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1.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论述类文本阅读5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指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即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倾向等。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以从“一分析四理解”入手。‎ ‎“一分析”指分析题干的要求,即确定题干是要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意思还是要求直接写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理解”的具体内容是:1.理解观点句。论述类文章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2.理解事例。事例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例,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3.理解引用句。论述类文章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4.理解标志句。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专制下的清朝学术 袁世硕 由于清王朝统治者很早便利用了明王朝的降臣降将,朝廷的设立悉依明制,定都伊始便摆出了尊孔崇儒的面孔,“修明北监为太学”,规定学习《四书》《五经》《性理》诸书,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康熙皇帝是历代少有的博学而重视文教的帝王,读书甚多,特别崇尚朱熹。他还任用了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员,编纂理学图书,升朱熹为孔庙大成殿配享十哲之次,成为第十一哲。宋代理学遂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康熙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之时,便着手实行“偃武修文”的措施,诏开博学鸿词科,意欲将全国的学者名流吸收到朝廷之中,虽有一些人拒征,还是录取了数十人,开始编修《明史》等。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余种,近十万卷,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一大总汇。主持编纂的纪昀等人作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已收入的三千五百余种古籍和未收入而存目的六千七百余种书籍,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从保存古代文化典籍的角度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功德。但是,清王朝在以行政手段搜集全国图书的同时,也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检查,并且明令各地查缴“违碍”的书籍,然后销毁。最初还只是查禁“有诋触本朝之语”的“明季野史”,后来更扩大查禁范围,宋人言辽金元、明人言元的著作中“议论偏谬”者,明末将相朝臣的著作,明末清初文人如黄道周、张煌言、吕留良、钱谦益、屈大均等人的著作,都在查禁之列。据统计,乾隆时被禁毁的书籍有将近三千种,六七万卷以上,种数几乎与《四库全书》现收书相当。就此而言,这又是一次文化专制造成的图书厄运。‎ ‎1.袁世硕,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949年考入山东大学师从冯沅君教授,毕业后,成为冯沅君的助教。‎ 清王朝控制社会思想的更严厉的手段是大兴文字狱,案件之繁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清初的军事征服阶段,清王朝尚无暇顾及文化学术。康熙一朝文字狱尚少,著名的《明史》案、《南山集》案都是对反抗思想的镇压,因为当事人曾引述、议论明朝史事,表现出眷恋明王朝的思想情绪。雍正朝文字狱渐多,著名的曾静、张熙案追究至已逝世的吕留良的著作,还是为了消除人们的反清意识。乾隆朝文字狱最为频繁。朝廷苛责地方官吏,官吏深恐一并参处,举报之风大增,于是望文生义、捕风捉影、故入人罪的事情,便屡屡发生,几乎每年都有以文字致罪的。吟诗作文,乃至属联拟题,都有可能被随意引申曲解,招致杀身灭族之祸,文人普遍怀有忧谗畏讥、惴惴不安的心情,形成了畏惧、郁闷的心态和看风使舵的处世态度。‎ 乾嘉汉学从学术源流上讲,可以说导源于清初的顾炎武,从其学术精神上讲,则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在文字狱的恫慑下,人们承袭了清初学者的治学方法,却丢掉了经世致用的精神,多是不关心当世之务,只埋头于古文献里进行文字训诂,名物的考证,古籍的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乾隆时期有多位汉学家被召入四库馆,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乾嘉汉学家在文字、音韵、训诂、金石、地理等学术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总的看来,却只能说是做了丰实的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其研究缺乏思想理论的建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遗憾。‎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清政府利用儒学控制社会思想,科举考试用《四书》《五经》的内容命制题目,并且任用了一批信奉程朱理学的官员编写理学图书等。‎ B.清王朝利用编书来控制社会文化思想,比如编修《明史》《四库全书》等,但同时政府也销毁了与《四库全书》种类差不多的图书。‎ C.清王朝用文字狱来控制社会文化思想,造成大量的文字狱案件,使得当时的文人有畏惧的心态,形成了看风使舵的处世态度。‎ D.清朝初期的顾炎武,其学术精神集中在与政治无关的古文献研究中,这种做法反映了清朝文化的专制,因为这种行为脱离了现实。‎ ‎【答案】D ‎2.从文中看,作者对清政府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作者列举了清政府控制社会文化思想的种种做法,通过历史事实以及客观、公正的表述,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其对清政府大兴文字狱的批判态度。‎ 袁世硕研究元明清文学,继承了冯沅君的治学方法和谨学态度,他注重从基本的训释古义、稽考史实做起,力求掌握最充分、最详实的文献资料,通过审慎的分析,搞清与所要解释、评论的文学作品有关的历史事实。‎ ‎2.考生可以从作者所用的词的感情色彩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作者提到文字狱时,用了“严厉”“株连”“残酷”“苛责”等词语,从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文字狱的批判。‎ 该考点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以下两点: ‎1.从全文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 ‎2‎ ‎【解析】考生在解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作者使用的一些表现其思想倾向的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褒贬的判断分析作者对表述对象的态度。比如作者在介绍清朝文字狱时,用了“严厉”“株连”“残酷”等含贬义的词语,可见,作者对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做法是持批判态度的。‎ ‎.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在筛选整合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1.整体把握主旨。‎ ‎2.利用“显性因素”。‎ ‎3.挖掘隐含信息。‎ ‎4.把握创作意图。‎ ‎5.综合分析鉴别。‎ ‎6.据文合理推断。‎ 一、(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在那些古老的极其简略的文字记载中,如我国殷商时代留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就包含内容丰富的故事文本。这些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就是文学的最早的源头。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就是教诲,并为其他人或后来者提供范例,建立规范,让后来者有例可援,有法可依,形成体制。一直到后来,文学始终保持着这一基本功用,如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莎士比亚的作品、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都显示出文学教诲的本质特点。‎ 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在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则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文学缺失了教诲动能,即伦理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无法存在。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作为文学经典,其教诲的功能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反之,文学就难以成为经典。这就是说,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其伦理价值,其艺术审美只是伦理价值的一种延伸,或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因此,文学能否成为经典是由其伦理价值决定的。‎ ‎(摘编自聂珍钊《史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其更完善和实用,就是文学经典的重构。‎ B.文学经典的重构不仅是推翻经典,更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接纳被历史确认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C.针对现在或过去,对经典书目进行增删,文学经典才可以与历史同步,其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其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D.文学经典书目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因为文学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布鲁姆认为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经典性,但是对于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人们各有看法,没有定论。‎ B.布鲁姆认为,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成为经典的标志,但是作者认为,对此文学经典化的标准,大家难以共同接受。‎ C.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却不能成为经典,因此,文学经典作品不必具有原创性。‎ D.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这是从文学起源上对文学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是实现其伦理价值的形式或途径。作品教诲功能越大,其审美价值也越大。‎ B.荷马的史诗、希腊的戏剧、弥尔顿的诗歌、18至19世纪的英国小说等,这些作品形式、内容各异,但都具有教诲的本质特点。‎ C.文学的最早的源头是记录宗教祭祀活动的古老文献,这些文献的基本功用是教诲,这是从文学的源头上探寻文学经典的特性。‎ D.文学能否成为经典是由其伦理价值决定的:发挥教诲的功能越大,其价值就越大,无法体现教诲功能的作品难以成为经典。‎ 二、(2017—2018学年安徽皖西南50所名校联盟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步”绝对是一个褒义词,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进步”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条不证自明的真理:以人类理性为内核的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带来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物质生活日益舒适,人类社会随着时间流逝线性进步,永无止境。不料想,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若干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进步”已经连带出太多的问题,以至让进步举步维艰,很难持续下去。于是“进步”开始成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反思质疑的对象。‎ 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博瑞看来,这种高扬物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进步论的出现其实很晚,是启蒙时代的产物。在这之前,历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和压倒优势的反而是“退步论”,人类社会中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历史观都是倾向于“退步论”的。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都相信在人类社会早期曾经存在一个“单纯质朴、天真自在的黄金时代”,历史的发展是人类一再堕落而又力挽堕落的过程,这和《圣经》里表述的历史观也是大体一致的。‎ 从18世纪初期算起,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三百年后,人们渐渐发现,这种发展进步带给人间的并不全都是福音,20世纪连续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工业文明时代人性的畸变,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库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废墟上,是超高效、大规模的生命毁灭。给这种“进步论”更响亮地敲起警钟的,是地球上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发展,岂不是一场自欺欺人的美梦吗?“进步论”在走红近三百年后,“进步”的初衷似乎已经大部分落空,在今天的社会学界和历史学界,“进步论”渐渐失去了大半信誉。‎ 实际上,“进步论”从产生伊始就不断受到质疑和反思、批评和抵制。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可以看作反对“进步论”的一位旗手,他断定“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错误”。在卢梭之后,再次对现代文明进步论发起攻击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过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马尔库塞则用同样尖刻的语言指出“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原子弹这些东西都不是向‘野蛮状态的倒退’,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统治成就的必然结果”。在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的批判下,由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决定的社会进步论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 有趣的是,启蒙话语中的“进步观念”‎ ‎ 本来是力求以“科学”为依据的,后来,在科学内部也开始了对于这种“进步观念”的拆解与颠覆。在爱因斯坦发现物理学的相对论之后,人们同时也发现“进步”所依托的“时间”,并不是绝对的、直线的、匀称的、无限的。爱因斯坦在晚年常发出如此感叹:“人类对于无尽止进步的信心,仅在五十年以前还是那么广泛地流传着,现在却好像已经完全消失了。”‎ ‎(摘编自鲁枢元《关于进步文学论的反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步”的观念虽然是不证自明的真理,但进步的止步还是引起学界对“进步”的质疑。‎ B.相对于“黄金时代”,人类社会其实一直是退步的,这种状况直到启蒙时代才发生变化。‎ C.两次世界大战、接踵而至的生态灾难和日益逼近的生态危机等,令“进步论”渐失信誉。‎ D.近三百年来,思想家们对“进步论”屡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揶揄它是“现代神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实践史和思想史中取材,针对进步主义的历史观做了层层深入的反思和质疑。‎ B.文章引入了从柏拉图到马尔库塞等思想家对进步论的批判,指出进步论的错误所在。‎ C.用“进步”初衷落空的论据“摆事实”的同时,文章还论及了“进步论”的逻辑谬误。‎ D.科学内部对“时间”概念的颠覆,使依托“时间”、力求“科学”的进步论失去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步观念与科学和理性相关联,但其“理性”其实是一种工具理性,而“科学”则指向物主义。‎ B.进步论者,相信未来更好,退步论者,认为过去最好,以此看来,推崇三代盛世的孔孟和歆羡远古社会的老庄也是退步论者。‎ C.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库说明,科技进步带来的不都是人类福祉的进步,它同样能带来人类灾难制造能力的“进步”。‎ D.根据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可以推出人类社会能够无尽止地进步,而根据爱因斯坦的时间观,结论正好相反。‎ 一 ‎1.B ‎【解析】B项,将并列关系说成了递进关系,原文是“不是……,而是……”。‎ ‎2.C ‎3.A ‎【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文学缺失了教诲动能,即伦理价值,文学的审美价值则无法存在。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阐述了审美与教诲的关系,但是,并没有阐述“教诲功能越大,审美价值越大”的道理,从原文中无法推导出这一结论,即于文无据。‎ 二 ‎1.C ‎2.B ‎【解析】B项,说法错误,柏拉图没有批判过进步论。‎ ‎3.D ‎【解析】D项,“根据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可以推出人类社会能够无尽止地进步”错误,原文说的是“本雅明指责说:进步的概念在历史的线性进程中使用是一种误用,误用了牛顿物理学的时间观”。‎ 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可用“三步三看”来概括。‎ 所谓“三步”,是指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可分为三个步骤,即揣摩具体的语言环境,找准关键词语,整合信息进而归纳作答。‎ 所谓“三看”,是指看语句位置,看语句特征,看上下语句。“看语句位置”,即看其处于文章结构首、中、尾的哪个位置。例如,文章结尾的语句一般起“点化”文章主旨的作用。“看语句特征”,即看其是比喻句,还是含蓄句。若为比喻句,其喻体便是关键词语;若为含蓄句,一定要化虚为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看上下语句”,即有时画线句的前面或后面就有解释该句含意的句子,考生只需把它拿过来,稍加变通,即可准确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镇静气 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三月,车往西行,不出百里,就是朱家角,再过去三十里,便是周庄。依稀觉得,这些古镇的存在是上海的福分,不然,老在城市里,人不是会枯萎吗?不然,当春天在心里萌动的时候,到哪里去找江南呢?‎ 江南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气韵生动的生活,一种乡愁一般年年会发作的病。‎ 是不是像我这样有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周庄这样的古镇一日比一日嘈杂起来。小河被拥挤的游船划出一道道互相打架的水纹,尽管春风中的人,流动在古桥旁,也当得起“游人如织”这个好词,人流有织锦一般轻盈的美感,但还是略微让人有些烦闷。没想到,烦闷的一群人在聚宾楼突然老实了,哑巴了,眼睛直了。‎ 一个操三弦的修长小生,一个捧琵琶的年轻姑娘,在台上说书呢。‎ 一上来没听懂内容,可是那调儿入耳,动心,那旁若无人的两个人——太抓人了!‎ 谁见过这样的艺术家吗?这是星期天的周庄啊,虽然说不上人山人海,可是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聚宾楼不过是巷边的一座五六张桌子的茶楼,哪里的人都可以闹哄哄地进来,坐下吆喝着要茶喝的,不坐下来只是站着看两眼的,给客人上茶和油炸臭豆腐的,可这两个年轻人就在一边的小台子上,婉转曲折地唱着他们的苏州评弹《玉蜻蜓·庵堂认母》。‎ ‎1.首段点出出游的时间、地点,引出下文对周庄的描写。‎ 一是年轻,抓人;一是这么年轻,却这么有定力,更抓人。‎ 弹三弦的小伙子,着暗赤长衫,虽然长了一张娃娃脸,可是目中一点漆,有股同龄人身上罕见的俊朗硬气,三尺长的琴操在手里,像一把有声音的剑;‎ 捧琵琶的姑娘,着宝蓝色长旗袍,外套一件黑色披衫,脚上踩的是麂皮靴子,雪白肌肤,头发染成浅浅的黄,卡通得很,可是一对眼睛,读过中学的人立刻能想起来的就是《老残游记》里的那句:“就像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又岂止是那双眼睛像,周围的一切都有种神似:嘈杂的环境,两个说书的艺人,把嘈杂与人心,一一收拾!‎ 又唱起了《杜十娘》。一阵弦子过后,秋风落叶江中急流般的唱段出来了:“风华绝代杜十娘……”‎ 我坐在台下还是一副闲散的样子,可是心里已经恭敬起来了,喝茶的时候眼睛也只敢望着鼻子尖,于是禁不住浮想联翩: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里教出来的学生?这么高傲!这是怎样的一门艺术?这么高傲!他们的师傅是怎么训练他们的?要教他们媚,还是教他们不媚?教他们怎么对待观众,面对各色人等:怎么样若即若离,怎么样不卑不亢,怎么样静如处子……这两个人通身的气度,竟只依稀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里见过。那个瞎子老琴人,说“天底下的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待他们休息时,我们一群原本烦闷的人都活了过来,像追星族一样眼睛亮亮地凑上去。仗着比他们虚长几岁,问他们话儿。原来他们是苏州评弹团的专业演员,周庄与他们团签了长期合约,他们要在这里演出一个月。这里并不是最理想的演出环境,可是磨炼人。男生说他工作五年了,姑娘工作了两年;从评弹学院毕业的,三分之二都改了行;他们属于那三分之一,因为喜欢,所以不愿放弃;那些长篇说唱,一部要说半个月,他们觉得过瘾,长知识。‎ 长知识!听到没有?‎ 相信是“书”中的“知识”,带给他们那种境界。其中的悲欢离合,振作与沉沦,忍耐与企盼,在历史的长河里淘洗了多少遍,清亮了,稳定了,唱这些本子,天长日久,不比流行歌曲长人的底气?我问他们成角儿了没有,他们不好意思地笑笑,摇了摇头。‎ 在周庄是碰得到角儿的,周庄与好多著名戏团都签了约,除了这处聚宾楼,还有个古戏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演出。但我相信这两个不是“角儿”的人,将来也会闯出一方天地。‎ 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由他们启示给我们的那方天地吧,那种艺人的修炼,静水流深的滋养,不自傲,不自弃,不是人生的宝贝吗?‎ 那天离开周庄的时候,周庄还是喧嚣的,可是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股静气。回想起周庄,好像它也有些不一样了。它静静地蛰伏在江南水草中,不卑,不亢,任人来人往。即使人流如潮,又怎么样?‎ ‎(原文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1)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里教出来的学生?这么高傲!这是怎样的一门艺术?这么高傲!‎ ‎(2)我们一群原本烦闷的人都活了过来,像追星族一样眼睛亮亮地凑上去。‎ ‎【答案】(1)连用设问和感叹句式,赞扬了年轻艺人秀而不媚、不卑不亢、技艺娴熟、沉稳淡定的气质和苏州评弹艺术的高雅。‎ ‎(2)运用夸张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写出了年轻艺人抓人的非凡气质和精湛的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扬和敬佩之情。‎ ‎2.句中的“高傲”是一个关键词,考生理解句子含意时,可从这个词出发,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 ‎ ‎3.“活了过来”“凑上去”‎ 写作对象的情感等)。‎ ‎2.作者在最后一自然段中说:“那天离开周庄的时候,周庄还是喧嚣的,可是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股静气。”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丰富意蕴。‎ ‎【答案】(1)周庄虽然喧闹,但人流仍有轻盈的美感。(2)周庄的年轻艺人所表现的不自傲、不自弃,虚心上进、沉稳淡定的修炼,感染了“我”,让“我”消除了先前的烦闷,看到了周庄的前途。(3)喧闹的环境中,周庄静伏其中,任人往来,体现了古镇的豁达气度。 ‎ 两个动作,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众人的情态。考生可从这两个动作出发,去分析人们的心理及行为,以及这个句子放在这里的作用。‎ 文章重要的语句有:‎ ‎1.能够概括文章段落或全文意思的语句。‎ ‎2.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的句子。‎ ‎3.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的句子。‎ ‎4.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5.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 ‎“理解语句的含意”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1.明确语句使用的手法,比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2.抓住语句表现的具体内容。 ‎3.发掘语句营造的氛围、表达的作者情感或表现的主旨等。‎ 一、(广西桂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苦 恼 王 蒙 当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终于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出来的时候,作家金永激动得流出了眼泪。‎ 他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先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后来抄到稿纸上。抄了改,改了勾掉,勾完恢复,然后撕掉……稿子寄出以后,得到回音以前,他好像得了热病。‎ 他想起他的第一个责任编辑,又矮又胖,说的是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每句话都那么高明,那么权威。“是不是先搁一搁?”这话就意味着稿子的死刑。“我们认为有修改的基础”,遥远的希望闪着光,曲折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我们准备留用”,从此开始了折磨人的焦急等待。而最可怕的是甚至在通知你“已经发了”之后,仍然可能抽下来搁一搁,而这“一搁”,也许意味着永久。‎ 他想起他的恩师,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老作家郑之泰,他第一次见郑之泰的时候,“郑老”已经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老作家一面咳嗽,一面称赞他“能够写”,“我知道,你是能够写的……你能够把那种最微妙的感受传达给读者……你能够成功……读者会爱你的……但写作是一件苦事情,你现在还想不到,这有多么艰苦……”‎ 郑之泰三十年前说这话的时候是含着泪水的。当时,二十二岁的金永不明白为什么老作家的语气里流露着感伤,但他的心深深地被那种父辈的情谊打动了。三十年后,在看到钱莉莉缭乱的小说稿《桦树林》以后,他的眼睛里也涌出了同样的泪。‎ 他这才明白,他的泪水既是为了钱莉莉的鲜花露珠似的才华,也是为了——他看得出来——这才华离真正的成功、成品、成就还遥远。让一个有着鲜花露珠似的才华、自负而又敏感、幼稚而又狂热的女青年去走这一段从小小的才华到真正的成果的路,他实在不忍心。而如果是让她独自去摸索,去沿着这崎岖的山径攀援,那简直是残酷。‎ 哦,才华!这令人战栗,令人苦笑,令人飞扬又令人大哭失声的字眼!它是财富,它是灾难,它本身就是辛劳和血汗,永远的不安宁,偶有的微笑,和常年的灼人的痛苦!‎ 所以金永不忍心说任何年轻人有才华,他怕毁了年轻人。他宁愿点燃自己的心做灯,为他们烛照。而才华的特点偏偏是要自己闯,哪怕鼻青脸肿,赴汤蹈火!他能不流泪吗?‎ 金永还体味到了这泪水里包含的欣慰——年轻人不断地冒出来了嘛!欣慰后面却好像有一种催促,一种莫名的却又是分明无可逃避的惶恐——年轻人起来了,他呢?原来他也已经到了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 他现在已经比当年的郑之泰还要大一岁了,这是真的?但他的头发还是黑的,看来郑之泰有点未老先衰。三十年前,他觉得郑之泰是老头,他怎么没有想到如今自己也已经“老”了呢?‎ 看过手稿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与钱莉莉交谈。说服钱莉莉是不容易的,问题还不在于青年人常有的骄傲,可叹的是她那种执着,当钱莉莉用一两句尖刻而又大而无当、不负责任的话把他苦口婆心的“辅导”否定掉的时候,他气得真想动手把自己揍一顿。‎ 终于,她听了他的,不是全部,而是大部分。当她一旦接受了他的指点以后,《桦树林》的面貌是怎样地焕然一新了啊!‎ 金永提着提包回家。提包里有载有《桦树林》的大型文学期刊。他的提包变得暖人而且活泼,他的步伐变得活泼而且有力。他的眼前一会儿是郑之泰的白发,一会儿是钱莉莉的青丝,一会儿是夕阳照耀着的充满了温柔的生命的桦树……当他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删去以后全文会更加隽永和谐。但他在作品排成铅字以前硬是没有想到,硬是没有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他的脸红了,他的心痛了,他算什么“老师”哟,钱莉莉称他做老师呢!‎ 回家以后,爱人告诉金永,钱莉莉来过,并且留下两瓶小磨香油,一瓶广东腐乳。“小磨香油?”他茫然莫解。‎ 钱莉莉留下了字条,字条上说:‎ 金永老师:‎ ‎《桦树林》的发表,多亏您帮忙。您为我的稿子奔走的情形,编辑部已经透露给我了。一点小意思,聊表寸心,请笑纳。您有什么事需要我给办的,亦请尽管吩咐,过几天来看望您。‎ 莉莉 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字条。‎ 打击是沉重的。‎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桦树林》发表时,想起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和第一个责任编辑,表现了他对那位编辑永生难忘的记忆和无比的感激之情。‎ B.文中写金永对自己恩师郑之泰的回忆与金永对钱莉莉的培养,既互相映衬,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桦树林》的最后三句话本来是可以删去的,但金永未能把这一点给钱莉莉指出来,这说明他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 D.小说用郑之泰和钱莉莉两个次要人物做陪衬,突出了金永这一中心人物的形象,并通过他深刻地表现了文人相轻这一主题。‎ ‎2.文章开篇说,作家金永在得知钱莉莉的中篇小说《桦树林》在第一流的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时,“流出了眼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金永的眼泪中包含的情感。‎ ‎3.文章以“打击是沉重的”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二、(2018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乌 镇 木 心 坐长途公车从上海到乌镇,要在桐乡换车,这时车中大抵是乌镇人了。‎ 五十年不闻乡音,听来乖异而悦耳,麻痒痒的亲切。“这里刚刚落呀,乌镇是雪白雪白了。”高亢清亮,中年妇女的嗓音,她从乌镇来。车上不会有人在乎这句话,像是专向我报讯的。‎ 到站,一下车便贪婪地东张西望。‎ 在故乡,食则饭店,宿则旅馆。半夜为寒气逼醒,再也不能入睡。窗帘的缝间,透露楼下的小运河,岸上人家的灯火映落在黝黑的河水里,波光微微闪动,周围是浓重的夜色,雪已经停了。‎ 五十年无祭奠无飨供,祖先们再有英灵也难以继存,魂魄的绝灭,才是最后的死。我,是这个古老大家族的末代苗裔,我之后,根就断了,傲固不足资傲,谦亦何以为谦?生活之网在空中飘,一无着点。我肩背小包,手提相机,单身走在故乡陌生的街上。‎ 寒风中冒出热气的是点心店,照例是中年的店主,照例笑呵呵,照例豆浆粽子,我食不知味地吃完了,天色曦明,我得赶程“回家”。‎ 过望佛桥,走一阵,居然就是观音桥,我有了方向感,可以自主地向我的“童年”走去。‎ 当年的东大街两边全是店铺,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充满了炒锅声、锯刨声、打铁声、弹棉絮声、碗盏相击声、小孩叫声、妇女骂声,现在是一片雪后的严静。这是一条死街,要构成这样肃穆阴森的氛围是不容易的,这是一种成熟的绝望的仪式,使我不以为是目击的现实,倒像是落在噩梦中,步履虚浮地往前走。我来乌镇前调理好的老成持重的心境,至此骤尔渍乱了。‎ 原本正门开在高墙之下,白石铺地,绿槐遮荫,坚木的门包以厚铁皮,布满网格的铜馒头,两个狮首衔住铜环,围墙顶端作马鞍形的起伏,故称马头墙。‎ 现实的矮墙居中有两扇板门,推之,开了。大片瓦砖场,显得很空旷,尽头巍巍然一座三开间的高屋,栋柱梁椽撑架着大屋顶,墙壁全已圮毁。厅后应是左右退堂,中间通道,而今也只见碎砖蒿莱。‎ 我神思恍惚,就像我是个使者,衔命前来凭吊,要将所得的印象回去禀告主人,这主人是谁呢?‎ 东厢,一排落地长窗,朝西八扇,朝南是六扇,都紧闭着。这些细棂花格的长窗应是褐色的、玻璃通明的,而今长窗的上部蚀成了铁锈般的污红,下部被霉苔浸腐为烛绿,这样的凄红惨绿是地狱的色相。我向来厌恶文学技法中的物我对话,矫揉造作,伤感滥调。而此刻,我实地省知这个废弃的少年时的书房,在与我对视,它坚称它曾是我青春的精神岛屿。这样僵持了一瞬又一瞬,整个天井昏昏沉沉,我站着不动,轻轻呼吸。我认了,我爱悦于我的软弱。‎ 我渐渐变得会从悲惨的事物中,翻拨出罗曼蒂克的因子来。别人的悲惨,我尊重,无言;而自身的悲惨,是悲惨,但也很罗曼蒂克。此一念,诚不失为化愁苦为愉悦的良方,或许称得上是最便捷的红尘救赎,自己要适时地拉自己一把呵。‎ 茶馆,江南水乡的特色,我点燃纸烟,斜倚在小桥的石栏上。阳光淡淡地从彤云间射下,街面亮了些,茶馆内堂很暗,对面又是一条较宽的河,反映着纯白的天光。‎ 烟蒂烧及手指,我一惊而醒。走下石桥,桥堍有石级及水面,运河的水是淡绿、含混的,芸芸众庶几百年几百年地饮用过来。‎ 儿时,我站在河埠头,呆看淡绿的河水慢慢流过,一圆片一圆片地拍着岸滩,微有声音,不起水花。现在我又看到了,与儿时所见完全一样,我愕然心喜,这岂非类似我惯用的文体吗?况且我还将这样微有声息不起水花地一圆片一圆片地写下去。‎ ‎(原文有删改)‎ ‎1.五十年后重返故乡乌镇,“我”的心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3.面对废弃的少时书房,如何理解作者的“软弱”与“爱悦”?‎ ‎4.联系全文,说说“回家”和“童年”两个词语的深刻含义。‎ 一 ‎1.B ‎【解析】A项,“无比的感激之情”无中生有。C项,“作为老师却有所保留,不够称职”理解错误。D项,“文人相轻”说法错误。‎ ‎2.金永眼泪中的情感包括:①激动,钱莉莉在小说稿《桦树林》里表现出来的才华让金永激动;②感伤,金永知道,钱莉莉的才华离成功还很遥远,这中间有着极为艰辛的过程;③欣慰,又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作者冒出来了;④惶恐,自己老了,到了辅导青年、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的年纪了。‎ ‎3.①从内容上说,这句话写出了金永看到钱莉莉留言后的痛苦与失望。钱莉莉把作品的发表视为金永“运作”的结果,玷污了他高尚的情怀,辜负了他殷切的期待。②从结构上说,这句话照应了题目,也照应了上文关于有才华的年轻人离真正的成功还很遥远的忧虑。③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说,这句话从侧面完成了对钱莉莉这一人物形象的最终塑造,揭示了她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心灵深处庸俗的一面。④从主题表达上来说,这句话丰富了“苦恼”的内涵,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年人成长中深层次的问题。从阅读效果上来说,这句话言简意丰,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索空间。‎ ‎【解析】赏析语句时,要从内容、情感、结构三个角度展开。就本句来说,首先要弄清楚“打击”是什么,金永为什么认为这个字条是“打击”,表现了金永怎样的性格及心理。其次,由此判断出作者在此寄寓的感情倾向。最后,根据这句话所处的位置,明确其结构上的作用。本句是结尾段,就要考虑结尾段的作用及效果。从字条内容看,钱莉莉完全误解了金永的所为,把金永的付出、鼓励当成了交易。这是庸俗的,金永对此也是极度失望的。 ‎ 二 ‎1.好奇喜悦,隔膜失落,哀悼自慰,愕然心喜。‎ ‎【解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的“五十年不闻乡音,听来乖异而悦耳,麻痒痒的亲切”“我之后,根就断了,傲固不足资傲,谦亦何以为谦”“单身走在故乡陌生的街上”“食不知味地吃完”“我有了方向感,可以自主地向我的‘童年’走去”“而自身的悲惨,是悲惨,但也很罗曼蒂克”“与儿时所见完全一样,我愕然心喜”等内容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从记忆中的景象切入,写到现实老街,再从现实老街引出梦幻感觉,虚实相生是这部分最大的特点。具体的写作技巧有:用日常声响极写东大街昔日的繁盛;以个体感受凸显东大街今日的死寂;借东大街的今昔对比,写出了故乡的沧桑之变和“我”的情感震荡。‎ ‎3.“爱悦”:①是指作者从悲惨的事物中翻拨出罗曼蒂克的因子,以期获得自我救赎;②是指作者沉迷并享受这个回忆的过程、感慨的情感。“软弱”:①是指作者纵任自己沉溺于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感伤与怀悼;②是指作者承认命运变化,承认时间强大,改变了旧居,也改变了人生。‎ ‎【解析】解答该题,不可脱离原文语境,本题中的“爱悦”“软弱”的分析要结合下文中的“我渐渐变得会从悲惨的事物中,翻拨出罗曼蒂克的因子来。别人的悲惨,我尊重,无言;而自身的悲惨,是悲惨,但也很罗曼蒂克。此一念,诚不失为化愁苦为愉悦的良方,或许称得上是最便捷的红尘救赎,自己要适时地拉自己一把呵”等句段分析,分别作答,意思对即可。‎ ‎4.“回家”:全文叙述的就是一个浪游50年的游子,寻找精神归属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回家”的过程。所以“回家”,既指家族苗裔寻找乌镇老宅,也是作为游子,暌隔50年后追寻精神家园。“童年”:童年是散文的核心意象,这里是指记忆中的生活。通过童年记忆,映照现实景象,又通过现实景象,引发童年记忆,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与怀念。‎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应该明确,“回家”不只是表面意义的回到家乡的意思,还有深层含义,即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童年”的理解,可以通过原文来分析作者回忆到了童年的什么内容,作者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