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6-08 发布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12荷花淀课件粤教版必修3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2  荷花淀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 “ 荷 ” ,开花结果后就叫 “ 莲 ”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亩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 林清玄 《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 孙犁 (1913 — 2002) ,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风云初记 》 ,中篇小说 《 铁木前传 》 ,短篇小说集 《 白洋淀 》《 荷花淀 》《 采蒲台 》《 嘱咐 》 ,小说散文集 《 白洋淀纪事 》 等。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 “ 诗体小说 ” 。他和作家刘绍棠、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淳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 “ 荷花淀 ” 派。 作者介绍 1936 年孙犁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1937 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 1945 年他写成了 《 荷花淀 》 这篇著名的小说。 背景解读 荷花淀派 这是一个以孙犁为主要代表、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孙犁、刘绍棠、房树民和丛维熙等。该派的作品大多从农村日常生活中提炼题材,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既有真实细致的描写,又有浓郁的抒情气氛,格调清新,语言明快,富有感染力。这一创作风格受孙犁 《 荷花淀 》 的影响,故称为 “ 荷花淀派 ” ,又叫 “ 白洋淀派 ” 。 “ 白洋淀派 ” 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 “ 山药蛋派 ” 和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 “ 茶子花派 ” 并称。 相关链接 3 .近义词辨析 (1) 震荡 · 振荡 “ 震荡 ” 是震动,动荡。 “ 振荡 ” 是振动;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例句: ① 本月初纯苯市场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但受库存压力较大及下游走势不明的拖累,短期内纯苯市场仍将以 ______ 为主,大幅走高的难度较大。 ② 在现价一路攀升和人民币贬值隐忧的双重制约下,郑棉中长期走势可能呈宽幅 ________ ,投资者波段操作为宜。 震荡 振荡 (2) 一起 · 一齐 “ 一起 ” 强调的是处所相同或动作的一致性。 “ 一齐 ” 是表示时间的副词,强调的是时间上的一致性。 例句: ① 如果能在游览世博的同时,参加一次夏令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 ________ 过一段集体生活,相信能体会到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世博游体验。 ② 传说以前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没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可是有一天它们突然 ________ 出现在天上,霎时强烈的热量让大地干涸,草木枯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一起 一齐 4 .词语释义 ①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 ( 多指爱情上的 ) 。 ②铜墙铁壁: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1 .课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提示: 《 荷花淀 》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精心组织了 “ 送夫 ”“ 寻夫 ”“ 奇遇 ”“ 学夫 ” 等情节。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同时展示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2 . 本文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赏析其好处。 提示: (1) 对话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例如在写女人们惦记着丈夫,商量前去探望时,各自的借口很好地表现了不同的性格和心理。 (2) 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使文章具有含蓄美。例如水生嫂在得知丈夫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军时,说了一句 “ 你总是很积极的 ” ,这句话里既有对丈夫的自豪,也有因丈夫要离家的不舍和嗔怪。 (3)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例如女人们商量去探望时, “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 反映出侥幸心理,也为她们归途遇敌起了伏笔作用。 (4) 增强了生活气息,体现了白洋淀的人情美和生活美。例如在女人们探望丈夫扑空之后, “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 不行了,脱了缰了 ” 这一段极富生活气息的对话很好地表现了女人们没见到丈夫的失望心情和对丈夫的埋怨。 1 .结构图示 2 . 主旨归纳 小说通过描写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战争生活和妇女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和热爱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 .开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对应考点 】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提示 】 从景物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来分析。 【 答案 】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园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的夜景描写,不仅为 “ 话别 ” 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描写做了铺垫。 2 .分析 “ 你总是很积极的 ” 这句话的丰富含意。 【 对应考点 】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 提示 】 从水生嫂说这句话的原因和她的个性特征来分析。 【 答案 】 “ 你总是 ” 这本是对人嗔怪的话,明天就要参军,战争年代,可能一去就不回来了,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和妻子商量呢?但她又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劳动妇女,话到一半,语气一转变成了 “ 很积极 ”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丈夫第一个报名是值得自豪的事,是应该赞扬的事。所以这句话有嗔怪,有赞扬,有自豪。 3 .概括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形象。 【 对应考点 】 欣赏作品的形象。 【 提示 】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的形象主要从她们在丈夫参军后的表现及白洋淀遭遇鬼子的表现中分析概括。 【 答案 】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在国难当头时,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糅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如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 “ 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 ” 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 ( 聚精会神 ) ,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 ( 也是聚精会神 ) ,为下文议论战士们 “ 横样子 ” 设置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技法镜鉴 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 【 即时小练 】 请写一段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200 字左右。 【 答案 】 示例 削面是个细致活儿,完全可以用赏心悦目来形容。笨拙的菜刀在外婆的手中灵巧地上下挥舞,飞动的刀片仿佛翻飞的蝶翅,刀刀都险险地擦过手指,却永远不会削上去。闪着寒光的刀口吞吐着粉白的玉片,飞花溅玉地落入滚开的水中,晶莹的水花落到锅沿上,滋啦啦地一路唱着欢乐的歌滚回到锅里去。 面虽要精揉细削,精华却全在汤中。外婆所用的汤料,不过是紫菜海米和葱姜蒜白之类,最多加一个鸡蛋,这一锅的鲜味儿就齐全。滚滚地煮一会儿,热热地捞上来,再浇一大勺油花儿四散的面汤,画龙点睛般地点几滴香油,无上的美味热气腾腾地横空出世了。 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语句、精彩语句往往是能够传神地塑造人物形象或者内涵丰富、能够提示或概括中心段意的,起过渡,深化、揭示主旨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 (1) 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句子,譬如关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等句子; (2) 在情节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包括有伏笔、悬念、过渡、呼应前文作用的句子; (3) 起引出、揭示、深化主旨作用的句子,包括与主题相关的描写环境的句子、具有哲理的句子等。 对接高考 体会小说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联系全文,理解某个句子的含意;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某句话似乎是闲笔,你怎样理解;某句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等。对此类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句子内部挖掘含意。这主要是针对具有概括性意义的句子而言。它们往往是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意,首先必须分析句子本身的修饰、限制语的含意,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这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意。 (2) 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去体会和品味。塑造人物形象的句子一般都以表现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为目的。在分析此类句子时,不仅应熟悉各种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还应该将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联系起来。 (3) 从结构上品味。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照应上下文,为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服务等。要熟练掌握关键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位置的作用。 (4) 从表现主题的角度去品味。这类句子往往位于文章的结尾处,有可能是环境描写也有可能是 “ 闲笔 ” ,或是出人意料的结局。对于此类句子的理解和品味实际是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探究的能力。在回答时要联系全文,说明句子与主旨的关系。 【 典型例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暮 鼓 冷清秋 方老爷子在南京城突然有了去处。 他在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姓唐,逢年过节什么的方老爷子总要拎点东西去看望。其实,也不单是逢年过节,隔三岔五的方老爷子常去。 去了,无非也就是熟人见面时常说的那几句老话。说完,就没话了,两老头都靠在那个旧沙发上晒太阳。有时,方老爷子去了,亲戚正在忙着。方老爷子就自己靠在沙发上,看天,看云,看飞过的鸟,树上落下的叶子。或者干脆弹弹衣襟上的灰,站起来踩跺鞋上的尘。 对了,忘告诉你了。方老爷子这门亲戚可不是个吃闲饭的。虽说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的,不但会剃头刮脸掏耳朵,还会在生意不忙时,撸起袖子,虎虎生风地打一套小洪拳。但最最吸引方老爷子的却是他会吼那种叫人听了连肠子都打战的秦腔。 当初,方老爷子就是被这一嗓子给拽了去,再也挪不开脚步。 原本那天被儿子载去听戏,经过鼓楼附近时,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方老爷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不瞌睡了。待第二嗓子透来时,方老爷子说,掉头!掉头!赶紧的!人和人之间向来讲一个缘,也讲究一个巧。那天,这机缘巧合就撞在了一起。 方老爷子那天坐在理发棚的破沙发上看人家边忙活边唱曲。掌灯时分才想起走。人站起来,却又扭回头,一脸羞涩地说我喊你声老哥吧。说完就真的叫了一声老哥哥。紧接着,老陕话羞羞答答就出来了,其实额叫你老哥你也不亏啊,眼看你是要长额几岁的嘛。多了额这个老弟,虽说帮不上甚忙,但是逢晴天黄昏过来谝谝还是可以的。看对方并不多言语,方老爷子就挥挥手说,不管你认不认,这门亲戚额今儿算是认了。今儿算是摸个门,以后咱常来往哈。 第二次来的早上,方老爷子一踏进来,将手提袋朝破沙发上一扔,说,看看额给你带啥了。亲戚瞥一眼却不悦。慢腾腾地说,弄这叫啥嘛,来就来吧,礼节还怪大。话虽这么说,后来端起桌上那个紫砂壶还是吱溜溜下去多半壶。 亲戚忙时,方老爷子就和来理发的那帮工人们唠叨,也不管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反正只看一支支递过去的烟被对方接了,就拉开了话匣子。方老爷子常常感叹,说,难得我这把老骨头老了,还能有这福气。免费理发不说,还能听到乡音听到戏哩。再来,看亲戚在数零碎钞票,方老爷子就打趣,老哥你干脆费费事,收下额这个徒弟如何? 有时,方老爷子干脆半下午过来,来时揣上自己常喝的烧酒,路上在熟食店包上几样卤味。俩人能从下午直喝到月挂树梢。有时,亲戚也搓着手挽留,说要不 …… 就歇这儿吧?方老爷子却说,你再来个信天游,我踩着你的曲儿走。 就这样,一次次的,听着来,听着去。方老爷子以为可以一辈子。 可有一天他赶着来时,工棚不见了,简易的理发橱也不见了。仰起头,才发现高楼已经建成了,正在清理周边环境。方老爷子急的见人就拽,很费劲地描述,却没一个人晓得。 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方老爷子突然很想爬上鼓楼去看看。这想法一出来他就真的站在了鼓楼上。 爬上去,方老爷子发现世界被分为了两层。街道上喧闹嘈杂,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仰头,天沉沉的落得很低。 结合全文,谈谈画线部分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 答案 】 ① 刻画人物方面:通过描写方老爷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对眼前听戏、能跟 “ 亲戚 ” 聊天解闷生活的满足。 ② 内容方面:表现两人感情的深厚以及方老爷子对家乡戏的痴迷。 ③ 情节方面:为下文情节的陡转蓄势 ( 引出下文理发棚被拆,理发师傅不知所踪后方老爷子的失落 ) 。 投 宿 孙 犁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 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 ” “ 不要住它了, ” 老人笑着说, “ 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 ” 美文赏读 他从腰间掏出了钥匙,开了西房的门。这间房我也熟悉,门框上的红对联 “ 白玉种蓝田百年和好 ” ,还看得清楚。 我问: “ 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 ” “ 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回了趟家,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 ” 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 我向他恭喜。他照料着我安置好东西,问过我晚饭吃过没有。我告诉他一切用不着费心,他就告辞出去了。 我点着那留在桌子上的半截红蜡烛,屋子里更是耀眼。墙上的粉纸白得发光,两只红油箱叠放在一起,箱上装饰着白蛇盗灵芝草的故事,墙上挂着麒麟送子的中堂和撒金的对联,红漆门橱上是高大的立镜,镜上遮着垂璎珞的蓝花布巾。 我躺在炕上吸着烟,让奔跑一整天的身体恢复精力。想到原是冬天的夜晚,两个爱慕的娇憨的少年人走进屋里来;第二年秋季,侵略者来了,少年的丈夫推开身边的一个走了,没有回顾。 两年前,我住在这里,也曾见过那个少妇。是年岁小的缘故还是生的矮小一些,但身体发育的很匀称,微微黑色的脸,低垂着眼睛。除去做饭或是洗衣服,她不常出来,对我尤其生疏,从跟前走过,脚步紧迈着,斜转着脸,用右手抚摸着那长长的柔软的头发。 那时候,虽是丈夫去打仗了,我看她对针线还是有兴趣的,有时候女孩子们来找她出去,她常常拿出一两件绣花的样子给她们看。 然而她现在出去了,扔下那些绣花布 …… 她的生活该是怎样地变化着呢? 【 课外阅读推荐书 ( 篇 ) 目 】 孙犁: 《 孙犁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