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5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8届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01)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涡阳四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语文 第Ⅰ卷(75分)‎ 一、 一般论述类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作者要经过从酝酿构思到艺术表现的过程,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就是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形象思维活动是以一幅幅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的。‎ 在酝酿构思阶段,作者的头脑就像一匹奔马,在一幅幅生活图画间驰骋,一会儿涌现出从生活中捕捉到的形象,一会儿浮现出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虚构的画面。清代画家傅山作画前,手舞足蹈,或跳或跃,形同疯子。从形象思维的角度看,傅山作画前的情形是能理解的。画家构思时,头脑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由于精神高度集中,仿佛身临其境,连自己似乎变成了画中的蝴蝶或飞鸟,于是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傅山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说明作者在创作的酝酿构思阶段,的确是以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来思考的。随着作者对这些生活图画的选择、加工,逐渐形成了一些最清晰、鲜明、生动的图画,完成构思的深化过程,从而进入艺术表现阶段。‎ 在艺术表现阶段,那些清晰、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更加活跃地在作者头脑中跳动着,仿佛是那些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催逼着作者拿起笔将他们描绘出来。《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的体会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写到高峰处,就搁不下笔,我写书时,不感觉是坐在温暖的宿舍,而是在林海雪原里,和小分队的战友在一起。”曲波说的情形,正是形象思维深化的表现:作者全神贯注进行创作的时候,正是他头脑中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最活跃的时候,因此作者完全被自己构思的形象吸引住,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感觉,而与笔下的人物融为一体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形象思维进入成熟阶段,人物形象就要按照他自身的逻辑去行动。鲁迅开始写《阿Q正传》时,并没有料到阿Q的“大团圆”结局,阿Q自己却一步步向这个结局走去。法捷耶夫写《毁灭》时,最初的构思,美蒂克应自杀。但后来似乎是美蒂克自己出来说服作者,他不应自杀。文学创作中这种奇妙境界正是形象思维运动达到了高度成熟阶段的标志。因为经过艰苦的形象思维后,人物形象在作者头脑里定型了,于是他就要顽强地按照他的性格去行动,所以这时仿佛不是作者在指挥人物,倒是人物在支配作者。‎ 作者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思维状态说明,进入艺术表现阶段后,生活图画不但没有从作者头脑中消失,相反它更清晰、鲜明、生动,也更活跃。‎ 形象思维过程中,作者头脑里活动着的,除生活图画外,还有自己的情感。作者进入形象思维后,脑海中浮现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真的、善的、美的,也有假的、恶的、丑的,作者似乎就处于这些形象的包围中,真实地感受着他们的崇高或卑下、伟大或渺小,作者对他们不可能漠不关心,必然要鲜明地表现出赞成或反对,爱或憎。这样一来,形象和情感紧紧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 ‎(选自童庆炳《略论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删改)‎ 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形象思维的一项是( )‎ A.诗人歌德诗兴来临时,感觉头脑中的形象猛烈地敲击着他的心扉,催着他写,歌德便立刻跑到书桌旁,将就着横斜的纸,连摆正它的时间也没有,急忙从头到尾写下去。‎ B.苏轼画竹的经验是先胸有成竹,然后援笔凝视,快速落笔,流活画出心中的形象。‎ C.鲁迅在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前,整理了大量关于小说的资料,并对小说的发展史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梳理、考校、评析。‎ D.郭沫若构思诗歌《地球,我的母亲》时,把木屐脱了,在僻静的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时而又躺在路上,去感受“地球母亲”的皮肤,享受她的拥抱。‎ 1.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形象思维活动是以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的,这些生活图画包括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到的实际存在的形象,也包括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虚构的形象。‎ B.鲁迅开始写《阿Q正传》时,他的形象思维并没有高度成熟,随着鲁迅形象思维的逐步成熟,主人公阿Q按照自身的逻辑一步步走向“大团圆”结局。‎ C.人物形象一旦在作者头脑里定型,他就要按照自己的性格去行动。这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已不起作用,作品中的人物支配着作者,决定着作品的发展方向。‎ D.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者肯定会对头脑中浮现的各种形象表明鲜明的态度。所以,形象思维活动中,形象和情感总是并存的。‎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塑造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包括酝酿构思和艺术表现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作者都是以生活图画为基本单位进行形象思维的。‎ B.在艺术表现阶段,作者头脑中活动着的,除生活图画外,还有作者的情感。法捷耶夫写作《毁灭》的过程中,生活图画和情感活动在他的头脑里。‎ C.傅山作画前手舞足蹈,曲波创作《林海雪原》时感觉自己是和小分队的战友在一起,这些情形是在形象思维过程中,作者与自己笔下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表现。‎ D.在艺术构思阶段,清晰、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在作者头脑中十分活跃,这些图画仿佛在促使作者加快创作进程,不断完善作品。‎ 二、 古诗文(32分)‎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浞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日:“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日:“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转运使黄浞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5分)‎ ‎(2)“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8分)‎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8. 首句“归鸿声断残云碧”是如何写景的?有何作用?(4分)‎ 9. 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蜀相》中诗人为诸葛亮功业不成而叹惋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韦庄《菩萨蛮》中表明江南生活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荒 岛,的确是荒岛。‎ 据说,岛上有碗口粗的毒蛇和凶猛的野兽。‎ 民厌恶了城市的喧嚣、奢华和诡谲莫测,厌恶了人与人之间的猜忌、算计和冷漠无情,于是,他怀着死亡的决心登上了荒岛。他想:让蛇吞了,让野兽吃了,也比让人折磨得不死不活要好。‎ 民来到岛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的溪水,唱歌的小鸟,奔跑的野兽,让他欣喜若狂。‎ 三个月之后,民觉得有点儿寂寞了。他和鸟兽尽管相处和谐,可彼此语言不通,他太需要一个能倾听自己心声的人了。于是,他下岛,说服了一个女人跟他来到荒岛,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平静而舒适。‎ 没持续多久,两个人的生活变得有些无聊,怎么样才能让生活充满乐趣呢?于是,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健壮得像一头小豹子一样的儿子。‎ 儿子一天天长大,每天赤身裸体,在森林里跑来跑去,奔跑起来像风,爬起树来像猴子。民的妻很担心,她怕孩子变成野人,她认为孩子必须得到教化。‎ 于是负责教化孩子的老师被请到了岛上。老师耐心地教授民的儿子知识、礼仪。民的儿子渐渐失去了像风一样奔跑的能力,变得温文尔雅。到了十八岁,民的儿子提出了自己要享受爱情、要结婚的要求。‎ 第五个出现在岛上的人,是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和民的儿子结了婚。婚后不久,姑娘带来了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于是,一大家子人经常幸福地在一起吃饭、聊天。‎ 矛盾是偶尔产生的。那位老师因为民的儿媳妇的弟弟骂了自己,便恶毒地制造了一起谎言。于是,民和亲家大吵一架,谁也不理会谁。除了那位老师,没有第二个中立的人来劝解。于是,他们整日不说话,彼此像仇人。‎ 民觉得必须树立自己在岛上的威信,所以岛上的第九个公民来了,是一位公正的律师。他帮助民调解了和亲家之间的矛盾,并为民制定了岛上的公约。民作为岛主,拥有岛上的最高权力。后来,岛上又来了两名监督公约执行的检察官和三名保证公约执行的士兵。‎ 随着公约的执行,民发现其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在完善漏洞的同时,新的职业诞生了。民的儿子成了从城市向荒岛选拔、输送人员的最佳人选,而他的妻则做了他的秘书。‎ 厨师、保姆、巫师、侦探、心理医生、经纪人、司机、工人、制造商、乞丐、银行家……几乎每隔两小时,就有一个新的职业诞生。民看着他手下的子民越来越多,大家天天早上向他朝拜,听他训话,实在太高兴、太满足了。‎ 民的儿子垄断了整个岛上的经济,成了岛上的经济巨头。民每天站在岛的最高处——官邸的楼顶,看着岛上的变化,得意扬扬:这都是他的功劳啊,他是这座荒岛的开拓者,是至高无上的王。‎ 森林已经被砍伐得差不多了,因为岛上要发展经济,要造各种各样的房子,所以到处需要木头,于是森林没了;渐渐地,天空中不见了唱歌的小鸟,地面上没有了奔跑的野兽。随着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溪水变得不再清澈……‎ 政变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起的,他们说民老了,要他让位;说民的儿子骄奢淫逸,横行霸道,让岛上的经济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应该驱逐出岛,将其财产充公。‎ 尽管政变被镇压下去了,可民变得焦虑不安,他不知道那些觊觎他权力和他儿子金钱的人藏在哪里,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再次发起政变,甚至突然杀死他们,或者绑架他的孙子。‎ 民整日忧心忡忡、疑神疑鬼。岛上最权威的医生说,民患了抑郁症,他必须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休养,否则,他活不过一年。‎ 民听取了医生的劝告,他给儿子留了一封全权委托书,要他处理岛上的一切事务。‎ 在一个清晨,民乘坐一叶小舟,前往助手为他寻找到的另一座荒岛,他将一个人在那里静静地调养。‎ 小舟渐行渐远的时候,民回头看了看曾经的荒岛,现在,那是一座多么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啊!‎ ‎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隐喻意味,发人深思。荒岛,既是小说故事的大背景,也暗指人类生活的地球;民既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人类的一个缩影。‎ B.民为了使荒岛成为由一个人递增到有无数人的大都市,便下岛说服了一个女人跟他来到荒岛结婚、生子,于是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小说通过接受教育需要老师、产生了矛盾需要律师,说明厨师、保姆、巫师、侦探等职业的增多,是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必然结果。‎ D.小说用一幅简化的图景把人类发展的过程,即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发展史一一展现了出来,充分体现了漫长的时间而简化了广阔的空间。‎ E.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把政治、社会、人生、环境等重要元素糅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古老命题——人类从哪里来?人类要到哪里去?‎ ‎(2)小说第4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民看着他手下的子民越来越多”之后,岛上产生了哪些矛盾?请概括说明。(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与钱钟书先生的交往 邹士方 ‎ 20世纪80年代,听闻大多数外国友人到中国来有三个愿望,一是登长城,二是游故宫,三是见见钱钟书。但是见钱钟书先生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钱先生晚年闭门谢客,养病读书,辞掉许多社会职务,不出席任何会议,不仅外国人见他很难,就是天天在北京的中国人也很难见到他。而我却有数次机会拜访并与先生深谈,实为荣幸。‎ ‎ 1987年4月27日我第一次拜访钱钟书先生是贸然而去的,事先没有联系。因为听说他恃才傲世,杜门谢客,不接受任何采访,如果事先打招呼,十之八九要被拒之门外。‎ ‎ 那是一个暮春的下午,当我志忑不安地按响南沙沟钱先生寓所的门铃时,一个高亮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来了!”门随之被打开,一个在心目中己很熟悉却又陌生的钱先生出现在眼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身驼色中式裤褂;眼镜片后机敏的双眸闪着探寻的目光,浅浅的笑意浮在唇边,一副乐观、大度、潇洒、睿智的样子。‎ ‎ 当我说明来意,老人不紧不慢地说:“今天不行,我这儿有外宾,明天下午吧。不要采访,咱们随便聊聊可以。”他的声音高昂,显得底气很足。没想到仰慕己久的先生这么痛快地与我约定时间,虽说不让采访,但总算有个长谈的机会。‎ ‎ 第二天下午我如约而至,这次开门的是杨蜂先生。钱先生微笑着从内室走出,山南海北地同我聊起来。听说我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就询问起北大的老教授冯友兰、吴组湘、季羡林等人的情况,我一一作答。开始我还有点拘束,后来见他不拘形迹,谈笑风生,我也逐渐变得自然了。‎ ‎ 那天钱钟书先生与我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涉及文学艺术和人生、社会。钱先生谈择甚健,出语机智幽默,对晚生后辈循循善诱,使我受益匪浅。但钱先生一再叮嘱我,不要宣传他,不要写他,谈话内容不可向外传播。钱先生如此信任我,令我激动不己。应我的要求,他还在我的纪念册上用毛笔题写了“好学深思 士方同志属题 钱钟书”。钱先生的签名是十分美妙的艺术品,他将三个字巧妙地合成一个字,你仔细看又能看出三个字。‎ ‎ 这年10月我的美学著作《朱光潜宗白华论》在香港出版,1988年初我给钱先生邮去一册并附信请求指教。书寄出后,我想先生那么忙,大概不会给我什么回音。没想到3月却收到他的亲笔回信。钱先生抱病复信,以礼相待,实事求是和谦逊的态度令我感动!‎ ‎ 1988年11月23日,我与钱先生又有过一次长谈,那也是一个下午,在钱先生寓中。‎ ‎ 那天我叩门后,出来的仍是杨绛先生,她对我的突然造访似有档驾之意:“钱先生病了,正吃中药呢”正在进退两难之际,不想钱先生循声出来,一看是我,就善解人意地打破尴尬:“不是那么回事,请进!”‎ ‎ 宾主落座后,钱先生解释说:“我很长时间开会都不去,不见客,你今天来是‘瓮中捉鳖’。”他大笑我也笑,在笑声中我刚才那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 他谈了对另外一些名人的印象和看法,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十分直率。先生又谈学术方面的问题。他对美学,特别是朱光潜、宗白华二先生的美学贡献发表了一些独特的见解,他说,收到你的《朱光潜宗白华论》,有些想法,复信中不便谈,现在就权作答复吧。他的见解高屋建瓶,令我大开眼界。‎ ‎ 也许是先生久未见客,心中郁闷,欲一吐为快,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两个小时。‎ ‎ 他从书架上拿了一本精装的《谈艺录》,说这是新出的,之后用毛笔在扉页上书写了:“士方同志览存钱钟书奉”先生意扰未尽,抽出一条宣纸,在上面书写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退之语士方同志属书”,又在后面铃了一白一朱两方印章。‎ ‎ 他对我说:“韩愈的话还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现在就习惯于‘随’。”‎ ‎ 先生对我如此厚爱,使我受宠若惊,再一次深深感受到真正的大学者、大作家对青年学子从来都是虚怀若谷,热心提携的。‎ ‎ 临走时,先生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暖意盈人地说:“今天你来了,我很高兴,谢谢你!”又嘱我:“今天我们不过随便聊聊,不要同别人谈这些内容”我连连承诺。先生一直把我送出大门外。‎ ‎ 自钱先生寄我最后一封信至今己二十多年过去了,钱先生也己仙逝十多年,我亦年过花甲。当我回忆这些往事,捧读先生的手泽时,还深深地感动。“做有文化的实在而聪敏的君子”,这是钱先生在一篇短文中讲到的,先生本人就是这么一位谦谦君子。‎ ‎ (选自《名人传记》)‎ ‎ 相关链接 ‎ 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他学问的厂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诚然,他有超人的天资察赋,不过,更令人惊叹的还是他的勤奋和治学的严谨。‎ ‎ (选自《钱钟书:嗜书如命的清华学子》)‎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篇写外国友人的三个愿望,并极力渲染见钱钟书先生之难,是为了突出他恃才傲世,杜门谢客,也表现“我”的荣幸。‎ ‎ B.初次见到钱钟书先生,“我”感到,晨熟悉却又陌生”。这充分说明“我”对钱先生仰慕已久,一直都在关注着钱先生。‎ ‎ C.杨绛先生对“我”的造访似有挡驾之意,是因为担心钱先生的健康;钱先生说“不是那么回事”,是因为怕“我”尴尬。‎ ‎ D.钱先生在宣纸上书写韩愈的名言,是因为他认为韩愈的话有着现实意义,即当时有些人在学术方面过于随意,不够严谨。‎ ‎ E.写作本文时,距离“我”与钱先生最后一次交往已二十多年,但“我”对往事记忆犹新。这充分体现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2) 文中回忆了“我与钱钟书先生”的哪几次交往?请予以概括。(6分)‎ (3) 文中多处写到“我”的心理感受,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第Ⅱ卷(75分)‎ 五、语言表达(15分)‎ 13. 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杨振宁的演讲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开始,他说:曾看过一本《华罗庚传》,有很多内容纯属无中生有,真是不忍卒读,据说这样的书还获过奖!‎ ‎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对国家民族、科学研究的炽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③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④房地决业炒楼号、捆绑车位等违规行为频发。仔细想想,这些违规行为并没有什么新鲜招数,可地产商却屡试不爽,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⑤贵州省云岭乡云岭小学教师冯荣传面对自己生活中的许多变故安之若素,依然坚守三尺讲台,勤勤恳恳,这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⑥一阵暖风拂过,片片金黄的银杏叶在风中飘落,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虽说已是深秋,但并无萧瑟之感,反而给人以如坐春风的感觉。‎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的目的,旨在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多样性的认识,唤起公众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热情。‎ C.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浙江绍兴举行。30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分别获得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和文学作品奖项。‎ D.“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说我们理当坚持的只能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何况中国 文化的价值观并不差。‎ 1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最后要说,修辞 ① 是一个选择过程,那么, ② 我们对于语言知道得多,在我们的头脑里有丰富的积累, ③ 有选择的余地。 ④ 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很贫乏,表现力 ⑤ 更谈不上了。⑥,学习修辞,先决条件是要丰富自己的语言,不这样,谈不到修辞能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这样 B 既然 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此 C 既然 只有 就 不但 而且 这样 D 即使 只要 就 如果 就 因为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①_________,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②___________,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删减,反而应该增加。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③____________。‎ 六、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一位作家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的夏天天气干燥,生长的葡萄特别甜。”‎ ‎    “葡萄不怕干死吗?”作家不解地问。‎ ‎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新藤也不怕,放任它生长的怕。”‎ ‎    “为什么?”作家问。‎ ‎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一干,就受不了了。”园主慢慢地说。‎ ‎    作家陷入了沉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案 1. C(本文所提到的“形象思维”是指“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形象”或“在生活经验基础上虚构的画面”。C项没有提到鲁迅作品中的形象,更没有形象思维。)‎ 2. C(“这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已不起作用”无中生有;“作品中的人物支配着作者,决定着作品的发展方向”曲解文意,原文是“这时仿佛不是作者在指挥人物,倒是人物在支配作者”。)‎ 3. D.(张冠李戴,应是“艺术表现阶段”)‎ ‎4.B(原文标点: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白赎)‎ ‎5.A(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6.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 ‎(1)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得分点:推毂、诣、白各1分,句意2分)‎ ‎(2)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 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 ‎(得分点:其、颔首、衔各1分,句意2分)‎ 8. ‎“归鸿声断”,是写听觉;“残云碧”是写视觉,(2分)短短一句以声音与颜色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表达了词人思乡的愁苦。(2分)‎ 9. ‎“催”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角声急促,催促着黎明的到来,(1分)反映了词人因思乡而彻夜难眠的苦况。(2分)‎ ‎10.‎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画船听雨眠。‎ ‎(1)答案:A3分 E 2分 C1分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B项,“民为了使荒岛成为由一个人递增到有无数人的大都市”说法不当,这不是民的本意。C项,从小说中来看,职业的增多是社会需求的结果,是由小社会变为大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是人类从荒芜走向高度文明的必然结果”有些绝对。D项,表述错误,“简化的图景”并没有“充分体现了漫长的……空间”。‎ (2) 答案:‎ ‎①与第2自然段的传说中的荒岛上的恐怖景象形成对比,它是民心境好转的原因;‎ ‎②与民所厌恶的那个把人折磨得不死不活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大自然的美好;‎ ‎③与后面环境遭到破坏形成对比,揭示了人类是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主要是为了表现心情;(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渲染气氛;(5)推动情节的发展。‎ ‎(3)答案:‎ ‎① 以民和民的儿子为代表的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越来越多与岛上的资源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 ‎③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考生要在对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准答题区间,进行仔细分析,并准确归纳。结合文章内容,考生不难看出岛上的矛盾主要有三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生产、生活物资需求量的增大和资源越来越少之间的矛盾,环境破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2.‎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B项不够全面,只分析了“很熟悉”的一面。A项,“是为了突出他恃才傲世,杜门谢客”不正确,由下文可知,钱先生并不“恃才傲世”。D项,“有些人”不正确,也包括钱先生自己。这是他的自谦之词。另外,“随”也不是“随意”的意思。)‎ ‎(2)‎ ‎①1987年4月27日首次贸然拜访。‎ ‎②次日下午如约拜访,与之长谈并获签名。‎ ‎③1988年初赠送先生美学著作,并附信求教,获先生亲笔回信。‎ ‎④1988年11月23日,在先生寓中与之长谈,获赠书与题词。‎ ‎(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三点4分,四点6分。)‎ ‎(3)‎ ‎①文章题为“我与钱钟书先生的交往”,写“我”的心理感受能照应标题。‎ ‎②以“我”的不同心理感受,从不同侧面衬托钱钟书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高大形象。‎ ‎③通过“我”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有助于增强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每点2分,共6分)‎ 13. C 14. D 15. B ‎16.‎ ‎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片面地认为教材内容少了)‎ ‎②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几个生字 ‎③而忽略了古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17.参考立意:‎ ‎①经历过艰难困苦磨砺的人生可能最丰富、最甜美。而要人生甜美,既要接受磨难的考验,也要广泛吸取营养。‎ ‎②人生要自我修正才能健康发展 ‎③人生不可放任自流,生活不可任性,人应克制自己的欲望。‎ 附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浞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浞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浞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秦州逮捕他们治罪。侯蒙到了秦州,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侯蒙上奏说:“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残肢体啊。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 迁任刑部尚书,改任户部。近年郊庙祭祀提前办妥告成,尚书主管政事。到这时,皇帝就秘密地告诉他这种情况。侯蒙回答说:“因为财利来要求君主提拔自己,这不是臣下所敢做的事情。”一天,皇帝随便地问:“蔡京这个人怎么样呢?”侯蒙回答说:“假使蔡京能够端正自己的心术,即使古代的贤相也比不上他!”皇帝点头,并且让他暗中探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听说后怀恨在心。‎ 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朝廷商议贬值十分之七,府库主管官吏报告说:“各部门都用车装载大面值钱币到店铺买货物,都疑心货币制度要变更。”侯蒙说:“我们府库之中有多少贮存?”官员回答道:“八千缗。”侯蒙斥责道:“怎么有变革而我却不知道!”第二天,法令颁布。又曾经有几件事侯蒙独自接受圣旨,蔡京不知道;蔡京侦探到这些事,告诉皇帝,皇帝说:“侯蒙也这样吗?”将侯蒙贬为亳州知州。‎ 宋江进犯京东,侯蒙上书说:“宋江凭借三十六人横行于山东、河南一带,官军几万人没有敢与他抗衡的,他的才能一定超过常人。如今清溪的盗贼起事,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皇帝说:“侯蒙身居外地却不忘君主,是忠巨。”命他任东平知府,还没有上任就死了,终年六十八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