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00 KB
  • 2021-06-08 发布

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20分。试卷共8页,四道大题,17道小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祢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楮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規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紀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渡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B. 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C. 在作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 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祈,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 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C. 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D. 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白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B. 汉字可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压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 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D. 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概括不准确,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B项,“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概述不准确,“因而”强加因果。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故选D。‎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表述不合逻辑,根据文中第一段内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分析可知,“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卫生餐厅 ‎(美)约翰·爱伦 ‎“来两只嫩煮鸡蛋,一客家常油炸土豆条,一块乌饭浆果松饼,再加咖啡和鲜桔汁。”我吩咐卫生餐厅的侍者,慢跑后的我感到饥肠辘辘。‎ 我刚打开报纸,咖啡就端上来了。“请用咖啡,”侍者说。“不过,对不起。我们的立法当局坚持要我们提醒顾客,每天喝三杯以上的咖啡有可能增加得中风和膀胱癌的危险。虽然这是除去了咖啡因的,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仍要求我们说明,提取过程中或许还残留了微量的致癌可溶物。”这才给我的杯子斟上。‎ 侍者端着我叫的早点回来时,报纸差不多看完了第一版。‎ ‎“您的鸡蛋,”侍者说,“如果不煮透,就可能含有沙门氏菌,会引起食物中毒。蛋黄中有大量的胆固醇,它有诱发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的主要潜在危险。美国心血管外科医生协会主张每星期至多只吃四个鸡蛋,吸烟者和身体超重十磅者尤应如此。”‎ 我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 ‎“马铃薯,”侍者继续着,“皮上的青色斑块有可能含有一种叫龙葵的生物碱毒素,《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说龙葵碱会引起呕吐、腹泻、恶心。不过放心,您用的土豆是仔细地去了皮的,我们的供应商还答应,如有不良后果,他们将承担一切责任。”‎ ‎“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我想。‎ ‎“松饼含有丰富的面粉、鸡蛋和黄油,还有乌饭浆果和低钠调味粉,唯独缺少纤维素。营养研究所警告说低纤维饮食会增加胃癌和肠癌的危险。饮食指导中心说面粉可能受到杀真菌剂和灭鼠剂的污染,可能含有微量的麦角素,它能引起幻觉、惊厥和动脉痉挛。”‎ 顿时,我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 ‎“黄油是高胆固醇食品,卫生部忠告近亲患心脏病的人限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我们的乌饭浆果来自缅因州,从未施过化肥和杀虫剂。但美国地质调查队有报告说许多缅因州的浆果长在花岗岩地区,而花岗岩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质铀、镭和氡气。”‎ 我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 ‎“最后,烘焙的麦粉中含有硫酸铝钠盐,研究者认为铝元素可能是早老性痴呆症的罪魁祸首。”侍者说罢便离去了,令人肃然起敬的营养科普也许结束了。‎ 侍者很快回来了,带着一只罐子。“我还记得说明,我们的鲜桔汁是早上六点前榨的,现在是8:30正。食物和药品管理局与司法部正在指控一家餐馆,因为它把放了三四小时的桔汁说成是新榨的。在那个案子裁决前,我们的律师要求我们从每一个订了类似食品的顾客那儿弄一份放弃追究声明书。”‎ 我填写了他递过来的表格,侍者用回形针把它附在账单上。在我伸手取杯子时,侍者又拦住了。“还有一件事”,侍者说,“消费安全组织认定您使用的叉子太尖太锋利,必须小心使用。‎ ‎“好,祝您胃口好。”侍者终于走开了,艾德沃德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 哦!上帝!‎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 小说中“我”因为早晨慢跑锻炼后感到饥饿,走进餐厅点了早点,透露出“我”想尽快获得食物填饱肚子的意愿。‎ B. ‎ 侍者介绍《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的提示,以及土豆供应商的承诺等都是为了显示美国社会食品法律的健全和食品安全形势良好。‎ C. 对于普通大众并不太了解的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侍者掌握全面,介绍细致,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 D. 小说通过对话形式层层展开,十分详细的记录侍者的告诫和提醒,通过“我”对此的态度反映小说的主题。‎ ‎5.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侍者的形象特点。‎ ‎6. 简要分析小说中表现了“我”怎样的饮食感受。‎ ‎【答案】4. C 5. (1)机械教条,不知变通;(2)呆板冷漠,推卸责任(意思对即可得分,每点3分。答忠于职守、敬业负责、知识丰富也可酌情给分) ‎ ‎6. (1)反胃、祈愿。“我”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2)疑虑、惊恐。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3)无味、无奈。侍者终于走开了,“我”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C项,“对于普通大众并不太了解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侍者掌握全面,介绍细致,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表述错误。本文中侍者用所谓掌握全面的饮食卫生与健康保健常识给“我”做讲解,并不能有利于用餐者健康饮食,反而会使用餐者倒胃口、没有了食欲,本文是在讽刺侍者这种死板、机械教条的人。‎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任务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回归到文本里,本题对应的答题区间为整个文章,再整体上分析。先概括特点,后结合文本分析。‎ 侍者给“我”叙述了《内科医生参考手册》上嫩鸡蛋、咖啡、松饼、黄油等这些食物能给人们很大的危害,侍者这样很细致的介绍,显然对于用餐者来说是倒胃口并且有些惊疑的叙述,这就说明侍者机械教条,不知变通;用餐结束后侍者让“我”填写了律师要求他们从每一个订了类似食品的顾客那儿弄一份放弃追究声明书,这种做法表明侍者呆板冷漠,推卸责任的特点。‎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的能力。这类题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是简要分析,既要答出变化又要结合文本分析。先明确文题,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文章中“我”的饮食感受是从侍者讲述嫩鸡蛋的危害开始的,侍者说“如果不煮透,就可能含有沙门氏菌,会引起食物中毒”,“我的胃感到一阵不舒服”;又说“您用的土豆是仔细地去了皮的,我们的供应商还答应,如有不良后果,他们将承担一切责任”,发展到“我”想“但愿这‘不良后果’别降临到我头上。”可见侍者给我的介绍令我反胃和我的祈愿;当侍者介绍完松饼中所含的危害之后,原文说“我觉得焦黄松脆的松饼诱人的香味变得十分可疑了”“我立刻想起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幸存者头发脱落的不雅观之状”,可知我对这些食物的疑虑、惊恐;最后“侍者终于走开了,艾德沃德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拨拉着已是冷冰冰的那份早餐,胃口彻底倒了”可知,“我”这次用餐的无味、无奈。‎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 二、古诗文阅读(共37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 ‎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②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有疑吾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④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戚跼蹐⑤,京师肃清。帝知纡奉法疾奸,不事贵戚,然苛惨失中,数为有司所奏,遂免官。后为御史中丞。‎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又造作巡狩封禅上书,惑众不道,当伏诛戮。”会瑰归国,纡迁司隶校尉。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藁(gǎo):稻、麦的秸秆。③铃下:指属下。④马、窦:指马氏、窦氏,均是皇亲国戚,也属于大姓名主。⑤跼蹐:jújí亦作“跔脊”,形容谨慎恐惧的样子。‎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B. 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C. 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D. 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窦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下车:指官吏刚到任所上任,周武王时期,为了利于社会的稳定,被封的官员都是坐驿车去上任,于是“下车”或“下车伊始”指新官刚上任。‎ B. 封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所谓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典。“封”是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是指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 C. 归国:这里的“国”是“封地,封国(王侯所受封的地域)”的意思,窦瑰被皇帝封为夏阳侯,拥有自己得封地,所以归国即回到自己得封地。‎ D. 左转:我国古代官员升迁、降职都有一些术语。如升迁称作“升”“进(晋)”“擢”“右迁”等,降职称作“贬”“谪”“陟”“左迁”“左转”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纡明察秋毫。廷掾想煞他的威风,于是在清晨找到一个死人,砍断手足,竖立在相府门旁。周纡暗中观察打探,通过细节查出了实情。‎ B. 周纡刚上任就给了下属一个下马威。他问豪门望族的名字,官吏却用卖菜的那些低贱的人来糊弄他,周纡识破了他们的伎俩,京师一片肃然。‎ C. 周纡对窦氏贵戚不宽容,虽然窦氏很多人被杀,但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弹劾他,表面上建造讲堂,招收儒生,实际上在聚集奸诈凶暴的人。‎ D. 周纡仕途曾因一件小事受波折,永元六年夏季闹旱灾,皇帝亲自去洛阳视察监狱,有两个囚犯被拷打受伤,身上生了蛆虫,周纡因此被降职。‎ ‎10.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 ‎(2)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答案】7. C 8. D 9. B ‎ ‎10. (1)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2)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闭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不宜”是副词,用来修饰“典司”的,其前停顿,排除AB;“后”,后来,引导下文内容,其前停顿,排除D;译文:太傅邓彪上奏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统统被杀。‎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左转:我国古代官员升迁、降职都有一些术语。如升迁称作‘升’‘进(晋)’‘擢’ ‘右迁’等,降职称作‘贬’‘谪’‘陟’‘左迁’‘左转’等”中“陟”不是降职,是升官。‎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项,“他问豪门望族的名字,官吏却用卖菜的那些低贱的人来糊弄他”错,原文第三段“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意思是“先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动了怒,厉声说道: ‘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所以应为:官吏认为的豪强和周纡认为的豪强有较大距离,称官吏认为的那些豪强好比卖菜的低贱人,不是真正有分量的人。‎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以”,认为;“不肖”,不贤能;“仇”动词,仇恨;“志”动词,立志;译文: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 (2)“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性命;“乃”,就;第二个“以”,因为;“素”,一向,向来;遂不敢害:省略句,省略宾语,在句末加“之”;译文: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闭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学说。(明帝)永平中期,周纡补任南行唐长。上任后,他晓谕官吏百姓说:“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 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接着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 ‎ 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他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肃宗听说以后很同情他,又让 他担任郎官,又升迁为召陵侯相。廷掾害怕周纡威猛明察,想煞煞他的威风,就在清晨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将尸体立在相府门前。周纡得知后就去察看,他站在死人身 边,装着好像跟死人说话的样子。暗中观察到死人口中和眼中有稻芒,就秘密向把守城门的人问道:“都有谁运稻草进城?”看门的人说:“只有廷掾。”他又问身边侍从:“外面有谁对我跟死人说话持很怀疑的态度吗?”侍从说:“廷掾对您怀疑。”于是周纡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没有杀人,是找来道边的一个死人”。自此谁也不敢欺骗周纡。 ‎ 天子召他担任洛阳令。 周纡刚上任,先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动了怒,厉声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皇帝知道周纡执法严明疾恶奸邪,不巴结贵族,但是苛刻残酷过度,多次被有关官员弹劾,于是免去了他的官职。后来又任御史中丞。‎ 和帝即皇帝位以后,太傅邓彪上奏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只要有一丁点儿私怨的,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 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窦氏许多人虽然被杀,而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痛恨此事,就上疏说:“据查夏阳侯窦瑰,本来轻浮刻薄,心志乖戾不正,对经典毫无学问,但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聚集奸诈凶暴的人。他轻视皇上声威,轻慢皇室,又作巡狩封禅书,蛊惑百姓,应当处以死刑。”恰逢夏阳侯窦瑰回到封国,周纡调任司隶校尉。六年夏天,发生旱灾,天子亲自到洛阳监狱察看囚犯情况及记录的罪状,见到两名犯人被拷打后伤口生虫,将周纡降职为骑都尉。七年,迁任将作大匠。九年,在任上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剑客 齐己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 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拔剑”二字点出了剑客的身份,“绕”字点出了剑客且歌且舞的场面。‎ B. 运用萧瑟秋风和漫天飞雪等意象,有力地烘托出剑客的英雄气质。‎ C. 颈联表达了剑客此次外出是为了“报人恩”,而不在于仇恨的轻重如何。‎ D. 诗中剑客胸襟磊落、性格刚猛、气概豪壮,真可谓气吞江河,撼人心魄。‎ ‎12. 简要分析尾联的含意。‎ ‎【答案】11. C 12. (1)意为此剑客嫌荆轲在易水边反复悲歌,感伤别离,感情未免过于细腻缠绵了。(2)以此剑客与古代著名剑客荆轲进行对比,显示此剑客的豪气更在荆轲之上,表达了诗人对剑客豪壮气概的赞美。‎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赏析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C项,“颈联表达了剑客此次外出是为了‘报人恩’,而不在于仇恨的轻重如何”理解错误。‎ 颈联“勇死寻常事,轻仇不足论”,点出此剑客固然可以为酬知己而勇赴死难;但他也绝不是那种气量狭窄,为睚眦之怨而轻生舍命的亡命徒。这里强调了剑客的有胆有识,襟怀开阔,使其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故选C。‎ ‎【12题详解】‎ 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可以通过重要意象、能表达情感的“情语”、表现手法等来体会作者传达出的情感。‎ 尾联“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 赞扬此剑客的豪气更在战国时代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王的荆轲之上,很明显化用了“易水送别”的典故。关键词是“翻嫌”,为何如此,原来是“细碎”。剑客嫌弃的是易水送别时宾客、太子与荆轲之间送别的场面太过儿女情长了。这里将剑客与荆轲进行对比,反映出剑客的英雄果敢,豪气远在荆轲之上。字里行间中抒发的是诗人对剑客豪气干云的一种由衷的赞美。也与前文写剑客喝酒而生发出的豪兴以及拔剑起舞等行为形成呼应。‎ ‎【点睛】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对诗句 理解的考查题型,解答时要注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1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再别康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借用谐音“留”,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 ‎(2)《沁园春·长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出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表现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在《雨巷》中,诗人写“姑娘”的凄美消散,不仅写出她的颜色、芬芳“消了” “散了”,还写出她“甚至”“消散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记念刘和珍君》的第四部分,作者指出反动当局的暴行让人惨不忍睹之后,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层进一层地写出作者的愤慨心情。最后的问句回应了第一部分的“我实在无话可说”,加强了悲愤的力量。‎ ‎【答案】 (1). 那河畔金柳 (2). 是夕阳中的新娘 (3). 到中流击水 (4). 浪遏飞舟 (5). 太息般的眼光 (6). 丁香般的惆怅 (7). 流言 (8).‎ ‎ 尤使我耳不忍闻 (9).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畔、遏、太息、惆怅、尤。‎ ‎【点睛】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 ,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 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 。‎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方兴未艾的当下,必须未雨绸缪、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 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私人化 现实 保障 B. 屡见不鲜 个性化 事实 保护 C. 司空见惯 私人化 事实 保护 D. 屡见不鲜 个性化 现实 保障 ‎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 ‎ 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 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D. 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B.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C.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D. 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 ‎【答案】14. D 15. A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形容事物看见过多次,就不会觉得新奇。根据语境“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所以应选“屡见不鲜”。‎ 第二空:私人化:是指自己的个人的。个性化:就是非一般大众化的东西。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独具一格,别开生面的一种说法。语境是说AI(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服饰搭配,服饰搭配应该是非一般大众化的,独特、另类、拥有自己特质的需要的。所以应选“个性化”。‎ 第三空:现实:客观存在的事物;合于客观情况。事实:是指客观世界所直面的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语境是“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应选“现实”。‎ 第四空: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护:指尽力照顾,使自身(或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权益不受损害。语境是说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方兴未艾的当下,必须未雨绸缪、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这样的权利给予保护,使之不受侵犯和破坏。所以应选“保障”。‎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本题所给材料上段说“刷脸”带来的便利,本段说信息采集与安全问题,故应以表述转折的关联词开头,排除CD两项;B项,“人们……也引发了”搭配不当。排除B项。‎ 故选A。‎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根据上文,应将“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放在前面,排除C项;“加大……处罚措施”“加大……处罚”搭配不当,应:同时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违背道德伦理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排除AD两项。‎ 故选B。‎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四、写作(50分)‎ ‎17.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孝敬父母是义务,主动承担不逃避 漫画中,父亲叫儿子帮忙再倒杯水,可是儿子却以寒假作业中没有要求倒第二杯水为由拒绝。这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教人孝敬父母的作业,竟成了不孝敬的理由。‎ 孝敬父母是义务,应主动承担不逃避。‎ 我们在这里不妨作一个归谬,假设“作业上没有要求给家长倒第二杯水”就不倒第二杯水是对的,那么如果作业连“给家长倒一杯水”的任务也没有布置,是不是就连那一杯水也不倒了?假期作业也没有要求我们一天吃三顿饭,是不是我们就不吃饭了?所以以“作业没布置倒第二杯水”而逃脱义务的理由不成立,纯粹是诡辩,暴露出来的是成长的问题。‎ 孝敬父母是义务,作业本是教我们学会承担。‎ 漫画中,老师所布置作业的本意是唤醒我们的亲情意识,通过让我们以给家长倒水,来启发我们尊敬父母,关爱父母,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透过做这个作业,其实可以看到平常的我们是怎么做子女的:我们平常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油瓶倒了不管扶,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对家庭有责任、对父母有义务。父母溺爱当然是父母的错误,但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反思?‎ 孝敬父母是义务,是个多大的义务?我们能不能承担?‎ 孟子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我们在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是折技之类也。倒一杯水,举手之劳。如果连给父母倒杯水的义务都要逃避,那将来父母生病,父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做到呢?如果连关爱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何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孝敬父母是义务,承担这个义务不妨从倒一杯水开始。‎ ‎《孝经》上说:“孝子之事亲也,居者致其敬。”给父母倒一杯水事小,但体现了礼敬父母的态度,与作业布置不布置无关,我们要主动去做。从倒一杯水开始,学会承担义务,关爱父母,逐渐成长为一个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的作文。对于漫画类的作文在审题上要注意两点:其一,一定要把构图要件涵盖完;其二,要有由“个体”上升到“类型”的意识。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在表达主旨的方式方法上类似于寓言,它往往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来反映事实、表明道理漫画的主题有贬斥意义的居多,写作时,应把它还原成现实,而不应就画论画。漫画素材的审题关键是要从画面内容提炼出寓意。‎ 审题:立足于考查考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层面的问题,巧妙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所选漫画,表层理解没有难度,但“寓意”层面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其中隐藏着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干预生活的责任意识。考生需要先整体把握漫画中的内容,包括里面的文字,人物的状态等内容。实际上,“一杯水”中的“一”是泛指,不应该机械地将其理解成数量“一”;“一杯水”也可以具有象征意义,指孩子能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漫画表意的重点在于正确认识儿子的错误做法。任务设置的主要意图在于引导考生思考该如何孝敬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劳动和做家务,要主动担当不逃避等。考生需要准确把握文字背后隐藏的寓意。本题在审题上有开放性:‎ ‎(1)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有多种。可以从儿子的角度分析其错误做法,也可以从父亲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也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也可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2)立意的角度是多样的。漫画中,儿子的做法存在明显的错误,考生可以从中分析出错误做法的原因,如儿子死抠作业中的内容,而不清楚这项作业的意义,只会抱令守律、机械呆板地执行;还可以从“倒杯水”的象征意义入手,如作业是要求子女学会尊敬父母,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干力所能及的家务,而孩子却以“作业上没有要求”为借口,逃避劳动;也可以从父亲流汗及惊讶的表情入手,思考儿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家庭教育缺失也是重要原因,引导考生思考家庭教育应该如何进行。‎ ‎(3‎ ‎)文体选择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论述类文体,直接发表看法;可以选择叙述类文体,通过故事和事件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选择书信等类文体。‎ 立意:(1)正确对待劳动和家务,主动担当不逃避。‎ ‎(2)作业教我们承担义务,而不能将其当作逃避的借口。‎ ‎(3)领会作业真意,学会孝敬父母。‎ ‎(4)孝敬父母是义务,主动承担不逃避。‎ ‎(5)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教做人。‎ ‎(6)家校合作,教会做人。‎ ‎(7)莫让教育失去本真 ‎(8)孝道奉于心,而不奉于形 ‎(9)切勿只追求形式,而忽视本质 ‎(10)我们不需要“教科书式”的亲情 相关素材:‎ ‎(1)中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礼义之邦。早在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孩子进入课堂学到的第一课就是讲孝顺孝道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孩子读书,要先学会孝顺孝道。在懂得孝道,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去学习文化知识。懂得孝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孝道不足,知识越多,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但是,可能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做反了。我们只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却不学习孝道,所以,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没有礼貌了。这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懂得的知识多了,就要表现自己。他认为他自己的对,你的不对。可是却又不懂得孝顺,当然就不听话了,不礼貌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在10岁之前,孝道的根基没有打牢哇!‎ ‎(2)母亲的脊梁:孟佩杰在小时候因家境贫穷被亲母送人,在10多岁时,因发生事故而让她这个温暖的养父母为她搭起的家变得支离破碎:养母瘫痪在床,养父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只剩下年幼的孟佩杰和瘫痪的养母,孟佩杰细心地照顾着。。。‎ ‎(3)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是一个很有艺术性的孝道故事。‎ 字幕:“关爱老人,用心开始。”‎ 画面:妈妈端来水给老人洗脚:“烫烫脚,对您的身体有好处!”‎ 只有几岁的儿子看见后,去端来一盆水:“妈妈洗脚!”‎ 画外音:“其实,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 字幕:“将爱心传递下去。”‎ ‎(4)2012年4月20日,受信阳市南湾风景区中学校长彭涛的邀请,为该校学生家长做了一场免费公益的家庭教育指导。演讲后与家长交流时,一位家长说:“王教授,您说的真对!我以前爱在家里吸烟。有一次,我两岁多的儿子在地上捡了个烟头放到嘴里去吸。我从此不敢在儿子面前吸烟。我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每天晚上出门遛弯,我总爱嘱咐他:走路慢点,要早点回家。我出门上班时,我儿子屁颠屁颠地跑来对我说:老爸,走路慢点,早点回家哈!”‎ 是啊。心动不如行动。言教不如身教。要将孝道和爱心传递下去,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身体力行啊。‎ 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问候过我们,也许那是因为孩子从来没有看见我们向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做过问候!‎ ‎(5)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说,教育能够培养人的人格健全,能够培养出来一个独立思考,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学习,如何去生活,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发展和生存。如果说教出来的学生人格不健全,哪怕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再怎么优异,那么他的人格不健全,将来不一定会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我们看到过很多类似的新闻,说的是高智商的犯罪。这类人一般有着高智商,有着高学历,有着聪明的大脑,我们能说这一类人是不优秀吗?虽然他们优秀,但是他们没有把自己的长处用在该用的地方,反而是萌生了一些坏的想法,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 而有的人可能学习成绩不那么好,学历也一般,但是,在社会上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一个助人为乐的人。那么他就是一个优秀的人,即使他的成绩不好,但是他的人格健全,有着积极向上的心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知道,什么叫做人。所以说要想学,就要先学做人,而教育的核心之道也是教人如何做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习做人,学会以德服人,以德处事。‎ ‎(7)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让人们能够更聪明更文明,就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教会做人的道理,学会以德服人,以德处事,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行文结构:拟定一个表现观点且有文采的题目。简单描绘漫画内容,引出观点,“孝敬父母是义务,应主动承担不逃避”。主体部分用递进结构行文,先用归谬法证明以“作业没布置倒第二杯水”而逃脱义务的理由不成立,纯粹是诡辩,暴露出来的是成长的问题;联系现实论证孝敬父母是义务,作业本是教我们学会承担;引用名言论证孝敬父母是要承担义务,论证步步深入。结尾紧扣漫画内容,引用名言,升华主旨。‎ ‎【点睛】漫画型作文四步骤:‎ ‎(1)读懂画意画旨。要学会观察,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读画,是由形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总体把握显得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注意漫画表现手法上的特点。首先,必须由表及里地读懂画意。因为,漫画是图画式的杂文,是针砭时弊的匕首和投枪,或是讴歌新生的微诗和短章,所以我们要结合画题及其他文字,仔细剖析画面及画外的指向和寓意。‎ ‎(2)抓住形象特征。抓住漫画形象特征,是指揣摩漫画中主角的形象,认识其本质。‎ ‎(3)展开联想、想象。由此及彼地对接现实。要学会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联系社会实际,,根据要求联想,综合构思成文。‎ ‎(4)精准类比,聚敛思维。与现实进行了对接之后,就要考虑如何组织文章。‎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