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00 KB
  • 2021-06-08 发布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2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第I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把 1--9题、17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对应的方框内,其它题答案则写在答题卡内指定位置。‎ ‎3.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冒昧 互联网 鬼斧神工 称心如意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 剽悍 返回舱 苍海桑田 一笔勾消 初生牛犊不怕虎 C. 装潢 抑郁症 真知卓见 貌和神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 沉湎 名信片 忠贞不逾 标新立异 偷鸡不成蚀把米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高楼下面有数不尽的人,首尾相接,不分男女老少,蹲在泥水、湿汗、垃圾中,匍匐着,并不是成百上千,而是几十万!‎ B.沿河上百家企业的废水未经净化就直接排入河中,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今天这种两岸草木枯萎、河中鱼虾灭绝的状况。‎ C.乐趣,看来是具体而微的小事,但却反映了人的情操,并反过来影响人的道德。‎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酒楼过年渐成时尚。中低档酒楼由于经济实惠,吸引顾客纷至沓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做法,如从维护未成年人健康和手机本身的辐射角度,立法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B.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将极大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而文化产业固有的特点,也和我国当前改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诉求相吻合。‎ C.轨道交通的速度提升,令时间来衡量的城市空间距离将大幅度缩短;速度的提升,也令生活方式以及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 文学虚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包含了真实感。对于文学家而言,虚构是一种权利。虚构可以体现为想象,也可以体现为叙事,而这个叙事常常包含着文学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文学?为什么需要一批作家来对生活“说三道四”?这至少说明,生活中的一些过程和内容可能不为我们所知。如果我们知道了一切,文学就没有多少意义了。作家和艺术家是一些特殊的人,他们能够与世界进行一些独特的对话。他们说出了特别的感想。每个人其实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世界对话,而作家与世界的对话享有一个特权,这就是虚构。通常我们都把虚构称为谎言,但是作家的虚构享受道德豁免权。所以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历史学家通常是要真实地去记录,历史学家说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而作家的虚构说的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这个必然,或许不一定会真的发生,但是按照这个世界的理想状态,按照一种必然性而言,应该是要发生的。这就涉及到了文学的真实与虚构的问题。‎ 作家的虚构通常是有一种真实感的。文学中的很多景象我们会感到真实,我们用感官经验给予证实。文学描写一个血淋淋的场面、描写一个街道,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两个人物的对话,我们可以用耳朵、眼睛察觉到这是真的。可能还有另外一些真实感,它有更内在的逻辑,比如说神话,比如说一些非常浪漫的故事,比如说孙悟空、猪八戒,我们从未见过,但是我们仍然产生了真实感。这些内容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发生了契合。因此,即使是神话、即使是夸张、即使是象征,我们仍然能够理解,仍然有一种真实感。对于文学家而言,虚构是一个巨大的权利,他们可以用这个方式来处理自己的世界,有时还会解决另一些问题,比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因为失恋曾经企图自杀。这部作品的出现表明,歌德的文学虚构不仅使这个世界多了一部名著,同时歌德也通过这个虚构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  但是,对于文学而言,虚构还必须诉诸第二个环节,就是叙述语言,想象不能够悬空地停留在脑子里面,而是必须通过语言叙事凝聚起来。叙事,就是把事情述说出来。但是,一个事件的开端、结尾和事件发展的进程,很多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作家进行他的叙述时,会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有很多时候,我们和作家的理解是非常一致的。比如,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电影还没有结束我们都不约而同站起来往外走。这说明我们基本上对电影中的事件应该结束在什么地方有一个共识。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经很俏皮地说,多数小说结束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婚礼上的鞭炮声中,一个是把棺材钉上的时候。恋爱而至结婚,或者,一个人死去了,这通常是结束事件的基本方式。但是,某些独具慧眼的作家可能对于事件会有独到的看法———有时他会观察到事件还没完,或者他会观察到事件更早就已结束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同时也体现在叙事之中。‎ ‎ (摘编自南帆《文学:虚构与真实》)‎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真实感的一项是( )‎ A.李白是运用夸张修辞的高手,其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及“白发三千丈”就是高度的艺术夸张,但又不失其真实感,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B.卡夫卡《变形记》写格里高里因劳累过度变成一只甲虫遭家人厌弃,最后绝食而死,其象征手法及细节描写,让读者产生了一种荒诞性的真实感。‎ C.相传秦始皇时, 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修筑长城,死后埋骨长城墙下,她万里寻夫,哭倒长城;故事流传至今,人们读之依然有真实感。‎ D.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血淋淋的场面或一道亮丽的街景,或听到两个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用眼睛、耳朵察觉到这是真的,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每个人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世界进行一些对话,作为有着特殊艺术敏感力的作家,与世界的对话享有着一个运用虚构的特权。‎ B.虚构是文学家的一种权利,作家的虚构可以不受道德约束;历史学家说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作家的作品则主要写的是不曾发生的事情。‎ C.文学中的神话故事,虽然我们未曾亲见亲历,但是我们仍然会产生真实感,这是因为这些内容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日常经验发生了契合。‎ D.文学虚构不能悬空地停留在脑子里面,而是必须通过语言叙事凝聚起来,也就是通过叙述语言把事情述说出来,这是虚构的第二个环节。‎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的一些过程和内容不为我们所知,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文学加以了解,需要一批作家对生活进行评点,这也正是文学的意义所在。   ‎ B.文学虚构通常有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既可以是现实的,通过我们的五官感知,也可以是浪漫的,我们未曾见过,但有其内在的逻辑。‎ C.虚构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谎言,却是作家的一个特权,作家用虚构的方式与世界进行一些独特的对话,有的还可以用虚构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D.一个事件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很多时候我们和作家的理解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作家独具慧眼,其作品往往让我们感到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⑴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 ‎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⑵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驼业种树 业:以……为业 ‎ B. 早实以蕃 蕃:多 ‎ C.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繁殖, 滋长 ‎ D.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本:本性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B.鸣鼓而聚之 ‎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悦亲戚之情话 C.旦视而暮抚 D.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 怀帝阍而不见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郭橐驼的真实姓名难以考知,但因为他弯曲的身子,很像骆驼的样子,所以人们给他取名为橐驼,他自己也觉得很恰当。‎ B.郭橐驼种树容易活,早结果实且生长较快,是因为他顺应了树木的天性,做到了“本舒”、“培平”、“土故”、“筑密”。‎ C.为了把“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阐述清楚,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后从郭橐驼自己管理的善与不善、种植的当与不当两个方面作了对比。‎ D. 本文通过对郭橐驼善种树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并由此推论出“养人”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3分)‎ 四、(29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4分) ‎ ‎(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4分) ‎ ‎(3)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4分) ‎ ‎1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10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这首诗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 ‎(2)前三句与最后一句是何关系?请简要分析。(5分) ‎ ‎(3)全诗的主旨是什么?(3分)‎ ‎12.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伶官传序》)‎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5分)‎ 红 山 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书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书的内容,是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   (选自《当代》)‎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写他的性格.行为与众不同,暗示了“他”与山楂之间有一定的因缘和情感联系。‎ B.独自来到山楂林,拣起散落的山楂果,不解的询问老师,山楂树被砍时闪动泪花,这些描写,反映了他对山楂的深厚感情。‎ C.山楂果成就了他的今天,也带走了他的母亲。他为同学们讲的故事有力地生华了小说的主旨。‎ D.“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也是人性美的体现。小说最后写红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说明大家从中受到震撼。‎ E.小说选材巧妙,情节曲折离奇,以情动人,读起来让人深感沉重,又倍感温暖。‎ ‎14.本文在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15.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6分)‎ ‎16.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其作用。(8分)‎ 六、语言运用(9分)‎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⑤③④②①⑥ B.②①⑥⑤③④‎ C.⑤③①⑥④② D.②①③④⑥⑤‎ ‎18.请从“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个,说明你更喜欢其中一位的原因。‎ ‎(6分)‎ 要求:不少于150字,只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七、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齐弗的故事。西齐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要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齐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 到山顶,然后回家休息,可是在他休息时,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齐弗又把那块石 头往山上推。这样,西齐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齐弗,也就是折磨他 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命运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齐弗不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 西齐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职责;只要我把石头 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再进一步,当西齐弗 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 不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大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齐弗,就放他回了天庭。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 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30分,每小题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 ‎2. D ‎3. B ‎4.D ‎5.B ‎6.A ‎7.D ‎8.D ‎9.C ‎17.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