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1-06-08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双鸭山一中2018--2019年(上)高二学年期末考试试题 语 文 学 科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满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出自道家经典《文子》,是说人们应该基于当下现实,如果百姓能够获益,不必效法古代规定;如果能把事做得体,也不必遵循俗法。‎ 古和今、变和常的问题,自古为中国历代思想家所关注。在以农业立国的环境下,我国是一个敬重传统的国度。传统就是百科全书,不仅是人们的智慧之源,也是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考方向,甚至有时就是现成答案。‎ 但社会是复杂的,事情总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一味重复前代教条与范例,很可能事与愿违。宋襄公面对强悍的楚师狃于旧”礼”,惨败于楚。同样,王莽改制笃信儒家古文经,并以此为古代圣王治国的金科玉律,最终天下大乱,民众接竿,新莽覆亡。宋代奉行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依据防范武将擅权的经验编出“阵图”对前线的战事百般制约,甚至宋仁宗亲自编写《神武秘略》赐予北方边陲将领。在怀疑、猜忌与脱离实际的乱指挥之下,宋军战斗力低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事中频频失利。如果士大夫理想地沉浸在古代某家学说中,不能以冷峻的现实为出发点,自我玩赏则可,一旦走上政治舞台就会给社稷苍生带来芟夷大难。‎ 况且不少人对前代法则经验的汲取并不正确。秦并六国之时大多数臣子赞同分封同姓子弟,而李斯力排众议,陈说他们没有看出周代分封的弊端;刘邦鉴于异姓王离心离德,错误吸取了秦亡的历史教训,大封同姓诸侯,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好的政治家就像良医一样,对待千变万化的病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剂。‎ 这种变革的思想,不仅被法家奉为圭臬,同样是儒家的重要理论构成。儒家学者甚至强调,‎ 当两个原则性问题产生冲突,只能顾其一之时,就需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产生了“权”的思想。孟子的名言“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就是这一思想的典范。“权”是砝码,砝码在秤上波动,物品才可以平衡;权变,就是在特殊的场合中灵活把握的平衡。‎ 变要看准时机,并不是所有时机都适合变。所以古人又提出了“时”的概念。《周易・系辞下》里借孔子之口说,隼鸟是禽,弓矢是兵器,射它的是人。贵族君子能身藏利器,抓住“时”再行动,有什么不利的呢?“人”“器”与“时”都具备,有把握做到“利于民”“周于事”,突破“古”和“俗”的羁绊,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 ‎(摘编自李凯《苟利于民,不必法古;周于事,不必循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家经典《文子》认为人们应该尊重现实,不必效法古代规定,不必遵循俗法。‎ B.传统是百科全书,是智慧之源,随时为解决当下问题提供思考方向和现成答案。‎ C.对于古和今、变和常,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把握。‎ D.人和、地利、天时齐备,能利于民、周于事,突破“古”“俗”枷锁,即无障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引道家《文子》说法提出观点,然后从沿袭传统、进行变革两方面来谈。‎ B.文章用例论、对比既批评了错搬经验行为,又反驳了脱离实际的泥古做法。‎ C.文章讲“变”的思想被法家、儒家同时看重,从而突出了变革的重要性。‎ D.文章以“变”为重心,分析了“变”的原因,集中阐发了“变”时要注意的原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低下,这与采用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政策有关,最主要的是宋仁宗脱离实际的乱指挥。‎ B.如果士大夫理想地沉浸在古代某家学说,不从现实出发,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 C.虽然男女授受不亲,但嫂子溺水时还是要伸出援手,集中表现了儒家的权变思想。‎ D.“变”的前提是“看准时机”,把握好了“时机”,才有可能做到“利于民”“周于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满分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美  女 ‎ [俄]契诃夫 记得还是在做中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和爷爷到顿河区罗斯托夫去。那是八月里的一天,天气闷热,令人烦闷不堪。由于热、干燥,以及把尘雾吹到我们身上的热风,眼睛困得睁不开,嘴巴发干;不想看,不想说,不想思索,当那睡意朦胧的车夫乌克兰人卡尔波扬鞭打马,鞭子甩到我的制帽上的时候,我既不抗议,也不出声,只是从半睡中清醒过来,无精打采地瞥一眼远处透过烟尘能看到的村庄。我们停在亚美尼亚的一个大村庄巴赫契——萨拉赫爷爷熟识的富裕的亚美尼亚人家里——喂马。‎ 在这个亚美尼亚人的房间里,没有漆过油漆的木墙啦,家具啦,红褐色的地板啦,都散发出一股被太阳晒过的干木料的气味。无论你往哪儿看,到处是苍蝇、苍蝇、苍蝇……爷爷和亚美尼亚人正在谈论放牧啦,牧场啦,羊群啦……听着他们俩嘟嘟囔囔的谈话声,我开始对草原、太阳、苍蝇等产生了怨恨的情绪。‎ 亚美尼亚人不紧不慢地走进门厅,喊叫道:“玛霞!过来斟茶!你到哪儿去啦?玛霞!”‎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走进屋子,穿一身普通的花布连衣裙,戴着白头巾。她洗碗、斟茶的时候,背对着我站着,我只看见她腰身纤细,光着脚丫,裸露的小后脚跟被下垂的长裤脚盖住了。‎ 主人请我过去喝茶。我坐到桌旁,姑娘给我斟了一杯茶,我看见她的脸,忽然感到,仿佛有一阵清风掠过我的心灵,把一天来的种种苦闷和灰尘通通吹散了。我看见了一张在青天白日下或梦里神游时从未见过的俏丽无比而神韵非常的脸。正如理解闪电一样,我一下子便意识到了:我面前站着个美女。‎ 我敢起誓,玛莎,或照她父亲的叫法,玛霞,是真正的美女,但我不能证明这一点。往往有这种情况,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 并非只我一个人发现那亚美尼亚姑娘美。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随即问道:“这是你的女儿吗,阿维特·那扎雷奇?”‎ ‎“女儿!这是我女儿……”主人回答说。‎ ‎“多好看的闺女呀!”爷爷称赞说。‎ 亚美尼亚姑娘的这种美,艺术家或许会称作古典的或端庄的吧。也正是通过对这样的美的观察,天晓得是怎么回事,才会使人深信:您见到的容貌是端正的。头发、眼睛、鼻子、嘴、脖子、胸脯以及青春肌体的每一个动作,都交织在一起,融会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旋律,在这旋律中大自然的音韵不差一个音符。您完全觉得,一个理想的美女就应该有玛霞那样笔直而略微凸起的鼻子,那样大大的黑眼睛,又黑又长的睫毛,那样令人神魂颠倒的目光,她那黑黑的卷发和眉毛,就像翠绿的芦苇依恋静静的小溪,飘拂在温柔而白嫩的额头和面颊上。您看着她,不由自主地便会产生一种愿望,即跟玛霞说点什么,说点极愉快、真诚、美丽得跟她本人一样美丽的话。‎ 对这种美,我的感受却很怪。玛霞在我心中激起的不是欲望,不是欣喜,不是快乐,而是一种愉快却痛苦的忧伤。这忧伤飘忽不定,朦朦胧胧,像一场梦。不知什么缘故,我为我自己,为我爷爷,为那亚美尼亚人感到惋惜,我有这样一种感觉:仿佛我们几个人都失去了对生活来说很重要、很必要的东西。爷爷也忧愁起来。他已不再谈起牧场和羊群,而是默默不语,若有所思地望着玛霞。‎ 喝完茶,爷爷躺下午睡了,我走出屋子,坐在台阶上。我坐的台阶被晒得滚烫;太阳把我的头、胸、背晒得火辣辣的,可我并不以为怎样,我只觉得我身后的门厅里和房间里有一双赤脚踩在木制的地板上发出窸窣的声音。收拾完茶具,玛霞跑下台阶,我身边像有一股轻风吹过,然后她又像鸟儿一样跑进了一间被熏黑的小房里(大概是厨房),从那里飘出了烤羊肉的香味和亚美尼亚人的说话声。她在黑暗的门道里消失了,不大工夫玛霞在门口露面了,厨房的热气弄得她满脸通红,她肩膀上扛着一大块黑面包;面包很重,她便优美地拱起腰身,穿过院子跑到打谷场,跳过篱笆,钻进残麦秸金色的云雾,消失在大车后边。‎ 她极其美丽的身影越是经常在我眼前闪现,我便越感到忧伤。我为自己、为她、为乌克兰人感到遗憾,她每次穿过谷壳的云雾向大车跑去的时候,乌克兰人总要满怀惆怅地目送她。或许这是我对美丽的嫉妒吧,或许我为这女孩不属于我,也永远不属于我,对于她是个陌生者而感到遗憾吧,或许我隐约感觉到她的罕见的美是偶然现象,毫无用处,就像大地上的一切没有永恒一样,或许我的忧伤是人在观察真正的美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吧,只有天才知道!‎ 两三个钟头之后,我们坐上大车,走出院子。我们坐在车上,都一声不响,仿佛在互相怄气似的。远远地可以看到罗斯托夫和那希切万了,一直默默不语的卡尔波突然回头看了看,说道:“亚美尼亚人的那个女孩真讨人喜欢!”他朝着马背抽了一鞭子。‎ ‎(有删节)‎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集中笔力从正面描写了一位有着姣好容颜、美妙身材、优雅气质的美女,这样的构思更能紧扣题目。‎ B.“大家都看晚霞,人人都说晚霞真美,但究竟美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出”,这句话表明,美是只可意会的,对美的感受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C.“我爷爷是个快80岁的老人,为人古板,对女性和自然美一向漠不关心,现在却温存地看着玛霞足有一分钟”,这句话是为了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受年龄、身份的限制。‎ D.“我”是贯串小说的线索式人物,作者主要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展现“我”对美的感受,在“我”的心里,玛霞就是美的化身。‎ ‎5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玛霞的美?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共3题,满分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房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 ‎ (《新唐书·杜甫传》)‎ ‎7.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B.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C.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D.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的叫及第,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C. “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15年。是用干支纪年法来纪年的。此外还有生肖纪年、王公年次纪年等方法。‎ D.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擢”是提升官职。“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杜甫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 B. ‎ 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为他求情惹怒唐肃宗。‎ D.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 ‎ ‎(2)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 ‎ ‎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满分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郭给事①‎ 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②疏钟官舍晚,省③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④。‎ 强欲从君无那⑤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郭给事:字复卿。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②禁里:禁中,即皇宫中。③省:唐代门下省。‎ ‎④琐闱:宫门,因宫门上刻着连琐图案并以青色饰之,故得名。⑤无那:无奈。‎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郭给事所在门下省的暮春晚景,门下省官署较大,其间门户重叠,楼宇高耸,院中桃李已成绿荫,柳絮风扬。‎ B.颔联写郭给事在省中值晚班时的悠闲自在,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物是开阔壮美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 C.趋金殿,拜琐闱的动作描写表现出郭给事时时紧随皇帝的官职的显要。早朝时摇弄出玉佩的美音去金殿朝见皇帝,傍晚时捧着皇帝的诏书回到门下省给官吏们宣读。‎ D.本诗借景抒情,通过捕捉自然景象,使颂扬之情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12.从情感主旨来看,本诗与柳永的一首干谒词《望海潮》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共2题,满分9分)‎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14.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手法?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有一字使用精妙:“诗人之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 ‎(四)古诗词默写(6分)‎ ‎15.(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陶渊明 《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第三部分 语言知识与运用 (选择每题2分,27题4分,满分26分)‎ ‎16.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职,让人扼腕叹惜,虽然他走了,但薪尽火传,他留给 ‎ 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每一个党员干部继续前行。 ‎ ‎②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 ‎ 得了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③中央大街是一条有哈尔滨特色的商业街,因黑龙江比邻俄罗斯,所以这条街有很多俄罗斯风情 元素融合在里边,建筑、食物和纪念品等等不一而足。‎ ‎④哈市一位高中老师在回家途中,双手接住了一位从三楼不慎滑落的小女孩,此事经黑龙江交通 广播播报后,被传得满城风雨,市民纷纷为这位老师点赞。‎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通用语言体系,并向全国推广。然而,依照何种标准形成最终的规范,众口难调,莫衷一是。‎ ‎⑥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不温不火的性格有关,他的心里,‎ 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 A. ①②④ B.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学校与家长不及时制止,孩子就可能会养成上网成瘾的习惯,就会养虎遗患,那后果不堪设想。‎ ‎②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③别看他年纪小,脾气可不小。出生于富贵之家的他有看很强的优越感,无论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 ‎④许多学者质疑蔺相如“完壁归赵”的具体做法,如明人王世贞就认为蔺相如是个冒险主义者,其成功不足为训,实乃“天曲全之”。‎ ‎⑤熬夜是一种不良习惯,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危害人体健康,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但总有些人不以为意,仍旧爱做“熬夜族”。‎ ‎⑥本是无心之举却换来不虞之誉,面对前来采访的各家媒体,这位朴实的农家大哥摸摸后脑勺,憨厚一笑道:“这不算啥,这是我应该做的。”‎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置身于现代信息化浪潮之中,能不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关乎电商产业在世界经济舞台的核心竞争力。‎ B. 关山月将个人的创作紧贴时代脉搏,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波澜壮阔的时代记忆,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珍贵的画作。‎ C. 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D. 我们都有心理暗角,都有“垃圾”情绪,要移除心理的暗影,生成阳光的情绪,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长假期间,出行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也人满为患,人声喧杂,因此有人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我们每次敦促印方恪守在涉藏问题上的承诺,遵守双方在边界问题上的重要共识,不要使边界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维护中印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C.近30年来,验证突破性科学由于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数十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认可,部分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就去世了。‎ D.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互相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深化改革,大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是解决我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B. 近来经济政策的微调引发了舆论对放松楼市调控的猜测,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决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的消息仍铺天盖地。‎ C.“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形象工程”,数以亿计的投资打了水漂,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更严重的是,搭进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D.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香河》这部作品反映出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饱满的创作感情。‎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①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 ‎②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 ‎③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④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 ‎⑤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⑥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A.④②①③⑤⑥ B.②④①⑤③⑥ C.④②③①⑥⑤ D.④①②⑤③⑥‎ ‎22.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这是我从老家带来的一些水果,绝对天然原生态,口感甘甜,请笑纳。‎ 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评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国内科学家的鼎力支持。许多著名专家忝列其间。‎ ‎23.对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B.“察臣孝廉”“举臣秀才”中的“察”“举”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D.“除臣洗马”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24.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A.①⑥/②⑤/③④⑦/⑧⑨ B.①⑥/②④⑤/⑦⑨/⑧/③‎ C.①②/③④⑥/⑤⑦⑨/⑧ D.①④/②⑤⑥/③⑦⑧⑨‎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⑥ D.③⑤⑦⑧‎ ‎2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教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陨首:头落地。‎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宦达:官职显达。‎ D.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快速地跑。‎ ‎27.根据语境,把下面文字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4分)‎ 穿行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世界里,我们不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认识了那个由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的林冲,还认识了那个隐居钱塘、以教书糊口、一心著书的施耐庵;       ,    ;         ,    。 这一系列浸润着作者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和有着不同经历的作者本人,让我们看到了无数的人和无数的丰富人生。‎ 第四部分 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7月8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 位授予仪式上的演讲中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意义总是存在的,但是意义需要我们持续去追 寻和挖掘。要从对自我的深入了解中去追寻意义,做内心想做的事情;要以长远的眼光去追 寻意义,选择有价值的事业;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追寻意义,努力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想象你在30年以后,就以上一个或几个 问题给母校的年轻学子写一封信。你会写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上语文期末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 ‎1、C.2、B.3、A.‎ ‎(二)、小说阅读 ‎4、D ‎ ‎5、①正面描写:通过对玛霞的容貌(头发、眼睛、鼻子等)、衣着、行动等方面的描写表现玛霞的美。‎ ‎②侧面烘托:用人物烘托人物,如通过写爷爷和赶马车的乌克兰人看见美女时的表情和反应来表现玛霞的美。‎ ‎③用人物对环境感受的前后对比来表现人物之美:爷爷、车夫、“我”看见美女后对所处环境感受的前后不同对比,表现了美女美的程度。‎ ‎④运用修辞手法:用比喻描写玛霞的美,如:“她那黑黑的卷发和眉毛,就像翠绿的芦苇依恋静静的小溪,飘拂在温柔而白嫩的额头和面颊上。”‎ ‎6、特点:天气闷热干燥、尘雾笼罩,房间嘈杂肮脏,空气窒闷。‎ 作用:第一,渲染了压抑滞闷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我”的内心感受。第二,为美女的出场提供了活动背景,为表现玛霞之美做了铺垫,反衬了玛霞之美。第三,环境的恶劣更能反衬出美女的美对“我”的心理产生的影响,有利于表现小说主题。‎ 二、 古诗文阅读 (一) 文言文阅读 7. D . 8.C 9.D 10. ‎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 ‎⑵从京城回来,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B. 12、相同点:都表达了对所赠之人的赞美和称颂之情。不同点: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以年老、卧病为由,渴望辞官归隐的愿望。而柳永的词,暗表希冀提携之意,有阿谀之嫌。‎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B.‎ ‎14、(1)、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别之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前两句用“烟笼月移”‎ 显示了夜色的深沉,后两句以亭掩夜寒,写出了人去后周围环境的冷寂,通篇写景,而诗人送别后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 ‎(2)、“寒”双关手法,既写天寒,因夜深而感到身体上的寒冷,更写心寒,写出了朋友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寂寞凄凉和孤寂惆怅。‎ ‎(四)、古诗词默写 ‎15、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三、语言知识与运用 ‎16、A 17、D 18、C 19、A 20、C 21、C 22、D 23、D 24、B 25、C 26、D ‎27、我们不仅在《边城》中认识了那个纯朴善良却要承受命运煎熬的翠翠 还认识了那个心地单纯、豁达开朗、多才多艺的沈从文 我们不仅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认识了那个因循守旧、胆小如鼠的别里科夫 还认识了那个思想深刻、语言风趣、著作等身的契诃夫 四、作文略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