移到“自从”之后,则主语变为“中国革命”。B“但现在一般采用是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糅,把“为准”删去,或改为“以高鹗续写这一说法为准”。C“显示”用词错误;最后一句主语不明,据句意,应为“科幻文化”,而据语法,主语却是“崛起”。D正确。
.....................
3.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 她很热情,以其绵薄之力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对此,我们心存感激。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的座谈会,深表歉意。
D. 先生您说的有道理,领教领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知识点。A“笑纳”是敬辞;B“绵薄之力”是谦辞;C“光临”是敬辞;D“领教”是谦辞,表示接受对方指教、接受对方教益之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语体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书面语比较正式,口头语比较随便等。
4.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B. 此小大之辩也。
C.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D项,没有通假字;A项,“销”通“消”,消散;B项,“辩”通“辨”,区别;C项,“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C.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 屈贾谊于长沙。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首先要对所给选项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A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B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C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招致;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故选B。
6.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既自以心为形役/乐琴书以消忧
B.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觉今是而昨非/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彼且奚适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理解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看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要对所给句子一一分析,然后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B项两个“之”都是动词,到、去。A项以,介词,把/连词,来;C项是,正确的,对的/这,指示代词;D项且,连词,尚且/副词,将要。故选B。
7. 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遂见用于小邑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翱翔蓬蒿之间
⑤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莫之夭阏者 ⑧奚以知其然也
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⑩既自以心为形役
A. ①③⑤/②⑦⑧/⑥⑨⑩/④
B. ①⑩/②③⑦⑧/⑤⑥⑨/④
C. ①⑤/②③⑦⑧/④⑥⑨/⑩
D. ①⑩/②⑦⑧/③⑤⑨/⑥/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句式。①(标志是“见”)⑩(标志是“为”)是被动句;②(标志是“何之”,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⑦(标志是“莫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⑧(标志是“奚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是宾语前置句;③(标志是“以”)⑤(标志是“于”)⑨(标志是“于”)是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句;⑥(标志是“……者,……也”)是判断句;④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翱翔(于)蓬蒿之间。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是臣属给君王或下级给上级的上书,也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应选D,“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不用于“下级给上级”。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学过的文章的作者、出处,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还有各国重要的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对于古代的文体也要识记。
二、名句名篇默写(3小题,共6分)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实迷途其未远 (2). 觉今是而昨非 (3). 朝菌不知晦朔 (4). 蟪蛄不知春秋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迷途”“今是”“晦朔”“蟪蛄”“蜉蝣”“渺”“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第II卷 高考题型
三、阅读理解(54分)
(一)现代文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突出了其道德含义(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当然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杜甫对后世士人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是“社交活动的必须品,贺喜庆吊丧,送往迎来,都用得着,所谓‘牵率应酬’”(见《宋诗选注·王安石》)。要学诗,必须读诗,古代学子读完“三百千”三本小书后,就要学诗了。除了一些初级作品(如《千家诗》)外,他们平常接触最多的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如五律七律,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诗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杜诗的“分门集注本”一直流传到现在,民国期间,商务印书馆曾影印,编入“四部丛刊”)。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说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正是由于这种需求,历代的文人学者也热衷编纂、校订、注解、选编杜诗(在诗人个人选注中占第一位传世与存目近千种),坊间也乐于刊刻,可见它是畅销书。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杜诗在古代社会中普及程度。
中国人普遍缺少宗教信仰,更少宗教感,蔡元培先生倡导用美育代替宗教。中国优美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于陶冶之外还有教化作用,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意义。
(选自《博览群书》)
10. 下列叙述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得益于宋代学者称他“圣于诗者”,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
B. 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 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的主流理论。
D. 杜诗中因有伦理价值思想并发扬它,儒学内涵丰富。
11. 对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日常功课之一就是要学习诗歌创作。
B. 书商们把杜诗分类编排,便利了古代文士们模仿各类杜诗。
C. 杜诗合乎格律诗的要求,平仄押韵,规范合理,质量高,数量足。
D. 通过阅读,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12. 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期读书人在社交应酬活动中,都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
B. 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新诗日日千余言”中提到的新诗,大多是抒写个情和性情的诗句。
C. 科举考试中要求写“排律”形式的试帖诗,可以模仿杜诗中的“五排”。
D. 杜诗对后世文人士大夫的性格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有积极意义。
【答案】10. B 11. C 12. A
【解析】
10. 试题分析:A项不是因宋代学者或郭沫若的评价;C原文中“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D不是因其诗中具有伦理思想并发扬它。
11. 试题分析:依据第三段“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学有规范。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如五律七律,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可知C选项正确。A项,诗歌创作是古代读书人的功课之一,并不是积极学习杜诗的根本原因;B、D两项是古代文士积极学习杜诗带来的影响。
12. 试题分析:A项,“都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只是说“大量用而不是必须吟咏”。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这一考点,题目的设置,或针对一个句群,或针对一个段落,或针对全篇。一般是客观题,即判断说法与原文是否一致。错误的设置一般为过于绝对、以偏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等。原文第3段只是说:“大量用而不是必须吟咏”,而非选项A“都吟咏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以显其风雅”,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选A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玉 米
刘国芳
老头是市长的父亲,但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花园小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说有钱的人,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青布褂子,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穿一双解放鞋。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保安仍不认识他。有时候见老头从外面进来,保安总要大声说:“你进来做什么?”
老头说:“我住这里。”
保安说:“你住这里?”
老头说:“A区B栋303。”
保安不相信老头住这里,但老头说的那么具体,保安只好挥挥手,让老头进去。
小区里很多人看见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们这儿怎么会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
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住户或者说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理睬他。老头也不恼,只笑着跟自己说:“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
这后来的一天,老头闲不住了,老头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扫地。小区本来请了清洁工,但那人懒,一天只在早上扫一次,其余时间便见不到他的人。那时候正是秋天,满地落叶,老头就拿一把扫把,提一只撮箕,扫地上的落叶。小区的人见老人满小区扫地,忽然就明白了,他们说:“原来这老头是扫地的。”
小区有一个角落,大概有两三亩大。这儿也栽了草,但因为偏僻,没人精心管理,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一天,老头在这儿侍弄起来。开始,小区的人不知老头做什么,以为老头在栽草。过了几天,看见老头把地全翻了,才知道老头要栽东西。保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保安有一天拿着警棍走过来了,他们凶着老头说:“你在这儿做什么?”
老头说:“看这块地闲着,想种些庄稼。”
保安就“咦”一声,大声凶着说:“你以为这儿是你乡下呀?”
老头说:“这地闲着不是浪费吗,种些庄稼多好。”
几个保安不再跟老头啰唆了,推走他,一直往小区外面推。保安仍没把这个老头当小区里的人,所以往外推他。老头看着要把自己推出小区了,便大声凶着保安说:“你推我去哪儿嘛?老子住这里呢。”
保安这才住手。
老头后来继续挖着那块地,保安也时常过来干涉,但并不奏效。老头倔得很,把他赶走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了。小区的人后来都知道老头要在那儿种庄稼,他们看着老头,总摇头,还说:“典型的一个农民,走哪儿都忘不了种地。”老头随人家怎么说,把地挖好了,竟种上了玉米。老头应该是种田的好手,几个月过去,那块地的玉米竟青青翠翠好看得很。小区的人大多没见过玉米,有时候,他们会走过来,很有兴趣地欣赏着。
这天深夜,有一个贼翻墙进来,然后潜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正要偷时,被发现了。贼跳窗跑了出去,然后往玉米地里跑。刚好保安往玉米地边走过,保安当即把蹿进玉米地的贼捉住了。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个乡下人,保安打了他两警棍,然后让人去喊老头来。看见老头来了后,保安说:“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一个乡下人,他是不是和你一起的?”
老头很生气,老头说:“他和你是一起的差不多。”
保安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栽玉米,原来是为了你们偷东西好藏身。”
另一个保安甚至用警棍指着老头说:“你们肯定是一伙的,一伙乡下人合伙在城里偷东西。”
老头暴怒起来,老头说:“你他妈的才是贼!”
一个保安举着警棍打过来,还说:“看你一副贼相,还嘴硬。”
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老头,老头半晌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头说话了,老头说:“我是贼相,好,我让你们知道我是不是贼相。”老头说着,从身上拿出手机来。十分小巧的手机,很精致。老头迅速拨了个号,然后说:“你过来一下。”
毫无疑问,老头给他当市长的儿子打了一个电话。
大概十几分钟后,市长就坐着车来了,市长一见老头就喊道:“爸,出什么事了?”
门口围满了人,有人认得市长,这人叫了起来:“这不是李市长吗?”
一伙人鸦雀无声。
不一会,物业经理和开发商都来了。开发商一个劲地道歉,还跟老头说:“我们立即把那几个保安辞了。”
老头说:“那倒不必,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副贼相。”
这事过后,老头还是原来那个老头,老头每天拿着扫把撮箕出来扫地。见了人,仍然笑一笑。小区的人现在都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见老头笑,也忙不迭地回一个笑。
老头的玉米地还在,老头真是侍弄庄稼的能手。那片地,后来真结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把这些玉米收了后,老头竟一户一户地去敲人家的门。门开了,老头递过去几个玉米,然后说:“我栽的玉米,你们尝尝吧。”
小区所有的人都高兴地接过老头送来的玉米,在老头走开后,有人说道:“难怪老头的儿子会当市长,原来老头人这么好。”
(选自2014年第16期《小小说选刊》)
1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娓娓道来,在舒缓平稳的故事叙述中展现人性百态,制造矛盾冲突,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强烈不满。
B. 小区的住户对笑着主动打招呼的老头,起初“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理睬他”,后来“见老头笑,也忙不迭地回一个笑”,可见只要以诚相待,必能温暖人心。
C.
小说善于在对比中彰显人性,通过对比,不仅将人物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暗含对这些人以貌取人、善于见风使舵的讽刺与批评。
D. 老头面对保安的污蔑,迫不得已只能把当市长的儿子叫来,这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采取的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
14. 小说中老头的性格鲜明,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5. 小说故事简单,但意蕴丰富,作者以犀利冷峻的文笔解剖人性,拷问人生,请从小说主题的角度略做探究。
【答案】13. C 14. ①低调内敛,如虽为市长父亲,但从不张扬和显摆;②待人热情,如笑对邻居,主动打招呼等;③有责任感,如主动打扫小区卫生;④纯朴厚道,如为保安求情等。
15. 一方面小说通过老头的形象表达了对纯朴厚道的品德、看重人格尊严的人的赞美;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小区里,不管什么样的人,诸如保安、开发商等,对别人的作为可以轻率地批评,冷漠地对待,但是只要一遇到强权,立刻就显示出软弱的本性,可怕的不仅仅是个别人、个别事,而且还有集体的无意识。小说直指人生现实,振聋发聩。
【解析】
13. 试题分析:A项,分析和鉴赏言过其实。B项,犯了背离文章主旨的错误。C项正确。D项,对人物性格理解不当,曲解了人物的性格。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题。解答本题要从文本中找到与老头的言行举止等相关的描写进行分析概括。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分析概括。比如,老头虽为市长的父亲,在平时遭到人们的冷眼时,从来都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可见他的低调和内敛。再如,从老头主动打扫小区卫生,可见他有责任感;从他笑对邻居,主动打招呼等,可见其待人热情;从他为保安求情,可见其纯朴厚道。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题干的分析,要分清概括是“人物性格特征”还是“人物形象”二者有区别,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5.
试题分析:从试题的题干“主题的角度”分析,但还需要注意题干中的“解剖人性,拷问人生”的提示,可知答题的角度,即本题要从主题的角度去分析小说是怎样解剖人性和拷问人生的。从主题角度分析,有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是对人性中的美好品德的歌颂,反面是对人性弱点的批判,要侧重分析反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正面通过老头的形象表达了对纯朴厚道的品德、看重人格尊严的人的赞美;反面:则是老头的形象通过表达了对人性阴暗面的批判。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zhì)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B.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C.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D.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 “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 “博士”是官名,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D. “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与之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均指皇帝的死亡。
18.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 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一直进退有度,患病之后,她请求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
C. 邓皇后顾大局,不恃宠。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
D. 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2)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答案】16. C 17. D 18. B
19. (1)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去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非”“衣服”“务”,“宁...耶”反问句)
(2)邓皇后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英明圣哲。(“颜色”“服”“左右”“以为”)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邓皇后因病家人获许不限定时日入宫服侍医药的事向皇帝陈忧虑之情,故可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后”“宫禁”“陛下”;谓语动词:“曰”“使”“令”“交损”“亡”等。本题要抓住“曰”“诚”“上令...之讥,下使...之谤”等断句标志。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D“‘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均指皇帝的死亡”错,应该是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是对“死”委婉的说法。
1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如此题B项对应的是文章第2段,“请求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原文没有体现。
19.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做到字字落实,一一对应。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句通顺。主要关键信息的翻译理解:(1)非:批评,衣服:动词,做衣裳做服饰,务学:致力于学习。(2)颜色:脸色,服:服罪,左右:左右侍从,以为:认为。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颜色”在此处这,不能用今天的“色彩”来理解。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非”“衣服”“左右”“以为”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语句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堂弟之女。邓皇后五岁时,太傅夫人很疼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因为年龄大眼睛看不清楚,误伤邓皇后的额头,邓皇后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邓皇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皇后六岁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邓皇后有病,皇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皇后对和帝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和帝说:“别人都以经常能到禁宫走走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进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元兴元年,和帝去世。殇帝刚出生只百余日,邓皇后就迎立他为皇帝。殇帝尊邓皇后为太后,太后临朝听政。这个时候刚刚遭受大丧之事,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珠,邓太后考虑到,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英明圣哲。等到殇帝去世,邓太后决定迎立安帝,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大丧之事,老百姓苦于差役,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事事都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自从邓太后临朝听政以来,水旱之灾共有十年,周边外夷入侵,国内盗贼兴起不绝。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有时通宵不能入睡,亲自减少或撤除生活供给,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太平,年景还得到丰收。
(四)古代诗歌鉴赏(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20.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 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21.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0. CE 21.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解析】
2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C项“夏日景色”错误,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E项,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热爱喜爱。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本题的C项对诗句中的景物分析有误,诗中花无赖,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发好禁春”意思是满头白发的自己正好消受春天的美景,可见诗歌写的是春天的美景,并非是“夏日”。E项对景情的分析有误,“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但本诗首联“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单纯的写景,作者因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2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使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何时占丛竹”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向往,与前面对韦曲美景的赞赏一脉相承。“头戴小乌巾”运用典故,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参照注释和典故本身,知人论世,即可得到答案,注意要先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再分析,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对久图官场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四、语言运用(6分)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今科技不断发展,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已日益减少了人们的手工劳动;日益发展的电子计算机代替着人们的脑力劳动。现代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代替人类双手去操作危险的工作或试验, _________________,如用它写字、绘画、绣花……推想不久的将来,人类手工创造的一切艺术品,渐渐就会被电子计算机之类的科技产品所代替。那么,过去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陶艺、编织、纸扎……手工制作之技艺,慢慢就无人详知了。__________________。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日用品、工艺品虽琳琅满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且还可(替代人们)从事艺术创作;(得分点:递进关系,艺术创作) (2). ②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手艺悄然逝去;(得分点:传统手艺、逝去,或意思相近) (3). ③却没有了制作人留下的体温和感情(手工创作)(得分点:虽、手工创作,或意思相近)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认真体会各道横线的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①空根据前文“不仅可以代替人类双手去操作危险的工作或试验”,很自然这是一种递进关系,与下文的内容进行紧密相连,应填写“且还可从事艺术创作”之类的句子;第②空在本语段中明显处于一种过渡的句子,与上下文紧密联系,可以填写“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手艺悄然逝去”;第③空通过“当今,日用品、工艺品琳琅满目”表明一种文化缺失留下的弊端,故填写“却没有了制作人留下的体温和感情”之类的句子。
五、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最近,网上流传着两个帖子,一个是“咆哮妈”,一个是“心梗妈”。前者说的是一位陪读妈妈在晚上10点多钟面对做不完作业的孩子咆哮如雷,惊动了楼下的邻居;后者说的是一位陪读妈妈5年来坚持每晚陪孩子做作业,长期辛劳焦虑,近日突然心梗住进了医院。这两个帖子引发了全国网民的热议,有的怨怼老师,有的指责家长,有的批评孩子,有的抨击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的狂赞“陪读”一举多赢,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你对时下流行的家长“陪读”现象怎么看?请以“我看‘陪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陪读”能“陪”出什么来
古时中国有专门“陪太子读书”之角色,权贵人家的子弟也往往有书童陪读。前些年有学子出洋求学,但凡结了婚的,另一半也常常申请出去相伴,时人谓之“异性陪读”。时至今日,世事变幻,“陪读”又有了新义。
据报道,近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中,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常常辞去公职或提前办了退休,或转换工作岗位想方设法到子女就读的城市,专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专职的“陪读”,并认为这是一种投入,是一种可贵的责任心。这真是古风今来,“陪读”“出口转内销”了。
可是“陪读”又能“陪”出什么来呢?
入读大学的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既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存的最好阶段。而父母们的“陪读”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凡事依赖的心理,丧失了不畏艰苦、坚韧顽强的意志与毅力。从而永远不敢面对社会,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成为永远长不大的永远要吃奶的孩子!从这一点来说,“陪读”只能“陪”出生活的矮子,精神的侏儒。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不少“陪读”父母之所以对“陪读”情有独钟,是以为非此无以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非此无以表现其无私与伟大。究其实这种做法是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角色,都应该承担起社会与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工作,尽可能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与他人共同构筑起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很难想象,一个彻底地忘记了自己社会职责的父母会给后代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民族一代又一代都想着牺牲自己,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未来?
因此,“陪读”“陪”出来的只能是无能的下一代,“陪”出民族无望的未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话题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但又限定了话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做好此类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是轰动一时的“从‘咆哮’到‘心梗’的陪读事件”,面对网民的热议、众说纷纭,要求你写一篇文章,来表达对陪读看法。材料陪到咆哮,可见妈妈的心酸,陪到心梗,更见心痛。我们知道心梗作为一种疾病,病因复杂,一个人得心梗,当然不能简单归因于陪孩子读书做作业,但这份病历,从一个侧面说明陪孩子做作业,已成为很多中国家长的心头之痛。
透过材料我们深究,从家庭教育角度看,中国有许多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期望;更多家长缺少得体的教育方法,没有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要求颇高,但忽视言传身教,家里麻将、酒席不断,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对读书学习缺少基本兴趣,上学时做作业自然会大问题,家长这时再日夜陪读,也于事无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教育家长如何学会做父母,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另外,本题还规定了话题和议论文体,作文时要紧扣话题作文。
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的立意:作业当陪,但当因陪伴角色定位不当而出现有违教育规律时,我们应当本着让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来看待问题,变通地处理问题,让孩子自觉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