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是 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髓,基于汉字书写的书法专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成为它建立专业高度的束缚,因此( ),而应该以文字为切入点和窗口,打开汉字背后的文化链,从诗书画印等方面设置课程,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要打破社会对书法专业仅仅“写字好”的认识,还必须进行通才培养,历史、哲学、古汉语、诗词、写作等都应该以高要求、高标准教学。借助传统文化复兴的东风,进行综合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书法专业的含金量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提升书法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为拓宽就业渠道 。‎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有人认为书法已成为 ,它应该被陈列进博物馆。同时也有人认为社会上的书法热正是这门古老艺术 的最好佐证。笔者认为,国人对于书法有着来自基因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也是中华文明延续的内生动力,我国的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只有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更多关注,在逆境中突围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卷帙浩繁 曲突徙薪 明日黄花 生生不息 B.博大精深 未雨绸缪 破铜烂铁 源远流长 C.博大精深 未雨绸缪 明日黄花 生生不息 D.卷帙浩繁 曲突徙薪 破铜烂铁 源远流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法专业的设立不是文字和书写本身。‎ B.设立书法专业的切入点不是文字和书写。‎ C.书法专业的设立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字和书写本身。‎ D.只停留在文字和书写本身是不合适的。‎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 B.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增加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C.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D.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增加该专业的人文厚度,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 ‎【答案】‎ ‎1. C ‎ ‎2. C ‎ ‎3. B ‎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卷帙浩繁:形容书籍数量很多;博大精深: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再根据语境“书法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精髓”,此处的主语是书法。因此应填“博大精深”;第二处,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本处有事先做好准备之意,故应该用“未雨绸缪”。第三处,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破铜烂铁: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泛指各种破旧无用的器物。根据语境“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进程,有人认为书法已成为……,它应该被陈列进博物馆”,应选“明日黄花”。第四处,生生不息:群体发生变化或新生的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也可以形容历史悠久。根据“有人认为社会上的书法热正是这门古老艺术……的最好佐证”的语境,应选“生生不息”。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此类题一般结合排除法进行。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要对选项的句子进行分析,答题时注意逻辑顺序。根据括号前“这也成为它建立专业高度的束缚,因此……”可知此处应是结论,与书法专业的建立有关,再根据括号后的内容“‎ 而应该以文字为切入点和窗口,打开汉字背后的文化链,从诗书画印等方面设置课程”,可推断主语应是“书法专业的设立”,最后依据“要打破社会对书法专业仅仅‘写字好’的认识,还必须进行通才培养,历史、哲学、古汉语、诗词、写作等都应该以高要求、高标准教学”结合表达的合理,可判断此处应是“书法专业的设立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文字和书写本身。”。故选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是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分析,辨析时要关注前后语境,先找到这个句子即“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经辨析知这个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提高书法专业的学科层次,对书法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度的专业素质教育,以期改变社会的认可度,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教育再提高增加最后期望,“以期提高社会的认可度。”排在最后;二是“增强该专业的人文厚度”搭配不当,应改为“增加该专业的人文厚度”。这样就排除了ACD三项。故选B。‎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与西方人偏重于通过权利来理解和实现正义不同,中国人偏重于通过义务来理解和实现正义,但前提是一个“信”字。统治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体会到取得普通民众支持的重要性,“信于民”逐渐成为统治者的行为规范。“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夫王者,民人之主也,无均平之德,则不足以治之。”既然执政者身为“民主”,那么就要对“利民”的责任多少有所承担,对人民的利益的许诺多少要兑现。而对民众讲信的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保证政令的可信,使民众感到政治可靠。‎ 在孔子看来,治国的道理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他还认为执政者必须恪守自己对“民”所作出的承诺,也就是要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建立一种默契,君子以天命的名义满足百姓的需要,然后百姓服从君子的管理,所谓“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在此基础之上,孔子还从爱惜劳动力的角度提出“使民以时”、“敛从其薄”、“胜残去杀”等一系列惠民、爱民主张。‎ 孟子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爱民观,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是“政教之极”,人君只有以身作则,才有可能出现“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的局面;同样,人君只有带头“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如是则虽在小民,不待合符节、别契券而信,不待探筹、投钩而公,不待衡石、称县而平”,从而达到“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有司不劳而事治,政令不烦而俗美,百姓莫敢不顺上之法、象上之志而劝上之事,而安乐之矣”的礼治。‎ 最后,礼治所达到的社会秩序之公正性与合理性,还表现在这种根植于血缘宗法的等级秩序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可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进行重新整合。‎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统治者和民众、个体与社会共同体之间通过“礼”与“信”的教化作用,形成了某种以公正为原则的契约关系。这种规定自然是不成文的,也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从这一方面来讲它是十分脆弱的;但这种规定是在对承诺双方彼此的关切进行了充分的考量之后理性达成的契约,符合公正、正义的社会关系原则,因而它是约定俗成的,代表着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从这一方面来讲它又是强大的,往往蕴涵着舆论和道德层面的巨大能量。毋庸讳言,这种契约关系的威力不仅深刻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深刻反映着中国早期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摘编自诸山的《先秦儒家的社会契约意识》)‎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令的可信与政治的可靠是统治者“信于民”的一个重要体现。‎ B.“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是孟子爱民观的体现。‎ C.“礼”的教化作用是只要人君以身作则,就可以达到“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民服”的效果。‎ D.先秦时期通过“礼”“信”教化形成的某种的社会契约关系虽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但是它的威力却可以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将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契约关系进行比较。‎ B.文章按照儒家思想的沿袭,纵向论述了社会契约关系的形成与之有关。‎ C.文章以儒家思想“信”与“礼”的教化作用,来论述其在社会契约关系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具有辩证的思想,客观地分析了先秦时期社会契约关系在社会秩序中所起到的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的爱民观与孔子观点有根本性的差异,孟子的观点更人性化与科学性。‎ B.荀子的治国理念与孔子的治国理念本质上是不同的,荀子的观念更容易实现。‎ C.“政教之极”所达到的社会秩序,符合个体与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D.礼治所达到的社会秩序比法制社会更具公正性和合理性。‎ ‎【答案】‎ ‎4. C ‎ ‎5. C ‎ ‎6. C ‎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较、辨析。C项,“只有”与“只要”,条件关系不对,还缺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根据原文第四段可以推断出。故选 C。‎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论证方法分析有误,无对比论证与比较。B项,“纵向论述了社会契约关系的形成与之有关”错,不是纵向论证。D项,“文章具有辩证的思想,客观地分析了先秦时期”错,无辩证思想,无作客观分析。故选C。‎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有根本性差异”错,且“更人性与科学”无依据。B项,“本质是不同的”错,且 “更易实现”无依据。D项,表述无中生有。故选C。‎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浮冰上的两者 ‎(丹麦)哈夫﹒B.卡威 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吗?‎ ‎“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掉。”诺尼想。‎ 空手的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所以,他需要武器。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 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光。‎ 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时分,小刀磨好了。‎ 诺尼从冰块中拔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诺尼睁开眼睛,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黑影?‎ 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7.小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的场景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下文的故事发展做铺垫。‎ B.文章中诺尼对爱犬的称谓多次改变,反映出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营造了人狗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他曾动过杀狗的念头,但最终因为“爱”而放弃杀犬。‎ C.文章前面写到“这畜生身强体壮”与后文写尼玛克“滚烫的舌头直舔他的脸”形成对比,体现了狗对人的忠诚。‎ D.文章的结局是美好的,向读者展示了崇高的人性美。‎ ‎8.文章围绕“小刀”展开情节,请梳理文章的发展脉络及作者情感的变化。‎ ‎9.结合巴金的《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结局及作者的忏悔来探讨本文的主题。‎ ‎【答案】‎ ‎7. B ‎ ‎8. “小刀”是本文的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围绕小刀展开,写了“丢刀”---“磨刀”---“试刀”---“扔刀”---“刀光救人”等情节。诺尼的这些行为反映了他的情感历程;诺尼丢掉小刀时,对尼玛克保持距离,担心它会吃掉自己;磨刀时,诺尼心里有些不安,尽量不去想磨刀干什么;试刀时,诺尼的心肠硬起来,随后伤心,痛恨自己;“扔刀”后,诺尼感到嫉妒的恐惧,随后被狗的行为感动。 ‎ ‎9. 小狗包弟聪明可爱,通人性,但最终难逃被送上解剖台的厄运,表明在那个时代任何生命都难免受侵害。巴金的忏悔,意在告诫人们,凡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生存权,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忏悔能够唤醒人性。‎ 尼玛克也是一条生命,生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不仅追求丰足的物质生活,更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世界。诺尼战胜了求生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选择放弃杀狗,这种无私的爱超越了生命,这正是人性的高贵与伟大之处。另外,作为人类,我们应该爱护动物,让它们与我们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地球保持生机。 ‎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营造和谐的画面不对,根据文本内容可知,营造了人狗对峙的紧张氛围。故选B项。‎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干是“文章围绕‘小刀’展开情节,请梳理文章的发展脉络及作者情感的变化”,抓住“发展脉络”“作者情感的变化”去通读文章。解答梳理文章的发展脉络这一类题的基本答题模式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划分层次,概括词义)。文章是围绕线索“小刀”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诺克被困浮冰最终获救的故事的,在文中找到与刀相关的情节,具体概括为:“丢刀”→“磨刀”→“试刀”→“扔刀”→“刀光救人”等情节。至于作者情感的变化,要结合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文本我们可知他的情感历程是随着诺尼的行为反映出来的,诺尼丢掉小刀时,对尼玛克保持距离,担心它会吃掉自己;磨刀时,诺尼心里有些不安,尽量不去想磨刀干什么;试刀时,诺尼的心肠硬起来,随后伤心,痛恨自己;“扔刀”后,诺尼感到嫉妒的恐惧,随后被狗的行为感动。‎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审题,题干是“结合巴金的《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结局及作者的忏悔来探讨本文的主题。”,根据题目要求,我们要先答出《小狗包弟》中包弟的结局及作者的忏悔。《小狗包弟》中小狗包弟聪明可爱,通人性,但最终难逃被送上解剖台的厄运,表明在那个时代任何生命都难免受侵害。作者巴金的忏悔,意在告诫人们,凡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生存权,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忏悔能够唤醒人性。那么,本文中的狗尼玛克也是一条生命,生命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都有生存的权利。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尼诺在冰山被困时战胜了求生的本能和对死亡的恐惧,选择放弃杀狗的情节表现出来的。诺尼放弃杀狗,是因为对狗尼玛克无私的爱,这种爱超越了生命,这正是人性的高贵与伟大之处。从小说的结局来看,作为人类,我们应该爱护动物,让它们与我们和谐相处,让我们的地球保持生机。‎ ‎【点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的设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5G,全称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3年5月13日,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核心技术,预计于2020年开始推向商业化。2015年5月29日,酷派首提5G新概念:终端基站化。2016年1月7日,工信部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启动会。2017年2月9日,国际通信标准组织3GPP宣布了“5G”的官方 Logo。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于2018年迈出5G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高通公司高通工程技术高级副总裁马德嘉在演讲中表示,5G统一的连接架构将把所有通信系统联系在一起,这将给工业界带来革命。“同一个世界,同一个5G”“它会像电网一样随时随地地存在。”整个生活将会发生剧烈变化。比如,超低时延的通信,设备的智能化,还有终端侧可靠性的提升,都会改变生活和整个工业界。‎ 对于5G将为工业界带来哪些变化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因素,马德嘉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例子是企业网,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网络。在工厂的环境与流程中,设备之间的通讯需要满足低时延、超高可靠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安全性,因此5G网络需要解决安全问题,进而为这一垂直领域带来变革。另一个例子是交通运输行业。当我们谈论自动驾驶,很多时候还是在说传感器等设备,而在5G时代,这些车辆中将安装有5G模块,车辆间可以互联互通,从而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性能体验。‎ 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这是5G商用的三大类业务。实际上,在一个工厂里,这些业务都会同时存在。‎ ‎(摘编自《5G统一的连接架构将给工业界带来革命》新华网2018年7月13日)‎ 材料三:‎ ‎“在5G信号覆盖范围内,只要戴上这个手套,你就能操控远处的机器人,让它跟你做出相同的动作。”大唐电信技术经理王竟辉告诉记者,5G具有低时延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操控,未来可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特殊作业。在5G信号的支持下,远程签名机械臂基本实现了即时响应、同写同传。每秒10G,这是实时监测到的5G速率,是4G速率的100倍。5G具有超高可靠性、超低时延、超大容量等,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2020年实现5G商用。‎ 网络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是历史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 ‎“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但目前5G还有很多挑战尚未解决,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 ‎  (摘编自《正被揭开“面纱”面对挑战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光明日报2018年8月25日)‎ 材料四:‎ 据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的5G用户数将达到13.6亿。‎ 同时,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移动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到2025年,全球范围的5G网络的人口覆盖率(5G用户数÷总人口数×100%)将高达15%,但是,5G的快速发展却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地区。‎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从高到低:中国(4.54亿5G用户)、欧洲(2.03亿5G用户)、美国(1.89亿5G用户)、日本(9500万5G用户)、韩国(3700万5G用户)。‎ 按照2025年时的5G用户数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从高到低:韩国(60%)、日本(49%)、美国(48%)、欧洲(28%)、中国(27%)。‎ ‎(摘编自《各国5G最新排名!》搜狐网2018年9月24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有望在2020年使用上5G手机,智联生活触手可及。‎ B.5G商用业务是增强移动宽带、关键业务型服务以及海量物联网。‎ C.5G “面纱”虽已揭开,5G引领网络技术的创新,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 D.材料四中,各国5G用户数与其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是成反比例的。‎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对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要,每个国家都会抢占先机并独享成果。‎ B.在5G时代,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了,将完全可以替代驾驶者。‎ C.5G将会给工业界带来巨大的变革,将催生出很多新兴行业。‎ D.在未来2025年,我国5G用户全球最多,表明我国5G商用最好。‎ ‎12.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在5G的路上我国该怎么做?请你猜想一下5G时代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答案】‎ ‎10. C ‎ ‎11. C ‎ ‎12. 我国做法:①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研发试验;‎ ‎②培育5G与工业、交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③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加快5G网络规划,保障按期商用。‎ 猜想改变:从通讯、 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谈,或具体谈改变,言之成理即可。 ‎ ‎【解析】‎ ‎10.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A项,“有望”使用不对,原文是“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于2018年迈出5G商用第一步,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5G的大规模商用。”。B项,以偏概全,只是三大类,并非只有这三类。D项,“各国5G用户数与其在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占比是成反比例的。”错,不是全成反比。故选C。‎ ‎1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独享”错。B项,只是说“给驾驶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没有“可以完全替代”的说法。D项,用户最多不能说明商用最好。故选C。‎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题干是“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请你谈谈在5G 的路上我国该怎么做?请你猜想一下5G时代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考生要抓住“我国该怎么做”和“生活会有哪些变化”,答题抓住材料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概括分析。第一问,答题区间在材料三,结合“我国应坚持研发与应用并重,继续推进5G技术的研发试验,按时完成第三阶段的组网测试等工作,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大力培育5G与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探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加快5G网络规划,坚持创新与合作并重,保障5G按期实现商用。”关键语句,进行合理的归纳概括即可。第二问猜想生活的改变,要结合材料中一些专家关于5G的言论,结合“整个生活将会发生剧烈变化。比如,超低时延的通信,设备的智能化,还有终端侧可靠性的提升,都会改变生活和整个工业界。”、“另一个例子是交通运输行业。当我们谈论自动驾驶,很多时候还是在说传感器等设备,而在5G时代,这些车辆中将安装有5G模块,车辆间可以互联互通,从而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性能体验。”等关键语句,从通讯、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谈即可 ‎【点睛】‎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鲁人或恶吴起,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 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吴起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B.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C.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D.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古代室内的坐卧器具之一。古代最初只有铺在地上的席子,后来有了几、床、榻这些器具。“几”只是稍作休息的器具,“床”最初也只是坐具,“榻”可坐可卧。‎ B.相,相国,又称相邦,起源于春秋,是战国秦及汉朝廷臣最高职务。‎ C.“魏文侯”与“武侯”都是指魏国国君,跟前文的“鲁君”职位相同,不同于“公、候、伯、子、男”中的“侯”。‎ D.“宾从”在古文中有宾客和仆从之意,文中的“宾从”即是此意。‎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擅长用兵打仗,曾先后侍奉过鲁君、魏文侯、魏武侯、楚悼王等。‎ B.吴起虽然贪恋美色,但是一位出色的将军。行军打仗,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吃穿、睡觉、行走从不优于士兵,甚至还亲自背负捆扎好的粮食。‎ C.武侯时,田文担任国相,吴起心里很不高兴。虽然他在统帅三军、管理文武百官、拒守西河、处理政事方面等各方面都比田文强,但魏武侯还是任命田文为相。‎ D.公叔出任魏国国相,畏忌吴起,仆人献计离间武侯和吴起,吴起怕招来灾祸,就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2)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答案】‎ ‎13. A ‎ ‎14. D ‎ ‎15. C ‎ ‎16. (1)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 ‎(2)他使法律明确,依政令办事,令出必行,裁撤无关紧要的官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安抚蓄养战士。 ‎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 则必辞”,结合文本理解意思,这段话是说“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然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君”“公主”“起”“吴起”“之”等,再根据句子内容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以此卜之”指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是一句话,应该和后面的内容断开,这就排除BD两项;“君因召吴起而与归”是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的意思,不能断开,这就排除C,故选A。‎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根据语境“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可知宾从在文中是归顺,顺从之意。故选D。‎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吴起各方面都比田文强”说法错误,原文是“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可见在处理政事方面不如田文。故选C。‎ ‎1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中的“将”,统帅;“死”,为国死战;“谋”,图谋;“孰与”,固定句式,与谁相比,哪一个更……。(2)中的“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捐”,裁撤;“废”,停止;“以”,目的连词,来;“抚养”,安抚蓄养。‎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侍奉鲁国国君。 鲁国有人诋毁吴起,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侍奉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 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战死,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国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公叔问:“怎么办?”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声望。您可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武侯就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武侯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心志。’您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这样蔑视您,那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当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国相,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士。等悼公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俯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杨果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 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1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写少妇忆远的抒情小曲,既显示出文人高雅典丽的艺术修养,又体现了民歌自然清新的艺术特色。‎ B.“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写少妇无精打采地掉转船儿,让习习的晚风吹着那翠绿的裙儿左右飘拂。‎ C.“芙蓉开尽无消息”,意蕴丰富,既写出女子远望却消息全无的情景,也表现出女子满腹闲愁,一腔离恨。‎ D.“一曲琵琶数行泪”既是概括写女子的日常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的倾泄。她本想借琵琶一倾积愫,又联想到自己命运与琵琶女一样,美人迟暮,身世飘零,不禁泪随声下。‎ ‎18.自古人称“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手法精妙,请加以赏析。‎ ‎【答案】‎ ‎17. D ‎ ‎18. ①以景结情,秋已深,凉已重,而远在他乡的爱人无人照料,传达出女子对心上人的思恋;②鲜明的形象和色调的对比,“红”形容“鸳”,“白”形容“鹭”,构成了鲜明的形象和色调的对比,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借以表达女子的孤独之感;③反衬,鸟的“何处不双飞”,反衬女子无时不在的孤独寂寞,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 ‎【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一曲琵琶数行泪’既是概括写女子的日常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的倾泄”错,“一曲琵琶数行泪”属于细节描写。故选D。‎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审题,题干是“自古人称‘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手法精妙,请加以赏析。”,赏析诗句主要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手法的运用等角度切入,经分析可知,“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从情景的关心看是“以景结情”,用这几句运用了以景结情用红鸳白鹭双飞,表达晚凉;从手法看,“双飞衬托自己孤独寂寞”;从意境的创设和选取看,红、白相间,色彩绚丽,对比鲜明。‎ ‎【点睛】‎ 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作者对圣贤学说的渴慕之情。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自己从师的艰辛。‎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英雄的风流余韵经历了无数风雨,一去不复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女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答案】(1)益慕圣贤之道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益慕、负箧曳屣、榭、犹、风流、人生、尊、酹。‎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这则邀请函中有多处存在问题,请找出并作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们好!‎ 学校定于2018年11月28日上午9时召开“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表彰大会”,特诚挚邀请您来敝校礼堂参加大会,见证成长,助力高考!‎ 恳请您能抽空参加,我们将敬候您的惠顾!‎ ‎××中学 ‎2018年11月21日 ‎【答案】① 您们好!改为:您好!‎ ‎② 敝校改为:我校 ‎③ 恳请改为:希望 ‎ ‎④ 抽空改为:拨冗 ‎⑤ 惠顾改为:光临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文体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总之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语境,要求分清不同的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本题中“您们好”中的“您”有你们之意,应改为“您好”;“敝校”是谦辞,不能用于家长身上,可改为“我校”;“恳请”表示诚恳的邀请或请求,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本邀请函是希望家长来参加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表彰大会,应改为“希望”;“抽空”指挤出时间(做别的事情),用于邀请函显得不够重视,可改为“拨冗”;“惠顾”,是惠临之意(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这里应改为“光临”。‎ ‎21.下面是某单位人事部招聘员工程序图,请把这个程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 ‎【答案】从接收应聘人员简历到最后通知入职,要经过两次面试,简历和两次面试均要评估,评估合格即可进入下一程序,评估不合格的,相关材料将会由人事部存档。‎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单位人事部招聘员工程序图”,主要围绕“合格”“不合格”的指向,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注意字数的要求。‎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年近古稀的某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的板书火了。严谨、工整的板书配合偶尔出现的科学家头像,被网友评价为“比PPT还要好看的课堂板书。”这位教投从教几十年,一直坚持手写板书上课,教学严谨又生动,课程常常是一座难求。“画画是我小时候的爱好,后来上课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听课,记住这些内容,就放到了板书里。”‎ 有人对这种教学方式不以为然,倒推十几年,从小学到大学,哪个老师的不写板书呢?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呢?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还死守着效率低下的板书,是不是也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呢?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美在落笔生花处 执笔运墨,可知乌黑亲吻雪白的精妙;落笔生花,可成力如筋骨的书文。笔尖流光,可酿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书写并不只是一种记录方式,更创造出无双之美,美在落笔生花处。‎ 坚持手写板书的教授走红,源自我们骨血中本就根深蒂固的文化景仰,源于中华文明子孙对传统之美的自豪,源于我们对书写之美的珍爱与重视。即使时光如风雨冲刷,即使互联网、现代科技冲击,都不能使他们褪色,而是在时光中越发美好,沉淀成我们心中共同的记忆。让我们心中能有一片家园供精神栖息,行走得更加自信。‎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书写的不仅仅是字,更是一个人的精神气度。‎ 王羲之练字,染黑一方墨池。足以见得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然,这品格就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恢弘的气势,有力的运笔,都成为珍贵品格的自白。一篇手书,就成为一个人的自传,你会在那一撇一捺间看见一个人的一悲一喜,体会到他落笔时的呼吸,这是电子文字永远不能达到的美,美在落笔生花处。‎ 读着手写的字,如同读着一个人的灵魂,不仅仅知道了文字负载的信息,也欣赏着一个个带着书写者精神的精灵如何绽放。PPT上却永远是平面的字,而书写的,却是立体的篇章,让我们在多个维度与作者相遇。‎ 当我们带着欣赏的惊奇和美丽的板书相遇,手写的知识如馨香的花朵绽放在心底。当我们为教授的认真严谨赞赏留连,文字背后的执着和认真也会成为我们烙在心底的记忆。‎ 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落笔之美,汉字听写大会引发大众关注传统汉字,揭示大众手中无笔的现状,电子产品科技的便捷确实提高了效率,却无法带来落笔生花之美。不能忘记,笔墨自古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所有感悟和记忆。‎ 发展与书写并不矛盾,笔尖的轨迹也是我们刹那的精神,笔尖的文化正是文化的载体。‎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可以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宣纸铺展,轻研墨色,转腕凝神,或高远或刚健或隽秀或端恭,让美在落笔生花处洋溢,让悠久的传统珍藏在心底,让先生先辈的精神成为我们共同的血液和记忆!‎ 美在落笔生花处,发展本可以与书写之美同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对所给材料的总体把握,大学教授火的原因是:其将传统板书做到了极致,其恪守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那份执着,考生可以根据对教授火了的原因立意为:传统的坚守、工作的严谨、兢兢业业等角度进行立意。从高速发展的今天来看,人们对教授的质疑也可以立意为,课堂应该融入现代的元素,不要一味的恪守传统而丢掉了与时俱进,以上也是考生可以立意的角度。考场作文的立意虽然体现的是开放,但是考生要注意有最佳立意,例如本题的最佳立意就是站在赞扬教授的角度。‎ 点睛:时评类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把握材料的中心,同时要注意社会对现象的反响和评价,考生同时也要从自己的理解对材料有一个中心性的评价。总之,考生首先是要立意精准,其次要注意写作时候的评价要深刻,最后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社会的现实,向更深层次去挖掘论题,这样才能体现出作文的深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