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7-12)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石兴 审题人:刘伟明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陈慧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是否合适?‎ ‎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泳,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 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庄子·天地》篇中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遮蔽。‎ ‎(选自《文汇报》2017年10月22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大数据可以从古典诗词中提取出人类的共同情感,有助于把握诗人的心灵和情感。‎ B.对诗词的欣赏研究只能采取整体感知的方法,而大数据无法对数据进行整体化处理。‎ C.大数据分析只是一项纯客观的技术方法,它无法触及诗词的内涵和义旨等本质特性。‎ D.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只能获得理性认识,而不能与诗词内外的自然生命发生感情共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援引一篇小说和一则报道,提出论题,并表明了作者“反技术”的态度。‎ B.文章通过对诗词和大数据各自特质的分析,论证了“大数据”研究诗词的不合理性。‎ C.文章将体察涵泳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述了感性启发对诗词教育的意义。‎ D.文章论述两个论题之后,指出了大数据对孩子诗心的危害,回应了开头提出的疑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没有注意到诗词主观性、整体性的特质,是对美的肢解。‎ B.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所以读者无从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 C.大数据分析容易使学生丧失“感动”能力,因而很难真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D.在诗词教育中应通过情感教育来帮助人涵养性情,塑造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7分)‎ 牵牛花 ‎[日]志贺直哉 ‎  我从十几年前以来,年年都种牵牛花。不但为了观赏,也因它的叶子可以作治虫伤的药,所以,一直没有停止。不但蚊蚋,就是蜈蚣黄蜂的伤,也很有效。拿三四枚叶子,用两手搓出一种粘液来,连叶子一起揉擦咬伤的地方,马上止痛止痒,而且以后也不会流出水来。‎ ‎  现在我住的热海大洞台的房子,在后山半腰里搭了一座小房作书斋。房基很窄,窗前就是斜坡。为了安全,筑了一条低低的篱笆。篱下种上一些茶树籽,打算让它慢慢长成一道茶树的生篱。但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今年又种上了从东京百货公司买来的几种牵牛花籽。快到夏天时,篱上就爬满了藤蔓,有一些相反地蔓到地上去了,我便把它拉回到篱笆上。茶籽也到处抽出苗来,可是,因牵牛藤长得很茂盛,便照不到阳光了。‎ ‎  这个夏天,我家里住满了儿孙,因此,有一个多月,我都住在半山腰的书斋里。大概因为年龄关系,早晨五点钟醒来再也睡不着了,只好望望外边的风景,等正房里家人起来。我家正房风景就很好,书斋在高处,望出去视野更广。西南方是天城山、大室山、小室山、川奈的犄角和交叠的新岛。与川奈犄角相去不远,是利岛,更远,有时还可以望见三宅岛,但那只是在极晴朗的天气,一年中几次才能隐约望见罢了。正面,是小小的初岛,那后面是大岛,左边,是真鹤的犄角,再过去,可以望见三浦半岛的群山,是极难得的风景区。我以前也住过尾道、松江、山科、奈良等风景区,但比较起来还是这儿最好。[]‎ ‎  每天早晨起来,闲坐在阳台上,一边抽烟,一边看风景,而眼前,则看篱笆上的牵牛花。‎ ‎  我一向不觉得牵牛花有多美,首先因为爱睡早觉,没有机会看初开的花,见到的大半已被太阳晒得有些蔫了,显出憔悴的样子,并不特别喜欢。可是今年夏天,一早就起床,见到了刚开的花,那娇嫩的样子,实在很美,同美人蕉、天竺葵比起来,又显得格外艳丽。牵牛花的生命不过一二小时,看它那娇嫩的神情,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后来想想,在少年时大概已知道娇嫩的美,可是感受还不深,一到老年,才真正觉得美。‎ ‎  听到正房的人声,我便走下坡去,想起给上小学的孙女做压花的材料。摘了几朵琉璃色、大红色或赤豆色的牵牛花,花心向上提在手里,从坡道走下去。忽然一只飞虻,在脸边嗡嗡飞绕,我举起空着的手把它赶开,可是,它还缠绕着不肯飞开。我在半道里停下来,这飞虻便翘起屁股钻进花心里吸起蜜来,圆圆的花斑肚子,一抽一吸地动着。‎ ‎  过了一会,飞虻从花心里退出来,又钻到另外一朵花里去了,吸了一回蜜,然后毫不留恋地飞走了。飞虻只见到花,全不把我这个人放在眼里,我觉得它亲切可爱。‎ 把这事对最小的女孩说了,她听了大感兴趣,马上找出《昆虫图鉴》来,一起查看这是一种什么虻,好像叫花虻,要不就叫花蜂。据《图鉴》说明,虻科昆虫的翅膀都是一枚枚的,底下没有小翅,蜂科的翅膀,则大翅下还有小翅。这只追逐牵牛花的虫儿,见到时认为是,就称做虻吧,到底是虻是蜂,现在也没搞清。‎ ‎(选自《外国散文精品鉴赏》,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头两段,作者写牵牛花既可以观赏,又可以疗伤,还可以在炎热的夏天遮挡阳光,是对牵牛花的礼赞。‎ B.第③段介绍作者优美的居住环境,与下文要写的牵牛花相映成趣,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恬适与自得。‎ C.第⑤段中,作者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牵牛花的娇嫩、艳丽之美,同时也为其花期短暂而慨叹伤感。‎ D.飞虻只采蜜而忽视了我,我没有怪罪它,反而觉得飞虻亲切可爱,这体现了作者宽容的心胸。‎ E. 作者由牵牛花想到少年时代,所发感慨既是对纯洁、真诚的少年时代的回顾,也是对青春生命的歌颂。‎ ‎5.“我一向不觉得牵牛花有多美”这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6.文章后三段着力描绘了“飞虻”的形象,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9分)‎ 曾处士传 处士讳辉,姓曾,字虞光,湖广承天人。父逊,字克让,治经为儒,以乡进士宰蜀之金堂七载而归,清苦自洁,贫至鬻田以偿夙逋。蜀人称廉焉。    处士少诵习儒家者,言受《周易》《论语》,旁览史、传及俾官小说,下帷绩学,而体羸多疾。母高夫人以一子忧之,乃命废业,退而明农。有别业在郭外,岁恒居之。时时作诗词,与邻翁倡和,以为娱乐。事金堂公①最孝,比卒,哀毁骨立,治丧一遵朱氏家礼。母年八十,处士已六十也,怡愉绕膝,有老莱子儿啼戏采之欢焉。厚宗族,亲戚急难则力赒之。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从子同室而居,不可教诲,处士愧之。一日,恃酒凭怒敢犯,竟不与较,惟仰天叩头曰:“‎ 苍苍在上,应鉴我心。彼其人早死,哀而抚之,人以为不可。及子弟有言,人过者辄戒之,曰岂尝亲见之乎?慎勿轻言。”御僮仆尤恤其饥寒劳苦。晚年好礼佛,每五鼓起盂漱,端坐诵经。遇老稚癃疾不能自给者,给之。病且死,则为资药与槥②焉。‎ 初督课二子璠、秉及孙省吾业,曰:“家世衣冠,余以病中坠,负先志矣。然祖廉吏,后必复兴,绳阙祖武在汝嗣人,念哉!念哉!”丁酉,璠举于乡,则喜曰:“吾母尤及见也已。”而悲曰:“嗟乎!吾父无及矣。”比省吾出宰富顺,乃乎录金堂公清白吏事以为教,复戒以诗曰:“官在清兮民在恤,农宜劝也学宜敦。”人多诵之。甲子璠将告归省,处士持书止之曰:“我且无恙,汝受主上厚恩,三年满考,庶几无过。我幸获封一官,志愿毕矣,趣归何为?”先是有司屡请乡饮,不赴。是年郑太守、孙推官造家敦请,始一赴饮郡中。处士盖八十有一矣,始入见官长也。‎ ‎(选自《曾处士传》,岭南欧大任著,有删改)‎ ‎【注】①金堂公:指曾处士的父亲曾逊。  ②槥 :小棺材。‎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B.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C.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D.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进士,是举人的别称。明清科举由乡试产生举人,考试地点在省城,主考官为布政使司。‎ 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进行会试,举人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产生进士。‎ B.从子,在宗法意义上,从父兄弟之子称之为从子,也即父之兄弟(伯父/叔父)之孙。如 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那么乙便是甲的从子。‎ C.五鼓,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 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D.丁酉,为干支之一。干支纪年法是指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 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共六十年一轮回。‎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处士为人孝顺,不忘先祖。他像老莱子一样彩衣娱亲,听从母亲的安排停止学业,退而 务农。劝勉子孙读书,希望可以继承先祖志向。‎ B.曾处士饱读诗书,寄情山水。他从小就读了儒家学说,涉猎很广。住在城外的一套园林房 舍中,和邻家老者吟诗唱和。‎ C.曾处士严于家教,勉励子孙。曾璠出任管理富顺的官员时,就记录下金堂公的清正廉洁的 做官的事,并用这个教给曾璠,又写诗来劝诫他。‎ D.曾处士与人为善,善于反思。他体恤僮仆是否饥饿、贫穷、劳累。子侄冲撞了他,他也不 计较,反而后悔自己没有教导好子侄。‎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金堂公最孝,比卒,哀毁骨立,治丧一遵朱氏家礼。‎ ‎(2)遇老稚癃疾不能自给者,给之。病且死,则为资药与槥焉。‎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1-12题。(11分)‎ 岘山怀古①‎ 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②,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注释】①‎ 岘山,又名岘首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岘山属襄阳治,名城襄阳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距襄阳县西二十里,为隆中,即卧龙先生草庐对策之地。襄阳故城,即其县治。②堕泪碣,即岘山上的羊祜碑(碑为方形,碣为圆形。这里即指碑)。‎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外城为郭,郭外为郊,郊外为甸,秣马于荒甸,说明岘山在襄阳郊外。‎ ‎ B.三、四句写诗人登临岘山,俯瞰襄阳,不禁想到晋朝的羊祜、三国的刘备。‎ ‎ C.五、六句写在岘山所见的辽阔境界,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 D.“万里客”指离家远行的自己,“踟蹰”写出了诗人忧愁徘徊的样子。‎ ‎ E.诗中涉及许多典故,均和岘山、襄阳有关,借此抒发了诗人怀古之思。‎ ‎1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怀古正踌蹰”中“踌躇”的内涵。(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3.①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 。(《湘夫人》)‎ ‎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飘逸潇洒地降临人间的句子是 , 。‎ ‎③《蜀相》中称赞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 ‎④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描写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唯山林是伴,孤寂地生活着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 ‎14.下列各项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万骑(shèng) 城阙(què) 神妪(yù) 怙恶不悛 B.潺湲(yuán) 剽窃(piáo) 旌旆(pèi) 聒噪 C.妃嫔媵嫱(yìng) 薜荔(bì) 迤逦(yǐ) 雕阑玉砌 D.曝晒(pù) 窗牗(yǒu) 披靡(mí) 蜩腹蛇蚹 ‎1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1979年出生的刘伟,现为大连重工减速机工装配车同钳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1年来,刘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企业里赫赫有名的斗方名士。‎ ‎②《红楼梦》画册中大量的屋宇、亭台、桥梁等采用我国描绘建筑的传统画法——借助墨笔和界尺,画出一栋栋鳞次栉比,恢宏阔大的亭台楼阁。‎ ‎③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各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应运而生。‎ ‎④朱日和沙场大阅兵展示了中国自主研究的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国外媒体包括华人报纸纷纷报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⑤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江西实现加快发展的终南捷径,不二法门。‎ ‎⑥我们谈作风,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只挂嘴边,而是要努力扎实地工作,以改头换面的决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海昏侯墓的发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西汉列侯墓园,墓中数量众多的文物可能需要几代人去整理研究。‎ B.机器人“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打败韩国高手,这让很多人担心今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一辆火车进入站内,从后面直接冲向了停在站台的佳木斯到南岔的火车,造成24名未来得及下车的旅客摔伤。‎ D.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17.下列划线处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也不像小说和诗歌。 。‎ A.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诗歌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小说却是大脑紧张劳动的结果。‎ B.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想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动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C.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动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D.小说是大脑紧张劳动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18.请根据律诗常识给下列一首律诗排定颔联与颈联( ) ‎ 题西溪无相院 ‎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 。‎ ‎ , 。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这四句分别是: ①入郭僧寻尘里去 ②小艇归时闻草声③过桥人似鉴中行④浮萍破处见山影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 ‎19.下列有关诗歌常识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   )‎ A.诗歌的源头是歌谣。夏商周历代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平民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谕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 B.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陈琳、阮籍、嵇康等建安七子。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C.黄庭坚不但在创作上穷力追新,体现了宋诗重筋骨思理的特色,而且总结出一些谋篇、造句、炼字等方面的规律,开创了江西诗派。“永明体”“诚斋体”“铁崖体”等均受其影响。 ‎ D.词起源于隋,兴于宋。清词素有“中兴”之誉,百余年间,各派并出,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被称为清初三大家。‎ ‎20.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B.【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使辅佐总督,官位次于总督。‎ C.【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代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D.【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21.依照示例仿写一个句子。(5分)‎ 示例: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到大海的深渊。”‎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60分)‎ 李铁拐是神话中的八仙之一,他跛了一脚,手扶铁拐杖,还背了一个装有灵药、解救天下苍生的葫芦。有人发出感叹:“李铁拐有仙人的灵术、灵药,竟然医不好自己的脚,真是一大缺憾!”也有人说:“跛脚并不影响他的名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一)1.C(A根据原文,诗歌依赖的是诗人“个体”的心灵和内在情感,而非人类的“共同”情感。B原文强调的是“一首诗词是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感知”是欣赏研究诗词应遵循的原则,而不是唯一的方法。D原文是说“用大数据研究诗词获得的是‘外在印象’‘粗浅认知’,而不是‘理性认识’”)‎ ‎2.A(本文并非持一种简单的“反技术论”,只是想强调不适宜用存在根本差异的方法来研究古典诗词,原文中有“不可否认,大数据……确有帮助”“小学生使用大数据……能力”等提示)‎ ‎3.B(“无从”绝对化了,读者是可以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培养起自己对诗人的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的,原文中有“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感知力和理解力”的提示)‎ 一、(二)志贺直哉在日本被誉为“短篇之神”。《牵牛花》则是他在战争结束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志贺直哉描写牵牛花,文字风格如此淡泊与从容,就像刚开放的花朵一样清新水灵。他这些充满了早晨灿烂阳光的文字,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日本国在文化上的品性和品味。本文写的是生活中极为普通的牵牛花,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不为人注意的琐末细物,通过精心地艺术处理,以此寄托自己恬静、闲适的心情,表达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折射出作者那颗善良、透明的爱心。志贺直哉作品的突出特色是:选材以小见大,语言质朴无华,感情纯真深挚,热爱现实生活,肯定积极人性。‎ ‎4.CD【解析】C项,“也为其花期短暂而慨叹伤感”无中生有。作者“看它那娇嫩的神情,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并由此生发对人生的感悟。D项,飞虻只采蜜,忽视了我,正是飞虻自然的、大胆的体现,使作者感到可爱。‎ ‎5.这是一个过渡句,其作用如下:①与开头对牵牛花的赞美形成反差,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用对比手法突出牵牛花的娇美、艳丽,进一步表达作者的赞叹之情。(大意如此即可。)‎ ‎【解析】散文讲究“形散而神凝”,取材广泛自由,想象丰富奇特。在具体行文上,就需要“起承转合”的过渡。本题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我一向不觉得牵牛花有多美”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可从连缀上下文方面入手思考,从前后对比中体会行文的妙处。不仅如此,还要从全文主题表达的角度尝试着赏析,体味作者这么写的真实意图。‎ ‎6.在作者笔下,飞虻是个典型的“花痴”,它“目中无人”,眼里唯有花蜜。——这份痴情,这种专注,何尝不是一种美德呢?难怪作者会“觉得它亲切可爱”。这里,作者像位丹青妙手,随意点染,便使飞虻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白描手法和比拟修辞的灵活运用,把飞虻对牵牛花的爱恋、吮吸花蜜的专注,以及它来去自由的悠然神态,表现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飞虻的喜爱之情。飞虻的亲切可爱,是源于牵牛花的鲜嫩美丽。作者着力描绘飞虻,其实是从侧面烘托牵牛花的形象,突出作者对于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就本文而言,牵牛花是主要形象,“飞虻”则为次要形象。次要形象的塑造也很重要,它可以对主要形象起到烘托或衬托作用。我们知道,文章写法中的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中的“飞虻”对牵牛花应该是正衬。文中“我觉得它亲切可爱”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飞虻”的喜爱之情,这是赏析“飞虻”形象、把握文章主旨的切入点,也是理解文意的关键所在。具体作答时,要结合作品的内容来赏析——飞虻先是追逐牵牛花,“缠绕着不肯飞开”;然后“翘起屁股钻进花心里吸起蜜来,圆圆的花斑肚子,一抽一吸地动着”;接着“从花心里退出来,又钻到另外一朵花里去了”;最后,“毫不留恋地飞走了”。‎ 二、古诗文阅读 ‎(一)7.C ‎8. A 【解析】会试产生贡士。‎ ‎9. C 【解析】原文是“比省吾出宰富顺”,也就是曾省吾出任富顺的官员。‎ ‎10.⑴侍奉(他的父亲)金堂公极其孝顺,等到(金堂公)去世,(他)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办理丧事时全都遵循朱子的礼法。(“事”“比”“一”各1分,句意2分。)‎ ⑵遇到衰弱疲病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的老人、小孩,(他就)供养他们。遇到得病将要死去(的人),就给他们资助药材和棺材。(“遇老稚癃疾不能自给者”定语后置句、“给”“且”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  处士名叫辉,姓曾,字虞光,湖广承天人(今湖北钟祥县)。他的父亲曾逊,字克让,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一代儒者,因为在乡试中中了举人,掌管蜀地金堂县七年后归家,清寒贫苦,保持自身的纯洁,贫穷到了卖田来偿还先前拖欠的东西的地步。蜀地的人都称赞他廉洁。‎ ‎  曾处士年少时就诵读学习儒家经典,谈论时引用《周易》《论语》,能广泛阅读史书、传书及一些野史小说,常常闭门读书,但体弱多病。他的母亲高夫人因为只有一个儿子非常担忧,于是就命他停止学业,转而劝勉农业。曾处士在城外有一套园林房舍,一年到头都在这里居住。经常做诗词,和邻家老者相吟诗唱和,把这作为娱乐的事。侍奉他的父亲金堂公极其孝顺,等到金堂公去世,他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办理丧事时全都遵循朱子的礼法。母亲八十岁的时候,处士已经六十岁了,侍奉母亲承欢膝下十分开心,有像老莱子儿啼彩衣娱亲的欢乐。曾处士厚待宗族的人,遇到亲戚家人有急难的时候就尽力接济。平生不跟别人发生争执,有一个蛮横的族弟想要侵占田地,每次遇到处士就很生气,处士回避他说:“我宁愿避让他,也不能丧失兄弟的颜面啊。”蛮横的兄弟听后最终心服口服。处士的侄子和他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却没有接受教诲,处士对这件事总是非常惭愧。一天,他的侄子仗着酒劲儿和怒气冒犯了处士,处士最终没有和他计较,只是仰天扣头说:“苍天在上,应该明鉴我的心。我侄子的父母早亡,我怜悯他并抚育他,人们都认为我这样做不对。等到子弟们说话谈论,有过错的地方总是告诫他们,说难道曾经亲眼见过这些事情吗?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说话啊。”管理僮仆特别体恤他们是否饥饿、贫穷、劳累。晚年喜欢礼佛,每天五更就要起床洗漱,端坐诵经。遇到衰弱疲病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的老人小孩,他就供养他们。遇到得病并且将要死去的人,就给他们买药和棺材。‎ ‎  从前,他督察考核两个儿子曾璠、曾秉及孙子曾省吾的学业,说:“我们家世代是缙绅,我因病停止学业,有负祖先的志向。然而你们在祖父是个廉洁的官吏,后代一定会再兴盛起来。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继承祖业就在你们的子孙了,一定要记得啊!一定要记得啊!”丁酉年,曾璠在乡试中中举,曾处士高兴地说道:“我的母亲尚且来得及见到这件事。”而后,又伤心地说:“哎,我的父亲没有等到这一天。”等到曾省吾出任管理富顺的官员,就记录下金堂公的清正廉洁的做官的事,并用这个教给曾省吾,又用诗歌劝诫他:“做官要清廉,百姓要体恤,农事要劝勉,学习要敦促。”人们都传颂这首诗。甲子年,曾璠将请求回到家乡探亲,处士寄信阻止了他说:“我暂且无恙,你受皇上厚恩,三年考查期满,几乎没有差错。我有幸获封一个官职,志愿已经得到满足。你这么着急回来是为什么?”在这之前,有关官员多次请去乡宴,他总是不去。这年,郑太守、孙推官到家里拜访,恳切地邀请,才去郡中赴宴。处士在八十一岁时才进入公府拜见长官。‎ 二、古诗文阅读 ‎(二)11. BC 【解析】 B项,应该是想到三国的诸葛亮。C项,“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当。五、六两句由三、四句怀想羊祜、诸葛转谈三国事,并非仅就山川而言,其间包涵了“人谋胜天险”的寓意。‎ ‎12.“踌蹰”‎ ‎,指惆怅而徘徊。当诗人凭吊遗踪的时候,缅怀治世良材、有为的将帅以及像羊祜、诸葛亮那样永远为百姓思念的贤臣良相,更希望这样的贤圣,代代不绝。①“丘陵”二句,丘陵空自高出于平原;而圣贤该有多少已经谢世,而无继起者。慨叹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代谢。②五、六两句包涵了“人谋胜天险”的寓意。③“苍烟断”“晚气孤”,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他对时政的忧心焦虑。‎ ‎【诗歌简析】一个有抱负的人,登山远眺,往往感慨万千。何况所登之山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底蕴的名山,所眺望之城是一座有着悠久的文化的古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古之思,也是诗人对他所处的时代的含蓄抨击。陈子昂一直是一个孤独者,此诗和《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情绪一脉相承。全诗既是一首高度浓缩、含义深长的山水诗,也是一首沉郁的政治抒情诗。‎ 二、古诗文阅读 ‎(三)13.答案: ①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④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三、语言文字运用 ‎14.答案:A B.剽(piāo)窃 C.雕栏玉砌 D.披靡(mǐ)‎ ‎15.答案:B(①斗方名士:指以风雅自命的无聊文人,用来指企业界名人,感情色彩与指代对象都不恰当。②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建筑物或船只密集。符合语境。③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符合语境。④“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合语境。⑤终南捷径:追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使用正确。⑥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褒贬误用。)[]‎ ‎16.答案:C(A“发掘是墓”,搭配不当;B“担心威胁”而非“否威胁”;D“适逢”和“在……之际”重复)‎ ‎17.C (注意与前文“小说和诗歌”的顺序相照应,删除A、B;注意句式的照应,删除D. )‎ ‎18.答案:D ‎19.答案:D (A、“夏商周历代王朝为了制礼作乐”错,“平民”改为“贵族”。B、阮籍、嵇康不属于建安七子,C、只有“诚斋体”受江西诗派影响)‎ ‎20.答案:B并非辅佐总督,官位高于总督 ‎21.答案:乐观者说:“风是春的使者,能使万物苏醒。悲观者说:风是农作物的敌人,能把你的收获蹂躏成灾难。”乐观者说:“‎ 失败是成功的朋友,能使人变得坚强。悲观者说:失败是成功的敌人,能把人推入万丈深渊。”‎ 四、[写作指导]在材料中,李铁拐的跛脚只是一个象征,象征不论在人间或天界,都充满了缺憾,不能圆满。李铁拐的葫芦中的灵药虽可以解救天下苍生,却不能治愈自己的病足。它告诉我们:无论人或社会,都有缺憾。对此,首先必须承认并承担这一客观现实,然后相濡以沫,互相提供灵药,加以医治疗救。‎ 缺憾是什么?不够完美,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人生充满缺憾。拥有美貌,却未必拥有智慧;拥有智慧,却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却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却未必拥有幸福……世界充斥着缺憾,从宇宙探索到人工智能,从资源开发到环境保护,从外交风云到邻里相处,从经济增长到战火纷飞,从阶层固化到社会矛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缺憾是无法回避消弭的,我们只有正视它,直面它,才能虽“缺”而不“憾”,“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拥抱缺憾,收获自我。‎ 写作时,应该选取自己熟悉的素材,把“缺憾”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人、事、景、物上,进行切实深刻的论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