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艺术,造极于两宋。”从法、理、意、趣等诸多方面考量宋画都可称道。宋画上承唐代法度,在唐法基础上将意态和情趣融入,下启元明清三代,堪称统摄整合型艺术,宋画的魅力最为持久。
宋代绘画多元和全面,这个原因常被忽视。我以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常以相互支持生发为肇始,遂生连锁反应,最后臻于大成。宋画是时间累积的结果,在隋唐五代时期已经打下雄厚基础,有宋三百多年,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新派迭出,题材扩大,彼此吸收、渗透,艺术触角的伸展与变异成就了美术史的重要转折,从此众水分流,各得其所,由此使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等创立的“文人画”,成为后世经典。
宋人以理为贵,落实在操作层面上,翰林图画院的设立功不可没。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除此外,更重要的是文人的参与,常在精密不苟的法理中灌注趣味与精神。宋画的精微典雅独步百代,精微者必有细节,而细节决非节外生枝,是完全与整体和谐并流畅地表达的,是很多后学者因精微而变得支离或滞塞所望尘莫及的。……朱熹提出以“涵泳”为核心把握“象外之象”的方法,说得具体透彻。在朱子那里,有一段精论:“理无形而难知,物有迹而易睹,故因是物以求之。”大致意思是:既然理无形而物有形,就应在有形的物上作格物的踏实功夫,要在有形之物中求无形之理。格物,乃是由积累到贯通再到推类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一个具体——普遍——具体的过程。这种下学而上达,由分殊而达理一的格物方法,使心与理一,心与物融。学识在“穷理以进知”的格物中,在内外双修的多种参照互补中完成。这种由内而外再内的认识过程,实在是宋代画家们的葵花宝典,它随风潜入夜,润泽万物于法理和意韵之中。宋画之魂,就由这格物功夫练出,并由此而禁得住看,禁得住品。
宋画的另一特点,是借助魏晋之“气韵”、唐代之“意境”和宋代之“气象”的集大成者,三者统一。“气象”堪称宋代美学精神的绝妙注解,其“中和”、“浑成”之品性——以理学思潮和哲学精神为根底,以宏阔的形而上的主体精神自然地影响着画家,由此勾勒出清晰的创作脉络。
理想之外,技法不容忽视。宋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精粹而纯熟的技术为实现立意提供了切实保证。宋画的主流艺术样式是工笔画,其勾染的微妙对应于宋人格物致知的追求,水墨虽非主流,却已有后声夺人的潜质,其重神韵的意识亦对工笔画有所影响,两者互补成为新的推动力,无论花鸟、人物或山水,各类绘画都因此而显现出工而有韵、放而不粗的特色。总的来说,宋画之魂,在画家的全面修养,在格物致知的功夫,在严谨法理中自然流露的文人气息,在画面内在形式的和谐,所有这些凝聚出宋画之静气,静则清、则大、则庄重深远、则清新朴厚。
(选自2012年1月30日《文艺报》韩朝《宋画之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在两宋时达到顶峰。宋画承前启后,艺术魅力持久。
B.宋代绘画多元和全面,在法、理、意、趣等诸多方面,均达到了新高度。
C.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等创立的“文人画”,成为宋代的经典。
D.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艺术的不断积累,为宋画发展和提高打下了雄厚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画因文人的参与而常在精密不苟的法理中灌注趣味与精神,其细节是完全与整体和谐并流畅表达的。
B.宋画博采众长,融合了魏晋的“气韵”、唐代的“意境”和宋代的“气象”,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
C.宋画艺术百花齐放,各家画派彼此吸收、渗透,艺术触角的伸展与变异成就了美术史的重要转折。
D.宋代理学思潮和哲学思想、宏阔的形而上的主体精神影响着画家,也制约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家的全面修养、格物致知功夫、严谨法理中流露的文人气息和画面内在形式的和谐,这些就是宋代绘画的灵魂。
B.朱熹提出的以“涵泳”为核心把握“象外之象”的方法,是指由物象的外在形态入手,在有形之物中求无形之理。
C.格物,是由积累到贯通再到推类的认知过程,这是宋代画家们的画功秘籍,宋画之魂由格物功夫练出,禁得住看,禁得住品。
D.宋画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工笔画与水墨画两者互补而成为新的推动力,各类绘画也因此显现出工而有韵、放而不粗的特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规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年轻人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区别。然而,在羞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偶像不是流量堆出来的》)
材料二:
由“嫩”到“美”进而“娘”,这种病态审美的递进耐人寻味。“娘炮”不是一天养成的,它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羞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渲染“娘炮风”的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是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轻重,一些人演技不好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范““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娘炮”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
材料三: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敢于开拓之勇力,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风”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注入以青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
材料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味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关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等,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意识日趋淡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每一代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C."娘炮”现象引发公众反感,是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为当前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应该引领时代潮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使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D.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
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洞庭一角
余秋雨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亲,俱着声名。
例子太多了。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阳楼,心头便想:又是它了。一零四六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要他写一篇楼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著名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吧。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
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了。
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
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吕仙老人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惜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一首诗在岳阳楼上: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真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著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
吕洞宾的青蛇、酒气、纵笑,把一个洞庭湖搅得神神乎乎。至少,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一个游人写下一副著名的长联,现也镌于楼中: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游人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出来了。眼界宏阔,意象纷杂,简直有现代派的意韵。
(节选自《文化苦旅》)
7.作者借写岳阳楼抒发游览感慨,表达了对中国文化和人生自我思考,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宇宙意识,包容量很大。
B.中国文化不只有儒家文化(范仲淹),还有道家文化(吕洞宾)和其他思想文化。
C.中国文化本身有独具的奥秘和魅力,等待着人们去揭秘。
D.作者写岳阳楼,借助一般的写景抒情,希望借此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使命。
8.作者如何看待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请简要概括。(6分)
9.作者说:“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具体说说这种强大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签判建康军,丁母忧,改昭庆军,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请祠,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召入对,首以“自天子至于庶人所当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为言:“界限明,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乐其奉。”明年,待命霅川,移文阁门,请对,当路惮之,添差通判镇江府,辞。会行都火,应诏曰:“臣顷进本心外物界限之说,盖欲陛下亲揽大柄,不退托于人,尽破恩私,求无愧于己。九庙至重,事如生存,而彻小涂大,不防于火之未至;宰相之居,华屋广袤,而焦头烂额,独全于火之未然,亦足以见人心陷溺,知有权势,不知有君父矣。”上读之感动,它日星变求言,复申前说。又虑柄臣或果去位,君心易纵,大权旁落,则进《为君难》六箴。召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兼崇政殿说书,戒家事勿以白,务积精诚以寤上意。每草奏,斋心盛服,有密启则手书削稿,帝称其平实。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丞相主出师关、洛,重珍力争。会边帅义和战不一,复召集议,重珍奏:“曩乞专意备守,不得已则用应兵,今不敢变前说。”不听,关、洛师大衄,复进兵,重珍言:“若耻败而欲胜之,则心不平而成忿,气不平而成怒,生灵之命,岂可以忿怒用哉!”又论禁旅贫弱,教习频严,辄不能堪,不稍变通,非消变之道。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起居郎,以疾求去。三辞不许,诏守刑部侍郎致仕。 (节选自《宋史•
蒋重珍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B.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C.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D.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重珍见解深刻,侧面提醒皇帝。他提出每个人都应当明白本心和外物的界限,但其目的还是想让皇帝不要只顾享受尊位和别人的侍奉,而能要承担天子的职责。
B.蒋重珍善于观察,从现象看本质。虽然大火烧及全城,但重珍看到的是人们平时对待皇帝宗庙和宰相府第的不同做法,说明人们趋炎附势,只知相权而忽视。
C.蒋重珍心思缜密,任职勤勉专心。他既担心皇权旁落,也重视朝廷重臣的作用,为此而进言;他告诫自己对皇上要拿出自己的诚意,不要和皇帝谈那些家务琐事。
D.蒋重珍关心边事,主张防守为先。南宋时期,边关局势一直比较紧张,重珍不主张急于出兵,更反对失败后为挽回面子而置士兵和百姓的生命于不顾,感情用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界限明,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何乐其奉。
(2)又论禁旅贫弱,教习频严,辄不能堪,不稍变通,非消变之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歌,完成14-15题。
登太白楼
王世贞(明)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注】潺湲:水缓缓流动貌。
14.对于作品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追忆先贤,展示长啸登楼的豪迈身姿,笔力雄健。
B.颔联崇仰高士,思楼千载,使全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C.颈联写海天明月,气势壮阔,为全诗增添高远意境。
D.全诗前两联写心中所忆,后两联写眼前所见,虚实结合。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劝学》中,直接表明不断积累善行而形成的结果的语句是:“____,__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渔人初到桃花源便被热情款待的句子是:“____,____。”
(3)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蜀道难》中“________”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________”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__________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__________。譬如客观写真的技术在中国绘画里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 ),足使黑格尔美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二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___________,这因为中国人聪明,__________地聪明。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譬如客观写真的技术在中国绘画里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
B.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
C.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
D.譬如客观写真的技术在中国绘画里还未发达,而早已有“纯粹画”作风的“印象派”“后印象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极为简陋的逻辑和周到的辩证法
B.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
C.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辩证法却极为周到
D.中国的逻辑不够周到,辩证法也不简陋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至 数见不鲜 空中楼阁 流毒无穷
B.一蹴而就 数见不鲜 海市蜃楼 贻害无穷
C.一蹴而就 司空见惯 空中楼阁 流毒无穷
D.一蹴而至 司空见惯 海市蜃楼 贻害开穷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短语或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完整,逻辑严密。(6分)
近年来,图书销售额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书正在被消费者带回家。但购买书籍或者拥有书籍本身,并不等于认真看了、消化吸收了。有人说,读书可让人享受诗意的生活,但若把书只当成一种摆设,书里的世界自然也就擦肩而过。诗意人生,①_____,而是要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在,更要有“书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体验。②_____?一位网友的回答有意思:看到美景时,其他人只会说“厉害了”,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时,你却因为心头闪现的那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感动。诚如所言,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③______。书籍不应是任人摆布的装饰品,也不该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品,而要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
21.(5分)《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世界”年度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有人认为,拥有孤独,才拥有真正的自我。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思想在孤独中闪烁,有了孤独,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19世纪,作家爱伦•
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一个群租房中,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马尔克斯创作完《百年孤独》后这样解释:孤独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思考。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D
6.①偶像与榜样应注重提升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的公众形象。②社会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③大众群体,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学校应打造品味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7.D
8.(1)与一般的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相比,范仲淹“胸中的天下”(胸襟)大,气概令人惊叹。(2)范仲淹“胸中的天下”只是封建时代儒家的天下意识,与中国文化具有的宇宙意识相比又十分逼仄。
9.(1)《岳阳楼记》中先忧后乐的句子成了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说出的熟语;(2)岳阳楼的景与楼,已被范仲淹《岳阳楼记》重新构建;(3)《岳阳楼记》全文被木刻成中堂悬挂在楼内;(4)后人题咏全都是围绕着《岳阳楼记》。
10.D
11.A
12.C
13.(1)界限分明,就会知道有天下太平或动乱,何必把尊贵视为快乐;知道有百姓喜乐哀愁,何必把侍奉视为快乐。(“治”、“乐”、“休戚”“奉”)
(2)又论说禁军的军力衰弱,训练频繁而严厉,总是让人难以忍受,如果不稍微有所调整,就不是消除祸患的办法。(“频严”、“辄”、“堪”、“消变”)
参考译文:
蒋重珍字良贵,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名,任建康军签判,母亲亡故,改任昭庆军签判,不久因公事与掌管监察的同僚意见不合,请求任宫观官,改任奉国军签判。绍定二年,奉召入京应对,首先以“从皇帝到百姓应当首先懂得内心与外物这两者的界限”为主题进言:“界限分明,就会知道有天下治乱,何必把尊贵视为快乐;知道有百姓喜乐哀愁,何必把侍奉视为快乐。”第二年,在霅川等待任命,转到文阁门,请求应对,当权者忌惮他,把他差遣到镇江府任通判,他推辞了。恰逢临安火灾,他应诏上奏:“我近来上奏的本心外物界限之说,是想要陛下亲自掌握大权,不要退让托付给旁人,完全打破私人感情,求得问心无愧。祖宗宗庙最重要,侍奉它应该视为他们还活着一样,但从小到大,宗庙从未在火灾发生之前加以防备过;宰相的府第,华美屋宇纵横连片,然而火烧得焦头烂额,唯独宰相府则因防患未然而得以保全,这也足以看出人心堕落,仅知道有权势,不知道有君父啊。”皇帝看后,很受感动。过了些时日,因星象变化,皇帝征求进言,蒋重珍再次申述上次的言辞。又担心有些执政的大臣果真离职,皇帝放任,大权旁落,于是进献《为君难》六条规戒。应召成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又兼任崇政殿说书,嘱咐不要把家务事告诉自己,他要一心一意地使皇帝明白。每次起草奏章,他都会去除心中杂念,穿戴整齐,如果是机密奏章,他就亲自书写,删改定稿,皇帝称赞他公平踏实。守边将领把《八陵图》进献给皇帝,诏令百官集体讨论,蒋重珍说史嵩之已经失去了相位,处境比筑于帷幕上的燕巢还危险,仍想求得功劳,巩固自己的地位。应该选派贤明的统帅,让他亲自到边境,审时度势,分条呈报该处理的事物。丞相主张出兵关、洛,蒋重珍力争认为不可。正赶上边防的将领商议是和是战的意见不统一,皇帝再次召集大家商议,蒋重珍上奏说:“从前乞求一心守备,不得已就用兵应战,今天不敢改变上次的主张。”他的建议没被采纳。出兵关、洛的军队大败,又要进军,蒋重珍说:“如果因为失败感到羞耻而想战胜敌人,内心不平而酿成愤恨,心气不顺而变为恼怒,士兵、百姓的性命,怎么能凭借愤怒来驱使呢!”又论说禁军的军力衰弱,训练频繁而严厉,总是让人难以忍受,如果不稍微有所调整,就不是消除祸患的办法。他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升为起居郎,因病请求离职。三次辞官都没被允许,诏令守刑部侍郎退休。
14.D
15.作者登楼,希望能够寻找到像李白这样的高士,但是眼前只有滚滚向前的济水,默默流淌无止无息。以苍凉的画面映衬作者怅惘的心情,可谓是情景相生,使感情更加深沉;同时作者将自己的万千情感凝聚在一幅简单的画面之中,又可谓蕴藉含蓄,意境悠远。
17.(1)(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3)又闻子规啼夜月 杜鹃啼血猿哀鸣
17.C
18.B
19.A
20.不是空有光鲜的外壳(此处不必拘泥于要有诗句) 为什么要读书 读过的书
21.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她,十七为君妇,仍更被驱遣;她,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她以自己的娇柔与自尊演绎了一支柔肠寸断而又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举身赴清池”,这是凤凰涅槃的悲壮,这一刻昭示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宣告了她对生命的决绝,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世间的爱情凝固在这一瞬间,生死相许的爱情见证了这一瞬间!
22.享受孤独
有人以为孤独是一种可怕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其实不然,孤独是一种灵感、一种创造、一种思想,拥有了孤独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孤独,会享受孤独的人,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才会静下心来。
灵感在孤独中产生。华特·迪士尼在创作米老鼠时,每天都在一个充满汽油味的车库干着孤独工作到深夜,但每天都能听到老鼠在地板上的跳跃声。不久,在创作时他想起了车库里那只爬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灵感就在孤独中闪了一道耀眼的光芒,他迅速支起画架,画了一只小老鼠的轮廓。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动物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像华特一样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有特殊的灵感。 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用沉思的眼睛发现美的事物。 创造在孤独中萌发。有一位在某石油公司的青年的工作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虽然是孤独的工作,但孤独让他从中找到了突破。他发现,每焊接一个石油盖,需要焊接剂39滴,他想:为什么不能减少一两滴呢,这样是不是更节约?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做了很久的实验,终于研究出了完美的“38滴型”焊接机,这种焊接机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够为公司带来五亿美元的利润。这位青年就是约翰·洛克菲勒。会享受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比那些爱热闹的人更容易成功,洛克菲勒就是。 会享受孤独的人总能细心观察,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思想在孤独中闪烁。姜子牙常在溪旁垂钓期待自己心中的明君。一天,有个人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就这样太公在渭水边一坐就是三年,三年的辛酸和孤独终于换来文王的青睐和邀请。“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姜太公的孤独等待给了他一个清净的环境让他去思考什么样的方向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 好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思考自己需要怎样的归属。
在享受孤独时,人有着超乎尘世之上的灵魂的纯洁,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静,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世界。面对生活的意外,面对名与利的得失,冷静的看一看,想一想,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发现自然和人生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奥秘和美。享受孤独,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还是孤独成就了他们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