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1-06-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3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凝眸时光,静语流年。人生的风景,说到底就是心灵的风景、人生的菩提。或许,红尘牵绊,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安静的角落,用来盛一首诗、一段情、一朵温情的花。又或者,我们总以为兜兜转转间就能找到更好的自己,但实际上,自己早已 在年轮里,又甚至我们渴望时光还能再来一次,可却不再是那个少年。不如,就好好生活,好好爱。让温良的时光在平静的水面上,泛着丝丝涟漪,给生命留一点罅隙,给自己留一点安静的时间,来平和地 心音,聆听时间留下的这份回味棉长。栖息在时光的深处,让它静静地为你守侯。生命是一场花开,那些光荫沁染的情怀也总是停留在记忆深处,让所有经历的风景都 成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感动。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凝眸(máo) 菩提(tí) 红尘牵绊(pàn)
B.罅隙(xià) 栖息(qī) 兜兜转转(zhuàn)
C.聆听(lín) 守侯(hòu) 丝丝涟漪(yī)
D.光荫(yīn) 沁染(qìn) 回味棉长(mián)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迷茫 品味 定格 B.迷失 品味 定位
C.迷茫 品读 定位 D.迷失 品读 定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暖心订单”不止这一份,某外卖平台的工作人员从后台看到,在那两天的雨雪天里,杭州有超过700多名消费者在点外卖的同时为骑手下单暖心食品。
B.像《中国新歌声》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任何一个拥有音乐梦想的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C.品牌建设不仅关系到微观企业的发展层次,更关系到宏观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快品牌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再到“世界品牌”。
D.有的地方出台规定,对连续并两条车道、不系安全带等行为进行处罚,但有人怀疑这些违规行为能否一一被发现;有的地方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办法,但在一些“微治理”环节上“绊了跟头”。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称呼对方的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悌”,即尊敬兄长。“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C.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著作极丰,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等。
D.经传,儒家典籍与传的统称,《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的“经传”即为此意。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而《廉颇蔺相如列传》则不属于“经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⑴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关注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⑵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⑶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⑷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5.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理政者真正的大德、厚德是对百姓的有德,而小惠则是对个别人施与的小仁小惠,二者内涵不同。
B.有德的理政者要想追求所谓的大德,只要想办法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即可。
C.理政者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有德的表现,而不必刻意求德。
D.搞“有求必应”的理政者是刻意求德施德,其结果会适得其反。
6.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在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的“有为”。
B.老子推崇的“无为而治”就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而“无为”则是“道法自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还可以通过控制、监督来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
D.理政者要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极有可能私欲膨胀,扰民乱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我们之所以能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治国理政的智慧,是因为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B.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
C.作者从老子“天道忌盈”的观点中理解到理政者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老子认为理政者要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才能成就大业;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要注意“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要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韩维,字持国。以进士奏名礼部,方亿辅政,不肯试大廷,受荫入官。父没后,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古嗜学,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
富弼辟河东幕府,史馆修撰欧阳修荐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礼官议祫享东向位,维请虚室以待太祖。温成后立庙用乐,维以为不如礼,请一切裁去。议陈执中谥,以为张贵妃治丧皇仪殿、追册位号,皆执中所建,宜曰荣灵。诏谥曰恭,维曰:“责难于君谓之恭,执中何以得此?”议讫不行,乞罢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
颍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神宗即位,维进言:“百执事各有职位,当责任,若代之行事,最为失体。天下大事不可猝为,人君设施,自有先后。”因释滕文公问孟子居丧之礼,推后世礼文之变,以伸规讽,帝皆嘉纳。除龙图阁直学士。
初,僖祖庙已迁,及英宗袝庙,中书以为僖祖与稷、契等,不应毁其庙。维言:“太祖戡定大乱,子孙遵业,为宋太祖,无可议者。僖祖虽为高祖,然仰迹功业,非有所因,若以所事稷、契事之,惧有未安,宜如故便。”王安石方主初议,持不行。
王安石罢会绛入相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复知许州帝幸旧邸进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其纯明亮直帝令改命词。维知帝意,请提举嵩山崇福宫。帝崩,赴临阙庭。宣仁后手诏劳问。
维处东省逾年,有忌之者密为谗诉,诏分司南京。尚书右司王存抗声帘前曰:“韩维得罪,莫知其端,臣窃为朝廷惜。”乃还大学士、知邓州。兄绛为之请,改汝州。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转少师。
绍圣中,坐元祐党,降左朝议大夫,再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均州安置。诸子乞纳官爵,听父里居。哲宗览奏恻然,许之。元符元年,以幸睿成宫,复左朝议大夫,是岁卒。年八十二。徽宗初,悉追复旧官。
(节选自《宋史·韩维传》)
【注】亿:韩亿,韩维之父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议讫不行 讫:完毕、结束
B.天下大事不可猝为 猝:仓促
C.除龙图阁直学士 除:授予官职
D.听父里居 听:听说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维请虚室以待太祖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非有所因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乃还大学士、知邓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兄绛为之请 之二虫又何知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罢/会绛入相/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复知许州/帝幸旧邸/进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其纯明亮直帝/令改命词/
B.王安石罢会/绛入相/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复知许州/帝幸旧邸/进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其纯明亮直/帝令改命词
C.王安石罢/会绛入相/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复知许州/帝幸旧邸/进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其纯明亮直/帝令改命词
D.王安石罢会绛/入相/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复知许州/帝幸旧邸/进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其纯明亮直帝/令改命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维起初凭借祖上的功德做官,父死后闭门不仕。后因其博学多识,不慕名利得到宰相的举荐,韩维推辞不去。
B.韩维在得到欧阳修推荐做检讨、知太常礼院后,认为陈执中的谥号不应享受恭的称号,他的意见被朝廷采纳,他还因此得以升迁。
C.韩维深得神宗的器重,担任了资政殿学士,还曾得到曾巩的夸赞。
D.绍圣年间,韩维曾接连遭贬,后因儿子们的请求,哲宗恢复了他左朝议大夫的官职。死后,徽宗恢复了他以前所任官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7分)
四、(19分)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百执事各有职位,当责任,若代之行事,最为失体。(3分)
②绍圣中,坐元祐党,降左朝议大夫,再谪崇信军节度副使。(3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临江仙
五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阙开头描述行远之人饮罢饯行酒,辞别亲故西去的情景,作者感慨身世,自比“飘蓬”,写出词人的浪迹漂泊之苦。
B.“烟柳重重”既是状景也是写情。词人看到烟柳迷茫却看不到人,更添内心苦闷。写“烟柳重重”,实际上也就是“离情重重”
,是把抽象、无形的愁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烟柳中来表现而已。
C.“潮平淮月朦胧”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写出词人在朦胧的月色下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D.综观全词,一个“愁”字贯穿全篇,本词语言典雅蕴藉,情感真切隽永,耐人寻味,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⑵上片“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描绘出此人怎样的情态?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传达出词人什么样的情怀?(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自然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得到了无数的启示,自然界的种种也成为人们表情达意的载体。《诗经·氓》中“ ① , ② ”两句就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苏轼也在《赤壁赋》中将自己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寄托在“挟飞仙以遨游, ③ ”的渴望之中;李白的“飞湍瀑流争喧豗, ④ ”以对自然的描写来表现蜀道的险峻;杜甫用 “ ⑤ ,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传神之笔描写了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还有李煜用“ ⑥ ,往事知多少” 将内心的痛苦深沉付诸诘问,更有辛弃疾用“舞榭歌台, ⑦ ”将英雄人物风流余韵的逝去归于自然。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7题。(15分)
唐诗几男子(节选)
余秋雨
⑴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⑵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⑶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⑷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⑸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⑹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天籁。
⑺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
⑻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和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已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⑼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已,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翁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
⑽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
⑾这个自已,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
⑿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贵的文辞。
⒀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普及的常态存在。
⒁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⒂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
15.下面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在开篇即以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的结论。
B.在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只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
C.作者认为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异国他乡的美景唤起了人的思乡之情。
D.作者在诠释于异国他乡看到类似唐诗中的美景时的感受时,为了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和比喻的修辞。
E.作者立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很难有对象和它相媲美。
16.请简要赏析第⑼段中划线的句子。(5分)
17.请简要分析第⑽段至第⒀段这部分的作用。(6分)
六、 整本书阅读(3分)
18.阅读以下两题,任选其中一道完成(3分)
(1) 结合作品说明"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为什么摔玉?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分)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以上文字出自《论语》,材料中加点词“子”应指 ① 。从该材料可以看出,“孝”在儒家思想中,不仅是修身的根本,而且能 ② (不超过5个字);在一个家庭中,对父母应奉养,更要 ③ (不超过5个字)。(3分)
七、 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至少结合两人的名言与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每题3分,共33分)
一、1.B A凝眸móu 牵绊bàn C.聆líng听 守候 D.光阴 绵长
2.D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前方道路虚无缥缈。迷失:指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品读:仔细阅读、品味。品味:尝试滋味;仔细体会,玩味。定位:确定位置。定格:指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
3.D A.去掉“多” B.删去“是否” C.句末加实现的宾语“转变”
4.C 《人间喜剧》有误
二、
5.B “想追求所谓的大德”表述不当,“大德”不是刻意追求的;“只要……即可”
表述有误,原文为“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6.B “老子推崇的‘无为而治’就是顺应自然而不妄为”的“无为而治”应该是“无为”;“‘无为’是‘道法自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中生有。
7.C A没有因果关系。 B原文是“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选项是“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因果混淆 D“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 “不以恶小而为之”并不是老子告诫人们的。)
三、
8.D 听:听任,允许
9.A A.连词,表目的,来 B.沿袭,继承/凭借,依靠 C.于是,就/却,竟然,反而 D.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
10.C
11.B “他的意见被朝廷采纳,他还因此得以升迁”错。
四、
12.(6分)
①各位执政的官员都有各自的职责,承担各自的责任,如果互相代替行事,是最失体的事。
(执事、当、若)(3分)
③绍圣年间,因为元祐党案,韩维被降职为左朝议大夫,第二次(又)被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坐、再、谪)(3分)
13.(6分)
⑴C “对未来团聚的期望”错。(2分)
⑵(4分)“回头烟柳渐重重”一句描绘出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船儿渐行惭远,柳色愈来愈浓,离愁也逐渐加探。(2分)“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一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传达出词人旅途落寞的情怀。(2分)
14.(7分)
①桑之未落 ②其叶沃若 ③抱明月而长终 ④砯崖转石万壑雷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春花秋月何时了 ⑦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五、
15.C D(4分) C.作者认为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是因为“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D.“对比”和“比喻”有误。
16.(5分)
①比喻,(1分)把唐诗比作叩开心扉的玉杵,(1分)有形有声,(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唐诗对人的心灵的提升作用,(1分)表达了作者对唐诗的深沉的眷恋与热爱。(1分)
②叠词(1分)拟声,富有节奏感、韵律感,(2分)同时,贴合玉杵的形象,写出了唐诗的美好。(2分)
(选取以上任意一种手法进行分析即可。如果学生答出了以上两种手法并分析,最多得5分)
17. (6分)
①内容:采用排比的形式,(1分)从不同角度具体诠释了唐诗可以将人的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1分)强烈地表达了对唐诗的热爱之情。(1分)
②结构:承上启下,(1分)承接上文唐诗对人的心灵的提升作用,展开具体阐释,(1分)为下文得出“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的结论作铺垫。(1分)
六、整本书阅读(3分)
18.(1)结合作品说明"宝黛初会"时宝玉有一个摔玉的举动,他为什么摔玉?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原因: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一个好东西.性格特征:平等思想,率真任性。
(2)答案:①孔子 示例:②安邦 ③恭敬(有色/从心底爱)
七、(50分)
19.本次作文材料共有四则,四则材料都是围绕“青春”来谈的,为思考“青春”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理解。这其中既有对青春的内涵的解读,如辛夷坞认为青春是脆弱的美丽的,席慕蓉则认为青春很短暂,却让人怀念。而在习主席看来,内心的青春才是永久的青春。也有对度过青春的方法的建议,如雨果提出青春不能浪费,而习主席则认为青年要脚踏实地,经得起时间的锤炼。此外,在题目的要求当中明确了言说的身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同学,言说的背景是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特点,而对象则是身边的同龄人。那么,题目也就是要求同学们站在时代的特点前,思考自己的青春的内涵、价值以及努力的方向。而按照题干要求“至少结合两人的名言与你的同学分享你的思考”,即文章中要写出与两则材料关联的内容。
【参考译文】
韩维,字持国。以进士奏名礼部,这时韩亿辅佐朝政,不肯试于大廷,受恩荫做官。父亲死后,闭门不仕。宰相向朝廷推荐韩维喜好学习和古礼,安于静退,奉召考试学士院,韩维辞谢不去。
富弼在河东建置幕府,史馆欧阳修推荐韩维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礼官议论祭祀应东向位,韩维请求虚室而待太祖。温成后建庙使用音乐,韩维认为不合礼仪,请求全部免去。议论陈执中的谥号,认为张贵妃死后得以在皇仪殿办理丧事、追位册封号,都是陈执中所建,应当谥为荣灵。诏令谥号为恭,韩维说:“向君主责难叫作恭,陈执中凭借什么能享受这个称号呢?”议论完后没有允许,乞求免去知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
颍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神宗即位,韩维进言说:“各位执事都有各自的职责,应当各负其责,如果互相代替行事,是最失体的事。天下大事不能仓猝办理,人君所建立的各项制度,自然有先有后。”于是向神宗解释滕文公问孟子居丧之礼,推论后世礼仪的变化,以便伸张规谏之风,神宗都认为好而加以采纳。升为龙图阁直学士。
起初,僖祖庙已迁走,到英宗祭祀祖庙时,中书认为僖祖与稷、契同等,不应毁坏他们的庙宇。韩维说:“太祖平定叛乱,子孙继承其事业,叫宋太祖,没有什么可争论的。僖祖虽然为高祖,但考察他的功业,没有因袭,如果以对待稷、契的礼仪对待僖祖,担心有所不妥,应像过去一样。”王安石正主张毁坏僖祖庙,坚持不准许韩维的做法。
王安石被罢相后,正好韩绛入朝为相,韩维加端明殿学士、掌管河阳,又掌管许州。神宗巡察,到了韩维以前的官邸,他又作了资政殿学士。曾巩负责起草诏令,称韩维纯洁正直,神宗命令韩维改动命词(诏书),韩维知道神宗的心意,于是请求提举嵩山崇福宫。神宗驾崩,韩维奔赴朝廷。宣仁后亲自书写诏令进行慰劳。
韩维在东省任职一年多,有妒嫉他的人暗中诬陷他,诏令分司南京。尚书右司王存在帘前大声说:“韩维获罪,没有谁知道根源,臣下私下替朝廷惋惜。”于是又任大学士、知邓州。兄长韩绛替他请求,改任汝州。一段时间后,以太子少傅身份致仕退休,转任少师。
绍圣年间,由于元祐党案,先是降职为左朝议大夫,第二次又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在均州安置。他的几个儿子请求朝廷给予官爵,让父亲住在故里。哲宗看了上奏后感到悲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元符元年(1098),随哲宗巡幸睿成宫,又恢复左朝议大夫之职,这年去世,终年八十二岁。徽宗即位之初,又全部追赠恢复以前所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