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1-06-08 发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 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它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 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 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更多汲取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上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 B.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 C.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D.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让传统手艺得到创意性发展,有助于文化传统传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从留住文化记忆、衍生性生产、创意性发展等三方面指明了生态化保护的途径。‎ C.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证,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 D.文章是“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再分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 B.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实用的产品被移植到装饰中,使其传统手艺得到保护。‎ C.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也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D.继承延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③为了寻找这棵树,我从北京飞到银川,又坐汽车颠簸了四个多小时,终于在一个深山沟里找到了它。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站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④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扯断,又从下往上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但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⑤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常年扎根寒冷干旱的西北,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 ‎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8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地震最常见的遗址是倒塌的房屋、错裂的山体和沉默的堰塞湖,这些无生命之物,只能苦着脸向人们展示过去的灾难。而这株灾后之柳却不同,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顽强的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球的伤口。震柳不倒,精神绵长,塞上江南,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的教科书。‎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第②段描述了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及造成的巨大破坏,这样写既表现了“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又凸显了“震柳”生命力的顽强。‎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 本文语言凝练,格调昂扬,如第④段“撕肝裂肺,横扯竖揪”等四字短句简洁有力,“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生命的温暖。‎ ‎5.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这不只是一幅风景的图画,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一本历史的教科书”。(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庄宗,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武皇之讨王行瑜,帝时年十一,从行。初令入觐献捷,迎驾还宫,昭宗一见骇之,曰:“此儿有奇表。”因赐鸂鶒酒卮、翡翠盘。贼平,授检校司空、隰州刺史,改汾、晋二郡,皆遥领之。庄宗洞晓音律,常令歌舞于前。十三习《春秋》,手自缮写,略通大义。及壮,便射骑,胆略绝人,其心豁如也。武皇起义云中,部下皆北边劲兵,及破贼迎銮,功居第一。由是稍优宠士伍,因多不法。或陵侮官吏,豪夺士民,白昼剽攘,酒博喧竞。武皇缓于禁制,惟帝不平之,因从容启于武皇,武皇依违之。及安塞不利之后,时事多难,梁将氏叔琮、康怀英频犯郊圻,土疆日蹙,城门之外,鞠为战场,武皇忧形于色。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今朱氏攻逼乘舆,窥伺神器,陷害良善,诬诳神只。以臣观之,殆其极矣。大人当遵养时晦,以待其衰,何事轻为沮丧!”太祖释然,因奉觞作乐而罢。及沧州刘守文为梁朝所攻,其父仁恭遣使乞师,武皇恨其翻覆,不时许之。帝白曰:“‎ 此吾复振之道也,不得以嫌怨介怀。且九分天下,朱氏今有六七,赵、魏、中山在他庑下,贼所惮者,惟我与仁恭尔;我之兴衰,系此一举,不可失也。”太祖乃征兵于燕,攻取潞州,既而丁会果以城来降。天佑五年春正月,武皇疾笃,召监军张承业、大将吴珙谓曰:“吾常爱此子志气远大,可付后事,惟卿等所教。”及武皇厌代,帝乃嗣王位于晋阳,时年二十有四。‎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B.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C.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D.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对君主、长辈的名字避开不直称,死后名前称“讳”以表示尊敬。‎ B.授:授职、任命,古时表任命官职的词语还有“拜”“除”“谪”等。‎ C.迎銮:迎,迎接,对着;銮,銮驾,皇帝的车驾;迎銮就指迎接皇帝。‎ D.厌代:特指帝王逝世,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唐改“世”为“代”,后沿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宗多才多艺,能文能武。十一岁随父出征受到昭宗夸奖赏赐,十三岁学习《春秋》即略通大义,他精通音律,能射箭骑马。‎ B.庄宗不平则鸣,善于劝谏。武皇部下居功自傲,行为放纵,武皇没有禁止,庄宗感到不平,遂启奏武皇严惩,武皇依从了他。 ‎ ‎ C.庄宗明察秋毫,目光长远。安塞一战失利后,时事多艰,武皇忧心忡忡,他冷静分析利害关系,劝父亲韬光养晦,不用沮丧。‎ D.庄宗长于谋略,善抓机遇。刘仁恭因其子受困遣使来求救,武皇起初不同意,庄宗认为是他们重新振兴的机会,劝武皇出兵。‎ ‎10.将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5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①‎ 王维 ‎ 暮持筇②竹杖,相待虎谿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①感化寺在陕西西安市辖县蓝田,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此时,王维与好友裴迪同游同咏感化寺。②筇:筇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尾联写夜里诗人独自在感化寺的山林中静坐,感受清风从空荡荡的松林间吹过,似有秋意,空林、松风让诗人倍感孤寂。‎ E.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12. 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1分)‎ ‎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耿耿星河欲曙天。(《长恨歌》)‎ ‎(4)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5)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7)______________ ,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将进酒》)‎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处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②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寒食 ‎ ③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 ‎ ④由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A. 35, 105, 11或12 , 增加 B. 15, 105, 1/10或2/10, 加倍 C. 15, 150, 11或12, 加倍 D. 35, 150, 1/10或2/10 , 增加 ‎1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故乡人号之“驼” B. 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②乃号令于三军曰  ②不抑耗其实而已 C. ①他植者则不然 D. ①其乡曰丰乐乡 ‎②填然鼓之 ②其真无马邪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对联合乎格律规范,那是习作阶段的要求。进入创作阶段,从立意到语言,都要有所创新,而不是随大流,人云亦云,陈陈相因。‎ ‎②北京时间今日凌晨,世界杯预赛欧洲赛区第六轮瑞典队对战法国队,在关键时刻瑞典队反戈一击,最终以2比1的比分反败为胜。‎ ‎③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刚进入5G时代,几大运营商为抢占市场,争相推出各种优恵套餐,在价格上做足了文章。‎ ‎④班长让李明在元旦晚会上准备一个独唱节目,李明说:“班长,你这是赶鸭子上架,大家都知道我五音不全,你还让我去出丑?”‎ ‎⑤对很多南港人来说,随着缴纳的地价税、房屋税逐年增值,那块曾经逢水必淹、毫无价值的土地,竟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宝地。‎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常常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是否拥有一个安静的夜晚,是很多百姓睡个好觉的前提,然而,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夜间噪音污染严重,安静成了“奢侈品”。‎ B. 深圳地铁将设立“女性优先”车厢的消息引发热议,提案人称,“女性优先”车厢不是强制专用车厢,而是培养女性优先搭乘地铁的文明。‎ C.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 据法国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所属的“共和国前进”运动将在即将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地位。‎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和他是莫逆之交,如今他生意失败,一家人生活困难,我自当鼎力相助,又怎么会见死不救呢?‎ B.家父身体贵恙,不能亲自来参加伯父您的寿宴,为此深表遗憾,特派我携薄礼前来祝寿,还望笑纳!‎ C.刘教授是国内知名物理学教授,他作为刘教授的得意门生,却在博士论文中涉嫌抄袭,真是忝列门墙。‎ D.王丽的小说初稿已经完成,她想请著名作家莫言指教,于是在书稿的扉页上写道:“拙作初成,恳请斧正!”‎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  ①  _,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  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 ‎ ③  ,“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20.有甲、乙两个人,分别身兼两职,两个人的四种职业是教师、警察、书法家和作家。请结合以下事实,推出甲、乙二人各自的职业并写出推断过程。(5分)‎ ‎①书法家到北京办书法展览前,甲约了几位好朋友为他践行。‎ ‎②书法家曾跟教师讨论过书法创作技巧,要“笔法、结字法、章法兼顾”。‎ ‎③教师的妻子是警察的亲姐姐,她喜欢唱歌,尤其喜欢刘欢的歌曲。‎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圣诞节前夕,某县高级中学发出了《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禁止过洋节的通知》,《通知》指出,平安夜、圣诞节等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近年来这些洋节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为了传承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禁止师生在校园内外组织开展各类‘洋节’庆祝活动”。‎ 对该校的禁令,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答案 ‎1.(3分)【D】(A项,传统手艺是用来建构“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而不是“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代表。 B项,对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只是“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涉及的三个方面之一。C项,不能算是“最主要途径”,只是“重要途径”之一。)‎ ‎2. (3分)【B】(第一方面应是“本真性传承”。)‎ ‎3. (3分)【C】(参见末段“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4. (3分)【B】(对比目的不在于引发读者的同情)‎ ‎5. (5分)①开门见山,照应标题,引出写作对象。②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百年震柳”的描述和赞美。(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答出其中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 (6分)①百年震柳,枝繁叶茂,是自然的美丽风景;②它见证了百年前的震灾,历数岁月的沧桑衍变;③它教给我们生命的朴素道理:面对灾难要顽强、乐观,惟有坚守意志,坚韧活着,才能迎来希望和美好。④作者借此表达对百年震柳精神的热情讴歌。(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3分)【A】(原句:帝因启曰:“夫盛衰有常理,祸福系神道。家世三代,尽忠王室,势穷力屈,无所愧心。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8. (3分)【B】(“谪”指贬官。)‎ ‎9. (3分)【B】(文中“武皇依违之”中的“依违”指“顺从和违背”,即犹豫不决。)‎ ‎10. (10分)(1)如今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俎”“‘何辞为’的为”各1分,句意3分)‎ ‎(2)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小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智勇双全的人多因过分迷恋某些人和事陷入绝境。(“忽微”句式各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庄宗,讳名存勖,是武皇帝的长子。武皇征讨王行瑜时,庄宗十一岁,随父出征。起初让他入朝见天子,敬奉俘虏和战利品,迎驾回宫,唐昭宗一见他便惊讶地说:“这孩子有异相。”‎ 于是赐给他鸂鶒酒卮、翡翠盘。战事结束,被授以检校司空、隰州刺史,改任汾、晋二郡,都是隔很远监控。庄宗精通音律,常让人在面前歌舞。十三岁学习《春秋》,亲手抄写,略通大致的意思。成年后便射箭骑马,胆量过人,心胸开阔。武皇在云中起义,部下都是北方强兵,破贼迎驾,功劳最大,因此逐渐优待宠爱士兵,士兵常不守法。有时凌侮官吏,掠夺民众,白天抢劫,酗酒赌博喧哗竞闹。武皇不多禁止,而庄宗却看不过去,便平心静气劝说武皇,武皇犹豫不决。等安塞一战失利之后,形势艰难,梁将军氏叔琮、康怀英频频侵犯边界,疆土越来越少,城门之外也踏成了战场,武皇的忧虑在脸上表现出来。庄宗对武皇说:“盛衰有寻常的事理,祸福关系到神的旨意。我家三代忠于唐王朝,势力有些削弱,无愧于心。物不到极点不会走向反面,恶不到极点不会消亡。现在朱氏攻击逼近皇帝,窥视皇位,陷害良善之人,欺骗神明上天。照我看,大概已到极点了。父亲应静养韬晦,等待他的衰落,哪用得着这么沮丧!”太祖听了后放下心,又饮酒取乐。沧州刘守文受梁朝攻击,他的父亲刘仁恭派人来请救兵,武皇恨他反复无常,不想答应。庄宗说:“这正好是我们重新振兴的机会,不必因为这个介意以前的怨恨。现在把天下分九份,朱氏现今占了六七份,赵、魏、中山在他手中,贼寇所害怕的,只有我们和刘仁恭了。我们的兴衰,在此一举,不可失去机会。”太祖于是从燕地征兵,攻下潞州,不久丁会果然献城投降。天佑五年一月,武皇病重,召见监军张承业、大将吴珙说:“我常爱这孩子志气远大,可接我的事业,希望你们多加教导。”武皇死后,庄宗便在晋阳即王位,时年二十四岁。‎ ‎11.(5分)【C、D】(C项理解有误,颈联下句应理解为“鸟儿偶尔鸣叫一声”,作者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鸟鸣声衬托环境的清幽;且该句并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D项“独自”于诗难以确定,且注释中提到他与好友同游感化寺;“倍感孤寂”,理解情感有误。尾联中的“寂”,主要指山林的寂静,王维主动隐居辋川别墅,这种寂静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12. (6分)①动静结合(答“以声衬寂”“视听结合”亦可,分析作相应调整)。颈联上句为静景,丛丛盛放的野花,特别好看;下句为动景,山谷中鸟儿不时传来婉转的鸣叫声,更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动静结合,使景物的描写更具画面感。②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诗人夜晚静坐于空灵的山林,赏花听鸟鸣,感受清风在松林中穿梭。作者借寂静清幽的山林之景,表达了对感化寺景色的喜爱,对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效果各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13. (11分)(1)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3)迟迟钟鼓初长夜 (4)碣石潇湘无限路 (5) 迷花倚石忽已暝(6)昆山玉碎凤凰叫(7) 钟鼓馔玉不足贵 惟有饮者留其名 ‎14. B 15.B ‎16.(3分)【C】(①使用正确。陈陈相因:比喻沿袭旧的一套,没有改进和创新。②望文生义。反戈一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③使用不正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但这一准备工作仅限于后勤工作,不包括“抢占市场”等行为。④使用正确。“赶鸭子上架”,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⑤不合对象。‎ 炙手可热:炙,烤,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近年来媒体扩大“炙手可热”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⑥使用正确。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问题。)‎ ‎17. (3分)【C】(A项两面对一面;B项搭配不当,应是“培养……文明习惯”;D“据……调查结果显示”句式杂糅。)‎ ‎18. (3分)【D】(A项“鼎力”为敬辞,用于指称对方行为。B项“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C项“忝列门墙”,谦辞,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老师。)‎ ‎19.(6分)示例:‎ ‎①昆虫并不是被雷声惊醒的/昆虫苏醒和春雷无关(2分)‎ ‎②惊蛰前后之所以会有雷声/惊蛰雷声的出现(2分)‎ ‎③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0.(5分)甲:教师、作家乙:警察、书法家(2分。答对一个给1分)‎ 推断过程:由①可知甲不是“书法家,推出乙是“书法家”;由②可知“书法家”不是“教师”,结合①可知甲是“教师”;由③可知“教师”不是“警察”,推知乙还是“警察”。(推断过程3分)‎ ‎21.作文(60分)略

相关文档