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50 KB
  • 2021-06-08 发布

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南充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2019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虐待生命的现象。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了?不管是自杀、校园暴力还是残害动物,都折射出了当今部分青少年的情感荒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我国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只有生命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础性。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然而遗憾的是,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如果说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是倡导生命教育的内在依据,那么生命意识的彰显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就宏观而言,人类在享受自身发明创造的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负。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日益枯竭、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等,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销蚀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就微观而言,一方面,孩子、中青年人甚至老人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定使他们有幸福感;另一方面,人们在就业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面前,有一种受伤的感觉。这些都使人体会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有一种无所适从感。‎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 - 28 -‎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它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第三,死亡教育。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回事,死亡对亲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 ‎(摘编自张云飞《呼唤生命教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青少年学生虐待生命的现象,折射出他们情感上存在的荒漠,以及他们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 B. 以往一味重视应试教育,缺乏应有生命教育,导致青少年自杀、校园暴力和残害动物现象的出现。‎ C. 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常常缺乏安全感、稳定感和幸福感。‎ D. 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性,必须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依次从内在依据和现实背景分析重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后者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 B.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以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 C. 文章指出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和死亡,保存生命和发展生命。‎ D. 文章论证关于生命教育的论题,是按照摆现象、析原因、谈意义、提办法的逻辑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类要幸免于难,生命要有所皈依,就必须抓好生命教育,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 B.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C. 只有重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才能养护青少年对生命的爱心,进而收获爱心带来的真诚回报。‎ D.‎ - 28 -‎ ‎ 生命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与开展只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就足够了。‎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本题中,‎ B项,“一味重视应试教育,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错误。根据材料第二段 “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育……”可知,本文没有谈及“应试教育”问题,属无中生有,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中,‎ B项,“以阐述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不是在第四段,而是在材料的最后一段即第五段中作简要介绍的,第四段未涉及此项内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本题中,‎ A - 28 -‎ 项,“作者认为,人类要幸免于难,生命要有所皈依”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可知,选项中的说法是国外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作者只是作了引用,属于张冠李戴;。‎ B项,“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错误。根据文章第五段可知,生命教育的目的还有“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属于信息不完整。‎ D项,“只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们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就足够了”错误。根据常识,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多方面”,应是指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少年自己,于文无据。‎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考考点梳理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一般是那些结构复杂的长句或内容深奥的句子或者对理解文章内容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解题方法:‎ ‎(1)一般情况下:考生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语,即可准确解题。‎ ‎(2)若句子意思比较含蓄,则可采用“还句入文”法,将考查的语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并特别注意其与上下文的关系。‎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1)整体阅读语言材料。把握语言材料的内容要点,即明确文中透露的信息点。‎ ‎(2)根据题干要求,对照语言材料进行搜索阅读,查找与题干相对应的信息源,辩别真伪,筛选所需信息。‎ ‎(3)将题干、选项、信息源进行对照和比较,鉴别真伪信息。‎ 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有:‎ ‎1.故意将“未然”表述或推断为“已然”。‎ ‎2.故意将“主要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原因)和“次要的”(次要矛盾、次要方面、次要原因)倒置。‎ ‎3.故意将“部分”(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整体”(对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4.故意将“前期”和“后期”顺序颠倒。‎ ‎5.故意将“选择”(具备其中一个原因或条件即可)表述为“兼备”(必须同时具备多个原因或条件)。‎ ‎6.故意将“肯定”和“否定”颠倒。‎ ‎7.故意将“原因”和“结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8.故意将“此”和“彼”颠倒。‎ - 28 -‎ ‎9.故意凭空捏造,将“无据”表述成“有据”。‎ ‎10.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以上“十个注意”要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多加留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遨游建筑天地间 费慰梅 林徽因与梁思成、陈植一起从康乃尔大学到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却听到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建筑系只收男生。原因是建筑系学生常要彻夜赶图,而无人陪伴的女生不太方便。本来徽因一直想上建筑系,才拉着思成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结果自己反而上不了,这真是气不过。她不肯就此妥协。大学档案显示,1926年春,徽因已是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而下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 她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奖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 我们可以从1926年徽因的一个美国同学为家乡报纸写的一篇访问记中,窥知一些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生活的情况:‎ 她在绘图室临窗的一张椅子上坐下,身子倚着绘图桌,窗外望去是校园的一条小径,她那娇小的身影弯下腰画那巨大的建筑图。每次三十到四十张图一起挂在巨大的评分室墙上时,她总是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或拿第二。她文文静静,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好成绩挂在嘴边。‎ 上大学的头一年,徽因和思成经历了一番感情挣扎,有时竟爆发颇为激烈的争吵。他俩的个性和脾气南辕北辙,婚前的这段时期,彼此仍有待调适。‎ 在美国同学眼里,中国来的学生多半刻板、死硬,唯独徽因例外。她有着异乎寻常的美貌、活泼和机灵,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善于交际。‎ 思成是个严肃用功的学生,他一辈子都是如此,这是他的天性。在思成的心目中,他和徽因是一种“没有正式订婚”的亲密关系,也许和徽因的想法相去甚远,她正充分享受美国的自由,她在同学里受到的欢迎真是令人陶醉。她已摆脱了家庭和文化的压抑,在新大陆快乐扬帆。所以当思成因为爱她,觉得对她有责任而想管管她时,她当然会嗤之以鼻。‎ - 28 -‎ 不过,这种相互斗争的情况迟早会在不委屈自己和压抑脾气的条件下相互容忍和妥协。大学时代,他们性格的差异,从工作态度上便可看出。满脑子都是创意的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改,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等到交图的最后期限将届,即使不眠不休赶工也来不及了,这时思成就插进来,以他那准确熟练的绘图工夫,把那乱七八糟的草图变成一张简洁、漂亮的作品。他俩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的特殊天赋,在今后共同的专业生涯中始终坚持着。‎ 建筑史教授古米尔为二年级学生开了一门课,思成也参加了。他跑去找古米尔,说他从来不知世上有如此有趣的学问。古米尔反问他有关中国建筑史的情况。思成回答,据他所知还没有文字的记录,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从不重视它。但他本人不甚赞同。‎ 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到几年,包豪斯崛起。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然而,对一个注定要走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建筑学家来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所提供的训练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典型的习作,是以原历史背景重新设计凯旋门,或修复毁损的建筑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后一年,思成开始全面研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从比较草图、平面图、立面以及建筑特色人手,追溯建筑的变迁。这种训练极其重要。虽然我们不曾看到他绘制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图,但我们却有他后来十五年间制作的、关于中国建筑演化史的一批重要摹拟图。‎ ‎1927年思成和徽因双双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年轻的思成希望对学术文献有更广泛的了解。他尤其想知道,关于中国建筑这些年来西方都出过些什么书。1927年8月,他向哈佛人文艺术研究所提出了入学申请,理由是“研究东方建筑”。哈佛录取了他,而对戏剧心存向往的徽因,则决定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舞台设计。‎ ‎1927至1928学年的上学期,思成全部用来密集阅读,看西方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国艺术和建筑。当时西方有两位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先行者——塞伦和波胥曼。思成在1947年评论道:“这些作者都不懂中国建筑的‘文法’。他们以外行人的视角描述中国建筑,语焉不详。其中塞伦较好一点,他运用了《营造法式》,不过并不经心。”‎ 在哈佛读书的那几个月里,思成做了一大堆卡片,上面写满了将来可能用得着的材料。但他也发现,关于中国建筑史部分,他在哈佛学到的东西很少。无数的宫殿、庙宇、塔楼、园林,中国自己还不曾根据近代的科学技术观念对它们进行过研究。中国建筑结构上的奥秘、造型和布局上的美学原则,在世界学术界中,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1928年2月,思成已经完成他到哈佛来的目的。与此同时,徽因则以她惯有的活力,在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舞台设计者中赢得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因为她在建筑设计和绘图方面的高超技术,在交卷期限逼近时,她是每个同学的救星。‎ - 28 -‎ 他现在可以正式提议结婚,而徽因也答应了。1928年3月21日,徽因和思成在总领事馆结婚。3月21日是宋代为李诫立的碑刻上的惟一日期,他们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前辈建筑师。婚礼一完成,两人便启程到欧洲度蜜月。‎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遨游建筑天地间”这一标题生动传神。“遨游”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求学的畅快;“建筑天地间”则写出了两位建筑科学家在建筑学领域思接千载、兼容中外的开阔视野。‎ B.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建筑图作业能得到哈贝森的高度评价,是因为他们的作业既有林徽因的创意,又熔铸了梁思成准确熟练的绘图功夫。‎ C. 传统上中国人对建筑没有文字记录,也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从不重视它,梁思成是不认同这种传统观念的。‎ D. 梁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包豪斯才崛起,不无遗憾地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这让他注定要走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 ‎5. 林徽因求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时是一位怎样的女子?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作答。‎ ‎【答案】4. A 5. ①有能力、有个性、不妥协,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生的规定;②美貌、活泼、机灵、善于交际,在同学中广受欢迎;③勤奋、谦逊、有创造力,成绩优异,在建筑学上有着出众的才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中,‎ B项,“是因为他们的作业既有林徽因的创意,又熔铸了梁思成准确熟练的绘图功夫”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他们的作业并非都是两人共同完成;‎ C项,“中国人对建筑没有文字记录”错误。根据第九段原文“古米尔反问他有关中国建筑史的情况。思成回答,据他所知还没有文字的记录,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从不重视它。但他本人不甚赞同”可知,是指中国建筑史领域是项空白;‎ - 28 -‎ D项,“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这让他注定要走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错误。根据第十段原文“思成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不到几年,包豪斯崛起。我常听见思成不时表示他的遗憾,说他刚好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然而,对一个注定要走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建筑学家来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所提供的训练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可知,“错过了建筑学走向现代的关口”并不是梁思成“走一条独一无二的中国建筑传统之路”的原因,只是深感遗憾。‎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本题中,‎ ‎①根据第一段“建筑系只收男生”,“她不肯就此妥协”以及第二段“她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日后成为著名建筑师的哈贝森曾夸奖他俩的建筑图作业简直‘无懈可击’”,可知林徽因有能力,有个性,遇事不妥协,肯努力,打破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不收女学生的规定 ‎②根据第六段“在美国同学眼里,中国来的学生多半刻板、死硬,唯独徽因例外。她有着异乎寻常的美貌、活泼和机灵,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天生善于交际”,侧面描写,可知林徽因有美貌,活泼和机灵,善于交际又受欢迎。‎ ‎③根据第四段“每次三十到四十张图一起挂在巨大的评分室墙上时,她总是得很高的奖赏。这样说并非捕风捉影,因为她的作业总是得到最高分数,偶或拿第二。她文文静静,幽默而谦逊,从不把自己的好成绩挂在嘴边”,可知,林徽因谦逊不自骄,成绩优异。‎ ‎④根据第八段“满脑子都是创意的徽因” “他俩合作无间,各为建筑贡献出自己的特殊天赋”,可知林徽因在建筑学上有创造力且才华横溢。‎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即可。‎ ‎【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时,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根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叶谣 符浩勇 - 28 -‎ 二喜8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四英岭下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俩口老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俩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10岁,也懂得怜惜她。一回,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鬓上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20岁,身上的短蓝布褂也遮不住青春气息。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黄家老俩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二喜看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候摸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1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地吹……二喜不识字,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年后,部队就有四英岭对面人家的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千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5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弟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这家里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看你们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护……‎ - 28 -‎ 老俩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得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她低下头去,这才忽地抱着老俩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8岁就是你们拉扯大的呀……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家……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四英岭飒飒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哭了;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有改动)‎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蜻蜓发夹代表了祥生对二喜的怜惜与喜爱之情,也寄托着二喜对祥生的爱恋与痴情,表现了小说的诗性之美。‎ B. “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这个整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二喜的勤快和对祥生的照料与疼爱。‎ C. “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这钱是祥生捎回家来的,还是别有深意,读者可以猜想。‎ D. 小说主要运用暗写的手法刻画祥生形象,他参军五年后当了首长,却要求退婚,表明他的忘恩负义和自私自利。‎ ‎7. 文中三次提到根叶谣,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8. 小说结尾,警卫员为什么哭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6. D 7. ①第一次是二喜娘对二喜说的,意在让二喜留在黄家做童养媳,或许可以活命。表现娘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二喜的关心。②第二次是作者说的,通过比喻告诉读者二喜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为下文写二喜与祥生结婚等情节做铺垫。③第三次是二喜说的,表示愿意服侍二老,决不离家改嫁。体现二喜对祥生的信赖、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家庭的责任,集中表现了二喜的美德。 ‎ ‎8.‎ - 28 -‎ ‎ ①警卫员为祥生的不幸牺牲而悲痛难抑。警卫员本是奉命带着抚恤金来黄家村报丧的,但他不忍心让老人知道思念多年的儿子已牺牲,不忍心看到二喜失去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所以欲言又止,撒了个善意的谎。完成任务后警卫员实在忍不住内心的悲伤,于是他哭了。②警卫员为二喜通情达理、善良忠贞的品德而感动。聪慧机敏的二喜完全明白警卫员的话背后的意思,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二喜表示理解祥生的难处,自己愿意像女儿一样继续服侍老人。这些散发着朴素的的人性光辉的言行,使警卫员深为感动和敬佩,于是他哭了。③警卫员为自己隐瞒事实真相而矛盾、纠结和愧疚。警卫员深知祥生牺牲后用有辱祥生品格的谎言来伤害他的亲人,感觉很愧疚,于是他哭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他参军五年后当了首长,却要求退婚,表明他的忘恩负义和自私自利”分析错误。“首长退婚”只是警卫员善意的谎言,实际上祥生已经牺牲了。从作品结尾可以看得出来,如“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另外,“表明他的忘恩负义和自私自利”也评价失当。‎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回到文章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中,‎ 第一次根叶谣出现在第一段:“娘对她说,这方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这是娘对二喜说的话,字面意思是说,这方土地虽然贫瘠,扎下根的苗也会有生命的,活下去的。实际上,现在二喜娘带8岁的二喜逃荒,可知她们的生活艰难,“娘病倒”更是雪上加霜。而留在这里这个村,留在这善良的人家做个童养媳,或许还有生的希望。表现了娘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二喜的关心。‎ 第二次根叶谣出现在第三段:“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这是是作者说的,字面意思是,根扎下去了,即使在贫瘠的土地,只要活下来,就会越长越大。实际上是,二喜留在了黄家村,活了下来,而且是长大了,当初留下说是做童养媳,现在长大成人,所以此处有为下文写二喜与祥生结婚等情节做铺垫。‎ 第三次出现在第十段:“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这是二喜说的,字面意思如前。实际上是二喜在听了警卫员的话后,‎ - 28 -‎ 表示绝不走,要照顾老两口,守着这个家时说的,这句话借物写人,可以看出二喜对爱情的忠贞,对祥生的信任,和对老两口的孝顺,体现了二喜的美好品质。‎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中,‎ 要寻找“警卫员为什么哭了”的原因,需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回答。‎ 首先,找到警卫员出现的相关段落,主要集中在7-11段落。‎ 其次,寻找警卫员做了什么事,说了那些话以及其他人的反应。‎ ‎①“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结合后面情节可知,这是抚恤金,是祥生壮烈牺牲后政府给的,从这可以看出,警卫员哭是因为自己的同志牺牲了,心里感到伤心悲痛而哭。‎ ‎②当他掏出信说“首长有个交代,他不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不受法律保护……”时,但是二喜“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一定有他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会长枝叶的”。可以看出二喜出处为祥生考虑,理解祥生,不会因为祥生做了首长“变心”而有所改变,善良、忠贞、通情达理的美好品质让警卫员感动而哭。‎ ‎③随着情节的不断加剧,在二喜坚决表示不改嫁,不离开祥生,不离开这个家之后,警卫员不知道如何做,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避免了让风烛残年的老两口免受丧子之痛,但是,在面对忠贞善良,通情达理,誓不改嫁的二喜时,他又不忍心。所以警卫员为自己隐瞒事实真相而矛盾、纠结和愧疚而哭。‎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答里麻弱冠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拜监察御史。时丞相帖木迭儿专权贪肆,答里麻帅 - 28 -‎ 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擢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赛神,因醉殴杀姚甲,为首者乘闹逃去,有司逮同会者系狱,历岁不决。答里麻曰:“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诖误无罪,而反桎梏耶?”悉纵之。至治元年,帖木迭儿复相,以复仇为事,答里麻遂辞去。明年,改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民媪怒殴儿妇死,妇方抱其子,子亦误触死。媪年七十,同僚议免刑,答里麻不可,曰:“律法,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卒死狱中。至治三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济阳县有牧童持铁链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系狱数岁。答里麻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统。天历三年,迁淮东廉访使。明年,召拜刑部尚书。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元统三年,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陈马骡及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以为官吏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后上擒贼方略。朝廷嘉纳之,即遣兵擒获,齐鲁以安。除大都路留守。至正七年,迁陕西行台中丞,时年六十九。致事后,召商议中书平章政事,不拜,全俸优养终身。‎ ‎(节选自《元史·列传·卷三十二》有删改)‎ ‎【注】同寅:同僚;给散:发放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B.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C.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D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10.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弱冠,指男子18岁。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冠礼,表示成年,可以独立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了。‎ B. “晋侯”“秦伯”,是以爵位来称呼晋文公、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 - 28 -‎ ‎ 荆卿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子”“君”“公”“执事”等在古代都可以用作对人的敬称。‎ D. “跽”是一种长跪的姿势,两膝着地,上身挺直。“按剑而跽”是一种警备的姿势。而“箕踞”是一种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的姿势,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11. 下列句中标出的词语与文中加双横线的词语“帅”不同类的一项是 文中:答里麻帅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C.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2. 下列句中标出的词语与文中加双波浪线的词语“明年”不同类的一项是 文中:明年,召拜刑部尚书。‎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答里麻不畏权贵。和同僚大胆地揭发权相帖木迭儿的罪过,被帖木迭儿记恨,后来答里麻因此而离职。‎ B. 答里麻兢兢业业。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司法等各项工作齐抓共管,整座府衙终日忙碌。‎ C. 答里麻公正严谨。在两起案件中,虽然老妇人和儿童同属于弱势群体,却能根据案情做出不同的处罚。‎ D. 答里麻治理有方。担任山东廉访使时,弹劾贪官上呈方略,最终因平定了这场贼乱而升任大都路留守。‎ ‎14. 翻译下列句子(选文中句子下面有单横线标出)。‎ ‎(1)律法,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答案】9. A 10. A 11. D 12. A 13. D ‎ ‎14. (1)按照国家制度,70岁以上的罪人可以免除刑罚,因为他的血气已经衰竭,不能接受刑罚,这位老妇人既然能杀死两人,怎么可以说血气衰竭太年老呢?‎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到了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解析】‎ ‎【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中,‎ ‎“即位”的意思是“登基,做皇帝”是动词,所以前面的“新君”应该紧跟“即位”,排除D项;‎ ‎“唱名”是“给散”的方式,故“唱名”后不能断句,排除B;‎ ‎“虚增”的对象、宾语是“数”,即“金帛”数目,故“数”应断在上句,排除C。‎ 这句话的大意是:新君即位,必须颁赐众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钱和布匹。答里麻说:“一定要叫着名字发放财物,这样不会有虚假增加的数目。”国库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文宗又赏赐给答里麻黄金腰带来表彰他的才干。‎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 A项,“弱冠,指男子18岁”错误。“弱冠”是指古时汉族男子20岁。‎ 故选A项。‎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首先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其次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再次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本题中,‎ 文中“帅”是通假字,通“率”,率领。‎ A项,“反”通“返”,返回。意思是: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 B项,“郤”通“隙”,嫌隙。意思是:现在有小人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 C项,“振”通“震”,害怕。意思是:燕王确实非常害怕大王您威风,不敢出兵来抗拒。故选D。‎ - 28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色彩变化等等。本题中,‎ 文句中“明年”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 A项,“往来”是来来往往。意思是: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B项,“偏袒”,古义:解衣袒露一臂;今义:偏向某一方。意思是:樊於期袒露一只胳膊,用一只手握住自己另一只手的手腕走上前。‎ C项,“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意思是:‎ 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 D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意思是:没有这个人的助力我是达不到如今的地位的。‎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此类题型,学生应回到文章中去,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本题中,‎ D项,“除大都路留守”前面是句号,可知,升任大都路留守一职与平定贼乱,并非因果关系。‎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1)律法:名词作状语,按照律法;罪人七十:定语后置,70岁以上的罪人;为:因为;‎ 任刑:任,使用、处理,任刑,使用刑罚。‎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意思是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白衣冠:名次用作动词,穿着白衣服,带着白帽子;以:介词,表目的,来;既祖:祭祀路神以后;取道:上路。‎ - 28 -‎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参考译文:‎ 答里麻,是高昌人,祖父撒吉斯,是辽王师傅,世祖称赞他是贤人。答里麻弱冠之人就加入了宿卫。大德十一年(答里麻)被任命未御药院达鲁花赤,调入回回药物院。不久出京担任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皇上下诏他回朝担任监察御史。当时,丞相帖木迭儿独揽大权贪婪放纵,答里麻率领同僚亦怜真、马祖常等,弹劾他的罪状。他升任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举行赛神会,(有人)因为喝醉酒殴打死了姚甲,领头的人趁着混乱逃跑了,相关主管部门逮捕了一同参加赛神会的其他人关进了监狱,过了一年都没有做出判决。答里麻说:“杀人的人已经逃走了,死活都不知道,这些人都是受他人连累而被查处的,没有犯罪,竟然反而被关起来?”(他)就将他们全部释放了。至治元年,帖木迭儿恢复相位,总把复仇作为要事,答里麻就辞职离开了。第二年,他改任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一位老妇人大怒之下打死了儿媳妇,儿媳妇当时正抱着孩子,孩子也被不小心打死了。老妇人70岁,同僚商量认为可以免除她的刑罚,答理麻认为不可以,他说:“按照国家制度,70岁以上的罪人可以免除刑罚,因为他的血气已经衰竭,受不住刑罚。这个老妇既然能杀死两人,怎么可以说血气衰竭太年老呢?”最终(老妇人)死在了牢狱中。至治三年,任答里麻担任济宁路总管,兴办学校,鼓励农耕,许多被废置的事情都得到了整治,官府中没有拖延的事情。济阳县有牧童拿铁链击打野雀,失误杀死了一同放牧的人,被关入狱中数年。答里麻说:“小孩误杀了一同放牧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杀人的动机,难以定罪。”罚他缴纳若干数量的铜后放他出狱。‎ 天历二年八月初六,明宗驾崩。天历三年,升任淮东廉访使。第二年,皇上下诏,担任刑部尚书。按国家典章制度,新君即位,必须颁赐众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钱和布匹。答里麻说“:一定要叫着名字发放财物,这样不会有虚假增加的数目。”国库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文宗又赏赐给答里麻黄金腰带来表彰他的才干。元统三年,调任山东廉访使。当时山东盗寇兴起,陈马骡与新李在白天烧杀抢掠。答里麻认为这是官吏贪赃枉法造成的,他先弹劾使官吏职务被剥夺,而后呈上捉拿盗贼的方法。朝廷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派遣士兵捉拿了贼寇,齐鲁地区得以安定。后任大都路留守。至正七年,调任陕西行台中丞,这时他六十九岁。辞官后,朝廷还召他入朝商议中书平章政事,见皇帝可不拜,终生享受全额优厚的俸禄。‎ - 2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张元干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注】管领:主管的意思。‎ ‎15.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写出了春去的内心感受:春来春又去,时光匆匆过。这最易引起一个垂老之人内心的翻腾。‎ B. 起句之后接着写词人虽有了白髭须,但没有丝毫的悲伤,还希望如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 C. “插花”两句写词人晚年常插花起舞,饮酒作乐,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D. 词中的“醉后少年狂”一句借用苏轼《江城子》词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趣。‎ ‎16. 古人说“真字是词骨”,请分析本词的语言风格。‎ ‎【答案】15. C 16. ①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明白晓畅。如“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等自然朴素个性化的语言倾吐,使得本词具有一种真实自然美。②自抒情怀,真情自然流露。词中所写“坐中偶书”的真实感受,似是信手拈来,实是胸襟情怀的真实流露。使本词具有一种真实自然美。‎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作答此类题型,学生应回到诗歌中去,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本题中,‎ C项,“得过且过,无所事事”错误。诗句“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意思是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旷达乐观的风貌,而“非得过且过,无所事事”的消极心态。‎ 故选C。‎ ‎【16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赏析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类型,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清新明快、文雅与通俗、生动与朴实、富丽与素淡、简洁与繁复等。语言精炼、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其次需回到文章中去,结合具体语言进行分析概括。这类题目不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规范答题模型:(1)用两三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中,‎ 语言朴质自然,明白晓畅。“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语意显露,造句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又不落前人窠臼。这种个性化语言的倾吐,既是时光与生命相撞击产生的火花,又疑聚着词人“坐中”瞬间的真实感受,因而富有自然的风韵。‎ 其次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张元干晚年遭逢厄运,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是壮志依存。诗人投闲的二十余年,并未忘掉中原遗恨,但又是抱着“心存自在天,脚踏安乐地”的旷达情怀。词中所写“坐中偶书”的感受,似是信手拈来,实是胸襟情怀的真实流露。值得提出的是“醉后少年狂”一句,是借用苏轼《江城子》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意趣。而“管领风光处”则是化用白居易《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的诗意。此处与“插花还起舞”相连接,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旷达乐观的风貌。这首词中性灵的流露,具有一种真实、自然之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扬了“同学少年”关心国事,敢于写出抨击时政文字的革命精神。‎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诗人康河寻梦,星辉相伴,高声放歌的情景。‎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表现荆轲为国捐躯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指点江山 (2). 激扬文字 (3). 满载一船星辉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斑斓”“萧”“兮”“还”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 28 -‎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8.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峥(zhēng)嵘 梅蕊(ruǐ) 忤(wǔ)视 中流击辑 B. 青荇(xìng) 冰屑(xuè) 戮(lù)力 图穷匕见 C. 瓦菲(fēi) 濡(rú)缕 啖(dàn)食 秋毫无犯 D. 彳亍(chù) 拊(fǔ)心 瞋(chēng)目 睚眦必报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审清题干要求,看是选择全对的一项还是有错误的一项,答非所问,功亏一篑。‎ A项,“辑”应为“楫”;‎ B项,“xuè”应为“xiè”;‎ D项,“chēng”应为“chēn”;‎ 故选C。‎ ‎【点睛】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A、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xiǎn的音。‎ B、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的文学观是“为人生”的,但他的文学表达从来不是单一乏味、 ‎ - 28 -‎ 的。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以第一部现代意义白话小说问世为标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时隔百年再读这部小说,其价值绝不只是表现在艺术形式的另辟蹊径,还在于作品对现实的倾情关注。《狂人日记》将现实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表达了那一代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忧思。回望鲁迅的《呐喊》《彷徨》,无不是针对现实而写就的,无不呈现出一个作家对于现实的深度关怀。《故乡》写“我”与闰土从亲密无间到 ;《祝福》《离婚》《伤逝》揭示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自我身份实现与自我价值确认在当时环境中的艰难过程。也正像茅盾所言,“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而造成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鲁迅的“开创性”价值,正在于他对现实的介入之深。‎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文艺之途从来就是人生之途。每一个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最大的挑战、最大的财富,正是他所处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激动人心的深刻变革,正进行着 的伟大实践, 、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时代是出卷人,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等着作家、艺术家们给出自己的答案。‎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故步自封 熟视无睹 举世闻名 胜友如云 B. 墨守成规 形同陌路 举世闻名 胜友如云 C. 墨守成规 熟视无睹 举世瞩目 风云际会 D. 故步自封 形同陌路 举世瞩目 风云际会 ‎20. 文中划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祝福》《离婚》《伤逝》揭示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在当时环境中自我身份确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过程。‎ B. 《祝福》《离婚》《伤逝》揭示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自我身份确认与自我价值实现在当时环境中的艰难。‎ C. 《祝福》《离婚》《伤逝》揭示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在当时环境中自我身份确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艰难。‎ D. 《祝福》《离婚》《伤逝》揭示了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在当时环境中自我身份实现与自我价值确认的艰难。‎ ‎【答案】19. D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与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与人称相应,与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本题中,‎ ‎(1)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墨守成规: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后文强调的是不断进步,此处应选“故步自封”。排除BC。‎ ‎(2)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熟视无睹: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 结合二人的关系可知,此处应当选择“形同陌路”。排除A。‎ ‎(3)举世瞩目: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这里强调的是影响大,应选“举世瞩目”。‎ ‎(4)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胜友如云:指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根据后文“英雄辈出新时代”可知,此处应选“风云际会”。‎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本题中,‎ A项,搭配不当,“揭示”和“过程”不搭配;‎ B项,语序不当,“在当时环境中”应放在“等女性”后面;‎ D项,搭配不当,“自我身份”与“实现”、“自我价值”与“确认”搭配不当,应将“实现”和“确认”的位置互换。‎ 故选C。‎ ‎【点睛】熟语(主要是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 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 第二, 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  ‎ 第三, 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 第四, 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一般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但也得注意是不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28 -‎ 总之,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李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B.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C.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D.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本题中,‎ A项,“高足”使用错误。“高足”是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属于敬辞,此处应用谦辞。‎ B项,“恭候”使用错误。“恭候”是敬辞,恭敬地等候,句子说的是等自己,使应用用错误。‎ D项,“寒舍”使用错误。“寒舍”是谦辞,指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说的是别人家,应使用敬辞。‎ 故选C。‎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是否得体等等。‎ ‎2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你是一块岩石,以屹立的样子,站成一道沧桑的风景,凸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材料:‎ 雄鹰 落叶 修竹 高傲的姿态 颀长的身姿 卑微的身份 诗意的窗前 宽广的大地 蔚蓝的天空 奉献的精神 谦逊的品质 不羁的力量 - 28 -‎ ‎【答案】你是一只雄鹰,以高傲的姿态,翱翔于蔚蓝的天空,展现出一种不羁的力量。‎ 你是一片落叶,以卑微的身份,飘落于宽广的大地,诠释出一种奉献的精神。‎ 你是一片修竹,以颀长的身姿,摇曳于诗意的窗前,彰显出一种谦逊的品质。‎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注意审题,明确仿写要求及对象,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解答本题首先要按照雄鹰、落叶、修竹的特点,对给出的词组进行归类,如“高傲的姿态”“蔚蓝的天空”“不羁的力量”与“雄鹰”相匹配;“卑微的身份”“宽广的大地”“奉献的精神”与“落叶”相匹配;“颀长的身姿”“诗意的窗前”“谦逊的品质”与“修竹”相匹配。然后根据所给句式找到相应的词语连接即可。‎ ‎【点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从开国大典彩色影像中,我们可以看见张澜、吴玉章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伟岸身影,他们是共和国元勋,他们也是南高创始人。‎ 在国庆阅兵上,校友蒲伟驾驶的轰六加油机飞过天安门,校友刑继二十载铸就的大国重器——华龙一号缓缓驶过长安街。 ‎ 一代代南高人用自己的努力践行着“诚勇卓越”的南高校训。‎ 开学已两月有余,作为一名南高人,你一定也有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套作,不抄袭,不出现南高师生的真实姓名(新闻报道过的除外)。‎ ‎【答案】正心诚意,勇者无惧 南高的校歌中有这样几句:“教学不倦相扶将,亲爱精诚道日彰,莲池乃忠义之邦,敢奋兴起图自强。”短短四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的歌词,传达出了南高的校风校训:弘扬诚勇,追求卓越。‎ - 28 -‎ 何为诚勇?诚,信也。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同学有疑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是诚,朋友有难团结互助相互信任是诚,与人交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诚;勇,气也。遭遇挫折不畏艰难一往直前是勇,夏日灼灼,烈日当空,任他汗水飞流而下,任他身体酸痛无比是勇,历经失败百折不挠东山再起是勇,前路渺茫身先士卒挺身而出是勇。我们经历了五日军训凭着一股勇气坚持站军姿、队列训练;考试期间,奋笔疾书,不管题目多么深奥,不论结果如何,无愧于诚心,从不轻言放弃。不知不觉间,“诚勇”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骨髓,成了南高人的名片。‎ ‎1927年,我们学校还叫嘉陵高中,老校歌中唱到“矢以诚勇,养成完全之人格”。诚勇是每一个南高人的立身之本,养成完全人格才是教育的目的。开学典礼上涂校长已经对完全人格作出了详细阐释。完全人格,一方面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修身养性。《礼记·大学》中讲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除了正心诚意,还要充满勇者的浩然正气,才能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完全人格的另一方面是在保留个性的同时具有群体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个性上有巨大差异,然而当每一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拥有一种共通的情怀,我们就具有了这种美好的群体性。曾有记者采访霍金,问他人世间最让他感动的是什么,霍金认真思考后回答:“遥远的相似性。”希望“诚勇”和“完全人格”成为每一个南高人遥远的相似性。‎ 莲池泠泠,嘉陵汤汤。巍巍吾校,在水云乡。在这里我们弘扬诚勇之气,追求卓越之路;在这里我们缅怀历史之沉重,展望未来之愿景;在这里我们以天下为己任,抒写气壮山河的新篇章!让我们哼着“为诚为勇为民族”的旋律,正心诚意,勇者无惧。‎ 开国初期,张澜、吴玉章——南高创始人作为爱国主义者,为国家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建国70周年,蒲伟、刑继——南高校友光荣地参加了国庆阅兵仪式,他们践行着“诚勇卓越”的南高校训,参与到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中来。让我们每个南高学子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一道陈述类类材料作文。‎ - 28 -‎ 这段材料一共三句话,属于分总的结构。前两句是事例,以时间为序,写出:在国初期,张澜、吴玉章等南高创始人作为爱国主义者,为国家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力量;70周年后的今天,校友蒲伟、刑继等南高人光荣地参加了国庆阅兵仪式,是南高的骄傲。第三句是议论,总结:南高人践行着“诚勇卓越”的南高校训,参与到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中来。可知,关键句在第三句:强调是南高校训——诚勇卓越,激励着一代代的人们。‎ ‎“开学已两月有余,作为一名南高人” ,在写作时,应以南高人的角度出发,围绕个人追求、南高校训、家国文化等话题展开。其中标题一定要起到统帅作用,所述内容要结合实际且有深度、言之有理且三观端正。文体不限,但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 立意:‎ ‎1. 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2. 校训的精神内涵 ‎3. 家国文化的代际传承 素材:‎ ‎1. 校训:弘扬诚勇,追求卓越 民国十六年(1927年),吴玉章先生创办嘉陵高级中学时确定10月29日为校庆日,定“诚勇”为校训。取义《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 ;“勇者气也,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在而今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学校将继续秉承“诚勇”之校训,锐意改革创新、追求卓越,力争更大的辉煌。‎ ‎2. 曾记得,第一次走进校园,“知荣辱、明礼仪、会感恩、成大器”短短十六个字,便让我陷入了深思,尊严、操守……原来,这里是一弯“讲礼”的世界。‎ 曾记得,第一次踏入教学楼,“敬爱的老师,请帮助我发扬我的优点,而不仅仅是提高我的能力。因为在成为一个好的学生之前,我首先应成为一个好人。”墙上这样的标语让我百感交集,立人、立心……原来,这里是一方“弘德”的礼堂。‎ 曾记得,第一次聆听校训“弘扬诚勇、追求卓越”的解读:矢以诚勇,为国为民,责任担当,方为卓越。让我肃然起敬,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原来,这是一块爱国的热土。‎ ‎3.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身体里流淌的南高血液越来越多:首倡体育,尤重心理,关注思考,养成完全人格。才明白鸥鹭翔集池北,莲荷丛簇相接的莲池畔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初心是那般科学、那般崇高。这里,有老师们的呕心沥血、前仆后继,他们关注的不是那冷冰冰的分数,而是学生的生涯规划、终身发展;这里,有学子们的青春飞扬、砥砺前行,他们追求的不是那冷漠的书山题海,而是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正如发起并成立了“辉武教育纪念奖学金”的南高著名校友潘多加在我校九十周年校庆上的发言:“我相信学弟学妹当中不仅会有出色的学者,也会有出色的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不仅会以创造力推动人类的文明,更会以善良回馈社会,以良心促进公平正义” 。‎ - 28 -‎ 结构:‎ 文章以南高的校歌引出南高的校训——弘扬诚勇,追求卓越。简单明了,直入主题。接下来分别阐释校训,八个字的内涵与精神,以及南高人在日常中始终践行这一校训,使其成为成了南高人的名片。接下来以南高校歌为例阐释完全人格,再次与校训目标一致。最后,以一代代南高人的卓越成就,发出号召,激励现在的南高人秉承校训,再创佳绩。‎ ‎ ‎ - 28 -‎ ‎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