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读想象文学的“不要”‎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说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 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基本不同,又造成另一个差异。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相反地,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有时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从这个事实,我们得到另一个否定的指令: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当然,我们可以从诗、故事、特别是戏剧中学习,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在这样的状况下,诗与故事能带给我们愉悦,同时也能教育我们,教导我们衍生的意义。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最后一个否定的指令: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对一个好故事来说,所谓“真理”就是一种写实,一种内在可能性,或与真实的神似。那一定要像个故事,但用不着像在做研究或实验一样来形容生活的事实或社会的真相。如果是解剖学、地理或历史作品,被当作是专门的论述,却出现技术上的错误,那就应该被批评。但将事实写错却不会影响到一部小说,只要它能自圆其说,将整体表现得活灵活现便行了。‎ ‎(节选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说性作品传达的是读者经验中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阐述的则是可能带给读者享受的经验本身。‎ B. 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作品则全靠判断与推论。‎ C. 对论说性作品,应采用主动的阅读方法;而对想象文学则更需要打开心灵接纳,让故事在读者身上活动。‎ D. 想象文学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增加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逻辑目标则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将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比较,指出两种文体要传达的目标不同、写法不同,因而阅读方法有异。‎ B. 论说性作品和想象文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文中以“捕食的小鸟”为喻形象论证了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主动性。‎ C. 文中以但丁的《神曲》和马克·范多伦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想象文学的写作侧重文字的隐喻和言外之意。‎ D. 本文是书中选段,阐述了阅读想象文学的“不要”,为使这些否定指令更有帮助,选文后应提一些建设性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将事情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让每个读者获得共同的、清晰的认知。‎ B. 我们在诗中不要去找共识和主旨,在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彼此关联与互动中,共识、主旨或论述就能自然显现出来。‎ C. 为了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并从想象文学中受到教育。‎ D. 我们不能以事实的对错评判小说,一个好故事只要与真实“神似”,没有漏洞,不自相矛盾,逼真传神就够了。‎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本题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阅读科学或哲学作品则全靠判断与推论”过于绝对。根据第一段“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可知,阅读小说主要运用想象力,阅读科学或哲学作品也要用上想象力,选项的表达过于绝对。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找“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马克•范多伦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想象文学的写作侧重文字的隐喻和言外之意”理解错误。文章第三段举但丁的《神曲》的事例,论证了想象文学的写作侧重文字的隐喻和言外之意。而引用马克•范多伦的事例在第四段,“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是为了论证“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的观点。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张冠李戴,“将事情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错,第三段“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可知,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的是论说性作品,不是“诗与戏剧”。选项表述错误。‎ B项,“共识、主旨或论述就能自然显现出来”错误。根据第四段“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可知,诗的共识、主旨或论述是不能自然显现出来的。选项表述错误。‎ C项,“为了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错误。根据第四段“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选项前后逻辑颠倒。‎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令人神往,更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至有“如果宋朝文明的发展不被(女真族和蒙古族的入侵)打断,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甚至“中国能否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这样的假设出现。遗憾的是,这种假设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事在历史上实际没有发生,还因为有证据显示,这些事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发生——至少在科技方面是如此。事实上,早在“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的悲剧性事件前半个多世纪,宋人的科技创造力已经在明显下降了。事实说明,相比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宋代科技,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在辉煌过后的迅速衰落,更可能是在某种内在趋势的作用下发生的。特别是考虑到北宋灭亡的突然性——事实上直到“靖康之变”前夜,当时的北宋王朝还被时人视作完美的“太平盛世”,甚至是北宋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这种衰落同样无法用大的历史政治背景或所谓“王朝兴衰周期率”来解释,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植根于每个宋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中的无法逆转的原因。‎ ‎ (摘自苏湛、刘晓力《十一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19世纪之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样的局面与清王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继承了明朝的统治衣钵,继续以科举取士制度笼络知识分子,崇尚宋明理学且鄙薄科学技术,并对知识分子实行严密的思想禁锢。清朝对东南地区的残酷镇压,严重摧残了当地的社会经济。重农抑商与海禁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海外贸易萎缩,失去了世界市场,也使手工业缺少发展的资金与动力。在保守、闭塞的环境中,中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夕,与同期在科学技术上突飞猛进的西方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摘自搜狐网)‎ 材料四:‎ 让我举几个年份把中西历史配一配:明朝的永历帝被杀后五年,牛顿发现了地心摄力(1666)。再隔一百零四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70)。清朝乾隆皇帝开四库全书馆后十年,美国独立成功(1783)。过了二十四年,美国赫德逊河内第一艘汽船下水(1807)。七年后斯蒂芬生的火车试验成功(1814)。又十四年美国第一条铁路筑成(1828)。我们的国运从那时起走上噩运了。过了十二年鸦片战争开始,而美国却正在庆祝电报成功(1840),是第二次欧战开始前一百年。又二十年林肯当选总统,而我们却正遭英法联军的攻击,天津北京失守(1860)。林肯被刺前一年洪秀全自杀(1864)。可是五年后,美国第一条横断新大陆的铁路却筑成了(1869)。下一年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创办他的美孚油公司,钢铁大王卡内歧的炼钢厂也在这年开始出货。太平天国失败后,西太后垂帘听政(1875)的翌年,美国的电话发明成功。美国工业开始大规模发展的二十五年中,我们却给日本打了一个败仗。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时(1897),美国的工商业已经成年了,号称十亿金元的摩尔根钢铁公司准备出世(1901)。这几年中,我们是闹变法,闹立宪,杀了不少人,最后法未变,宪未立,发生了义和团。‎ ‎(摘自《费孝通游记:初访美国·访美掠影·重访英伦》)‎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出现了东汉、北宋两个科技高峰。‎ B. 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总和的计分中,技术成果计分占比最低。‎ C. 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科技成就不均衡,科技发展道路不平坦。‎ D. 元明清三代的科学技术成绩平平,没有出现喷发式的增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时期的科技文明如果不被外来入侵打断,中国就有可能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 B. 中国古代科技辉煌后的迅速衰落,可能源于外部干扰和内在趋势的作用。‎ C. 19世纪中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差距变大,完全是因为国家推行的文化政策不同。‎ D. 明朝的永历帝被杀后,我们的国运开始走上噩运,与西方差距越来越大。‎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促进科技进步发展的因素。‎ ‎【答案】4. B 5. B ‎ ‎6. (1) 促进思维创新,改变行为方式;(2) 开放文化政策,鼓励科学研究;(3) 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工业发展;(4)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政治环境。‎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技术成果计分占比最低”分析错误。由材料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成果计分占比最低。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A 项,“如果没有被外来入侵打断,中国有可能独立发展出现代科技”分析错误,由材料二可知,这种假设不可能发生。原文是“遗憾的是,这种假设恐怕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C项,“完全是因为国家推行的文化政策不同”说法绝对。由材料三“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样的局面与清王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可知,文化政策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完全”之说过于绝对。‎ D项,“明朝的永历帝被杀后,我们的国运开始走上噩运”错误。由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开四库全书馆后十年,美国独立成功(1783)。过了二十四年,美国赫德逊河内第一艘汽船下水(1807)。七年后斯蒂芬生的火车试验成功(1814)。又十四年美国第一条铁路筑成(1828)。我们的国运从那时起走上噩运了”,可见我们的国运开始走上噩运是在清朝。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题干要求分析“结合所给材料,简要概括科技进步发展需要哪些因素”,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材料一,以北宋灭亡为例分析“相比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宋代科技,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在辉煌过后的迅速衰落,更可能是在某种内在趋势的作用下发生的”“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植根于每个宋人思维和行为方式中的无法逆转的原因”可见,每个人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关键的内因。材料三,例举了清朝科学技术发展异常缓慢的原因,主要有“这样的局面与清王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大体上继承了明朝的统治衣钵,继续以科举取士制度笼络知识分子,崇尚宋明理学且鄙薄科学技术,并对知识分子实行严密的思想禁锢”、“清朝对东南地区的残酷镇压,严重摧残了当地的社会经济。重农抑商与海禁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海外贸易萎缩,失去了世界市场,也使手工业缺少发展的资金与动力”,可见要想科技进步发展,就需要给知识分子足够的空间,还要发展经济,促进商品经济和工业的发展。材料四,“明朝的永历帝被杀”“过了十二年鸦片战争”“我们却正遭英法联军的攻击,天津北京失守”“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失败后,西太后垂帘听政”“我们却给日本打了一个败仗”“这几年中,我们是闹变法,闹立宪,杀了不少人,最后法未变,宪未立,发生了义和团” 列举了一系列国家动荡、社会混乱的历史事件,可见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政治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昏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放肆的去想到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她且想象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皆无结果,到后如何躺在渡船上。‎ 人家喊“过渡,过渡,老伯伯,你怎么的!不管事!”“怎么的!翠翠走了,下桃源县了!”“那你怎样办?”“那怎么办吗?拿了把刀,放在包袱里,搭下水船去杀了她!”……‎ 翠翠仿佛当真听着这种对话,吓怕起来了,一面锐声喊着她的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见到了祖父正把船拉在溪中心,船上人喁喁说着话,小小心子还依然跳跃不已。‎ ‎“爷爷,爷爷,你把船拉回来呀!”‎ 那老船夫不明白她的意思,还以为是翠翠要为他代劳了,就说:‎ ‎“翠翠,等一等,我就回来!”‎ ‎“你不拉回来了吗?”‎ ‎“我就回来!”‎ 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 祖父要她去烧火煮饭,翠翠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便回到屋中去,坐在黑黝黝的灶边把火烧燃后,她又走到门外高崖上去,喊叫祖父,要他回家里来。老船夫站在船头告翠翠,且让他把人渡完后,就会回家吃饭。‎ 翠翠第二次请求祖父,祖父不理会,她坐在悬崖上,很觉得悲伤。‎ 天夜了,有一匹大萤火虫尾上闪着蓝光,很迅速的从翠翠身旁飞过去,翠翠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杜鹃又叫了。‎ ‎“爷爷,为什么不上来?”‎ 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的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 老船夫回到家中时,见翠翠坐在灶边矮条凳上,用手蒙着眼睛。走过去才晓得翠翠已哭了许久。‎ 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 翠翠把手从眼睛边移开,靠近了祖父身边去。“我不哭了。”‎ 两人作饭时,祖父为翠翠述说起一些有趣味的故事。因此提到了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两人在豆油灯下把饭吃过后,老船夫喝了半碗白酒,因此兴致极好,又同翠翠到门外高崖上月光下去说故事。说了些那个可怜母亲的乖巧处,同时且说到那可怜母亲性格强硬处,使翠翠听来神往倾心。‎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咯咯咯咯嘘!”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祖父兴致很好,为翠翠把故事说下去,就提到了本城人二十年前唱歌的风气,如何驰名于川黔边地。翠翠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这些事也说到了。‎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当然长得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 祖父于是沉默了,不曾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 ‎(节选自《边城》,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写杜鹃的鸣叫、空气中散发的各种气味,以及天上的红云、渡口的杂乱声音,为故事发展营造氛围,也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 祖父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母亲乖巧而又强硬的性格让翠翠神往倾心,正好从侧面映衬出翠翠类似的性格,使翠翠的形象更有立体感。‎ C. 在祖父为翠翠说故事的情节中,月光、篁竹、虫声、小鸟等交织成冷清、寂寞、凄凉的山乡夜景,与翠翠父母凄惨的爱情故事相映衬。‎ D. 小说叙事委婉细致,生动勾画出翠翠纯洁而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质朴简约,淡中藏美,平中寓奇,具有表达的张力和活力。‎ ‎8. 文中几次写到翠翠的哭,简要分析引起翠翠哭的原因。‎ ‎9. 在结尾,祖父为什么不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简要分析小说如此收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7. C 8. 翠翠因生活平凡而孤单凄凉,因情窦初开而朦胧迷茫,因微妙的内心不被爷爷理解而委屈悲伤。 ‎ ‎9. 祖父不愿提起伤心的往事;祖父担心翠翠的命运与母亲相似。叙述克制而有余味,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增添小说的张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月光、篁竹、虫声、小鸟等交织成冷清、寂寞、凄凉的山乡夜景,与翠翠父母凄惨的爱情故事相映衬”逻辑错误。根据“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咯咯咯咯嘘!”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可知,作者描绘的山乡夜景是静谧、优美、淳朴的;根据“翠翠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翠翠母亲如何爱唱歌,且如何同父亲在未认识以前在白日里对歌,一个在半山上竹篁里砍竹子,一个在溪面渡船上拉船”可知,翠翠父母的爱情是甜蜜、纯真的。选项的表述违背了作品的原意。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写到翠翠的哭有两次。第一次“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且把烟杆在船边剥剥的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二次“老船夫回到家中时,见家中还黑黝黝的,只灶间有火光,见翠翠坐在灶边矮条凳上,用手蒙着眼睛”(另一段)“走过去才晓得翠翠已哭了许久”。从上文“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可知,翠翠是因为满腔心事无人诉说,觉得委屈孤单而哭。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结合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二要结合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三要注意翠翠的少女春情早已萌动,但这种朦胧的心理翠翠却无法明确说出,没有母爱、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内心情感不知所措。而爷爷却又总用说笑话的方式,试探她微妙难言的心理,她只能羞涩地极力回避。翠翠的哭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布局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从艺术效果、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本题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结尾祖父不曾说“唱出了你后也就死去了你的父亲和母亲”,既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同时,父母死去的情节对翠翠的内心一定是有伤害的,不说,更能体现祖父对翠翠的深沉浓厚的爱。说了反而削弱了爷爷的形象。考生从塑造人物和艺术效果两方面答即可。‎ ‎【点睛】小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钟毓传 毓字稚叔。年十四为散骑侍郎,机捷谈笑,有父风。太和初,蜀相诸葛亮围祁山,明帝欲西征,毓上疏曰:“夫策贵庙胜,功尚帷幄,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千里之外。车驾宜镇守中土,以为四方威势之援。今大军西征,虽有百倍之威,于关中之费,所损非一。”迁黄门侍郎。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许昌逼狭,于城南以毡为殿,备设鱼龙曼延【注】,民罢劳役。毓谏,以为“水旱不时,帑藏空虚,凡此之类,可须丰年。”又上“宜复关内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遂施行。正始中,为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盛夏兴军伐蜀,蜀拒守,军不得进。爽方欲增兵,毓与书曰:“窃以为庙胜之策,不临矢石;王者之兵,有征无战。诚以干戚 可以服有苗,退舍足以纳原寇,不必纵吴汉于江关,骋韩信于井陉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盖自古之政,惟公侯详之!”爽无功而还。后以失爽意,徙侍中,出为魏郡太守。爽既诛,入为御史中丞、侍中廷尉。知民,正元中,诸葛诞反,大将军司马文王议自诣寿春讨诞。会吴大将孙壹率众降,或以为“吴新有衅,必不能复出军。东兵已多,可须后问”。毓以为“夫论事料敌,当以己度人。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大将军曰:“善。”遂将毓行。淮南既平,为青州刺史,加后将军,迁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又转都督荆州。景元四年薨,追赠车骑将军,谥曰惠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三》)‎ ‎【注】鱼龙曼延: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B. 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C. 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D. 今诞举淮南之地以与吴国/孙壹所率/口不至千/兵不过三百/吴之所失/盖为无几/若寿春之围未解/而吴国之内转安未可/必其不出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内”古代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鸿门宴》中“拒关,毋内诸侯”即指函谷关。‎ B. “干戚”是古代兵器,干为盾,戚为斧。传说舜帝手持干戚舞蹈感化有苗前来臣服。‎ C. “假节”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古代使臣出使,持节为符信。‎ D. “谥”是朝廷对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依照其生前作为,给予的评价性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钟毓机敏善言,诸葛亮攻祁山时,他上疏劝阻明帝西征,认为应镇守中原,以援四方。‎ B. 钟毓关心百姓,他曾劝谏皇帝不可沉迷游乐而使百姓疲于奔命,应该让百姓开荒务农。‎ C. 钟毓富有远见,曹爽欲增兵伐蜀,他写信劝其知难而退,后因冒犯曹爽被贬外出任官。‎ D. 钟毓审时度势,他力主平定诸葛诞在寿春的叛乱,最终大将军派钟毓率兵平定了叛乱。‎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所学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大兴洛阳宫室,车驾便幸许昌,天下当朝正许昌。‎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 ‎【答案】10. B 11. A 12. D ‎ ‎13. (1)当时正在大规模修建洛阳的宫殿,皇帝暂时居住在许昌,全国的官员都要到许昌去朝见皇帝。‎ ‎(2)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划线句的大意是:现在诸葛诞把淮南之地都投降吴国,而孙壹虽降(我国),但他带来的人口还不满千,士兵才三百而已,这对吴国来说不算什么大的损耗,如果寿春不能迅速平定,吴国内乱已经停止,不能肯定吴国不出兵。先找出句子中的人物,确定他们的关系,再根据动词找支配对象,根据前面“举淮南之地”“与”的宾语应该是“吴国”,排除AC;“寿春之围未解”与“吴国之内转安”才能构成转折关系,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古代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错误,“关内”古代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本题D项,“大将军派钟毓率兵平定了叛乱”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大将军“遂将毓行”意思是,(大将军)于是带领钟毓亲率大军开往淮南,选项错误的理解了“将”的意思。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重点词语有:“兴”,修建;“幸”,皇帝到某地;“朝正许昌”,状语后置句,到许昌去朝见皇帝。(2)重点词语有:“陋者”,浅陋的人;“乃”,竟然;“考击”,敲击;“其实”,它的真相。‎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钟)毓字稚叔。他十四岁时就任散骑侍郎,他生性机敏,谈笑风生,很像他的父亲。太和初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围攻祁山,魏明帝打算亲自率兵西征,(钟)毓上疏说:“军事行动所贵的是朝廷的高明决策,建功立业在于运筹帷幄,身不下殿堂,而能决胜于千里之外。陛下您应镇守中原,调动兵力形成四面八方有威势的援军。如果大军西征,虽然对敌人有百倍的威力,但对于关中地区来说,损耗可就大了。再说,盛夏进军,《诗经》的作者都持慎重的态度,这的确不是陛下亲自征伐的时节。”因此,升他为黄门侍郎。当时在洛阳大兴土木,建筑宫殿,皇帝离开洛阳到许昌,全国的官员都到许昌去朝见皇帝。许昌城地方狭小,于是在城南搭盖毡房作为宫殿,并备有各种游艺陈设,老百姓服劳役疲于奔命。(钟)毓上疏劝谏,他说:“各地不时发生水旱灾害,国库空虚,这一切兴造,可等到丰收年头。”他又上疏说 :“应恢复开垦关中荒地的措施,让老百姓尽力于农耕。”他的建议付诸实行。正始年间,他任散骑常侍。大将军曹爽在盛夏兴兵征伐蜀国,蜀军坚守,曹爽的军队无法前进。曹爽正要增兵,(钟)毓给他写信说:“我认为高明的决策,不会在枪林弹雨中强攻;天子的军队(正义之师),出兵征伐,不会遇到抵抗。诚如大禹舞干戚可以征服三苗,晋文公用退避三舍足以降服楚军,而不必像汉光武帝派吴汉赴江关破敌,也不必象汉王刘邦那样,派韩信去井陉击破赵军。形势有利,可以前进,形势不利,应知难而退,这是千古以来用兵处世之道。您仔细考虑!”结果曹爽是无功而回。后来因与曹爽意见不合,(钟)毓被降为侍中,又外任魏郡太守。曹爽谋反被杀,(钟)毓调回京师,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 正元年中,毋丘俭、文钦造反,钟毓持节到扬州、豫州颁布赦免令,告渝百姓,回朝后担任尚书。诸葛诞造反,大将军司马昭商议是否需要自己到寿春亲征诸葛涎。当时吴大将孙壹率众投降,群臣都认为“吴国正在内乱,必不会出军援助诸葛诞。(我们)留在东边的军队已经很多,可以等待后来的消息。”钟毓认为“研究事情估计敌情,应该从敌人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诸葛诞把淮南之地都投降吴国,而孙壹虽降(我国),但他带来的人口还不满千,士兵才三百而已,这对吴国来说不算什么大的损耗,如果寿春不能迅速平定,吴国内乱已经停止,不能肯定吴国不出兵”司马昭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带领钟毓亲率大军开往淮南。淮南平定之后,钟毓担任青州刺史、后将军,都督徐州军事,假节,后来又转往都督荆州。景元四年病死,追赠车骑将军,谥号是惠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 雨中王驾部席上 ‎【宋】曾巩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 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 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 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细致入微,首联写到斑鸠连日在树上咕咕叫,终于天阴起了下小雨。‎ B. 颔联的“细”“深”很巧妙,雁浴雨塘,水面细浪微荡;柳条深茂,乌鸦藏身在其中。‎ C. 颈联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寒料峭、花朵未开的景象,融入了作者无尽的凄凉。‎ D. 这首诗写景兼抒情,写景细致,寓情于景,以对仗见功力,工整精巧,读来妙味无穷。‎ ‎15.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C 15. 对丰收年景的期待;对雨中春景的喜爱;对年华逝去的感伤;对朋友才智的赞美;对同游名园的庆幸。‎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C项,“融入了作者无尽的凄凉”解析错误。原诗“人老嗟辞酒满斟”意思是,人老了,面对满杯的酒只能推辞和嗟叹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意,有年老的些许伤感。选项说“无尽的凄凉”,有夸大之嫌。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薄雨聊宽望岁心”“望岁心”指盼望有好的收成;“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雁浴雨塘,水面细浪微荡;柳条深茂,乌鸦藏身在其中,描绘雨中景物,蕴含喜悦之情;“人老嗟辞酒满斟”,人老了,面对满杯的酒只能推辞和嗟叹了,有一种年老的感伤;“英隽并游知最幸”,幸运的是同游的是英才、俊杰,表达自己与俊才同游的幸运,又赞美了朋友。‎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一个志士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因为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责任。‎ ‎(2)《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倦游官场回归田园后的自在心情。‎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奇险场景。‎ ‎【答案】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2). 任重而道远 (3). 云无心以出岫 (4). 鸟倦飞而知还 (5). 飞湍瀑流争喧豗 (6). 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弘毅、岫 、喧豗 、砯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散文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一连串 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 ,本相毕现, 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 地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參照。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 )。‎ ‎17. 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B. 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C. 在分散于他著作里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D. 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五花八门 目不暇接 降服 轻车熟路 B. 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拜倒 得心应手 C. 五光十色 应接不暇 拜倒 轻车熟路 D. 五花八门 应接不暇 降服 得心应手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B. 苏轼完成了他们下达的任务 C. 他们的愿望被苏轼实现了 D. 巧用比喻成为苏轼的风格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原划线句有两处语病,都是搭配不当。‎ A项,“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搭配不当,“在……看来”不搭配,应改为“从……看来”;“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主谓不搭配,“表明”改为“概括”。‎ C项,“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 搭配不当,“在……看来”不搭配,应改为“从……看来”。‎ D项,“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主谓不搭配,“表明”改为“概括”。‎ B项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此处指比喻形式多样,选用“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意思是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此处指事物接连出现,难以应付,选用“应接不暇”;“降服”意思是投降屈服。“拜倒”跪下行礼,比喻崇拜或屈服(多含贬义)。此处指向诗人屈服,选用“降服”;“轻车熟路”,意思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得心应手”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此处指运用手法熟练,应选用“得心应手”。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A项,符合主语一致性的原则,前后内容照应。符合语境。‎ B项,根据上文“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苏轼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不是完成他们的任务。选项不合语境。‎ C项,本段文字主要说苏轼善于运用比喻的技法,所以主语应该为“苏轼”,不能用被动句。选项不合语境。‎ D项,与前句“在这一点上”没有内容的呼应。选项不合语境。‎ 故选A。‎ ‎【点睛】辨析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下面是一位家长在女儿升学答谢宴会上的致辞,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百忙之中莅临今天的晚宴!令爱历经寒窗苦读,终于得偿夙愿,步入一流名校,作为父母,我们内心的乌鸟私情难以言表。希望她时刻铭记各位恩师的谆谆教诲,在求学之路上踟蹰而行,再攀人生新高峰!各位亲友送来鲜花与祝福,区区此心令人感奋;如有机会,他日定当拜君所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令爱”改为“小女”; (2). “乌鸟私情”改为“喜悦(激动)之情”; (3). “踟蹰而行”改为“奋勇(砥砺)前行”; (4). “区区”改为“诚挚(真诚、真挚)”; (5). “拜君所赐”改为“登门拜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令爱”,敬辞,多用于称呼对方的女儿。此处称自己的女儿,不得体;“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此处指父母的心情,不得体;“踟蹰而行”,慢慢地走,徘徊不前。此处表达父母对女儿的希望,不得体;“区区”,非常小或少之意。此处表达对亲友的感激,不得体;“拜君所赐”,表面意思是感谢你给予我的帮助或你给予我的恩惠。今多用贬义,意思是因为你而得的不好的结果。此处用来表达感谢,不得体。‎ ‎21.下面是《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关系图,请按要求作答。‎ ‎(1)“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人名)。‎ ‎(2)把上图转写为一段文字,介绍爱斯梅拉达与其他四个人物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表述精准,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A.弗比斯(菲比斯、腓比斯) (2). B.克洛德•弗洛罗 (3). (2)爱斯梅拉达与甘果瓦为名义夫妻,她爱慕的弗比斯却玩弄欺骗她,她所畏惧的克洛德对她由爱生恨嫁祸陷害,只有她所怜悯的伽西莫多对她钟爱呵护。‎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以及积累文学常识的能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本题考查学生对《巴黎圣母院》主要人物关系和基本情节的阅读和掌握。解答本题,分析人物,要从两个角度,一是和艾丝美拉达的关系,二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应当先对图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关注图画细节,还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本题是一个人物关系图,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核心人物“爱斯梅拉达”;理清她与四个人的关系,把握介绍的顺序;分析箭头所指的意义,准确解读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初夏夜晚,灯火通明,突然飞来一只大飞蛾,女生尖叫着躲闪,男生拿书本驱赶,宁静的教室里喧腾起来。班主任进来,一伸手抓住飞蛾,全班一阵惊呼。班主任说:“瞧你们这点出息,一只飞蛾至于吓成这样?我们小时候把虫子当玩具,天牛、蚂蚱、蜻蜓、螳螂、蚂蚁、知了、毛毛虫甚至屎壳郎,什么没玩过?你们是被关在‘笼子’里长大的,和大自然太疏远了。”‎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范文:感知自然需躬行 一只突然飞来的大飞蛾竟然让教室失去安静,女生尖叫躲闪,男生如临大敌,拿书驱赶。为什么?用班主任的话说:和大自然太疏远了。感知自然需躬行!这才不至于在“大飞蛾”面前手足无措。‎ 作家迟子建说:“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适时放下鼠标,离开电视,甚至暂时放下书本,躬行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近相亲。手机、电视、鼠标虽能拉近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大飞蛾”真正的模样。以亲身感知的方式走进自然,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若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那么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你将哑口无言;当“大飞蛾”突然造访,“尖叫、躲闪”,以至“驱赶、喧腾”也就成了必然。‎ 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出书斋,躬行大自然吧!‎ 身处互联网时代,即便不出家门,我们也可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模式,却无法体验天寒地冻中鲜活生命是如何抗争自然所给予的挑战的;我们可明白无边沙漠会带给探险者们种种艰辛与困难,但无法体会炎热空气带给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干燥沙粒带给人的绝望;我们可观赏九寨沟的斑斓色彩,却无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与拂面而来的清风之柔和。走进、感知、认识大自然,我们才会知道飞蛾、天牛、蚂蚱、蜻蜓、螳螂、蚂蚁、知了、毛毛虫甚至屎壳郎等都是大自然美好的馈赠,了解并研究它们,你不仅能收获自身亲历的难得经验,更能感受到大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 感知自然需躬行!‎ 当前,重视文凭、重视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现象抬头,学校、社会和家庭忽视素质教育,学生被关在笼子里长大,“与大自然疏远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社会及国家应大力弘扬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亲近、了解、感知神奇奥秘的大自然。当然,走近、感知、认识自然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 ‎ 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苏轼若不是亲临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李白若不是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句?毛泽东若不是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唯有躬行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之时寻得自然的真谛。‎ 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引发了许多思考。我们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迈出脚去感知大自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新材料作文,考生在阅读材料时,应思考其中的对比性因素和因果性因素,从而把“你们是被关在笼子里长大的,和大自然太疏远了”这句话当作审题立意的关键句。运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抓住关键词“被”和“疏远”,分析出“和大自然太疏远了”不是学生的主观愿望,而是“被动的”;也要思考“疏远”的原因,努力变被动为主动,提出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来。结合材料中的前两句话,可考虑用对比法来构思:班主任那一代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我们青年一代也要努力亲近大自然并积极实践,锻造高强本领。还可以分析与大自然疏远的原因,并提出走近自然、亲近自然的办法。‎ 参考立意:‎ ‎1、宠爱太近,自然太远 ‎ ‎2、热爱生活,亲近自然 ‎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参考素材:‎ ‎1、大自然是一切美的化身,它以宽阔的胸怀拥抱着人类,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回归自然,让我们身心舒畅、惬意!大自然是美好的,它没有城市中钢筋水泥建造而成的高楼大厦,没有死板而严肃的条条框框,没有工业污染,没有都市生活的灯红酒绿,没有职场上的尔虞我诈,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欺骗……‎ ‎2、生活的夹缝里,觅一粒柳芽,一朵野花,可求得一刻心静;发现一星灯火,一缕炊烟,可求得一点人迹。没有人潮涌动,车灯闪烁,我由衷地快乐了。‎ ‎3、山之美不仅仅取决于雄奇,更有那郁郁葱葱的林木、飞禽走兽和各种各样的昆虫;水之美不仅仅取决于动势,还有其细语般的涓流,清澈而不竭于年。名山大川自有其独特地质风貌和人文的渲染,而平凡无奇的山水同样也有各自的风景和想象的空间。视角不同,你就能发现蟋蟀或蚁蝼的世界如童话般精彩;感知不同,你就能听出欢乐的鸟语,抑扬顿挫的虫鸣是多么的逍遥自在;心境不同,你就能悟出空山即是虚怀,寂寞也是宁静的表现;取舍不同,你就能领略阴阳的变换,得失要从容,学会将一切看开……‎ ‎4‎ ‎、置身于山间与自然相融,想象自己就是一棵草,看空名利,与世无争,这就是为什么礼佛修道之所常建于山间的原因。凡夫俗子若不能感悟于此,待登高望远之时,可放声大喊。这一喊无论是寄予祝愿,放飞梦想,还是解压内心积累的烦闷,我相信这一喊虽不能扬眉,绝对可以吐气,虽不能解脱,定可以释怀。‎ 结构示例:体裁:议论文。题目:感知自然需躬行。开篇简引材料,提出观点。先结合现实分析人们逐渐远离自然的原因,再发出感知自然需躬行的号召,最后分析走出自我、走出城市,亲近自然的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状态的思考。结尾再次发出呼吁,迈出脚步去感知自然。‎ ‎【点睛】对于材料作文题,要注重关联材料,明示立意源起,体现思维过程。所谓“关联材料”是指扣住原材料,即从这个故事出发,展开论述;“明示立意源起”是指材料中有两个人物,两个观点,均可作为立意的源起。“体现思维过程”是指议论文写作,要求搭建框架,理清思路:①引:简引材料,提出论点;②阐:阐释立场,辨而有理;③议:议论说理,适而有度;④联:关联现实,回扣论点;⑤结:卒章显志,引人深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