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5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9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考(开学考试)(2018-03)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统考 高二语文 命题: 审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的屋脊上多装饰有“脊兽”,它的应用使得建筑屋脊轮廓富于变化,尤其是大型建筑上脊兽的应用,更使得屋脊造型繁简有度,颇具清人邓石如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构图之美。除却装饰,脊兽还有稳固瓦件的作用。其他钉帽一类的瓦饰虽不在脊上,却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具有与脊兽类似的作用。‎ ‎ 脊兽的起源约在东周,这是瓦件逐渐普遍应用的时代。已发现最早使用瓦饰的实例,见于秦雍城遗址出土、可追溯至春秋晚期的陶质建筑构件中。形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瓦钉钉帽,也有正脊脊端与后世鸱尾位置相当的羊角形构件,甚至还有人形瓦饰。这类瓦件皆为捏塑,手工造型感强烈,不似后世的模制风格,说明尚未大规模生产,正处于初创阶段。‎ ‎ 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如河北灵寿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上装有叶片形并开半圆孔的巨大瓦钉钉帽等,显然是源自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 东汉时期,大量陶楼涌现,为认知当时脊兽的面貌提供了较为直接的信息。南北朝数百年间,制瓦技术大大提升,瓦饰的生产也普遍趋向于批量模制。东汉陶楼上已出现一种装饰于脊端、上下三瓦当叠起的瓦饰,其最初可能为三件独立的脊头筒瓦叠砌而成,形成风尚后,逐渐出现整体制作的做法。‎ ‎ 纵观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脊饰造型题材,大致可归为鸟形、兽形、叶片形三类。其工艺从捏制到局部模制、再到整体模制,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 ‎ 隋唐时期的脊兽继承了南北朝的特点,出土实物中仍以兽面脊头瓦数量最巨,两京诸宫殿皆有发现。唐代除有大量兽面脊头瓦发现以外,尚未见脊头瓦前端的“仙人走兽”实物。然而敦煌莫高窟中自初唐开始,就有若干建筑壁画表现出角脊下端以筒瓦上翘叠落、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形成锯齿形构造,颇似明清建筑上“仙人走兽”的发端,只不过还未出现兽形。‎ ‎ 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中,还普遍出现了在建筑正脊、角脊、前檐瓦面上设置陶制或金属制火焰宝珠以为装饰的做法,使建筑整体更为华丽精致,同时起到瓦钉的作用,这也是东汉明器与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叶片形钉帽的造型延续。‎ ‎ 北宋后期,“仙人走兽”‎ 的面貌已与明清时比较趋近,这应当是经历了较长时间演进后制度化的结果。两宋绘画中的亭台殿阁上,皆形象地描绘了包括各类走兽在内的脊饰。‎ ‎ 经历了北宋时期定型和金元时期的发展,脊兽的使用到明清时更趋制度化,造型上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既不似魏晋南北朝模印的质朴风格,也不似唐宋堆塑的夸张风格,而是呈现出高度程序化的特点。其制作趋近于在方整的空心砖上加以雕饰,大型脊兽则用数块空心琉璃砖拼合,体块感十足。类型方位虽大致继承了前代,但对宋式脊饰中浓郁的民间性加以调整,追求庄严整肃,以见“威仪”。明清是古代集权制度加强的时代,这在微观的建筑装饰上也体现出来。‎ ‎ (选自于志飞、王紫微的《麟角峥嵘数脊兽》,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脊兽是常出现在传统高等级木构建筑中屋脊上的一种装饰,能使屋脊轮廓富于变化、造型繁简有度,并呈现出屋脊的构图美。‎ ‎ B.考古发现,至少在春秋晚期,我国传统木构建筑已经开始使用瓦饰,其样式有鸟形、三瓣花形、屋形、羊角形、人形等。‎ ‎ C.脊兽约起源于东周,捏塑的方式表明此时还未大规模生产,能使用这种脊兽的多是中国传统里的高等级的大型的木构建筑。‎ ‎ D.秦雍城遗址出土的陶制建筑构件和中山国遗址出土的檐头筒瓦等考古发现都能够说明脊兽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 A.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中,能够起到固定瓦件的作用的除了脊兽外,还有能够与瓦钉配合固定檐口端头的钉帽一类的瓦饰。‎ ‎ B.先秦到南北朝的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具体形象细节缺少统一制度规范等原因使得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 ‎ C.“仙人走兽”是脊饰的一种,经历较长时间的演进后逐渐制度化,应当在北宋后期已相对定型,样式与明清比较趋近。‎ ‎ D.脊兽在北宋时期定型、在金元时期得到发展,在明清时期更趋于制度化,并且造型的风格在明清时也呈现高度程序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制瓦技术在南北朝得到长足发展,瓦饰生产逐渐由捏塑转变为模制,随之也由此前的单独制作逐渐形成了整体制作。‎ ‎ B.莫高窟晚唐五代寺院建筑类壁画的绘制技艺能证明我国一些古建筑沿用叶片形钉帽造型的火焰宝珠装饰固定瓦件。‎ ‎ C.瓦当是传统木构建筑上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比如在东汉陶楼上就有装饰于脊端、上下三个叠在一起的瓦当。‎ ‎ D.皇家建筑、寺庙建筑在脊兽方面改变了宋式浓郁的民间性,追求庄严整肃、显示皇家威仪体 ‎ 现出明清时集权制的加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 猫 季羡林 ‎①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的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一副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 ‎②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③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它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狭窄的室内窗台上,可活动的空间好像还很大。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④有一天傍晚,我看老猫神情很不妙,我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我唤它,它不肯进屋。我把它抱到篱笆以内,窗台下面。我端来两只碗,一只盛吃的,一只盛水。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偎依着我,“喵呜”叫了两声,便闭上了眼睛。我放心地进屋睡觉了。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就拿着手电三步并作一步,到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但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手持手电找遍了塘边,山上,树后,草丛,深沟,石缝。“屋前屋后搜之遍,几处茫茫皆不见。”它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永远永远地消失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还颤抖不止。‎ ‎⑤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到了那个时候,它们决不呆在主人家里,是为了避免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它们总是逃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猫的尸体。‎ ‎⑥我听了以后,若有所悟。现在看来,倒是猫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学习这一点经验吗?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 到头来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坯,“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一个人早死几个小时,或者晚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实在是无所谓的小事,影响不了地球的转动,社会的前进。‎ ‎⑦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我觉得那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西方净土世界的人们对待将死的人的态度。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到了那时,要死的老嬷嬷或者老头,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他们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 ‎⑧净土世界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人为万物之灵,净土世界里的人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的对比之下真真增了光!真不愧是净土!‎ ‎(选自《中华散文名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篇散文讲述了作者由养猫而引发的感悟,他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让人感叹,而老猫的“生死观”更是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B.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来自身边小动物的爱时常被人们忽略,可作者却深切地感受到了,并把这些小动物当做生命中的朋友、亲人。‎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4页 (共10页)‎ C.文章选取了老猫生活的两个片段,重点就老猫临终前的片段议论抒情,作者从老猫对待死亡的方式上悟出人类要有豁达的生命观。‎ D.作者用他独有的笔触,细腻而传神地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爱与被爱的关系;从与猫亲密相处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 5. 结合上下文,谈谈如何理解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6.作者写老猫没有按照养猫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反而先从病重的老猫写起,请赏析这样行文的妙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6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占比继续提高。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5720.85亿元,对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提高7.7个百分点,已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在线教育营业收入增长39. 4%,势头迅猛,增长速度在数字出版所属各类别中名列前茅。‎ ‎2017年数字教育出版的格局将初步显现,在线教育在垂直领域的模式顺利发展。出版业在教育领域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出版单位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核心,以技术和平台数据为支撑,以数字产品为发力点,构筑完整的数字教育生态。出版单位以更加开放共融的,心态,与技术公司、互联网舟司、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材料二: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获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用户规模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已达16.73亿。在该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不少出版社的发力重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持续增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并且数字阅读付费意愿不断提升,庞大的数字内容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鉴于数字化的趋势,国家层面已在数字出版领域开始布局,其中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出版也被纳入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更是把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予以规划,设计了多个数字出版工程项目,引导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今年5月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还启动了20家出版融合实验室,42家新闻出版业标准,部署更加全面、具体、细化。 ‎ ‎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出版在给出版行业相关公司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挑战也在所难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尚春明表示,在实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包括外部环境、观念、机制、人才、资金、技术都会因储备不足而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互联网仍在快速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等各种技术不断优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魏王山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出版流程,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在发行、印刷、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为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人工智能在出版流程的再造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可能,比如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很多新技术和机器在这一行业逐步得到应用。‎ ‎(摘编自卢扬、郑蕊《数字出版产业累计用户规模超16亿》)‎ 7. 下列关于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结构及增长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电子出版物出版总收入最少,数字出版比重变化最大,报纸出版总收入下滑最多。 B.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成为拉动新闻出版产业增长的“三驾马车”。 C.数字出版增长快,在总收入比重、增长额、增长速度和增长贡献率等方面保持领先。 D.报纸出版是新闻出版产业中下降的板块且降幅明显,它面临着来自数字出版的严峻挑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出版单位重视优质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技术和平台数据的利用,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 ‎ 来抓,会让数字教育出版格局更阔大。 B.随着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出版用户规模已超过16亿,这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6页 (共10页)‎ 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以 ‎ 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C.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转型过程中虽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产业总收入在持续增长,这 ‎ 与数字阅读率连续八年增长有关。 D.《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为数字出版作了国家发展规划,设计 ‎ 了工程项目,制定了行业标准。 E.为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人工智 ‎ 能技术正加速进入新闻出版行业。 9.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将有哪些新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何玮,何伯祥之子,袭父职,知易州。从围襄樊,宋将夏贵率舟师来救,玮时建营于城东北,当其冲。贵兵纵火焚北关,遂进逼玮,万户脱因不花等呼玮入城,玮曰:“建功立业,此其时也,何避焉!”乃率其众,誓以死战,开营门,以身先之,贵败走。至元十一年,丞相颜伯受名伐宋,辟玮为帐前都镇抚。师次阳罗堡,夏贵率战舰列江上下,玮从元帅阿术,率众先渡,诸军继之,贵复败走。宋丞相贾似道率舟师拒于丁家洲,玮将勇敢士出战,夺舟千余艘,似道遁去。三十一年,拜中书参知政事。时宰执凡十一人,玮曰:“古者一相,专任贤也,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不从,遂乞代。‎ ‎  大德四年,授侍御史,以母病辞。七年,授御史中丞,陈当世要务十条,成宗嘉纳之。京师孔庙成,玮言:“唐、虞、三代,国都、闾巷莫不有学,今孔庙既成,宜建国学于其侧。”从之。赛典赤等还自贬所,复相位,玮言:“奸党不可复用,宜选正人以居庙堂。”帝深然之。监察御史郭章劾郎中哈剌哈孙受赃,具服,而哈剌哈孙密结权要,以枉问诬章。玮率台臣入奏,辨论剀切,章遂得释。成宗崩,丞相阿忽台奉皇后旨,集廷臣议袱庙用摄政事,玮难之,阿忽台变色曰:“中丞谓不可行,独不畏死耶?”众皆危惧,玮从容曰:“畏死不义耳,苟死于义,夫复何畏!”未几,以疾去位。武宗即位于上都,授太子副詹事,遣使促使就职,复遥授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辅。‎ ‎   (节选自《元史·何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 ‎ 辅。‎ ‎  B.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 ‎ 辅。‎ ‎  C.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 ‎ 辅。‎ ‎  D.武宗至自上都/临朝/问曰/孰为何中丞/玮出拜/帝曰/朕知卿以忠直为国/朕有不逮卿/当勉 ‎ 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从1264年到1294年忽必烈驾崩,一共使用了31年,因此 ‎ 忽必烈又被称为“至元大帝”。‎ ‎  B.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自有此职以来就只能 ‎ 由一人担任,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  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  D.闾巷,古时二十五家为一闾,后来称居民的区域为闾里、闾巷,泛指乡里民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何玮英勇善战。宋军援救襄樊,何玮所部位于首当其冲的城东北,但何玮毫不畏惧,拼死 ‎ 作战,打败了宋军。‎ ‎  B.何玮战功卓著。在元军打败宋朝将领夏贵率领的水军和击败宋朝丞相贾似道率领的水军的 ‎ 战斗中,何玮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C.何玮关心国事。他担任御史中丞时,向成宗上奏陈述十条当时的重要事务,其中包括在孔 ‎ 庙旁建立国学的建议,得到成宗嘉奖和采纳。‎ ‎  D.何玮正直敢为。他先反对赛典赤等人出任宰相,后在监察御史郭章被诬陷时率谏官陈奏皇 ‎ 上,辨明了事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玮将勇敢士出战,夺舟千余艘,似道遁去。(5分)‎ ‎(2)古者一相,专任贤也,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5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7页 (共10页)‎ 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8页 (共10页)‎ 归王官①次年作 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④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 ‎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 ‎ 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被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 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 ‎ 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 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 ‎ 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 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 ‎ 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 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 ‎ 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15.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         ,            ”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而无需有所待。‎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如果从“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①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感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②《我们看海去》这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当时军阀混战,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 ‎③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软”只是文化的表现形态而非其本质作用,文化还有“硬”的一面。‎ ‎④写一篇小说并不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⑤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⑥虽然荆棘载途,但我们也不能后退,要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③⑤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不取决于他语文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他坚持了多读多写这一基本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 B.专家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指出,柯洁和AlphaGo的对战所带来的社会焦虑,正是人文反思已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 C.那种举着“历史揭秘”的幌子肆意抹黑英雄人物的做法,不仅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19.下面语句在提示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外交发言)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合理使用,切忌不透明、不公平。‎ C.(毕业赠言)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D.(寻物启事)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种植绿色蔬菜的方向是对的。但是由于种植绿色蔬菜产量低, ① ,市场销售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目前种植户收益不高。种植绿色蔬菜在技术上最容易达到标准的是生育期短的绿叶菜,如韭菜等;而 ② ,如番茄等,从坐果到成舒中高二统考语文 第10页 (共10页)‎ 熟在25度的条件下约需要45天,很难保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发病, ③ ,可能会导致农药超标。‎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家风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决定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热情鼓励,严格要求等,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只要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就一定能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 ‎①家风并不一定决定每一个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舒:只有懂得舍弃,学会给予,才能到达舒畅的境界!‎ ‎②谊:言谈适宜,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③劣:只有低劣的人,才会设法“少”出“力”,到头来,就只能差人一等!‎ ‎④回: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与生俱来就应该是:表里一个样!‎ ‎⑤臭:“自”“大”即使一点点,也会臭不可闻。‎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参悟汉字蕴含的哲理,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之法,体悟人生之道,读懂中国文化。‎ 看了上面五个汉字及解释,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两或三个字为基础确定立意,适度阐释,使之有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都能够说明脊兽的出现来源于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错误,原文有“除秦以外,东方列国也有各具特色的瓦饰……”可以看出,这一段说明的是不同地区的瓦饰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不是说脊兽来源予独立发展的瓦饰体系。‎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脊饰样式少、工艺变化大……使脊兽制作和使用发挥空间很大”错误,原文是“具体形象细节则缺少统一制度规范,可发挥空间大,呈现出物象杂陈的面貌”,意思是脊兽的形象细节缺少统一的规范,使脊兽在制作上的空间很大,“脊饰样式少”没有发挥的空间。 ‎ ‎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只放置在脊兽前端的一种瓦饰”错误,原文有“每片筒瓦端头置瓦当的做法”,意思是瓦当是放在所有筒瓦前端的一种瓦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D【解析】D项,“从与猫亲密相处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错,文中重点刻画了作者寻猫的场景,并借此场景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5.①作者引用俗语诗词,②凸显了秦皇、汉武、唐宗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想方设法妄求长生不老,而最终遭遇失败的枉然;③表达季羡林先生对生死的感悟,主张坦然豁达的生命追求。(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①先写老猫病重,引发读者对老猫命运的关注,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使行文有波折,跌宕起伏;③文章主要写的是对老猫离去的哲学思考,先写病重的老猫为表现文章的主题做了铺垫。(答对每点2分,三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C(理解错误。根据原文材料一图表可知,选项中“数字出版在总收入比重……保持领先”‎ 说法不恰当,数字出版在总收入比重中低于印刷复制总收入比重。)‎ ‎8.A、C(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两项给5分)B.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可知选项前后内容颠倒。D.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选项把原文内容杂糅在一起了。E.说法片面,“促进新闻出版业在语音录入、机器写作、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只是人工智能进入新闻出版行业所产生作用的一部分。‎ ‎9. ①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新格局)逐步形成。②在线教育发展迅速。③数字阅读付费(知识付费)市场加快发展。④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出版流程。⑤跨界融合发展更加紧密深入。(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B ‎ ‎11.B (“自有此职以来就只能由一人担任 ”错,有些朝代可由多人担任) ‎ ‎12.C (“向成宗上奏陈述十条当时的重要事务”中不含在“孔庙旁建立国学”的内容)‎ ‎13.(1)何玮率领勇猛敢死之士出战,夺得一千多艘战船,贾似道逃走。(“将、遁、舟千余艘”各1分,整句通顺2分)‎ ‎  (2)古时只设一个丞相专门任用贤明的人,现在宰相的人数过多,政令出自多个宰相的门下,转变成互相怀疑猜忌的局面,请减少宰相的人数。‎ ‎  【文言文参考译文】‎ ‎  何玮,何伯祥之子,承继父职为易州知州,随蒙古大军围攻襄樊时,宋将夏贵率水军来援救,何玮的军营位于城东北,首当其冲。贵兵纵火烧毁北关,进逼何玮军营。万户脱因不花召玮退入城内,玮回答说:“建功立业正在此时,为何退避。”率众誓死战斗。将夏贵军击溃。‎ ‎  至元十一年(1274),丞相伯颜受命伐宋,以何玮为帐前都镇抚。大军至阳罗堡,夏贵率战舰封锁江面。玮在元帅阿术指挥下率所部先渡江,诸军随后,夏贵败走。宋丞相贾似道率水军在丁家洲进行抵抗,玮率军出战,夺舟千余艘,贾似道逃跑,何玮因功授武德将军、管军总管,佩金虎符。平宋之后,晋升为怀远大将军、太平路军民达鲁花赤,很快又升为昭勇大将军、行户部尚书、两淮都转运使。‎ ‎  至元十八年,何玮提升为参议中书省事。二十年,升为江南浙西道按察使。二十二年,改任大名路总管。二十八年,调湖南宣慰使。三十一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当时宰相共十一人,玮曰:“古时只有一个宰相,素以贤者任职,现在宰相多,政出多门,相互猜忌,请减少。”此意见未被采纳,请求更换他自己职务。‎ ‎  大德四年(1300),授侍御史,因母病辞职。七年,授御史中丞,奏陈当时要务十条,成宗嘉奖并采纳了。京师孔庙建成,何玮上书说:“唐、虞、三代,国都、闾巷都建有学校,今孔庙既成,应在其旁建立国学。”朝廷同意了。赛典赤、八都马辛从被贬谪的地方回来恢复丞相之职。玮上书道:“奸党不可再用,应选正人在朝廷为官。”成宗深以为然。监察御史郭章弹劾哈剌哈孙受赃,已完全服罪。但哈剌哈孙又暗中勾结权贵,诬告郭章是冤枉了他。玮率台臣陈奏皇上,辨清事实,使郭章免于诬陷之罪。‎ ‎  九年,成宗崩,丞相阿忽台奉皇后懿旨,召集廷臣讨论将成宗列于祖庙附祭及仁宗代理朝政的事,何玮提出反对意见。阿忽台对他声色俱厉地说“:中丞认为不可行,难道你不怕死?”众皆畏惧,而玮从容回答说:“怕死就是不义,如果为义而死,又有何畏。”不久称病辞职。‎ ‎  武宗即位于上都,授何玮为太子副詹事,遣使催他就职,并遥授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武宗从上都回到京师,临朝问谁是何中丞。玮出班拜见。武宗道:“朕知卿忠直为国,如朕有不到之处,卿当勉力辅佐。”‎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B、D(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5分)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典诗歌内容、情感、形象和表达技巧等的能力。B项,“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但又饱含着一种愤慨。因而“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错误。D项,“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努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典诗歌内容、情感、形象、表达技巧等能力。‎ ‎ 【答案】(1)相同点:①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 (2)不同点:①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2分)②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来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对春天景色的喜爱。(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解析】①望文生义。登高山从底下开始。‎ ‎②重复。人们没有办法生活。此处的“民”与“劳苦大众”语义重复。‎ ‎③正确。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④误用对象。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⑤正确。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⑥正确,荆棘:山野中丛生的带刺小灌木;载:充满:途:道路。比喻障碍重重,困难很多。‎ ‎18.D【解析】A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在“坚持”前加上“是否”。B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末尾加上“的反映”。C项,语序不当,“不仅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应改为“不仅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更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 ‎19.C【解析】A项,所给内容是外交发言,应使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而“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不严肃庄重,不得体。B项,广播稿不宜用文言词汇,“据悉”“此次”“所筹之捐款”等词语应改为现代汉语;“切忌”与“切记”因读音一样,会有歧义,也不得体。D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20.①相对成本较高②生育期较长的绿色蔬菜③只要发病就要打农药(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②家风并不一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③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并不一定能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答对一空2分,答对两空5分)‎ 四、写作(60分)‎ ‎22.按照高考评分标准给分。‎ 试题分析:‎ 从五个汉字里任选其中两三个汉字进行组合,方式很多。但真正要有内在的联系,要有意义,这些组合范围就会大大缩小。因此,考生审题的关键应放在“感触”“思考”和“内在联系”上,不能牵强附会,随便混搭。而且,对备选汉字的“参悟”,可根据所给材料,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予以补充和完善。‎ 参考立意:‎ ‎1.“舒”与“劣”‎ 二字组合,可以相反相成。前者舍弃私心,无私给予,心胸开阔,心地坦然;后者偷工减料,耍奸偷懒,做人矮人等,做事差人一等,人品低下,产品劣质。可用对照式行文结构进行阐述,弘扬传统美德,批评不良风气。‎ ‎2.“谊”和“回”字组合,可以相得益彰。前者为人坦诚,举止合乎礼仪,言谈恰到好处,与人和睦相处,友谊地久天长:后者为人正直,表里如一,对人能将心比心,对己能中规中矩。按此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可以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也可以“谊”“回”“舒”组合,谈人生感悟)‎ ‎3.“劣”“臭”二字组合,可谓臭味相投。前者意为为偷懒少出力,后者意为自大,人性的弱点都集中于一处。若有此等不良习性,定会遭人唾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