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56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王鼎,字定九,陕西蒲城人。少贫,力学,尚气节。赴礼部试至京,大学士王杰与同族,欲致之,不就。杰曰:“观子品概,他日名位必继吾后。”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丁母忧,服除,授编修。两以大考①升擢,累迁内阁学士。十九年,授工部侍郎。仁宗谕曰:“朕向不知汝,亦无人保荐。因阅大考考差②文字,知汝学问。屡次召见奏对,知汝品行。汝是朕特达之知。”调吏部,兼署户部、刑部。二十三年,兼管顺天府尹事,复谕曰:“朕初意授汝督抚,今管顺天府尹,犹外任也。且留汝在京,以备差往各省查办事件。”自是数奉使出按事鞫狱。二十四年,调刑部,又调户部。浙江德清徐倪氏因奸谋毙徐蔡氏狱三年不决,按察使王维询因自尽,巡抚程含章与按察使祁埙鞫之,甫得情而犯妇在监自缢。宣宗特命鼎典乡试,就治其狱,廉得徐故富家,以狱破其产,官吏多受赇,勾结朦庇,致狱情诪幻。悉发其覆,置之法,浙人称颂焉。道光六年,授户部尚书。八年,回疆平,以赞画功,加太子太保,绘像紫光阁。二十一年夏,河决祥符,命偕侍郎慧成往治之,寻署河督。议者以水势方涨,不宜遽塞,请迁省城以避其冲,鼎持不可,疏言:“河灌归德、陈州及安徽亳、颍,合淮东注洪泽湖,湖底日受淤。万一宣泄不及,高堰危,淮、扬成巨浸,民其鱼矣!无论舍旧址、筑新堤数千里,工费不赀,且自古无任黄水横流之理。请饬户部速具帑,期以冬春之交集事。不效,愿执其咎。”具陈民情安土重迁、省垣可守状。初至汴城,四面皆水,旦夕且圮,躬率吏卒巡护,获无恙。洎工兴,亲驻工次,倦则寝肩舆中。次年二月,工竣。叙功,晋太子太师。积劳成疾,命缓程回京。自禁烟事起,英吉利兵犯沿海,鼎力主战。至和议将成,林则徐以罪谴,鼎愤甚,还朝争之力,宣宗慰劳之,命休沐养疴。越数日,自草遗疏,劾大学士穆彰阿误国,闭户自缢,冀以尸谏。军机章京陈孚恩,穆彰阿党也。灭其疏,别具以闻。上疑其卒暴,命取原稿不得,於是优诏悯惜,赠太保,谥文恪,祀贤良祠。后陕西巡抚请祀乡贤,特诏允之。鼎清操绝俗,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卒之日,家无馀赀。‎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 ①大考:清代翰林、詹事的升级考试。②考差:科举制度中考官的考选差派制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士王杰与同族,欲致之   致:招纳 B.自是数奉使出按事鞫狱 按:查办 C.命偕侍郎慧成往治之,寻署河督 署:任职 D.洎工兴,亲驻工次 洎:到,至 答案 C 解析 署:代理、暂任官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庶吉士”,清代的庶吉士是在参加会试后考取进士,再参加朝考,选择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 B.“顺天府”,明清时设于京师(今北京)的府属建制,掌管京畿刑狱、财赋、农业等事项,最高长官为府尹。‎ C.“徐倪氏”,封建社会的女子大多没有名字,未出嫁前在姓后加“氏”,出嫁后在自己的姓前加丈夫的姓。所以“徐倪氏”的丈夫姓“徐”。‎ D.“休沐”,原意指“休息以洗浴”,指官员休假。各朝代休假制度不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有“十旬休假”之说。‎ 答案 A 解析 清代的庶吉士是指殿试后除一甲三名外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鼎才学优异,成绩突出。不仅在科举考试中成绩卓著,就是在升级考试中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嘉庆皇帝看了他的试卷也非常欣赏他的学问。‎ B.王鼎才干超拔,皇帝常常委以重任。浙江德清县的一桩通奸杀人案久审不决,皇帝专门派遣正在参加乡试的王鼎前去查办,王鼎很快审结了案件,深得民心。‎ C.王鼎一心为民,不辞辛劳。黄河决堤,王鼎为了保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身先士卒守住了河堤;修堤之时又亲自驻扎工地,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 D.王鼎自幼就重气节,身为臣子忠君爱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反对议和,极力主战;看到林则徐获罪贬官不惜以死进谏,弹劾穆彰阿误国。‎ 答案 B 解析 皇帝是派遣王鼎掌管乡试的同时,顺便侦办这个案件;且他不是“参加乡试”,而是掌管乡试。‎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饬户部速具帑,期以冬春之交集事。不效,愿执其咎。(5分)‎ 译文: ‎ ‎(2)军机章京陈孚恩,穆彰阿党也。灭其疏,别具以闻。(5分)‎ 译文: ‎ 答案 (1)请求命令户部马上准备钱银,希望在冬春换季时把水患治理好,不成功,愿意接受责罚。‎ ‎(2)军机章京陈孚恩,是穆彰阿的党羽,销毁了王鼎的奏疏,另外伪造了一份来呈给皇帝知晓。‎ 解析 (1)关键词:饬、帑、效。(2)关键词:党、灭、闻。‎ 参考译文 王鼎,字定九,是陕西蒲城县人。年少时家中贫穷,努力学习,重气节。参加礼部的考试到了京城,大学士王杰和他是同乡,想要招纳他到门下,但他没答应。王杰说:“我看你的人品气概,将来的名声地位一定紧接我之后。”嘉庆元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母亲去世守丧,丧期满后被授予编修的职务。两次因为在大考中成绩优秀而升迁,连续升迁到内阁学士。嘉庆十九年,他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仁宗诏令说:“我之前不知道你,也没有人保举推荐你。因为看了你大考和考差的试卷内容,知道你很有学问。多次召见,你进言对答,了解了你的品行。你是因为特别突出让我知道的人。”调任吏部兼管代理户部、刑部。嘉庆二十三年,兼管顺天府尹的工作,(皇上)又诏令说:“我开始想任命你为督抚,如今你担任顺天府尹,就像到地方任职。暂且把你留在京城,也可以预备着派往各省去查办事情。”从这以后多次奉命出京查办事情,审问案件。嘉庆二十四年,调任刑部,又调任户部。浙江德清县的徐倪氏因为奸情谋杀了徐蔡氏,案子三年都没有判决,按察使王维询因为这件事自杀,巡抚程含章和按察使祁埙审问这个案件,才问出实情,这个女犯人就在监狱中上吊自杀。宣宗特意命令王鼎掌管乡试,顺便侦办这个案件。王鼎查访到徐家原来也是富户,因为这个案子散尽了家产,官吏大多接受了贿赂,互相勾结,上下包庇,导致案情扑朔迷离。王鼎揭开案情重审,依法判决了案件,浙江的民众都称赞这件事。道光六年任命为户部尚书。道光八年,平定回疆,因为辅佐有功,加封太子太保衔,并画了像挂在紫光阁。道光二十一年夏天,祥符一带的黄河决堤,皇帝命令王鼎和侍郎慧成一起去治理,不久代理了河督的职务。众人议论认为,黄河水势正在上涨,不适合马上重筑河堤,请求迁走省城来躲避洪峰,王鼎坚持认为不可行,上疏说:“洪水流入德州、陈州和安徽的亳州、颍州,在淮东汇合流入洪泽湖,湖底天天都会有淤泥流入。万一来不及流走,高高的围堰就会危险,淮河、扬州一带就会大面积被洪水淹没,老百姓都要成为鱼了!更不用说是在旧址上重建屋舍还是修筑几千里的新堤岸,工程费用都不可计量,并且自古以来没有任由黄河水泛滥的道理。请求命令户部马上准备钱银,希望在冬春换季时把水患治理好,不成功,愿意接受责罚。”王鼎又详细陈述了人民安土重迁的心愿和省城可以坚守的情况。当初王鼎刚到汴州的时候,四面都是洪水,河堤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王鼎亲自率领官吏士卒巡查守护,终于安然无恙。等到修堤工程开始的时候,王鼎亲自驻扎在工地上,累了就在轿子中睡一下。第二年二月工程竣工。评定功劳晋升太子太师衔。由于王鼎积劳成疾,皇帝命令他慢慢回京。自从开始禁鸦片烟,英军进犯沿海,王鼎极力主战。等到议和的事情将要结束,林则徐因为获罪被贬官,王鼎十分气愤,回到朝廷极力争取,宣宗慰劳他,让他在家中休息养病。过了几天,王鼎自己写了遗疏,弹劾大学士穆彰阿耽误国事,在家上吊自尽,希望以死劝谏皇帝。军机章京陈孚恩,是穆彰阿的党羽,销毁了王鼎的奏疏,另外伪造了一份来呈给皇帝知晓。皇帝怀疑王鼎突然死亡的原因,命人拿王鼎原来的奏疏,却没有找到,于是颁下褒奖赞美的诏书,痛惜王鼎逝世,追赠太保衔,谥号文恪,在贤良祠享受祭祀。后来陕西巡抚请求在陕西的乡贤祠中祭祀王鼎,皇帝特别下诏允许。王鼎节操清廉脱俗,一生都不接受别人请求委托,自己也不请求委托别人办事。死的时候,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 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 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廪既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曰:“臣伏见比年以来,高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糗。道路修阻,动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绿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皆曰:‘严刑峻法。’太宗笑曰:‘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兴,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 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曰:“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 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韩家奴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韩家奴每见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见,命去之。韩家奴既出,复书。他日,帝见之曰:“史笔当如是。”帝问韩家奴:“国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曰:“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韩家奴对曰:“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 ‎(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B.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C.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D.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 答案 D 解析 “暴虐”是一个词,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由句意“轻徭薄赋,人们生活很快乐”,可知“人乐其生终”不合事理,据此排除B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书令,古代官名,指中书省的长官,掌管传宣诏命等事宜。中书省和尚书省、门下省并称“三省”,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B.帑廪,粮仓钱库的意思。在古代“帑”指官府储藏粮食的仓库,“廪”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C.史笔,既是历史记载的代称,也可以指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还可以指执史笔的人,即史官。文中是“史官”的意思。‎ D.穆宗,庙号。帝王死后,奉入宗庙祭祀,都要给予相称的尊号。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 答案 B 解析 在古代,“廪”指官府储备粮食的仓库。“帑”指官府收藏钱财的库房。‎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 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 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 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不迎合皇上心理,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 答案 D 解析 “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说法错误,皇上命他删去,他先是删了,出宫之后又记录了下来。‎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5分)‎ 译文: ‎ ‎(2)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5分)‎ 译文: ‎ 答案 (1)向人借贷,那么要附加十倍的利息,以至于有卖儿子、割让田地而不能偿还的人。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那么就用少壮之人补充。‎ ‎(2)从此一天天被亲近和信任,每当入内侍候,都要赐座,遇到节庆之日,皇上同他一起饮酒赋诗,相互敬酒,君臣之间互相投合(十分融洽)为人所不及。‎ 解析 重点词语:(1)“假”“鬻”“逋”;(2)“物故”“胜”“酬酢”。‎ 参考译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萧安抟的孙子。他少年时好学,成年后到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996)开始出任官职。家中有一头牛,不听使唤,其奴仆得到好价钱将它卖了。韩家奴说:“自己得利,让别人受害,我不能这么做。”便退了钱取回了牛。‎ 二十八年(1010),主管南京栗园。重熙初年,同知三司使事。四年(1035),皇上跟他交谈,觉得他有才,让他做了诗友。皇上曾经从容地问他:“你在京外做官有特别的见闻吗?”韩家奴回答说:“臣仅仅只知炒栗子:小的熟了,那么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则小的一定焦了。要让大栗小栗都熟,这才是尽善尽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曾掌管栗园,所以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大笑。‎ 当时诏令天下陈说治国之道的关键,制问:“徭役不曾比从前增加,征伐之事也不常有,谷子丰收了,府库仓廪也充实了,然而百姓受到重重困扰,难道是做官的怠慢疏忽、做百姓的懒惰吗?现在的徭役哪一种最重?哪一种尤其烦苦?将哪一项减省则能得益?用什么办法可以恢复补役之法?用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盗贼的蠹害?”韩家奴回答说:“臣下见近年以来,高丽不曾宾服,阻卜仍然强大,备战防守之举,实在不能停止。前者选派富民防边,自备粮草。道路甚远又多险阻,动辄积年累月;等到到达屯所,费用已用去过半;一头牛一驾车,只见人去,很少有回来的。没有男丁的家庭,要用两倍的耗费去雇人租车,人们都害怕劳苦,半途逃亡,所以戍卒的军粮多数不能得到供应。向人借贷,那么要附加十倍的利息,以至于有卖儿子、割让田地而不能偿还的人。有的逃役不回,有的在军中死去,那么就用少壮之人补充。在鸭绿江以东,戍役情况大抵如此。我听说唐太宗向群臣请问治盗的关键,都说:‘严刑峻法。’太宗笑着说:‘盗贼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无限制地征收赋税,以致民不聊生。现在我在内节制嗜欲,在外停止巡游,使天下安静,那么盗贼自然就没有了。’由此看来,盗贼之多寡,都是因为衣食之丰俭、徭役之轻重不同所致。愿陛下裁定。”‎ ‎(韩家奴)提升为翰林都林牙,(皇上)又下诏晓谕他:“将翰林之职授予你。我的起居状况,都要据实记录。”从此一天天地被亲近和信任,每当入内侍候,都要赐坐。遇到节庆之日,皇上同他一起饮酒赋诗,相互敬酒,君臣之互相投合为人所不及。韩家奴知无不言,即使是诙谐戏谑之言,也不忘作规劝讽谏之语。‎ 韩家奴每次见到皇上出猎,没有一次不加以劝谏的。适逢有司上奏皇上在秋山狩猎,熊、虎致伤致死数十人。韩家奴将此事记于史册上。皇上见到,命他去掉。韩家奴出宫之后,又记了下来。后来有一天,皇上见到了,说:“史官就该是这样。”皇上问韩家奴:“我们国家创业以来谁可以算是贤主?”韩家奴回答说是穆宗。皇上奇怪,问:“穆宗贪酒,喜怒无常,将人命视如草芥,你为什么说他贤明呢?”韩家奴回答说:“穆宗尽管暴虐,但能减省徭役,减轻赋税,人人都过得很快乐。总计穆宗一朝,无罪而被杀的,还没有超过现在秋山田猎的死伤的人数。所以我就认为穆宗贤明。”皇上无言以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