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31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9届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窈窕(yáo tiáo) 和弦(xuán) 祈(qí)祷 胆怯(qiè)‎ B. 倔强(juè jiàng) 驯服(xùn) 惩罚(chěng) 尽管(jǐn)‎ C. 睥睨(pì nì) 孤僻(pì) 剖析(pōu) 嫉妒(jì)‎ D. 憎恶(zèng wù) 慰藉(jiè) 召唤(zhāo) 驽马(nǔ)‎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A. 窈窕yǎo tiǎo 、B.惩罚chéng、D. 憎恶zēng,驽马nú。‎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宫庭 诙谐 旋律 辜负 枯燥无味 B. 讥诮 推崇 神采 希冀 风景名盛 C. 战栗 瑕疵 脉搏 震撼 诩诩如生 D. 辖制 寒噤 怂恿 星辰 毛骨悚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汉语的字形,考生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同时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典型字形,做到正确书写标准汉字。A宫庭——廷;B风景名盛——胜;C诩诩如生——栩。‎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 下列句了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改革需要有胆魄与才能的始作俑者,他们是时代的精英与骄傲。‎ B. 获得歌唱比赛总冠军,使他一夜间成为红遍全国炙手可热的明星。‎ C. 这只是一点小错误,不足为训,改正即可,不必总是记在心上影响情绪。‎ D. 企业如果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会被市场淘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感情色彩有误。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使用对象错误。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使用对象有误。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本词使用正确。‎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几种果树病害都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 B. 这件仿制品,虽未体现出原作的神韵,但外型已与原作极其酷似。‎ C.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讨论。‎ D. 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去掉“由”或者“而致病”;B. 成分赘余“极其”和“酷”重复。D.语意不明“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肯定的不明确。‎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选自《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16部。‎ B.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品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凡卡》等。‎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创作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等,话剧《茶馆》《龙须沟》《北京人》等,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 D. 荀子,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善论,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文化常识的识记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学习中对名著的先关文化常识要适当的了解和识记。A.《祝福》选自《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C.《北京人》是曹禺的作品;D.荀子提倡性恶论。‎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原性 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选自《韩昌黎文集》)‎ ‎【注】①岐歧:形容聪颖早慧。②嶷嶷(nì):幼小聪慧的样子。‎ ‎6.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 中:中庸,适中 B. 知其必以贿死 贿:贪贿,受贿 C. 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 食:吃饭 D. 而卒为奸 卒:终于,最终 ‎7. 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组是 ‎①情之于性视其品②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③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④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⑤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⑥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对“性”和“情”作出明确区分,认为“性”与生俱来,而“情”则是后天与外物作用的产物;“性”和“情”都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 韩愈认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个方面,下品之人对每种情感的表现要么过分,要么缺失。‎ C. 对于孔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子(雄)的性混论,韩愈都不认同,并提出质疑和批评。‎ D. 韩愈认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变,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 ‎9.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2)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答案】6. C 7. C 8. D ‎ ‎9. (1)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2)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C.食:享祀,受祭。‎ 点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本的论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所给的句子中先排除掉不能体现观点的句子。①与论点无关;②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③证明上品不可移;④证明下品不可移;⑤证明上品不可移;⑥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 ‎8.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 ‎9.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1)“所以”,用来。“日”是,叫。(2)“举”,提到。“遗”,遗漏。‎ 参考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提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交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俱权威就会减少罪过。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的约束。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注:译文借鉴《韩愈集》的翻译并参考相关资料作了若干修正。‎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0. 请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11.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10.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怒之情 ‎ ‎11. 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优国之愁。‎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典型意象的把握。子规是诗歌中常见意象,它一般与乡愁和思念亲人有关,因此解答时首先要想到这些术语。‎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感情的理解。解答时应先明确看法——不矛盾,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分析时要关注注释②中作者是南宋初年爱国诗人这一说明,然后结合题目“送人归京师”就可揣摩出此时诗内心复杂的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著阅读 阅读《四世同堂》,完成下列小题。‎ ‎12. 刘师傅在六号院,他的职业是 A. 给人家搭棚 B. 拉车 C. 耍狮子 D. 给人剃头 ‎13. 冠太太是大个子,之所以得到“大赤包儿”的外号是因为 A. 体型长得像赤包 B. 喜欢穿红衣服 C. 脾气急躁 D. 年岁大了 ‎14. 瑞宣辞去在天主教堂补习学校教中文的兼职,是因为师父说了 A. “不出三月,中国人必败” B. “腐朽的文化让中国人忘记了抵抗”‎ C. “在中国改朝换代是常有的事” D. “日本人以后就是你们的主人了”‎ ‎15. 钱家镇宅的宝物——石谿和石谷的画——最终 A. 被日本人搜去了 B. 被冠晓荷拿走了 C. 被钱太太陪葬了D.被钱先生烧毁了 ‎16. 《四世同堂》反映的主要伦理观念是 A. 善恶与生死 B. 家族伦理、生存伦理与民族国家三者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与个性德行 D. 金钱与政治 ‎17. 《四世同堂》中体现新旧两种文化思想剧烈冲突的人物是 A. 祁瑞丰 B. 韵梅 C. 祁瑞宣 D. 钱默吟 ‎【答案】12. A 13. B 14. C 15. C 16. B 17. C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人物的了解,《四十同堂》这部作品时名著,同学在平时要认真阅读,小说中的刘师傅的身份是:给人家搭棚。‎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中冠太太的了解,从外号“大赤包儿”来看冠太太是喜欢穿红色衣服的人,所以答案选B项。‎ 点睛:对名著中人物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课下要认真研读文本,了解小说中的人物生活中的细节,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准确作答。‎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情节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小说中的每一个情节,瑞宣辞去在天主教堂补习学校教中文的兼职,是因为师父说了“在中国改朝换代是常有的事”,所以瑞宣不想为当下的政府工作。‎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情节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小说中的每一个情节,钱家镇宅的宝物——石谿和石谷的画——最终被钱太太陪葬了。这种小说中的情节,在平时阅读的时候要注意细心了解。‎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主旨鉴赏,考生要注意阅读时要理清小说的情节,充分了解小说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对小说的细心阅读可以理解为:《四世同堂》反映的主要伦理观念是家族伦理、生存伦理与民族国家三者之间的矛盾。家族伦理写了四代人的生活,生存伦理写了不同身份地位人的生活现状,民族国家是通过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体现的。‎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的细节和情节解读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通过阅读作品中人物祁瑞宣是一个新旧思想矛盾的典型,从作品中祁瑞宣对新思想的排斥来看,他是一个典型的新旧思想矛盾的人物。‎ 五、名篇名句默写 ‎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_________,________。‎ ‎(4)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5)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答案】 (1). 舟遥遥以轻飚 (2). 风飘飘而吹衣 (3). 木欣欣以向荣 (4). 泉涓涓而始流 (5). 怀良辰以孤往 (6). 或植杖而耘籽 (7). 水击三千里 (8).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9).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10). 则芥为之舟 (11). 神人无功 (12). 圣人无名 (1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 则知明而无过矣 (15). 骐骥一跃 (16). 不能十步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中易错的字词有“骐骥” “参省”“知明”。这些词语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书写要准确。‎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一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荀子(约前325—前238),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有的说他是道家……其实,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 人们一般都以为荀子姓荀,名况,字卿。这种说法其实有误。先秦两汉的著作都称其姓为“孙”,特别是荀子著作集《荀子》一书,几乎都称其为“孙”。荀子是赵人,为孙氏,很可能是卫公子惠孙之后,由卫而入赵。‎ 荀子十五岁起到齐国稷下游学,后离齐赴楚,再后又回到齐国。在齐国,他三次被推为祭酒(才高望重者)。在范雎任秦相的时候,荀子到秦国拜见秦昭王,看到了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得出了“治之至”的结论;也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在那里就行不通了。后来荀子也曾回到过赵国,几经辗转,最后由于春申君的邀请,荀子留在了楚国,任兰陵县令。春申君被杀后,荀卿被罢了官,不几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思想以儒家为中心,并具有兼融百家的色彩。他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 荀子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所长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反对信仰天命鬼神,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良善,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伪的作用。“伪”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 荀子的文章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正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19. 下列对荀子生平经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是赵国人,姓孙,他很可能是卫国公子惠孙的后人,祖上由卫国迁到了赵国。‎ B. 荀况生活在战国后期,他学高望众,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C. 荀卿曾到过秦国,看到秦国治理得很好,认识到了法家的功效及儒学思想的局限。‎ D. 荀子十五岁离赵,在齐楚等国游学、讲学、任职,最后死在了楚国,享年约87岁。‎ ‎20. 下列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性由两部分组成,就是先天的欲望和伪装的善良。‎ B. 人们希望满足欲望,必会导致天下大乱,儒家知道人性本恶,主张用道德教化。‎ C. 人能驯化牛马为己所用,证明了人性的伟大,再加上道德教化,人类会更繁荣。‎ D. “化性起伪”,用后天的礼乐教化取代人性的恶,才能维持社会和谐、人类发展。‎ ‎21. 第一段说,“荀子对儒学的贡献,就在于他的‘杂’,他的‘异’”。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部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代表人物还有管仲、墨翟、商鞅等。‎ B. 嫡传:“嫡”读作dí,意为“正宗、正统”。‎ C. 春申君:与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并称为“战国四君子”。‎ D. 化性起伪:“伪”字书写的第5笔是“㇆(横折钩)”。‎ ‎【答案】19. C 20. D ‎ ‎21. 荀子的学说,以孔子的儒学思想为中心,兼融各家所长并加以综合、改进不仅是坚持了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主张礼治法治相结合,丰富了儒家学说。 22. A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要细心研读文本,要仔细对应选项和文本之间的差别。C.“认识到了……儒半思想的局限“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作出了‘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的判断”。‎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理解和筛选类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第一要注意认真理解文意,第二是要注意审题,本题题干中要注意理解“杂”,要依次列举荀子思想的杂和异,要注意荀子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 ‎22.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平时积累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就是说在平时学习中要适当的涉猎诸子百家的学说并解读思想。A. 法家:代表人物还有管仲、墨翟、商鞅等。墨翟是墨家学派代表人物。‎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二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二 ‎“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不同学派纷纷涌现并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其时,我国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光耀人类史册。‎ 周王朝的瓦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民间“私学勃兴”,“士”阶层形成。‎ 其时,社会结构急遽变化,兼并战争接连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称霸,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某种学说以富国强兵。春秋时代已经开始的“养士”之风日益盛行。各诸侯国对“士”大都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学术流派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议论时事,阐述哲理,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但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则去”。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彼此诘难又相互借鉴,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当时,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由于良好的文化政策和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稷下学宫成为了最有影响的学者名士聚集场所。‎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消亡于秦灭齐时,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直至今日。‎ 齐桓公田午兴办学宫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齐王励精图治,图谋称雄,需要稷下学士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制造舆论、设计蓝图。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政治智囊团。其次,学宫尊贤致士,吸引人才,定期举办各派学者的学术例会,又是一个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的学术园地。‎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活动的主要特点之一。“不治”,即“不任职”。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担任实际职务。“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而他们的议论,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统治者政治活动提出的批评意见或决策建议,大都坦率直言,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 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百家争鸣的发源地。稷下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说,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其中既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他们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人才。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被授予上卿。‎ 稷下学术例会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又有不同学术观点的诘难,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稷下先生们冲破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诸说并存,辩论发展,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23. 下列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王朝瓦解后,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士”阶层逐渐形成。‎ B. 诸侯争霸,各国竞相招贤纳士,希望借助他们的学说来增强国力。‎ C. 诸侯对“士”宽容,养“士”成风,“争鸣”有宽松的政治环境。‎ D. 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因此议论批评时政不会有生命危险。‎ ‎24. 请分条概述“稷下学士活动”的特点。‎ ‎【答案】23. D 24. ①“不治而议论”,不任实职,只议论时政等。‎ ‎②大都坦率直言,不阿谀奉承。‎ ‎③潜心研讨,取长补短,学术有成就。‎ ‎④思考内容广泛,没有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 ‎【解析】‎ ‎23. 试题分析:D.“ 学者大都依附于某社会集团”与文意不符,原文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属于偷换了原文的概念。‎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2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和题干的要求作答,“稷下活动”从原文诸子百家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现状,原因是他们的言论自由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说 “不治而议论”,不任实职,只议论时政等。大都坦率直言,不阿谀奉承。潜心研讨,取长补短,学术有成就。思考内容广泛,没有思想束缚,不断探求创新。‎ 八、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1)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2)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为叙述的便利起见,想分成四季来约略地说说。‎ ‎(3)北平自入旧历的十月以的,就是灰沙满地,寒风刺骨的节季了,所以北平的冬天,是一般人所最怕过的日子。但是要想认识一个地方的特异之处,我以为顶好是当这特异处表现得最圆满的时候去领略;故而夏天去热带,寒天去北极,是我一向所持的哲理。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澈底。‎ ‎(4)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会得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奇异的冰纹。‎ ‎(5)到了下雪的时候哩,景象当然又要一变。早晨从厚棉被里张开眼来,一室的清光,会使你的眼睛眩晕。在阳光照耀之下,雪也一粒一粒的放起光来了,蛰伏得很久的小鸟,在这时候会飞出来觅食振翎,谈天说地,吱吱地叫个不休。数日来的灰暗天空,愁云一扫,忽然变得澄清见底,翳障全无,于是年轻的北方住民。就可以营屋外的生活了。溜冰,做雪人,赶冰车雪车,就在这一种日子里最有劲儿。‎ ‎(6)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尝识尝识北方异味者之惟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衰歌。‎ ‎(7)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 ‎(8)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煤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站不住脚,而昏厥过去。‎ ‎(9)北平市内外的新绿,琼岛春阴。西山把翠诸景里的月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10)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11)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儿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 ‎(12)统观北平的四季,每季每节,都有它的特别的好处:冬天是室内饮食庵息的时期,秋天是郊外走马调鹰的日子,春天好看新绿,夏天饱受清凉。至于各节各季,正当移换中的段时间哩,又是别一种情趣,是一种两不相连,而又两都相合的中间风味,如雍和宫的打鬼,净业庵的放灯,丰台的看芍药,万牲园的寻梅花之类。‎ ‎(13)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25.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除了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作者认为北平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B. 北平的春天让人最感到可爱的是它与别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来也无信,去也无踪,如飞马般溜过。‎ C. “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这句话,暗指了日本军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点明了写作背景。‎ D. 全文运用总分式的写作结构,按照四时的顺序进行描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E. 本文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准确细腻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作者不过分运用华丽的辞藻去修饰,用字遣词十分贴切。‎ ‎26. 在第3段中,作者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请分条陈述其原因。‎ ‎27. 由第6段“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可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丰富、深沉的,请简要概括。‎ ‎28. 请分析第8段画线句的语言表达效果。‎ ‎【答案】25. CE 26. (1)房屋防寒装置特殊,进入屋内觉得一团春气。‎ ‎(2)若是有酒喝有肉吃,更让人无法割舍。‎ ‎(3)下雪时,屋外可以溜冰、做雪人、赶雪车,生活闲适、祥和,充满生机。 ‎ ‎27. 作者对北平的冬季情有独钟,无比眷恋;同时,北平的沉沦境况也在作者心里投下了抹不掉的阴影,从中流露出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 ‎28. (1)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北平春天绿得广阔。‎ ‎(2)运用夸张的手法,用“张不开眼”、“立不住脚”、“昏蹶过去”等短语,写出了重重叠叠的新绿所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以至于让人感到“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厥过去”。突出了北平春天绿得浓郁、绿得醉人的特点,强调其绿的程度之深。‎ ‎(3)运用“油光光”、“亮晶晶”等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将难以状写的“新绿”写得神韵透彻,如在目前,强调了北平春天绿的特点。‎ ‎【解析】‎ ‎25. 试题分析:A.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除了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作者认为北平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除了天气和地理联合上一起的观点的大家认为的。B. 北平的春天让人最感到可爱的是它与别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来也无信,去也无踪,如飞马般溜过。作者认为北平春天的短不是令人可爱的地方,所以选项的分析有误。D.根据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全文没有按照四时的顺序写作,而是先写的冬季。‎ ‎ ‎ ‎2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要审清题干、要找准答题的区间、要根据赋分点分点答题,“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分条陈述其原因:房屋防寒装置特殊,进入屋内觉得一团春气。若是有酒喝有肉吃,更让人无法割舍。下雪时,屋外可以溜冰、做雪人、赶雪车,生活闲适、祥和,充满生机。‎ ‎2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作品的情感,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从划线句子看作者抒发的是对沉沦的北平的担忧,从文章本身来看作者抒发的是对北平冬天的情有独钟。要注意根据文本答题,答题时要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2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散文的句子,要注意从手法、内容等角度答题,本题要重点从手法上先确定手法,比喻、夸张、叠词,作者形象生动地将北平的绿比作绿色的波涛,夸张即使是不见全的人也会情不自禁的欣赏和陶醉也景象之中,叠词让句子充满了节奏感。‎ 九、写作。‎ ‎29.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有的人很欣赏他,也有的人看不起他,……对此你怎么看?‎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为了让大家能在上下班的途中看书。前不久,一女演员在地铁里“藏”了100本书,其中还有几本中夹着她的留言。当她把“藏”书过程分享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在地铁里寻找了起来……‎ 请为自己设定一个身份(藏书者、寻书者、书……),围绕这个身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让你的手机简单点 某大学教授拿手机只打电话发短信,而不发微信等。当今普遍行为,在我看来只是一种令人欣赏的行为,他将手机的功能简单化,却也让手机更“实用”。 ‎ 当今社会,微博微信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认知。可是,在这种手机娱乐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下,也引起了社会整体的浮躁心理和人们的更加孤独。 ‎ 如今,人们在闲暇时,更愿意拿起手机,刷会微博,发状态,很瘦会有人去捧起一本名著阅读,泡一杯茶,取经景的享受书香茶香了。旅行时,太多人更愿意进行的活动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行为,而很少人真正的亲脚踏过风景,品味山水闲适。旅行仿佛是为了发朋友圈,显示自己的“高雅”。如此趋势,手机上那些娱乐功能真的有意义吗?曾经的许多人,闲暇时,读书,旅行陶冶思想。现在的许多人,闲暇时,打游戏,聊天,刷动态,逐渐“清空”大脑,如此看来。莫不如让手机简单点。 ‎ 手机设计之初为了提高人们之间联系的便捷,而如今聊天软件的发展下,人们却日趋孤独。我看到的一张图片让我震撼心惊。一桌人聚会,每个人却都聚精会神的在他们手中的屏幕间“遨游”。如此情景,聊天工具,再发达又有何用?反而是人情更淡漠。 ‎ 手机上的碎片化学习往往也只能让人活于其表而不能深知,人们在聊天软件上晒这晒那啊,显示高雅,反而展示了他们内心的浅薄。游戏能使人放松身心,而大多数人却喜欢“放松”几个小时甚至整天。如此看来,这位大学教授反而是位有远见的人。了解学术,书籍便可,了解新闻,电视便可,互相交流,电话便可,手机如此复杂又能有多大用处呢? ‎ 让你的手机简单点吧!闲暇之时,旅行、跑步、健身,我相信你收获到的快乐一定比你能在手机软件上获得的快乐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选做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写作,但是要注意审题,第一篇作文有明确的文体要求——写议论文,第二篇作文要求是展开联想。第一个作文我们要明确观点,你是让手机检单点还是复杂点,现代网络社会网络对人们的冲击,使得人们很浮躁,因此网络上就流行了一些低头族,光顾着玩手机酿成惨祸的也大有人在。第二个作文要先选准身份,确定以阅读文化为核心的写作理念,同时也要明确自己对材料的认识。‎ 点睛:选做题作文相对来讲更具有人性化,考生可以从自己喜好的材料中选择性的写作。但是考生千万要注意作文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要求,写作有方向。例如第一个材料中要求写议论文,那么考生就要通过审题明确自己的观点,要找到合适的材料论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做到议论文的强而有力的论证效果。‎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